7.1牛顿第一定律

文档属性

名称 7.1牛顿第一定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3-03-23 19:35: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牛顿第一定律
课型:新授
上课时间:2013.2.27
主备:
课标与教材
课标要求:通过实验,认识牛顿第一定律。用物体的惯性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运用惯性,解释当汽车急刹车、转弯时,车内可能发生的现象。
牛顿第一定律是整个物理中研究物体力和运动之间关系的桥梁,并且还作为牛顿运动定律的基石,它破除了长达近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的错误,改变了人类的自然观和世界观。教材内容从阐述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观点出发,引出伽利略“理想实验”的验证,最后由动力学奠基人英国的科学家牛顿总结得出牛顿第一定律。是在上节力的作用效果之一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如果物体不受力将会怎样运动),通过实验、分析、推理得出的.惯性是学生生活常见的现象,但同学们很少想过为什么,教材从学生熟悉的事例入手提出问题,容易引起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解释清楚了现象,对牛顿第一定律也就有了很好的理解和应用.???
学情分析
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的重要时期,通过教学,使学生经历探索运动和力之间的关系的过程,感受惯性无处不在,学会运用科学探究、科学推理的方法去分析解决物理问题。
心理特点——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浓厚的求知欲
思维特点——具有创新意识,能独立思考,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教学中教师重在引导,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及现象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合理推测,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又能用所学知识分析、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 1、借助伽利略的理想实验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知道其主要推理过程及结论。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并理解其意义?? 3、理解惯性的概念,知道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 ②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得到结论的方法 2、通过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论的教育 3、通过对惯性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物理学史的简介,对学生进得严密的科学态度教育,了解人类认识事物本质的曲折 2、通过对伽利略对力和运动关系的研究,培养学生敢于坚持真理,不迷信权威的精神和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方法与媒体

实验探究法、讲授法
多媒体(课件)、斜面、小车、棉布、毛巾、鸡蛋、烧杯、水、小锤。
教具准备
斜面、小车、棉布、毛巾、鸡蛋、烧杯、水、小锤。
师 生 活 动 过 程
复备修改或设计意图
一.1、牛顿第一定律:结合课本上的图
用多媒体上生动的素材展现亚里斯多德、伽利略对“运动物体不受力将会怎样?”的看法,让各小组学生回答同意谁的观点,并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探究一: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A、各小组进行猜想与假设
B、实验方案的设计:
表面状况
阻力的大小
小车运动的距离(m)
毛巾
棉布
木板
过程:让小车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观察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在不同表面运动的距离。
C、填写实验报告
D、让学生得出初步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 ,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 ,速度减小得越 。让学生推理:若平面无限长且无限光滑,则从斜面滑下的小车将会怎样?
E、让学生猜想、推理,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 。
F、让学生猜想:静止物体不受力将会怎样?
学生回答:静止物体不受力将会仍然静止。
G、让学生分析以上事实,再进一步概括、推理出牛顿第一定律,教师然后板述: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对这句话加以说明:
1、“一切”适用于所有物体;
2、“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是定律成立的条件,包括物体确实没有受到外力和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3、“总”总是这样,没有例外;
4、“或”指两种状态必有其一,不同时存在。
2、人文资料简介:
介绍伽利略、牛顿等人探索“运动物体不受力将会怎样?”的历程,让学生感悟科学家们追求真理的研究方法及刻苦精神。
3、惯性:
探究二:研究惯性现象
(1)学生实验:出示图片
①将隔板放于玻璃杯上,然后将鸡蛋放在隔板上,打击隔板,看鸡蛋会不会随隔板一起飞出去。
②用直尺用力击打一摞棋子中最下面的一个,看上面的棋子会怎样?
③水平推玩具小车,撤消升力,小车还要前进一段距离才会停下来,为什么?
(2)多媒体展示:
用课件播放日常生活中体现惯性的例子,让学生感悟惯性无处不在。
(3)通过以上实验,课件归纳惯性的定义。
板述:我们把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叫做惯性。
(4)惯性的应用:
A、让学生举例说明惯性有利的一面。
B、让学生举例说明惯性还有不利的一面。
要进一步锻炼学生对惯性现象的解释,可以使学生更加贴近现实生活,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
交流与合作:请同学们谈一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让各小组中心发言人表达他们共同的体验。
①有的小组说:通过本节学习,知道了牛顿第一定律。
②有的小组说:经历了对牛顿第一定律探究的过程,有一点像科学家研究问题的味道,我喜欢这样的学习。
③有的小组说:对物理问题的研究,不能凭感觉,要通过实验去发现问题,适当的时候还要合理的运用科学推理的方法。
④还有的小组说:我在这一课的学习中,学会了与别人交流,学会了尊重别人。
二、布置练习:当堂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
三、课堂小结: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带直线运动状态。
2、惯性:我们把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叫做惯性。
依据课本上的图画来进行说明时,学生根据前面学过的知识已经知道收到摩擦力的原因。
要引导得出亚里士多德的“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的观点。
在此经过讨论有必要添加笛卡尔的观点进行比较说明。
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良好机会:要敢于推翻别人的观点,努力用事实和道理来解释自己的观点。
教后随笔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