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8-2019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组第16课《青山不老》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8-2019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组第16课《青山不老》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11-29 18:55:25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8-2019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组第16课《青山不老》同步练习
一、基础运用
1.看拼音,写词语。
yín sòng qiào lì qīn wěn
           
qín miǎn jìng mì hōng kǎo
           
2.形近字组词
炕      稍      肆      载   
坑      梢      律      栽   
3.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   母亲
一   沙滩 一   耕地
一   松针 一   河流 一   昆虫
4.改正错别字
①如果矿产资源都枯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   改为   
②我们热爱大地,就像初生的婴儿倦恋母亲温暖的怀抱一样。   改为   
③印第安人喜爱风飘来的松枝的幽香。   改为   
④青草、绿叶、花朵是非曲直们的姐妹,麋鹿、俊马、雄鹰是我们的兄弟。   改为   
5.把下面排列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在横线上写上序号。
   而另一方面,由于地球上的燃烧物增多,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急剧增加。
   目前,地球的绿色之肺——森林正在日益萎缩。
   这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甚至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近200年来,地球上已有三分之一左右的森林被采伐和毁掉。
6.(2018六上·桐梓期末)找出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并改正其它组的错别字。
①奥密 蕴含 吟诵 德高望重
②泥浆 朦胧 艰巨 义味深长
③抱欠 搁板 倒霉 流连忘返
④眷恋 恩赐 威胁 自作自受
二、阅读理解
7.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現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
(1)“另一种东西”的含义:   。
(2)画线的句子在文中起着   的作用。
(3)下列对“青山是不会老的”理解正确的是(  )
A.青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充满着生机,这样青山就焕发青春,永远不老
B.老人不仅留下了青山,还留 他与环境作斗争的不屈精神,以及绿化家园、保护环境的奉献精神。老人的精神不老,青山也必将长青点亮智慧灯
8.(2018六上·桐梓期末)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生态灾难:草原变煤坑,假羊骗游客
霍林郭勒位于科尔沁草原北端,近年大肆开采煤矿和发展电力、化工项目,导致荒漠化严重。当地政府竟用石膏雕塑羊群,造假景观,欺骗游人。
霍林郭勒在蒙古语是“美食河”之意,意思是牛羊放牧畅饮之地,号称有“中国最好最美的草原”。相传1500年前北朝民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就源于此和相邻的呼伦贝尔草原。记者抵过时正值严冬,当地冰天雪地,草原枯黄;加上到处是黑乎乎的煤场和喷着浓烟的烟囱,实在令人失望。
正当记者陷入沉思之时,猛见国道两旁出现成群的牛羊、成队的骆驼、昂首的骏马和美丽的鸵鸟。奇怪的是这些草原生灵在呼啸的北风中,竟一动不动,仿佛被冰雪冻僵般。下车走近才发现,原来那都是假的,是用石膏做的仿真品。远看美如画,近看却是假,记者一时不知该赞还是该骂。
(1)给文中横线的字注音。
   
风吹草低见牛羊
(2)找文中的语句来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3)说说那里的人们为什么要造假羊,假牛?
(4)“正当记者陷入沉思之时,猛见国道两旁出现成群的牛羊、成队的骆驼、昂首的骏马和美丽的鸵鸟。”记者在深思什么?
(5)“远看美如画,近看却是假,记者一时不知该赞还是该骂。”你认为是该赞还是该骂,说说你的理由。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吟诵;俏丽;亲吻;勤勉;静谧;烘烤
【考点】拼音;词形;青山不老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本课生字的掌握情况,学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读生字,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吟、俏、勤、谧、烘”容易写错。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2.【答案】火炕;稍等;放肆;记载;土坑;树梢;规律;栽树
【考点】字形;青山不老
【解析】【分析】炕的偏旁为火字旁,读kàng,坑的偏旁为土字旁,读kēng;稍的偏旁为禾,梢的偏旁为木,这两个字为同音字,都读shāo;肆读sì,律读lù,这两个字为形近字,不要弄混;载的下半部分为车,栽的下半部分为木,这两个字为形近字,不要弄混。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
3.【答案】位;片;块;枚;条;只
【考点】语言表达;青山不老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量词的掌握情况及对课文的熟练程度,在于平时学生多读。这道题是让填量词,量词通常用来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如:一位母亲、一片沙滩、一块耕地、一枚松针、一条河流、一只昆虫。
【点评】掌握量词的用法,学生做题就容易了,平时要注意积累。 
4.【答案】揭;竭;倦;眷;枝;脂;俊;骏
【考点】字形;青山不老
【解析】【分析】
故答案为:
【点评】
5.【答案】3;1;4;2
【考点】句子排序、仿写;青山不老
【解析】【分析】连贯类题目做题时要注意把握基本内容,初步分层归类,先在小范围内排序,然后再考虑层次间的衔接,其中应先找出相关联词、代词以及表时间、地点的词语,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诵读语段,检查确定。细读不难发现恰当的排序为:3142.
【点评】该题考查对句子进行排序的能力,此外还考查学生对语段的整体把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6.【答案】①密—秘;②义—意;③欠—歉;④没有错别字
【考点】字形
【解析】【分析】此题是考查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改正错别字。认真分析词语中哪个字用错了,应该怎样改正。成语的用字都是固定不变的,不能随便改动。
故答案为:①密—秘;②义—意;③欠—歉;④没有错别字。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7.【答案】(1)表面上指老农创造的这片绿洲,还指开辟山林、绿化家园的精神和造福后代的情怀
(2)点明中心
(3)B
【考点】语段阅读;青山不老
【解析】【分析】(1)这道题考查的是对文中重点词句的理解。“另一种东西”在文中指的是什么呢?要联系上下文,从老人改造山沟、创造绿洲,以及老人绿化家园的精神这两个方面来考虑。(2)这道题考查的是句子在文中所起的作用。首先,要读读这句话,了解这句话表述的内容和含义,这句话与题目相呼应,直接抒情,赞美了老人绿化家园、造福后代的功绩;然后,结合这句话的意思想一想它在文中的作用。(3)这道题考查的是对文中重点语句的理解。要联系上下文,结合老人改造山沟、植树造林的事迹来理解,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青山”上的绿树不会老,老人植树改造山林环境、绿化家园的精神也不会老。
【点评】(1)能够根据语境推断词语的含义,意思表述正确即可。(2)本题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解答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具体语境,从内容、结构等角度分析作答。(3)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
8.【答案】(1)xiàn
(2)生态灾难:草原变煤坑,假羊骗游客
(3)因大肆开采煤矿和发展电力、化工项目,导致荒漠化严重。当地政府用石膏雕塑羊群,造假景观,欺骗游人。
(4)中国最好最美的草原,为什么会草原枯黄,到处是黑乎乎的煤场和喷着浓烟的烟囱。
(5)观点(一):该赞,人们知道自己的行为错误,现在用这种方式来赎罪或唤醒人们保护生态环境。
观点(二):该骂,人们不加节制的发展电力等,不考虑生态环境的恶化,还欺骗游客。
【考点】语段阅读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在于平时学生对读音的的辨析。多音字音不同,义不同,组成的词语也不同,解答此题,要求学生首先要读准词语,然后依据汉字选择正确的音节即可。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因大肆开采煤矿和发展电力、化工项目,导致荒漠化严重。当地政府用石膏雕塑羊群,造假景观,欺骗游人。
(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5)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
故答案为:(1)xiàn;(2)生态灾难:草原变煤坑,假羊骗游客;(3)因大肆开采煤矿和发展电力、化工项目,导致荒漠化严重。当地政府用石膏雕塑羊群,造假景观,欺骗游人。(4)中国最好最美的草原,为什么会草原枯黄,到处是黑乎乎的煤场和喷着浓烟的烟囱。(5)观点(一):该赞,人们知道自己的行为错误,现在用这种方式来赎罪或唤醒人们保护生态环境。观点(二):该骂,人们不加节制的发展电力等,不考虑生态环境的恶化,还欺骗游客。
【点评】(1)对于多音字,我们读的时候,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
(2)、(3)、(4)这三个题主要内容的考查。阅读短文,梳理段落,就可以找出答案。(5)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表述正确,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8-2019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组第16课《青山不老》同步练习
一、基础运用
1.看拼音,写词语。
yín sòng qiào lì qīn wěn
           
qín miǎn jìng mì hōng kǎo
           
【答案】吟诵;俏丽;亲吻;勤勉;静谧;烘烤
【考点】拼音;词形;青山不老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本课生字的掌握情况,学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读生字,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吟、俏、勤、谧、烘”容易写错。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2.形近字组词
炕      稍      肆      载   
坑      梢      律      栽   
【答案】火炕;稍等;放肆;记载;土坑;树梢;规律;栽树
【考点】字形;青山不老
【解析】【分析】炕的偏旁为火字旁,读kàng,坑的偏旁为土字旁,读kēng;稍的偏旁为禾,梢的偏旁为木,这两个字为同音字,都读shāo;肆读sì,律读lù,这两个字为形近字,不要弄混;载的下半部分为车,栽的下半部分为木,这两个字为形近字,不要弄混。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
3.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   母亲
一   沙滩 一   耕地
一   松针 一   河流 一   昆虫
【答案】位;片;块;枚;条;只
【考点】语言表达;青山不老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量词的掌握情况及对课文的熟练程度,在于平时学生多读。这道题是让填量词,量词通常用来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如:一位母亲、一片沙滩、一块耕地、一枚松针、一条河流、一只昆虫。
【点评】掌握量词的用法,学生做题就容易了,平时要注意积累。 
4.改正错别字
①如果矿产资源都枯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   改为   
②我们热爱大地,就像初生的婴儿倦恋母亲温暖的怀抱一样。   改为   
③印第安人喜爱风飘来的松枝的幽香。   改为   
④青草、绿叶、花朵是非曲直们的姐妹,麋鹿、俊马、雄鹰是我们的兄弟。   改为   
【答案】揭;竭;倦;眷;枝;脂;俊;骏
【考点】字形;青山不老
【解析】【分析】
故答案为:
【点评】
5.把下面排列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在横线上写上序号。
   而另一方面,由于地球上的燃烧物增多,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急剧增加。
   目前,地球的绿色之肺——森林正在日益萎缩。
   这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甚至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近200年来,地球上已有三分之一左右的森林被采伐和毁掉。
【答案】3;1;4;2
【考点】句子排序、仿写;青山不老
【解析】【分析】连贯类题目做题时要注意把握基本内容,初步分层归类,先在小范围内排序,然后再考虑层次间的衔接,其中应先找出相关联词、代词以及表时间、地点的词语,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诵读语段,检查确定。细读不难发现恰当的排序为:3142.
【点评】该题考查对句子进行排序的能力,此外还考查学生对语段的整体把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6.(2018六上·桐梓期末)找出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并改正其它组的错别字。
①奥密 蕴含 吟诵 德高望重
②泥浆 朦胧 艰巨 义味深长
③抱欠 搁板 倒霉 流连忘返
④眷恋 恩赐 威胁 自作自受
【答案】①密—秘;②义—意;③欠—歉;④没有错别字
【考点】字形
【解析】【分析】此题是考查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改正错别字。认真分析词语中哪个字用错了,应该怎样改正。成语的用字都是固定不变的,不能随便改动。
故答案为:①密—秘;②义—意;③欠—歉;④没有错别字。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二、阅读理解
7.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現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
(1)“另一种东西”的含义:   。
(2)画线的句子在文中起着   的作用。
(3)下列对“青山是不会老的”理解正确的是(  )
A.青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充满着生机,这样青山就焕发青春,永远不老
B.老人不仅留下了青山,还留 他与环境作斗争的不屈精神,以及绿化家园、保护环境的奉献精神。老人的精神不老,青山也必将长青点亮智慧灯
【答案】(1)表面上指老农创造的这片绿洲,还指开辟山林、绿化家园的精神和造福后代的情怀
(2)点明中心
(3)B
【考点】语段阅读;青山不老
【解析】【分析】(1)这道题考查的是对文中重点词句的理解。“另一种东西”在文中指的是什么呢?要联系上下文,从老人改造山沟、创造绿洲,以及老人绿化家园的精神这两个方面来考虑。(2)这道题考查的是句子在文中所起的作用。首先,要读读这句话,了解这句话表述的内容和含义,这句话与题目相呼应,直接抒情,赞美了老人绿化家园、造福后代的功绩;然后,结合这句话的意思想一想它在文中的作用。(3)这道题考查的是对文中重点语句的理解。要联系上下文,结合老人改造山沟、植树造林的事迹来理解,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青山”上的绿树不会老,老人植树改造山林环境、绿化家园的精神也不会老。
【点评】(1)能够根据语境推断词语的含义,意思表述正确即可。(2)本题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解答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具体语境,从内容、结构等角度分析作答。(3)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
8.(2018六上·桐梓期末)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生态灾难:草原变煤坑,假羊骗游客
霍林郭勒位于科尔沁草原北端,近年大肆开采煤矿和发展电力、化工项目,导致荒漠化严重。当地政府竟用石膏雕塑羊群,造假景观,欺骗游人。
霍林郭勒在蒙古语是“美食河”之意,意思是牛羊放牧畅饮之地,号称有“中国最好最美的草原”。相传1500年前北朝民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就源于此和相邻的呼伦贝尔草原。记者抵过时正值严冬,当地冰天雪地,草原枯黄;加上到处是黑乎乎的煤场和喷着浓烟的烟囱,实在令人失望。
正当记者陷入沉思之时,猛见国道两旁出现成群的牛羊、成队的骆驼、昂首的骏马和美丽的鸵鸟。奇怪的是这些草原生灵在呼啸的北风中,竟一动不动,仿佛被冰雪冻僵般。下车走近才发现,原来那都是假的,是用石膏做的仿真品。远看美如画,近看却是假,记者一时不知该赞还是该骂。
(1)给文中横线的字注音。
   
风吹草低见牛羊
(2)找文中的语句来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3)说说那里的人们为什么要造假羊,假牛?
(4)“正当记者陷入沉思之时,猛见国道两旁出现成群的牛羊、成队的骆驼、昂首的骏马和美丽的鸵鸟。”记者在深思什么?
(5)“远看美如画,近看却是假,记者一时不知该赞还是该骂。”你认为是该赞还是该骂,说说你的理由。
【答案】(1)xiàn
(2)生态灾难:草原变煤坑,假羊骗游客
(3)因大肆开采煤矿和发展电力、化工项目,导致荒漠化严重。当地政府用石膏雕塑羊群,造假景观,欺骗游人。
(4)中国最好最美的草原,为什么会草原枯黄,到处是黑乎乎的煤场和喷着浓烟的烟囱。
(5)观点(一):该赞,人们知道自己的行为错误,现在用这种方式来赎罪或唤醒人们保护生态环境。
观点(二):该骂,人们不加节制的发展电力等,不考虑生态环境的恶化,还欺骗游客。
【考点】语段阅读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在于平时学生对读音的的辨析。多音字音不同,义不同,组成的词语也不同,解答此题,要求学生首先要读准词语,然后依据汉字选择正确的音节即可。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因大肆开采煤矿和发展电力、化工项目,导致荒漠化严重。当地政府用石膏雕塑羊群,造假景观,欺骗游人。
(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5)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
故答案为:(1)xiàn;(2)生态灾难:草原变煤坑,假羊骗游客;(3)因大肆开采煤矿和发展电力、化工项目,导致荒漠化严重。当地政府用石膏雕塑羊群,造假景观,欺骗游人。(4)中国最好最美的草原,为什么会草原枯黄,到处是黑乎乎的煤场和喷着浓烟的烟囱。(5)观点(一):该赞,人们知道自己的行为错误,现在用这种方式来赎罪或唤醒人们保护生态环境。观点(二):该骂,人们不加节制的发展电力等,不考虑生态环境的恶化,还欺骗游客。
【点评】(1)对于多音字,我们读的时候,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
(2)、(3)、(4)这三个题主要内容的考查。阅读短文,梳理段落,就可以找出答案。(5)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表述正确,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