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下册《24时计时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1日=24时,理解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不同之处。
2.能正确地运用24时计时法与12时计时法表示时刻,并会进行两种计时方法的相互转换。
3.养成合理安排时间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学情分析:
24时计时法,学生虽然在实际生活中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和部分经验,由于学生平时很少使用24时计时法,因此在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午几时或晚上几时时,学生往往感到不太习惯。缺乏清晰的认识和数学思考的过程,对三年级的学生而言比较抽象,有一定的教学难度,因此,要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主动建构知识的平台。学生在每天日常生活中,看节目预告、作息时间表等,已经接触到了24时记时法的时间表示方法,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使学生能够很快进入到新课程的学习中,同时,应用时间尺、多媒体等直观手段让学生理解24时计时法。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24时计时法,学会两种计时法的转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1.谈话引入
师:刚才同学们介绍了自己一天的作息时间,想不想知道老师的一天是怎么度过的?(出示我的一天和一个4时的钟面 )
师:猜猜看,这个时刻、老师在做什么?为什么没有猜到呢?
师:看来有关时间的奥秘还很多很多。这节课我们继续探讨有关时间的知识。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导入新知
1.看钟面上的时间
师:说一说什么时刻小红在做什么?
2.看电视上的时间
师:从这个节目单里,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3.今天我们来学习这种计时方法。(板书课题:24时计时法)生活中你还在哪见过这种计时法?
4.生活中24时计时法的应用
(二)探究新知
1.感知一天24小时
(1)师:一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什么时候结束的?(学生各抒己见)
(2)深夜12时也叫做0时,24时计时法就是从0时开始计时的。
(3)感知一天。
思考:时针在一天里走几圈,一天共有多少小时?
2.课件演示、教师讲解。
3.认识时间尺
4.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观察时间尺:
同桌说一说时间尺上蓝色部分上下两行对应的数有什么关系?你还有什么发现?
(2)汇报交流
(3)根据自己的发现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针经过第二圈的时间。
5.归纳小结:12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之间的转化。
6.沟通昨天、今天、明天的关系,
思考:
(1)如果把时间尺上的24时看成是今天 ,时针再走 1时,是几时?
(2)如果时针从时间尺上的0时,往后退1格是几时?
把时间尺卷成一圈,你有什么发现?(0时又叫24时)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第一关:照样子填一填
第二关:小小交警
第三关:让我帮帮你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是用了什么方法获得这些知识的?你还有哪些疑问?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五、拓展延伸:
你知道吗? 一天为什么有24小时呢?
板书设计:
24时计时法
晚上12时 早上6时45分 中午12时 下午3时30分 12时计时法
6时30分 12时 16时 18时30分 24时计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