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4张PPT。说课《梦已被染绿》一、说教材 《梦已被染绿》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二单元《春
天的脚步》中的一篇课文。
《梦已被染绿》以诗歌的形式告诉读者春天已悄悄来临,冬天的脚步已离去,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到来的无比喜悦的心情。
诗歌分成6个小节,语言活泼、富有灵性,贴近孩子的生活,让人倍感亲切,加上诗句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让孩子在轻松易记的语言里学习知识,陶冶心灵,感受春天生机盎然的气息。是一首富有童真、童趣的诗歌。1、文章出处2、文章主题3、文章分析1、知识与能力方面的目标:
①掌握3个生字词 :“残雪”、“咱们”、“散步”。
②能正确、流利地读通这首诗歌,争取达到声情并茂。
2、过程与方法方面的目标:
学会通过朗读感受春天,进而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春天。
3、情感态度方面的目标:
通过朗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美,感受春天的气息,热爱这朝气蓬勃的春天,从而激起同学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根据课改理念和刚从低年级升入中年级孩子的实际
特点,我制订以下教学目标:二、说目标设置 三、教学重点 1、有感情的朗读诗歌,引导学生
理解课题的含义。
2、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意
识,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
第一,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课堂教学上我主要
采用直观教学法,即通过多媒体图片,让学生感受
春天,发现春天,捕捉春天的气息,激发学生喜爱
春天的热情,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
第二,主要采用个别朗读,比读教学,让学生在读
中去感受语言美;
第三,通过走出教室用自己的双眼发现“春”的实践
活动。
四、说教法、学法 五、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
①小学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
②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能力,领略祖国的语言美。
③语文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 培养其能力必须依靠语文实践。 六、说教学设计播放春景图(一)激趣导入,观看“春”景 (共分六步) 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 ? 首先,播放从网上搜集来的春景图,以趣紧扣学生
的激情,为下面的学习作铺垫,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读,学生倾听
(二)教师范读,引领“春”情 教师富有感染力的朗读,除了在读音、停顿方面示范
之外,更主要的是把作者的喜悦之情宣染出来,对于刚升入中年级的孩子,教师的范读能触动他们的心弦。 梦已被染绿
我走在田野中的小路上,
发现嫩草已经吐绿,
远处是一片残雪融化的大地。
就在昨天,
老师还布置作业,
让我写一篇冬天的日记。
就在昨天,
妈妈还嘱咐我:
风大,再加一件毛衣。
也许,他们不知道,
这田野里的秘密,
那毛茸茸的嫩草多么令人欢喜。
我要去对妈妈说,
咱们到田野去散步吧,
我有一个小小的秘密。
我要交给老师一篇日记:
“冬天过去了,我的梦已被染绿。”
①学生认读生字 教师检查②学生读课文,以各种形式,深入地读③做到有感情地朗读 多媒体出示:“残”、“咱”、“散”(三)学生自由读,感悟“春”的气息这里我分三步教学: 生字词的教学也是中年级的一个重点,首先让学生自认自读,然后齐认齐读,本文的三个生字,量较少,可花较少的时间。 朗读是感受文字,感受情感的最佳途径,让学生大胆,放开地读,能达到初步
感知课文的效果。接着指名读,师生评议。教师的评议主要给孩子一个读的信心、
方法,所以在评价时,教师应注重引导和对学生的鼓励。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手段,在读中,让学生认真揣摩人物的语言
特点,读出人物的语言情感。如:文中“妈妈”的话,说出自己的秘
密。先小组比读,再全班齐读。 (四)师生研读,体悟“春”意 1、理解几个词语:“残雪”、“嫩草”、“毛茸茸”2、理解“我们的小秘密”是什么?3、“我的梦已被染绿”是什么意思?
4、全班齐读诗歌 感受作者的发现,感受作者的喜悦之情。突破了文
章的难点。 通过理解这几个词语明白诗歌讲的是“春天”刚刚来临,万物呈现生机的景象。 (五)走出教室,走向“春”天你们想要有自己关于春天的秘密吗?想的话,去仔细地睁大眼睛寻找吧!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与实践相结合,也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大自然的能力,本文是一篇充满了生活气息的文章,更应该把课文与大自然结合起来,让学生学得更加丰富,学得更加透彻,也真正让语言文字陶冶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心灵。 (六)课外作业“汇报”春的消息。 你从哪里发现春天已经来了?汇报:结合课后问题: 你从眼睛里发现春天已经来了?它们
都在哪里?第二节课汇报交流。使课
内与课外真正地结合起来。 七、板书设计 《梦已被染绿》嫩草吐绿秘密残雪融化喜悦 我这样设计板书的目的是能突出诗歌的中心思想,用词语的形式让学生一看板书就能理清诗歌的层次,达到既掌握内容又理解诗歌中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