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七 统计表 平均数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七 统计表 平均数 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5-06 11:05: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平均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通过操 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 学会并能灵活运用方法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 是整数)。
2、能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 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与同伴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运用 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能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一、初步建立平均数的意义
我们班上的杨乐天、刘佳奥、杨泽康对我的投篮技术也深表怀疑。就在上星期,他们三人还约我进行了一 场“1 分钟投篮挑战赛”。怎么样,想不想了解现场的比赛情况。
出示:刘佳奥1分钟投中5个刘佳奥觉得少,于是想让老师再给两次机会?你们觉得该给他机会吗?为什么?
出示:第二次5个第三次5个你们觉得他一分钟能投中多少个?用哪个数表示合适?(5个)
出示:杨乐天第一次:3个第二次:4个第三次:5个 。到底用几个表示他1分钟投篮的一般水平(4个)有不同答案吗?(3个)为什么?
生:用3次总数加起来除以3,就可以了3+4+5=12 12÷3=4 有没有同意4个,但和上面的理由不一样吗?把第3次移一个到第五次,这样就一样多了,这种方法叫做移多补少。杨泽康:3个7个2个
小组讨论:该用几个表示,杨泽康的水平?
生:3+7+2=12 12÷3=4
还有其它方法吗?用移多补少的方法?7里面移一个给第一次,再移2个给第3次。
移多补少,和平均分,它们的目的都是什么?
把几个不相等的数,变成相等的数,这个相等的数,就叫做原来几个数的平均数。
看杨乐天3次投篮次数,平均数能代表他第1次,投篮水平吗?第2次,第3次呢?
(不能)那平均数能代表什么呢?(普通,一般的水平)
板书: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
想看李老师投篮的个数吗?但李老师想投4次,大伙同意吗?
出示:4个6个5个。这是李老师在投3次后,就后悔了,你们知道为什么老师会后悔呢?你知道李老师前3次投篮个数的平均数是几吗?(5个)那你觉得李老师在投第4次后,你们张老师会胜他们吗?会输吗?会平吗?(都有可能)出示:第4次1个。你们会算出李老师这四次投篮的平均数吗?(学生算→平均数是4个)
李老师输了,你们知道其中的原因吗?(最后一次投的太少)李老师反思:如果最后一次投5个,或者是9个,你们认为结果会怎样?(让学生算平均数)
平均数很敏感,很容易发生变化。引导学生发现:超过平均数的部分,可以正好把不足平均数的部分填满。可以运用这个规律找平均数。
巩固练习:
1、出示,李强所在的篮球队的平均或高是160㎝,那么李强身高有160㎝吗?为什么?
2、出示:中国男子篮球队的平均身高200㎝,(电脑出示中国男子篮球队全家幅)
看样子这里面肯定有人不足200㎝,你知道姚明的身高吗?姚明226出示最矮的队员身高178㎝
3、出示:平均水深110厘米冬冬身高140厘米,他下游游泳有危险吗
出池塘底部图片(学生立刻感觉有危险)(50、130、200、70、100)
4、出示:2007中国男性平均寿命71岁。30年前前68岁?这是好事吗?高兴吗?可是有个70岁的老爷爷听到这个消息后都不高兴?你知道原因吗?他觉得他只能活1年了。你觉得他学过平均数吗?谁能劝劝他吗?那你知道你身边超过71岁的男性吗?
(让学生举例)
了解了男性的,想了解女性吗?猜猜看?
出示:2007年女性平均寿命是74岁
板书:移多补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