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河流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2017·郴州)《长江之歌》中唱道:“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歌词中的“雪山”是指( )
A.雪峰山 B.大兴安岭 C.武夷山脉 D.唐古拉山
2.(2017八下·长春月考)我国最大的湖泊是( )
A.洞庭湖 B.镜泊湖 C.查干湖 D.青海湖
3.(2017·昆明)读图,有关黄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上游水能资源缺乏 B.中游流经黄土高原
C.下游河段支流众多 D.A河段有凌汛现象
4.(2017·黑龙江)我国最长的河流是( )
A.珠江 B.长江 C.黄河 D.黑龙江
5.(2017七下·成都期中)下列河流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的是( )
A.长江 B.黄河 C.珠江 D.塔里木河
6.(2017八下·容县期末)下列属于长江沿江经济发达地带的中心城市是( )
A.上海、济南 B.南京、武汉 C.重庆、成都 D.南昌、杭州
7.(2017八下·腾冲期中)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 )
A.上游地区—开荒种田 B.中游地区—水土保持
C.干流—兴修水利 D.下游地区—清理泥沙
8.(2016八下·新乡期中)下列河流中,冬季有结冰现象的是( )
A.长江 B.淮河 C.珠江 D.黑龙江
9.(2017八下·平阴期中)在黄河流域的开发与治理过程中,合理的是( )
A.河套平原利用冰雪融水发展灌溉农业,成为“塞上江南”
B.中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应采取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进行治理
C.下游“地上河”易发生洪水灾害,应开挖新河
D.黄河水运价值巨大,已成为北方地区东西运输的大动脉
10.(2017八下·兰州期中)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是下列中的( )
A.长江 B.珠江 C.塔里木河 D.黄河
11.(2017八下·厦门期中)松花江下游河段每年秋冬和冬春季节,容易形成凌讯现象,其主要原因是( )
①多暴雨 ②地势低平 ③河流结冰
④河流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12.(2017八下·重庆期中)下列河流,没有沿国界线分布的是( )
A.黑龙江 B.松花江 C.乌苏里江 D.鸭绿江
13.(2017八下·九台期中)“跳进黄河也洗不清”是指黄河( )
A.光线反射的缘故 B.水体清澈透明
C.鱼群众多 D.泥沙含量大
14.(2017八下·太原期中)横断山区形成了“三江并流”的独特景观,“三江”是指( )
A.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 B.怒江、澜沧江、金沙江
C.岷江、雅砻江、雅鲁藏布江 D.乌江、赣江、湘江
15.(2017八下·桥东期中)关于我国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大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流入太平洋
B.外流区的河流,越往北汛期越长
C.西北广大地区的河流均为内流河
D.东部地区的河流冬季都有结冰现象
16.(2016八上·德惠期末)下列河流中,具有“水量丰富、含沙量小、结冰期长”的特征的河流是( )
A.珠江 B.长江 C.黑龙江 D.黄河
17.(2017·海南)读长江流域图(图8),完成以下问题。
(1)下列关于长江各河段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河段水流平缓,航运发达 B.乙河段水量锐减,水能丰富
C.丙河段江阔水深,航运价值高 D.长江流域支流稀少
(2)治理长江的主要措施是
①修建水库 ②围湖造田 ③疏通河道 ④清除蓄洪区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18.(2017·呼和浩特)我国第一大河注入的海域是(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19.(2017·聊城)读长江、黄河干流简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问题。
(1)长江、黄河相比较,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长江的汛期短于黄河 B.黄河的流量小于长江
C.长江的流域面积大于黄河 D.两河均属于外流河
(2)关于长江、黄河流域开发利用方式的叙述,合理的是( )
A.长江上游陡坡垦殖 B.长江中游洞庭湖围湖造田
C.黄河中游地区植树种草 D.黄河上游修建水库,灌溉农田
20.(2017·青岛)读图“黄河流域示意图”和表“黄河四个水文站的数据资料”,完成以下问题。
水文观测数据 兰州 河口 桃花峪 利津
年平均流量(立方米/秒) 981 786 1820 1514
年平均含沙量(千克/立方米) 3.48 6.67 26.6 24.8
(1)有关河口到桃花峪河段年平均含沙量的变化及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增加 流经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气候干旱,荒漠广布
B.增加 流经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
C.减少 流经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增加,植被覆盖率高
D.减少 汇入支流少,输沙量少
(2)桃花峪到利津河段年平均流量减少的社会经济原因是( )
A.华北平原,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生产生活用水量大
B.地上河,缺少支流汇入,加上蒸发量大,水量减少明显
C.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偏少
D.沿岸污染严重,可用水少
21.(2016八上·兴化期中)下列河流中,京杭运河没有沟通的是( )
A.黄河 B.辽河 C.淮河 D.海河
22.(2017·东营)读我国主要河流分布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河孕育了我国著名的“塞上江南”
B.乙河中下游平原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C.丙河流域是我国最大的玉米产区
D.丁河谷地是我国重要的河谷农业区
二、综合题
23.(2017八下·高台期中)读长江水系和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以下问题。
(1)长江发源于 高原上的 山脉,注入A 海。
(2)长江水能资源丰富,被称为“水能宝库”,其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 (填“上游”或“下游”)河段。
(3)我国最大的水利枢纽B是 ,长江主要支流C是 江。
(4)西北地区②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5)地区①、④的分界线与我国一月份 ℃等温线, mm等降水量线基本吻合。
(6)“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述的是我国 地区的特点。(填序号)
24.(2017八下·厦门期中)阅读图和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黄河干流以河口镇、桃花峪为界分为上、中、下游。上游河套平原、宁夏平原发展灌溉农业条件优越,有“塞上江南”之美称。中上游流经的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覆盖率低。
初冬或初春,黄河某些河段会发生凌汛。凌汛是由于河流南、北段封冻或解冻时间的差异,发生冰坝阻塞水流,导致河水泛滥的现象。
(1)上、中、下游河段中,最容易发生凌汛的河段是 游和 游。当凌汛来临时,人们最经常采取的防治措施是 。
(2)上游的兰州至河口镇河段,年平均径流量逐渐变 ,从水系特征及人类活动两方面分析其主要原因:① ,② 。
(3)上中游的兰州至桃花峪河段,河水含沙量快速变 ,其主要原因是该河段流经沟壑纵横、 严重的 高原区。为了防止泥沙下河,我们应大力实施的生态措施是 。
(4)黄河下游流经地势低平的华北平原,水流速度变 ,泥沙大量 ,导致河床抬高,高于两岸地面,形成“地上河”。河堤一旦决口,沿岸广大地区将遭受 (灾害)威胁,为了防止这一灾害发生,我们可以采取的工程措施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的主峰各拉丹冬雪山,最后注入东海,由此可知,题干中的“雪山”是指长江的发源地唐古拉山,根据题意,故选D。
2.【答案】D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我国内流、外流河的分界
【解析】【分析】中国最大的湖泊是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所以选D。
3.【答案】B
【知识点】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A、黄河上游特别是龙羊峡至青铜峡河段,地形险峻,山势陡峭,峡谷绵延,水流湍急,总落差1 300多米,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故A不符合题意;
B、黄河中游穿行于土质疏松、植被稀少的黄土高原,在夏季暴雨的冲刷下,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有无定河、汾河、渭河等支流汇入,随着流量的不断增加,河水的含沙量也急剧上升。进入黄河的泥沙近90%来自于中游流域。故B符合题意;
C、黄河下游在华北平原上,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抬高,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基本无支流汇入,流域面积狭小。故C不符合题意;
D、黄河上游的刘家峡至包头河段,下游的开封至入海口河段,河水是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由于较高纬度河段秋冬季节封冻早,冬春季节解冻迟,容易形成凌汛。而A位于中游地区,是没有凌汛现象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它源自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等9省区,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千米。
4.【答案】B
【知识点】我国的主要河流和湖泊
【解析】【分析】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最后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
5.【答案】D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特点与差异;我国的主要河流和湖泊
【解析】【分析】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的河流有塔里木河、额尔齐斯河。
故选:D。
【点评】主要河流的分布。
6.【答案】B
【知识点】长江沿江地区的人口、城市与工业
【解析】【分析】长江沿江地带东起上海、西至四川的攀枝花,东西绵延3000多千米,南北宽度大致在长江两岸100~200千米的范围内,大部分在北纬25°~35°之间,是一个较为典型的带状区域,长江沿江地带有四个中心城市:上海、南京、武汉、重庆,选B。
7.【答案】B
【知识点】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黄河的主要问题为泥沙问题,主要来自于中游黄土高原,治理黄河的关键在于治沙,根本在于保持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具体途径是造林种草,打坝淤地、修筑梯田,使土不下坡,以减少入河的泥沙;修建水库,治沙防洪并举。故选B。
8.【答案】D
【知识点】我国河流的水文特征
【解析】【分析】以秦岭—淮河为界,以南地区的河流流经湿润地区,水量丰富,汛期长,含沙量少,冬季河流不结冰。以北地区的河流流经半湿润或半干旱地区,水量不大,汛期较短,且冬季河流有结冰现象。黑龙江是我国纬度最高的河流,也是结冰期最长的河流。故选:D。考查我国东部外流河的水文特点,要识图记忆。
【点评】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深受季风气候的影响。随着雨带由南向北推移,河流水量骤增,水位上涨,形成汛期。随着冬季风的加强,雨带南撤,河流的水量减少,水位逐渐下降,河流进入枯水期。
9.【答案】B
【知识点】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在黄河的开发与治理过程中,河套平原是利用黄河的水源发展灌溉农业,成为“塞上江南”;中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应采取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进行治理;下游“地上河”易发生洪水灾害,应加固堤坝;黄河河水流量不稳定,冬季又会结冰,水运价值低,不是北方地区东西运输的大动脉,故选B。
10.【答案】C
【知识点】我国内流、外流河的分界
【解析】【分析】中国最长的内流河是塔里木河;长江是我国最大的河流;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珠江是注入南海的外流河。故答案选C。
11.【答案】C
【知识点】我国河流的水文特征
【解析】【分析】凌汛是指冰坝阻塞河道造成水位急剧上升的现象。由于较高纬度河段秋冬季节封冻早,冬春季节解冻迟,容易形成冰坝,阻塞较低纬度的河道来水,导致河水泛滥,河堤决口。松花江下游河段每年秋冬和冬春季节,容易形成凌讯现象,其主要原因是河流结冰;河流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故答案选C。
【点评】该题主要考查凌汛产生的原因。要求学生必须理解凌汛的产生必须河流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季节为每年秋冬和冬春季节。
12.【答案】B
【知识点】中国的疆域;我国内流、外流河的分界
【解析】【分析】以上四条河流中,黑龙江是位于我国与俄罗斯之间,乌苏里江也是位于我国与俄罗斯之间,鸭绿江是位于我国与朝鲜的国界线上,三条河流都属于国界河,只有松花江全部在我国境内,没有流经国界上,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国界河的有关知识。
13.【答案】D
【知识点】我国河流的水文特征
【解析】【分析】黄河在中游流经了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携带了大量的泥沙,致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所以“跳进黄河洗不清”这句俗话,是指的黄河的含沙量大的水文特征,故本题选D。
14.【答案】B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我国内流、外流河的分界
【解析】“三江并流”中的“三江”指的是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三江源中的“三江”指长江、黄河、澜沧江。
15.【答案】A
【知识点】我国内流、外流河的分界;我国河流的水文特征
【解析】【分析】受地形地势的影响,我国大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流入太平洋。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深受季风气候的影响。随着雨带由南向北推移,河流水量骤增,水位上涨,形成汛期。随着冬季风的加强,雨带南撤,河流的水量减少,水位逐渐下降,河流进入枯水期。以秦岭—淮河为界,以南地区的河流流经湿润地区,水量丰富,汛期长,含沙量少,冬季河流不结冰。以北地区的河流流经半湿润或半干旱地区,水量不大,汛期较短,且冬季河流有结冰现象。辽河、海河、黄河等河流的上、中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河水的含沙量很大。与外流河相比,我国内流河的水文特征明显不同。这些河流多分布在西北内陆。这里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河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夏季,随着冰雪融化,内流河水量增多;夏季过后,河流水量逐渐减少,甚至断流。所以,内流河大部分属于季节性河流。
16.【答案】C
【知识点】我国河流的水文特征
【解析】【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主要包括水位、流量、含沙量、有无结冰期四个方面。珠江、长江、黑龙江水量较大,且含沙量较小;冬季结冰的是黄河和黑龙江,但是黄河含沙量很大,由此可见符合条件的只有黑龙江。
故选:C
【点评】中国外流区面积610多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64%。内流区面积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36%。中国绝大多数河流分布在外流区,外流河年径流总量占全国的95%以上,内流河年径流总量不足5%。此题考查了我国部分河流的水文特征,要理解记忆。
17.【答案】(1)C
(2)A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1)甲河段位于上游,水能资源丰富,不利于航运,故A错误;乙河段位于中游,水量增加,故B错误;丙下游河段江阔水深,航运价值高,C正确;长江流量大、流域面积广,支流多,故D错误;故选C。
(2)长江中游地区是洪涝灾害最集中、最严重、最频繁的地区,其治理措施有:兴建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保持水土;加固江防大堤、疏通河道;修建水利工程等;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长江的水文特征及长江的开发与治理,理解解答即可。
18.【答案】C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我国第一大河是长江,该河流注入东海。
故选:C
【点评】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最后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线分别是:宜昌、湖口;长江上游奔流于山高谷深的横断山区,落差大,江流湍急,水能资源十分丰富。
19.【答案】(1)A
(2)C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1)长江的汛期比黄河的汛期长,故A叙述错误;黄河的流量小于长江,长江是我国年径流量最大的河流,故B叙述正确;长江的流域面积比黄河大,故C叙述正确;长江注入东海,黄河注入渤海,都是外流河,故D叙述正确。故选:A(2)A、长江上游陡坡垦殖,造成水土流失,淤积河道。故A不符合题意。B、长江中游洞庭湖围湖造田,使得洞庭湖面积不断缩小,调蓄功能日趋减弱。故B不符合题意。C、治理黄河的关键是治沙,特别是黄土高原地区种树植草,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控制水土流失,减少泥沙下泄。故C符合题意。D、黄河上游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适合建立水电站。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评】(1)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做外流河。 外流河多分布在我国东部降水丰沛、气候湿润的地区。河水主要来自大气降水。最终未流进海洋的河流,即中途消失或注入内陆湖泊的河流,叫内流河。(2)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它源自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等9省区,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千米。长江源自唐古拉山,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最终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也是世界第三长河。
20.【答案】(1)B
(2)A
【知识点】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1)从河口到河南郑州桃花峪为中游,黄河中游穿行于土质疏松、植被稀少的黄土高原,在夏季暴雨的冲刷下,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有无定河、汾河、渭河等支流汇入,随着流量的不断增加,河水的合沙量也急剧上升。进入黄河的泥沙近90%来自于中游流域。(2)桃花峪到利津河段位于华北平原,耕地占全国耕地的38%以上,且人口稠密,工业发达,生产生活需水量大,而水资源约占全国的6%,用水十分紧张,水土资源配合不协调。随着人口的增长、城市化的推进、工农业的发展,水污染的加重,当地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点评】黄河。
21.【答案】B
【知识点】我国的主要河流和湖泊
【解析】【分析】历史上,京杭运河起过沟通南北交通的重要作用,促进了南北经济和文化的交流.目前,山东济宁以北的运河因淤塞不能通航,江苏、浙江境内的运河仍然是重要的水上运输线.在南水北调工程中,京杭运河成为东线工程的主要输水通道.京杭运河系利用天然河道加以疏浚修凿连接而成,全长1 747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它北起北京,南至杭州,经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沟通海河、黄河、淮河、
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故选:B.
【点评】考查京杭运河的特点,要理解记忆.
22.【答案】C
【知识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我国内流、外流河的分界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丙河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我国的玉米种植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故C说法不正确。
故选:C
【点评】甲河为黄河,乙河为长江,丙河为珠江,丁河为雅鲁藏布江。
23.【答案】(1)青藏;唐古拉;东
(2)上游
(3)三峡;汉
(4)干旱
(5)0;800
(6)④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最后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线分别是:宜昌、湖口;长江上游奔流于山高谷深的横断山区,落差大,江流湍急,水能资源十分丰富。长江流域夏季降水集中,汛期长、水量大经常出现较大洪水,洪水主要有三大来源①宜昌以上的长江上游干支流;②中游南面的洞庭湖、鄱阳湖两大水系;③北面汉江(1)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全长约6300㎞,在世界大河中长度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孙河,居世界第三位。(2)长江上游流经中国地势阶梯交界处,支流众多,水量丰富,落差很大,多峡谷急流,蕴藏有丰富的水能资源,被称为“水能宝库”。(3)湖北省宜昌为长江上中游的分界线,宜昌以西有我国著名的葛洲坝水电站和我国最大的水利枢纽B三峡水电站;长江支流流域面积1万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有49条,主要有岷江、赤水、沱江、嘉陵江,乌江、汉江、雅砻江、湘江、沅江、赣江和清江,其中C汉江是长江的最长支流,长度1577千米。(4)依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不同,我国划分了四大地理区域,由于四区域地理位置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呈现了不同的自然特征,西北地区远离海洋,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因而降水稀少,形成了以干旱为主的地表特征。(5)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秦岭、淮河主要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水稻、小麦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等。据图可知:①是我国的北方地区,④为我国的南方地区,所以它们的分界线与我国一月份0℃等温线,800mm等降水量线基本吻合。(6)一般情况下,每年六月中旬到七月中旬,随着夏季风增强,锋面移到长江中下游一带,这时北方的冷空气势力虽已减弱,但仍可影响到江淮地区,两种气流在这里交锋,由于它们势均力敌,相持不下,形成准静止锋而产生连续性降水,雨带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徘徊在长江中下游一带,这时正是梅子成熟的时节,故称为梅雨天气,因此“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述的就是我国南方地区的景象。
【点评】长江素有“水能宝库”之称,水能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长江是中国东西向交通的大动脉,自古以来就享有“黄金水道”的盛誉。近半个世纪以来,经过航道综合整治,加之三峡、葛洲坝等水利枢纽的建设,长江的通航条件得到显著改善。重庆、武汉、南京等长期作为水陆交通的重要枢纽。目前,长江干支流通航里程超过7万千米,货运量占全国内河货运量的60%左右。
24.【答案】(1)上;下;飞机、大炮炸开冰坝
(2)小;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少支流汇入;引黄灌溉
(3)快;水土流失;黄土;植树种草
(4)慢;淤积;决口泛滥;修堤筑坝,加固黄河大堤
【知识点】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解决措施
【解析】【分析】(1)凌汛就是冰坝阻塞河道、造成水位急剧上升的现象。黄河上游的刘家峡至包头河段,下游的开封至入海口河段,河水是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由于较高纬度河段秋冬季节封冻早,冬春季节解冻迟,容易形成冰坝,阻塞低纬度的河道来水,导致河水泛滥、河堤决口。现在,人民政府通过采用飞机、大炮炸开冰坝的手段,使黄河凌汛的危害基本消除。(2)黄河出青铜峡后,在兰州至河口镇河段,地势比较平坦,水流缓慢,泥沙沉积,形成了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由于当地气候干旱、降水稀少,黄河较少有支流汇入,加之平原地区人口稠密,引黄灌溉,生产生活用水增加,黄河的流量逐渐减少。(3)上中游的兰州至桃花峪河段,河水含沙量快速变快,其主要原因是该河段流经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区。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在夏季暴雨的冲刷下,水土流失严重。治理黄土高原最好的办法是植树种草,此外坡脚建挡土坝、护坡,陡坡退耕还林还草,缓坡修筑梯田都是不错的选择。(4)黄河下游游荡在华北平原上,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平均高出两岸地面4~5米,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泥沙的大量淤积使黄河下游河床不断提升,两岸地区每逢汛期便面临着洪水的威胁。长期以来,人们采取修筑堤防的方式来约束洪水,致使河床与两岸地面的高差越来越大。历史上黄河下游曾多次决口泛滥,给华北平原地区的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所以在下游修堤筑坝,加固黄河大堤。这样,对确保黄河下游两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起到了很大作用。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河流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2017·郴州)《长江之歌》中唱道:“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歌词中的“雪山”是指( )
A.雪峰山 B.大兴安岭 C.武夷山脉 D.唐古拉山
【答案】D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的主峰各拉丹冬雪山,最后注入东海,由此可知,题干中的“雪山”是指长江的发源地唐古拉山,根据题意,故选D。
2.(2017八下·长春月考)我国最大的湖泊是( )
A.洞庭湖 B.镜泊湖 C.查干湖 D.青海湖
【答案】D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我国内流、外流河的分界
【解析】【分析】中国最大的湖泊是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所以选D。
3.(2017·昆明)读图,有关黄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上游水能资源缺乏 B.中游流经黄土高原
C.下游河段支流众多 D.A河段有凌汛现象
【答案】B
【知识点】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A、黄河上游特别是龙羊峡至青铜峡河段,地形险峻,山势陡峭,峡谷绵延,水流湍急,总落差1 300多米,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故A不符合题意;
B、黄河中游穿行于土质疏松、植被稀少的黄土高原,在夏季暴雨的冲刷下,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有无定河、汾河、渭河等支流汇入,随着流量的不断增加,河水的含沙量也急剧上升。进入黄河的泥沙近90%来自于中游流域。故B符合题意;
C、黄河下游在华北平原上,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抬高,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基本无支流汇入,流域面积狭小。故C不符合题意;
D、黄河上游的刘家峡至包头河段,下游的开封至入海口河段,河水是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由于较高纬度河段秋冬季节封冻早,冬春季节解冻迟,容易形成凌汛。而A位于中游地区,是没有凌汛现象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它源自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等9省区,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千米。
4.(2017·黑龙江)我国最长的河流是( )
A.珠江 B.长江 C.黄河 D.黑龙江
【答案】B
【知识点】我国的主要河流和湖泊
【解析】【分析】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最后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
5.(2017七下·成都期中)下列河流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的是( )
A.长江 B.黄河 C.珠江 D.塔里木河
【答案】D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特点与差异;我国的主要河流和湖泊
【解析】【分析】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的河流有塔里木河、额尔齐斯河。
故选:D。
【点评】主要河流的分布。
6.(2017八下·容县期末)下列属于长江沿江经济发达地带的中心城市是( )
A.上海、济南 B.南京、武汉 C.重庆、成都 D.南昌、杭州
【答案】B
【知识点】长江沿江地区的人口、城市与工业
【解析】【分析】长江沿江地带东起上海、西至四川的攀枝花,东西绵延3000多千米,南北宽度大致在长江两岸100~200千米的范围内,大部分在北纬25°~35°之间,是一个较为典型的带状区域,长江沿江地带有四个中心城市:上海、南京、武汉、重庆,选B。
7.(2017八下·腾冲期中)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 )
A.上游地区—开荒种田 B.中游地区—水土保持
C.干流—兴修水利 D.下游地区—清理泥沙
【答案】B
【知识点】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黄河的主要问题为泥沙问题,主要来自于中游黄土高原,治理黄河的关键在于治沙,根本在于保持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具体途径是造林种草,打坝淤地、修筑梯田,使土不下坡,以减少入河的泥沙;修建水库,治沙防洪并举。故选B。
8.(2016八下·新乡期中)下列河流中,冬季有结冰现象的是( )
A.长江 B.淮河 C.珠江 D.黑龙江
【答案】D
【知识点】我国河流的水文特征
【解析】【分析】以秦岭—淮河为界,以南地区的河流流经湿润地区,水量丰富,汛期长,含沙量少,冬季河流不结冰。以北地区的河流流经半湿润或半干旱地区,水量不大,汛期较短,且冬季河流有结冰现象。黑龙江是我国纬度最高的河流,也是结冰期最长的河流。故选:D。考查我国东部外流河的水文特点,要识图记忆。
【点评】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深受季风气候的影响。随着雨带由南向北推移,河流水量骤增,水位上涨,形成汛期。随着冬季风的加强,雨带南撤,河流的水量减少,水位逐渐下降,河流进入枯水期。
9.(2017八下·平阴期中)在黄河流域的开发与治理过程中,合理的是( )
A.河套平原利用冰雪融水发展灌溉农业,成为“塞上江南”
B.中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应采取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进行治理
C.下游“地上河”易发生洪水灾害,应开挖新河
D.黄河水运价值巨大,已成为北方地区东西运输的大动脉
【答案】B
【知识点】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在黄河的开发与治理过程中,河套平原是利用黄河的水源发展灌溉农业,成为“塞上江南”;中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应采取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进行治理;下游“地上河”易发生洪水灾害,应加固堤坝;黄河河水流量不稳定,冬季又会结冰,水运价值低,不是北方地区东西运输的大动脉,故选B。
10.(2017八下·兰州期中)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是下列中的( )
A.长江 B.珠江 C.塔里木河 D.黄河
【答案】C
【知识点】我国内流、外流河的分界
【解析】【分析】中国最长的内流河是塔里木河;长江是我国最大的河流;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珠江是注入南海的外流河。故答案选C。
11.(2017八下·厦门期中)松花江下游河段每年秋冬和冬春季节,容易形成凌讯现象,其主要原因是( )
①多暴雨 ②地势低平 ③河流结冰
④河流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答案】C
【知识点】我国河流的水文特征
【解析】【分析】凌汛是指冰坝阻塞河道造成水位急剧上升的现象。由于较高纬度河段秋冬季节封冻早,冬春季节解冻迟,容易形成冰坝,阻塞较低纬度的河道来水,导致河水泛滥,河堤决口。松花江下游河段每年秋冬和冬春季节,容易形成凌讯现象,其主要原因是河流结冰;河流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故答案选C。
【点评】该题主要考查凌汛产生的原因。要求学生必须理解凌汛的产生必须河流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季节为每年秋冬和冬春季节。
12.(2017八下·重庆期中)下列河流,没有沿国界线分布的是( )
A.黑龙江 B.松花江 C.乌苏里江 D.鸭绿江
【答案】B
【知识点】中国的疆域;我国内流、外流河的分界
【解析】【分析】以上四条河流中,黑龙江是位于我国与俄罗斯之间,乌苏里江也是位于我国与俄罗斯之间,鸭绿江是位于我国与朝鲜的国界线上,三条河流都属于国界河,只有松花江全部在我国境内,没有流经国界上,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国界河的有关知识。
13.(2017八下·九台期中)“跳进黄河也洗不清”是指黄河( )
A.光线反射的缘故 B.水体清澈透明
C.鱼群众多 D.泥沙含量大
【答案】D
【知识点】我国河流的水文特征
【解析】【分析】黄河在中游流经了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携带了大量的泥沙,致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所以“跳进黄河洗不清”这句俗话,是指的黄河的含沙量大的水文特征,故本题选D。
14.(2017八下·太原期中)横断山区形成了“三江并流”的独特景观,“三江”是指( )
A.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 B.怒江、澜沧江、金沙江
C.岷江、雅砻江、雅鲁藏布江 D.乌江、赣江、湘江
【答案】B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我国内流、外流河的分界
【解析】“三江并流”中的“三江”指的是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三江源中的“三江”指长江、黄河、澜沧江。
15.(2017八下·桥东期中)关于我国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大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流入太平洋
B.外流区的河流,越往北汛期越长
C.西北广大地区的河流均为内流河
D.东部地区的河流冬季都有结冰现象
【答案】A
【知识点】我国内流、外流河的分界;我国河流的水文特征
【解析】【分析】受地形地势的影响,我国大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流入太平洋。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深受季风气候的影响。随着雨带由南向北推移,河流水量骤增,水位上涨,形成汛期。随着冬季风的加强,雨带南撤,河流的水量减少,水位逐渐下降,河流进入枯水期。以秦岭—淮河为界,以南地区的河流流经湿润地区,水量丰富,汛期长,含沙量少,冬季河流不结冰。以北地区的河流流经半湿润或半干旱地区,水量不大,汛期较短,且冬季河流有结冰现象。辽河、海河、黄河等河流的上、中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河水的含沙量很大。与外流河相比,我国内流河的水文特征明显不同。这些河流多分布在西北内陆。这里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河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夏季,随着冰雪融化,内流河水量增多;夏季过后,河流水量逐渐减少,甚至断流。所以,内流河大部分属于季节性河流。
16.(2016八上·德惠期末)下列河流中,具有“水量丰富、含沙量小、结冰期长”的特征的河流是( )
A.珠江 B.长江 C.黑龙江 D.黄河
【答案】C
【知识点】我国河流的水文特征
【解析】【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主要包括水位、流量、含沙量、有无结冰期四个方面。珠江、长江、黑龙江水量较大,且含沙量较小;冬季结冰的是黄河和黑龙江,但是黄河含沙量很大,由此可见符合条件的只有黑龙江。
故选:C
【点评】中国外流区面积610多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64%。内流区面积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36%。中国绝大多数河流分布在外流区,外流河年径流总量占全国的95%以上,内流河年径流总量不足5%。此题考查了我国部分河流的水文特征,要理解记忆。
17.(2017·海南)读长江流域图(图8),完成以下问题。
(1)下列关于长江各河段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河段水流平缓,航运发达 B.乙河段水量锐减,水能丰富
C.丙河段江阔水深,航运价值高 D.长江流域支流稀少
(2)治理长江的主要措施是
①修建水库 ②围湖造田 ③疏通河道 ④清除蓄洪区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答案】(1)C
(2)A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1)甲河段位于上游,水能资源丰富,不利于航运,故A错误;乙河段位于中游,水量增加,故B错误;丙下游河段江阔水深,航运价值高,C正确;长江流量大、流域面积广,支流多,故D错误;故选C。
(2)长江中游地区是洪涝灾害最集中、最严重、最频繁的地区,其治理措施有:兴建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保持水土;加固江防大堤、疏通河道;修建水利工程等;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长江的水文特征及长江的开发与治理,理解解答即可。
18.(2017·呼和浩特)我国第一大河注入的海域是(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答案】C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我国第一大河是长江,该河流注入东海。
故选:C
【点评】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最后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线分别是:宜昌、湖口;长江上游奔流于山高谷深的横断山区,落差大,江流湍急,水能资源十分丰富。
19.(2017·聊城)读长江、黄河干流简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问题。
(1)长江、黄河相比较,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长江的汛期短于黄河 B.黄河的流量小于长江
C.长江的流域面积大于黄河 D.两河均属于外流河
(2)关于长江、黄河流域开发利用方式的叙述,合理的是( )
A.长江上游陡坡垦殖 B.长江中游洞庭湖围湖造田
C.黄河中游地区植树种草 D.黄河上游修建水库,灌溉农田
【答案】(1)A
(2)C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1)长江的汛期比黄河的汛期长,故A叙述错误;黄河的流量小于长江,长江是我国年径流量最大的河流,故B叙述正确;长江的流域面积比黄河大,故C叙述正确;长江注入东海,黄河注入渤海,都是外流河,故D叙述正确。故选:A(2)A、长江上游陡坡垦殖,造成水土流失,淤积河道。故A不符合题意。B、长江中游洞庭湖围湖造田,使得洞庭湖面积不断缩小,调蓄功能日趋减弱。故B不符合题意。C、治理黄河的关键是治沙,特别是黄土高原地区种树植草,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控制水土流失,减少泥沙下泄。故C符合题意。D、黄河上游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适合建立水电站。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评】(1)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做外流河。 外流河多分布在我国东部降水丰沛、气候湿润的地区。河水主要来自大气降水。最终未流进海洋的河流,即中途消失或注入内陆湖泊的河流,叫内流河。(2)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它源自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等9省区,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千米。长江源自唐古拉山,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最终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也是世界第三长河。
20.(2017·青岛)读图“黄河流域示意图”和表“黄河四个水文站的数据资料”,完成以下问题。
水文观测数据 兰州 河口 桃花峪 利津
年平均流量(立方米/秒) 981 786 1820 1514
年平均含沙量(千克/立方米) 3.48 6.67 26.6 24.8
(1)有关河口到桃花峪河段年平均含沙量的变化及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增加 流经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气候干旱,荒漠广布
B.增加 流经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
C.减少 流经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增加,植被覆盖率高
D.减少 汇入支流少,输沙量少
(2)桃花峪到利津河段年平均流量减少的社会经济原因是( )
A.华北平原,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生产生活用水量大
B.地上河,缺少支流汇入,加上蒸发量大,水量减少明显
C.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偏少
D.沿岸污染严重,可用水少
【答案】(1)B
(2)A
【知识点】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1)从河口到河南郑州桃花峪为中游,黄河中游穿行于土质疏松、植被稀少的黄土高原,在夏季暴雨的冲刷下,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有无定河、汾河、渭河等支流汇入,随着流量的不断增加,河水的合沙量也急剧上升。进入黄河的泥沙近90%来自于中游流域。(2)桃花峪到利津河段位于华北平原,耕地占全国耕地的38%以上,且人口稠密,工业发达,生产生活需水量大,而水资源约占全国的6%,用水十分紧张,水土资源配合不协调。随着人口的增长、城市化的推进、工农业的发展,水污染的加重,当地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点评】黄河。
21.(2016八上·兴化期中)下列河流中,京杭运河没有沟通的是( )
A.黄河 B.辽河 C.淮河 D.海河
【答案】B
【知识点】我国的主要河流和湖泊
【解析】【分析】历史上,京杭运河起过沟通南北交通的重要作用,促进了南北经济和文化的交流.目前,山东济宁以北的运河因淤塞不能通航,江苏、浙江境内的运河仍然是重要的水上运输线.在南水北调工程中,京杭运河成为东线工程的主要输水通道.京杭运河系利用天然河道加以疏浚修凿连接而成,全长1 747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它北起北京,南至杭州,经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沟通海河、黄河、淮河、
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故选:B.
【点评】考查京杭运河的特点,要理解记忆.
22.(2017·东营)读我国主要河流分布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河孕育了我国著名的“塞上江南”
B.乙河中下游平原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C.丙河流域是我国最大的玉米产区
D.丁河谷地是我国重要的河谷农业区
【答案】C
【知识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我国内流、外流河的分界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丙河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我国的玉米种植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故C说法不正确。
故选:C
【点评】甲河为黄河,乙河为长江,丙河为珠江,丁河为雅鲁藏布江。
二、综合题
23.(2017八下·高台期中)读长江水系和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以下问题。
(1)长江发源于 高原上的 山脉,注入A 海。
(2)长江水能资源丰富,被称为“水能宝库”,其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 (填“上游”或“下游”)河段。
(3)我国最大的水利枢纽B是 ,长江主要支流C是 江。
(4)西北地区②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5)地区①、④的分界线与我国一月份 ℃等温线, mm等降水量线基本吻合。
(6)“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述的是我国 地区的特点。(填序号)
【答案】(1)青藏;唐古拉;东
(2)上游
(3)三峡;汉
(4)干旱
(5)0;800
(6)④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最后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线分别是:宜昌、湖口;长江上游奔流于山高谷深的横断山区,落差大,江流湍急,水能资源十分丰富。长江流域夏季降水集中,汛期长、水量大经常出现较大洪水,洪水主要有三大来源①宜昌以上的长江上游干支流;②中游南面的洞庭湖、鄱阳湖两大水系;③北面汉江(1)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全长约6300㎞,在世界大河中长度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孙河,居世界第三位。(2)长江上游流经中国地势阶梯交界处,支流众多,水量丰富,落差很大,多峡谷急流,蕴藏有丰富的水能资源,被称为“水能宝库”。(3)湖北省宜昌为长江上中游的分界线,宜昌以西有我国著名的葛洲坝水电站和我国最大的水利枢纽B三峡水电站;长江支流流域面积1万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有49条,主要有岷江、赤水、沱江、嘉陵江,乌江、汉江、雅砻江、湘江、沅江、赣江和清江,其中C汉江是长江的最长支流,长度1577千米。(4)依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不同,我国划分了四大地理区域,由于四区域地理位置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呈现了不同的自然特征,西北地区远离海洋,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因而降水稀少,形成了以干旱为主的地表特征。(5)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秦岭、淮河主要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水稻、小麦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等。据图可知:①是我国的北方地区,④为我国的南方地区,所以它们的分界线与我国一月份0℃等温线,800mm等降水量线基本吻合。(6)一般情况下,每年六月中旬到七月中旬,随着夏季风增强,锋面移到长江中下游一带,这时北方的冷空气势力虽已减弱,但仍可影响到江淮地区,两种气流在这里交锋,由于它们势均力敌,相持不下,形成准静止锋而产生连续性降水,雨带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徘徊在长江中下游一带,这时正是梅子成熟的时节,故称为梅雨天气,因此“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述的就是我国南方地区的景象。
【点评】长江素有“水能宝库”之称,水能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长江是中国东西向交通的大动脉,自古以来就享有“黄金水道”的盛誉。近半个世纪以来,经过航道综合整治,加之三峡、葛洲坝等水利枢纽的建设,长江的通航条件得到显著改善。重庆、武汉、南京等长期作为水陆交通的重要枢纽。目前,长江干支流通航里程超过7万千米,货运量占全国内河货运量的60%左右。
24.(2017八下·厦门期中)阅读图和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黄河干流以河口镇、桃花峪为界分为上、中、下游。上游河套平原、宁夏平原发展灌溉农业条件优越,有“塞上江南”之美称。中上游流经的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覆盖率低。
初冬或初春,黄河某些河段会发生凌汛。凌汛是由于河流南、北段封冻或解冻时间的差异,发生冰坝阻塞水流,导致河水泛滥的现象。
(1)上、中、下游河段中,最容易发生凌汛的河段是 游和 游。当凌汛来临时,人们最经常采取的防治措施是 。
(2)上游的兰州至河口镇河段,年平均径流量逐渐变 ,从水系特征及人类活动两方面分析其主要原因:① ,② 。
(3)上中游的兰州至桃花峪河段,河水含沙量快速变 ,其主要原因是该河段流经沟壑纵横、 严重的 高原区。为了防止泥沙下河,我们应大力实施的生态措施是 。
(4)黄河下游流经地势低平的华北平原,水流速度变 ,泥沙大量 ,导致河床抬高,高于两岸地面,形成“地上河”。河堤一旦决口,沿岸广大地区将遭受 (灾害)威胁,为了防止这一灾害发生,我们可以采取的工程措施是 。
【答案】(1)上;下;飞机、大炮炸开冰坝
(2)小;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少支流汇入;引黄灌溉
(3)快;水土流失;黄土;植树种草
(4)慢;淤积;决口泛滥;修堤筑坝,加固黄河大堤
【知识点】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解决措施
【解析】【分析】(1)凌汛就是冰坝阻塞河道、造成水位急剧上升的现象。黄河上游的刘家峡至包头河段,下游的开封至入海口河段,河水是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由于较高纬度河段秋冬季节封冻早,冬春季节解冻迟,容易形成冰坝,阻塞低纬度的河道来水,导致河水泛滥、河堤决口。现在,人民政府通过采用飞机、大炮炸开冰坝的手段,使黄河凌汛的危害基本消除。(2)黄河出青铜峡后,在兰州至河口镇河段,地势比较平坦,水流缓慢,泥沙沉积,形成了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由于当地气候干旱、降水稀少,黄河较少有支流汇入,加之平原地区人口稠密,引黄灌溉,生产生活用水增加,黄河的流量逐渐减少。(3)上中游的兰州至桃花峪河段,河水含沙量快速变快,其主要原因是该河段流经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区。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在夏季暴雨的冲刷下,水土流失严重。治理黄土高原最好的办法是植树种草,此外坡脚建挡土坝、护坡,陡坡退耕还林还草,缓坡修筑梯田都是不错的选择。(4)黄河下游游荡在华北平原上,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平均高出两岸地面4~5米,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泥沙的大量淤积使黄河下游河床不断提升,两岸地区每逢汛期便面临着洪水的威胁。长期以来,人们采取修筑堤防的方式来约束洪水,致使河床与两岸地面的高差越来越大。历史上黄河下游曾多次决口泛滥,给华北平原地区的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所以在下游修堤筑坝,加固黄河大堤。这样,对确保黄河下游两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起到了很大作用。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