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01
考点解读
02
04
05
考点梳理
真题剖析
实战提分
八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03
易错知识点拨
01
考点解读
单元时间轴
02
考点梳理
知识点1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含义:民族区域自治是在________________(基础和前提),在_____________________(实施区域)实行区域自治,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在自治区域内,由当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治权限),行使自治权。
2.性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我国的一项_______________。
3.民族自治区(共5个):______________(1947年,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____________自治区、__________自治区、________自治区、______自治区
4.意义:(1)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 (2)对维护_________、巩固________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3)为实现各民族_________奠定了基础。
国家统一领导下
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
基本政治制度
内蒙古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
广西壮族
宁夏回族
西藏
民族团结
祖国统一
共同繁荣
知识点2 国家为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采取的措施及意义
1.措施
(1)政治上: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一系列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废除剥削和压迫;
(2)经济上:通过人才、资金、技术、物资等援助,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__________;
(3)文化上:国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4)实施____________战略,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缩小地区差距,扩大内需。
2.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意义: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有了长足发展,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少数民族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实现了____________。
民主改革
社会主义改造
经济建设
西部大开发
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民族大团结
知识点3 “一国两制”的构想
1.时间:_________后(20世纪80年代);提出者:_________(最早针对_______问题提出来的)。
2.含义:在_________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_________制度 (大陆),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_________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______”是“一国两制”的____________)。
3.目的(出发点):解决_______历史遗留问题,实现_________,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4.意义:(1)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方向;(2)为_____和_____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3)有利于港澳台地区的_______________。
5.地位: “___________________”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改革开放
邓小平
台湾
祖国统一
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
一国
核心和前提
港澳台
祖国统一
香港
澳门
繁荣稳定和发展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知识点4 香港和澳门回归
1.香港回归:_____________凌晨, 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成立中国_________________。
2.澳门回归:______________凌晨, 中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成立中国________________。
(特别行政区:“特别”在于__________不同,享有__________,但没有________和_______)
3.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的原因 (1)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2)“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3)香港、澳门自古就是中国领土,实 现祖国统一是全球华人的共同心愿; (4)中英双方的共同努力。
4.回归意义: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开创了香港、澳门历史发展新纪元;为解决__________提供了成功范例。
1997年7月1日
香港特别行政区
1999年12月20日
澳门特别行政区
社会制度
高度自治权
外交权
军事权
台湾问题
知识点5 我国的对台政策
时期 领导人 政策
新中国成立初期 毛泽东 明确提出要________
( )
20世纪50年代中期
改革开放后 邓小平 “ ”
(对台基本方针)
江泽民 八项主张
胡锦涛 《 》
解放台湾
武力
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反分裂国家法
知识点6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时间 历史事件 内容或意义
1979年
1987年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人民解放军停止炮击金门和马祖
走向缓和
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
打破隔绝
台湾成立“海基会”
大陆成立“海协会”
开始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
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
两岸关系迈出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成为两岸交往的基础和关键
“汪辜会谈”
对促进两岸关系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时间 历史事件 内容或意义
1995年
2005年
2008年
2015年
江泽民提出 “八项主张”
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
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 之旅”访问团访问中国大陆
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 的会见,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颁布《反分裂国家法》
两岸达成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等协议
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两岸民众交往更加密切
“习马会”
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续表:
知识点7 如何应对阻碍统一台湾的因素
(1)阻碍统一台湾的因素:①_________蓄意制造分裂;②_________利用台湾问题牵制中国的统一和发展。
(2)我们应如何应对:
①坚决__________________(《反分裂国家法》);
②反对外国势力以任何形式__________________;
③采取______________的方针解决社会体制问题;
④增强___________
台独势力
外国势力
依法打击台独分子
干涉中国内政
“一国两制”
综合国力
03
真题剖析
(2021·贵港)1984年,邓小平在与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会谈时指出:“就香港问题而言,三方面都能接受的只能是‘一国两制’,允许香港继续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这说明( )
A.“一国两制”是仅就香港问题提出的
B.“一国两制”吸收了历史上的成功经验
C.“一国两制”是实事求是的产物
D. 香港的稳定取决于资本主义制度
C
【解析】“一国两制”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结合题目关键“三方面都能接受的只能是‘一国两制’”可知,答案是C。“一国两制”是就台湾问题提出的,故排除A。“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创造性提出的伟大构想,历史上没有的成功经验可借鉴,故排除B。“一国两制”是香港繁荣和稳定的最大保证,故排除D。
04
实战提分
基础过关
1.(2021·贺州)2005年3月,《反分裂国家法》第五条指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国家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高度自治。”这反映,我国以国家法强调了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是( )
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
C.台湾实行高度自治 D.两岸政治对话的开展
2.(2021·天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是( )
A.内蒙古自治区 B.广西壮族自治区
C.宁夏回族自治区 D.西藏自治区
A
A
拓展提升
3.(2021·常德)“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一九九七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邓小平同志所说的“时机成熟”主要是指( )
A.中国人民渴望国家统一
B.“一国两制”的构想被各方接受
C.中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D.中国在政治上完全独立自主
C
4.(2021·菏泽)史实就是历史事实,史论是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下列选项中属于史论的是( )
A. 1956年,中国共产党北京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B.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C. 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4个经济特区
D.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
5.(2020·资阳)20世纪末,中央在西部实施大开发政策。这一政策实施以来,西部在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教育和文化卫生事业等方面建设了一大批项目。当今,党和政府又加大了对西部精准扶贫的倾斜力度。党和政府实施这些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
A. 实现少数民族的当家做主 B. 改善西部的基础设施建设
C. 推动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 D. 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D
D
6.(2021·百色)1992年11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的代表在香港会晤,达成了在处理两岸事务性交涉中的重要共识,后称为“九二共识”。这个共识是( )
A.“一国两制,和平统一”
B.两岸加强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
C.反对台独,武力统一
D.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7.(2020·河池)河池市有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巴马瑶族自治县等,它们的设置与我国一项政治制度有关,这项制度是( )
A.政治协商制度 B.社会主义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按劳分配制度
D
C
本 课 结 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