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田忌赛马》教案+反思(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16《田忌赛马》教案+反思(2课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06 13:14: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6 田忌赛马
教学目标
1.认识“策、荐”2个生字,会写“赢、拳”等5个字,会写“赏识、脚力”等8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田忌赛马的故事。
3.能借助图示,推想孙膑制订计策的思维过程。
教学重难点
能借助图示,推想孙膑制订计策的思维过程。
教学策略
认写字词
本课可采用组词识字的方法,比如“策”可结合“出谋划策、策略、对策”等识记;“荐”可结合“引荐、推荐、举荐”等识记。会写字可采用拆分部件法识字,比如“赢”可拆分为“亡”“口”“月”“贝”“凡”。
阅读理解
指导学生默读课文,关注文中的关键信息,理解孙膑制订计策的思维过程。在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讲田忌赛马的故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积累运用
训练学生讲述历史上以弱胜强的故事,先在小组内讲故事,再走上讲台讲故事,促进学生从积累到运用的有效迁移。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孙膑的资料。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策、荐”2个生字,会写“赢、拳”等5个字,正确读写“赏识、脚力”等8个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讲田忌赛马的故事。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观看图片,情境导入
活动1 观看图片,激发兴趣
1.教师出示“三十六计”之“围魏救赵”的图片。
2.激趣:你知道这幅图的主人公是谁吗?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他给你留下的印象吗?
3.《孙膑兵法》是孙膑创作的中国军事著作,关于孙膑,你还搜集到了哪些资料?
(1)学生介绍搜集的关于孙膑的资料,同学间互相补充。
(2)教师小结:
课件出示 孙膑,是战国时期的军事家,是孙武的后代。孙膑曾与庞涓为同窗,因受庞涓迫害遭受膑刑,身体残疾,后在齐国使者的帮助下投奔齐国,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辅佐齐国大将田忌两次击败庞涓,奠定了齐国的霸业。
活动2 板书题目,提出问题
1.揭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读读彰显孙膑智慧的经典之作——《田忌赛马》。(板书课题。)
2.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一些什么?
课件出示 (1)田忌和谁赛马?
(2)赛马的经过怎样?
(3)赛马的结果如何?
操作指导 可通过观看图片直接引出孙膑这个人物,再补充相关的资料,这样在学生头脑中对孙膑就有了初步印象,从而激发学生了解的兴趣和学习的欲望。
板块二 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活动1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指名回答,教师小结。
课件出示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孙膑经常观看田忌和齐威王及贵族们赛马,他发现了一些规律,就告诉田忌一个好办法,田忌按照孙膑的计策与齐威王赛马,结果赢了齐威王。后来孙膑被田忌引荐给齐威王,齐威王任命孙膑为军师。
3.小组交流,理清脉络。
课件出示 (1)起因:孙膑发现赛马时出场马匹的特点。(第1~9自然段)
(2)经过:孙膑为田忌出谋划策,让田忌赢了齐威王。(第10~14自然段)
(3)结果:孙膑被田忌引荐给齐威王,当上了军师。(第15、16自然段)
活动2 自主学习,识字学词
1.学生自由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学生在书上画出生字词,同桌间互读。
(2)学生自主交流本课要写的字应该注意些什么。
2.检查生字自学情况。
课件出示 
   cè    yínɡ    jiàn    quán cā
出谋划策    赢    引荐    摩 拳 擦 掌
(1)先指名让学生读字词,再在全班开火车朗读。
(2)教师正音,强调“擦、策”是平舌音。
(3)鼓励学生说说字词的意思。
操作指导 先引导学生读文,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然后指导学生识字学词,理解词语的意思,这样做扫清了障碍,使文章脉络清晰。
板块三 观察指导,练写生字
活动1 自主识字,交流方法
1.学生自由观察横格中的生字,提出书写难点。
2.小组内交流解决方法。
活动2 指导书写,练写评价
1.提醒学生书写时注意间架结构。
2.教师重点指导:
“赢”注意“亡、口、月、贝、凡”几部分占位比例要协调,大小要适当,上面的“亡”和“口”要写得扁一些,下面的“月、贝、凡”要写得窄一些。
“策”的下半部分不要写成“束”。
“擦”的右半部分笔画较多,写的时候要注意笔画间的穿插和避让。
3.教师利用课件演示生字书写动漫,组织学生仔细观察,帮助学生记住笔顺和字形。
4.学生先观察书写动漫,再练写两个。
5.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书写情况,集体评议后再练写。
操作指导 五年级的学生已具有自主学习生字的能力,但仍要加强书写的指导,所以要有重点地指导,一是为学生扎扎实实地打好字词的基础,二是发挥学生习字的主动性。
板块四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教师总结学生课堂学习情况。
2.布置作业:孙膑的计策妙在什么地方?道理是什么?
操作指导 “学贵有疑”,所以要指导学生带着问题与文本对话,在读书的过程中加强自己的感悟,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能借助图示,推测孙膑制订计策的思维过程。
2.学习孙膑遇事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具体分析的品质,懂得在学习、生活中遇事只有仔细观察、善于分析,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的道理。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复习导入,激趣导学
1.出示词语。
课件出示 胸有成竹 摩拳擦掌 兴致勃勃 出谋划策 跃跃欲试
2.指名读词语,并说说词语的意思。
3.质疑:谁“胸有成竹”?谁给谁“出谋划策”?大家“跃跃欲试”“兴致勃勃”“摩拳擦掌”要做什么?
课件出示 孙膑胸有成竹,孙膑给田忌出谋划策,比赛双方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观众们兴致勃勃地猜测比赛结果。
4.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田忌赛马》,走进这场比赛,感受一场智慧的较量。
操作指导 此环节的安排,既要注重夯实基础,又要能引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回忆,激发学生的情感,自然而然将学生带入新的学习情境。
板块二 学习课文,赏析孙膑
活动1 推测过程,理解内容
1.指名读课文第2自然段,思考并交流:孙膑的“发现”是什么?
预设:
孙膑进行了细心的观察,发现双方的赛马同一等级的脚力相差不多,都能分成上、中、下三等。
2.引导学生小组交流,推测孙膑制订计策的思维过程。
课件出示 当时孙膑就想,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一点点,如果田忌在不另外更换马匹的前提下,按上、中、下三个等级的马一一对阵,肯定还是输。如果前提条件不变,改用“下等马对阵上等马”“上等马对阵中等马”“中等马对阵下等马”,比赛结果是“三局两胜”,那么就赢了。
3.如果你就是当时的孙膑,发现了这些客观条件,你会想些什么?再读读描写比赛过程的内容,完成活动卡内容,试着说说孙膑是怎么制订出这个计策的。
活动内容 默读课文,把齐威王和田忌赛马的对阵图标画出来。说一说:孙膑为什么要让田忌这样安排马的出场顺序?
齐威王 田忌
原因
4.全班交流,教师相机点拨。
5.小结:通过孙膑的妙计,田忌用的还是原来的马,只是有意安排了马的出场顺序,就顺利地赢得了比赛。
活动2 再读对话,体会变化
1.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第3~9自然段,提示学生读好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2.教师引读第10~14自然段,引导学生说一说:赛马的时候,田忌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田忌的态度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3.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相机点拨。
课件出示 孙膑和田忌的思维方式有什么不一样?从中可以看出孙膑是一个怎样的人?
对于赛马,田忌想到的办法只是换马,思维比较固定;孙膑想到的办法则是不需要换马,而是巧妙安排马的出场顺序,走出了固定思维模式。 
由此可见:孙膑善于思考、分析,足智多谋。 
操作指导 要引导学生抓住“发现办法”,联系赛马的过程来推断孙膑制订计策的思维过程,并根据对阵图说清楚。这样,学生的判断才能有依据,表达才能更加清楚,进而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孙膑的办法使赛马取胜的原因。
板块三 课外拓展,语言实践
活动1 创设情境,拓展想象
1.创设情境:当齐威王知道田忌赛马的计策是来自孙膑时,他会怎么想?怎么说?
2.学生分角色练习。
3.以组为单位进行表演汇报。
活动2 激励阅读,布置作业
1.扩展阅读:历史上有许多运用谋略取胜的故事,找一找相关资料,和同学分享。
2.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3.把田忌赛马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或其他人听。
操作指导 要训练学生理解课文、合理想象的能力,同时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板书设计
               田忌赛马
第一次比赛      齐威王      田 忌    结  果
第1场   上等马   上等马   齐威王  胜
第2场   中等马   中等马   齐威王  胜
第3场   下等马   下等马   齐威王  胜
第二次比赛
第1场   上等马   上等马   田 忌  胜
第2场   中等马   中等马   田 忌  胜
第3场   下等马   下等马   齐威王  胜
 采纳孙膑计策:调整马的顺序,三局两胜。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田忌赛马》这篇课文讲的是在孙膑的帮助下齐国大将田忌和齐威王赛马得胜的故事。学习课文要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理解得胜的原因,懂得要冷静仔细地分析局面,把握时机,找到解决问题的好方法。还要鼓励学生手和脑动起来,连线体会比赛策略图,通过讨论体会孙膑的聪明智慧,另外设计朗读与表演,贯彻“新基础教育”理念,“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课上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课堂上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自己学,创造表现的机会让学生自己说,强化学生的自主意识。
本节课围绕教学目标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潜能,给学生创造表现的机会,让学生自己说,强化学生的自主意识。
第2课时导入自然,复习四字词语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这个环节学生很喜欢。在了解课文内容后,我设疑让学生分组讨论,自主学习这几个问题:“这场关键的比赛,赛前孙膑做了什么?比赛中田忌按照孙膑告诉的办法参加了比赛,这是什么办法?比赛结果怎样?”由此来推想孙膑的思维过程,并且能在我的引导下,结合书后第二题,弄明白赛马的对阵图,突破难点,使得学生清晰地懂得了田忌取胜的原因,同时也为孙膑的好办法称赞。这样的教学可唤起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结尾处让学生搜集运用谋略取胜的故事,旨在激励学生做事情认真分析观察、选择合适的对策,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做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激起读书的热情。
学生课堂活动卡
课 题 田忌赛马  用 时 5~7分钟
活动内容 默读课文,把齐威王和田忌赛马的对阵图标画出来。说一说:孙膑为什么要让田忌这样安排马的出场顺序?
齐威王 田忌
原因
★活动建议
1.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画出比赛的对阵图。
2.反复品读,回答问题,画出关键词句,简单写写自己的感受。
3.小组内交流,完善自己的批注。
学生课前预学案
课 题 田忌赛马 时间建议 10~15分钟
预 学 内 容 熟读课文 1.本文共有(  )个自然段。 2.默读两遍,朗读三遍,读通、读顺课文。
预习字词 1.描一描下面的生字,写出读音并组词。 2.根据课文内容,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  )(  )成竹  摩(  )擦(  )  跃跃(  )(  ) 兴致(  )(  )  (  )(  )声色   出(  )划(  ) 3.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的词语。 赏识 脚力 胸有成竹 摩拳擦掌 跃跃欲试 兴致勃勃 出谋划策 引荐
内容感知 根据课文内容,填写双方赛马的出场顺序。 场次田忌齐威王第一场比赛第二场比赛第三场比赛
资料搜集 1.搜集孙膑的资料。 2.搜集有关田忌的资料。
阅读质疑 1.田忌第一场比赛输了,为什么一点儿都不着急? 2.读了课文,我还要在上课时努力弄懂下面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