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同步测评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生活中处处有物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大型汽车有宽大的车轮,是为了减小对地面的压力
B.高压锅运用了液体沸点随气压升高而降低的原理
C.三峡船闸利用连通器的原理
D.拦河大坝上窄下宽是由于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
2、北京2022年冬奥会计划于2022年2月4日(正月初四)开幕,如图中滑雪运动员脚踩滑雪板,这样不容易陷入雪地中,穿滑雪板是为了( )
A.增大压力 B.减小压力
C.增大压强 D.减小压强
3、将同一压强计的金属盒先后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现象如图所示,这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 )
A.甲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液体的密度
B.甲液体的密度等于乙液体的密度
C.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
D.无法判断
4、如图所示,两个足够高的薄壁轻质圆柱形容器A、B(底面积)置于水平地面上,容器中分别盛有体积相等的液体甲和乙,它们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下列选项中,能使甲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大于乙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操作方法是( )
A.分别倒入相同深度的液体甲和乙 B.分别倒入相同质量的液体甲和乙
C.分别倒入相同体积的液体甲和乙 D.分别抽出相同体积的液体甲和乙
5、下面事例中,不能直接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A.塑料吸盘挂衣钩能够吸附在光滑墙壁上
B.用嘴把气球吹大
C.眼药瓶拔掉盖子后,药水倒不出来
D.用塑料管从饮料瓶中吸饮料
6、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薄壁圆柱形容器A和B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两液面保持相平。现从两容器中抽出部分液体后,其液面仍保持相平,若此时甲对A底部的压力大于乙对B底部的压力,则抽取前,甲、乙各自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A、pB和压力FA、FB的关系是( )
A.pA<pB,FA<FB B. pA<pB,FA>FB
C. pA>pB,FA<FB D. pA>pB,FA>FB
7、下列生活现象不属于利用大气压的实例是( )
A.钢笔把墨水吸进钢笔的墨囊中 B.真空包装的食品被压得紧紧的
C.用注射器能把药液注入肌肉里 D.用吸尘器能吸取地板上的灰尘
8、小华想用空易拉罐来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下列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 )
A.用手捏易拉罐,易拉罐变瘪
B.往易拉罐中注入少量沸水,摇晃几下后,将它密封冷却,易拉罐变瘪
C.将易拉罐密封置于深水中,易拉罐变瘪
D.让易拉罐从高处落下撞击地面,易拉罐变瘪
9、下列跟大气压有关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B.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泵都是利用大气压来抽水的
C.大气压跟季节、天气等也有关系
D.水的沸点总是100oC
10、如图所示,形状、体积相同的长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对地面的压力分别为F甲、F乙,将它们顺时针旋转,此时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对地面压强的变化量分别为、,若,则( )
A., B.,
C., D.,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30分)
1、______作用在物体表面并指向表面的力的叫压力。压强是表示______的物理量。体检抽血时用尖的针头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______压强的。(后一空选填“增大”或“减小”)
2、2008年1月23日,在北京开往四方(青岛)的D59动车组(时速至少达200km,可掀起8级大风)运行至安岳与昌邑间时,将正在进行复线施工的多名工人卷入车底,工人被卷入车底涉及我们所学过的物理规律是______;1月25日,319国道黔江段,工作人员向结冰路段撒盐化冰,请你就“冰熔化”一事,提出你认为其它可行的方法______。
3、如图所示,当人用抽气机把塑料瓶、铁皮桶等容器中的空气抽掉一部分时,塑料瓶、铁皮桶被压扁变形,这是由于______作用的缘故。______实验成功地证明了大气压存在而且是很大的。第一个测出大气压值的科学家是______,他使用水银来做这个实验是因为水银的______大。
4、将一未装满饮料的密闭饮料杯,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饮料对杯底的压力是F1,再将饮料杯倒立放置,如图乙所示(图中没有画出饮料液面的位置),饮料对杯底的压力是F2,则F1______F2(填“>”,“<”或“=”),倒置前后饮料的密度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如图所示,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A、B两容器,装有等深、等质量的不同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A___________FB,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A___________pB,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A′___________pB′(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6、______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神州十三号飞船发射升空的过程中,外壳受到的大气压强将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三、计算题(4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40分)
1、如图所示,将底面积为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装有深的水(,g取),求:
(1)A点处水的压强;
(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压力。
2、如图所示,盛有酒精和水的两个足够高的柱形容器置于水平地面上。若向容器中分别倒入相等体积的原有液体,倒入前后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记录在下表中。(千克/米)
(1)求倒入后容器中酒精的深度;
(2)若倒入后酒精的质量为3.2千克,求酒精的体积;
(3)求两容器内部底面积的值。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倒入前 倒入后
(帕) 1176 1568
(帕) 1176 1960
3、一块砖长为0.20米、宽为0.1米、高为0.05米,放在水平地面上,砖的密度为2千克/米3。求:
(1)该砖的质量;
(2)该砖对地面产生的最大压强。
4、有一正方体容器,底面积为400cm2放在水平桌面上;现将一边长为0.1m,质量为7.9kg的金属块放在容器底部(ρ水=1.0×103kg/m3,g取10N/kg);求:
(1)金属块的密度;
(2)金属块对容器底的压强;
(3)向容器中加入5000cm3水后,水的深度是多少?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多大?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C
【解析】
【详解】
A.大型汽车有宽大的车轮,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车对地面的压强,故A错误;
B.压强越大,沸点越高,所以,高压锅就是利用液体沸点随气压的升高而升高的原理,故B错误;
C.三峡船闸在工作时,闸室分别与上游和下游构成连通器,运用了连通器的原理,故C正确;
D.拦河大坝上窄下宽是由于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故D错误。
故选C。
2、D
【解析】
【分析】
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
【详解】
滑雪运动员穿有滑雪板,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这样滑雪运动员就不易陷入雪地。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3、A
【解析】
【详解】
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由图可知:液体压强p甲<p乙,同时
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得
由此可知液体密度
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4、A
【解析】
【详解】
根据题意,由压强公式可知,
,
由,,故
由柱形容器液体对底部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即
由可得
由于两种液体的体积相同,根据密度公式可知
A.分别倒入相同深度的液体甲和乙,则甲和乙分别增加的压强为
,
由,则,原来压强相同,A增加的大于B增加的,即增加后甲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大于乙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故A符合题意;
B.倒入相同质量的液体甲和乙,即
则
由压强公式可得
,
又,则
原来压强相同,A增加的小于B增加的,即增加后甲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小于乙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故B不符合题意;
CD.原来液体体积相等,即
对容器底部压强相等,即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
,
由,则
当改相同体积时,改变后的液体压强分别为
,
由可得
所以。即容器底部压强仍然相等,故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B
【解析】
【详解】
A.吸盘要吸在墙壁上,需要先用力挤压塑料吸盘,把盘内的空气挤出,盘内的气压小于大气压,吸盘在外界大气压力作用下被压在墙壁上,属于大气压的应用,故A不符合题意;
B.用嘴吹胀气球是把气体吹入气球内,不是大气压的作用,故B符合题意;
C.眼药瓶拔掉盖子后,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药水倒不出来,故C不符合题意;
D.用吸管吸饮料时,口腔内气压小于饮料瓶中的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把饮料压入口内,这是有大气压的缘故,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D
【解析】
【详解】
因为两容器液面相平,抽出部分液体之后液面仍然相平,所以抽出液体的高度相同。由图可知,容器底面积SA<SB,由V=Sh可知,液面相平,高度h相同,所以VA<VB,由于甲对A底部的压力大于乙对B底部的压力,所以G甲>G乙,即m甲>m乙;由公式可知,两液体的密度关系为ρA>ρB,根据柱形容器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ρgh可知,pA>pB。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
F=pS=ρghS=ρgV=mg=G
所以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A>FB,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7、C
【解析】
【详解】
A.用力一按墨囊,排出了里面的空气,当其恢复原状时,墨囊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墨水被压入墨囊中,利用了大气压,故A不符合题意;
B.把包装袋内气体抽出,大气压将真空包装的食品被压得紧紧的,利用了大气压,故B不符合题意;
C.用注射器能把药液注入肌肉里靠的是人的推力,与大气压无关,故C符合题意;
D.由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可知吸尘器在工作时,由于转动的扇叶处气体的流速大,压强小,从而在周围大气压的作用下将灰尘、纸屑等垃圾“吸”入,利用了大气压,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B
【解析】
【详解】
A.用手捏易拉罐,手对易拉罐施力,使易拉罐变形、变瘪,与大气压无关,故A不合题意;
B.往易拉罐中注入少量沸水,摇晃几下后,气体受热排出易拉罐,将它密封冷却,罐内大气压降低,易拉罐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变瘪,故B符合题意;
C.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将密封易拉罐置于深水中,受到水的压强很大,而使易拉罐变形,与大气压无关,故C不合题意;
D.易拉罐从高处下落撞击地面,地面给易拉罐一个很大的力,使易拉罐变形,与大气压无关,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9、D
【解析】
【详解】
A.据气压与高度的关系知,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抽水机工作时,都是使其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将水压入抽水机内,进而实现把水从低处压到高处的目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根据影响大气压的因素可知,大气压跟季节、天气等也有关系,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于水的沸点受大气压的影响,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不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不是100℃,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0、A
【解析】
【详解】
CD.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
,
长方体甲、乙的形状和体积相同,设它们立方时的底面积为,平放时的底面积为,
则它们对地面压强的变化量
,
由可知
解得
则
故CD不符合题意;
AB.将它们顺时针旋转,此时甲、乙对地面的压强
,
由和可知
故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
故选A。
二、填空题
1、垂直 压力作用效果 增大
【详解】
[1]垂直压在物体表面并指向表面的力的叫压力,方向指向被压物体。
[2]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其大小为压力与受力面积之比。
[3]体检抽血时用尖的针头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
2、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降低冰的熔点
【详解】
[1]列车行驶速度很快,列车周围空气流速很快,压强很小、外侧压强大,这个压强差容易把人压向车底。因此,这一现象涉及的物理规律是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盐水的熔点比较低,在冰冻的马路上撒盐是为了降低冰的熔点。
3、大气压 马德堡半球 托里拆利 密度
【详解】
[1]当人用抽气机把塑料瓶、铁皮桶等容器中的空气抽掉一部分时,由于大气有压强,所以会把塑料瓶、铁皮桶压扁变形。
[2]证明大气压的存在而且是很大的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3]托里拆利是第一个测出大气压值的科学家是,他使用水银来做这个实验是因为水银的密度大。
4、 不变
【详解】
[1]杯子正放时,杯中的饮料柱是上粗下细的,一部分饮料压在侧壁上,所以杯底受到的压力小于杯中饮料的重力,即F1G饮料;杯子倒放时,杯中的饮料柱是下粗上细的,侧壁对饮料有向下的压力,导致杯底受到的压力大于饮料的重力,即F2G饮料;所以比较可知F1F2。
[2]倒置前后饮料的物质种类和状态没有改变,所以倒置前后饮料的密度不变。
5、小于 小于 等于
【详解】
[1][2][3]由题意可知,A、B两容器内液体的深度和质量相等,由图可知,A容器内液体的体积大于B容器内液体的体积,由可知,两容器内液体的密度关系为
ρA<ρB
由p=ρgh可知,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为
pA<pB
因两容器的底面积相等,所以,由的变形式F=pS可知,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关系为
FA<FB
又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且两容器的质量和液体的质量相等,所以由
可知,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pA′=pB′
6、马德堡半球 变小
【详解】
[1] 1654年时,当时的马德堡市长奥托·冯·格里克于神圣罗马帝国的雷根斯堡(今德国雷根斯堡)进行的一项科学实验,目的是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2]神州十三号飞船发射升空的过程中,空气的密度变小,故受到的大气压强增大。
三、计算题
1、(1);(2);
【解析】
【分析】
【详解】
解:(1)A点的深度是
A点受到水的压强
(2)容器深度
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
容器底面积
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力
答:(1)A点处水的压强是;
(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和压力。
2、(1);(2);(3)
【解析】
【分析】
【详解】
解:(1)根据可知,倒入后酒精的深度
(2)根据可知,酒精的体积为
(3)由表中数据可知,酒精倒入前后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差为
水倒入前后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差为
根据可知,酒精高度变化量为
水的高度变化量为
又因为倒入酒精和水体积相等,根据可知,两容器内部底面积的比值
答:(1)倒入后容器中酒精的深度为;
(2)若倒入后酒精的质量为3.2千克,酒精的体积为;
(3)两容器内部底面积的值为。
3、(1)2kg;(2)3920Pa
【解析】
【详解】
解:(1)砖的体积
由可得,该砖的质量
(2)该砖对地面的压力
当砖立放时受力面积最小,对地面的压强最大,此时的受力面积
则该砖对地面产生的最大压强
答:(1)该砖的质量为2kg;
(2)该砖对地面产生的最大压强为3920Pa。
4、(1)7.9×103kg/m3;(2)7.9×103Pa;(3)0.15m,1500Pa
【解析】
【分析】
【详解】
解:(1)金属块的体积
金属块的密度
(2)金属块对容器底的压力
金属块的底面积
金属块对容器底的压强
(3)水面与金属块上表面相平时水的体积
因此金属块上表面上方水的体积
金属块上表面上方水的高度
容器内水的深度
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答:(1)金属块的密度为7.9×103kg/m3;
(2)金属块对容器底的压强为7.9×103Pa;
(3)向容器中加入5000m3水后,水的深度是0.15m,水对容器底的压强1500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