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
班级:
考场:
座位号:
考号:
)三立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高 一 历 史
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在初级农业文明阶段,亚欧大陆上的人类诸文明还只是散布在一些大河流域,彼此相距遥远,阻隔着崇山峻岭、沼泽沙漠,互不相连。造成这一状况的根本原因是当时
A.亚欧文明发展缓慢 B.地理环境较恶劣
C.交通运输能力有限 D.生产力水平低下
2.如图所示主要反映了印度的种姓制度具有婆罗门
A.职业的世袭性 B.森严的等级性
C.人人的平等性 D.佛教的轮回性
3.公元前4世纪,某帝国的疆域“从西面的希腊本土到东面的印度,从南面的埃及、波斯湾到北面的色雷斯、里海、巴克特里亚一线”。为统治上述地区,该帝国
A.实行由少数人掌权的寡头政治 B.颁布《汉谟拉比法典》
C.传播佛教以安抚新征服地区 D.继承波斯帝国的基本制度
4.在世界古代历史上,波斯帝国和罗马帝国都曾修建大规模的道路系统;亚述帝国和波斯帝国都采用过迁移居民的做法。这说明
A.各地文明相互借鉴 B.古代帝国均选择君主专制
C.人类文明同步发展 D.历史发展具有统一性特征
5.罗马教皇英诺森三世(1161年—1216年)曾说:“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像月亮要从太阳那里得到光辉一样,皇帝要从教皇那里得到政权。”这表明
A.基督教的人性束缚 B.教权对王权的控制
C.教会等级制度森严 D.宗教戒规戒律严酷
6.在罗马帝国的废墟和日耳曼人迁徙后建立的一系列王国的基础上,西欧封建社会产生了。其基本特征是
①封君封臣制度 ②城市自治 ③庄园与农奴制度 ④中央集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7.“日本人借用了汉字,但发展了他们自己的书写体系;借鉴了儒家学说,但更改了它的道德标准,调整了它的政治学说,以适应他们的社会结构。在保留其本族的神道教的同时,日本人还接受了佛教,但对之作了修改,以满足他们自己的精神需要。”《全球通史》的这段话意在说明日本
A.模仿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
B.通过学习中国实现了制度、文化变革
C.善于模仿、学习其他民族长处
D.不是简单复制别国文化更要适当改造
8.中古时期,有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把中国的造纸术、印度的数字等传入欧洲,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到了桥梁作用。这个帝国是
A.罗马帝国 B.拜占庭帝国
C.波斯帝国 D.阿拉伯帝国
9.印加王被称为太阳之子、神的化身,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独揽国家一切政治和军事大权。他以库斯科为中心,通过各级神使和祭司,牢牢地控制着全国。这说明印加帝国
A.是政教合一的国家 B.实现了美洲统一
C.是封建君主专制国家 D.是中央集权国家
10.考古发现,津巴布韦东部的山坡梯田遗址,面积为2000~3000平方千米,梯田四周有水井,还有许多长达数千米、深为1米的水渠,还有饲养家畜的遗迹。这反映出古代津巴布韦
A.是非洲农业文明的起源地 B.铁型牛耕技术非常先进
C.农业和畜牧业得到了发展 D.农牧业技术自欧洲传入
11.迪亚士在1500年的航行中,遭遇飓风,迪亚士及其同伴全部葬身海底;达·伽马船队,出发160人,生还者54人;麦哲伦船队,出发265人,生还者18人。由此可见,新航路的开辟者具有
A.冒险与拼搏精神 B.科学与首创意识
C.殖民与扩张野心 D.启蒙与进取思想
12.15-16世纪,西欧专制国家可以调动社会上一切力量一一经济活力、技术进步、新教徒进取精神等等,把它们汇合成一个整体引向海外。这说明西欧专制制度
A.在早期发展中推动了社会进步 B.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强有力后盾
C.支持了东西方的友好交往 D.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政治前提
13.新航路开辟后,英国人从《圣经》中找到依据,认为其在非洲起到的作用是拯救黑人,理由是非洲有用战俘作祭祀的习俗,非洲黑人被贩卖到美洲为奴等于逃过一死,因此他们是奴隶贸易的受益者。这可以用来解释
A.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的原因 B.葡萄牙等国家的衰落
C.英国人为从事奴隶贸易找借口 D.西欧殖民扩张的原因
14.《大国崛起》中呈现了一张16世纪末开往东方的葡萄牙商船的运货单,运货单上显示船上装载了热那亚的平绒、佛罗伦萨的绯布、伦敦的棉布和荷兰的亚麻布。材料反映了当时
A.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B.“商业革命”促进贸易扩展
C.工业革命的迅速推进 D.“价格革命”加速社会分化
15.薄伽丘在《十日谈》中描绘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包括国王、贵族、教士、仆人、贩夫走卒等。其中,他集中批判了教士。这一做法在当时
A.导致极端个人主义泛滥 B.意在摆脱宗教思想束缚
C.冲击了天主教会的权威 D.闪耀着科学理性的光芒
16.17、18世纪法国的一位思想家强调,法可以分为自然法和人为法,自然法是人类社会建立以前就存在的规律,那时候人类处于平等状态;人为法也应遵循自然法之平等精神,且提出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相互监督、制衡。该思想家是( )
A.孟德斯鸠 B.哥白尼 C.伏尔泰 D.亚当·斯密
17.代议制是指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主权的制度,这种制度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主要作用是
A.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B.防止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
C.消灭了封建残余 D.维护了劳动人民的利益
18.2017年5月3日英国首相特蕾莎·梅在唐宁街10号正式宣布解散议会,讲话之前首相去白金汉宫向女王提请解散议会,女王也正式同意。英国于2017年6月8日提前举行大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英王仍旧拥有行政权力
B.英王是国家元首,首相要对英王负责
C.包括首相在内的内阁去留由新选出的下院决定
D.首相是英国权力的中心
19.1880年时,我们所面对的不完全是一个单一的世界,而是一个由两部分所合成的全球体系:一部分是已开发的、主宰性的、富有的;另一部分是落后的、依赖的、贫穷的.......造成此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交通工具的变革 B.工业革命的影响
C.列强的殖民扩张 D.世界市场的形成
20.世界博览会是一项由主办国政府组织成政府委托有关部门举办的有较大影响和悠久历史的国际性博览活动.1904年世博会在美国圣路易斯举办,向观众展示的最新科技成果是
A.瓦特改良的蒸汽机 B.富尔顿的汽船
C.水力纺纱机 D.莱特兄弟的飞机
21.19世纪三四十年代是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顶峰时期。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对未来的理想社会提出许多美妙的天才设想。他们企图建立“人人平等、个个幸福”的新社会。产生这些主张的主要原因是
A.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创立 B.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
C.牛顿经典力学得以建立 D.启蒙运动在法国社会形成高潮
22.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
A.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B.马克思主义诞生
C.“第一国际”的成立 D.巴黎公社的建立
23.20世纪初,亚非拉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被迫加入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这标志着( )
A.世界市场处于相对孤立状态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初现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4.1884年,英、法、德等国就非洲殖民地问题在柏林召开会议。会议决定各国可以先在地图上划定彼此的势力范围,然后再去占领。这一决定
A.推动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 B.导致了世界格局的改变
C.消除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D.动摇了英国的霸主地位
二、材料分析题(共3道题,合计52分)
2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的一段独白
材料二 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那么,人民的自由虽可用法律加以保障,但它原是天所赐予的,为任何人所必不可少。如果有人不取这天所赐予的自由,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对自己又是莫大的耻辱。
——卢梭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核心思想?
(2)两段材料分别反映了欧洲历史上哪两次思想解放运动?
(3)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在这两场思想解放运动的推动或指引下,欧洲分别发生了哪两场重大的改革或革命运动?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工业革命的主角——蒸汽机,是经验和科学相结合的产物,科学对工业革命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工场手工业生产,主要依靠人力和以经验为主的技术,以机器为主的大工业生产,需要用自然力代替人力。这就得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知识。大工业把科学作为一种独立的生产能力。从此,科学在生产中的地位一天比一天高。
——《简明科学史话》
材料二:如果说工业革命在开始时不得不满足于现有的交通工具,那么现在它就自己来发展新的交通工具,新的交通工具……加速了工业化的进程。
——英国汉斯·毫斯赫尔
材料三:两次科技革命引起了两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战胜了封建主义,在世界上牢固地确立了统治地位。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生产和资本迅速集中,形成垄断,使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这是资本主义因生产力的发展而对生产关系作出的局部调整。
请回答:
(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一概括蒸汽机诞生的历史意义。
(2)简述两次工业革命中交通工具的演变历程。
(3)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共产党宣言》肯定了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作用,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共产党宣言》揭示了资本主义在积累财富和资本的同时对工人阶级的残酷剥夺必将引起工人阶级反抗的社会现实,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共产党宣言》肯定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宣告了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和共产主义建设者的伟大使命,阐明了共产党的性质、目的和策略原则。
——《中外历史纲要(下)》
材料二 “两个世纪过去了,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马克思的名字依然在世界各地受到人们的尊敬,马克思的学说依然闪烁着耀眼的真理光芒!”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共产党宣言》为什么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D B D D B B D D D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B C B C A A C B D
21 22 23 24
B B D A
25.
(1)人文主义。
(2)材料1:文艺复兴。材料2:启蒙运动
(3)材料1:宗教改革运动。材料2:法国大革命
26.
(1)是人类在继发明使用火之后,在驯服自然力方面所取得的最大成果;成为一切生产部门和交通运输部门万能的原动机、促使工厂大量出现,历史跨入蒸汽时代。
(2)第一次工业革命出现的交通工具主要是火车和汽船;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的交通工具是汽车和飞机。
(3)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战胜封建势力,使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确立;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生产和资本迅速集中,形成垄断;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27.
(1)由材料一可知:《共产党宣言》指明了无产阶级斗争的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指明了革命的基本力量(主力)是无产阶级;指明了无产阶级实现目标的手段(方式)是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也提出了革命的理论依据示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由此可见,《共产党宣言》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所以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在当时,使国际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推动国际工人运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对后来,它以科学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影响了世界历史,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不断发展,由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从而改变了人类历史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