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1-2022学年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2·凤凰模拟)下列哺乳动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A.长臂猿 B.黑猩猩 C.狒狒 D.弥猴
2.(2022八下·揭西月考)人和黑猩猩的共同祖先是()
A.森林古猿 B.长臂猿 C.猕猴 D.猴子
3.(2022七下·高州开学考)人类进化过程中发生的最显著的变化是()
A.群居生活 B.后肢越来越粗壮
C.奔跑速度加快 D.脑容量增加
4.(2022八上·大埔期末)下列有关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命起源于原始陆地 B.化石是研究进化的重要证据
C.人类的祖先是森林古猿 D.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5.(2022八下·太康开学考)类人猿体内的染色体数目和形态与人类的相近,所患的疾病也与人类相同,这说明( )
A.人类起源于类人猿 B.是一种巧合
C.人类与类人猿是近亲 D.类人猿是人类的一个分支
6.(2021八上·皇姑期末)古猿进化成人类的过程中,下列哪一项是进化发展的基础( )
A.用大脑思考 B.用语言交流
C.两足直立行走 D.制造、使用简单工具
7.(2021七下·龙岗期末)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一类古猿”这一观点的科学家是( )
A.罗伯特·虎克 B.达尔文
C.卡尔·兰德斯坦纳 D.屠呦呦
8.(2021七下·高州期末)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志是( )
A.直立行走 B.制造工具 C.能够用火 D.产生语言
9.(2021七下·信都期末)下列各项中,属于人类语言产生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制造和使用工具 B.人工取火
C.群居生活 D.火的使用
10.(2021七下·高州期中)下列陈述不属于观点的是( )
A.“露西”少女可能采取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
B.“东非人”已经具有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
C.在东非大裂谷一带发现了许多早期的古人类化石
D.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
11.(2022八下·揭西月考)下列有关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祖先不同 B.运动方式不同
C.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 D.脑发育的程度不同
12.(2022八下·揭西月考)关于人类的起源过程,历来有很多的争论。直到19世纪,达尔文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一类古猿,使神创论的观点受到了猛烈的冲击。通过学习,你认为下列有关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人类的祖先是森林古猿
B.森林大量消失与部分森林古猿向直立行走方向发展没有直接关系
C.用火烧烤食物,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
D.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产物
13.(2022八下·揭西月考)研究发现人和黑猩猩基因的功能区域差异仅为0.75%,这一结果说明( )
A.黑猩猩是人类的祖先 B.人类需要保护黑猩猩
C.黑猩猩也能进化为人类 D.人类和黑猩猩有共同的祖先
14.(2022八下·揭西月考)下列关于人类的起源与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类和猿都起源于远古时代的猿类
B.现代人都属于同一物种——智人种
C.人类进化过程与自然选择无关
D.人类进化经历了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
15.(2021七上·新泰月考)下列有关人类起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环境影响了森林古猿的进化
B.人类起源于生理特征与现代人最接近的类人猿
C.古人类的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问题的直接证据
D.古人类用火把食物烤熟,改善了身体的营养,促进了脑的发育
16.(2021·齐齐哈尔)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始大气中含有氧气 B.生物由陆生向水生进化
C.人类的祖先是黑猩猩 D.化石是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
二、填空题
17.(2017八下·新乡期末)发现于非洲的 化石是最早的原始人类化石.
18.(2017七下·禹州期中)在东非大裂谷地区,由于森林大量消失,下到地面生活的古猿,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自身 的变化,一代一代地向 行走的方向发展.
19.现代类人猿有大猩猩、猩猩、 和 .
三、综合题
20.(2021·西宁)技能训练题
科学观点源于客观事实,有效区分事实与观点是极重要的课程目标。请认真阅读下面课程内容,并运用所学知识判断下列陈述中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观点,填写在后面内。
“20世纪70年代之前,国际上普遍认为古人类起源于亚洲。因为,中国等亚洲国家发现了大量古人类化石,如“北京猿人”化石等。1974年科学家在非洲发现了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露西。其后又在这一地域发掘出200万—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而其他地区一直没有发现这么古老的古人类化石。由此,1987年国际学术界形成了比较普遍的看法,即人类的始祖在非洲,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
(1)古人类露西的化石是在非洲发现的。
(2)露西生活在300万年前。
(3)其他地区没有发现200万—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
(4)其他地区没有200万—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
(5)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
21.结合所学,分析“人类起源和发展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代表的是 。
(2)依据已有证据,古人类学家推测,在A之前自然环境曾发生过对人类起源有重大影响的变化,这一变化是 ,使一部分A不得不下地生活。
(3)从A到B表示人类开始向着 的方向发展,由此开始前肢获得了解放,能够使用工具获取食物和御敌, 和 逐渐变得灵巧。
(4)从C到G,除着装发生了变化之外,另外一个显著的变化是 。由此推测,人类进化过程中身体内部结构发生的重要变化是 ,使人类变得越来越聪明。
(5)生物进化论的奠基者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
【解析】【解答】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古猿生活在茂密的森林里,过着树栖的生活,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树木减少,一部分古猿被迫到地面上来生活,这部分古猿经过漫长的岁月就进化成现代的人类;而另一部分仍旧过着树栖的生活,就逐渐进化成了现代的类人猿。黑猩猩是类人猿,且一些内部结构和外部特征以及一些最基本的行为方式与人类都十分相似,且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黑猩猩与人类的细胞色素C的差异为零。所以,黑猩猩应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最近,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大多数生物都具有由104个氨基酸组成的细胞色素C,这说明这些生物之间都具有一定的亲缘关系,与人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其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的差异越小,与人亲缘关系越远的生物,其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的差异越大。
2.【答案】A
【知识点】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
【解析】【解答】人和黑猩猩等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故答案为:A。
【分析】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曾广泛分布于非洲、亚洲、欧洲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1000万—2000万年前,地壳运动剧烈,加之气候变化巨大,一部分热带丛林变为稀树草原。生活在那里的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进而走向了演化为人类的艰难历程,在这个过程中逐渐产生了与猿不同的特征。而仍然生活在热带丛林里的那部分森林古猿则进化为了现代类人猿。
3.【答案】D
【知识点】猿到人的进化过程
【解析】【解答】早期人类在使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了制造工具。随着制造工具的越来越复杂,他们的大脑也变得越来越发达,并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逐渐发展成现代的人类社会。工具的制造和使用促进了脑的发展,增加了脑容量,而脑的发展又提高了他们制造工具的能力;他们用火烤制食物,从而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大大增强了他们在自然界中生存能力;语言的产生,使得相互之间能更好的交流与合作。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劳动是一个重要因素,劳动是人类的身体得到协调发展,最终演变成自然界的强者。可见人类的进化过程中最显著的变化是脑容量的增加。
故答案为:D。
【分析】在古猿进化到人的过程中,古猿没有尖牙利齿进行攻击获取食物,也不能快速奔跑逃避敌害,因而它们只能尽量发挥前肢的作用,利用树枝和石块等来增强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的能力,在这样的条件下,古猿要用后肢行走,而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天然的工具。经过漫长的时期,它们的前肢越来越灵活,躯干和头也逐步适应直立的姿势,如重心下移、下肢骨增长、骨盆变短变宽、脊柱从弓形变为“S”形,脑容量不断增加。随着制造工具的越来越复杂,他们的大脑也变得越来越发达,并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逐渐发展成现代的人类社会。工具的制造和使用促进了脑的发展,而脑的发展又提高了他们制造工具的能力;他们用火烤制食物,从而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大大增强了他们在自然界中生存能力;语言的产生,使得相互之间能更好的交流与合作。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劳动是一个重要因素,劳动是人类的身体得到协调发展,最终演变成自然界的强者。地上生活的过程中,这样,四肢行走的古猿逐渐变成两足直立行走的早期人类。
4.【答案】A
【知识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生物进化的研究方法及证据;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生物进化的学说
【解析】【解答】A.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因此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的摇篮,A符合题意。
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最直接的证据,因为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物和生活遗迹,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是化石证据,B不符合题意。
C.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C不符合题意。
D.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因此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氢气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还有一部分硫化氢和氰化氢,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见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米勒通过实验验证了化学起源学说的第一阶段,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5.【答案】C
【知识点】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
【解析】【解答】根据题干所述,类人猿体内的染色体数目和形态与人类的相近,所患的疾病也与人类相同,这说明人和猿的共同特征多,亲缘关系近,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所以,C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人和类人猿关系,为基础题,解答此题需要熟知:人类和类人猿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森林古猿,人和猿的共同特征多,亲缘关系近,是近亲。
6.【答案】C
【知识点】猿到人的进化过程
【解析】【解答】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里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
故答案为:C。
【分析】在古猿进化到人的过程中,古猿没有尖牙利齿进行攻击获取食物,也不能快速奔跑逃避敌害,因而它们只能尽量发挥前肢的作用,利用树枝和石块等来增强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的能力,在这样的条件下,古猿要用后肢行走,而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天然的工具。经过漫长的时期,它们的前肢越来越灵活,躯干和头也逐步适应直立的姿势,如重心下移、下肢骨增长、骨盆变短变宽、脊柱从弓形变为“S”形,脑容量不断增加。随着制造工具的越来越复杂,他们的大脑也变得越来越发达,并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逐渐发展成现代的人类社会。工具的制造和使用促进了脑的发展,而脑的发展又提高了他们制造工具的能力;他们用火烤制食物,从而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大大增强了他们在自然界中生存能力;语言的产生,使得相互之间能更好的交流与合作。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劳动是一个重要因素,劳动是人类的身体得到协调发展,最终演变成自然界的强者。地上生活的过程中,这样,四肢行走的古猿逐渐变成两足直立行走的早期人类。
7.【答案】B
【知识点】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
【解析】【解答】A.罗伯特 虎克在力学、光学、天文学等多方面都有重大成就,生物学等方面也有贡献,它曾用自己制造的望远镜观测了火星的运动。1663年胡克有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发现,他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观察一块软木薄片的结构,发现它们看上去像一间间长方形的小房间,就把它命名为细胞,至今仍被使用,故A不符合题意。
B.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在探究生物进化奥秘的过程中,具有重要贡献,认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故B符合题意。
C.卡尔·兰德斯坦纳,奥地利著名医学家、生理学家,1868年6月14日生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从维也纳大学医学院毕业后,继续留校,学习化学。因1900年发现了A、B、O、AB四种血型中的前三种,在1930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生理学奖。于1943年逝世,故C不符合题意。
D.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在探究生物进化奥秘的过程中,具有重要贡献,认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
8.【答案】A
【知识点】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
【解析】【解答】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学会用.火。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林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恩格斯曾指出,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古猿的直立行走造成了前后肢的分工,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更加灵巧。所以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是能否直立行走,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森林古猿以栖生活为主,不会直立行走;而人类的前肢解放出来,会直立行走.可见它们的运动方式不同。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在丛林中采摘果子等为食,不会制造工具;而人类会制造和使用工具,因此它们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不同。由于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不会制造工具,手和脑得不到锻炼,因此这种简单的树栖生活不利于脑的发育;而人类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促进了脑的发达,且知道用火烧烤食物来吃,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可见脑的发育程度也不同。此外猿无语言能力,而人有思维语言能力。
9.【答案】C
【知识点】猿到人的进化过程
【解析】【解答】A.使用和制造工具:是体现人与动物有了本质的区别,人类和类人猿的区别,错误。
B.人工取火“是人类对自然界的第一个伟大胜利”,错误。
C.经过若干万年,古人类制造的工具越来越复杂,并且能够用火,大脑也越来越发达,在群体生活中相互交流产生了语言,正确。
D.火的使用:用火烧烤食物,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提高了制造工具的能力,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人类进化的历程可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
南方古猿:下地生活;
能人:下肢直立行走,手指能对握 ,能制造和使用工具;
直立人:会用火和更先进的工具;
智人:相当于现在的人类。
10.【答案】C
【知识点】猿到人的进化过程
【解析】【解答】A、没有证据可证明露西”少女能直立行走,所以这只是一种观点,A不符合题意。
B、东非人”时代的石器,呈斧状和凿状,可以当作工具,由此可以推测“东非人”在逐渐适应直立行走的过程中,手的解放使他们已经初步具有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了,这只是推测的一种观点,C不符合题意。
C、在东非大裂谷一带发现了许多早期的古人类化石 ,这是真实存在的,这属于事实,C符合题意。
D、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是科学家推测的一种观点,没有证据可以证明,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事实与观点的区别,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记观点和事实的概念是解答此题的关键,观点是指一个人对某件事物的认识程度和自己的分析结论,如果是这个结论和大多数人的结论是相同的或者是相近似的,并且也能被大家所接受的,那就可以说是基本正确的观点;事实是指事情的真实情况,包括事物、事件、事态,即客观存在的一切物体与现象。
11.【答案】A
【知识点】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
【解析】【解答】虽然现代类人猿和人类在运动方式、制造工具的能力和脑发育的程度等方面不同,但他们有着共同的祖先——森林古猿。
故答案为:A。
【分析】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曾广泛分布于非洲、亚洲、欧洲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1000万—2000万年前,地壳运动剧烈,加之气候变化巨大,一部分热带丛林变为稀树草原。生活在那里的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进而一代一代地向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最终进化为人类。
12.【答案】B
【知识点】猿到人的进化过程
【解析】【解答】A、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森林大量消失使得部分森林古猿下地生活,进而向直立行走方向发展,B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用火烧烤食物,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进而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产物,只有人类才有真正的语言。许多动物也能够发出声音来表示自己的感情或者在群体中传递信息。但是这都只是一些固定的程式,不能随机变化。只有人类才会把无意义的语音按照各种方式组合起来,成为有意义的语素,再把为数众多的语素按照各种方式组合成话语,用无穷变化的形式来表示变化无穷的意义。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曾广泛分布于非洲、亚洲、欧洲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1000万—2000万年前,地壳运动剧烈,加之气候变化巨大,一部分热带丛林变为稀树草原。生活在那里的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进而走向了演化为人类的艰难历程,在这个过程中逐渐产生了与猿不同的特征。而仍然生活在热带丛林里的那部分森林古猿则进化为了现代类人猿。
13.【答案】D
【知识点】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
【解析】【解答】黑猩猩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它们大脑发达,双眼生在前方,手有五指,足有五趾,身体能够直立行走,没有尾巴,面部表情丰富等特征,这些特征与人类极为相似。这说明人类和黑猩猩有共同的祖先——森林古猿。
故答案为:D。
【分析】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曾广泛分布于非洲、亚洲、欧洲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1000万—2000万年前,地壳运动剧烈,加之气候变化巨大,一部分热带丛林变为稀树草原。生活在那里的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进而一代一代地向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最终进化为人类。而依旧生活在森林古猿里森林古猿则进化为黑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现代类人猿。
14.【答案】C
【知识点】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猿到人的进化过程
【解析】【解答】A、人类和现代类人猿都起源于远古时代的森林古猿,A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B、现代人都属于脊索动物门、哺乳纲、灵长目、人科、人属、智人种,B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C、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生物是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的,人也不例外,C叙述错误,符合题意。
D、人类进化经历了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其中南方古猿能使用天然的工具,但不能制造工具;能人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石器);直立人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是人类进化最关键的一个阶段;智人已经学会了人工取火,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D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曾广泛分布于非洲、亚洲、欧洲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1000万—2000万年前,地壳运动剧烈,加之气候变化巨大,一部分热带丛林变为稀树草原。生活在那里的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一代一代地向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前肢则解放出来,能够使用树枝、石块等来获取食物、防御敌害,臂和手逐渐变得灵巧。又经过若干万年,古人类制造的工具越来越复杂,并且能够用火,大脑也越来越发达,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
15.【答案】B
【知识点】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猿到人的进化过程
【解析】【解答】A.在整个进化过程中,是环境对森林古猿进行了选择,决定了森林古猿的进化方向,A不符合题意。
B.人类和类人猿都起源于森林古猿,B符合题意。
C.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关于人类起源的见解仍不统一。但是目前为止多数科学家认同的看法是:非洲大陆曾发生过剧烈的地壳运动,形成剧烈的东非大裂谷,使得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到陆地生活,根据现最早的原始人类化石在非洲的发现,可以说非洲是人类的发源地。因此古人类的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问题的直接证据,C不符合题意。
D.古人类不仅能使用工具,还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的能力,提高了工具的效能。又经过若干万年,古人类能够用火,大脑也越来越发达,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用火烧烤食物,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达。智人已经学会了人工取火,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使他们能够想出各种办法来解决困难;大脑中主管语言的区域的日益完善,丰富的语言,是相互之间能更好地交流与合作,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在古猿进化到人的过程中,古猿没有尖牙利齿进行攻击获取食物,也不能快速奔跑逃避敌害,因而它们只能尽量发挥前肢的作用,利用树枝和石块等来增强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的能力,在这样的条件下,古猿要用后肢行走,而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天然的工具。经过漫长的时期,它们的前肢越来越灵活,躯干和头也逐步适应直立的姿势,如重心下移、下肢骨增长、骨盆变短变宽、脊柱从弓形变为“S”形,脑容量不断增加。随着制造工具的越来越复杂,他们的大脑也变得越来越发达,并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逐渐发展成现代的人类社会。工具的制造和使用促进了脑的发展,而脑的发展又提高了他们制造工具的能力;他们用火烤制食物,从而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大大增强了他们在自然界中生存能力;语言的产生,使得相互之间能更好的交流与合作。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劳动是一个重要因素,劳动是人类的身体得到协调发展,最终演变成自然界的强者。地上生活的过程中,这样,四肢行走的古猿逐渐变成两足直立行走的早期人类。
16.【答案】D
【知识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生物进化的研究方法及证据;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解析】【解答】A.原始大气包括水蒸气、氢、氨、甲烷等,与现在大气主要的区别是没有氧气,A不符合题意。
B.由分析可知,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与古老地层相比,近代地层陆生生物的化石种类所占比率较高,这一现象说明生物由水生到陆生进化,B不符合题意。
C.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进化为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因此人类的祖先是森林古猿,C不符合题意。
D.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直接的、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生物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如卵、粪便等)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化石证据是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科学家比较各个地层中的化石后发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越新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这种现象说明了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17.【答案】南方古猿
【知识点】猿到人的进化过程
【解析】【解答】解:南方古猿,约600万年前,现代公认的最早的人类祖先,即人类的起源.最早出现在非洲大陆南部,是最早的人科动物.此后,原始人类逐渐从猿类分离出来.能人,约150万到250万年,南方古猿的其中一支进化成能人,最早在非洲东岸出现.能人即能制造工具的人,也就是所谓的早期猿人.是最早的人属动物.旧石器时代开始;后经过数十万年的演进,能人最终为被新品种的人类(直立人)所取代而消亡.能人与后代直立人曾共存过一段时间.直立人,约20万到200万年,最早在非洲出现,也就是所谓的晚期猿人,懂得用火,开始使用符号与基本的语言,约100万年前,冰河时期来临,非洲开始草原化,直立人不得不开始迁徙,向世界各地扩张,在欧亚非都有分布(海德堡人,瓜哇猿人,北京猿人都属于直立人).注意:此时人类第1次走出非洲.约80万年前,直立人来到现在的西班牙地区,成为最早的欧洲人,即现代入.约20万年前,欧亚非的直立人逐渐消失,被第一次非洲的新品种人类:智人取代.智人,直立人之后未被第2次走出非洲的早期智人以及第3次走出非洲的晚期智人淘汰取代,而是一直存活下来并独自发展进化,最后演化成为现代 人.
故答案为:南方古猿
【分析】人类的进化主要分五个阶段: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现代 人.据此解答.
18.【答案】形态结构;直立
【知识点】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
【解析】【解答】解: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在探究生物进化奥秘的过程中,他提出了人类和现代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在距今约1000万年~2000万年前,古猿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的森林里,像现在的黑猩猩那样,过着以树栖为主的生活.后来随着气候逐渐向干燥寒冷转变,大片的森林变成了稀树草原,使古猿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古猿的适应环境的能力有差异,从而产生了分化.大部分古猿灭绝了;有一部分古猿从森林边缘退向深处,继续过着树栖生活,逐渐演化成了现代的类人猿.
下到地面生活的那一部分森林古猿,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自身形态结构的变化,逐渐能够直立行走,一代一代地向着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上肢解放出来,臂和手逐渐变得灵巧,能使用和制造工具.
久而久之,人类祖先的双手变得越来越灵巧,大脑也越来越发达.在这个过程中,它们还产生了语言和意识,逐渐形成了社会.就这样,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古猿逐渐进化成人类.
【分析】人类和现代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19.【答案】黑猩猩;长臂猿
【知识点】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
【解析】【解答】解:人和类人猿是近亲,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类人猿没有尾巴、颊囊和屁股上的胼胝,常见的四种类人猿是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常见的类人猿的知识,据此答题.
20.【答案】(1)事实
(2)事实
(3)事实
(4)观点
(5)观点
【知识点】猿到人的进化过程
【解析】【解答】(1)古人类露西的化石是在非洲发现的,这是真实的事件,是事实。
(2)根据地质测定,露西生活在300万年前,这是真实的事件,是事实。
(3)其他地区一直没有发现200万一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这是真实的事件,是事实。
(4)在非洲发现了古人类化石。这是事实,而非洲以外的地区没有200万—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这就是人的一种推测了,应属于观点。
(5)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还只是科学家推测的一种观点,属于观点。
【分析】事实是客观存在的物体、现象和事情等.观点是从一定的立场或角度出发,对事物或问题的看法。
21.【答案】(1)森林古猿
(2)森林大量消失
(3)直立行走;臂;手
(4)制造和使用的工具越来越复杂或产生了语言;大脑越来越发达
(5)达尔文
【知识点】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猿到人的进化过程
【解析】【解答】(1)人类的祖先是森林古猿,所以,图中A代表的是森林古猿。
(2)由于气候条件的变化,使森林地区逐渐稀疏和缩减,森林面积大量减少,树丛间出现了空地,这就为森林古猿提供了到地面上活动的条件,逐渐由树栖生活向着地面陆栖生活过渡。
(3)从A到B表示人类开始向着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臂和手逐渐变得更加灵巧。
(4)从C到G,除着装发生了变化之外,另外一个显著的变化是制造和使用的工具越来越复杂或产生了语言,使人类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越来越复杂,并且产生了语言,使其适应环境的能力越来越强,人类进化过程中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脑容量的增加,大脑越来越发达。
(5)生物进化论的奠基者是达尔文,目前的现代生物进化论实在达尔文进化论基础上提出来的。
故答案为:(1)森林古猿;(2)森林大量消失;(3)直立行走、臂、手;(4)制造和使用的工具越来越复杂或产生了语言、大脑越来越发达;(5)达尔文。
【分析】此题考查人类的起源和进化,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记: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 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1-2022学年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2·凤凰模拟)下列哺乳动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A.长臂猿 B.黑猩猩 C.狒狒 D.弥猴
【答案】B
【知识点】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
【解析】【解答】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古猿生活在茂密的森林里,过着树栖的生活,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树木减少,一部分古猿被迫到地面上来生活,这部分古猿经过漫长的岁月就进化成现代的人类;而另一部分仍旧过着树栖的生活,就逐渐进化成了现代的类人猿。黑猩猩是类人猿,且一些内部结构和外部特征以及一些最基本的行为方式与人类都十分相似,且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黑猩猩与人类的细胞色素C的差异为零。所以,黑猩猩应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最近,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大多数生物都具有由104个氨基酸组成的细胞色素C,这说明这些生物之间都具有一定的亲缘关系,与人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其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的差异越小,与人亲缘关系越远的生物,其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的差异越大。
2.(2022八下·揭西月考)人和黑猩猩的共同祖先是()
A.森林古猿 B.长臂猿 C.猕猴 D.猴子
【答案】A
【知识点】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
【解析】【解答】人和黑猩猩等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故答案为:A。
【分析】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曾广泛分布于非洲、亚洲、欧洲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1000万—2000万年前,地壳运动剧烈,加之气候变化巨大,一部分热带丛林变为稀树草原。生活在那里的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进而走向了演化为人类的艰难历程,在这个过程中逐渐产生了与猿不同的特征。而仍然生活在热带丛林里的那部分森林古猿则进化为了现代类人猿。
3.(2022七下·高州开学考)人类进化过程中发生的最显著的变化是()
A.群居生活 B.后肢越来越粗壮
C.奔跑速度加快 D.脑容量增加
【答案】D
【知识点】猿到人的进化过程
【解析】【解答】早期人类在使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了制造工具。随着制造工具的越来越复杂,他们的大脑也变得越来越发达,并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逐渐发展成现代的人类社会。工具的制造和使用促进了脑的发展,增加了脑容量,而脑的发展又提高了他们制造工具的能力;他们用火烤制食物,从而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大大增强了他们在自然界中生存能力;语言的产生,使得相互之间能更好的交流与合作。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劳动是一个重要因素,劳动是人类的身体得到协调发展,最终演变成自然界的强者。可见人类的进化过程中最显著的变化是脑容量的增加。
故答案为:D。
【分析】在古猿进化到人的过程中,古猿没有尖牙利齿进行攻击获取食物,也不能快速奔跑逃避敌害,因而它们只能尽量发挥前肢的作用,利用树枝和石块等来增强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的能力,在这样的条件下,古猿要用后肢行走,而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天然的工具。经过漫长的时期,它们的前肢越来越灵活,躯干和头也逐步适应直立的姿势,如重心下移、下肢骨增长、骨盆变短变宽、脊柱从弓形变为“S”形,脑容量不断增加。随着制造工具的越来越复杂,他们的大脑也变得越来越发达,并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逐渐发展成现代的人类社会。工具的制造和使用促进了脑的发展,而脑的发展又提高了他们制造工具的能力;他们用火烤制食物,从而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大大增强了他们在自然界中生存能力;语言的产生,使得相互之间能更好的交流与合作。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劳动是一个重要因素,劳动是人类的身体得到协调发展,最终演变成自然界的强者。地上生活的过程中,这样,四肢行走的古猿逐渐变成两足直立行走的早期人类。
4.(2022八上·大埔期末)下列有关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命起源于原始陆地 B.化石是研究进化的重要证据
C.人类的祖先是森林古猿 D.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答案】A
【知识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生物进化的研究方法及证据;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生物进化的学说
【解析】【解答】A.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因此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的摇篮,A符合题意。
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最直接的证据,因为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物和生活遗迹,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是化石证据,B不符合题意。
C.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C不符合题意。
D.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因此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氢气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还有一部分硫化氢和氰化氢,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见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米勒通过实验验证了化学起源学说的第一阶段,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5.(2022八下·太康开学考)类人猿体内的染色体数目和形态与人类的相近,所患的疾病也与人类相同,这说明( )
A.人类起源于类人猿 B.是一种巧合
C.人类与类人猿是近亲 D.类人猿是人类的一个分支
【答案】C
【知识点】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
【解析】【解答】根据题干所述,类人猿体内的染色体数目和形态与人类的相近,所患的疾病也与人类相同,这说明人和猿的共同特征多,亲缘关系近,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所以,C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人和类人猿关系,为基础题,解答此题需要熟知:人类和类人猿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森林古猿,人和猿的共同特征多,亲缘关系近,是近亲。
6.(2021八上·皇姑期末)古猿进化成人类的过程中,下列哪一项是进化发展的基础( )
A.用大脑思考 B.用语言交流
C.两足直立行走 D.制造、使用简单工具
【答案】C
【知识点】猿到人的进化过程
【解析】【解答】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里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
故答案为:C。
【分析】在古猿进化到人的过程中,古猿没有尖牙利齿进行攻击获取食物,也不能快速奔跑逃避敌害,因而它们只能尽量发挥前肢的作用,利用树枝和石块等来增强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的能力,在这样的条件下,古猿要用后肢行走,而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天然的工具。经过漫长的时期,它们的前肢越来越灵活,躯干和头也逐步适应直立的姿势,如重心下移、下肢骨增长、骨盆变短变宽、脊柱从弓形变为“S”形,脑容量不断增加。随着制造工具的越来越复杂,他们的大脑也变得越来越发达,并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逐渐发展成现代的人类社会。工具的制造和使用促进了脑的发展,而脑的发展又提高了他们制造工具的能力;他们用火烤制食物,从而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大大增强了他们在自然界中生存能力;语言的产生,使得相互之间能更好的交流与合作。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劳动是一个重要因素,劳动是人类的身体得到协调发展,最终演变成自然界的强者。地上生活的过程中,这样,四肢行走的古猿逐渐变成两足直立行走的早期人类。
7.(2021七下·龙岗期末)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一类古猿”这一观点的科学家是( )
A.罗伯特·虎克 B.达尔文
C.卡尔·兰德斯坦纳 D.屠呦呦
【答案】B
【知识点】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
【解析】【解答】A.罗伯特 虎克在力学、光学、天文学等多方面都有重大成就,生物学等方面也有贡献,它曾用自己制造的望远镜观测了火星的运动。1663年胡克有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发现,他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观察一块软木薄片的结构,发现它们看上去像一间间长方形的小房间,就把它命名为细胞,至今仍被使用,故A不符合题意。
B.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在探究生物进化奥秘的过程中,具有重要贡献,认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故B符合题意。
C.卡尔·兰德斯坦纳,奥地利著名医学家、生理学家,1868年6月14日生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从维也纳大学医学院毕业后,继续留校,学习化学。因1900年发现了A、B、O、AB四种血型中的前三种,在1930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生理学奖。于1943年逝世,故C不符合题意。
D.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在探究生物进化奥秘的过程中,具有重要贡献,认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
8.(2021七下·高州期末)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志是( )
A.直立行走 B.制造工具 C.能够用火 D.产生语言
【答案】A
【知识点】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
【解析】【解答】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学会用.火。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林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恩格斯曾指出,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古猿的直立行走造成了前后肢的分工,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更加灵巧。所以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是能否直立行走,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森林古猿以栖生活为主,不会直立行走;而人类的前肢解放出来,会直立行走.可见它们的运动方式不同。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在丛林中采摘果子等为食,不会制造工具;而人类会制造和使用工具,因此它们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不同。由于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不会制造工具,手和脑得不到锻炼,因此这种简单的树栖生活不利于脑的发育;而人类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促进了脑的发达,且知道用火烧烤食物来吃,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可见脑的发育程度也不同。此外猿无语言能力,而人有思维语言能力。
9.(2021七下·信都期末)下列各项中,属于人类语言产生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制造和使用工具 B.人工取火
C.群居生活 D.火的使用
【答案】C
【知识点】猿到人的进化过程
【解析】【解答】A.使用和制造工具:是体现人与动物有了本质的区别,人类和类人猿的区别,错误。
B.人工取火“是人类对自然界的第一个伟大胜利”,错误。
C.经过若干万年,古人类制造的工具越来越复杂,并且能够用火,大脑也越来越发达,在群体生活中相互交流产生了语言,正确。
D.火的使用:用火烧烤食物,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提高了制造工具的能力,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人类进化的历程可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
南方古猿:下地生活;
能人:下肢直立行走,手指能对握 ,能制造和使用工具;
直立人:会用火和更先进的工具;
智人:相当于现在的人类。
10.(2021七下·高州期中)下列陈述不属于观点的是( )
A.“露西”少女可能采取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
B.“东非人”已经具有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
C.在东非大裂谷一带发现了许多早期的古人类化石
D.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
【答案】C
【知识点】猿到人的进化过程
【解析】【解答】A、没有证据可证明露西”少女能直立行走,所以这只是一种观点,A不符合题意。
B、东非人”时代的石器,呈斧状和凿状,可以当作工具,由此可以推测“东非人”在逐渐适应直立行走的过程中,手的解放使他们已经初步具有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了,这只是推测的一种观点,C不符合题意。
C、在东非大裂谷一带发现了许多早期的古人类化石 ,这是真实存在的,这属于事实,C符合题意。
D、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是科学家推测的一种观点,没有证据可以证明,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事实与观点的区别,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记观点和事实的概念是解答此题的关键,观点是指一个人对某件事物的认识程度和自己的分析结论,如果是这个结论和大多数人的结论是相同的或者是相近似的,并且也能被大家所接受的,那就可以说是基本正确的观点;事实是指事情的真实情况,包括事物、事件、事态,即客观存在的一切物体与现象。
11.(2022八下·揭西月考)下列有关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祖先不同 B.运动方式不同
C.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 D.脑发育的程度不同
【答案】A
【知识点】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
【解析】【解答】虽然现代类人猿和人类在运动方式、制造工具的能力和脑发育的程度等方面不同,但他们有着共同的祖先——森林古猿。
故答案为:A。
【分析】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曾广泛分布于非洲、亚洲、欧洲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1000万—2000万年前,地壳运动剧烈,加之气候变化巨大,一部分热带丛林变为稀树草原。生活在那里的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进而一代一代地向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最终进化为人类。
12.(2022八下·揭西月考)关于人类的起源过程,历来有很多的争论。直到19世纪,达尔文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一类古猿,使神创论的观点受到了猛烈的冲击。通过学习,你认为下列有关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人类的祖先是森林古猿
B.森林大量消失与部分森林古猿向直立行走方向发展没有直接关系
C.用火烧烤食物,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
D.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产物
【答案】B
【知识点】猿到人的进化过程
【解析】【解答】A、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森林大量消失使得部分森林古猿下地生活,进而向直立行走方向发展,B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用火烧烤食物,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进而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产物,只有人类才有真正的语言。许多动物也能够发出声音来表示自己的感情或者在群体中传递信息。但是这都只是一些固定的程式,不能随机变化。只有人类才会把无意义的语音按照各种方式组合起来,成为有意义的语素,再把为数众多的语素按照各种方式组合成话语,用无穷变化的形式来表示变化无穷的意义。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曾广泛分布于非洲、亚洲、欧洲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1000万—2000万年前,地壳运动剧烈,加之气候变化巨大,一部分热带丛林变为稀树草原。生活在那里的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进而走向了演化为人类的艰难历程,在这个过程中逐渐产生了与猿不同的特征。而仍然生活在热带丛林里的那部分森林古猿则进化为了现代类人猿。
13.(2022八下·揭西月考)研究发现人和黑猩猩基因的功能区域差异仅为0.75%,这一结果说明( )
A.黑猩猩是人类的祖先 B.人类需要保护黑猩猩
C.黑猩猩也能进化为人类 D.人类和黑猩猩有共同的祖先
【答案】D
【知识点】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
【解析】【解答】黑猩猩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它们大脑发达,双眼生在前方,手有五指,足有五趾,身体能够直立行走,没有尾巴,面部表情丰富等特征,这些特征与人类极为相似。这说明人类和黑猩猩有共同的祖先——森林古猿。
故答案为:D。
【分析】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曾广泛分布于非洲、亚洲、欧洲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1000万—2000万年前,地壳运动剧烈,加之气候变化巨大,一部分热带丛林变为稀树草原。生活在那里的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进而一代一代地向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最终进化为人类。而依旧生活在森林古猿里森林古猿则进化为黑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现代类人猿。
14.(2022八下·揭西月考)下列关于人类的起源与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类和猿都起源于远古时代的猿类
B.现代人都属于同一物种——智人种
C.人类进化过程与自然选择无关
D.人类进化经历了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
【答案】C
【知识点】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猿到人的进化过程
【解析】【解答】A、人类和现代类人猿都起源于远古时代的森林古猿,A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B、现代人都属于脊索动物门、哺乳纲、灵长目、人科、人属、智人种,B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C、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生物是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的,人也不例外,C叙述错误,符合题意。
D、人类进化经历了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其中南方古猿能使用天然的工具,但不能制造工具;能人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石器);直立人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是人类进化最关键的一个阶段;智人已经学会了人工取火,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D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曾广泛分布于非洲、亚洲、欧洲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1000万—2000万年前,地壳运动剧烈,加之气候变化巨大,一部分热带丛林变为稀树草原。生活在那里的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一代一代地向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前肢则解放出来,能够使用树枝、石块等来获取食物、防御敌害,臂和手逐渐变得灵巧。又经过若干万年,古人类制造的工具越来越复杂,并且能够用火,大脑也越来越发达,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
15.(2021七上·新泰月考)下列有关人类起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环境影响了森林古猿的进化
B.人类起源于生理特征与现代人最接近的类人猿
C.古人类的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问题的直接证据
D.古人类用火把食物烤熟,改善了身体的营养,促进了脑的发育
【答案】B
【知识点】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猿到人的进化过程
【解析】【解答】A.在整个进化过程中,是环境对森林古猿进行了选择,决定了森林古猿的进化方向,A不符合题意。
B.人类和类人猿都起源于森林古猿,B符合题意。
C.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关于人类起源的见解仍不统一。但是目前为止多数科学家认同的看法是:非洲大陆曾发生过剧烈的地壳运动,形成剧烈的东非大裂谷,使得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到陆地生活,根据现最早的原始人类化石在非洲的发现,可以说非洲是人类的发源地。因此古人类的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问题的直接证据,C不符合题意。
D.古人类不仅能使用工具,还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的能力,提高了工具的效能。又经过若干万年,古人类能够用火,大脑也越来越发达,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用火烧烤食物,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达。智人已经学会了人工取火,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使他们能够想出各种办法来解决困难;大脑中主管语言的区域的日益完善,丰富的语言,是相互之间能更好地交流与合作,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在古猿进化到人的过程中,古猿没有尖牙利齿进行攻击获取食物,也不能快速奔跑逃避敌害,因而它们只能尽量发挥前肢的作用,利用树枝和石块等来增强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的能力,在这样的条件下,古猿要用后肢行走,而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天然的工具。经过漫长的时期,它们的前肢越来越灵活,躯干和头也逐步适应直立的姿势,如重心下移、下肢骨增长、骨盆变短变宽、脊柱从弓形变为“S”形,脑容量不断增加。随着制造工具的越来越复杂,他们的大脑也变得越来越发达,并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逐渐发展成现代的人类社会。工具的制造和使用促进了脑的发展,而脑的发展又提高了他们制造工具的能力;他们用火烤制食物,从而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大大增强了他们在自然界中生存能力;语言的产生,使得相互之间能更好的交流与合作。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劳动是一个重要因素,劳动是人类的身体得到协调发展,最终演变成自然界的强者。地上生活的过程中,这样,四肢行走的古猿逐渐变成两足直立行走的早期人类。
16.(2021·齐齐哈尔)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始大气中含有氧气 B.生物由陆生向水生进化
C.人类的祖先是黑猩猩 D.化石是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
【答案】D
【知识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生物进化的研究方法及证据;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解析】【解答】A.原始大气包括水蒸气、氢、氨、甲烷等,与现在大气主要的区别是没有氧气,A不符合题意。
B.由分析可知,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与古老地层相比,近代地层陆生生物的化石种类所占比率较高,这一现象说明生物由水生到陆生进化,B不符合题意。
C.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进化为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因此人类的祖先是森林古猿,C不符合题意。
D.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直接的、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生物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如卵、粪便等)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化石证据是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科学家比较各个地层中的化石后发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越新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这种现象说明了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二、填空题
17.(2017八下·新乡期末)发现于非洲的 化石是最早的原始人类化石.
【答案】南方古猿
【知识点】猿到人的进化过程
【解析】【解答】解:南方古猿,约600万年前,现代公认的最早的人类祖先,即人类的起源.最早出现在非洲大陆南部,是最早的人科动物.此后,原始人类逐渐从猿类分离出来.能人,约150万到250万年,南方古猿的其中一支进化成能人,最早在非洲东岸出现.能人即能制造工具的人,也就是所谓的早期猿人.是最早的人属动物.旧石器时代开始;后经过数十万年的演进,能人最终为被新品种的人类(直立人)所取代而消亡.能人与后代直立人曾共存过一段时间.直立人,约20万到200万年,最早在非洲出现,也就是所谓的晚期猿人,懂得用火,开始使用符号与基本的语言,约100万年前,冰河时期来临,非洲开始草原化,直立人不得不开始迁徙,向世界各地扩张,在欧亚非都有分布(海德堡人,瓜哇猿人,北京猿人都属于直立人).注意:此时人类第1次走出非洲.约80万年前,直立人来到现在的西班牙地区,成为最早的欧洲人,即现代入.约20万年前,欧亚非的直立人逐渐消失,被第一次非洲的新品种人类:智人取代.智人,直立人之后未被第2次走出非洲的早期智人以及第3次走出非洲的晚期智人淘汰取代,而是一直存活下来并独自发展进化,最后演化成为现代 人.
故答案为:南方古猿
【分析】人类的进化主要分五个阶段: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现代 人.据此解答.
18.(2017七下·禹州期中)在东非大裂谷地区,由于森林大量消失,下到地面生活的古猿,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自身 的变化,一代一代地向 行走的方向发展.
【答案】形态结构;直立
【知识点】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
【解析】【解答】解: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在探究生物进化奥秘的过程中,他提出了人类和现代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在距今约1000万年~2000万年前,古猿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的森林里,像现在的黑猩猩那样,过着以树栖为主的生活.后来随着气候逐渐向干燥寒冷转变,大片的森林变成了稀树草原,使古猿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古猿的适应环境的能力有差异,从而产生了分化.大部分古猿灭绝了;有一部分古猿从森林边缘退向深处,继续过着树栖生活,逐渐演化成了现代的类人猿.
下到地面生活的那一部分森林古猿,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自身形态结构的变化,逐渐能够直立行走,一代一代地向着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上肢解放出来,臂和手逐渐变得灵巧,能使用和制造工具.
久而久之,人类祖先的双手变得越来越灵巧,大脑也越来越发达.在这个过程中,它们还产生了语言和意识,逐渐形成了社会.就这样,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古猿逐渐进化成人类.
【分析】人类和现代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19.现代类人猿有大猩猩、猩猩、 和 .
【答案】黑猩猩;长臂猿
【知识点】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
【解析】【解答】解:人和类人猿是近亲,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类人猿没有尾巴、颊囊和屁股上的胼胝,常见的四种类人猿是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常见的类人猿的知识,据此答题.
三、综合题
20.(2021·西宁)技能训练题
科学观点源于客观事实,有效区分事实与观点是极重要的课程目标。请认真阅读下面课程内容,并运用所学知识判断下列陈述中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观点,填写在后面内。
“20世纪70年代之前,国际上普遍认为古人类起源于亚洲。因为,中国等亚洲国家发现了大量古人类化石,如“北京猿人”化石等。1974年科学家在非洲发现了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露西。其后又在这一地域发掘出200万—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而其他地区一直没有发现这么古老的古人类化石。由此,1987年国际学术界形成了比较普遍的看法,即人类的始祖在非洲,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
(1)古人类露西的化石是在非洲发现的。
(2)露西生活在300万年前。
(3)其他地区没有发现200万—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
(4)其他地区没有200万—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
(5)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
【答案】(1)事实
(2)事实
(3)事实
(4)观点
(5)观点
【知识点】猿到人的进化过程
【解析】【解答】(1)古人类露西的化石是在非洲发现的,这是真实的事件,是事实。
(2)根据地质测定,露西生活在300万年前,这是真实的事件,是事实。
(3)其他地区一直没有发现200万一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这是真实的事件,是事实。
(4)在非洲发现了古人类化石。这是事实,而非洲以外的地区没有200万—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这就是人的一种推测了,应属于观点。
(5)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还只是科学家推测的一种观点,属于观点。
【分析】事实是客观存在的物体、现象和事情等.观点是从一定的立场或角度出发,对事物或问题的看法。
21.结合所学,分析“人类起源和发展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代表的是 。
(2)依据已有证据,古人类学家推测,在A之前自然环境曾发生过对人类起源有重大影响的变化,这一变化是 ,使一部分A不得不下地生活。
(3)从A到B表示人类开始向着 的方向发展,由此开始前肢获得了解放,能够使用工具获取食物和御敌, 和 逐渐变得灵巧。
(4)从C到G,除着装发生了变化之外,另外一个显著的变化是 。由此推测,人类进化过程中身体内部结构发生的重要变化是 ,使人类变得越来越聪明。
(5)生物进化论的奠基者是 。
【答案】(1)森林古猿
(2)森林大量消失
(3)直立行走;臂;手
(4)制造和使用的工具越来越复杂或产生了语言;大脑越来越发达
(5)达尔文
【知识点】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猿到人的进化过程
【解析】【解答】(1)人类的祖先是森林古猿,所以,图中A代表的是森林古猿。
(2)由于气候条件的变化,使森林地区逐渐稀疏和缩减,森林面积大量减少,树丛间出现了空地,这就为森林古猿提供了到地面上活动的条件,逐渐由树栖生活向着地面陆栖生活过渡。
(3)从A到B表示人类开始向着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臂和手逐渐变得更加灵巧。
(4)从C到G,除着装发生了变化之外,另外一个显著的变化是制造和使用的工具越来越复杂或产生了语言,使人类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越来越复杂,并且产生了语言,使其适应环境的能力越来越强,人类进化过程中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脑容量的增加,大脑越来越发达。
(5)生物进化论的奠基者是达尔文,目前的现代生物进化论实在达尔文进化论基础上提出来的。
故答案为:(1)森林古猿;(2)森林大量消失;(3)直立行走、臂、手;(4)制造和使用的工具越来越复杂或产生了语言、大脑越来越发达;(5)达尔文。
【分析】此题考查人类的起源和进化,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记: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 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