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第一节 压力的作用效果第二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八章 第一节 压力的作用效果第二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3-03-23 19:51: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上课时间:3月14日
课题
第一节: 压?力的作用效果
课时:第二课时
课型 新授课
主备:
课标与教材
课标要求:
内容标准2.2.7 通过实验,理解压强。知道日常生活中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能力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压强的概念。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在压强概念的学习中,理解比值定义的方法。
内容标准解读(联系教材):
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压强的概念。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2.压强的概念,必须通过学生自己的实验探究来学习。
内容整合
压强是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的一个物理量,这部分知识在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和生活现象时经常用到,压强的概念是贯穿本章的核心,是学习后面知识的基础。压强概念及其建立过程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
本节教材介绍了压强的概念、公式和单位,以及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与生活中的现象联系比较密切,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压强的概念的建立、计算公式、国际单位,回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 经历从提出猜想到进行实验探究的过程和压强概念的建立
学情分析
“压强”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可谓是陌生的。学生对于自己周围的压强现象比较熟悉,但对这些现象并不能上升到压强的角度去认识,根据生活现象得到的一些结论往往也是片面的,而且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实验,涉及的因素比较多,学生考虑多因素情况下设计实验的能力相对较差。利用实验引出压强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可结合实例讲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压强的概念是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压力.
(2).知道压强的国际单位是牛/米2,又叫帕斯卡.
(3).能用压强公式p=F/S,进行简单计算.
(4).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是改变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大小,了解它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⑴.通过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学习控制变量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⑵.在压强概念的学习中,理解比值定义的方法.
⑶.通过对日常生活、生产中压强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通过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认识科学方法的重要性.
⑵.通过对日常生活、生产中压强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日常用品中的物理学原理的精神和将物理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生产的意识
教学方法与媒体
  压强的概念是本节的教学重点。理解压强的概念关键在于压力产生的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
启发式、探究式
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教具准备
?  多媒体、实物投影仪、泡沫塑料、压力小桌、200g的钩码等
师 生 活 动 过 程
?一、复习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 压力作用的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还跟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为了比较压力作用的效果,物理学中引入压强的概念(板书:压强)。 
二、压强
在实验结论的基础上用与速度做类比,用比值定义法给出压强的概念,得出压强计算公式、单位.
举出实例,让学生感知压强单位的大小.
三、应用压强计算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出例题,先介绍“怎样估测鞋底的面积?”,启发 学生在白纸上引出鞋印,用画小方格的方法,求 鞋底面积.再让学生自己试着做,然后老师讲解
例:一台机器重1000牛顿,与地的接触面积是2米2,这台机器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学生板书,注意格式。
四、减小或增大压强的方法
提出问题:“减小或增大压强的方法有哪些?”,组织学生看给出的图片和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讨 论人们是怎样根据实际需要增大和减小压强的.
五、小结
1. 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2.压强的物理意义、概念、计算公式、单位
3.减小或增大压强的方法
六、作业
完成课后作业1、2。
用“分割法”求鞋底面积.领悟到用“分割法”求鞋底面积的方法.在讨论基础上,进行计算.
板书设计:第一节 压强
一、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二、压强
三、减小或增大压强的方法
教后随笔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