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力与机械单元测试试题(Word版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力与机械单元测试试题(Word版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沪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5-06 10:51: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力与机械单元测试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下列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A.压缩空气使气垫船的船体与水面脱离
B.自行车轴承中装有滚珠
C.拔河比赛时,运动员用力握住绳子
D.冰壶表面打磨的很光滑
2、工人师傅使用如图所示的剪刀修建树枝时,常把手尽量远离剪刀轴 ,这样做的目的是()
A.增大阻力臂更省力 B.减小阻力臂更省力
C.增大动力臂更省力 D.减小动力臂更省力
3、如图描述的是小明同学用手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情景,用手分别压在玻璃板和桌面滑动(甲、乙),然后再用另一只手压在手上在桌面滑动(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甲和乙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B.乙和丙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C.比较甲和乙,感觉甲的阻力大
D.比较乙和丙,感觉丙的阻力大
4、如图所示,下列生产、生活中的用品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A. 启瓶器 B. 钓鱼竿
C. 筷子 D. 船桨
5、在如图所示的事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A. 急刹车时增大闸皮与车轮间的压力
B. 用毛刷擦冰面使冰面更光滑
C. 给车轮的轴中加润滑油
D. 轴承中加装滚珠
6、如图所示,物体A、B的重分别为20N、10N,滑轮和绳子的重忽略不计,此时物体A在水平面上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若用力F向左拉物体A,使物体A向左作匀速直线运动,则()
A.F=20N B.F=10N C.F=5N D.F=30N
7、书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会受到弹力的作用,产生这个弹力的直接原因是()
A.书的形变 B.桌面的形变
C.书和桌面的形变 D.书受到的重力
8、如图是“竹筷提米”实验。玻璃杯和米被慢慢提起后,使玻璃杯不掉下的力是()
A.米对竹筷产生的压力 B.手对竹筷向上的提力
C.竹筷对米的摩擦力 D.米对玻璃杯的摩擦力
9、如图是一种切甘蔗用的铡刀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刀刃很薄可以增大压力
B.铡刀实质上是一种费力杠杆
C.甘蔗放在a点比b点更易被切断
D.手沿 方向用力比沿 方向更省力
10、下列做法属于减小摩擦的是()
A.冬天,在结冰的马路上撒一些细砂以方便路人行走
B.在生锈的自行车轴上滴一些油,骑车就会感觉轻松一些
C.当汽车后轮陷入泥坑打滑时,司机会就近寻找石块等物体垫在车轮下
D.体操运动员进行双杠表演前,在手上涂抹滑石粉以防止从杠上滑落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5分)
1、在处于水平平衡的杠杆上A、B两点,分别挂上4个钩码和3个钩码(钩码的质量相同),杠杆恰好平衡,如图所示。则杠杆左右两端钩码组的力臂之比为   ;若在左右两个钩码组上再各自增加一个钩码,则杠杆的   (选填“左”或“右”)端下沉。
2、如图所示,物体A重30N,用大小为50N的力F垂直压在墙上静止不动,则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大小是   N;物体B重30N,在20N的水平推力F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当他改用50N的力推B时,B受到的摩擦力是   N。
3、如图所示,把一薄钢条的下端固定,现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推它,使其发生A、B、C、D各图中所示的形变,如果F1=F3=F4>F2,那么,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的图是   和   ;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关的图是   和   ;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的图是   和   .
4、杠杆是我们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简单机械,如图所示,轻质杠杆 可绕O点无摩擦转动,A点悬挂一个重为 的物体,B点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F,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且 。则     ,此杠杆   是杠杆。
5、为确保桥梁道路安全,交通管理部门对通过大桥的载重进行限制!西安市某大桥的桥头有如图所示的标志牌,则通过大桥的汽车的总质量不能超过    kg ,汽车的总重不能超过    N 。一辆自重为 的载重汽车要安全通过此大桥,所装载的货物不能超过    kg 。载重汽车的轮胎在行驶过程中因受到桥面支持力的作用而发生的形变叫作   形变。( g 取 )
三、计算题(3小题,每小题7分,共计21分)
1、杠杆的动力臂l1为0.3米,动力F1为200牛,阻力F2为300牛,求杠杆平衡时的阻力臂l2。
2、一瓶500ml的水,问这瓶水受到的重力为多大?(g取10N/kg水密度为1,0×103kg/m3)
3、如图所示,一轻质杠杆OA可绕O点无摩擦转动,A端用绳子系在竖直墙壁的B点,在杠杆的C点悬挂一重为20N的物体,杠杆处于水平静止状态.已知OA长为50cm,OC长为30cm,∠OAB=30°.
(1)请在图中画出绳子对杠杆拉力F的力臂L1;请在图中画出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拉力F的大小是多少?
四、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12分,共计24分)
1、为制作弹簧测力计,某物理实验小组对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作了探究。下表是他们利用甲、乙两根不同的弹簧做实验时所记录的数据。
表一:
甲弹簧受到的拉力/N 0 l 2 3 4 5 6
甲弹簧的长度/cm 6.0 9.0 12.0 15.0 18.0 21.0 24.0
表二:
乙弹簧受到的拉力/N 0 l 2 3 4 5 6
乙弹簧的长度/cm 6.0 7.5 9.0 10.5 12.0 13.5 15.0
(1)分析表一和表二数据可知:
①在一定条件下,弹簧的伸长量与它所受的拉力成   ;
②在拉力相同的情况下,甲弹簧伸长的长度比乙弹簧   (大/小)。
(2)如图所示的A、B两弹簧测力计分别使用了甲、乙两弹簧,它们的外壳相同,刻度线分布情况相同。则量程较大的是   (A/B)测力计,精度较高的是   (A/B)测力计;
(3)小明用自制的弹簧测力计来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他把不同质量的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读出数据,记入下表,并算出每次重力与质量的比值。
质量m/g 重力G/N 重力跟质量比值/(N·kg-1)
100 1.0 10
200 2.0 10
300 3.0 10
根据上述实验与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4)请在图示的坐标中自己标度,作出重力与质量关系的图像。
2、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调节杠杆平衡时,应该使它在   位置平衡.根据图示杠杆所处的位置如图(甲),应将杠杆左端平衡螺母向   旋一些(填“右”或“左”).
(2)挂上钩码,正确调节使杠杆再次平衡.此时挂在杠杆上的钩码施加的动力、阻力方向恰好与杠杆   ,挂钩码位置所对应的刻度值就等于   .
(3)杠杆调节平衡后,小明在杠杆上A点处挂4个钩码,在B点处挂6个钩码,杠杆恰好在原位置平衡.于是小明便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为:F1l1=F2l2,他这样得出的结论不合理,原因是:   .
(4)如乙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时测力计的示数应为   N(每个钩码重0.5N),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使杠杆仍然在原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其原因是   .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C
【解析】A.压缩空气使气垫船的船体与水面脱离是通过使相互接触的两个面分离,来减小摩擦的,A不符合题意;
B.自行车轴承中装有滚珠是通过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来减小摩擦的,B不符合题意;
C.拔河比赛时,运动员用力握住绳子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C符合题意;
D.冰壶表面打磨的很光滑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增大压力、使接触面变粗糙, 可以增大摩擦力。
2、【答案】C
【解析】图中剪刀在使用过程中,阻力和阻力臂一定,双手越靠近剪刀柄的末端,动力臂越长,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越省力.所以把双手尽量往剪刀柄的末端靠近,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增大动力臂,使更省力。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杠杆平衡时,如果阻力和阻力臂固定,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如果动力臂越大,那么动力就越小,如果动力臂越小,动力就越大。
3、【答案】C
【解析】AC.图中甲、乙所用压力相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乙更粗糙些,所受摩擦力应较大些,所以A正确,不符合题意,C错误,符合题意;
BD.乙、丙的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丙的压力大,所受摩擦力应该大些,所以B、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采用控制变量法的思想,控制要研究的因素不同,保持其余因素相同。
4、【答案】A
【解析】A.启瓶器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A符合题意;
B.钓鱼竿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B不符合题意;
C.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C不符合题意;
D.船桨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三种杠杆:
(1)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平衡时动力小于阻力。特点是省力,但费距离。(如剪铁剪刀,铡刀,起子)
(2)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平衡时动力大于阻力。特点是费力,但省距离。(如钓鱼杠,理发剪刀等)
(3)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平衡时动力等于阻力。特点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如:天平)
5、【答案】A
【解析】A.急刹车时增大闸皮与车轮间的压力可以增大摩擦,A符合题意;
B.用毛刷擦冰面使冰面更光滑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的,B不符合题意;
C.给车轮的轴中加润滑油是通过使接触面分离的方法减小摩擦的,C不符合题意;
D.轴承中加装滚珠是通过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的方法来减小摩擦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摩擦力的大小和压力大小有关,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6、【答案】B
【解析】滑轮和绳子的重忽略不计由图可知,此滑轮组由2段绳子承担物重,所以FA= GB= ×10N=5N;在水平方向A受到的摩擦力和绳对A的拉力平衡,所以f=FA=5N,方向水平向左;若使物体A向左作匀速直线运动,则A受摩擦力水平向右,则拉力F=FA+f=5N+5N=10N.
故答案为:B
【分析】物体A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合外力为零,拉力等于摩擦力,结合物体B的重力和动滑轮性质求解拉力。
7、【答案】A
【解析】书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会受到弹力的作用,是因为书发生了形变,想要恢复原状时对桌面产生的这样的力。
故答案为:A
【分析】弹力产生的原因是因为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想要恢复原状时对其他物体发生的力的作用。
8、【答案】D
【解析】玻璃杯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米对玻璃杯竖直向上的摩擦力的作用,处于静止状态,受平衡力的作用,因此玻璃杯的重力和米对玻璃杯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故答案为:D。
【分析】二力平衡条件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一物体,同一直线。
9、【答案】C
【解析】刀刃很薄是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减小接触面积来增大压强的,A不符合题意;铡刀在使用时因为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是省力杠杆,B不符合题意;由杠杆的平衡条件知道,甘蔗放在a点比b点时的阻力臂变小,动力也会变小,即更易被切断,C符合题意;由杠杆平衡条件知道,手沿F1方向用力比沿F2方向时动力臂要小,故动力越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杠杆平衡时,如果阻力和阻力臂固定,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如果动力臂越大,那么动力就越小,如果动力臂越小,动力就越大。
10、【答案】B
【解析】A.冬天,在结冰的马路上撒一些细沙以方便路人的行走,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不符合题意;
B.在生锈的自行车轴上滴一些油,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使骑车感觉轻松一些.符合题意;
C.当汽车后轮陷入泥坑打滑时,司机会就近寻找石块等物垫在车轮下,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不符合题意;
D.体操运动员进行双杠表演前,在手上涂抹滑石粉以防止人从杠上滑落,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减小摩擦力可以通过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减小压力和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的方式来减小。
二、填空题
1、【答案】3∶4;右
【解析】设一个钩码的重力为G,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4G×OA=3G×OB
设OA=3l,OB=4l
若在左右两个钩码组上再各自增加一个钩码,杠杆左侧5G×3l=15Gl
右侧4G×4l=16Gl
15Gl<16Gl
杠杆的右端下沉。
【分析】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分析计算。
2、【答案】30;20
【解析】A处于静止状态,属于平衡状态,所以受到的是平衡力。摩擦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A的重力的大小为30N,所以摩擦力也是30N。当受到F等于20N的水平推力时,刚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B处于平衡状态,摩擦力与推力仍是一对平衡力,则B受到的摩擦力为20N。当推力为50N时,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摩擦力不变,仍为20N,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由于推力大于摩擦力阻力,所以物体将做加速运动。
【分析】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即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此时物体受到的力为平衡力,结合物体的受力情况求解摩擦力即可。
3、【答案】A;D;A;B;A;C
【解析】图A和D,力的大小和力的方向相同时,研究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的关系,力的作用点不同,钢条的形变大小不同.
图A和B,力的方向和作用点相同时,研究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的关系.力越大钢条形变越大.
图A和C,力的大小和作用点相同时,研究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的关系,力的方向不同,钢条的形变不同.
故答案为:A;D;A;B;A;C
【分析】探究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作用点的关系时,保持力的大小和方向相同;探究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大小的关系,保持力的方向和作用点相同;探究力的作用效果和方向的关系,保持力的大小和作用点不变。
4、【答案】30;费力
【解析】由

由杠杆平衡条件得
该杠杆的动力臂OB小于阻力臂OA,是费力杠杆。
【分析】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计算了杠杆上拉力的大小;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时,动力大于阻力,是费力杠杆。
5、【答案】4.6×104;4.6×105;2.6×104;弹性
【解析】通过大桥的汽车的总质量不能超过m=46t=4.6×104kg
汽车的总重不能超过G=mg=4.6×104kg×10N/kg=4.6×105N
货物总重不超过G1=4.6×105N-2.0×105N=2.6×105N
货物质量不超过
此形变可以恢复,所以是弹性形变。
【分析】结合物体的质量,利用公式G=mg求解物体的重力;结合物体的重力和g,相除求解物体的质量;当弹性体发生弹性形变时而产生的力为弹力,压力、支持力、绳子的拉力实质都为弹力。
三、计算题
1、【答案】解: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F1l1=F2l2,
∴l2= = =0.2m,
答:杠杆平衡时的阻力臂是0.2m
【解析】结合杠杆平衡条件,根据已知的力和力臂计算杠杆上的阻力臂。
2、【答案】解:水的体积V=500ml=500cm3,水的质量m= v=1,0 103kg/m3 500 m3=0.5kg, 水受到的重力为G=mg=0.5kg 10N/kg=5N.
【解析】利用重力的计算公式G=mg=ρVg计算即可.
3、【答案】(1)解:过支点O作垂直绳子对杠杆的拉力F作用线的垂线段(即力臂L).如图所示:
(2)解:如上图所示,在Rt△OAD中,∠ODA=90°,∠DAO=30°,
∴OD= OA= ×50cm=25cm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F×OD=G×OC
即F×25cm=20N×30cm
解得:F=24N
答:拉力F的大小为24N
【解析】 (1)、重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均匀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
(2)、在直角三角形中,30度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四、实验探究
1、【答案】(1)正比;大
(2)B;A
(3)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4)
【解析】【解答】(1)①根据表格数据可以得出,无论是甲弹簧还是乙弹簧,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长的长度越长,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弹簧受到的拉力之比是定值,即在一定条件下,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它所受的拉力成正比。②由表中数据可知,甲乙弹簧在拉力相同时伸长的长度,发现甲弹簧伸长的长度总大于乙弹簧伸长的长度。(2)根据甲乙弹簧在拉力相同时甲弹簧伸长的长度大于乙弹簧伸长的长度,可得出在弹簧的伸长相同时,甲弹簧所受拉力小于乙弹簧所受拉力,由题意可知,A、B两弹簧测力计分别使用了甲、乙两弹簧,它们的外壳相同,刻度线分布情况相同即两弹簧的伸长相同,则甲弹簧所受拉力小于乙弹簧所受拉力即甲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小于乙,即量程较大的是B测力计;同样根据甲乙弹簧在拉力相同时甲弹簧伸长的长度大于乙弹簧伸长的长度,在拉力相同时用甲弹簧做成的测力计,示数间的间距较大,刻度时可以更小,因此用甲弹簧做成的测力计精度更高,即精度较高的是A测力计。(3)由表中数据可知,重力和质量的比值不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它的质量成正比。(4)利用描点法画出重力与质量关系的图象如图:
【分析】(1)弹簧的伸长和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当拉力相同时,不同弹簧的伸长长度不同;(2)在受到相同拉力时,弹簧伸长越小,测量范围越大,伸长越长,测量越精确;(3)物体受到的重力和质量成正比;(4)根据测量的质量和重力,在坐标中描点、连线。
2、【答案】(1)水平;右
(2)垂直;力臂
(3)用实验来探究物理规律时,只有一次实验,实验结论具有偶然性
(4)3;变大;动力臂变小
【解析】【解答】(1)调节杠杆平衡时,应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图中的杠杆左端低、右端高,说明此时杠杆的重心在支点左边,应将杠杆的重心向右移,所以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杠杆才能平衡;(2)挂上钩码,正确调节使杠杆再次平衡。此时挂在杠杆上的钩码施加的动力、阻力方向恰好与杠杆垂直,挂钩码位置所对应的刻度值就等于力臂;(3) 小明只做了一次实验就得出结论,是不合理的,我们用实验来探究物理规律时,只有一次实验,实验结论具有偶然性,不能作为规律应用;(4)用弹簧测力计在C位置竖直向上拉,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根据F1l1=F2l2得测力计的示数为: ;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要使杠杆继续保持水平平衡,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动力臂变小,动力变大,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
【分析】(1)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力臂在杠杆上,便于测量力臂,同时杠杆的重心通过支点,消除杠杆自重对杠杆平衡的影响;调节杠杆平衡时,螺母向高的一端移动.
(3)为得出普遍结论,用弹簧测力计拉杠杆,使力与杠杆不垂直,多做几次实验,得出实验结论.
(4)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分析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