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1-2022学年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章人体的呼吸 单元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2021-2022学年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章人体的呼吸 单元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4-23 15:38:41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章人体的呼吸 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2022·遂溪模拟)6月22日是防溺水“集中宣传日”。溺水猛于虎。人溺水后易因窒息而死亡,溺水后所影响的呼吸环节是(  )
A.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B.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C.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D.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
2.(2022·凤凰模拟)人体呼吸系统中能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是(  )
A.喉和咽 B.鼻腔和口腔
C.肺 D.气管和支气管
3.(2022·贵港模拟)肺的主要功能是(  )
A.进行气体交换 B.清洁空气
C.吸入氧气 D.呼出二氧化碳
4.(2021九上·揭东期末)如图为人体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肺泡数目较少
B.肺泡壁薄,仅由一层细胞构成
C.肺泡壁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D.血液流经肺泡外毛细血管后氧气增多
5.(2021·南县)肺活量常作为评价人身体素质的指标。测小华肺活量时,连续三次测得数据为2900毫升、3100毫升、2400毫升。小华的肺活量为(  )
A.2400毫升 B.2800毫升 C.2900毫升 D.3100毫升
6.如图所示中A,B,C为膈肌三种不同状态,当肺泡内氧气含量最高时,膈肌内应处于(  )
A.A处 B.B处 C.C处 D.均有可能
7.(2022·内江模拟)有关人体呼吸说法错误的是(  )
A.组织细胞可以直接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B.人体通过呼吸运动实现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C.呼吸道能清洁、温暖、湿润吸入肺的空气
D.人体通过气体扩散实现人体内部的气体交换
8.(2022八下·江油开学考)人的肺活量是指(  )
A.平静状态时极力呼出的气体量 B.尽量深吸后极力呼出的气体量
C.运动状态时极力呼出的气体量 D.肺部能储存的最大气体量
9.(2022七下·东平开学考)如图是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外气压差的变化曲线。分析曲线BC段的变化中,肋间肌和膈肌所处的状态是(  )
A.肋间肌舒张,膈肌收缩 B.肋间肌收缩,膈肌舒张
C.肋间肌和膈肌都舒张 D.肋间肌和膈肌都收缩
10.(2022九下·揭阳月考)长跑时,体育老师总是建议我们用鼻子吸气,用嘴呼气,必要时可以用嘴辅助吸气,但不要张大嘴巴吸气和呼气。下列对用鼻吸气比用嘴吸气的优势,解释错误的是()
A.鼻黏膜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温暖
B.鼻黏膜可分泌黏液,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湿润和清洁
C.鼻腔内有鼻毛,可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清洁
D.鼻黏膜内有嗅觉感受器,可感受空气刺激
11.(2021九上·普宁期末)下列关于呼吸系统相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呼吸道由C形软骨做支架,呼吸道和消化道共有的器官是咽
B.有的人边吃饭边说笑,食物会误入肺,引起剧烈咳嗽
C.痰中含有细菌、病毒等,会随空气、尘埃进入呼吸道
D.呼吸道可以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清洁、温暖、湿润,从而减少对肺的刺激
12.(2021九上·揭东期末)当你漫步在空气清新的林荫小道,你会忍不住深深吸一口气,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深吸气时肺内压对应ac段 B.深呼气时肺内压对应ce段
C.ab段时,膈肌处于收缩状态 D.de段时,胸廓容积变小
13.(2021七上·防城港期中)下图是呼吸系统的组成示意图,数码表示相关结构。下列有关分析和叙述中,正确的是(  )
A.1是鼻,分泌的黏液就是“痰液
B.2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C.3既是食物的通道,又是气体的通道
D.7位于胸腔内,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
14.(2021·徐州)如图是人体肺泡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是氧气,b是二氧化碳
B.人体内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完成的
C.经此处气体交换后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D.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
15.(2021七上·驻马店月考)如图为呼吸时胸骨、肋骨的运动过程。某酒驾司机对着酒精测试仪吹气时,其肋间肌的运动状态和过程分别是(  )
A.舒张、过程Ⅱ B.收缩、过程Ⅱ
C.收缩、过程I D.舒张、过程I
16.(2021七上·驻马店月考)以下呼吸器官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A.鼻腔内生有鼻毛目的是湿润空气
B.鼻腔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目的是湿润空气
C.鼻粘膜分泌黏液目的是湿润、清洁空气
D.气管表面长有纤毛目的是空气畅通
17.(2021·潼南)人体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其变化是(  )
①氧气含量降低
②氧气含量增加
③二氧化碳含量降低
④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8.(2021·济南)如图为模拟膈肌运动的示意图,①②③代表相关结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代表胸廓,②代表肺
B.图甲演示呼气,胸腔容积缩小
C.图乙演示吸气,③膈肌舒张
D.吸气结束的瞬间,②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
19.(2021八上·西宁开学考)人体呼吸时,当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同时舒张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气体进入肺 B.气体排出肺
C.膈的位置上升 D.胸廓由大变小
20.(2021八上·高州开学考)北欧的冬天非常寒冷,生活在北欧的人比生活在赤道附近的人鼻子高挺些,通气路程加长,能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更(  )
A.多 B.温暖 C.干燥 D.新鲜
21.(2021·江津)人体内不能同时进行的生理活动是(  )
A.肺循环和体循环 B.消化和吸收
C.吞咽和呼吸 D.心跳和呼吸
22.(2021·娄底)如图所示,图甲为某人在呼吸时胸廓容积与肺内气压关系的曲线图;图乙为他的胸腔底部膈肌所处的①、②两种状态示意图,解读不正确的是(  )
A.图甲曲线的a 点,膈肌处于图乙的①状态
B.图甲曲线的c点,膈肌处于图乙的②状态
C.图甲曲线的cba段,膈肌舒张,位置上升
D.图甲曲线的adc 段,膈肌处于图乙的②→①状态
23.(2021·贵州)下面对人呼吸过程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大于大气压,气体入肺
B.胸廓回缩,肺缩小,肺内气压小于大气压,气体入肺
C.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小于大气压,气体入肺
D.胸廓回缩,肺缩小,肺内气压小于大气压,气体出肺
24.(2021·淄博)下列关于人体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通过呼气能排出肺内全部的二氧化碳
B.呼吸道能使吸入的气体温暖、湿润和清洁
C.吸气时,膈肌收缩,膈顶端下降,胸腔容积增大
D.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
25.如图所示是人体在平静呼吸时,肺内气体容量变化示意图,当处于b到c段时,比较人的气管、肺泡、和外界气压的大小为(  )
A.外界>肺泡>气管 B.外界=气管=肺泡
C.外界>气管>肺泡 D.肺泡>气管>外界
二、填空题
26.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
(1)肺泡数目   。
(2)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   。
(3)   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只有一层扁平的   构成。
27.下图所示的实验,甲、乙两个瓶中都装有澄清的石灰水。在吸入气体时,左手捏紧橡皮管,右手松开;在呼出气体时,右手捏紧橡皮管,左手松开。结果,乙瓶的石灰水明显变浑浊。
根据实验并仔细观察表格数据,比较呼出与吸入气体成分变化:
(1)现象:乙瓶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甲瓶起   作用。
(2)结论:人体呼出的气体中,   含量减少,   含量增加。
28.呼吸系统的组成: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
肺是   的场所,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29.发声与声带:
声音是   发出的,呼吸时两条声带   ,说话时两条声带   。
30.呼吸道对吸入其它的处理特点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   的,因此保持环境中的空气新鲜、清洁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当发生沙尘暴时,人们往往要戴口罩以减少尘埃的吸入;在一些存在剧毒气体的环境中,人们需要佩戴防毒面具。
31.(2020七下·安陆期末)人吃进去的食物和吸入的空气都要经过   ,在吞咽时,   可以盖住喉口,以免食物进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   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32.(2020七下·蓬溪期中)胸廓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就是   运动。
33.(2020七下·邛崃期末)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其中   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是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34.(2020七下·罗山期末)图(一)表示呼吸过程中   时的状态,此时,膈肌   ,胸廓   ,肺内气压   外界气压压,气体被   。
35.(2020七下·崇信期中)呼吸道不仅仅是气体的通道,它同时对气体还有   、   和   的作用。
36.(2019七下·江门期末)下图表示膈肌的不同运动状态,据图回答问题.
当膈肌由甲状态向乙状态转换时,膈的顶部   (选填“上升”或“下降”),胸廓的上下径扩大。此时膈肌处于   状态,肺的容积变   ,肺内气压变   ,完成了   (选填“吸气”或“呼气”)。
37.(2019七下·松原期末)如图为肺泡与周围毛细血管的气体交换图解,1为   (血管名称),2为   (血管名称),血液流经肺泡周围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   进入肺泡,肺泡里的   进入血液,经过气体交换血管中的血液由3   血变为4   血。
三、综合题
38.(2022八下·高州开学考)图1表示模拟肺部呼吸运动的实验,图2是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3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所示为人体的   过程(填“吸气”或“呼气”),此过程中[D]所表示的结构处于   (填“收缩”或“舒张”)状态。
(2)图2中,AB段表示人体   (填“吸气”或“呼气”)过程,人体通过吸气动作和呼气动作交替,实现了   的气体交换。
(3)图3中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在结构上的共同特点是:   ,气体交换后,肺泡内的   气体含量增加,流经肺泡的血液性质变化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当人溺水时,水进入呼吸道阻碍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导致人体缺氧而死亡,所以人溺水有生命危险,这主要是因为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受阻。导致人缺氧窒息,可见C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人体呼吸的四个环节,比较简单,熟记:人体呼吸的全过程包括: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即肺的通气)、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肺的换气)、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和组织内的气体交换(组织的换气)四个环节,在溺水时,受阻碍的是气体进出的通道,所以影响的是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2.【答案】C
【知识点】呼吸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呼吸道是气体的通道,并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但是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故答案为:C。
【分析】肺泡与气体交换相适应的结构特点:①肺泡数目多、总面积大;②肺泡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紧贴在一起,有利气体通过。③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共两层),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3.【答案】A
【知识点】呼吸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呼吸道是气体的通道,并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但是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故答案为:A。
【分析】肺泡与气体交换相适应的结构特点:①肺泡数目多、总面积大;②肺泡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紧贴在一起,有利气体通过。③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共两层),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4.【答案】A
【知识点】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解:肺泡是肺的功能单位,肺泡的数量很多,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都佷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这些特点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所以BCD正确,A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叫做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图示表示的是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
5.【答案】D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 肺活量是指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测量肺活量时,一般是每人测量3次,其中最大值即为被测量者的肺活量,可见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肺活量的测定,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肺活量是指在不限时间的情况下,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最大能力所呼出的气体量,这代表肺一次最大的机能活动量,是反映人体生长发育水平的重要机能指标之一,测量肺活量时,一般每人测量3次,其中最大值即为被测量者的肺活量。
6.【答案】C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图中膈肌处于C处时,表示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此时时处于吸气状态,吸气时,肺泡内氧气含量最高,可见C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费与外界的气体交换,熟知:呼吸运动是指人体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呼吸运动主要与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有关,人在平静状态下,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膈肌顶部下降,使胸廓增大,肺也随着扩张,肺内气压降低,低于外界气压,于是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的过程;当肋间肌舒张时,肋骨因重力回落向下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变小,同时膈肌舒张,膈的面积增大,膈顶部上升,使胸廓的上下径变小,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变小,肺也随之回缩,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完成呼气。
7.【答案】A
【知识点】呼吸道的作用;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 A.人体与外界气体的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组织细胞不能直接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A符合题意。
B.人体与外界气体的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B不符合题意。
C.呼吸道由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组成,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C不符合题意。
D.人体内的气体交换的实现是通过扩散作用实现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其内表 面覆盖着黏膜,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特点既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又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8.【答案】B
【知识点】呼吸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肺活量是指在最大吸气后尽力呼出的气体量,受年龄、性别、呼吸肌强弱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肺活量常用作评价人体素质的指标。肺活量检测数值低(与正常数值相比),说明机体摄氧能力和排出废气的能力差,人体内部的氧供应就不充裕。
9.【答案】C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呼吸运动的结果实现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即肺的通气)。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①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完成吸气;②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肌顶部升高,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完成呼气。所以,结合分析可知,BC段是呼气过程,此时肋间肌和膈肌都舒张。
故答案为:C。
【分析】吸气时:膈肌和肋间的肌肉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肺便扩大,肺内气压相应减小。
呼气时:膈肌和肋间的肌肉舒张,膈顶部回升,使胸廓的上下径缩小,肺便收缩,肺内气压相应增大。
10.【答案】D
【知识点】呼吸道的作用
【解析】【解答】鼻腔内鼻粘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湿润空气,鼻腔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鼻腔中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黏液可以粘住灰尘,对空气有清洁作用,可见呼吸道能清洁、温暖和湿润气体,尤其是鼻腔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这样减少了吸入的冷空气气体对肺的不良刺激。因此,用鼻子吸气能使吸入的气体变得温暖、清洁和湿润。
故答案为:D。
【分析】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呼吸道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对空气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
11.【答案】B
【知识点】呼吸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A.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保证呼吸道内的气流通畅。咽是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既是消化器官,又是呼吸器官,A不符合题意。
B.人们吞咽食物时,喉上升,会厌软骨向后倾斜,将喉门盖住,食物顺利进入食管。下咽动作完成以后,会厌软骨又恢复直立状态,以便进行呼吸。如果吃饭时大声说笑,就会使会厌软骨来不及向后倾斜,不能及时将喉门盖住,导致食物“呛”入气管(不是肺)的事故发生,从而引起剧烈咳嗽,B符合题意。
C.气管和支气管的表面的黏膜上有腺细胞和纤毛,腺细胞分泌黏液,使气管内湿润,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纤毛的摆动可将外来的灰尘、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形成痰,所以痰中含有细菌、病毒等,会随空气、尘埃进入呼吸道,C不符合题意。
D.人体的鼻腔的前部生有鼻毛,可以阻挡空气中的灰尘;鼻腔的内表面的鼻黏膜上的腺细胞能够分泌黏液,能使吸入的空气清洁并变得湿润;黏膜中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对进入的空气有温暖作用,这样就减少了寒冷、干燥和不洁的空气对肺的刺激,有利于人体健康,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其内表 面覆盖着黏膜,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特点既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又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12.【答案】C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A、由图可以看出,ac段中,ab段气压小于大气压,bc段肺内气压大于大气压,为呼吸状态,A说法错误。
B、ce中,cd段肺内气压大于大气压,为呼气,de段肺内气压小于大气压,为吸气过程,B说法错误。
C、ab段,肺内气压小于大气压,为吸气,吸气时,膈肌收缩,膈肌顶部下降,C说法正确。
D、de段肺内气压小于大气压,为吸气,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收缩,前后径、左右径增大,胸廓容积变大,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为基础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而造成胸腔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叫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呼吸运动的基本意义是实现了肺的通气,即肺内气体与外界气体进行交换,人体吸气时,肋间肌与膈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容积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过程,反之,呼吸肌(包括膈肌)舒张时完成呼气过程。
13.【答案】D
【知识点】呼吸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A.1是鼻腔,能对空气做初步的处理,含细菌和灰尘的痰液产生于气管和支气管黏膜,不是在鼻腔,A不符合题意。
B.2是咽,既是食物进入通道,又是气体进出通道,B不符合题意。
C.3是喉,不是食物的通道,C不符合题意。
D、7是肺,位于胸腔内,是主要的呼吸器官,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其内表 面覆盖着黏膜,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特点既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又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14.【答案】D
【知识点】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A.血液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可见a是二氧化碳,b是氧气,A不符合题意。
B.人体内气体交换是通过扩散作用完成的,B不符合题意。
C.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C不符合题意。
D.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因此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当空气中的氧气进入肺泡时,肺泡内的氧气比血液中的多,故氧气由肺泡进入血液;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比肺泡中的多,故二氧化碳由血液进入肺泡。
15.【答案】A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完成吸气;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肌顶部升高,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完成呼气。所以,酒驾司机对着酒精测试仪吹气时,其肋间肌的运动状态是舒张,表示呼气(过程Ⅱ)。
故答案为:A。
【分析】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吸气运动;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
16.【答案】C
【知识点】呼吸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A. 鼻腔内生有鼻毛可以阻挡空气中灰尘的进入,对空气有清洁作用,A不符合题意。
B. 鼻腔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目的是温暖空气,B不符合题意。
C. 鼻粘膜分泌黏液可以湿润空气和粘住灰尘,对空气有清洁和湿润作用,C符合题意。
D. 气管表面长有纤毛将细菌和灰尘推向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起到清洁空气的作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其内表 面覆盖着黏膜,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特点既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又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17.【答案】B
【知识点】大气与呼出的气体成分比较
【解析】【解答】从表格中看出,人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主要区别是二氧化碳含量增多(0.03%→4%),氧气含量减少(21%→16%)。
故答案为:B。
【分析】人体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的主要成分表:
气体成分 吸入气体(%) 呼出气体(%)
氮气 78 78
氧气 21 16
二氧化碳 0.03 4
水 0.07 1.1
其它气体 0.9 0.9
18.【答案】C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模拟肺部呼吸运动实验
【解析】【解答】图中,①代表胸廓,②代表肺,③代表膈肌。
A、①代表胸廓,②代表肺 ,说法正确。
B、图甲中,膈肌顶部上升,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B说法正确。
C、图乙中,膈肌顶部下降,膈肌收缩,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C说法错误。
D、吸气结束的瞬间,②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模拟实验,为基础题,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 呼吸运动的动力来自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
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肌顶部升高,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
19.【答案】A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当肋间肌和膈肌舒张时,在重力作用下肋骨向下运动,使胸廓的前后经和左右经都减小,膈肌顶部上升,使胸廓的上下径也缩小,这样胸廓的容积减小,肺也随着回缩,肺内气压增大,肺内的气体通过呼吸道出肺,完成呼气的过程。可见B、C、D说法正确,A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为基础题,此部分内容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呼吸运动是指人体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呼吸运动主要与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有关,人体吸气时,肋骨间肌肉与膈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容积增大,胸腔扩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过程;肋骨间肌肉与膈肌舒张,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减小,胸廓容积减小,胸腔缩小,肺被动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气体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过程。
20.【答案】B
【知识点】呼吸道的作用
【解析】【解答】鼻腔黏膜中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使吸入的气体变得温暖,鼻毛和鼻腔内的黏液能阻挡和粘住吸入的灰尘和细菌,黏液还能杀死一些细菌并能湿润吸入的空气。因此鼻腔可使进入肺部的气体变得温暖、湿润、清洁。北欧的冬天非常寒冷,生活在北欧的人比生活在赤道附近的人鼻子高挺些,通气路程加长,能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更温暖。
故答案为:B
【分析】人体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呼吸道不仅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而且还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
21.【答案】C
【知识点】消化系统的组成;呼吸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A.肺循环和体循环是可以同时进行的,A不符合题意。
B.消化和吸收是能够同时进行的,B不符合题意。
C.根据分析可知,吞咽和呼吸是不能同时进行的,C符合题意。
D.心跳和呼吸可以同时进行,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食物由口腔经咽再进入食道,吸入鼻腔的空气经过咽再进入气管。可见,咽是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
22.【答案】D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A .图甲曲线的a 点,胸腔容积小,肺内气压等于大气压,表示呼气结束的一瞬间,膈肌处于图乙的①状态,膈肌舒张,顶部上升,胸腔容积小,A不符合题意。
B.图甲曲线的c点,胸腔容积大,肺内气压等于大气压,表示吸气结束的一瞬间,膈肌处于图乙的②状态,膈肌舒张,顶部下降,胸腔容积大,B不符合题意。
C.在图甲曲线的cba段时,肺内气压上升,表示呼气,膈肌舒张,位置上升,C不符合题意。
D.图甲曲线的adc 段,肺内气压下降,表示吸气,膈肌收缩,位置下降,膈肌处于图乙的①→②状态,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吸气运动;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
23.【答案】C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①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完成吸气;②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肌顶部升高,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完成呼气。
故答案为:C。
【分析】呼吸运动及其原理:
类别 肋间肌
和膈肌 胸廓 膈顶 肺 肺内气压 气 体 进 出 肺 泡 气 体 变 化
吸气 收缩 扩大 下降 扩张 下降 外界气体被吸入肺泡 含氧较多
呼气 舒张 缩小 回升 缩小 上升 肺泡内的气体被呼出体外 含二氧化碳较多
24.【答案】A
【知识点】呼吸道的作用;大气与呼出的气体成分比较;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A.下表是人的呼入和呼出气体成分的变化数据。
气体成分 吸入气体(%) 呼出气体(%)
氮气 78 78
氧气 21 16
二氧化碳 0.03 4
水 0.07 1.1
其它气体 0.9 0.9
可见人体通过呼气只能排出肺内部分二氧化碳,A符合题意。
B.呼吸道能使吸入的气体变得温暖、湿润、清洁,B不符合题意。
C.当人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处于收缩状态,膈顶部下降,胸腔容积扩大,C不符合题意。
D.肺泡数量多,外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其内表 面覆盖着黏膜,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特点既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又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25.【答案】C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由图分析,从 b~c段时,肺内气体容量增加,说明人体此时正处于吸气状态;吸气时呼吸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容积增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外界气体进人肺;即吸气时外界气压与气管、肺泡处气压大小的关系为:外界>气管>肺泡。可见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记:呼吸运动是指人体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呼吸运动主要与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有关,人在平静状态下,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膈肌顶部下降,使胸廓增大,肺也随着扩张,肺内气压降低,低于外界气压,于是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的过程;当肋间肌舒张时,肋骨因重力回落向下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变小,同时膈肌舒张,膈的面积增大,膈顶部上升,使胸廓的上下径变小,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变小,肺也随之回缩,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完成呼气。
26.【答案】(1)多
(2)毛细血管
(3)肺泡;上皮细胞
【知识点】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1)肺泡数目多,增大了气体交换的面积。
(2)肺泡内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适于进行气体交换。
(3)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适于进行气体交换。
故答案为:(1)多;(2)毛细血管;(3)肺泡、上皮细胞。
【分析】此题考查肺泡适于进行气体交换的特点,比较简单,熟记即可。肺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肺泡数量多,增加了气体交换的效率;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
27.【答案】(1)对照
(2)氧气;二氧化碳
【知识点】大气与呼出的气体成分比较
【解析】【解答】(1)现象:石灰水遇二氧化碳变浑浊,是二氧化碳的特性,乙瓶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通入了较多的二氧化碳,甲瓶起对照作用。
(2)、结论: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故答案为:(1)对照;(2)氧气、二氧化碳。
【分析】此题考查比较呼出与吸入气体成分变化,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记:石灰水遇二氧化碳变浑浊,是二氧化碳的特性,人体呼出的气体和环境中的气体存在的差别是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较多,该实验结果说明了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28.【答案】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气体交换
【知识点】呼吸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图中,①是鼻腔,②是咽,③是喉,④是气管,⑤是支气管,⑥是肺,其中,①鼻腔,②咽,③喉,④气管,⑤支气管构成了呼吸道,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故答案为: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气体交换。
【分析】此题考查呼吸系统的组成,比较简单,熟记即可,呼吸系统由肺和呼吸道组成,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不但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也能使进入肺的气体变得温暖、湿润、清洁。
29.【答案】喉部的声带;分开;拉紧
【知识点】呼吸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声音是喉部的声带发出的,呼吸时两条声带分开,说话时两条声带拉紧。
故答案为:喉部的声带、分开、拉紧。
【分析】此题考查发声的过程,比较简单,熟记:声音是由喉部的声带发出的,呼吸时,两条声带是分开的,当条声带拉紧、中间的空隙缩小时,从肺部呼出的气体振动了声带,就发出了声音。
30.【答案】有限
【知识点】呼吸道的作用
【解析】【解答】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由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是气体进入肺的通道,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空气中灰尘的进入,气管、支气管内表面的黏膜及其表面的纤毛,都对空气有清洁作用;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湿润空气和粘住灰尘,对空气有清洁和湿润作用;鼻粘膜内分布着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但是,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因此保持环境中的空气新鲜、清洁是非常重要的。
故答案为:有限。
【分析】此题考查呼吸道的功能特点,难度一般,熟记即可,呼吸道腺细胞分泌的黏液含有杀菌物质,能清洁空气,但是,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如果不注意呼吸卫生,会患呼吸系统方面的疾病。
31.【答案】咽;会厌软骨;肺
【知识点】呼吸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咽既是呼吸的通道也是消化的通道。鼻吸入的空气和食物都会经过咽,之后空气会进入气管,食物则会进入食道。在吞咽时,会厌软骨盖住气管,呼吸暂停。吞咽完毕,会厌软骨迅速恢复原位,呼吸照常。当吃饭时说笑,若吞咽时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下,会使食物进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因此,人吃进去的食物和吸入的空气都要经过咽,在吞咽时,会厌软骨可以盖住喉口,以免食物进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完成气体交换。
【分析】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
32.【答案】呼吸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胸廓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就是呼吸运动;呼吸运动的结果实现了肺通气,即肺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
故答案为:呼吸
【分析】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吸气运动;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
33.【答案】呼吸道;肺
【知识点】呼吸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呼吸道保证气体的畅通;肺是人体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分析】呼吸系统的组成图示如下:
34.【答案】吸气;收缩;扩大;小于;吸入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图一表示膈肌收缩,膈顶下降,外界气体进入肺内,是吸气过程;此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被吸入肺,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
图二表示膈肌舒张,膈顶回升,外界气体排出肺,是呼气过程。此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肌顶部升高,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
【分析】图表示了膈肌的收缩和舒张与呼吸运动的关系,图一表示膈肌收缩,隔顶下降,外界气体进入肺内,是吸气过程。图二表示膈肌舒张,隔顶上升,肺内气体排出,是呼气过程。
35.【答案】清洁;温暖;湿润
【知识点】呼吸道的作用
【解析】【解答】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清洁空气,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使空气顺畅通过,其内表面覆盖着黏膜,黏膜上的黏液能湿润空气,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空气。这些特点既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又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
【分析】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和肺组成。
36.【答案】下降;收缩;扩大;小;吸气
【知识点】模拟肺部呼吸运动实验
【解析】【解答】甲图中的C肺处于回缩状态,D膈顶部处于上升状态,这代表膈肌舒张,胸廓的上下径变小,肺回缩,肺内压高于外界大气压,人体处于呼气状态;而乙图中,正好相反:C肺处于扩张状态,D膈顶部处于下降状态,胸廓的上下径变大,肺扩张,肺内压低于外界大气压,人体处于吸气状态,这时膈肌收缩。当膈肌由甲状态向乙状转换时,正在完成吸气动作。
【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A代表的是呼吸道的气管,B代表的支气管,C代表的是肺,而D代表膈肌。
37.【答案】肺动脉;肺静脉;二氧化碳;氧气;静脉;动脉
【知识点】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 如图为肺泡与周围毛细血管的气体交换图解,在肺循环中,血液从右心室射血到肺动脉,所以1为肺动脉,经过肺部气体交换后,由肺静脉流到左心房,所以2为肺静脉;血液流经肺泡周围毛细血管时,由于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比肺泡里的多,氧气比肺泡里的少,根据气体扩散作用的原理,血液中的氧气进入肺泡,肺泡里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经过气体交换血管中的血液由3
含氧少、含二氧化碳多的静脉血血变为4含氧多、含二氧化碳少的动脉血。
【分析】呼吸作用的全过程包括肺的通气、肺的换气、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四个过程,通过呼吸作用为组织细胞运来氧,运走二氧化碳。图示中1是肺动脉、2是肺静脉,3是静脉血、4是动脉血。
38.【答案】(1)呼气;舒张
(2)吸气;肺与外界
(3)都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二氧化碳;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1)图1中,A气管、B胸廓、C肺、D膈,D膈肌舒张,膈的顶端上升,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表示呼气过程。外层玻璃罩无变化,不能体现胸廓的变化。
(2)图2中,AB段表明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是吸气时肺内气压的变化,BC段表明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是呼气时肺内气压的变化。人体通过吸气动作和呼气动作交替,实现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3)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因此气体交换后,肺泡内的二氧化碳气体含量增加,流经肺泡的血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分析】(1)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吸气运动;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
(2)当空气中的氧气进入肺泡时,肺泡内的氧气比血液中的多,故氧气由肺泡进入血液;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比肺泡中的多,故二氧化碳由血液进入肺泡。
1 / 12021-2022学年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章人体的呼吸 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2022·遂溪模拟)6月22日是防溺水“集中宣传日”。溺水猛于虎。人溺水后易因窒息而死亡,溺水后所影响的呼吸环节是(  )
A.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B.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C.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D.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
【答案】C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当人溺水时,水进入呼吸道阻碍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导致人体缺氧而死亡,所以人溺水有生命危险,这主要是因为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受阻。导致人缺氧窒息,可见C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人体呼吸的四个环节,比较简单,熟记:人体呼吸的全过程包括: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即肺的通气)、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肺的换气)、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和组织内的气体交换(组织的换气)四个环节,在溺水时,受阻碍的是气体进出的通道,所以影响的是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2.(2022·凤凰模拟)人体呼吸系统中能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是(  )
A.喉和咽 B.鼻腔和口腔
C.肺 D.气管和支气管
【答案】C
【知识点】呼吸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呼吸道是气体的通道,并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但是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故答案为:C。
【分析】肺泡与气体交换相适应的结构特点:①肺泡数目多、总面积大;②肺泡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紧贴在一起,有利气体通过。③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共两层),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3.(2022·贵港模拟)肺的主要功能是(  )
A.进行气体交换 B.清洁空气
C.吸入氧气 D.呼出二氧化碳
【答案】A
【知识点】呼吸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呼吸道是气体的通道,并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但是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故答案为:A。
【分析】肺泡与气体交换相适应的结构特点:①肺泡数目多、总面积大;②肺泡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紧贴在一起,有利气体通过。③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共两层),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4.(2021九上·揭东期末)如图为人体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肺泡数目较少
B.肺泡壁薄,仅由一层细胞构成
C.肺泡壁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D.血液流经肺泡外毛细血管后氧气增多
【答案】A
【知识点】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解:肺泡是肺的功能单位,肺泡的数量很多,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都佷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这些特点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所以BCD正确,A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叫做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图示表示的是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
5.(2021·南县)肺活量常作为评价人身体素质的指标。测小华肺活量时,连续三次测得数据为2900毫升、3100毫升、2400毫升。小华的肺活量为(  )
A.2400毫升 B.2800毫升 C.2900毫升 D.3100毫升
【答案】D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 肺活量是指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测量肺活量时,一般是每人测量3次,其中最大值即为被测量者的肺活量,可见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肺活量的测定,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肺活量是指在不限时间的情况下,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最大能力所呼出的气体量,这代表肺一次最大的机能活动量,是反映人体生长发育水平的重要机能指标之一,测量肺活量时,一般每人测量3次,其中最大值即为被测量者的肺活量。
6.如图所示中A,B,C为膈肌三种不同状态,当肺泡内氧气含量最高时,膈肌内应处于(  )
A.A处 B.B处 C.C处 D.均有可能
【答案】C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图中膈肌处于C处时,表示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此时时处于吸气状态,吸气时,肺泡内氧气含量最高,可见C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费与外界的气体交换,熟知:呼吸运动是指人体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呼吸运动主要与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有关,人在平静状态下,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膈肌顶部下降,使胸廓增大,肺也随着扩张,肺内气压降低,低于外界气压,于是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的过程;当肋间肌舒张时,肋骨因重力回落向下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变小,同时膈肌舒张,膈的面积增大,膈顶部上升,使胸廓的上下径变小,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变小,肺也随之回缩,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完成呼气。
7.(2022·内江模拟)有关人体呼吸说法错误的是(  )
A.组织细胞可以直接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B.人体通过呼吸运动实现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C.呼吸道能清洁、温暖、湿润吸入肺的空气
D.人体通过气体扩散实现人体内部的气体交换
【答案】A
【知识点】呼吸道的作用;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 A.人体与外界气体的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组织细胞不能直接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A符合题意。
B.人体与外界气体的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B不符合题意。
C.呼吸道由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组成,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C不符合题意。
D.人体内的气体交换的实现是通过扩散作用实现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其内表 面覆盖着黏膜,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特点既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又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8.(2022八下·江油开学考)人的肺活量是指(  )
A.平静状态时极力呼出的气体量 B.尽量深吸后极力呼出的气体量
C.运动状态时极力呼出的气体量 D.肺部能储存的最大气体量
【答案】B
【知识点】呼吸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肺活量是指在最大吸气后尽力呼出的气体量,受年龄、性别、呼吸肌强弱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肺活量常用作评价人体素质的指标。肺活量检测数值低(与正常数值相比),说明机体摄氧能力和排出废气的能力差,人体内部的氧供应就不充裕。
9.(2022七下·东平开学考)如图是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外气压差的变化曲线。分析曲线BC段的变化中,肋间肌和膈肌所处的状态是(  )
A.肋间肌舒张,膈肌收缩 B.肋间肌收缩,膈肌舒张
C.肋间肌和膈肌都舒张 D.肋间肌和膈肌都收缩
【答案】C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呼吸运动的结果实现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即肺的通气)。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①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完成吸气;②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肌顶部升高,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完成呼气。所以,结合分析可知,BC段是呼气过程,此时肋间肌和膈肌都舒张。
故答案为:C。
【分析】吸气时:膈肌和肋间的肌肉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肺便扩大,肺内气压相应减小。
呼气时:膈肌和肋间的肌肉舒张,膈顶部回升,使胸廓的上下径缩小,肺便收缩,肺内气压相应增大。
10.(2022九下·揭阳月考)长跑时,体育老师总是建议我们用鼻子吸气,用嘴呼气,必要时可以用嘴辅助吸气,但不要张大嘴巴吸气和呼气。下列对用鼻吸气比用嘴吸气的优势,解释错误的是()
A.鼻黏膜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温暖
B.鼻黏膜可分泌黏液,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湿润和清洁
C.鼻腔内有鼻毛,可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清洁
D.鼻黏膜内有嗅觉感受器,可感受空气刺激
【答案】D
【知识点】呼吸道的作用
【解析】【解答】鼻腔内鼻粘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湿润空气,鼻腔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鼻腔中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黏液可以粘住灰尘,对空气有清洁作用,可见呼吸道能清洁、温暖和湿润气体,尤其是鼻腔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这样减少了吸入的冷空气气体对肺的不良刺激。因此,用鼻子吸气能使吸入的气体变得温暖、清洁和湿润。
故答案为:D。
【分析】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呼吸道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对空气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
11.(2021九上·普宁期末)下列关于呼吸系统相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呼吸道由C形软骨做支架,呼吸道和消化道共有的器官是咽
B.有的人边吃饭边说笑,食物会误入肺,引起剧烈咳嗽
C.痰中含有细菌、病毒等,会随空气、尘埃进入呼吸道
D.呼吸道可以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清洁、温暖、湿润,从而减少对肺的刺激
【答案】B
【知识点】呼吸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A.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保证呼吸道内的气流通畅。咽是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既是消化器官,又是呼吸器官,A不符合题意。
B.人们吞咽食物时,喉上升,会厌软骨向后倾斜,将喉门盖住,食物顺利进入食管。下咽动作完成以后,会厌软骨又恢复直立状态,以便进行呼吸。如果吃饭时大声说笑,就会使会厌软骨来不及向后倾斜,不能及时将喉门盖住,导致食物“呛”入气管(不是肺)的事故发生,从而引起剧烈咳嗽,B符合题意。
C.气管和支气管的表面的黏膜上有腺细胞和纤毛,腺细胞分泌黏液,使气管内湿润,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纤毛的摆动可将外来的灰尘、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形成痰,所以痰中含有细菌、病毒等,会随空气、尘埃进入呼吸道,C不符合题意。
D.人体的鼻腔的前部生有鼻毛,可以阻挡空气中的灰尘;鼻腔的内表面的鼻黏膜上的腺细胞能够分泌黏液,能使吸入的空气清洁并变得湿润;黏膜中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对进入的空气有温暖作用,这样就减少了寒冷、干燥和不洁的空气对肺的刺激,有利于人体健康,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其内表 面覆盖着黏膜,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特点既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又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12.(2021九上·揭东期末)当你漫步在空气清新的林荫小道,你会忍不住深深吸一口气,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深吸气时肺内压对应ac段 B.深呼气时肺内压对应ce段
C.ab段时,膈肌处于收缩状态 D.de段时,胸廓容积变小
【答案】C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A、由图可以看出,ac段中,ab段气压小于大气压,bc段肺内气压大于大气压,为呼吸状态,A说法错误。
B、ce中,cd段肺内气压大于大气压,为呼气,de段肺内气压小于大气压,为吸气过程,B说法错误。
C、ab段,肺内气压小于大气压,为吸气,吸气时,膈肌收缩,膈肌顶部下降,C说法正确。
D、de段肺内气压小于大气压,为吸气,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收缩,前后径、左右径增大,胸廓容积变大,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为基础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而造成胸腔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叫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呼吸运动的基本意义是实现了肺的通气,即肺内气体与外界气体进行交换,人体吸气时,肋间肌与膈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容积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过程,反之,呼吸肌(包括膈肌)舒张时完成呼气过程。
13.(2021七上·防城港期中)下图是呼吸系统的组成示意图,数码表示相关结构。下列有关分析和叙述中,正确的是(  )
A.1是鼻,分泌的黏液就是“痰液
B.2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C.3既是食物的通道,又是气体的通道
D.7位于胸腔内,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
【答案】D
【知识点】呼吸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A.1是鼻腔,能对空气做初步的处理,含细菌和灰尘的痰液产生于气管和支气管黏膜,不是在鼻腔,A不符合题意。
B.2是咽,既是食物进入通道,又是气体进出通道,B不符合题意。
C.3是喉,不是食物的通道,C不符合题意。
D、7是肺,位于胸腔内,是主要的呼吸器官,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其内表 面覆盖着黏膜,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特点既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又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14.(2021·徐州)如图是人体肺泡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是氧气,b是二氧化碳
B.人体内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完成的
C.经此处气体交换后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D.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
【答案】D
【知识点】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A.血液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可见a是二氧化碳,b是氧气,A不符合题意。
B.人体内气体交换是通过扩散作用完成的,B不符合题意。
C.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C不符合题意。
D.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因此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当空气中的氧气进入肺泡时,肺泡内的氧气比血液中的多,故氧气由肺泡进入血液;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比肺泡中的多,故二氧化碳由血液进入肺泡。
15.(2021七上·驻马店月考)如图为呼吸时胸骨、肋骨的运动过程。某酒驾司机对着酒精测试仪吹气时,其肋间肌的运动状态和过程分别是(  )
A.舒张、过程Ⅱ B.收缩、过程Ⅱ
C.收缩、过程I D.舒张、过程I
【答案】A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完成吸气;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肌顶部升高,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完成呼气。所以,酒驾司机对着酒精测试仪吹气时,其肋间肌的运动状态是舒张,表示呼气(过程Ⅱ)。
故答案为:A。
【分析】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吸气运动;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
16.(2021七上·驻马店月考)以下呼吸器官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A.鼻腔内生有鼻毛目的是湿润空气
B.鼻腔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目的是湿润空气
C.鼻粘膜分泌黏液目的是湿润、清洁空气
D.气管表面长有纤毛目的是空气畅通
【答案】C
【知识点】呼吸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A. 鼻腔内生有鼻毛可以阻挡空气中灰尘的进入,对空气有清洁作用,A不符合题意。
B. 鼻腔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目的是温暖空气,B不符合题意。
C. 鼻粘膜分泌黏液可以湿润空气和粘住灰尘,对空气有清洁和湿润作用,C符合题意。
D. 气管表面长有纤毛将细菌和灰尘推向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起到清洁空气的作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其内表 面覆盖着黏膜,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特点既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又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17.(2021·潼南)人体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其变化是(  )
①氧气含量降低
②氧气含量增加
③二氧化碳含量降低
④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知识点】大气与呼出的气体成分比较
【解析】【解答】从表格中看出,人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主要区别是二氧化碳含量增多(0.03%→4%),氧气含量减少(21%→16%)。
故答案为:B。
【分析】人体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的主要成分表:
气体成分 吸入气体(%) 呼出气体(%)
氮气 78 78
氧气 21 16
二氧化碳 0.03 4
水 0.07 1.1
其它气体 0.9 0.9
18.(2021·济南)如图为模拟膈肌运动的示意图,①②③代表相关结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代表胸廓,②代表肺
B.图甲演示呼气,胸腔容积缩小
C.图乙演示吸气,③膈肌舒张
D.吸气结束的瞬间,②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
【答案】C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模拟肺部呼吸运动实验
【解析】【解答】图中,①代表胸廓,②代表肺,③代表膈肌。
A、①代表胸廓,②代表肺 ,说法正确。
B、图甲中,膈肌顶部上升,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B说法正确。
C、图乙中,膈肌顶部下降,膈肌收缩,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C说法错误。
D、吸气结束的瞬间,②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模拟实验,为基础题,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 呼吸运动的动力来自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
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肌顶部升高,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
19.(2021八上·西宁开学考)人体呼吸时,当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同时舒张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气体进入肺 B.气体排出肺
C.膈的位置上升 D.胸廓由大变小
【答案】A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当肋间肌和膈肌舒张时,在重力作用下肋骨向下运动,使胸廓的前后经和左右经都减小,膈肌顶部上升,使胸廓的上下径也缩小,这样胸廓的容积减小,肺也随着回缩,肺内气压增大,肺内的气体通过呼吸道出肺,完成呼气的过程。可见B、C、D说法正确,A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为基础题,此部分内容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呼吸运动是指人体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呼吸运动主要与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有关,人体吸气时,肋骨间肌肉与膈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容积增大,胸腔扩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过程;肋骨间肌肉与膈肌舒张,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减小,胸廓容积减小,胸腔缩小,肺被动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气体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过程。
20.(2021八上·高州开学考)北欧的冬天非常寒冷,生活在北欧的人比生活在赤道附近的人鼻子高挺些,通气路程加长,能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更(  )
A.多 B.温暖 C.干燥 D.新鲜
【答案】B
【知识点】呼吸道的作用
【解析】【解答】鼻腔黏膜中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使吸入的气体变得温暖,鼻毛和鼻腔内的黏液能阻挡和粘住吸入的灰尘和细菌,黏液还能杀死一些细菌并能湿润吸入的空气。因此鼻腔可使进入肺部的气体变得温暖、湿润、清洁。北欧的冬天非常寒冷,生活在北欧的人比生活在赤道附近的人鼻子高挺些,通气路程加长,能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更温暖。
故答案为:B
【分析】人体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呼吸道不仅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而且还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
21.(2021·江津)人体内不能同时进行的生理活动是(  )
A.肺循环和体循环 B.消化和吸收
C.吞咽和呼吸 D.心跳和呼吸
【答案】C
【知识点】消化系统的组成;呼吸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A.肺循环和体循环是可以同时进行的,A不符合题意。
B.消化和吸收是能够同时进行的,B不符合题意。
C.根据分析可知,吞咽和呼吸是不能同时进行的,C符合题意。
D.心跳和呼吸可以同时进行,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食物由口腔经咽再进入食道,吸入鼻腔的空气经过咽再进入气管。可见,咽是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
22.(2021·娄底)如图所示,图甲为某人在呼吸时胸廓容积与肺内气压关系的曲线图;图乙为他的胸腔底部膈肌所处的①、②两种状态示意图,解读不正确的是(  )
A.图甲曲线的a 点,膈肌处于图乙的①状态
B.图甲曲线的c点,膈肌处于图乙的②状态
C.图甲曲线的cba段,膈肌舒张,位置上升
D.图甲曲线的adc 段,膈肌处于图乙的②→①状态
【答案】D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A .图甲曲线的a 点,胸腔容积小,肺内气压等于大气压,表示呼气结束的一瞬间,膈肌处于图乙的①状态,膈肌舒张,顶部上升,胸腔容积小,A不符合题意。
B.图甲曲线的c点,胸腔容积大,肺内气压等于大气压,表示吸气结束的一瞬间,膈肌处于图乙的②状态,膈肌舒张,顶部下降,胸腔容积大,B不符合题意。
C.在图甲曲线的cba段时,肺内气压上升,表示呼气,膈肌舒张,位置上升,C不符合题意。
D.图甲曲线的adc 段,肺内气压下降,表示吸气,膈肌收缩,位置下降,膈肌处于图乙的①→②状态,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吸气运动;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
23.(2021·贵州)下面对人呼吸过程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大于大气压,气体入肺
B.胸廓回缩,肺缩小,肺内气压小于大气压,气体入肺
C.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小于大气压,气体入肺
D.胸廓回缩,肺缩小,肺内气压小于大气压,气体出肺
【答案】C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①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完成吸气;②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肌顶部升高,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完成呼气。
故答案为:C。
【分析】呼吸运动及其原理:
类别 肋间肌
和膈肌 胸廓 膈顶 肺 肺内气压 气 体 进 出 肺 泡 气 体 变 化
吸气 收缩 扩大 下降 扩张 下降 外界气体被吸入肺泡 含氧较多
呼气 舒张 缩小 回升 缩小 上升 肺泡内的气体被呼出体外 含二氧化碳较多
24.(2021·淄博)下列关于人体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通过呼气能排出肺内全部的二氧化碳
B.呼吸道能使吸入的气体温暖、湿润和清洁
C.吸气时,膈肌收缩,膈顶端下降,胸腔容积增大
D.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
【答案】A
【知识点】呼吸道的作用;大气与呼出的气体成分比较;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A.下表是人的呼入和呼出气体成分的变化数据。
气体成分 吸入气体(%) 呼出气体(%)
氮气 78 78
氧气 21 16
二氧化碳 0.03 4
水 0.07 1.1
其它气体 0.9 0.9
可见人体通过呼气只能排出肺内部分二氧化碳,A符合题意。
B.呼吸道能使吸入的气体变得温暖、湿润、清洁,B不符合题意。
C.当人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处于收缩状态,膈顶部下降,胸腔容积扩大,C不符合题意。
D.肺泡数量多,外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其内表 面覆盖着黏膜,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特点既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又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25.如图所示是人体在平静呼吸时,肺内气体容量变化示意图,当处于b到c段时,比较人的气管、肺泡、和外界气压的大小为(  )
A.外界>肺泡>气管 B.外界=气管=肺泡
C.外界>气管>肺泡 D.肺泡>气管>外界
【答案】C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由图分析,从 b~c段时,肺内气体容量增加,说明人体此时正处于吸气状态;吸气时呼吸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容积增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外界气体进人肺;即吸气时外界气压与气管、肺泡处气压大小的关系为:外界>气管>肺泡。可见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记:呼吸运动是指人体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呼吸运动主要与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有关,人在平静状态下,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膈肌顶部下降,使胸廓增大,肺也随着扩张,肺内气压降低,低于外界气压,于是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的过程;当肋间肌舒张时,肋骨因重力回落向下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变小,同时膈肌舒张,膈的面积增大,膈顶部上升,使胸廓的上下径变小,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变小,肺也随之回缩,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完成呼气。
二、填空题
26.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
(1)肺泡数目   。
(2)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   。
(3)   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只有一层扁平的   构成。
【答案】(1)多
(2)毛细血管
(3)肺泡;上皮细胞
【知识点】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1)肺泡数目多,增大了气体交换的面积。
(2)肺泡内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适于进行气体交换。
(3)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适于进行气体交换。
故答案为:(1)多;(2)毛细血管;(3)肺泡、上皮细胞。
【分析】此题考查肺泡适于进行气体交换的特点,比较简单,熟记即可。肺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肺泡数量多,增加了气体交换的效率;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
27.下图所示的实验,甲、乙两个瓶中都装有澄清的石灰水。在吸入气体时,左手捏紧橡皮管,右手松开;在呼出气体时,右手捏紧橡皮管,左手松开。结果,乙瓶的石灰水明显变浑浊。
根据实验并仔细观察表格数据,比较呼出与吸入气体成分变化:
(1)现象:乙瓶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甲瓶起   作用。
(2)结论:人体呼出的气体中,   含量减少,   含量增加。
【答案】(1)对照
(2)氧气;二氧化碳
【知识点】大气与呼出的气体成分比较
【解析】【解答】(1)现象:石灰水遇二氧化碳变浑浊,是二氧化碳的特性,乙瓶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通入了较多的二氧化碳,甲瓶起对照作用。
(2)、结论: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故答案为:(1)对照;(2)氧气、二氧化碳。
【分析】此题考查比较呼出与吸入气体成分变化,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记:石灰水遇二氧化碳变浑浊,是二氧化碳的特性,人体呼出的气体和环境中的气体存在的差别是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较多,该实验结果说明了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28.呼吸系统的组成: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
肺是   的场所,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答案】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气体交换
【知识点】呼吸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图中,①是鼻腔,②是咽,③是喉,④是气管,⑤是支气管,⑥是肺,其中,①鼻腔,②咽,③喉,④气管,⑤支气管构成了呼吸道,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故答案为: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气体交换。
【分析】此题考查呼吸系统的组成,比较简单,熟记即可,呼吸系统由肺和呼吸道组成,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不但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也能使进入肺的气体变得温暖、湿润、清洁。
29.发声与声带:
声音是   发出的,呼吸时两条声带   ,说话时两条声带   。
【答案】喉部的声带;分开;拉紧
【知识点】呼吸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声音是喉部的声带发出的,呼吸时两条声带分开,说话时两条声带拉紧。
故答案为:喉部的声带、分开、拉紧。
【分析】此题考查发声的过程,比较简单,熟记:声音是由喉部的声带发出的,呼吸时,两条声带是分开的,当条声带拉紧、中间的空隙缩小时,从肺部呼出的气体振动了声带,就发出了声音。
30.呼吸道对吸入其它的处理特点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   的,因此保持环境中的空气新鲜、清洁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当发生沙尘暴时,人们往往要戴口罩以减少尘埃的吸入;在一些存在剧毒气体的环境中,人们需要佩戴防毒面具。
【答案】有限
【知识点】呼吸道的作用
【解析】【解答】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由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是气体进入肺的通道,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空气中灰尘的进入,气管、支气管内表面的黏膜及其表面的纤毛,都对空气有清洁作用;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湿润空气和粘住灰尘,对空气有清洁和湿润作用;鼻粘膜内分布着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但是,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因此保持环境中的空气新鲜、清洁是非常重要的。
故答案为:有限。
【分析】此题考查呼吸道的功能特点,难度一般,熟记即可,呼吸道腺细胞分泌的黏液含有杀菌物质,能清洁空气,但是,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如果不注意呼吸卫生,会患呼吸系统方面的疾病。
31.(2020七下·安陆期末)人吃进去的食物和吸入的空气都要经过   ,在吞咽时,   可以盖住喉口,以免食物进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   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答案】咽;会厌软骨;肺
【知识点】呼吸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咽既是呼吸的通道也是消化的通道。鼻吸入的空气和食物都会经过咽,之后空气会进入气管,食物则会进入食道。在吞咽时,会厌软骨盖住气管,呼吸暂停。吞咽完毕,会厌软骨迅速恢复原位,呼吸照常。当吃饭时说笑,若吞咽时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下,会使食物进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因此,人吃进去的食物和吸入的空气都要经过咽,在吞咽时,会厌软骨可以盖住喉口,以免食物进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完成气体交换。
【分析】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
32.(2020七下·蓬溪期中)胸廓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就是   运动。
【答案】呼吸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胸廓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就是呼吸运动;呼吸运动的结果实现了肺通气,即肺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
故答案为:呼吸
【分析】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吸气运动;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
33.(2020七下·邛崃期末)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其中   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是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答案】呼吸道;肺
【知识点】呼吸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呼吸道保证气体的畅通;肺是人体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分析】呼吸系统的组成图示如下:
34.(2020七下·罗山期末)图(一)表示呼吸过程中   时的状态,此时,膈肌   ,胸廓   ,肺内气压   外界气压压,气体被   。
【答案】吸气;收缩;扩大;小于;吸入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图一表示膈肌收缩,膈顶下降,外界气体进入肺内,是吸气过程;此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被吸入肺,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
图二表示膈肌舒张,膈顶回升,外界气体排出肺,是呼气过程。此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肌顶部升高,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
【分析】图表示了膈肌的收缩和舒张与呼吸运动的关系,图一表示膈肌收缩,隔顶下降,外界气体进入肺内,是吸气过程。图二表示膈肌舒张,隔顶上升,肺内气体排出,是呼气过程。
35.(2020七下·崇信期中)呼吸道不仅仅是气体的通道,它同时对气体还有   、   和   的作用。
【答案】清洁;温暖;湿润
【知识点】呼吸道的作用
【解析】【解答】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清洁空气,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使空气顺畅通过,其内表面覆盖着黏膜,黏膜上的黏液能湿润空气,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空气。这些特点既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又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
【分析】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和肺组成。
36.(2019七下·江门期末)下图表示膈肌的不同运动状态,据图回答问题.
当膈肌由甲状态向乙状态转换时,膈的顶部   (选填“上升”或“下降”),胸廓的上下径扩大。此时膈肌处于   状态,肺的容积变   ,肺内气压变   ,完成了   (选填“吸气”或“呼气”)。
【答案】下降;收缩;扩大;小;吸气
【知识点】模拟肺部呼吸运动实验
【解析】【解答】甲图中的C肺处于回缩状态,D膈顶部处于上升状态,这代表膈肌舒张,胸廓的上下径变小,肺回缩,肺内压高于外界大气压,人体处于呼气状态;而乙图中,正好相反:C肺处于扩张状态,D膈顶部处于下降状态,胸廓的上下径变大,肺扩张,肺内压低于外界大气压,人体处于吸气状态,这时膈肌收缩。当膈肌由甲状态向乙状转换时,正在完成吸气动作。
【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A代表的是呼吸道的气管,B代表的支气管,C代表的是肺,而D代表膈肌。
37.(2019七下·松原期末)如图为肺泡与周围毛细血管的气体交换图解,1为   (血管名称),2为   (血管名称),血液流经肺泡周围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   进入肺泡,肺泡里的   进入血液,经过气体交换血管中的血液由3   血变为4   血。
【答案】肺动脉;肺静脉;二氧化碳;氧气;静脉;动脉
【知识点】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 如图为肺泡与周围毛细血管的气体交换图解,在肺循环中,血液从右心室射血到肺动脉,所以1为肺动脉,经过肺部气体交换后,由肺静脉流到左心房,所以2为肺静脉;血液流经肺泡周围毛细血管时,由于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比肺泡里的多,氧气比肺泡里的少,根据气体扩散作用的原理,血液中的氧气进入肺泡,肺泡里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经过气体交换血管中的血液由3
含氧少、含二氧化碳多的静脉血血变为4含氧多、含二氧化碳少的动脉血。
【分析】呼吸作用的全过程包括肺的通气、肺的换气、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四个过程,通过呼吸作用为组织细胞运来氧,运走二氧化碳。图示中1是肺动脉、2是肺静脉,3是静脉血、4是动脉血。
三、综合题
38.(2022八下·高州开学考)图1表示模拟肺部呼吸运动的实验,图2是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3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所示为人体的   过程(填“吸气”或“呼气”),此过程中[D]所表示的结构处于   (填“收缩”或“舒张”)状态。
(2)图2中,AB段表示人体   (填“吸气”或“呼气”)过程,人体通过吸气动作和呼气动作交替,实现了   的气体交换。
(3)图3中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在结构上的共同特点是:   ,气体交换后,肺泡内的   气体含量增加,流经肺泡的血液性质变化是   。
【答案】(1)呼气;舒张
(2)吸气;肺与外界
(3)都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二氧化碳;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1)图1中,A气管、B胸廓、C肺、D膈,D膈肌舒张,膈的顶端上升,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表示呼气过程。外层玻璃罩无变化,不能体现胸廓的变化。
(2)图2中,AB段表明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是吸气时肺内气压的变化,BC段表明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是呼气时肺内气压的变化。人体通过吸气动作和呼气动作交替,实现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3)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因此气体交换后,肺泡内的二氧化碳气体含量增加,流经肺泡的血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分析】(1)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吸气运动;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
(2)当空气中的氧气进入肺泡时,肺泡内的氧气比血液中的多,故氧气由肺泡进入血液;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比肺泡中的多,故二氧化碳由血液进入肺泡。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