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十一章 11.2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一、单选题
1.(2020八下·甘州期中)三角形三个内角的比是 ,则 是( )
A.等腰三角形 B.等腰直角三角形
C.等边三角形 D.不能确定
【答案】B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解析】【解答】解:设∠A=x,由△ABC的三个内角之比为1:1:2可知∠B=x,∠C=2x,
∴∠A+∠B+∠C=4x=180°,
∴x=45°.
∴∠A=∠B=45°,∠C=90°,
∴△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B.
【分析】设∠A=x,由△ABC的三个内角之比为1:1:2可知∠B=x,∠C=2x,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求出x的值即可.
2.(2020八上·淮滨期末)如图,将一个正方形剪去一个角后,∠1+∠2 等于( )
A.120° B.170° C.220° D.270°
【答案】D
【知识点】三角形的外角性质
【解析】【解答】解:正方形的各个内角都是90°,
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得∠1=90°+(180°-∠2),
则∠1+∠2=270°.
故答案为:D.
【分析】利用正方形的各个内角都是90°,和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求得.
3.(2020八上·昆明期末)如图,∠A=20°,∠B=30°,∠C=50°,求∠ADB的度数( )
A.50° B.100° C.70° D.80°
【答案】B
【知识点】三角形的外角性质
【解析】【解答】解:∵∠AEB=∠A+∠C=20°+50°=70°,
∴∠ADB=∠AEB+∠B=70°+30°=100°.故答案为:B.
【分析】三角形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根据外角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
4.(2019八上·港南期中)如图,在 中, , , 是 上一点,将 沿 折叠,使 点落在 边上的 处,则 等于(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三角形的外角性质
【解析】【解答】∵∠A+∠B+∠ACB=180°,∠ACB=100°,∠A=20°,
∴∠B=60°,
根据翻折不变性可知:∠CB′D=∠B=60°,
∵∠DB′C=∠A+∠ADB′,
∴60°=20°+∠ADB′,
∴∠ADB′=40°,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可知∠DB′C=∠A+∠ADB′,只要求出∠DB′C即可.
5.(2020八下·灯塔月考)如图,在△ABC中,AD是角平分线,AE是高,已知∠BAC=2∠B,∠B=2∠DAE,那么∠ACB为( )
A.80° B.72° C.48° D.36°
【答案】B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得∠DAE= ∠BAC﹣(90°﹣∠C),
又∠BAC=2∠B,∠B=2∠DAE,
∴90°﹣2∠B= ∠B,
则∠B=36°.
∴∠BAC=2∠B=72°,
∴∠ACB=180°﹣36°﹣72°=72°.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出∠DAE= ∠BAC﹣(90°﹣∠C),然后结合已知列出方程,求解得出∠B的度数,最后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算出∠ACB的度数.
6.(2020八上·温州期末)如图,在△ABC中,∠A=50°,∠1=30°,∠2=40°,∠D的度数是( )
A.110° B.120° C.130° D.140°
【答案】B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解析】【解答】解:∵∠A=50°
∴∠1+∠DBC+∠2+∠DCB=180°-∠A=180°-50°=130°
∵∠1=30°,∠2=40°
∴∠DBC+∠DCB=130°-30°-40°=60°,
∴∠D=180°-(∠DBC+∠DCB)=180°-60°=120°.
故答案为:B.
【分析】在△ABC中,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DBC+∠DCB的值,再在△DBC中,利用三角形内角和两点就可求出∠D的度数。
7.(2019八上·丹徒月考)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100°,则它的顶角是( )
A.80° 或50° B.20° C.80°或20° D.不能确定
【答案】C
【知识点】三角形的外角性质
【解析】【解答】解:①若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100°是顶角的外角,则顶角=180°-100°=80°;
②若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100°是底角的外角,则底角=180°-100°=80°,那么顶角=180°-2×80°=20°.
故答案为:C.
【分析】分两种情况考虑:①已知外角是顶角的外角,②已知外角是底角的外角,再结合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即可求出顶角的度数.
8.如图△ABC中,∠A=96°,延长BC到D,∠ABC与∠ACD的平分线相交于点A1∠A1BC与∠A1CD的平分线相交于点A2,依此类推,∠A4BC与∠A4CD的平分线相交于点A5,则∠A5的度数为( )
A.19.2° B.8° C.6° D.3°
【答案】D
【知识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解析】【解答】解:∵∠BA1C+∠A1BC=∠A1CD,2∠A1CD=∠ACD=∠BAC+∠ABC,
∴2(∠BA1C+∠A1BC)=∠BAC+∠ABC,2∠BA1C+2∠A1BC=∠BAC+∠ABC.
∵2∠A1BC=∠ABC,
∴2∠BA1C=∠BAC.
同理,可得2∠BA2C=∠BA1C,2∠BA3C=∠BA2C,2∠BA4C=∠BA3C,2∠BA5C=∠BA4C,
∴∠BA5C=∠BA4C=∠BA3C=∠BA2C=∠BA1C=∠BAC=96°÷32=3°.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进行推导即可解答.
9.如图,则∠A+∠B+∠C+∠D+∠E=( )度
A.90 B.180 C.200 D.360
【答案】B
【知识点】三角形的外角性质
【解析】解答:如图所示:
∵∠AGF是△BGD的外角,∴∠AGF=∠B+∠D,
∵∠AFG是△FEG的外角,∴∠AFG=∠C+∠E,
∵∠AGF+∠AFG+∠A=180°,
∴∠A+∠B+∠C+∠D+∠E=180°.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外角的性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所求的角归结到同一个三角形中解答.
二、填空题
10.(2020八上·潜江期末)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身影,请看图,折叠一张三角形纸片,把三角形的三个角拼在一起,就得到一个著名的几何定理,请你写出这一定理 .
【答案】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解析】【解答】根据折叠的性质,折叠前后的两个角相等,即∠A=∠1,∠B=∠2,∠C=∠3,根据把三角形的三个角转化为一个平角∠1+∠2+∠3=180°,可得∠A+∠B+∠C=180°,因此这个定理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故答案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分析】根据折叠的性质得出∠A=∠1,∠B=∠2,∠C=∠3,进而根据平角的定义及等量代换即可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11.(2020八上·大冶期末)一副分别含有30°和45°的两个直角三角板,拼成如图图形,其中∠C=90°,∠B=45°,∠E=30°.则∠BFD的度数是 .
【答案】15°
【知识点】三角形的外角性质
【解析】【解答】解:∵△CDE中,∠C=90°,∠E=30°,
∴∠CDF=60°,
∵∠CDF是△BDF的外角,∠B=45°,
∴∠BFD=∠CDF﹣∠B=60°﹣45°=15°.
故答案为:15°.
【分析】先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CDF的度数,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
12.(2019八上·融安期中)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 。
【答案】180°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解析】【解答】解: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故答案为:180°.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直接得出答案.
13.(2020八上·温州期末)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度数之比为2:3:5,则它的最大内角等于 度。
【答案】90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解析】【解答】解:∵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度数之比为2:3:5,
∴设三个内角的度数分别为2x,3x,5x,
根据题意得:2x+3x+5x=180°
解之:x=18°
∴它的最大内角为:5×18°=90°.
故答案为:90.
【分析】利用已知三角形的三内角之比,可以设三个内角的度数分别为2x,3x,5x,再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建立关于x的方程,解方程求出x的值,然后求出5x的值。
14.(2019八上·台州开学考)将两张三角形纸片如图摆放,量得∠1+∠2+∠3+∠4=220°,则∠5的度数为 .
【答案】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解析】【解答】解:如图,
∠A=180°-(∠1+∠2),
∠B=180°-(∠3+∠4),
∴∠A+∠B=180°-(∠1+∠2)+180°-(∠3+∠4),
=360°-(∠1+∠2+∠3+∠4),
=360°-220°=140°,
则∠5=180°-(∠A+∠B)=180°-140°=40°.
【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分别把∠A和∠B用 ∠1、∠2、∠3和∠4 表示出来,两式结合从而求出∠A与∠B之和,在三角形ABC中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出∠5的度数。
15.如图所示,∠ABC,∠ACB的内角平分线交于点O,∠ABC 的内角平分线与∠ACB的外角平分线交于点D,∠ABC与∠ACB的相邻外角平分线交于点E,且∠A=60°, 则∠BOC= ,∠D= ,∠E= .
【答案】120°;30°;60°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
【解析】【解答】∵BO平分∠ABC,CO平分∠ACB,
∴∠ABC=2∠1,∠ACB=2∠2,
又∵∠ABC+∠ACB+∠A=180°,
∴2∠2+2∠1+∠A=180°,
∴∠2+∠1=90°- ∠A,
又∵∠2+∠1+∠BOC=180°,
∴90°- ∠A+∠BOC=180°,
∴∠BOC=90°+ ∠A,
而∠A=60°,
∴∠BOC=90°+ ×60°=120°,
∵∠DCF=∠D+∠DBC,∠ACF=∠ABC+∠A,BD平分∠ABC,DC平分∠ACF,
∴∠ACF=2∠DCF,∠ABC=2∠DBC,
∴2∠D+2∠DBC=∠ABC+∠A,
∴2∠D=∠A,即∠D= ∠A.
∵∠A=60°,
∴∠D=30°,
∵BE平分∠ABC相邻外角,BD平分∠ABC,
∴∠DBE=90°,
∴∠E=90°-∠D=60°,
故答案是:120°,30°60°.
【分析】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角平分线定义,求出∠BOC=90°+∠A÷2;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和角平分线定义,求出∠D、∠E的度数.
16.三角形中最大的内角不能小于 度,最小的内角不能大于 度.
【答案】60;60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解析】【解答】(1)设三角形中最大的内角为x度,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3x≥180,则x≥60,即三角形中最大的内角不能小于60°.(2)设三角形中最小的内角为y度,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3y≤180,则y≤60,即三角形中最小的内角不能大于60°.
故答案为:60,60
【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知三角形中最大的内角不能小于60°;三角形中最小的内角不能大于60°.
三、解答题
17.(2019八上·榆林期末)如图,在 中,D是BC边上一点, , ,求 的度数.
【答案】解:∵∠1=∠2=39°,
∴∠3=∠4=∠1+∠2=78°,
∴△ACD中,∠DAC=180°﹣(∠3+∠4)=180°﹣2×78°=24°.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外角的外角定理得出 ∠3=∠4=∠1+∠2=78°, 然后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由 ∠DAC=180°﹣(∠3+∠4) 即可算出答案。
18.(2018八上·重庆期中)如图,△ABC中,AD是高,AE、BF是角平分线,它们相交于点O,∠BAC=60°,∠C=50°,求∠DAC及∠BOA的度数.
【答案】解:∵AD是BC边上的高,∴∠ADC=90°,又∵∠C=50°,∴在△ACD中,∠DAC=90°-∠C=40°,∵∠BAC=60°,∠C=50°,∴在△ABC中,∠ABC=180°-∠BAC-∠C=70°,又∵AE、BF分别是∠BAC和∠ABC的平分线,∴∠BAO= ∠BAC=30°,∠ABO= ∠ABC=35°,∴∠BOA=180°-∠BAO-∠ABO=180°-30°-35°=115°.
【知识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解析】【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即可算出∠DAC的度数,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算出∠ABC,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由∠BAO= ∠BAC,∠ABO= ∠ABC,算出∠BAO,∠ABO的度数,最后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算出∠BOA的度数。
19.(2019八上·海安月考)在 中, ,求 的度数.
【答案】解:设 ,则 ,
∵ ,
∴①,
∵ , ②,
把①代入②得, ,解得 ,
∴ , , .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解析】【分析】根据题目的倍数关系,设较小的角:∠B为x,则∠C为4x,按照内角和关系列出式子解出即可.
20.(2019八上·博白期中)一副三角尺如图所示摆放,以AC为一边,在△ABC外作∠CAF=∠DCE,边AF交DC的延长线于点F,求∠F的度数.
【答案】解:因为∠BCA=90°,∠DCE=30°,
所以∠ACF=180°-∠BCA-∠DCE=180°-90°-30°=60°.
因为∠CAF=∠DCE=30°,
所以∠F=180°-∠CAF-∠ACF=180°-30°-60°=90°.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解析】【分析】由题意可得∠BCA=90°,∠DCE=30°,根据平角的定义可求得∠ACF=60°;又因∠CAF=∠DCE=30°,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求∠F=90°.
21.(2019八上·江汉期中)如图,BD是△ABC的角平分线,AE丄BD交BD的'延长线于点E, ∠ABC = 72°,∠C:∠ADB
=2:3,求∠BAC
和∠DAE
的度数.
【答案】解:∵BD是△ABC的角平分线,∠ABC
= 72°
∴∠EBC=36°,
∵∠C:∠ADB
=2:3
可设∠C=2x,则∠ADB=3x,
在△BCD中∠ADB=∠EBC+∠C
即3x=36°+2x
解得x=36°,
∴∠C=72°,∠ADB=108°,
故∠BAC=180°-∠C-∠ABC=36°,
在△DAE中,AE丄BD
∴∠DAE=∠ADB-90°=18°.
【知识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出 ∠EBC=36°, 由于∠C:∠ADB =2:3,故可设 ∠C=2x,则∠ADB=3x ,根据三角形的外角定理得出∠ADB=∠EBC+∠C ,从而列出方程求解求出x的值,得出 ∠C=72°,∠ADB=108°, 进而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出∠BAC=180°-∠C-∠ABC=36° ,最后根据直角三角行的两锐角互余得出 ∠DAE=∠ADB-90°=18°.
22.如图1,AB与CD相交于点O,若∠D=38°,∠B=28°,∠DAB和∠BCD的平分线AP和CP相交于点P,并且与CD、AB分别相交于M、N.试求:
(1)∠P的度数;
(2)设∠D=α,∠B=β,∠DAP= ∠DAB,∠DCP= ∠DCB,其他条件不变,如图2,试问∠P与∠D、∠B之间存在着怎样的数量关系(用α、β表示∠P),直接写出结论.
【答案】(1)解: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DAP+∠D=∠DCP+∠P,
∴∠DAP-∠DCP=∠P-∠D,
∠DAO+∠D=∠BCO+∠B,
∴∠DAO-∠BCO=∠B-∠D,
∵AP、CP分别为∠DAB和∠BCD的平分线,
∴∠DAO=2∠DAP,∠BCO=2∠DCP,
∴∠DAO-∠BCO=2(∠DAP-∠DCP),
∴∠B-∠D=2(∠P-∠D),
整理得,∠P= (∠B+∠D),
∵∠D=38°,∠B=28°,
∴∠P= (38°+28°)=33°
(2)解: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DAP+∠D=∠DCP+∠P,
∴∠DAP-∠DCP=∠P-∠D,
∠DAO+∠D=∠BCO+∠B,
∴∠DAO-∠BCO=∠B-∠D,
∵∠DAP= ∠DAB,∠DCP= ∠DCB,
∴∠DAO-∠BCO=3(∠DAP-∠DCP),
∴∠B-∠D=3(∠P-∠D),
整理得,∠P= (∠B+2∠D),
∵∠D=α,∠B=β,
∴∠P= (β+2α)
【知识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解析】【分析】(1)先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可得∠DAP+∠D=∠DCP+∠P,从而推导得出∠DAO-∠BCO=∠B-∠D,然后根据角的关系进行整理可得∠P的度数;
(2)由(1)可得∠DAO-∠BCO=∠B-∠D,利用已知角的关系整理可得∠P与α、β的关系.
23.如图,△ABC中,AD是BC上的高,AE平分∠BAC,∠B=75°,∠C=45°,求∠DAE与∠AEC的度数.
【答案】解答:∵∠B+∠C+∠BAC=180°,∠B=75°,∠C=45°,
∴∠BAC=60°.∵AE平分∠BAC,∴∠EAC= ∠BAC= ×60°=30°.
∵AD是BC上的高,∴∠C+∠CAD=90°,
∴∠CAD=90°-45°=45°,∴∠DAE=∠CAD-∠CAE=45°-30°=15°.
∵∠AEC+∠C+∠EAC=180°,
∴∠AEC+30°+45°=180°,∴∠AEC=105°.
答:∠DAE=15°,∠AEC=105°.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1 / 1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十一章 11.2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一、单选题
1.(2020八下·甘州期中)三角形三个内角的比是 ,则 是( )
A.等腰三角形 B.等腰直角三角形
C.等边三角形 D.不能确定
2.(2020八上·淮滨期末)如图,将一个正方形剪去一个角后,∠1+∠2 等于( )
A.120° B.170° C.220° D.270°
3.(2020八上·昆明期末)如图,∠A=20°,∠B=30°,∠C=50°,求∠ADB的度数( )
A.50° B.100° C.70° D.80°
4.(2019八上·港南期中)如图,在 中, , , 是 上一点,将 沿 折叠,使 点落在 边上的 处,则 等于( )
A. B. C. D.
5.(2020八下·灯塔月考)如图,在△ABC中,AD是角平分线,AE是高,已知∠BAC=2∠B,∠B=2∠DAE,那么∠ACB为( )
A.80° B.72° C.48° D.36°
6.(2020八上·温州期末)如图,在△ABC中,∠A=50°,∠1=30°,∠2=40°,∠D的度数是( )
A.110° B.120° C.130° D.140°
7.(2019八上·丹徒月考)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100°,则它的顶角是( )
A.80° 或50° B.20° C.80°或20° D.不能确定
8.如图△ABC中,∠A=96°,延长BC到D,∠ABC与∠ACD的平分线相交于点A1∠A1BC与∠A1CD的平分线相交于点A2,依此类推,∠A4BC与∠A4CD的平分线相交于点A5,则∠A5的度数为( )
A.19.2° B.8° C.6° D.3°
9.如图,则∠A+∠B+∠C+∠D+∠E=( )度
A.90 B.180 C.200 D.360
二、填空题
10.(2020八上·潜江期末)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身影,请看图,折叠一张三角形纸片,把三角形的三个角拼在一起,就得到一个著名的几何定理,请你写出这一定理 .
11.(2020八上·大冶期末)一副分别含有30°和45°的两个直角三角板,拼成如图图形,其中∠C=90°,∠B=45°,∠E=30°.则∠BFD的度数是 .
12.(2019八上·融安期中)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 。
13.(2020八上·温州期末)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度数之比为2:3:5,则它的最大内角等于 度。
14.(2019八上·台州开学考)将两张三角形纸片如图摆放,量得∠1+∠2+∠3+∠4=220°,则∠5的度数为 .
15.如图所示,∠ABC,∠ACB的内角平分线交于点O,∠ABC 的内角平分线与∠ACB的外角平分线交于点D,∠ABC与∠ACB的相邻外角平分线交于点E,且∠A=60°, 则∠BOC= ,∠D= ,∠E= .
16.三角形中最大的内角不能小于 度,最小的内角不能大于 度.
三、解答题
17.(2019八上·榆林期末)如图,在 中,D是BC边上一点, , ,求 的度数.
18.(2018八上·重庆期中)如图,△ABC中,AD是高,AE、BF是角平分线,它们相交于点O,∠BAC=60°,∠C=50°,求∠DAC及∠BOA的度数.
19.(2019八上·海安月考)在 中, ,求 的度数.
20.(2019八上·博白期中)一副三角尺如图所示摆放,以AC为一边,在△ABC外作∠CAF=∠DCE,边AF交DC的延长线于点F,求∠F的度数.
21.(2019八上·江汉期中)如图,BD是△ABC的角平分线,AE丄BD交BD的'延长线于点E, ∠ABC = 72°,∠C:∠ADB
=2:3,求∠BAC
和∠DAE
的度数.
22.如图1,AB与CD相交于点O,若∠D=38°,∠B=28°,∠DAB和∠BCD的平分线AP和CP相交于点P,并且与CD、AB分别相交于M、N.试求:
(1)∠P的度数;
(2)设∠D=α,∠B=β,∠DAP= ∠DAB,∠DCP= ∠DCB,其他条件不变,如图2,试问∠P与∠D、∠B之间存在着怎样的数量关系(用α、β表示∠P),直接写出结论.
23.如图,△ABC中,AD是BC上的高,AE平分∠BAC,∠B=75°,∠C=45°,求∠DAE与∠AEC的度数.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解析】【解答】解:设∠A=x,由△ABC的三个内角之比为1:1:2可知∠B=x,∠C=2x,
∴∠A+∠B+∠C=4x=180°,
∴x=45°.
∴∠A=∠B=45°,∠C=90°,
∴△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B.
【分析】设∠A=x,由△ABC的三个内角之比为1:1:2可知∠B=x,∠C=2x,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求出x的值即可.
2.【答案】D
【知识点】三角形的外角性质
【解析】【解答】解:正方形的各个内角都是90°,
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得∠1=90°+(180°-∠2),
则∠1+∠2=270°.
故答案为:D.
【分析】利用正方形的各个内角都是90°,和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求得.
3.【答案】B
【知识点】三角形的外角性质
【解析】【解答】解:∵∠AEB=∠A+∠C=20°+50°=70°,
∴∠ADB=∠AEB+∠B=70°+30°=100°.故答案为:B.
【分析】三角形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根据外角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
4.【答案】A
【知识点】三角形的外角性质
【解析】【解答】∵∠A+∠B+∠ACB=180°,∠ACB=100°,∠A=20°,
∴∠B=60°,
根据翻折不变性可知:∠CB′D=∠B=60°,
∵∠DB′C=∠A+∠ADB′,
∴60°=20°+∠ADB′,
∴∠ADB′=40°,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可知∠DB′C=∠A+∠ADB′,只要求出∠DB′C即可.
5.【答案】B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得∠DAE= ∠BAC﹣(90°﹣∠C),
又∠BAC=2∠B,∠B=2∠DAE,
∴90°﹣2∠B= ∠B,
则∠B=36°.
∴∠BAC=2∠B=72°,
∴∠ACB=180°﹣36°﹣72°=72°.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出∠DAE= ∠BAC﹣(90°﹣∠C),然后结合已知列出方程,求解得出∠B的度数,最后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算出∠ACB的度数.
6.【答案】B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解析】【解答】解:∵∠A=50°
∴∠1+∠DBC+∠2+∠DCB=180°-∠A=180°-50°=130°
∵∠1=30°,∠2=40°
∴∠DBC+∠DCB=130°-30°-40°=60°,
∴∠D=180°-(∠DBC+∠DCB)=180°-60°=120°.
故答案为:B.
【分析】在△ABC中,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DBC+∠DCB的值,再在△DBC中,利用三角形内角和两点就可求出∠D的度数。
7.【答案】C
【知识点】三角形的外角性质
【解析】【解答】解:①若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100°是顶角的外角,则顶角=180°-100°=80°;
②若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100°是底角的外角,则底角=180°-100°=80°,那么顶角=180°-2×80°=20°.
故答案为:C.
【分析】分两种情况考虑:①已知外角是顶角的外角,②已知外角是底角的外角,再结合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即可求出顶角的度数.
8.【答案】D
【知识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解析】【解答】解:∵∠BA1C+∠A1BC=∠A1CD,2∠A1CD=∠ACD=∠BAC+∠ABC,
∴2(∠BA1C+∠A1BC)=∠BAC+∠ABC,2∠BA1C+2∠A1BC=∠BAC+∠ABC.
∵2∠A1BC=∠ABC,
∴2∠BA1C=∠BAC.
同理,可得2∠BA2C=∠BA1C,2∠BA3C=∠BA2C,2∠BA4C=∠BA3C,2∠BA5C=∠BA4C,
∴∠BA5C=∠BA4C=∠BA3C=∠BA2C=∠BA1C=∠BAC=96°÷32=3°.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进行推导即可解答.
9.【答案】B
【知识点】三角形的外角性质
【解析】解答:如图所示:
∵∠AGF是△BGD的外角,∴∠AGF=∠B+∠D,
∵∠AFG是△FEG的外角,∴∠AFG=∠C+∠E,
∵∠AGF+∠AFG+∠A=180°,
∴∠A+∠B+∠C+∠D+∠E=180°.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外角的性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所求的角归结到同一个三角形中解答.
10.【答案】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解析】【解答】根据折叠的性质,折叠前后的两个角相等,即∠A=∠1,∠B=∠2,∠C=∠3,根据把三角形的三个角转化为一个平角∠1+∠2+∠3=180°,可得∠A+∠B+∠C=180°,因此这个定理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故答案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分析】根据折叠的性质得出∠A=∠1,∠B=∠2,∠C=∠3,进而根据平角的定义及等量代换即可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11.【答案】15°
【知识点】三角形的外角性质
【解析】【解答】解:∵△CDE中,∠C=90°,∠E=30°,
∴∠CDF=60°,
∵∠CDF是△BDF的外角,∠B=45°,
∴∠BFD=∠CDF﹣∠B=60°﹣45°=15°.
故答案为:15°.
【分析】先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CDF的度数,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
12.【答案】180°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解析】【解答】解: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故答案为:180°.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直接得出答案.
13.【答案】90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解析】【解答】解:∵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度数之比为2:3:5,
∴设三个内角的度数分别为2x,3x,5x,
根据题意得:2x+3x+5x=180°
解之:x=18°
∴它的最大内角为:5×18°=90°.
故答案为:90.
【分析】利用已知三角形的三内角之比,可以设三个内角的度数分别为2x,3x,5x,再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建立关于x的方程,解方程求出x的值,然后求出5x的值。
14.【答案】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解析】【解答】解:如图,
∠A=180°-(∠1+∠2),
∠B=180°-(∠3+∠4),
∴∠A+∠B=180°-(∠1+∠2)+180°-(∠3+∠4),
=360°-(∠1+∠2+∠3+∠4),
=360°-220°=140°,
则∠5=180°-(∠A+∠B)=180°-140°=40°.
【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分别把∠A和∠B用 ∠1、∠2、∠3和∠4 表示出来,两式结合从而求出∠A与∠B之和,在三角形ABC中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出∠5的度数。
15.【答案】120°;30°;60°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
【解析】【解答】∵BO平分∠ABC,CO平分∠ACB,
∴∠ABC=2∠1,∠ACB=2∠2,
又∵∠ABC+∠ACB+∠A=180°,
∴2∠2+2∠1+∠A=180°,
∴∠2+∠1=90°- ∠A,
又∵∠2+∠1+∠BOC=180°,
∴90°- ∠A+∠BOC=180°,
∴∠BOC=90°+ ∠A,
而∠A=60°,
∴∠BOC=90°+ ×60°=120°,
∵∠DCF=∠D+∠DBC,∠ACF=∠ABC+∠A,BD平分∠ABC,DC平分∠ACF,
∴∠ACF=2∠DCF,∠ABC=2∠DBC,
∴2∠D+2∠DBC=∠ABC+∠A,
∴2∠D=∠A,即∠D= ∠A.
∵∠A=60°,
∴∠D=30°,
∵BE平分∠ABC相邻外角,BD平分∠ABC,
∴∠DBE=90°,
∴∠E=90°-∠D=60°,
故答案是:120°,30°60°.
【分析】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角平分线定义,求出∠BOC=90°+∠A÷2;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和角平分线定义,求出∠D、∠E的度数.
16.【答案】60;60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解析】【解答】(1)设三角形中最大的内角为x度,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3x≥180,则x≥60,即三角形中最大的内角不能小于60°.(2)设三角形中最小的内角为y度,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3y≤180,则y≤60,即三角形中最小的内角不能大于60°.
故答案为:60,60
【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知三角形中最大的内角不能小于60°;三角形中最小的内角不能大于60°.
17.【答案】解:∵∠1=∠2=39°,
∴∠3=∠4=∠1+∠2=78°,
∴△ACD中,∠DAC=180°﹣(∠3+∠4)=180°﹣2×78°=24°.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外角的外角定理得出 ∠3=∠4=∠1+∠2=78°, 然后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由 ∠DAC=180°﹣(∠3+∠4) 即可算出答案。
18.【答案】解:∵AD是BC边上的高,∴∠ADC=90°,又∵∠C=50°,∴在△ACD中,∠DAC=90°-∠C=40°,∵∠BAC=60°,∠C=50°,∴在△ABC中,∠ABC=180°-∠BAC-∠C=70°,又∵AE、BF分别是∠BAC和∠ABC的平分线,∴∠BAO= ∠BAC=30°,∠ABO= ∠ABC=35°,∴∠BOA=180°-∠BAO-∠ABO=180°-30°-35°=115°.
【知识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解析】【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即可算出∠DAC的度数,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算出∠ABC,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由∠BAO= ∠BAC,∠ABO= ∠ABC,算出∠BAO,∠ABO的度数,最后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算出∠BOA的度数。
19.【答案】解:设 ,则 ,
∵ ,
∴①,
∵ , ②,
把①代入②得, ,解得 ,
∴ , , .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解析】【分析】根据题目的倍数关系,设较小的角:∠B为x,则∠C为4x,按照内角和关系列出式子解出即可.
20.【答案】解:因为∠BCA=90°,∠DCE=30°,
所以∠ACF=180°-∠BCA-∠DCE=180°-90°-30°=60°.
因为∠CAF=∠DCE=30°,
所以∠F=180°-∠CAF-∠ACF=180°-30°-60°=90°.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解析】【分析】由题意可得∠BCA=90°,∠DCE=30°,根据平角的定义可求得∠ACF=60°;又因∠CAF=∠DCE=30°,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求∠F=90°.
21.【答案】解:∵BD是△ABC的角平分线,∠ABC
= 72°
∴∠EBC=36°,
∵∠C:∠ADB
=2:3
可设∠C=2x,则∠ADB=3x,
在△BCD中∠ADB=∠EBC+∠C
即3x=36°+2x
解得x=36°,
∴∠C=72°,∠ADB=108°,
故∠BAC=180°-∠C-∠ABC=36°,
在△DAE中,AE丄BD
∴∠DAE=∠ADB-90°=18°.
【知识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出 ∠EBC=36°, 由于∠C:∠ADB =2:3,故可设 ∠C=2x,则∠ADB=3x ,根据三角形的外角定理得出∠ADB=∠EBC+∠C ,从而列出方程求解求出x的值,得出 ∠C=72°,∠ADB=108°, 进而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出∠BAC=180°-∠C-∠ABC=36° ,最后根据直角三角行的两锐角互余得出 ∠DAE=∠ADB-90°=18°.
22.【答案】(1)解: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DAP+∠D=∠DCP+∠P,
∴∠DAP-∠DCP=∠P-∠D,
∠DAO+∠D=∠BCO+∠B,
∴∠DAO-∠BCO=∠B-∠D,
∵AP、CP分别为∠DAB和∠BCD的平分线,
∴∠DAO=2∠DAP,∠BCO=2∠DCP,
∴∠DAO-∠BCO=2(∠DAP-∠DCP),
∴∠B-∠D=2(∠P-∠D),
整理得,∠P= (∠B+∠D),
∵∠D=38°,∠B=28°,
∴∠P= (38°+28°)=33°
(2)解: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DAP+∠D=∠DCP+∠P,
∴∠DAP-∠DCP=∠P-∠D,
∠DAO+∠D=∠BCO+∠B,
∴∠DAO-∠BCO=∠B-∠D,
∵∠DAP= ∠DAB,∠DCP= ∠DCB,
∴∠DAO-∠BCO=3(∠DAP-∠DCP),
∴∠B-∠D=3(∠P-∠D),
整理得,∠P= (∠B+2∠D),
∵∠D=α,∠B=β,
∴∠P= (β+2α)
【知识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解析】【分析】(1)先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可得∠DAP+∠D=∠DCP+∠P,从而推导得出∠DAO-∠BCO=∠B-∠D,然后根据角的关系进行整理可得∠P的度数;
(2)由(1)可得∠DAO-∠BCO=∠B-∠D,利用已知角的关系整理可得∠P与α、β的关系.
23.【答案】解答:∵∠B+∠C+∠BAC=180°,∠B=75°,∠C=45°,
∴∠BAC=60°.∵AE平分∠BAC,∴∠EAC= ∠BAC= ×60°=30°.
∵AD是BC上的高,∴∠C+∠CAD=90°,
∴∠CAD=90°-45°=45°,∴∠DAE=∠CAD-∠CAE=45°-30°=15°.
∵∠AEC+∠C+∠EAC=180°,
∴∠AEC+30°+45°=180°,∴∠AEC=105°.
答:∠DAE=15°,∠AEC=105°.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