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第六章 平面图形的认识(一)单元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数学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第六章 平面图形的认识(一)单元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7.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1-03 20:21:03

文档简介

初中数学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第六章 平面图形的认识(一)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2020七下·房县期末)如图,经过刨平的木板上的 两个点,能弹出一条笔直的墨线,而且只能弹出一条墨线,能解释这一实际应用的数学知识是(  )
A.点动成线; B.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C.垂线段最短; D.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答案】B
【知识点】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解析】【解答】解:经过刨平的木板上的 两个点,能弹出一条笔直的墨线,而且只能弹出一条墨线,能解释这一实际应用的数学知识是: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可得经过刨平的木板上的 两个点,能弹出一条笔直的墨线,而且只能弹出一条墨线,从而得出结论;
2.(2020六下·高新期中)下列现象中,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来解释的现象是(  )
A.用两个钉子把木条固定在墙上
B.利用圆规可以比较两条线段的大小
C.把弯曲的公路改直,就缩短路程
D.植树时,只要固定两棵树的位置,就能确定一行树所在的直线
【答案】C
【知识点】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解析】【解答】解:A.应用的原理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B.为线段长度的比较;
C.为两点之间,距离最短;
D.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题意,分别判断各个现象应用的原理即可。
3.(2019七上·萧山月考)下列4个图形中,能用 , , 三种方法表示同一个角的图形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角的概念及表示
【解析】【解答】A. 不能用∠1,∠AOB,∠O三种方法表示同一个角,故本选项错误;
B. 能用∠1,∠AOB,∠O三种方法表示同一个角,故本选项正确;
C. 不能用∠1,∠AOB,∠O三种方法表示同一个角,故本选项错误;
D. 不能用∠1,∠AOB,∠O三种方法表示同一个角,故本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角的表示方法和图形逐个判断即可.
4.(2019七上·乐亭期中)下列换算中,错误的是(  )
A.47.28°=47°16'48'' B.83.5°=83°50'
C.16°5'24''=16.09° D.0.25°=900''
【答案】B
【知识点】常用角的度量单位及换算
【解析】【解答】解:A、47.28°=47°16'48'',所以A选项的换算不符合题意;
B、83.5°=83°30',所以B选项的换算符合题意;
C、16°5'24''=16.09°,所以C选项的换算不符合题意;
D、0.25°=900″,所以D选项的换算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利用1°=60′,1′=60″对各选项进行判断.
5.(2020七下·自贡期末)如图,若 , 相交于点O,过点O作 ,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与 互为余角 B. 与 互为余角
C. 与 互为补角 D. 与 是对顶角
【答案】C
【知识点】余角、补角及其性质;对顶角及其性质
【解析】【解答】解:∵ ,
∴∠EOB=90°,
又∵ ∠EOB,
∴ 90°,即 与 互为余角,故A选项符合题意;
又∵ (对顶角相等),
∴ 90°,即 与 互为余角,故B选项符合题意;
∵ 与 是直线AB、CD相交于点O而形成的对顶角,
∴D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OE⊥AB可得∠EOB=90°,再根据对顶角相等可得∠1=∠3,然后根据余角定义和补角定义进行分析即可.
6.(2020七下·邢台期末)如图,已知AB,CD相交于O,OE⊥CD于O,∠AOC=25°,则∠BOE的度数是(  )
A.25° B.65° C.115° D.130°
【答案】C
【知识点】垂线的概念;对顶角及其性质
【解析】【解答】解:∵OE⊥CD,
∴∠EOD=90°,
∵∠AOC=25°,
∴∠BOD=∠AOC=25°,
∴∠BOE=∠EOD+∠BOD=90°+25°=115°,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垂直的定义和对顶角相等即可求出∠BOE的度数.
7.(2020·皇姑模拟)如图,将一三角板按不同位置摆放,其中 与 互余的是(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余角、补角及其性质
【解析】【解答】解:C中的 ,
故答案为:C.
【分析】观察图形可知选项C中的∠1和∠2与三角板的直角构成180°的角,结合题意可知选项C符合题意.
8.(2020七下·焦作期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有(  )
①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②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③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④两条直线相交,对顶角相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C
【知识点】垂线的概念;垂线段最短及其应用;平行公理及推论;对顶角及其性质
【解析】【解答】解:①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错误,应该是同一平面内;
②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正确;
③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正确;
④两条直线相交,对顶角相等,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垂线的性质,平行公里,对顶角的性质一一判断即可;
9.(2020七下·桂林期末)如图,点P到直线l的距离是(  )
A.线段 的长度 B.线段 的长度
C.线段 的长度 D.线段 的长度
【答案】C
【知识点】点到直线的距离
【解析】【解答】解: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得出线段PC的长度是点P到直线l的距离.
故答案为:C.
【分析】点到直线的距离是指该点到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根据定义即可选出答案.
10.(2019七上·黔南期末)在直线AB上任取一点O,过点O作射线OC,OD,使OC⊥OD, ∠AOC=30°时,∠BOD度数为(  )
A.60° B.120° C.60°或90° D.60°或120°
【答案】D
【知识点】角的运算
【解析】【解答】解:①如图1,当OC、OD在AB的一旁时,
∵OC⊥OD,
∴∠DOC=90°,
∵∠AOC=30 ,
∴∠BOD=180 ∠COD ∠AOC=60
②如图2,当OC、OD在AB的两旁时,
∵OC⊥OD,∠AOC=30 ,
∴∠AOD=60 ,
∴∠BOD=180 ∠AOD=120 .
综上所述, ∠BOD度数为 60°或120°
故答案为:D.
【分析】由于此题没有图形,故需要分OC、OD在AB的一旁时与OC、OD在AB的两旁时,两种情况分别根据垂直的定义及角的和差、平角的定义即可算出答案。
二、填空题
11.(2020七下·建平期末)已知一个角的补角是它余角的3倍,则这个角的度数为   .
【答案】45°
【知识点】余角、补角及其性质
【解析】【解答】解:设这个角为α,则它的余角为90°﹣α,补角为180°﹣α,
根据题意得,180°-α=3(90°-α),
解得α=45°.
故答案为:45°.
【分析】根据互为余角的和等于90°,互为补角的和等于180°用这个角表示出它的余角与补角,然后根据“ 一个角的补角是它余角的3倍 ”列方程求解即可.
12.(2020七下·韶关期末)如图, 垂足为O, 经过点O.则 的度数是   .
【答案】62
【知识点】垂线的概念;对顶角及其性质
【解析】【解答】解:∵AB⊥CD,
∴∠BOD=90°,
∵∠3=∠1=28°,
∴∠2=90°-∠3=62°.
故答案为:62°.
【分析】根据垂直的定义可得∠BOD=90°,根据对顶角相等可得∠3的度数,再根据角的和差计算即可.
13.(2020七下·北京期末)如图,要从村庄P修一条连接公路 的最短的小道,应选择沿线段   修建,理由是   .
【答案】PC;垂线段最短
【知识点】垂线段最短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上各点所连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过点P作PC⊥l于点C,这样做的理由是垂线段最短.
故答案为:PC,垂线段最短.
【分析】根据垂线段的性质:垂线段最短,进行判断即可.
14.(2020七下·上饶月考)如图是一把剪刀,若∠AOB+∠COD=60°,则∠BOD=   °.
【答案】150
【知识点】对顶角及其性质;邻补角
【解析】【解答】∵∠AOB=∠COD,∠AOB+∠COD=60°,∴∠AOB=∠COD=30°,∴∠BOD=180°-∠AOB=180°-30°=150°.
故答案为150°.
【分析】根据对顶角相等得到∠AOB的度数,再根据邻补角的定义即可得出结论.
15.(2020七下·三台期中)如图是小凡同学在体育课上跳远后留下的脚印,他的跳远成绩是线段BN的长度,这样测量的依据是   .
【答案】垂线段最短
【知识点】垂线段最短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测量的依据是垂线段最短.
故答案为:垂线段最短.
【分析】根据垂线段最短即可得出结果.
16.(2020七上·寻乌期末)26.54°=   °   ′   ″.
【答案】26;32;24
【知识点】常用角的度量单位及换算
【解析】【解答】∵0.54°=0.54×60′=32.4′,
0.4′=0.4×60″=24″,
∴26.54°=26°32′24″.
【分析】根据角的度数的性质进行运算,即可得到答案。
17.(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2 直线、射线与线段课时练习)如图,已知C、D是AB上两点,且AB=20cm,CD=6cm,M是AD的中点,N是BC的中点,则线段MN的长为   cm.
【答案】7
【知识点】线段上的两点间的距离
【解析】【解答】∵AB=20cm,CD=6cm,
∴设AC=x,则BD=14﹣x,
∵M是AD的中点,N是BC的中点,
∴AM=DM= (AC+CD)= (x+6),BC=CD+BD=20﹣x,CN=BN=10﹣ x,
∴AN=CN+AC=10+ x,
∴MN=AN﹣AM=10+ x﹣ x﹣3=7(cm).
故答案为:7cm.
【分析】设AC=x,则BD=14﹣x,再用x表示出各线段的长度,再根据MN=AN﹣AM即可得出结论.
18.(2020七上·银川期末)已知A,B,C是数轴上的三个点,点A,B表示的数分别是1,3.如图所示,若BC=2AB,则点C表示的数是   .
【答案】7或-1
【知识点】数轴及有理数在数轴上的表示;线段上的两点间的距离
【解析】【解答】解:∵点A,B表示的数分别是1,3,
∴AB=3-1=2,
∵BC=2AB=4,
分两种情况讨论:
当C在B的右侧时,OC=OA+AB+BC=1+2+4=7,
∴点C表示的数是7.
当C在B的左侧时,OC=BC-OB=4-3=1,
∴点C表示的数是-1.
故答案为7或-1.
【分析】先利用点A、B表示的数计算出AB,再计算出BC,然后分两种情况讨论计算点C到原点的距离,即可得到C点表示的数.
三、综合题
19.(2019七上·高邑期中)计算:
(1)
(2)
【答案】(1)解:
(2)解:

【知识点】角的运算
【解析】【分析】(1)(2)进行度、分、秒的减法计算,注意以60为进制.
20.(2018七上·鄂州期末)如图,已知在平面上四点A,B,C,D,按下列要求画出图形;
(1)①射线AB,直线CB;
②取线段AB的中点E,连接DE并延长与直线CB交于点O;
(2)在所画的图形中,若AB=6,BE=BC= OB,求OC的长.
【答案】(1)解:如图所示,射线AB与直线AB即为所求;
(2)解:由题意知点E是AB的中点,且AB=6,
∴AE=BE=3,
又∵BE=BC= OB,
∴BC=3,BO=6,
则OC=BO+BC=9.
【知识点】直线、射线、线段
【解析】【分析】(1)①根据直线和射线的定义作图即可得;②根据要求作图即可;(2)由E是AB的中点得出BE=3,再由BE=BC= OB知BC=3,BO=6,依据OC=BO+BC可得答案.
21.(2020七上·温州期末)如图,在平面内有A,B,C三点。
(1)请按要求作图:画直线AC,射线BA,线段BC,取BC的中点D,过点D做DE⊥AC于点E。
(2)在完成第(1)小题的作图后,图中以A,B,C,D,E这些点为端点的线段共有   条。
【答案】(1)解:如图,
(2)8
【知识点】直线、射线、线段
【解析】【解答】解:(2)图中的线段有BD、BA、BC、DE、DC、CE、CA、AE,共8条.
故答案为:8.
【分析】(1)根据直线、射线、线段及垂直的定义作图,直线没有端点,向两端无限延长;射线有一个端点,向一端无限延长,线段没有端点;
(2)根据线段的定义,分别以 A,B,C,D,E找出所有的线段即可.
22.(2020七下·顺义期末)已知: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CD于点O,∠BOD=40°.求∠AOE的度数.
【答案】解:∵ ,
∴ ,
∵ ,
∴ ,
即 的度数为 .
【知识点】角的运算
【解析】【分析】根据垂线的性质和平角的定义即可求解.
23.(2020七下·涿州月考)已知如图,直线 相交于点 .
(1)若∠AOC=35°,求 的度数;
(2)若∠BOD:∠BOC=2:4,求 的度数;
(3)在(2)的条件下,过点 作 ,求 的度数.
【答案】(1)解:∵∠AOC=35°, ,
∴ =180°- - =55°
(2)解:∵∠BOD:∠BOC=2:4,
∴ =180°× =60°,
∴∠AOC=60°,
∴∠AOE=60°+90°=150°
(3)解:如图1,∠EOF=150°-90°=60°,
或如图2,∠EOF=360°-150°-90°=120°,
故∠EOF的度数为60°或120°.
【知识点】角的运算;数学思想
【解析】【分析】(1)根据AOB共线即可知 + + =180°即可解得;(2)根据平角的定义可求出∠BOD,根据对顶角的定义可求出∠AOC,再根据角的和差关系可求∠AOE的度数;(3)先过点O作 ,再分两种情况根据角的和差关系来求∠EOF即可.
24.(2020七上·抚顺期末)将一副三角板放在同一平面内,使直角顶点重合于点O
(1)如图①,若∠AOB=155°,求∠AOD、∠BOC、∠DOC的度数.
(2)如图①,你发现∠AOD与∠BOC的大小有何关系?∠AOB与∠DOC有何关系?直接写出你发现的结论.
(3)如图②,当△AOC与△BOD没有重合部分时,(2)中你发现的结论是否还仍然成立,请说明理由.
【答案】(1)解:∵

同理:


(2)解:∠AOD与∠BOC的大小关系为: ∠AOB与∠DOC存在的数量关系为:
(3)解: 仍然成立.
理由如下:∵
又∵

【知识点】角的运算
【解析】【分析】(1)先计算出 再根据 (2)根据(1)中得出的度数直接写出结论即可.(3)根据 即可得到 利用周角定义得∠AOB+∠COD+∠AOC+∠BOD=360°,而∠AOC=∠BOD=90°,即可得到∠AOB+∠DOC=180°.
25.(2020七上·通榆期末)如图,在数轴上有A,B两点,所表示的数分别为-10,-4,点A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同时点B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也向右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解答下列问题:
(1)运动前线段AB的长为   ; 运动1秒后线段AB的长为   ;
(2)运动t秒后,点A,点B运动的距离分别为   和   。
(3)求t为何值时,点A和点B恰好重合;
(4)在上述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使得线段AB的长为4,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6;4
(2)5t;3t
(3)解:由题意,得(5-3)t=6,
解得t=3
所以t=3秒时点A与点B恰好重台。
(4)解:由题意,得:6+3t-5t=4或5t-(6+31)-4
解得t=1或t=5
所以,当t的值为1秒或5秒时,线段AB的长力4。
【知识点】数轴及有理数在数轴上的表示;线段上的两点间的距离
【解析】【分析】(1)根据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即可求解;
(2)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即可得到答案;
(3)根据点A运动的距离-点B运动的距离=6,列出关于t的方程,即可求解;
(4)根据题意,分2种情况,列出方程,即可求解.
1 / 1初中数学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第六章 平面图形的认识(一)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2020七下·房县期末)如图,经过刨平的木板上的 两个点,能弹出一条笔直的墨线,而且只能弹出一条墨线,能解释这一实际应用的数学知识是(  )
A.点动成线; B.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C.垂线段最短; D.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2.(2020六下·高新期中)下列现象中,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来解释的现象是(  )
A.用两个钉子把木条固定在墙上
B.利用圆规可以比较两条线段的大小
C.把弯曲的公路改直,就缩短路程
D.植树时,只要固定两棵树的位置,就能确定一行树所在的直线
3.(2019七上·萧山月考)下列4个图形中,能用 , , 三种方法表示同一个角的图形是(  )
A. B..
C. D.
4.(2019七上·乐亭期中)下列换算中,错误的是(  )
A.47.28°=47°16'48'' B.83.5°=83°50'
C.16°5'24''=16.09° D.0.25°=900''
5.(2020七下·自贡期末)如图,若 , 相交于点O,过点O作 ,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与 互为余角 B. 与 互为余角
C. 与 互为补角 D. 与 是对顶角
6.(2020七下·邢台期末)如图,已知AB,CD相交于O,OE⊥CD于O,∠AOC=25°,则∠BOE的度数是(  )
A.25° B.65° C.115° D.130°
7.(2020·皇姑模拟)如图,将一三角板按不同位置摆放,其中 与 互余的是(
A. B.
C. D.
8.(2020七下·焦作期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有(  )
①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②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③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④两条直线相交,对顶角相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9.(2020七下·桂林期末)如图,点P到直线l的距离是(  )
A.线段 的长度 B.线段 的长度
C.线段 的长度 D.线段 的长度
10.(2019七上·黔南期末)在直线AB上任取一点O,过点O作射线OC,OD,使OC⊥OD, ∠AOC=30°时,∠BOD度数为(  )
A.60° B.120° C.60°或90° D.60°或120°
二、填空题
11.(2020七下·建平期末)已知一个角的补角是它余角的3倍,则这个角的度数为   .
12.(2020七下·韶关期末)如图, 垂足为O, 经过点O.则 的度数是   .
13.(2020七下·北京期末)如图,要从村庄P修一条连接公路 的最短的小道,应选择沿线段   修建,理由是   .
14.(2020七下·上饶月考)如图是一把剪刀,若∠AOB+∠COD=60°,则∠BOD=   °.
15.(2020七下·三台期中)如图是小凡同学在体育课上跳远后留下的脚印,他的跳远成绩是线段BN的长度,这样测量的依据是   .
16.(2020七上·寻乌期末)26.54°=   °   ′   ″.
17.(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2 直线、射线与线段课时练习)如图,已知C、D是AB上两点,且AB=20cm,CD=6cm,M是AD的中点,N是BC的中点,则线段MN的长为   cm.
18.(2020七上·银川期末)已知A,B,C是数轴上的三个点,点A,B表示的数分别是1,3.如图所示,若BC=2AB,则点C表示的数是   .
三、综合题
19.(2019七上·高邑期中)计算:
(1)
(2)
20.(2018七上·鄂州期末)如图,已知在平面上四点A,B,C,D,按下列要求画出图形;
(1)①射线AB,直线CB;
②取线段AB的中点E,连接DE并延长与直线CB交于点O;
(2)在所画的图形中,若AB=6,BE=BC= OB,求OC的长.
21.(2020七上·温州期末)如图,在平面内有A,B,C三点。
(1)请按要求作图:画直线AC,射线BA,线段BC,取BC的中点D,过点D做DE⊥AC于点E。
(2)在完成第(1)小题的作图后,图中以A,B,C,D,E这些点为端点的线段共有   条。
22.(2020七下·顺义期末)已知: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CD于点O,∠BOD=40°.求∠AOE的度数.
23.(2020七下·涿州月考)已知如图,直线 相交于点 .
(1)若∠AOC=35°,求 的度数;
(2)若∠BOD:∠BOC=2:4,求 的度数;
(3)在(2)的条件下,过点 作 ,求 的度数.
24.(2020七上·抚顺期末)将一副三角板放在同一平面内,使直角顶点重合于点O
(1)如图①,若∠AOB=155°,求∠AOD、∠BOC、∠DOC的度数.
(2)如图①,你发现∠AOD与∠BOC的大小有何关系?∠AOB与∠DOC有何关系?直接写出你发现的结论.
(3)如图②,当△AOC与△BOD没有重合部分时,(2)中你发现的结论是否还仍然成立,请说明理由.
25.(2020七上·通榆期末)如图,在数轴上有A,B两点,所表示的数分别为-10,-4,点A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同时点B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也向右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解答下列问题:
(1)运动前线段AB的长为   ; 运动1秒后线段AB的长为   ;
(2)运动t秒后,点A,点B运动的距离分别为   和   。
(3)求t为何值时,点A和点B恰好重合;
(4)在上述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使得线段AB的长为4,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解析】【解答】解:经过刨平的木板上的 两个点,能弹出一条笔直的墨线,而且只能弹出一条墨线,能解释这一实际应用的数学知识是: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可得经过刨平的木板上的 两个点,能弹出一条笔直的墨线,而且只能弹出一条墨线,从而得出结论;
2.【答案】C
【知识点】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解析】【解答】解:A.应用的原理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B.为线段长度的比较;
C.为两点之间,距离最短;
D.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题意,分别判断各个现象应用的原理即可。
3.【答案】B
【知识点】角的概念及表示
【解析】【解答】A. 不能用∠1,∠AOB,∠O三种方法表示同一个角,故本选项错误;
B. 能用∠1,∠AOB,∠O三种方法表示同一个角,故本选项正确;
C. 不能用∠1,∠AOB,∠O三种方法表示同一个角,故本选项错误;
D. 不能用∠1,∠AOB,∠O三种方法表示同一个角,故本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角的表示方法和图形逐个判断即可.
4.【答案】B
【知识点】常用角的度量单位及换算
【解析】【解答】解:A、47.28°=47°16'48'',所以A选项的换算不符合题意;
B、83.5°=83°30',所以B选项的换算符合题意;
C、16°5'24''=16.09°,所以C选项的换算不符合题意;
D、0.25°=900″,所以D选项的换算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利用1°=60′,1′=60″对各选项进行判断.
5.【答案】C
【知识点】余角、补角及其性质;对顶角及其性质
【解析】【解答】解:∵ ,
∴∠EOB=90°,
又∵ ∠EOB,
∴ 90°,即 与 互为余角,故A选项符合题意;
又∵ (对顶角相等),
∴ 90°,即 与 互为余角,故B选项符合题意;
∵ 与 是直线AB、CD相交于点O而形成的对顶角,
∴D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OE⊥AB可得∠EOB=90°,再根据对顶角相等可得∠1=∠3,然后根据余角定义和补角定义进行分析即可.
6.【答案】C
【知识点】垂线的概念;对顶角及其性质
【解析】【解答】解:∵OE⊥CD,
∴∠EOD=90°,
∵∠AOC=25°,
∴∠BOD=∠AOC=25°,
∴∠BOE=∠EOD+∠BOD=90°+25°=115°,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垂直的定义和对顶角相等即可求出∠BOE的度数.
7.【答案】C
【知识点】余角、补角及其性质
【解析】【解答】解:C中的 ,
故答案为:C.
【分析】观察图形可知选项C中的∠1和∠2与三角板的直角构成180°的角,结合题意可知选项C符合题意.
8.【答案】C
【知识点】垂线的概念;垂线段最短及其应用;平行公理及推论;对顶角及其性质
【解析】【解答】解:①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错误,应该是同一平面内;
②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正确;
③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正确;
④两条直线相交,对顶角相等,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垂线的性质,平行公里,对顶角的性质一一判断即可;
9.【答案】C
【知识点】点到直线的距离
【解析】【解答】解: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得出线段PC的长度是点P到直线l的距离.
故答案为:C.
【分析】点到直线的距离是指该点到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根据定义即可选出答案.
10.【答案】D
【知识点】角的运算
【解析】【解答】解:①如图1,当OC、OD在AB的一旁时,
∵OC⊥OD,
∴∠DOC=90°,
∵∠AOC=30 ,
∴∠BOD=180 ∠COD ∠AOC=60
②如图2,当OC、OD在AB的两旁时,
∵OC⊥OD,∠AOC=30 ,
∴∠AOD=60 ,
∴∠BOD=180 ∠AOD=120 .
综上所述, ∠BOD度数为 60°或120°
故答案为:D.
【分析】由于此题没有图形,故需要分OC、OD在AB的一旁时与OC、OD在AB的两旁时,两种情况分别根据垂直的定义及角的和差、平角的定义即可算出答案。
11.【答案】45°
【知识点】余角、补角及其性质
【解析】【解答】解:设这个角为α,则它的余角为90°﹣α,补角为180°﹣α,
根据题意得,180°-α=3(90°-α),
解得α=45°.
故答案为:45°.
【分析】根据互为余角的和等于90°,互为补角的和等于180°用这个角表示出它的余角与补角,然后根据“ 一个角的补角是它余角的3倍 ”列方程求解即可.
12.【答案】62
【知识点】垂线的概念;对顶角及其性质
【解析】【解答】解:∵AB⊥CD,
∴∠BOD=90°,
∵∠3=∠1=28°,
∴∠2=90°-∠3=62°.
故答案为:62°.
【分析】根据垂直的定义可得∠BOD=90°,根据对顶角相等可得∠3的度数,再根据角的和差计算即可.
13.【答案】PC;垂线段最短
【知识点】垂线段最短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上各点所连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过点P作PC⊥l于点C,这样做的理由是垂线段最短.
故答案为:PC,垂线段最短.
【分析】根据垂线段的性质:垂线段最短,进行判断即可.
14.【答案】150
【知识点】对顶角及其性质;邻补角
【解析】【解答】∵∠AOB=∠COD,∠AOB+∠COD=60°,∴∠AOB=∠COD=30°,∴∠BOD=180°-∠AOB=180°-30°=150°.
故答案为150°.
【分析】根据对顶角相等得到∠AOB的度数,再根据邻补角的定义即可得出结论.
15.【答案】垂线段最短
【知识点】垂线段最短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测量的依据是垂线段最短.
故答案为:垂线段最短.
【分析】根据垂线段最短即可得出结果.
16.【答案】26;32;24
【知识点】常用角的度量单位及换算
【解析】【解答】∵0.54°=0.54×60′=32.4′,
0.4′=0.4×60″=24″,
∴26.54°=26°32′24″.
【分析】根据角的度数的性质进行运算,即可得到答案。
17.【答案】7
【知识点】线段上的两点间的距离
【解析】【解答】∵AB=20cm,CD=6cm,
∴设AC=x,则BD=14﹣x,
∵M是AD的中点,N是BC的中点,
∴AM=DM= (AC+CD)= (x+6),BC=CD+BD=20﹣x,CN=BN=10﹣ x,
∴AN=CN+AC=10+ x,
∴MN=AN﹣AM=10+ x﹣ x﹣3=7(cm).
故答案为:7cm.
【分析】设AC=x,则BD=14﹣x,再用x表示出各线段的长度,再根据MN=AN﹣AM即可得出结论.
18.【答案】7或-1
【知识点】数轴及有理数在数轴上的表示;线段上的两点间的距离
【解析】【解答】解:∵点A,B表示的数分别是1,3,
∴AB=3-1=2,
∵BC=2AB=4,
分两种情况讨论:
当C在B的右侧时,OC=OA+AB+BC=1+2+4=7,
∴点C表示的数是7.
当C在B的左侧时,OC=BC-OB=4-3=1,
∴点C表示的数是-1.
故答案为7或-1.
【分析】先利用点A、B表示的数计算出AB,再计算出BC,然后分两种情况讨论计算点C到原点的距离,即可得到C点表示的数.
19.【答案】(1)解:
(2)解:

【知识点】角的运算
【解析】【分析】(1)(2)进行度、分、秒的减法计算,注意以60为进制.
20.【答案】(1)解:如图所示,射线AB与直线AB即为所求;
(2)解:由题意知点E是AB的中点,且AB=6,
∴AE=BE=3,
又∵BE=BC= OB,
∴BC=3,BO=6,
则OC=BO+BC=9.
【知识点】直线、射线、线段
【解析】【分析】(1)①根据直线和射线的定义作图即可得;②根据要求作图即可;(2)由E是AB的中点得出BE=3,再由BE=BC= OB知BC=3,BO=6,依据OC=BO+BC可得答案.
21.【答案】(1)解:如图,
(2)8
【知识点】直线、射线、线段
【解析】【解答】解:(2)图中的线段有BD、BA、BC、DE、DC、CE、CA、AE,共8条.
故答案为:8.
【分析】(1)根据直线、射线、线段及垂直的定义作图,直线没有端点,向两端无限延长;射线有一个端点,向一端无限延长,线段没有端点;
(2)根据线段的定义,分别以 A,B,C,D,E找出所有的线段即可.
22.【答案】解:∵ ,
∴ ,
∵ ,
∴ ,
即 的度数为 .
【知识点】角的运算
【解析】【分析】根据垂线的性质和平角的定义即可求解.
23.【答案】(1)解:∵∠AOC=35°, ,
∴ =180°- - =55°
(2)解:∵∠BOD:∠BOC=2:4,
∴ =180°× =60°,
∴∠AOC=60°,
∴∠AOE=60°+90°=150°
(3)解:如图1,∠EOF=150°-90°=60°,
或如图2,∠EOF=360°-150°-90°=120°,
故∠EOF的度数为60°或120°.
【知识点】角的运算;数学思想
【解析】【分析】(1)根据AOB共线即可知 + + =180°即可解得;(2)根据平角的定义可求出∠BOD,根据对顶角的定义可求出∠AOC,再根据角的和差关系可求∠AOE的度数;(3)先过点O作 ,再分两种情况根据角的和差关系来求∠EOF即可.
24.【答案】(1)解:∵

同理:


(2)解:∠AOD与∠BOC的大小关系为: ∠AOB与∠DOC存在的数量关系为:
(3)解: 仍然成立.
理由如下:∵
又∵

【知识点】角的运算
【解析】【分析】(1)先计算出 再根据 (2)根据(1)中得出的度数直接写出结论即可.(3)根据 即可得到 利用周角定义得∠AOB+∠COD+∠AOC+∠BOD=360°,而∠AOC=∠BOD=90°,即可得到∠AOB+∠DOC=180°.
25.【答案】(1)6;4
(2)5t;3t
(3)解:由题意,得(5-3)t=6,
解得t=3
所以t=3秒时点A与点B恰好重台。
(4)解:由题意,得:6+3t-5t=4或5t-(6+31)-4
解得t=1或t=5
所以,当t的值为1秒或5秒时,线段AB的长力4。
【知识点】数轴及有理数在数轴上的表示;线段上的两点间的距离
【解析】【分析】(1)根据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即可求解;
(2)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即可得到答案;
(3)根据点A运动的距离-点B运动的距离=6,列出关于t的方程,即可求解;
(4)根据题意,分2种情况,列出方程,即可求解.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