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单元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单元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79.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4-23 15:57:10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1-2022学年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2022·凤凰模拟)把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路线连在一起的器官是(  )
A.肺 B.心脏 C.毛细血管 D.组织
2.(2021九上·普宁期末)关于血红蛋白的特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
B.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
C.血液呈红色的原因是由于血浆富含血红蛋白
D.人体血红蛋白的含量过少,或者血液中红细胞数量过少,叫做贫血
3.冠心病是由心脏的哪条血管病变引起的(  )
A.冠状动脉 B.主动脉 C.冠状静脉 D.肺静脉
4.(2021九上·普宁期末)当人大量失血需要输血抢救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大量输入O型血 B.适量输入同型血
C.进行成分输血,缺啥输啥 D.适量输入亲人的血
5.(2021八上·长春期中)显微镜下观察的人血永久图片中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是(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血浆
6.(2021八上·长春期中)人体输送血液的泵是(  )
A.心脏 B.肾脏 C.肺 D.大脑
7.(2021八上·弥勒期中)王刚同学因交通意外失血过多急需输血。经检验,他的血型为A型,输给他的血首先考虑的是(  )
A.AB型 B.O型 C.B型 D.A型
8.(2021八上·新沂月考)下列关于人体毛细血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血流速度最快 B.管壁非常薄
C.数量最多 D.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9.(2022·遂溪模拟)取一个离体的猪心,并向其肺动脉内注水,结果,水将从()流出。
A.肺动脉 B.肺静脉 C.主动脉 D.腔静脉
10.(2022·房县模拟)为了防止手术后感染,医生给老李静脉滴注了抗生素。滴注时,药物最先到达心脏的哪个腔( )
A.④ B.① C.③ D.②
11.(2021九上·普宁期末)如图为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关系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是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B.②是毛细血管,适合进行物质交换
C.③是血浆,具有运送营养物质和废物的作用
D.我们手臂上的“青筋”是指动脉
12.目前,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是(  )
A.艾滋病 B.血吸虫病
C.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 D.传染病
13.(2022九下·揭阳月考)输血是抢救急性大出血病人的最有效措施之一,若错误地将B型血输入A型血的患者体内,造成患者上肢静脉内出现大量的红细胞凝集团。这些红细胞凝集团最有可能堵塞病人的(  )
A.脑部毛细血管 B.肺部毛细血管
C.肾小球毛细血管 D.胃部毛细血管
14.(2022八下·高州开学考)下图中①②③④是几种血管的示意图,“→”表示血流方向。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①内流动的是动脉血
B.②和③都是静脉血管
C.血液流动方向是①→②→③→④
D.心脏与①之间有瓣膜
15.(2021九上·揭东期末)下图为某同学将人的血液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③在该液体中数量最少
B.④对人体具有保护作用
C.②具有运输养料和废物的功能
D.在①中含有大量能与氧气结合的物质
16.(2021八上·弥勒期中)在小肠绒毛处发生气体交换后血流成分的变化是(  )
A.静脉血变为动脉血,营养物质增多
B.动脉血变为静脉血,营养物质增多
C.静脉血变为动脉血,营养物质减少
D.动脉血变为静脉血,营养物质减少
17.(2021八上·弥勒期中)血液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流动的共同规律是(  )
A.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B.心室→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房
C.心房→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室
D.心房→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18.(2021八上·弥勒期中)血细胞与其功能相对应中,描述正确的一组是(  )
A.白细胞----止血和加速凝血
B.血小板----吞噬病菌
C.红细胞----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
D.红细胞----吞噬病菌
19.(2021八上·弥勒期中)下列关于人体血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动脉管壁厚,血流速度快
B.静脉有的分布较浅,如手臂上的“青筋”
C.毛细血管是物质交换的场所
D.血流在血管中流动方向是: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20.(2021七上·文山月考)人体有八大系统,各个系统互相联系,互相协调,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与人体吸收和运输营养物质有关的系统是(  )
A.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 B.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
C.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 D.循环系统和内分泌系
21.(2021七上·驻马店月考)下图是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时,所观察到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a是动脉 B.c是静脉
C.b是毛细血管 D.血管中的血流速度一样
22.(2021七上·驻马店月考)下列关于“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用干纱布把小鱼头部包起来
B.用放大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情况
C.将小鱼尾鳍展开,平贴在培养皿底部
D.观察到红细胞呈单行通过的血管为静脉
23.(2021八上·新沂月考)中医常通过“切脉”来推知体内各器官的健康状况。这里所说的“切脉”的“脉”是指(  )
A.神经 B.静脉 C.动脉或静脉 D.动脉
24.(2021八上·泰州月考)血红蛋白与氧的结合与分离取决于(  )
A.红细胞数量的多少 B.氧浓度的高低
C.二氧化碳浓度的高低 D.血红蛋白含量的高低
25.(2021八上·泰州月考)血液的运输功能是由下列哪组成分完成的(  )
①血浆 ②红细胞 ③白细胞 ④血小板 ⑤血红蛋白
A.①② B.②⑤ C.①②③ D.②③④
二、填空题
26.动脉血和静脉血:动脉血是指含   丰富、   鲜红的血,静脉血是含氧较   ,颜色   的血。
27.心率:是指单位时间(1分钟)内    跳动的次数。
28.心脏的两种瓣膜:
(1)[   ]房室瓣位于心房和心室之间,朝   开,保证血液从   流向   。
(2)[   ]   位于   和   之间,朝   开,保证血液由   流向   。
(3)心脏内血液的流动方向:静脉→   →    →动脉。
29.毛细血管适于进行物质交换的特点:
(1)数量   ,分布   ,遍布全身各处组织中。
(2)内径很   ,只允许红细胞   通过。
(3)管壁非常   ,只由   层   细胞构成。
(4)管内血流的速度   。
30.红细胞的特性:红细胞富含   ,这是一种含   的蛋白质,它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   ,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容易与氧   。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备了运输   的功能。
31.临床上最常用的是   血型系统,它把人的血液分成   。
32.(2021六下·海伦期末)血液由血浆和   组成。
33.血液分层现象
加入   (如一定浓度的柠檬酸钠溶液)的血液,用离心机离心或静置一段时间后,血液有明显的   现象。上层   液体是血浆,约占血液总量的55%;下层   的是红细胞。两层交界处,有很薄的一层   物质,是白细胞和血小板。
34.体循环和肺循环:
(1)在体循环中,血液不仅为身体各部分组织细胞运来   ,带走   等废物,而且红细胞中的   把它结合的   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因此血液由   变成   ,发生变化的部位在全身组织细胞周围的   处。
(2)在肺循环中,血液中的   进入肺泡,肺泡中的   进入血液,与红细胞中的   结合,血液由   变成   ,发生变化的部位在   部毛细血管网处。
35.血浆功能:主要功能是运载   ,运输   和体内产生的   。
三、综合题
36.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来源,血管是血液流动的管道。血液可为人体细胞运来氧气和营养物质,运走代谢废物。认识心脏的结构和血管类型,懂得止血常识和输血原则,有利于保障生命安全。图为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请结合相关知识填空。
(1)在心脏的四个腔中,壁最厚的是   ,同时它也是体循环的起点。
(2)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再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最后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称为   循环。
(3)某同学上体育课时,不小心导致手腕处出血,血流速度较快,血液鲜红,医生为他在血管出血处的   (选填“近心端”或“远心端”)进行止血带结扎止血。
(4)某A型血病人因失血过多到医院救治时,医生为他进行输血抢救,输血时针头插入的是   血管,同时输入的血液是   型血。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考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解答】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
把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路线连在一起的器官是心脏。
故答案为:B。
【分析】在体循环中,当血液流经身体各部舒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时,不仅把运来的营养物质输送给细胞,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而且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把它所结合的氧气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这样血液就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在体循环进行的同时,肺循环也在进行着,肺循环以右心室为起点,静脉血射入肺动脉,再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在这里,肺泡和毛细血管中的静脉血进行了气体交换,二氧化碳由血液进入到肺泡中,氧气从肺泡进入毛细血管里的血液中。这样,原来含氧气较少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气较多的动脉血。动脉血经肺静脉流同左心房,完成了肺循环。体循环和肺循环虽是两条不同的循环路线,但它们是同时进行的,循环的起止点都在心脏。心脏把两条循环路线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为人体各组织细胞不断运来氧气和养料,又不断地运走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从而完成体内物质的运输任务。
2.【答案】C
【考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解答】A.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一种含铁的蛋白质,A不符合题意。
B.血红蛋白具有:在氧浓度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的特性,B不符合题意。
C.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中含有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红细胞呈红色。所以,血液呈红色,是因为含有富含血红蛋白的红细胞,C符合题意。
D.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在氧浓度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的特性使得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人体红细胞过少或血红蛋白过少都会出现贫血现象,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血液的成分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可见红细胞具有携带氧的功能;
白细胞能够变形穿透毛细血管壁,吞噬细菌,对人体具有防御功能;
血小板能够堵塞伤口,其中还含有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起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3.【答案】A
【考点】心血管疾病
【解析】【解答】“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它的作用就好比是一个永不停止工作的泵,随着心脏每次收缩将携带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血流经主动脉输送到全身,以供给各组织细胞代谢需要。在主动脉的根部分出两条动脉,负责心脏本身的血液循环,称为冠状动脉。由于脂质代谢不正常,血液中的脂质沉着在原本光滑的动脉内膜上,在动脉内膜一些类似粥样的脂类物质堆积而成白色斑块,称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这些斑块渐渐增多造成动脉腔狭窄,使血流受阻,导致心脏缺血,产生心绞痛。
故答案为:A。
【分析】 心血管病防治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全体公民共同参与:如果没有一个有效的预防策略和干预措施,在不久的将来,心血管病在中国可能会出现更大的流行。
4.【答案】B
【考点】血型与输血
【解析】【解答】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亲人之间血型未必一样,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要少而慢,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此人大量失血需要输血抢救时,最优选择应适量输入同型血。
故答案为:B。
【分析】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但在紧急情况下,如果实在没有同型血,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但输的时候要慢而少。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O型血的人只能接受O型血。
5.【答案】A
【考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观察人血的永久装片
【解析】【解答】血细胞包括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其中,红细胞呈圆饼状,数量最多,白细胞性状最大,数量最少,所以,显微镜下观察的人血永久图片中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是红细胞,可见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血液的组成,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浆主要成分是水,血细胞又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在显微镜下,看见最多的是红细胞,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呈两面凹的圆饼状;看到最少的血细胞是白细胞,白细胞呈圆球状,有细胞核。
6.【答案】A
【考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解答】在人体内,血管和心脏构成了血液循环系统,其中,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血管是血液流经的管道,心脏昼夜不停的跳动,推动者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所以,心脏是输送血液的泵,可见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心脏的功能,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心脏昼夜不停的跳动,推动者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是输送血液的泵。
7.【答案】D
【考点】血型与输血
【解析】【解答】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故答案为:D。
【分析】人的血型由凝集原的种类决定。凝集原是存在于红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类物质。而血清中含有与之相应的特异性蛋白质类物质,称为凝集素。所以,A型血的人红细胞中有A凝集原,血清中有抗B凝集素;B型血的人红细胞中有B凝集原,血清中有抗A凝集素;AB血型的人红细胞中A、B凝集原,血清中无凝集素;O型血的人红细胞中无凝集原,血清中有抗A和抗B凝集素。当含有某种凝集原的红细胞和抗该凝集原的凝集素相遇,就会发生凝集反应,从而引起红细胞大量凝集。故输血时,原则上应输同型血。
8.【答案】A
【考点】血管
【解析】【解答】A.毛细血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血流速度最快的是动脉,A符合题意。
B.毛细血管的管壁最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B不符合题意。
C.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管,数量多,分布广,C不符合题意。
D.毛细血管管腔内径仅有8-10微米,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血管的种类与结构特点:
种类 功能 分布 结构特点
动脉 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的血管 较深 管壁厚,弹性大,管腔小,血管小,血流速度快’
静脉 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 有的较深,
有的较浅 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血流速度较慢,内表面有静脉瓣,防止血液倒流
毛细血管 连通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之间额血管,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分布广,遍布全身各器官组织 管壁极薄,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内径很小,只允许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
9.【答案】A
【考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肺动脉与右心室相通,肺动脉与右心室之间有动脉瓣,只允许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根据题干所述,若向心脏的肺动脉内注水,动脉瓣只朝向动脉开,不会倒流,所以水不能流入心脏,会从肺动脉流出,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心脏与血管、瓣膜基础知识,比较简单心脏内有房室瓣、动脉瓣两种瓣膜,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即静脉→心房→心室→动脉,因此心脏与血管间的血流方向: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
10.【答案】C
【考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血液循环途径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所以,医生给老李静脉滴注了抗生素。滴注时,药物经过体循环,最先进入心脏的③右心房。
故答案为:C。
【分析】血液循环的途径:
11.【答案】D
【考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管;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解答】A.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血管是运输的管道,心脏是物质运输的动力器官,血液则是物质运输的载体,A不符合题意。
B.血管可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类,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是静脉,血管内血液流动速度最快的是动脉,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管是毛细血管,管壁非常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适合进行物质交换,B不符合题意。
C.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气的作用;血浆的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C不符合题意。
D.静脉血管管壁较薄,弹性较小,管腔大,血流速度慢,其功能为将血液从全身各处输送到心脏去,静脉有的埋藏较深,有的埋藏较浅,在体表容易看到,呈“青色”,俗称“青筋”,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血管的种类与结构特点:
种类 功能 分布 结构特点
动脉 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的血管 较深 管壁厚,弹性大,管腔小,血管小,血流速度快’
静脉 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 有的较深,
有的较浅 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血流速度较慢,内表面有静脉瓣,防止血液倒流
毛细血管 连通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之间额血管,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分布广,遍布全身各器官组织 管壁极薄,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内径很小,只允许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
①抽血、献血、输血、打点滴都是扎静脉,
②“把脉”“切脉”指动脉,
③四肢的“青筋”是静脉,
④肌肉注射是注入毛细血管
12.【答案】C
【考点】癌症及其预防;心血管疾病
【解析】【解答】过去传染病曾一度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目前,在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中,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已经不再是传染病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已经成为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一类非传染性疾病,被称为现代文明病。影响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的因素,除了遗传和先天性因素外,还包括人们的生活方式,如吸烟、喝酒、营养过剩、熬夜、压力过大等,因此这类疾病又称为生活方式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在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中,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已经不再是传染病性疾病,心血管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已经成为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威助最大的一类非传染性疾病,被称为现代文明病。影响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的因素,除了遗传和先天性因素外,还包括人们的生活方式,如吸烟、喝酒、营养过剩、熬夜、压力过大等,因此这类疾病又称为生活方式病。
13.【答案】B
【考点】血管;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病人的上肢静脉内出现了大量的红细胞聚集团,这些红细胞凝集团随血液流动的途径是: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在这里,红细胞凝集团将不能通过肺部毛细血管,因为毛细血管的内径小,仅有8--10微米,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因此些红细胞团最有可能堵塞病人的肺部毛细血管。
故答案为:B。
【分析】血液循环的途径:
14.【答案】D
【考点】血管;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A.①是流出心脏的血管是动脉,主动脉内流动脉血,肺动脉在流静脉血,A不符合题意。
B.②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③是由分支流向主干的血管,并且管腔内有瓣膜,是静脉,B不符合题意。
C.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方向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因此血液流动的方向是①→②→④→③,C不符合题意。
D.心脏和①动脉之间有动脉瓣,有防止血液倒流的作用,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个部分去的血管,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毛细血管数量大,分布广,血管的内径小,仅有8--10微米,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物交换。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毛细血管都是一端连着小动脉,,一端连着小静脉,如肾小球两端连接的都是小动脉。
15.【答案】C
【考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解答】解:由图可知①白细胞,②血浆,③红细胞,④血小板。
A、③是红细胞,在血细胞中的数量最多。血液的成分中含量最多的是②血浆,A错误。
B、④是血小板,有加速凝血和促进止血的作用,B错误。
C、②是血浆,具有运输养料和废物作用,C正确。
D、①是白细胞,能吞噬病菌,对人体有保护和防御的功能。能与氧气结合的物质是血红蛋白,③红细胞大量含有,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在观察血涂片时,视野中个体最大的是①白细胞,高倍的显微镜下可见它里面含有细胞核;②是血浆;③红细胞最多,而且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没有细胞核;视野中几乎看不见④血小板,因为它的个体最小,形状不规则。
16.【答案】B
【考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这与小肠的结构特点有关,如小肠内表面的皱襞由许多小肠绒毛,小肠绒毛内富含毛细血管,小肠内的营养物质可以进入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被运往身体各处。从左心室经主动脉流进身体各脏器的血液是动脉血,动脉血流进小肠绒毛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而小肠绒毛吸收的营养物质进入血液,所以在小肠绒毛处发生气体交换后血液成分的变化是动脉血变为静脉血,营养物质增多。
故答案为:B。
【分析】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血液是动脉血,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血液是静脉血。动脉血随着体循环来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血液中的氧气通过扩散作用进入组织细胞,这样含氧丰富的动脉血也就变成了含氧较少的静脉血。
17.【答案】A
【考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人体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路径为左心室 →主动脉 →各级动脉 →毛细血管网 →各级静脉 →上、下腔静脉 →右心房,肺循环的路径为右心室 →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 →左心房。所以血液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流动的共同规律是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故答案为:A。
【分析】体循环是血液从心脏左侧出发回到右侧,肺循环是血液从心脏右侧出发回到左侧,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血液循环途径。人体就是通过血液循环来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的。
18.【答案】C
【考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解答】A、有些白细胞能通过变形而穿过毛细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A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B、血小板会在伤口处聚集,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形成凝血块堵塞伤口而止血,A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C、红细胞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含铁,它在含氧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含氧量低的地方荣誉与氧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C正确,符合题意。
D、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D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人体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浆能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
19.【答案】D
【考点】血管
【解析】【解答】A、动脉管壁较厚,弹性较大,内径较小,血流速度较快,A正确,不符合题意。
B、静脉有的分布较深,有的分布交浅,如手臂上的“青筋”就是分布交浅的静脉,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毛细血管数量最多,分布最广,遍布全身各处组织中;内径很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非常薄,只有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流的速度最慢,毛细血管的这些特点,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动脉血管是将血液从心脏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与心脏相连的动脉较粗,远离心脏后动脉不断分支变细,最小的小动脉再分支成毛细血管。血液流经毛细血管后,接着进入小的静脉,然后逐级汇集到较大的静脉,再送回心脏。所以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方向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人体血液血液循环系统由血液、血管和心脏构成。血管又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随着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血液便可以在血管中循环流动,为人体提供营养物质,并将废物运走。
20.【答案】C
【考点】血液循环的途径;消化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消化系统的主要作用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呼吸系统是的主要作用是完成呼吸;循环系统的作用是进行体内物质的运输;内分泌系统主要是参与人体的激素调节。综上分析,人体有八大系统,各个系统互相联系,互相协调,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与人体吸收和运输营养物质有关的系统是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
故答案为:C。
【分析】人体系统的功能是:
运动系统:运动、支持和保护;
循环系统:运输体内物质;
消化系统: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
呼吸系统:吸入氧和呼出二氧化碳;
泌尿系统:形成尿液,排出体内代谢废物;
神经系统:调节人体的生理活动;
内分泌系统:分泌激素,通过激素,调节人体的生理活动。
21.【答案】C
【考点】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解析】【解答】A.a血管内血流方向是从分支流向主干,所以为静脉血管,血流速度较慢,不符合题意。
B.c血管内的血流方向是从主干流向分支,所以为动脉血管,血流速度最快,不符合题意。
Cb血管是连通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之间的血管,是毛细血管,符合题意。
D.a是静脉,血流速度缓慢;b是毛细血管,血流速度最慢;c是动脉,血流速度最快,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个部分去的血管,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毛细血管数量大,分布广,血管的内径小,仅有8--10微米,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物交换。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毛细血管都是一端连着小动脉,,一端连着小静脉,如肾小球两端连接的都是小动脉。
22.【答案】C
【考点】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解析】【解答】A.小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来获得水中的溶解氧,因此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过程中,要用浸湿的棉絮,并经常滴加清水,将小鱼的头部的鳃盖和躯干包裹起来,目的是保持小鱼正常的呼吸,A不符合题意。
B.小鱼尾鳍内含色素,颜色深,视野较暗,因此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应该用低倍的显微镜,而不是放大镜,B不符合题意。
C.将小鱼尾鳍展开,平贴在培养皿底部,防止细胞重叠,便于观察,C符合题意。
D.由分析可知:观察到红细胞呈单行通过的血管为毛细血管,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小动脉,血液流动的速度最快;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小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连通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
23.【答案】D
【考点】血管
【解析】【解答】人体内的血管有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三种类型。其中动脉血管管壁厚,弹性最大,管腔较小,血流速度快,其功能为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去;静脉血管管壁较薄,弹性较小,管腔大,血流速度慢,其功能为将血液从全身各处输送到心脏去;毛细血管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极慢,数量最多,其功能为物质交换的场所。脉搏即动脉的搏动。心脏收缩时,由于输出血液冲击引起的动脉跳动。正常人的脉搏和心率一致。医生可以根据脉搏诊断疾病。因此“切脉”的“脉”是指动脉。
故答案为:D
【分析】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个部分去的血管,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毛细血管数量大,分布广,血管的内径小,仅有8--10微米,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物交换。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毛细血管都是一端连着小动脉,,一端连着小静脉,如肾小球两端连接的都是小动脉。
24.【答案】B
【考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解答】在红细胞内,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它在氧的浓度比较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的浓度比较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所以血红蛋白与氧结合还是分离取决于血液中的氧的浓度。
故答案为:B。
【分析】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的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因富含血红蛋白可运输氧气,白细胞能吞噬病菌,对人体其防御和保护作用。血小板能止血和加速凝血。
25.【答案】A
【考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解答】红细胞内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与氧分离,所以红细胞的功能主要是运输氧气,还可以运输部分二氧化碳;白细胞能吞噬发炎部位的病菌,具有防御和保护的作用;血小板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血浆能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因此,完成血液运输功能的是①血浆、②红细胞。
故答案为:A。
【分析】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浆和血细胞的功能使得血液具有运输、防御和保护作用。
26.【答案】氧;颜色;少;暗红
【考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动脉血和静脉血:动脉血是指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血,静脉血是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血。
故答案为:氧;颜色;少;暗红
【分析】体循环的途径: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 全身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由含氧丰富的鲜红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暗红静脉血。肺循环的途径: 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由含氧少的暗红静脉血变为含氧丰富的鲜红动脉血。
27.【答案】心脏
【考点】心率、心输出量
【解析】【解答】心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心脏跳动的次数。
故答案为:心脏
【分析】心率是指每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脉搏是随心脏节律性的收缩和舒张,动脉血管壁出现相应的扩张与回缩,在体表浅动脉上可触到搏动。脉搏是因心脏跳动而产生的,一分钟内脉搏的次数与心率是一致的。
28.【答案】(1)④;心室;心房;心室
(2)⑤;动脉瓣;心室;动脉;动脉;心室;动脉
(3)心房;心室
【考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解答】(1)图中,④是房室瓣,位于心房和心室之间,该瓣膜只能朝心室开,证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而不能倒流。
(2)图中,⑤是动脉瓣,位于动脉和心室之间,动脉瓣只能朝动脉开,保证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入动脉而不能倒流。
(3)根据以上分析,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由心室流向动脉,所以、心脏内血液的流动方向:静脉→心房→ 心室→动脉。
故答案为:(1)④、心室、心房、心室;(2)⑤、动脉瓣、心室、动脉、动脉、心室、动脉;(3)心房、心室。
【分析】此题考查心脏中的两种瓣膜,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结合图熟记即可,心脏有四个腔: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左边的心房和心室相通,右边的心房和心室相通,心房连通静脉,心室连通动脉;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保证血液流动方向:静脉→心房→心室→动脉。
29.【答案】(1)大;广
(2)窄;单行
(3)薄;一;上皮
(4)最慢
【考点】血管
【解析】【解答】(1)毛细血管在人体内的数量最大,分布最广,遍布全身各组织中;
(2)毛细血管内径很窄,只能够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3)毛细血管管壁非常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4)毛细血管因内径很窄,所以流速最慢。
故答案为:(1)大;广(2)窄;单行(3)薄;一;上皮(4)最慢。
【分析】毛细血管,管壁最薄,只有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管的内径十分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
30.【答案】血红蛋白;铁;结合;分离;氧
【考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解答】红细胞的特性:红细胞富含血红蛋白,这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它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容易与氧分离。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备了运输氧的功能。
【分析】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富含血红蛋白,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红细胞可以运输氧气,也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运输二氧化碳时呈暗紫色,运输氧气时呈鲜红色。血液中含量过少时换贫血症。
31.【答案】ABO;A型、B型、AB型、O型
【考点】血型与输血
【解析】【解答】临床上最常用的血型系统是ABO血型系统,它把人的血液分成 A型、B型、AB型、O型 。
【分析】血型系统是根据红细胞膜上同种异型(或表型)抗原关系进行分类的组合。红细胞抗原决定簇可引起同种异型免疫应答,也可引起异种免疫应答。在鉴定人的血型时,一般是用特异性的人抗血清进行凝集反应。每一个血型系统都是独立遗传的,控制一个血型系统的遗传基因大多是在同一条染色体上。目前发现的人类血型系统有35个,但在临床试验中,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的临床意义最为重要。
32.【答案】血细胞
【考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解答】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浆具有运输血细胞、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功能。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故答案为:血细胞
【分析】血液分为两部分: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呈淡黄色,半透明,血浆中含有大量的水(约占91%--92%),还含有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33.【答案】抗凝剂;分层;淡黄色半透明;深红色;白色
【考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解答】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浆:水、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 和尿素等;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运载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最多);白细胞:吞噬病菌(有细胞核,最大);血小板:凝血和止血(无核,最小)
故答案为:抗凝剂;分层;淡黄色半透明;深红色;白色
【分析】加入抗凝剂的血液,用离心机或静置一段时间后,血液有明显的分层现象。上层是淡黄色半透明液体是血浆,约占血液总量的55%;下层深红色的是红细胞。两层交界处,有很薄的一层白色物质,是白细胞和血小板。
34.【答案】(1)营养物质;二氧化碳;血红蛋白;氧;动脉血;静脉血;毛细血管网
(2)二氧化碳;氧;血红蛋白;静脉血;动脉血;肺
【考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血液循环途径如下所示,
(1)体循环中,血液不仅为身体各部分组织细胞运来营养物质,带走二氧化碳等废物,而且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把它结合的氧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因此血液由含氧高的动脉血变成含氧低静脉血,发生变化的部位在全身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网处。
(2)在肺循环中,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血液由含氧低的静脉血变成含氧高的动脉血,发生变化的部位在肺部毛细血管网处。
故答案为:(1)营养物质;二氧化碳;血红蛋白;氧;动脉血;静脉血;毛细血管网(2)二氧化碳;氧;血红蛋白;静脉血;动脉血;肺
【分析】体循环的途径: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 全身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由含氧丰富的鲜红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暗红静脉血。肺循环的途径: 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由含氧少的暗红静脉血变为含氧丰富的鲜红动脉血。血红蛋白:红细胞中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血红蛋白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
35.【答案】血细胞;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废物
【考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解答】 血浆的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 胞,运输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代谢废物。
【分析】血浆:①成分:水(约占91%~92%)、蛋白质(约占7%)、葡萄糖(约占0.1%)、尿素、无机盐CO2等(约占0.9%)。②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36.【答案】(1)左心室
(2)肺
(3)近心端
(4)静脉;A
【考点】血液循环的途径;血型与输血
【解析】【解答】(1)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位于胸腔的两肺之间偏左的地方,分四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四个腔的壁的厚度不同,左心室的壁最厚。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体循环的路线比肺循环的路线远,所以,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壁厚。
(2)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经过肺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3)根据血流的速度和血液的颜色可以判断出上臂受伤的血管是动脉血管,由于动脉血管内血流的方向是从心脏流向四肢.所以止血的部位应是近心端。
(4)由分析可知,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 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
【分析】(1)血液循环的途径:
(2)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但在紧急情况下,如果实在没有同型血,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但输的时候要慢而少。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O型血的人只能接受O型血。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1-2022学年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2022·凤凰模拟)把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路线连在一起的器官是(  )
A.肺 B.心脏 C.毛细血管 D.组织
【答案】B
【考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解答】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
把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路线连在一起的器官是心脏。
故答案为:B。
【分析】在体循环中,当血液流经身体各部舒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时,不仅把运来的营养物质输送给细胞,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而且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把它所结合的氧气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这样血液就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在体循环进行的同时,肺循环也在进行着,肺循环以右心室为起点,静脉血射入肺动脉,再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在这里,肺泡和毛细血管中的静脉血进行了气体交换,二氧化碳由血液进入到肺泡中,氧气从肺泡进入毛细血管里的血液中。这样,原来含氧气较少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气较多的动脉血。动脉血经肺静脉流同左心房,完成了肺循环。体循环和肺循环虽是两条不同的循环路线,但它们是同时进行的,循环的起止点都在心脏。心脏把两条循环路线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为人体各组织细胞不断运来氧气和养料,又不断地运走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从而完成体内物质的运输任务。
2.(2021九上·普宁期末)关于血红蛋白的特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
B.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
C.血液呈红色的原因是由于血浆富含血红蛋白
D.人体血红蛋白的含量过少,或者血液中红细胞数量过少,叫做贫血
【答案】C
【考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解答】A.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一种含铁的蛋白质,A不符合题意。
B.血红蛋白具有:在氧浓度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的特性,B不符合题意。
C.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中含有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红细胞呈红色。所以,血液呈红色,是因为含有富含血红蛋白的红细胞,C符合题意。
D.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在氧浓度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的特性使得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人体红细胞过少或血红蛋白过少都会出现贫血现象,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血液的成分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可见红细胞具有携带氧的功能;
白细胞能够变形穿透毛细血管壁,吞噬细菌,对人体具有防御功能;
血小板能够堵塞伤口,其中还含有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起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3.冠心病是由心脏的哪条血管病变引起的(  )
A.冠状动脉 B.主动脉 C.冠状静脉 D.肺静脉
【答案】A
【考点】心血管疾病
【解析】【解答】“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它的作用就好比是一个永不停止工作的泵,随着心脏每次收缩将携带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血流经主动脉输送到全身,以供给各组织细胞代谢需要。在主动脉的根部分出两条动脉,负责心脏本身的血液循环,称为冠状动脉。由于脂质代谢不正常,血液中的脂质沉着在原本光滑的动脉内膜上,在动脉内膜一些类似粥样的脂类物质堆积而成白色斑块,称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这些斑块渐渐增多造成动脉腔狭窄,使血流受阻,导致心脏缺血,产生心绞痛。
故答案为:A。
【分析】 心血管病防治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全体公民共同参与:如果没有一个有效的预防策略和干预措施,在不久的将来,心血管病在中国可能会出现更大的流行。
4.(2021九上·普宁期末)当人大量失血需要输血抢救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大量输入O型血 B.适量输入同型血
C.进行成分输血,缺啥输啥 D.适量输入亲人的血
【答案】B
【考点】血型与输血
【解析】【解答】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亲人之间血型未必一样,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要少而慢,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此人大量失血需要输血抢救时,最优选择应适量输入同型血。
故答案为:B。
【分析】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但在紧急情况下,如果实在没有同型血,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但输的时候要慢而少。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O型血的人只能接受O型血。
5.(2021八上·长春期中)显微镜下观察的人血永久图片中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是(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血浆
【答案】A
【考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观察人血的永久装片
【解析】【解答】血细胞包括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其中,红细胞呈圆饼状,数量最多,白细胞性状最大,数量最少,所以,显微镜下观察的人血永久图片中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是红细胞,可见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血液的组成,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浆主要成分是水,血细胞又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在显微镜下,看见最多的是红细胞,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呈两面凹的圆饼状;看到最少的血细胞是白细胞,白细胞呈圆球状,有细胞核。
6.(2021八上·长春期中)人体输送血液的泵是(  )
A.心脏 B.肾脏 C.肺 D.大脑
【答案】A
【考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解答】在人体内,血管和心脏构成了血液循环系统,其中,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血管是血液流经的管道,心脏昼夜不停的跳动,推动者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所以,心脏是输送血液的泵,可见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心脏的功能,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心脏昼夜不停的跳动,推动者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是输送血液的泵。
7.(2021八上·弥勒期中)王刚同学因交通意外失血过多急需输血。经检验,他的血型为A型,输给他的血首先考虑的是(  )
A.AB型 B.O型 C.B型 D.A型
【答案】D
【考点】血型与输血
【解析】【解答】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故答案为:D。
【分析】人的血型由凝集原的种类决定。凝集原是存在于红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类物质。而血清中含有与之相应的特异性蛋白质类物质,称为凝集素。所以,A型血的人红细胞中有A凝集原,血清中有抗B凝集素;B型血的人红细胞中有B凝集原,血清中有抗A凝集素;AB血型的人红细胞中A、B凝集原,血清中无凝集素;O型血的人红细胞中无凝集原,血清中有抗A和抗B凝集素。当含有某种凝集原的红细胞和抗该凝集原的凝集素相遇,就会发生凝集反应,从而引起红细胞大量凝集。故输血时,原则上应输同型血。
8.(2021八上·新沂月考)下列关于人体毛细血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血流速度最快 B.管壁非常薄
C.数量最多 D.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答案】A
【考点】血管
【解析】【解答】A.毛细血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血流速度最快的是动脉,A符合题意。
B.毛细血管的管壁最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B不符合题意。
C.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管,数量多,分布广,C不符合题意。
D.毛细血管管腔内径仅有8-10微米,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血管的种类与结构特点:
种类 功能 分布 结构特点
动脉 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的血管 较深 管壁厚,弹性大,管腔小,血管小,血流速度快’
静脉 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 有的较深,
有的较浅 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血流速度较慢,内表面有静脉瓣,防止血液倒流
毛细血管 连通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之间额血管,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分布广,遍布全身各器官组织 管壁极薄,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内径很小,只允许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
9.(2022·遂溪模拟)取一个离体的猪心,并向其肺动脉内注水,结果,水将从()流出。
A.肺动脉 B.肺静脉 C.主动脉 D.腔静脉
【答案】A
【考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肺动脉与右心室相通,肺动脉与右心室之间有动脉瓣,只允许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根据题干所述,若向心脏的肺动脉内注水,动脉瓣只朝向动脉开,不会倒流,所以水不能流入心脏,会从肺动脉流出,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心脏与血管、瓣膜基础知识,比较简单心脏内有房室瓣、动脉瓣两种瓣膜,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即静脉→心房→心室→动脉,因此心脏与血管间的血流方向: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
10.(2022·房县模拟)为了防止手术后感染,医生给老李静脉滴注了抗生素。滴注时,药物最先到达心脏的哪个腔( )
A.④ B.① C.③ D.②
【答案】C
【考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血液循环途径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所以,医生给老李静脉滴注了抗生素。滴注时,药物经过体循环,最先进入心脏的③右心房。
故答案为:C。
【分析】血液循环的途径:
11.(2021九上·普宁期末)如图为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关系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是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B.②是毛细血管,适合进行物质交换
C.③是血浆,具有运送营养物质和废物的作用
D.我们手臂上的“青筋”是指动脉
【答案】D
【考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管;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解答】A.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血管是运输的管道,心脏是物质运输的动力器官,血液则是物质运输的载体,A不符合题意。
B.血管可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类,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是静脉,血管内血液流动速度最快的是动脉,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管是毛细血管,管壁非常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适合进行物质交换,B不符合题意。
C.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气的作用;血浆的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C不符合题意。
D.静脉血管管壁较薄,弹性较小,管腔大,血流速度慢,其功能为将血液从全身各处输送到心脏去,静脉有的埋藏较深,有的埋藏较浅,在体表容易看到,呈“青色”,俗称“青筋”,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血管的种类与结构特点:
种类 功能 分布 结构特点
动脉 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的血管 较深 管壁厚,弹性大,管腔小,血管小,血流速度快’
静脉 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 有的较深,
有的较浅 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血流速度较慢,内表面有静脉瓣,防止血液倒流
毛细血管 连通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之间额血管,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分布广,遍布全身各器官组织 管壁极薄,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内径很小,只允许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
①抽血、献血、输血、打点滴都是扎静脉,
②“把脉”“切脉”指动脉,
③四肢的“青筋”是静脉,
④肌肉注射是注入毛细血管
12.目前,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是(  )
A.艾滋病 B.血吸虫病
C.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 D.传染病
【答案】C
【考点】癌症及其预防;心血管疾病
【解析】【解答】过去传染病曾一度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目前,在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中,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已经不再是传染病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已经成为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一类非传染性疾病,被称为现代文明病。影响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的因素,除了遗传和先天性因素外,还包括人们的生活方式,如吸烟、喝酒、营养过剩、熬夜、压力过大等,因此这类疾病又称为生活方式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在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中,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已经不再是传染病性疾病,心血管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已经成为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威助最大的一类非传染性疾病,被称为现代文明病。影响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的因素,除了遗传和先天性因素外,还包括人们的生活方式,如吸烟、喝酒、营养过剩、熬夜、压力过大等,因此这类疾病又称为生活方式病。
13.(2022九下·揭阳月考)输血是抢救急性大出血病人的最有效措施之一,若错误地将B型血输入A型血的患者体内,造成患者上肢静脉内出现大量的红细胞凝集团。这些红细胞凝集团最有可能堵塞病人的(  )
A.脑部毛细血管 B.肺部毛细血管
C.肾小球毛细血管 D.胃部毛细血管
【答案】B
【考点】血管;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病人的上肢静脉内出现了大量的红细胞聚集团,这些红细胞凝集团随血液流动的途径是: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在这里,红细胞凝集团将不能通过肺部毛细血管,因为毛细血管的内径小,仅有8--10微米,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因此些红细胞团最有可能堵塞病人的肺部毛细血管。
故答案为:B。
【分析】血液循环的途径:
14.(2022八下·高州开学考)下图中①②③④是几种血管的示意图,“→”表示血流方向。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①内流动的是动脉血
B.②和③都是静脉血管
C.血液流动方向是①→②→③→④
D.心脏与①之间有瓣膜
【答案】D
【考点】血管;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A.①是流出心脏的血管是动脉,主动脉内流动脉血,肺动脉在流静脉血,A不符合题意。
B.②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③是由分支流向主干的血管,并且管腔内有瓣膜,是静脉,B不符合题意。
C.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方向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因此血液流动的方向是①→②→④→③,C不符合题意。
D.心脏和①动脉之间有动脉瓣,有防止血液倒流的作用,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个部分去的血管,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毛细血管数量大,分布广,血管的内径小,仅有8--10微米,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物交换。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毛细血管都是一端连着小动脉,,一端连着小静脉,如肾小球两端连接的都是小动脉。
15.(2021九上·揭东期末)下图为某同学将人的血液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③在该液体中数量最少
B.④对人体具有保护作用
C.②具有运输养料和废物的功能
D.在①中含有大量能与氧气结合的物质
【答案】C
【考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解答】解:由图可知①白细胞,②血浆,③红细胞,④血小板。
A、③是红细胞,在血细胞中的数量最多。血液的成分中含量最多的是②血浆,A错误。
B、④是血小板,有加速凝血和促进止血的作用,B错误。
C、②是血浆,具有运输养料和废物作用,C正确。
D、①是白细胞,能吞噬病菌,对人体有保护和防御的功能。能与氧气结合的物质是血红蛋白,③红细胞大量含有,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在观察血涂片时,视野中个体最大的是①白细胞,高倍的显微镜下可见它里面含有细胞核;②是血浆;③红细胞最多,而且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没有细胞核;视野中几乎看不见④血小板,因为它的个体最小,形状不规则。
16.(2021八上·弥勒期中)在小肠绒毛处发生气体交换后血流成分的变化是(  )
A.静脉血变为动脉血,营养物质增多
B.动脉血变为静脉血,营养物质增多
C.静脉血变为动脉血,营养物质减少
D.动脉血变为静脉血,营养物质减少
【答案】B
【考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这与小肠的结构特点有关,如小肠内表面的皱襞由许多小肠绒毛,小肠绒毛内富含毛细血管,小肠内的营养物质可以进入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被运往身体各处。从左心室经主动脉流进身体各脏器的血液是动脉血,动脉血流进小肠绒毛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而小肠绒毛吸收的营养物质进入血液,所以在小肠绒毛处发生气体交换后血液成分的变化是动脉血变为静脉血,营养物质增多。
故答案为:B。
【分析】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血液是动脉血,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血液是静脉血。动脉血随着体循环来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血液中的氧气通过扩散作用进入组织细胞,这样含氧丰富的动脉血也就变成了含氧较少的静脉血。
17.(2021八上·弥勒期中)血液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流动的共同规律是(  )
A.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B.心室→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房
C.心房→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室
D.心房→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答案】A
【考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人体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路径为左心室 →主动脉 →各级动脉 →毛细血管网 →各级静脉 →上、下腔静脉 →右心房,肺循环的路径为右心室 →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 →左心房。所以血液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流动的共同规律是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故答案为:A。
【分析】体循环是血液从心脏左侧出发回到右侧,肺循环是血液从心脏右侧出发回到左侧,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血液循环途径。人体就是通过血液循环来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的。
18.(2021八上·弥勒期中)血细胞与其功能相对应中,描述正确的一组是(  )
A.白细胞----止血和加速凝血
B.血小板----吞噬病菌
C.红细胞----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
D.红细胞----吞噬病菌
【答案】C
【考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解答】A、有些白细胞能通过变形而穿过毛细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A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B、血小板会在伤口处聚集,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形成凝血块堵塞伤口而止血,A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C、红细胞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含铁,它在含氧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含氧量低的地方荣誉与氧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C正确,符合题意。
D、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D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人体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浆能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
19.(2021八上·弥勒期中)下列关于人体血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动脉管壁厚,血流速度快
B.静脉有的分布较浅,如手臂上的“青筋”
C.毛细血管是物质交换的场所
D.血流在血管中流动方向是: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答案】D
【考点】血管
【解析】【解答】A、动脉管壁较厚,弹性较大,内径较小,血流速度较快,A正确,不符合题意。
B、静脉有的分布较深,有的分布交浅,如手臂上的“青筋”就是分布交浅的静脉,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毛细血管数量最多,分布最广,遍布全身各处组织中;内径很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非常薄,只有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流的速度最慢,毛细血管的这些特点,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动脉血管是将血液从心脏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与心脏相连的动脉较粗,远离心脏后动脉不断分支变细,最小的小动脉再分支成毛细血管。血液流经毛细血管后,接着进入小的静脉,然后逐级汇集到较大的静脉,再送回心脏。所以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方向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人体血液血液循环系统由血液、血管和心脏构成。血管又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随着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血液便可以在血管中循环流动,为人体提供营养物质,并将废物运走。
20.(2021七上·文山月考)人体有八大系统,各个系统互相联系,互相协调,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与人体吸收和运输营养物质有关的系统是(  )
A.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 B.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
C.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 D.循环系统和内分泌系
【答案】C
【考点】血液循环的途径;消化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消化系统的主要作用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呼吸系统是的主要作用是完成呼吸;循环系统的作用是进行体内物质的运输;内分泌系统主要是参与人体的激素调节。综上分析,人体有八大系统,各个系统互相联系,互相协调,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与人体吸收和运输营养物质有关的系统是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
故答案为:C。
【分析】人体系统的功能是:
运动系统:运动、支持和保护;
循环系统:运输体内物质;
消化系统: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
呼吸系统:吸入氧和呼出二氧化碳;
泌尿系统:形成尿液,排出体内代谢废物;
神经系统:调节人体的生理活动;
内分泌系统:分泌激素,通过激素,调节人体的生理活动。
21.(2021七上·驻马店月考)下图是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时,所观察到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a是动脉 B.c是静脉
C.b是毛细血管 D.血管中的血流速度一样
【答案】C
【考点】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解析】【解答】A.a血管内血流方向是从分支流向主干,所以为静脉血管,血流速度较慢,不符合题意。
B.c血管内的血流方向是从主干流向分支,所以为动脉血管,血流速度最快,不符合题意。
Cb血管是连通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之间的血管,是毛细血管,符合题意。
D.a是静脉,血流速度缓慢;b是毛细血管,血流速度最慢;c是动脉,血流速度最快,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个部分去的血管,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毛细血管数量大,分布广,血管的内径小,仅有8--10微米,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物交换。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毛细血管都是一端连着小动脉,,一端连着小静脉,如肾小球两端连接的都是小动脉。
22.(2021七上·驻马店月考)下列关于“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用干纱布把小鱼头部包起来
B.用放大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情况
C.将小鱼尾鳍展开,平贴在培养皿底部
D.观察到红细胞呈单行通过的血管为静脉
【答案】C
【考点】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解析】【解答】A.小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来获得水中的溶解氧,因此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过程中,要用浸湿的棉絮,并经常滴加清水,将小鱼的头部的鳃盖和躯干包裹起来,目的是保持小鱼正常的呼吸,A不符合题意。
B.小鱼尾鳍内含色素,颜色深,视野较暗,因此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应该用低倍的显微镜,而不是放大镜,B不符合题意。
C.将小鱼尾鳍展开,平贴在培养皿底部,防止细胞重叠,便于观察,C符合题意。
D.由分析可知:观察到红细胞呈单行通过的血管为毛细血管,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小动脉,血液流动的速度最快;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小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连通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
23.(2021八上·新沂月考)中医常通过“切脉”来推知体内各器官的健康状况。这里所说的“切脉”的“脉”是指(  )
A.神经 B.静脉 C.动脉或静脉 D.动脉
【答案】D
【考点】血管
【解析】【解答】人体内的血管有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三种类型。其中动脉血管管壁厚,弹性最大,管腔较小,血流速度快,其功能为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去;静脉血管管壁较薄,弹性较小,管腔大,血流速度慢,其功能为将血液从全身各处输送到心脏去;毛细血管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极慢,数量最多,其功能为物质交换的场所。脉搏即动脉的搏动。心脏收缩时,由于输出血液冲击引起的动脉跳动。正常人的脉搏和心率一致。医生可以根据脉搏诊断疾病。因此“切脉”的“脉”是指动脉。
故答案为:D
【分析】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个部分去的血管,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毛细血管数量大,分布广,血管的内径小,仅有8--10微米,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物交换。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毛细血管都是一端连着小动脉,,一端连着小静脉,如肾小球两端连接的都是小动脉。
24.(2021八上·泰州月考)血红蛋白与氧的结合与分离取决于(  )
A.红细胞数量的多少 B.氧浓度的高低
C.二氧化碳浓度的高低 D.血红蛋白含量的高低
【答案】B
【考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解答】在红细胞内,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它在氧的浓度比较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的浓度比较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所以血红蛋白与氧结合还是分离取决于血液中的氧的浓度。
故答案为:B。
【分析】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的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因富含血红蛋白可运输氧气,白细胞能吞噬病菌,对人体其防御和保护作用。血小板能止血和加速凝血。
25.(2021八上·泰州月考)血液的运输功能是由下列哪组成分完成的(  )
①血浆 ②红细胞 ③白细胞 ④血小板 ⑤血红蛋白
A.①② B.②⑤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A
【考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解答】红细胞内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与氧分离,所以红细胞的功能主要是运输氧气,还可以运输部分二氧化碳;白细胞能吞噬发炎部位的病菌,具有防御和保护的作用;血小板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血浆能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因此,完成血液运输功能的是①血浆、②红细胞。
故答案为:A。
【分析】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浆和血细胞的功能使得血液具有运输、防御和保护作用。
二、填空题
26.动脉血和静脉血:动脉血是指含   丰富、   鲜红的血,静脉血是含氧较   ,颜色   的血。
【答案】氧;颜色;少;暗红
【考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动脉血和静脉血:动脉血是指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血,静脉血是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血。
故答案为:氧;颜色;少;暗红
【分析】体循环的途径: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 全身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由含氧丰富的鲜红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暗红静脉血。肺循环的途径: 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由含氧少的暗红静脉血变为含氧丰富的鲜红动脉血。
27.心率:是指单位时间(1分钟)内    跳动的次数。
【答案】心脏
【考点】心率、心输出量
【解析】【解答】心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心脏跳动的次数。
故答案为:心脏
【分析】心率是指每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脉搏是随心脏节律性的收缩和舒张,动脉血管壁出现相应的扩张与回缩,在体表浅动脉上可触到搏动。脉搏是因心脏跳动而产生的,一分钟内脉搏的次数与心率是一致的。
28.心脏的两种瓣膜:
(1)[   ]房室瓣位于心房和心室之间,朝   开,保证血液从   流向   。
(2)[   ]   位于   和   之间,朝   开,保证血液由   流向   。
(3)心脏内血液的流动方向:静脉→   →    →动脉。
【答案】(1)④;心室;心房;心室
(2)⑤;动脉瓣;心室;动脉;动脉;心室;动脉
(3)心房;心室
【考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解答】(1)图中,④是房室瓣,位于心房和心室之间,该瓣膜只能朝心室开,证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而不能倒流。
(2)图中,⑤是动脉瓣,位于动脉和心室之间,动脉瓣只能朝动脉开,保证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入动脉而不能倒流。
(3)根据以上分析,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由心室流向动脉,所以、心脏内血液的流动方向:静脉→心房→ 心室→动脉。
故答案为:(1)④、心室、心房、心室;(2)⑤、动脉瓣、心室、动脉、动脉、心室、动脉;(3)心房、心室。
【分析】此题考查心脏中的两种瓣膜,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结合图熟记即可,心脏有四个腔: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左边的心房和心室相通,右边的心房和心室相通,心房连通静脉,心室连通动脉;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保证血液流动方向:静脉→心房→心室→动脉。
29.毛细血管适于进行物质交换的特点:
(1)数量   ,分布   ,遍布全身各处组织中。
(2)内径很   ,只允许红细胞   通过。
(3)管壁非常   ,只由   层   细胞构成。
(4)管内血流的速度   。
【答案】(1)大;广
(2)窄;单行
(3)薄;一;上皮
(4)最慢
【考点】血管
【解析】【解答】(1)毛细血管在人体内的数量最大,分布最广,遍布全身各组织中;
(2)毛细血管内径很窄,只能够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3)毛细血管管壁非常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4)毛细血管因内径很窄,所以流速最慢。
故答案为:(1)大;广(2)窄;单行(3)薄;一;上皮(4)最慢。
【分析】毛细血管,管壁最薄,只有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管的内径十分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
30.红细胞的特性:红细胞富含   ,这是一种含   的蛋白质,它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   ,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容易与氧   。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备了运输   的功能。
【答案】血红蛋白;铁;结合;分离;氧
【考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解答】红细胞的特性:红细胞富含血红蛋白,这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它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容易与氧分离。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备了运输氧的功能。
【分析】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富含血红蛋白,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红细胞可以运输氧气,也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运输二氧化碳时呈暗紫色,运输氧气时呈鲜红色。血液中含量过少时换贫血症。
31.临床上最常用的是   血型系统,它把人的血液分成   。
【答案】ABO;A型、B型、AB型、O型
【考点】血型与输血
【解析】【解答】临床上最常用的血型系统是ABO血型系统,它把人的血液分成 A型、B型、AB型、O型 。
【分析】血型系统是根据红细胞膜上同种异型(或表型)抗原关系进行分类的组合。红细胞抗原决定簇可引起同种异型免疫应答,也可引起异种免疫应答。在鉴定人的血型时,一般是用特异性的人抗血清进行凝集反应。每一个血型系统都是独立遗传的,控制一个血型系统的遗传基因大多是在同一条染色体上。目前发现的人类血型系统有35个,但在临床试验中,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的临床意义最为重要。
32.(2021六下·海伦期末)血液由血浆和   组成。
【答案】血细胞
【考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解答】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浆具有运输血细胞、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功能。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故答案为:血细胞
【分析】血液分为两部分: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呈淡黄色,半透明,血浆中含有大量的水(约占91%--92%),还含有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33.血液分层现象
加入   (如一定浓度的柠檬酸钠溶液)的血液,用离心机离心或静置一段时间后,血液有明显的   现象。上层   液体是血浆,约占血液总量的55%;下层   的是红细胞。两层交界处,有很薄的一层   物质,是白细胞和血小板。
【答案】抗凝剂;分层;淡黄色半透明;深红色;白色
【考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解答】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浆:水、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 和尿素等;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运载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最多);白细胞:吞噬病菌(有细胞核,最大);血小板:凝血和止血(无核,最小)
故答案为:抗凝剂;分层;淡黄色半透明;深红色;白色
【分析】加入抗凝剂的血液,用离心机或静置一段时间后,血液有明显的分层现象。上层是淡黄色半透明液体是血浆,约占血液总量的55%;下层深红色的是红细胞。两层交界处,有很薄的一层白色物质,是白细胞和血小板。
34.体循环和肺循环:
(1)在体循环中,血液不仅为身体各部分组织细胞运来   ,带走   等废物,而且红细胞中的   把它结合的   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因此血液由   变成   ,发生变化的部位在全身组织细胞周围的   处。
(2)在肺循环中,血液中的   进入肺泡,肺泡中的   进入血液,与红细胞中的   结合,血液由   变成   ,发生变化的部位在   部毛细血管网处。
【答案】(1)营养物质;二氧化碳;血红蛋白;氧;动脉血;静脉血;毛细血管网
(2)二氧化碳;氧;血红蛋白;静脉血;动脉血;肺
【考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血液循环途径如下所示,
(1)体循环中,血液不仅为身体各部分组织细胞运来营养物质,带走二氧化碳等废物,而且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把它结合的氧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因此血液由含氧高的动脉血变成含氧低静脉血,发生变化的部位在全身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网处。
(2)在肺循环中,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血液由含氧低的静脉血变成含氧高的动脉血,发生变化的部位在肺部毛细血管网处。
故答案为:(1)营养物质;二氧化碳;血红蛋白;氧;动脉血;静脉血;毛细血管网(2)二氧化碳;氧;血红蛋白;静脉血;动脉血;肺
【分析】体循环的途径: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 全身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由含氧丰富的鲜红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暗红静脉血。肺循环的途径: 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由含氧少的暗红静脉血变为含氧丰富的鲜红动脉血。血红蛋白:红细胞中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血红蛋白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
35.血浆功能:主要功能是运载   ,运输   和体内产生的   。
【答案】血细胞;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废物
【考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解答】 血浆的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 胞,运输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代谢废物。
【分析】血浆:①成分:水(约占91%~92%)、蛋白质(约占7%)、葡萄糖(约占0.1%)、尿素、无机盐CO2等(约占0.9%)。②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三、综合题
36.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来源,血管是血液流动的管道。血液可为人体细胞运来氧气和营养物质,运走代谢废物。认识心脏的结构和血管类型,懂得止血常识和输血原则,有利于保障生命安全。图为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请结合相关知识填空。
(1)在心脏的四个腔中,壁最厚的是   ,同时它也是体循环的起点。
(2)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再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最后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称为   循环。
(3)某同学上体育课时,不小心导致手腕处出血,血流速度较快,血液鲜红,医生为他在血管出血处的   (选填“近心端”或“远心端”)进行止血带结扎止血。
(4)某A型血病人因失血过多到医院救治时,医生为他进行输血抢救,输血时针头插入的是   血管,同时输入的血液是   型血。
【答案】(1)左心室
(2)肺
(3)近心端
(4)静脉;A
【考点】血液循环的途径;血型与输血
【解析】【解答】(1)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位于胸腔的两肺之间偏左的地方,分四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四个腔的壁的厚度不同,左心室的壁最厚。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体循环的路线比肺循环的路线远,所以,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壁厚。
(2)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经过肺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3)根据血流的速度和血液的颜色可以判断出上臂受伤的血管是动脉血管,由于动脉血管内血流的方向是从心脏流向四肢.所以止血的部位应是近心端。
(4)由分析可知,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 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
【分析】(1)血液循环的途径:
(2)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但在紧急情况下,如果实在没有同型血,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但输的时候要慢而少。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O型血的人只能接受O型血。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