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第二课 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人教版选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八单元第二课 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人教版选修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7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03-24 15:43: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倒幕运动:1866年萨摩、长州两藩的倒幕派武士结成同盟,   1867年倒幕派发动政变,宣布“王政复古”,废除幕府统治,成立新政府。大久保利通、西乡隆盛、木户孝允等掌握了政权,勒令德川庆喜交出领地。1868年, 德川庆喜聚集军队企图反扑,但在鸟羽、伏见战役中被政府军队打败,势力被肃清。倒幕运动的胜利为接下来的维新打下了基础。戊辰战争:1868年(戊辰年),天皇令幕府将军德川庆喜“辞官纳地”,以萨摩、长州两藩为主力的天皇军在京都附近与幕府军激战,德川庆喜败走江户,戊辰战争由此开始。天皇军大举东征,迫使德川庆喜交出江户城,至11月初平定东北地区叛乱诸藩。这场内战把日本从腐朽落后的幕府封建统治下解放出来,为日本建立统一的近代化国家奠定基础。倒幕运动与“尊王攘夷”运动的比较
提示:(1)相同点:①背景相同:都是在民族危机加剧和幕府腐朽专制的情况下出现的。②领导者相同:都是由中下级武士领导的。③从口号和具体行动来看,都带有浓厚的尊王思想。④斗争对象相同:矛头都指向外国侵略者和封建幕府。(2)不同点:①倒幕运动比“尊王攘夷”运动斗争目标更为直接,斗争矛头直指封建幕府统治,而“尊王攘夷”运动是借“尊王”之名,行“倒幕”之实。②结果不同:“尊王攘夷”运动在国内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下失败,而倒幕运动最终推翻了封建幕府统治,取得胜利。阅读教材P110第2自然段及P111第3自然段并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 1862年,高杉晋作对中国遭到列强侵略颇有感触,他说:“决非隔岸之火……孰能保证我国不遭此事态?险矣哉!”他认为清政府之所以衰败,“乃在于其不识防御外夷于外海之道。既不造能闯过万里波涛之军舰,也不造能防御敌人于数十里之外的大炮……”材料二 开国对日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民族危机的出现使幕府统治也产生了危机。首先它加剧了广大下层群众和以幕府为代表的封建势力的矛盾。……其次,使中下级武士看到国家的独立、经济的发展都面临危机,看到幕府落后保守的封建统治是造成危机的根源。由此他们在思想上、政治立场上逐渐发生质变,由主张推动幕府改革转变为主张倒幕。(1)材料一中高杉晋作的说法是否有道理?
提示:有一定道理。但没有认识到中国衰败的根源是封建制度的落后,政府的腐败、因循守旧和武器落后只是加剧了衰败。
(2)依据材料说明为什么尊王攘夷运动会转变为倒幕运动?
提示:①中国在鸦片战争后,因清政府腐败而被列强宰割为尊攘派提供了教训。
②尊攘派认识到幕府落后保守的封建统治是造成危机的根源。1.“尊王攘夷”口号提出的原因
提示:(1)经济:虽然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但是这一新的生产关系还不成熟。
(2)政治:幕府的对外妥协、对内镇压政策,使人们对幕府失去了信任。但是资产阶级力量弱小,领导运动的是具有民族责任感的中下级武士。
(3)思想: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尚未产生,在当时条件下,中下级武士只能树立起比幕府地位高并且为封建主义所承认的天皇的权威。阅读教材P111第4、5、6自然段并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 当今与外国交际日盛……若改从来之旧习,政权奉还朝廷,广尽天下公议,仰承圣断,齐心协力共保皇国,必可与海外万国并立。
——1867年德川庆喜上奏朝廷书材料二 木户孝允决定“先发制人”,萨摩、长州、安艺诸藩的军队开始向京都进发。同时,木户孝允、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到京都与宫廷中的倒幕派岩仓具视、三条实美共同出谋划策,让15岁的睦仁天皇向萨摩、长州二藩发出讨幕密敕,萨、长二藩军队遵命开进京都,名正言顺的倒幕战争正式开始。
材料三 鸟羽、伏见战役(图)(1)材料一反映了日本历史上的什么事件?德川庆喜为什么会这样做?
提示:“大政奉还”。德川庆喜为使倒幕派失去举兵倒幕的借口以及为了保存实力。
(2)材料三反映了什么战争?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倒幕派发起战争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提示:戊辰战争。根本原因:“大政奉还”后,幕府仍控制着国家政权。目的:打垮幕府,真正取得国家领导权。
(3)分析材料二、三,探究武装倒幕取胜的原因。
提示:西南强藩控制地方政权,力量强大;天皇的支持。2.西南强藩成为倒幕运动的根据地的原因
提示:(1)政治上:大名们不满幕府的统治,要求改革,实现富国强兵;幕府的镇压政策、西方列强的加紧侵略;倒幕派掌握了藩政。
(2)经济上:西南大名的自强改革推动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3)军事上:建立起了新式军队,购买了先进的武器。
(4)领导方面:倒幕派掌握了藩的政权,木户孝允、大久保利通、西乡隆盛等人的领导正确。
(5)群众基础:农民、市民等积极支持参与倒幕运动。3.倒幕武装迅速打败幕府军队的原因
提示:可从国内和国际两方面分析,具体如下:
(1)国内
①幕府统治不得人心,遭到广泛痛恨。
②更多大名与幕府决裂,参与倒幕战争。
③三井等大商人开始向新政府提供更多财政支持。
④人民群众痛恨幕府,支持新政府军作战。
⑤新政府废除幕府苛政,减租减税获得人民支持。
⑥新政府军作战目标明确,士气旺盛。(2)国际
①西方列强宣布中立。
②英国商人把大批武器卖给倒幕派。课件23张PPT。倒幕运动:1866年萨摩、长州两藩的倒幕派武士结成同盟,   1867年倒幕派发动政变,宣布“王政复古”,废除幕府统治,成立新政府。大久保利通、西乡隆盛、木户孝允等掌握了政权,勒令德川庆喜交出领地。1868年, 德川庆喜聚集军队企图反扑,但在鸟羽、伏见战役中被政府军队打败,势力被肃清。倒幕运动的胜利为接下来的维新打下了基础。戊辰战争:1868年(戊辰年),天皇令幕府将军德川庆喜“辞官纳地”,以萨摩、长州两藩为主力的天皇军在京都附近与幕府军激战,德川庆喜败走江户,戊辰战争由此开始。天皇军大举东征,迫使德川庆喜交出江户城,至11月初平定东北地区叛乱诸藩。这场内战把日本从腐朽落后的幕府封建统治下解放出来,为日本建立统一的近代化国家奠定基础。倒幕运动与“尊王攘夷”运动的比较
提示:(1)相同点:①背景相同:都是在民族危机加剧和幕府腐朽专制的情况下出现的。②领导者相同:都是由中下级武士领导的。③从口号和具体行动来看,都带有浓厚的尊王思想。④斗争对象相同:矛头都指向外国侵略者和封建幕府。(2)不同点:①倒幕运动比“尊王攘夷”运动斗争目标更为直接,斗争矛头直指封建幕府统治,而“尊王攘夷”运动是借“尊王”之名,行“倒幕”之实。②结果不同:“尊王攘夷”运动在国内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下失败,而倒幕运动最终推翻了封建幕府统治,取得胜利。阅读教材P110第2自然段及P111第3自然段并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 1862年,高杉晋作对中国遭到列强侵略颇有感触,他说:“决非隔岸之火……孰能保证我国不遭此事态?险矣哉!”他认为清政府之所以衰败,“乃在于其不识防御外夷于外海之道。既不造能闯过万里波涛之军舰,也不造能防御敌人于数十里之外的大炮……”材料二 开国对日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民族危机的出现使幕府统治也产生了危机。首先它加剧了广大下层群众和以幕府为代表的封建势力的矛盾。……其次,使中下级武士看到国家的独立、经济的发展都面临危机,看到幕府落后保守的封建统治是造成危机的根源。由此他们在思想上、政治立场上逐渐发生质变,由主张推动幕府改革转变为主张倒幕。(1)材料一中高杉晋作的说法是否有道理?
提示:有一定道理。但没有认识到中国衰败的根源是封建制度的落后,政府的腐败、因循守旧和武器落后只是加剧了衰败。
(2)依据材料说明为什么尊王攘夷运动会转变为倒幕运动?
提示:①中国在鸦片战争后,因清政府腐败而被列强宰割为尊攘派提供了教训。
②尊攘派认识到幕府落后保守的封建统治是造成危机的根源。1.“尊王攘夷”口号提出的原因
提示:(1)经济:虽然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但是这一新的生产关系还不成熟。
(2)政治:幕府的对外妥协、对内镇压政策,使人们对幕府失去了信任。但是资产阶级力量弱小,领导运动的是具有民族责任感的中下级武士。
(3)思想: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尚未产生,在当时条件下,中下级武士只能树立起比幕府地位高并且为封建主义所承认的天皇的权威。阅读教材P111第4、5、6自然段并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 当今与外国交际日盛……若改从来之旧习,政权奉还朝廷,广尽天下公议,仰承圣断,齐心协力共保皇国,必可与海外万国并立。
——1867年德川庆喜上奏朝廷书材料二 木户孝允决定“先发制人”,萨摩、长州、安艺诸藩的军队开始向京都进发。同时,木户孝允、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到京都与宫廷中的倒幕派岩仓具视、三条实美共同出谋划策,让15岁的睦仁天皇向萨摩、长州二藩发出讨幕密敕,萨、长二藩军队遵命开进京都,名正言顺的倒幕战争正式开始。
材料三 鸟羽、伏见战役(图)(1)材料一反映了日本历史上的什么事件?德川庆喜为什么会这样做?
提示:“大政奉还”。德川庆喜为使倒幕派失去举兵倒幕的借口以及为了保存实力。
(2)材料三反映了什么战争?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倒幕派发起战争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提示:戊辰战争。根本原因:“大政奉还”后,幕府仍控制着国家政权。目的:打垮幕府,真正取得国家领导权。
(3)分析材料二、三,探究武装倒幕取胜的原因。
提示:西南强藩控制地方政权,力量强大;天皇的支持。2.西南强藩成为倒幕运动的根据地的原因
提示:(1)政治上:大名们不满幕府的统治,要求改革,实现富国强兵;幕府的镇压政策、西方列强的加紧侵略;倒幕派掌握了藩政。
(2)经济上:西南大名的自强改革推动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3)军事上:建立起了新式军队,购买了先进的武器。
(4)领导方面:倒幕派掌握了藩的政权,木户孝允、大久保利通、西乡隆盛等人的领导正确。
(5)群众基础:农民、市民等积极支持参与倒幕运动。3.倒幕武装迅速打败幕府军队的原因
提示:可从国内和国际两方面分析,具体如下:
(1)国内
①幕府统治不得人心,遭到广泛痛恨。
②更多大名与幕府决裂,参与倒幕战争。
③三井等大商人开始向新政府提供更多财政支持。
④人民群众痛恨幕府,支持新政府军作战。
⑤新政府废除幕府苛政,减租减税获得人民支持。
⑥新政府军作战目标明确,士气旺盛。(2)国际
①西方列强宣布中立。
②英国商人把大批武器卖给倒幕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