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一章 简单电路专题训练试卷(Word版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一章 简单电路专题训练试卷(Word版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5-06 14:51: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一章 简单电路专题训练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后,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A.电流表和电压表都烧坏 B.电流表烧坏,电压表正常
C.电压表烧坏,电流表正常 D.先烧坏电流表,再烧坏电压表
2、下列图中,要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时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则接线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3、下图是直接用电压表测电灯L2两端电压的电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4、在相同温度下,关于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铜线的电阻一定比铝线的小
B.长度相同粗细也相同的铜线和铝线电阻相等
C.长度相同的两根铜线,粗的那根电阻较大
D.粗细相同的两根铜线,长的那根电阻较大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种电荷互相吸引
B.电流表可以直接连在电源两极上
C.长度相同的两根铝线,粗的比细的电阻大
D.电路中有电流,电路两端就一定有电压
6、为了联系方便,在两个办公室各装了一只电铃,要使任何一方按开关都只能使对方的电铃发声,则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7、小亮发现骑车上学的同学们,因为赶时间经常忘记收起自行车支架便骑车或没有锁车就离开,因此他设计了提醒收支架和锁车的电路。当车的支架支起(开关S1闭合)时,蜂鸣器响起,提醒锁车;当车上好锁抽出钥匙(开关S2断开)后,蜂鸣器停止发声。如下图所示的四个电路设计,其中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8、常用智能手机是通过指纹开关S1或密码开关S2来解锁的,若其中任一方式解锁失败后,锁定开关S3均会断开而暂停手机解锁功能,S3将在一段时间后自动闭合而恢复解锁功能.若用灯泡L发光模拟手机解锁成功,则符合要求的模拟电路是
A. B.
C. D.
9、小华用滑动变阻器控制小灯泡的亮度,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4种电路,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④ B.②④ C.③② D.④②
10、甲、乙两个轻质小球,若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排斥甲小球,而甲球和乙球相互吸引,则乙小球(  )
A.带负电 B.带正电
C.不带电 D.可能带负电,可能不带电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5分)
1、小健同学将铜片、锌片插入柠檬,制成柠檬电池。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发光二极管发光,此装置的能量转化过程是   能转化为电能,然后再转化为光能。图中小灯泡左“+”右“-”,可知铜片是柠檬电池的   (选填“正极”或“负极”)。
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要使 L1、 L2并联在电路中,只能闭合开关   。要使 L1、 L2 串联在电路中,只能闭合开关   。为了防止电路出现短路,不能同时闭合开关    。
3、如图所示,小灯泡L和电阻R中电流I随电压U变化图像,若将它们并联接在电压为2V的电源两端时,电路中的总电流为   A;若将它们串联接在电压为4V的电源两端时,电路中的总电流为   A。
4、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为   伏,金属导体中的电流是由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的,自由电子带   电(选填“正”或“负”),其定向移动方向与电路中的电流方向   (选填“一致”或“相反”).
5、干燥的天气里,小红在阳光下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越梳头发越蓬松,其主要原因是头发带上了   种电荷相互排斥。小红用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带电的头发时,发现头发吸了过来,说明头发带的是   电荷。
三、计算题(3小题,每小题7分,共计21分)
1、如图所示,小松利用标有“20Ω 2A”的滑动变阻器设计了一个亮度可调节的小台灯,其中电源电压恒定,忽略灯丝电阻变化。
(1)闭合开关,当滑片P移至B端时,电压表的读数为6V,求电源电压;
(2)闭合开关,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移至A端附近时,电流表示数为0.24A,电压表示数为2V,利用当前所学知识求通过R的电流和R两端电压;
(3)滑动变阻器铭牌“20Ω 2A”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2、物理学中把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任一横截面的电荷量叫做电流强度,简称电流,其定义式为,其中表示电流,单位为安培(A),表示在时间(单位为s)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单位为库仑(C)。
(1)已知在内通过某段导线横截面积的电子数为个,单个电子的电荷量为,求导线中的电流;
(2)如图所示,是横截面积为、长为的一段粗细均匀的导体。两端加一定的电压后,设导体中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速度大小为,导体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荷数为,每个自由电荷的电荷量为。请用题中所给的物理量符号表示出导体中的电流。要求写出具体过程。
3、如图甲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A1、A2的示数分别如图乙所示,电压表的示数为4.5V。求:
(1)通过灯L1、L2的电流;
(2)灯L1两端的电压。
四、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12分,共计24分)
1、为了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同学们设计了如图1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
(1)在实验操作中,A组同学试触时电流表的指针向着没有刻度的左侧偏转(如图1乙所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电流表的   ;
(2)B组同学试触时电流表的指针扫过有刻度的地方,直到右侧没有刻度的地方(如图1丙所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电流表的   ;
(3)A组同学经过努力,排除故障后,测出了L1、L2支路和干路上的电流分别为IB、IC、IA,电流表示数如图2中甲、乙、丙所示,可读出:IB=0.56A,IC=   A,IA=   A;根据测量结果,在误差允许范围内你认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和支路电流的关系是:   ;
(4)为了验证结论的普遍性,有些同学采用了更换不同电源继续实验的方法进行验证,你还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5)结合你用一个电流表做这个实验时的体会,提出一条对本实验的改进意见:   。
2、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时,小兵、小红两位同学作出了如下猜想:
①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有关;
②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
③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实验室提供了4根电阻丝,规格、材料如下表
编号 材料 长度/m 横截面积/mm2
A 镍铬合金 0.5 0.5
B 镍铬合金 1.0 0.5
C 镍铬合金 0.5 1.0
D 锰铜合金 0.5 0.5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
(1)为了验证上述猜想①,应该选用编号为   两根电阻丝进行实验;如果选用编号为A、C两根电阻丝进行实验,是为了验证猜想   (填序号);如果选用编号为A、D两根电阻丝进行实验,是为了验证猜想    (填序号),分别将A和D两电阻丝接入电路中M、N两点间时,电流表示数不相同,由此,初步得到的结论是: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时,   。
(2)有同学认为:可以根据灯泡亮度的变化来判断接入的电阻丝阻值的变化情况.老师指出:此实验中这种方法不可取,这是因为电源电压一定时,所选电阻丝的阻值相差太小,灯泡亮度变化   (选填“明显”或“不明显”)。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B
【解析】【解答】根据题中的电路图可知,电流表并联在电源两端,因此闭合开关后将形成电源短路,电流表会被烧坏,电压表不会被烧坏。
故答案为:B。
【分析】电流表相当于一根导线,电压表相当于开路,该电路闭合开关后,电流会流过电流直接流回负极,造成短路状态,电流表烧坏。
2、【答案】C
【解析】【解答】A.图中滑动变阻器使用了上面两个接线柱,将金属杆接入电路,即接入电路的电阻为零,滑片右移,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仍然为零,A不符合题意。
B.图中滑动变阻器使用了下面两个接线柱,整个电阻丝全部接入了电路,滑片移动,连入电路的电阻丝长度不变,电阻不变,B不符合题意。
C.图中滑动变阻器的左半段电阻丝接入电路,滑片右移,连入电路的电阻丝变长,电阻变大,C符合题意。
D.图中滑动变阻器的右半段电阻丝接入电路,滑片右移,连入电路的电阻丝变短,电阻变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滑动变阻器连接时要一上一下,滑片远离下面的接线柱,电阻变大。
3、【答案】D
【解析】【解答】用电压表测电灯L2两端电压,就应该把电压表并联在L2的两端,A、B、C三图中电压表都串联在被测电路中,这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D。
【分析】电压表连接时,和用电器并联使用,接线柱要正入负出。
4、【答案】D
【解析】【解答】电阻是导体自身的一种特性,它由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决定,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大小无关.
A. 由于没有控制导体长度和粗细相同,所以不能说铜导线的电阻一定比铝导线的电阻大,故错误;
B. 长度相同,粗细也相同的铜线、铝线,材料不同,电阻不相等,故错误;
C. 导线的材料和长度相同的两根铜线,粗的那根电阻较小,故错误;
D. 导线的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长的那根电阻较大,故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电阻是导体自身的一种特性,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
5、【答案】D
【解析】【解答】A.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A不符合题意;
B.电流表电阻极小,若直接接在电源的两极,则会产生很大的电流,烧坏电源。故不允许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的两极上。B不符合题意;
C.同种材料的导体长度相同,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故长度相同的两根铝线,粗的比细的电阻小,C不符合题意;
D.在闭合的回路上施加电压,从而驱动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电荷间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阻大小和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
6、【答案】C
【解析】【解答】任何一方按开关都能使对方的电铃发声,说明两个用电器工作时互不影响,则该电路为并联电路,支路电铃由支路的开关控制。
A.由电路图可知,上面办公室开关闭合,下面办公室电铃发声,下面办公室电铃闭合,两个办公室电铃都不发声,不符合题意,A不符合题意;
B.由电路图可知,只有一个开关在下面办公室,开关闭合时,两个电铃都响,不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
C.由电路图可知,上面办公室开关闭合,下面办公室电铃发声,上面办公室开关闭合,下面办公室电铃发声,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D.由电路图可知,由电路图可知,两开关都断开时,上面办公室电铃发声,两开关都闭合时,两电铃都发声,只闭合一个开关,下面办公室电铃都不发声,不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任何一个开关闭合,电铃都可以工作,结合题目给出的电路的要求,结合选项设计电路即可。
7、【答案】D
【解析】【解答】A.S1未闭合时,蜂鸣器会一直在响,A不符合题意;
B.开关S1闭合时,蜂鸣器被短路,不可能响起,B不符合题意;
C.蜂鸣器被S2短路,S1闭合时,蜂鸣器不可能响起,C不符合题意;
D.开关S1闭合时蜂鸣器响起,开关S2断开后蜂鸣器停止发声,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由题意可知,当车的支架支起时蜂鸣器响起,说明S2、S1、电源、蜂鸣器组成的电路通路;当车上好锁抽出钥匙后蜂鸣器停止发声,说明S2、S1、电源、蜂鸣器组成的电路断路,据此逐个分析每个选项。
8、【答案】C
【解析】【解答】由题意知开关S1或开关S2均可接通电路,所以S1、S2并联,开关S3断开手机解锁功能暂停,说明S3位于电路干路.C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题意得出三个开关的位置和连接方式,判断即可。
9、【答案】C
【解析】【解答】①中两接线柱都在下面的电阻丝上,滑动变阻器相当于定值电阻,即不能改变小灯泡的亮度,故①错误;②③都是选择一上一下接入电路,即滑动变阻器的解法正确,滑动变阻器移动滑片时,都可以改变小灯泡的亮度,故②③正确;④中两接线柱都在上面的金属杆上,此时滑动变阻器相当于导线,即不能改变小灯泡的亮度,故④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结合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分析解答。
10、【答案】D
【解析】【解答】若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其排斥甲小球,故甲带正电,而甲球和乙球是相互吸引,乙球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因为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故乙可以不带电,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带电体的性质是能够吸引轻小物体;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二、填空题
1、【答案】化学;正极
【解析】【解答】在如图所示的工作过程中,其能量转化方式主要是柠檬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二极管的光能,由图可知铜片与二极管的正接线柱相连,所以铜片是柠檬电池的正极。
【分析】柠檬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根据二极管的正负极即可判断电源的正负极。
2、【答案】S1、S3;S2;S2S3
【解析】【解答】(1)当 L1、 L2并联时,如下图所示:
那么只能闭合的开关是 S1、S3 ;
(2) 使 L1、 L2 串联在电路中, 如下图所示:
只能闭合开关 S2 ;
(3)如果出现短路,如下图所示:
为了防止出现短路,不能同时闭合的开关是 S2、S3。
【分析】(1)找到灯泡和电源之间单独的两条支路,在必经之路上的开关必须闭合,其它的必须断开;
(2)找到依次通过两个灯泡的唯一的通路,在必经之路上的开关必须闭合,其它的必须断开;
(3)找到没有用电器的通路,在必经之路上的开关必须闭合,其它的必须断开。
3、【答案】0.35;0.15
【解析】【解答】小灯泡L和电阻R并联接在电压为2 V的电源两端时,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它们两端的电压UL=UR=2 V
由图像可知,通过它们的电流分别为IL=0.25 A,IR=0.1 A
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电路中的总电流I=IL+IR=0.25 A+0.1 A=0.35 A小灯泡L和电阻R串联后重新接在4 V的电路中,由图像可知,当电路中电流I′=0.15 A时,它们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L′=1 V,UR′=3 V
且U=UL′+UR′=1 V+3 V=4 V
所以将它们串联接在电压为4V的电源两端时,电路中的总电流为0.15A。
【分析】并联电路中,支路电压相等,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串联电路中,电流相等,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电压之和。
4、【答案】1.5;负;相反
【解析】【解答】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为1.5伏;电流是由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物理学中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带负电,负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的方向与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分析】牢记常见的电压值。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5、【答案】同;负
【解析】【解答】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时,梳子与头发摩擦起电,头发由于带上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蓬松起来。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玻璃棒与头发相吸,由于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所以头发带负电荷。
【分析】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三、计算题
1、【答案】(1)解:由图可知,灯泡L与滑动变阻器组成串联,电压表测量的是灯泡L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量的是电路中的电流,当滑片P移到B端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0,电压表测量的是灯泡L两端的电压,也是电源电压,所以电源电压U=UL=6V
答:电源电压是6V;
(2)解:由图可知,灯泡L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量的是灯泡L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量的是电路中的电流,当滑片P移到A端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大,通过滑动变阻器R的电流I滑=I=0.24A
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U滑=U﹣UL=6V﹣2V=4V
答:滑片P移至A端时,通过滑动变阻器R的电流是0.24A,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是4V;
(3)解:滑动变阻器铭牌含义:20Ω表示滑动变阻的最大阻值为20Ω;2A表示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2A。
答:20Ω表示滑动变阻的最大阻值为20Ω,2A表示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2A。
【解析】【分析】(1)理清元件的连接方式及电表的测量对象,当滑片P移到B端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0,电压表测量的是灯泡L两端的电压,也是电源电压。
(2)当滑片P移到A端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大,根据串联电路电流规律可知通过滑动变阻器R的电流,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可求出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
(3)结合滑动变阻器铭牌含义解答即可。
2、【答案】(1)解:已知在内通过某段导线横截面积的电子数为个,单个电子的电荷量为,通过导线的电荷量
导线中的电流
答:导线中的电流是;
(2)解:如图所示,因为导体中的自由电荷的速度为,则电荷移动距离所用的时间为
其体积为,则通过导体某一截面的自由电子数为,该时间内通过导体该截面的电量
根据电流的定义式,解得
【解析】【分析】根据电流定义式可求导线中的电流。
(2)先计算出t秒内通过导体某一截面的自由电子数,然后再算总电荷量,结合电流定义式可证明出电流强度的微观表达式。
3、【答案】(1)解:由图甲可知,灯L1、L2并联,电流表A1测通过灯L1的电流,电流表A2测干路电流。结合图乙可知,电流表A1选用的是0~0.6A量程,电流表A2选用的是0~3A量程,所以,通过灯L1的电流I1=0.24A,干路电流I=1.2A,通过灯L2的电流
I2=I-I1=1.2A-0.24A=0.96A
答:通过灯L1的电流0.24A,通过灯L2的电流0.96A;
(2)解:由题意可知,灯L1两端的电压等于电源电压为4.5V。
答:灯L1两端的电压4.5V。
【解析】【分析】(1)理清元件的连接方式及电表的测量对象,结合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读出电流表的示数,进一步计算即可。
(2)利用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解答即可。
四、实验探究
1、【答案】(1)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2)量程太小
(3)0.44;1;IA=IB+IC
(4)换用不同规格灯泡进行多次实验
(5)使用三个电流表同时接在电路中的A、B、C处,测出它们的电流
【解析】【解答】(1)电流表指针向着没有刻度的左侧偏转,这是由于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造成的;(2)电流表指针扫过有刻度的地方,直到右侧没有刻度的地方,这是由于电流表量程太小造成的;(3)由图2乙所示电流表可知,其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示数IC=0.44A;由图2丙所示电流表可知,其量程为0~3A,分度值为0.1A,示数IA=1A;由实验数据可知,在误差允许范围内你认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和支路电流的关系是:
IA=IB+IC;(4)为了得出普遍结论,可以换用不同规格灯泡进行多次实验;(5)为方便实验操作,可以使用三个电流表同时接在电路中的A、B、C处,测出它们的电流。
【分析】(1)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指针反向偏转;(2)电流表选择的量程太小,指针超过最大刻度值;(3)根据电流表选择的量程和指针位置测量电流;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4)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可以实现多次实验,探究普遍性;(5)多个电流表同时测量,操作更方便。
2、【答案】(1)A、B;②;③;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2)不明显
【解析】【解答】(1)由表知:电阻丝A与B的材料、横截面积相同而长度不同,可用A与B验证猜想①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有关。
A. C两根电阻丝材料与长度相同而横截面积不同,故可用A与C验证猜想②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
A. D两根电阻丝长度与横截面积相同而材料不同,用A与D可验证猜想③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A. D两根电阻丝长度与横截面积相同而材料不同,分别将A和D两电阻丝接入电路中M、N两点间时,电流表示数不相同,由此,初步得到的结论是: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2)有同学认为:可以根据灯泡亮度的变化来判断接入的电阻丝阻值的变化情况。老师指出:此实验中这种方法不可取。这是因为电源电压一定时,所选电阻丝的阻值相差太小,灯泡亮度变化不明显,不容易判断,但电路中电流大小有差别,可以通过电流表示数来判断。
【分析】(1)利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电阻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
(2)电压一定时,由P=可知,导体电阻变化不大时,灯泡的功率变化不大,灯泡的亮暗变化不明显,不能反映电阻变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