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说课稿
小江完小 杨敏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是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七课。学习目标是学习制作玻片标本;使用显微镜观察;用图画记录观察到的标本;增强观察生物标本、研究生物标本的兴趣;懂得由于观察工具的改进,人们才能观察到许多自然界的秘密。学习重点是能够用显微镜观察标本。
设计理念:放开你的手,陪你一起走。快乐着师生的快乐,放心着学生的能力,追逐着共同的追逐。也即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灵活有机地转换师生角色,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采用了主动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为学生自主探究、独立动手能力的发展提供所需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做到教师指引方向,学生乘风破浪。
环节设计:
课前交流:以“聪”字启迪,课堂需要耳、眼、口、心、手并用,以猜词提醒。目的是放松心情,亲近关系,营造氛围,激发动机。
一、猜图揭题 激趣启悬
以剪纸作品揭题,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让他们集中注意力,快速进入课堂状态,以猜测观察结果激起学习悬念,让学生产生弄清未知事物真相的迫切愿望,从而主动参与到实验的准备和操作过程中去,真正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
二、自主合作? 实现目标
(一)用肉眼、放大镜观察
在学生了解行动目标的基础上,进行观察体验,亲身感受,正顺应学生的心理需求,这样,行动有方向,探究有目的,效果自然不错。
(二)制作玻片标本
不是盲从,而是让学生知其然又知所以然。在懂得玻片标本制作的成功与否会直接影响学对标本的观察与描述后,让学生掌握要领,合作体验,有滋有味又有效。演示实验具有形象、真实、生动和有趣的特点,教师通过对玻片标本制作方法的演示,为学生创设一个最直观的情景,使学生对实验的操作方法获得生动、深刻的印象;并为学生独立完成分组实验,掌握操作技能发挥了示范作用。
(三)用显微镜观察
对于这堂课,要想在短短的时间里既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又制作好玻片标本等一系列活动,时间较紧。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课本上对于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介绍得比较详细,因此,我把对显微镜构造的了解布置在课前,让学生在上课前就能对显微镜形成一个初步的认识,这样就可以节省一部分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足够的时间完成好玻片标本的制作,并能对微小生物进行细致的观察和详细的描述,从而突破了教学重点。
(四)展示成果
主要体现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给其展示才华的机会,同时与大家分享快乐,激发热爱科学的热情,也为后续环节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科学史教育也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段教学充分利用课件呈现相关资料,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
四、课堂小结
主要通过整体回顾,让学生畅抒心怀,从而加强巩固,培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