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2021-2022学年教科版(2017秋)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真题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2021-2022学年教科版(2017秋)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真题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4-26 12:00:17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2021-2022学年教科版(2017秋)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真题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4分)
1.(2022三上·五华期末)我们在做“传递水、石块、空气”游戏时,可以用来装空气的是(  )
A.杯子 B.布袋 C.密封袋
【答案】C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在做“传递水、石块、空气”游戏时,由于空气会流动,可以用密封袋来装空气。杯子是敞口的,空气容易流动;布袋能透气,无法装空气,故C正确,AB错误。
2.(2022三上·五华期末)下列对天气记录错误的是(  )
A.
B.
C.
【答案】C
【知识点】天气预报的制作
【解析】【分析】根据云量的多少,A选项看不到云,只有太阳故是晴天,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选项中有太阳有云,多云的天气是天空中的云量占整个天空的1/4以上,小于3/4。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选项中云的比例是更多的完全看不见太阳,当云量大于3/4属于阴天,故C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3.(2022三上·五华期末)小翔在做水结冰的实验时,测得试管中水的高度是3厘米,那水结冰后的高度可能是(  )
A.高于3厘米 B.等于3厘米 C.低于3厘米
【答案】A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根据水结冰体积变大的认识,试管中的水完全结冰后,冰柱的高度比水高。
4.(2022三上·五华期末)如下图,向杯内打入空气,杯内的水会向杯外排出,这是因为(  )
A.空气占据杯中的空间
B.空气会流动
C.空气是透明的
【答案】A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空气会流动,空气占据空间。如图,向杯内打入空气,由于空气占据杯中的空间,杯内的水会向杯外排出。
5.(2022三上·五华期末)在探究自然条件下一杯用盖子密封的水和一杯无盖子的水谁蒸发得更快时,两杯水的水量要(  )
A.一杯多一杯少 B.两杯同样多 C.都可以
【答案】B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在探究自然条件下一杯用盖子密封的水和一杯无盖子的水谁蒸发得更快时,变量是杯子有无盖子,其他条件都应该是相同的,所以两杯水的水量应同样多。
6.(2022三上·五华期末)如下图,在做压缩和拉伸空气实验时,我们看到空气的体积会变化,这是因为(  )
A.空气微粒之间的距离变了
B.空气微粒减少了
C.空气微粒增多了
【答案】A
【知识点】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可以看作由很多空气微粒组成。被压缩之后的空气与原来状态的空气相比较,质量不变,体积变小;空气微粒的大小和数量不变,空气微粒的距离变小了。
7.(2022三上·五华期末)小南在制作天气日历时,不需要记录以下哪个信息(  )
A.气温 B.季节 C.降雨量
【答案】B
【知识点】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
【解析】【分析】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气温、云量和降水情况,风速和风向,如果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小南在制作天气日历时,记录的信息有气温、降雨量;不需要记录的信息有季节。
8.(2022三上·五华期末)在探究“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实验时,把物质(食盐)加入水中正确的方法是(  )
A.一次性加够
B.用手一把一把的抓着放
C.平均分后,一份一份加,待前一份完全溶解才加下一份
【答案】C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一般情况下,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有一定限度的,所以要平均分后,一份一份加,待前一份完全溶解才加下一份,当达到饱和以后,就不再溶解了,这样就可以判断溶解度。
9.(2022三上·五华期末)新型冠状病毒可以通过空气快速传播,是因为空气(  )
A.可以流动 B.有质量 C.可以被压缩
【答案】A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具有流动性,新型冠状病毒可以通过空气快速传播,主要是因为空气可以流动。A正确,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
10.(2022三上·五华期末)傍晚当你面向太阳时,你的头发被风吹向了后方,此时吹来的是(  )
A.东风 B.西风 C.北风
【答案】B
【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傍晚当你面向太阳时,傍晚时太阳在西方,面向太阳就是面向西方,后方就是东方,你的头发被风吹向了后方,就是风从西方吹向东方,此时吹来的是西风。
11.(2022三上·五华期末)妈妈做饭时急需一碗盐水,采用下列那个办法最快(  )
A.用热水溶解食盐同时用筷子搅拌
B.用热水溶解食盐
C.用筷子搅拌盐水
【答案】A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通过提高水的温度、搅拌、把物质研碎等方法,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妈妈做饭时急需一碗盐水,用热水溶解食盐同时用筷子搅拌的办法最快,用了两种加快溶解的方法。
12.(2022三上·五华期末)如图,在做热气球时,原来皱巴巴的塑料袋鼓起来了,松手后塑料袋升起来,这是因为(  )
A.塑料袋中没有空气了
B.塑料袋变轻了
C.空气受热后会上升
【答案】C
【知识点】气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空气受热体积膨胀,比同体积的空气轻,上升,如图,在做热气球时,原来皱巴巴的塑料袋鼓起来了,松手后塑料袋升起来,这是因为空气受热后会上升。
13.(2022三上·五华期末)下图中读数最准确的同学是(  )
A.A B.B C.C
【答案】B
【知识点】长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读温度计上的示数时,一定要平视温度计液柱的液面,这样读出的温度才是准确的。如果仰视,那么会造成读出的温度偏低;如果俯视,那么会造成读出的温度偏高。读图可知,图中B同学采取平视的方法,读数最准确。A同学俯视,观察的读数偏高;C同学仰视,观察的读数偏低。
14.(2022三上·五华期末)在水沸腾实验里,将套有挤扁塑料袋的漏斗罩入水中后,你看到塑料袋的变化是(  )
A.继续被吸扁
B.无变化
C.鼓起来且内壁有水珠出现
【答案】C
【知识点】气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将套有塑料袋的漏斗放在沸腾的水面下(塑料袋被挤压过),我们发现袋子会鼓起来,因为水受热蒸发,水蒸气占据塑料袋空间,且因水蒸气遇冷变成了小水滴,内壁有水珠出现。
15.(2022三上·五华期末)在测量降雨量时,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将雨量器放置于平整之处
B.视线与水的液面平行
C.读数的单位是“厘米”
【答案】C
【知识点】雨量器
【解析】【分析】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将雨量器水平放置,待液面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平行。读数时要加上单位“毫米”。
A、将雨量器放置于平整之处,A的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视线与水的液面平行,B的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雨量器的读数单位是毫米,C的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16.(2022三上·五华期末)研究空气是否有质量时,当向皮球里打入10筒空气后,平衡的天平倾斜,向另一端添加豆子天平再次平衡,说明(  )
A.空气能占据空间 B.空气有质量 C.空气会流动
【答案】B
【知识点】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
【解析】【分析】根据实验,用打气简打入10简空气,再把皮球放回天平左端的小桶里,发现天平的皮球一端往下沉,如果想让天平重新平衡,需要向豆子端加入豆子,证明空气有质量。
17.(2022三上·五华期末)马上要放寒假了,你的好朋友东东一家准备来昆明旅游,下面是他们计划出游时段昆明的天气预报图,请根据预报图提醒他和家人需注意(  )
A.注意防寒保暖和带雨具
B.注意大风天气
C.注意洪涝和泥石流
【答案】A
【知识点】天气预报的制作
【解析】【分析】分祈天气预报图可知,第三天会出现降温和小雨天气注意增衣保暖防寒和带雨具。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项叙述是否正确,在填涂区对的涂“√”,错的涂“×”(每题2分,共16分)
18.(2022三上·五华期末)烧水时,我们看到的白气是水蒸气。(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凝结
【解析】【分析】烧水看到的白气不是水蒸气,水蒸气是看不见的,我们看到的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
19.(2022三上·五华期末)水结冰实验中,加食盐的目的是降低温度。(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在冰中加食盐可以使冰块快速融化,冰融化吸热,试管温度降低。
20.(2022三上·五华期末)“蒲福风力等级表”将风速从0-12划分为十三个等级。(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风向是指风风吹来的方向。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蒲福风力等级表”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即0-12级。
21.(2022三上·五华期末)同一时间,不同地点气候不可能一样。(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四季的特征
【解析】【分析】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天气可能不一样,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也可能不一祥,但是也不是绝对的,题干说法错误。
22.(2022三上·五华期末)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的可以分为晴、多云和阴。(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天气现象
【解析】【分析】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已经使用了晴天、多云、阴天等来描述和记录云量的观察。当天空中的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一是晴天,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三是多云,云量超过四分之三或覆盖整个圆面就是阴天。
23.(2022三上·五华期末)相同条件下,水能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质量是相同的。(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通过溶解能力的实验可知,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相同的水中溶解的食盐的量要大于小苏打的量,说明食盐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强。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24.(2022三上·五华期末)水、水蒸气、冰都是同一种物质。(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物理变化;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冰、水蒸气是水的三种不同状态,是同一种物质。他们不同在于构成他们的水分子相互之间的间隔不同。题意正确。
25.(2022三上·五华期末)制作天气预报,大致有5个步骤:数据收集、数值天气预报、气象员做出预报、天气会商、发布天气预报。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天气预报的制作
【解析】【分析】未来的天气状况是可以预的,天气预报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气象台天气预报数据收集的主要渠道有卫星、雷达、观测站等。制作气象预报主要的步骤:数据收集、数值天气预报、气象员做出预报、天气会商、发布天气预报。
三、实验探究题(共37分)
26.(2022三上·五华期末)奶奶不小心把沙子撒在盐里,一直心疼不已。小华见了想起科学课上老师教的混合与分离方法,于是他准备设计实验帮奶奶把盐变干净。下面是他的实验方案,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装置:
(1)首先他要选择   号装置,将食盐   到水里。
(2)其次他要选   号装置,分离   和   。
(3)最后他要选   号装置,分离    和   。
【答案】(1)C;溶解
(2)A;沙子;溶液
(3)B;盐;水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小华想把食盐从沙子里分离出来,正确的操作顺序排列是溶解、过滤、加热蒸发。
所以,
(1)首先他要选择C号装置,将食盐溶解到水里。
(2)其次他要选A号装置进行过滤,分离沙子和溶液。
(3)最后他要选B号装置进行加热蒸发,分离盐和水。
27.(2022三上·五华期末)下面是昆明市某天的气温记录,请结合自己的学习完成下列习题。
一天的气温
早晨8:00  
上午10:00  
中午:12:00  
下午14:00  
傍晚16:00  
(1)根据柱状图的数据在上表中填写这一天的气温。
(2)分析图表后你发现一天气温的变化规律是:   。
(3)小阳要制作自己的天气日历,他应该在(  )测气温。
A.阳光下 B.教室里 C.室外通风阴凉处
【答案】(1)
一天的气温
早晨8:00 11℃
上午10:00 13℃
中午:12:00 15℃
下午14:00 19℃
傍晚16:00 17℃
(2)先升高,后降低
(3)C
【知识点】测量气温
【解析】【分析】(1)根据柱状图的数据填写表格即可。
(2)分析图表一天中的气温数据,可以发现一天气温的变化规律是:先升高,后降低。
(3)小阳要制作自己的天气日历,他应该在C测气温。
A.测量当地的气温,不能在阳光下测量,这样的气温偏高,故A错误;
B.测量当地的气温,不能在教室里,教室里是室内温度,不能代表当地气温,故B错误;
C测量当地的气温,在室外通风阴凉处是科学合理的,故C正确。
故选:C。
28.(2022三上·五华期末)我们在探究风的成因时,做了风的模拟实验,请回忆并完成以下题目
(1)画图:请你画出加热前、加热后你观察到蚊香烟雾的走向。
(2)风形成的解释:   。
(3)生活中我们也在利用风,你有哪些制造风的方法   、   、   。
【答案】(1)
(2)地面受热不均,空气受热膨胀上升,气压降低,空气受冷收缩下沉,气压升高,空气从高压吹向低压,从而形风
(3)扇扇子;电风扇吹;打开房屋前后窗子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1)如下图所示,图中红色箭头表示蚊香烟雾流动方向。加热前,蚊香的烟雾竖直上升运动,加热后,蚊香烟雾飘向纸箱内部。
(2)根据以上实验可以推测,风形成的原因是:地面受热不均,空气受热膨胀上升,气压降低,空气受冷收缩下沉,气压升高,空气从高压吹向低压,从而形风。
(3)生活中我们也在经常利用到风,制造风的方法很多,比如扇扇子、电风扇吹、打开房屋前后窗子。
四、综合分析题(共13分)
29.(2022三上·五华期末)请将下列仪器与名称对应连接
【答案】
【知识点】认识气温计;雨量器;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测量气温的叫气温计。测量体温的叫体温计。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图中仪器从左向右依次是雨量器、气温计、体温计、风向标。
30.(2022三上·五华期末)阅读下文并回答问题(2+3=5分)
竺可桢从在哈佛大学的1917年起,就坚持每天写日记,认真记录每天观测到的气象数据,并仔细观察和记录各种植物发芽、开花、结果的日期,河流湖泊结冰与解冻的状况,各种候鸟南飞与北归的日期。他通过数十年如一日的观测和记录,总结出了现代物候的特征。
(1)通过阅读材料可知,本学期认识的竺可桢是一位   。
(2)从材料中我们可以从他身上学习到的科学精神是   。
【答案】(1)气象学家
(2)做事坚特不懈、做任何事情都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1)通过阅读材料可知,本学期认识的竺可桢是一位气象学家。
(2)竺可桢从在哈佛大学的1917年起,就坚持每天写日记,认真记录每天观测到的气象数据,并仔细观察和记录各种植物发芽、开花、结果的日期,河流湖泊结冰与解冻的状况,各种候鸟南飞与北归的日期。他通过数十年如一日的观测和记录,总结出了现代物候的特征。从材料中我们可以从他身上学习到的科学精神是做事坚持不懈、做任何事情都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2021-2022学年教科版(2017秋)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真题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4分)
1.(2022三上·五华期末)我们在做“传递水、石块、空气”游戏时,可以用来装空气的是(  )
A.杯子 B.布袋 C.密封袋
2.(2022三上·五华期末)下列对天气记录错误的是(  )
A.
B.
C.
3.(2022三上·五华期末)小翔在做水结冰的实验时,测得试管中水的高度是3厘米,那水结冰后的高度可能是(  )
A.高于3厘米 B.等于3厘米 C.低于3厘米
4.(2022三上·五华期末)如下图,向杯内打入空气,杯内的水会向杯外排出,这是因为(  )
A.空气占据杯中的空间
B.空气会流动
C.空气是透明的
5.(2022三上·五华期末)在探究自然条件下一杯用盖子密封的水和一杯无盖子的水谁蒸发得更快时,两杯水的水量要(  )
A.一杯多一杯少 B.两杯同样多 C.都可以
6.(2022三上·五华期末)如下图,在做压缩和拉伸空气实验时,我们看到空气的体积会变化,这是因为(  )
A.空气微粒之间的距离变了
B.空气微粒减少了
C.空气微粒增多了
7.(2022三上·五华期末)小南在制作天气日历时,不需要记录以下哪个信息(  )
A.气温 B.季节 C.降雨量
8.(2022三上·五华期末)在探究“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实验时,把物质(食盐)加入水中正确的方法是(  )
A.一次性加够
B.用手一把一把的抓着放
C.平均分后,一份一份加,待前一份完全溶解才加下一份
9.(2022三上·五华期末)新型冠状病毒可以通过空气快速传播,是因为空气(  )
A.可以流动 B.有质量 C.可以被压缩
10.(2022三上·五华期末)傍晚当你面向太阳时,你的头发被风吹向了后方,此时吹来的是(  )
A.东风 B.西风 C.北风
11.(2022三上·五华期末)妈妈做饭时急需一碗盐水,采用下列那个办法最快(  )
A.用热水溶解食盐同时用筷子搅拌
B.用热水溶解食盐
C.用筷子搅拌盐水
12.(2022三上·五华期末)如图,在做热气球时,原来皱巴巴的塑料袋鼓起来了,松手后塑料袋升起来,这是因为(  )
A.塑料袋中没有空气了
B.塑料袋变轻了
C.空气受热后会上升
13.(2022三上·五华期末)下图中读数最准确的同学是(  )
A.A B.B C.C
14.(2022三上·五华期末)在水沸腾实验里,将套有挤扁塑料袋的漏斗罩入水中后,你看到塑料袋的变化是(  )
A.继续被吸扁
B.无变化
C.鼓起来且内壁有水珠出现
15.(2022三上·五华期末)在测量降雨量时,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将雨量器放置于平整之处
B.视线与水的液面平行
C.读数的单位是“厘米”
16.(2022三上·五华期末)研究空气是否有质量时,当向皮球里打入10筒空气后,平衡的天平倾斜,向另一端添加豆子天平再次平衡,说明(  )
A.空气能占据空间 B.空气有质量 C.空气会流动
17.(2022三上·五华期末)马上要放寒假了,你的好朋友东东一家准备来昆明旅游,下面是他们计划出游时段昆明的天气预报图,请根据预报图提醒他和家人需注意(  )
A.注意防寒保暖和带雨具
B.注意大风天气
C.注意洪涝和泥石流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项叙述是否正确,在填涂区对的涂“√”,错的涂“×”(每题2分,共16分)
18.(2022三上·五华期末)烧水时,我们看到的白气是水蒸气。(  )
19.(2022三上·五华期末)水结冰实验中,加食盐的目的是降低温度。(  )
20.(2022三上·五华期末)“蒲福风力等级表”将风速从0-12划分为十三个等级。(  )
21.(2022三上·五华期末)同一时间,不同地点气候不可能一样。(  )
22.(2022三上·五华期末)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的可以分为晴、多云和阴。(  )
23.(2022三上·五华期末)相同条件下,水能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质量是相同的。(  )
24.(2022三上·五华期末)水、水蒸气、冰都是同一种物质。(  )
25.(2022三上·五华期末)制作天气预报,大致有5个步骤:数据收集、数值天气预报、气象员做出预报、天气会商、发布天气预报。
三、实验探究题(共37分)
26.(2022三上·五华期末)奶奶不小心把沙子撒在盐里,一直心疼不已。小华见了想起科学课上老师教的混合与分离方法,于是他准备设计实验帮奶奶把盐变干净。下面是他的实验方案,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装置:
(1)首先他要选择   号装置,将食盐   到水里。
(2)其次他要选   号装置,分离   和   。
(3)最后他要选   号装置,分离    和   。
27.(2022三上·五华期末)下面是昆明市某天的气温记录,请结合自己的学习完成下列习题。
一天的气温
早晨8:00  
上午10:00  
中午:12:00  
下午14:00  
傍晚16:00  
(1)根据柱状图的数据在上表中填写这一天的气温。
(2)分析图表后你发现一天气温的变化规律是:   。
(3)小阳要制作自己的天气日历,他应该在(  )测气温。
A.阳光下 B.教室里 C.室外通风阴凉处
28.(2022三上·五华期末)我们在探究风的成因时,做了风的模拟实验,请回忆并完成以下题目
(1)画图:请你画出加热前、加热后你观察到蚊香烟雾的走向。
(2)风形成的解释:   。
(3)生活中我们也在利用风,你有哪些制造风的方法   、   、   。
四、综合分析题(共13分)
29.(2022三上·五华期末)请将下列仪器与名称对应连接
30.(2022三上·五华期末)阅读下文并回答问题(2+3=5分)
竺可桢从在哈佛大学的1917年起,就坚持每天写日记,认真记录每天观测到的气象数据,并仔细观察和记录各种植物发芽、开花、结果的日期,河流湖泊结冰与解冻的状况,各种候鸟南飞与北归的日期。他通过数十年如一日的观测和记录,总结出了现代物候的特征。
(1)通过阅读材料可知,本学期认识的竺可桢是一位   。
(2)从材料中我们可以从他身上学习到的科学精神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在做“传递水、石块、空气”游戏时,由于空气会流动,可以用密封袋来装空气。杯子是敞口的,空气容易流动;布袋能透气,无法装空气,故C正确,AB错误。
2.【答案】C
【知识点】天气预报的制作
【解析】【分析】根据云量的多少,A选项看不到云,只有太阳故是晴天,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选项中有太阳有云,多云的天气是天空中的云量占整个天空的1/4以上,小于3/4。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选项中云的比例是更多的完全看不见太阳,当云量大于3/4属于阴天,故C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3.【答案】A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根据水结冰体积变大的认识,试管中的水完全结冰后,冰柱的高度比水高。
4.【答案】A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空气会流动,空气占据空间。如图,向杯内打入空气,由于空气占据杯中的空间,杯内的水会向杯外排出。
5.【答案】B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在探究自然条件下一杯用盖子密封的水和一杯无盖子的水谁蒸发得更快时,变量是杯子有无盖子,其他条件都应该是相同的,所以两杯水的水量应同样多。
6.【答案】A
【知识点】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可以看作由很多空气微粒组成。被压缩之后的空气与原来状态的空气相比较,质量不变,体积变小;空气微粒的大小和数量不变,空气微粒的距离变小了。
7.【答案】B
【知识点】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
【解析】【分析】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气温、云量和降水情况,风速和风向,如果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小南在制作天气日历时,记录的信息有气温、降雨量;不需要记录的信息有季节。
8.【答案】C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一般情况下,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有一定限度的,所以要平均分后,一份一份加,待前一份完全溶解才加下一份,当达到饱和以后,就不再溶解了,这样就可以判断溶解度。
9.【答案】A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具有流动性,新型冠状病毒可以通过空气快速传播,主要是因为空气可以流动。A正确,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
10.【答案】B
【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傍晚当你面向太阳时,傍晚时太阳在西方,面向太阳就是面向西方,后方就是东方,你的头发被风吹向了后方,就是风从西方吹向东方,此时吹来的是西风。
11.【答案】A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通过提高水的温度、搅拌、把物质研碎等方法,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妈妈做饭时急需一碗盐水,用热水溶解食盐同时用筷子搅拌的办法最快,用了两种加快溶解的方法。
12.【答案】C
【知识点】气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空气受热体积膨胀,比同体积的空气轻,上升,如图,在做热气球时,原来皱巴巴的塑料袋鼓起来了,松手后塑料袋升起来,这是因为空气受热后会上升。
13.【答案】B
【知识点】长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读温度计上的示数时,一定要平视温度计液柱的液面,这样读出的温度才是准确的。如果仰视,那么会造成读出的温度偏低;如果俯视,那么会造成读出的温度偏高。读图可知,图中B同学采取平视的方法,读数最准确。A同学俯视,观察的读数偏高;C同学仰视,观察的读数偏低。
14.【答案】C
【知识点】气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将套有塑料袋的漏斗放在沸腾的水面下(塑料袋被挤压过),我们发现袋子会鼓起来,因为水受热蒸发,水蒸气占据塑料袋空间,且因水蒸气遇冷变成了小水滴,内壁有水珠出现。
15.【答案】C
【知识点】雨量器
【解析】【分析】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将雨量器水平放置,待液面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平行。读数时要加上单位“毫米”。
A、将雨量器放置于平整之处,A的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视线与水的液面平行,B的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雨量器的读数单位是毫米,C的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16.【答案】B
【知识点】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
【解析】【分析】根据实验,用打气简打入10简空气,再把皮球放回天平左端的小桶里,发现天平的皮球一端往下沉,如果想让天平重新平衡,需要向豆子端加入豆子,证明空气有质量。
17.【答案】A
【知识点】天气预报的制作
【解析】【分析】分祈天气预报图可知,第三天会出现降温和小雨天气注意增衣保暖防寒和带雨具。
18.【答案】(1)错误
【知识点】凝结
【解析】【分析】烧水看到的白气不是水蒸气,水蒸气是看不见的,我们看到的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
19.【答案】(1)正确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在冰中加食盐可以使冰块快速融化,冰融化吸热,试管温度降低。
20.【答案】(1)正确
【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风向是指风风吹来的方向。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蒲福风力等级表”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即0-12级。
21.【答案】(1)错误
【知识点】四季的特征
【解析】【分析】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天气可能不一样,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也可能不一祥,但是也不是绝对的,题干说法错误。
22.【答案】(1)正确
【知识点】天气现象
【解析】【分析】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已经使用了晴天、多云、阴天等来描述和记录云量的观察。当天空中的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一是晴天,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三是多云,云量超过四分之三或覆盖整个圆面就是阴天。
23.【答案】(1)错误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通过溶解能力的实验可知,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相同的水中溶解的食盐的量要大于小苏打的量,说明食盐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强。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24.【答案】(1)正确
【知识点】物理变化;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冰、水蒸气是水的三种不同状态,是同一种物质。他们不同在于构成他们的水分子相互之间的间隔不同。题意正确。
25.【答案】(1)正确
【知识点】天气预报的制作
【解析】【分析】未来的天气状况是可以预的,天气预报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气象台天气预报数据收集的主要渠道有卫星、雷达、观测站等。制作气象预报主要的步骤:数据收集、数值天气预报、气象员做出预报、天气会商、发布天气预报。
26.【答案】(1)C;溶解
(2)A;沙子;溶液
(3)B;盐;水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小华想把食盐从沙子里分离出来,正确的操作顺序排列是溶解、过滤、加热蒸发。
所以,
(1)首先他要选择C号装置,将食盐溶解到水里。
(2)其次他要选A号装置进行过滤,分离沙子和溶液。
(3)最后他要选B号装置进行加热蒸发,分离盐和水。
27.【答案】(1)
一天的气温
早晨8:00 11℃
上午10:00 13℃
中午:12:00 15℃
下午14:00 19℃
傍晚16:00 17℃
(2)先升高,后降低
(3)C
【知识点】测量气温
【解析】【分析】(1)根据柱状图的数据填写表格即可。
(2)分析图表一天中的气温数据,可以发现一天气温的变化规律是:先升高,后降低。
(3)小阳要制作自己的天气日历,他应该在C测气温。
A.测量当地的气温,不能在阳光下测量,这样的气温偏高,故A错误;
B.测量当地的气温,不能在教室里,教室里是室内温度,不能代表当地气温,故B错误;
C测量当地的气温,在室外通风阴凉处是科学合理的,故C正确。
故选:C。
28.【答案】(1)
(2)地面受热不均,空气受热膨胀上升,气压降低,空气受冷收缩下沉,气压升高,空气从高压吹向低压,从而形风
(3)扇扇子;电风扇吹;打开房屋前后窗子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1)如下图所示,图中红色箭头表示蚊香烟雾流动方向。加热前,蚊香的烟雾竖直上升运动,加热后,蚊香烟雾飘向纸箱内部。
(2)根据以上实验可以推测,风形成的原因是:地面受热不均,空气受热膨胀上升,气压降低,空气受冷收缩下沉,气压升高,空气从高压吹向低压,从而形风。
(3)生活中我们也在经常利用到风,制造风的方法很多,比如扇扇子、电风扇吹、打开房屋前后窗子。
29.【答案】
【知识点】认识气温计;雨量器;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测量气温的叫气温计。测量体温的叫体温计。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图中仪器从左向右依次是雨量器、气温计、体温计、风向标。
30.【答案】(1)气象学家
(2)做事坚特不懈、做任何事情都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1)通过阅读材料可知,本学期认识的竺可桢是一位气象学家。
(2)竺可桢从在哈佛大学的1917年起,就坚持每天写日记,认真记录每天观测到的气象数据,并仔细观察和记录各种植物发芽、开花、结果的日期,河流湖泊结冰与解冻的状况,各种候鸟南飞与北归的日期。他通过数十年如一日的观测和记录,总结出了现代物候的特征。从材料中我们可以从他身上学习到的科学精神是做事坚持不懈、做任何事情都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