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大象的耳朵
一.教学目标
1.会读、会写本课的生字。积累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好文中的问句。
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大象的心理变化。
二.教学重难点
1.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体会大象的心理变化。
2.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思,明白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这个道理。
三.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仔细观察过动物吗?今天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通过动物的耳朵猜一猜他们是谁。(出示动物图片)看来大家都观察的真仔细,一眼就能看出是大象的耳朵,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大象的耳朵》去看一看吧。(板书:大象的耳朵)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自由轻声地读课文,画出课文中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出示生字卡片,老师教读。(着重指导读好“耷、撑”等字)
3.小老师领读
4.指名让学生读课件中的生字及词语,齐读、互读。
5.找出多音字“扇”重点识记。
(1)出示词卡,了解“扇”不同的读音所包含的意思。
(2)交流学习“扇”的方法。
(3)老师讲解“扇”,字源识字。
(4)学写“扇”字,注意占格位置。提示学生注意坐姿,认真观察生字。先描红后书写。(三)感知内容
1.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文中大象的耳朵是怎样的 找出相关的句子。(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出示第一自然段,点名读、齐读。
(1)课件展示大象耳朵和扇子,引导学生发现二者的相似之处。
(2)引导学生抓住大象的外形,运用“像”造句。预设:大象的身子像一堵墙,大象的四根腿像四条柱子。
2.“耷拉”“自言自语”“撑起来”等词语可以通过动作演示让学生理解。耷拉:松弛地向下垂着。自言自语:自己一个人低声嘀咕。撑起来:使张开。
3.精读感悟,合作学习。
(1)都有谁说了大象的耳朵 (小兔子、小羊、小鹿、小马,还有小老鼠。)
(2)想一想,小兔子说这些话的时候表情是怎样的 它的心理是怎样想的 学生讨论,总结出朗读的语气。(吃惊、痛心)
(3)学生自荐朗读,然后齐读,通过朗读重点句子,体会小兔子的心情。朗读指导:朗读这一自然段的时候,我们要用重读、拉长语气等方式读出小兔子看到大象耳朵耷拉着的时候的那种惊奇以及痛心的情感。
(4)读课文,想象一下小兔子、小羊、小鹿、小马说大象耳朵时的表情,并请同学表演一下。(5)面对大家的议论,大象是怎样说的呢?为什么发生了变化?想一想,大象的心情是怎样的 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 学生自由读,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总结出朗读的语气。(不安、犹豫)
(6)大象做了哪些改变呢,结果又如何?从课文中找一找。大象先是对自己耷拉着的耳朵产生怀疑,结果想办法让自己像其他小动物那样竖起自己的耳朵后心痛又心烦,最后还是把耳朵放了下来。大象的这种变化过程使你感受到了什么
(7)最终的结果又是怎样的?齐读课文。
(四)拓展延伸
1.你如果是大象,你会怎么做?小组讨论,
2.学习了这篇课文,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想在你的学习或生活中有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情。
3.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兔子以及其他小动物的话和大象的心理描写,来把握不同人物的不同想法,最后,通过对大象感悟的理解达到对学生思想的教育。明白“人家是人家,我是我”这句话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