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1 四则运算《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1 四则运算《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5-06 10:44: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一、教学目标:
1、借助解决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引导学生经历概括加、减法意义的过程,培养抽象、概括能力。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三、教学难点:理解减法的意义。体会加、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伴随着优美的音乐,我们开始本节课的学习。今天老师想带着大家乘坐青藏高铁列车穿越“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去看看美丽的雪域圣地拉萨!(搭配火车行进动态图,引入主题图。)
师: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生:西宁到拉萨的铁路要经过格尔木;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814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km.
(二)解决问题,概括总结。
1、总结加法的意义。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解决的问题吗?
(1) 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814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km,你知道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吗?
师:你会解决吗?(会)解决这个问题对你们来说太简单了,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有挑战性的任务,请你能先画出线段图再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活动:线段图展示,(没有数据;数据不标准的,标准的)对比,你喜欢哪个图?为什么?
动手:下面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将完善后线段图画下来。(强调格尔木在这可以吗?)
师:谁能根据线段图再来分析一下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生:已知西宁到格尔木的距离814km,格尔木到拉萨的距离1142km,求西宁到拉萨的距离。
师:怎样解决?
生:用加法计算。814+1142=1956(km)或者1142+814=1956(km)
师: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生:要把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和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合起来就等于全长。
师: 把几部分合起来?(两部分合并)看来你们对加法已经有了初步的理解。你能像这样编一道生活中用加法解决的问题吗?(2人说一说为什么用加法)
师:谁能总结一下到底什么样的运算叫做加法呢?在数学中我有更准确的定义。(1人读一读)
生: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随着学生的回答进行演示)
师:你知道加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吗?(加数、加数、和)
2、概括减法的意义。
师:我们现在知道几条信息?(3条)根据这三条信息你能提出用减法解决的问题吗?
生:(2)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场1956km,其中西宁到格尔木长814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师:这道题是已知什么?求什么?黑板上的线段图应该怎样变化?(学生板演)
师:谁来列式?(1956-814=1142km)
师:这幅线段图还能再改一改,变成另一个用减法解决的问题吗?
生:可以
师:这样改是已知什么?求什么?(学生板演)
(3)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场1956km,其中格尔木到拉萨长1142km。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师:怎样计算?(1956-1142=814km)
师:仔细观察3幅图,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2)(3)题用减法计算呢?(小组讨论,交流)
生:第(1)题是已知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和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求全长用加法;第(2)(3)题是已知全长和西宁到格尔木或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反过来求拉萨到格尔木或格尔木到西宁的铁路长,都用减法计算。
师:如果抛开题里讲的具体的事例,每道算式各是已知什么,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
汇报,生:第(1)题是已知两个加数求和,用加法;第(2)、(3)题是已知和和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用减法计算。(展示)
师:你能结合加法各部分名称说一说什么样的运算叫做减法吗?(数学中我们规范的定义是这样的,谁来读一读)
生: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充分引导,规范表述)
师: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你们知道吗?(板书)
鼓励:你们真的太棒啦!已经理解了加减法的意义,那加法与减法之间有没有关系呢?
3、加、减法的关系。
师:仔细观察这三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你能分别说一说每个数的身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吗?
生:1142由加数变为了差,814由加数变为了减数,1956由和变为了被减数。第(1)题的已知是第(2)题的答案等……(根据学生回答连线演示)
师:你发现加法和减法有什么关系吗?
生:相反的,反着算
师:你能给这样的关系起个名字吗?在数学中我们把这种关系叫做(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谁能解释一下什么这个逆字代表什么?你能局里说明吗?
4、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师:通过加法各部分名称你能得出什么?还能得出什么?
引导:在加法中怎样求和?怎样求一个加数?
在减法中呢?
归纳:和=加数+加数 差=被减数-减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
减数=被减数-差
(三)巩固练习
1、独立思考,做一做
根据2468+575=3043,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
3043-2468= 3043-575=
2、根据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写出另外两个等式。(独立完成,说明依据)
3、下面各题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巩固加、减法的意义)
4、猜猜我是几?
6、判断题:
7、猜密码
师:恭喜你们,成功打开了知识的大门!希望你们能在知识的海洋中翱翔!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