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章节训练试题(含详解)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章节训练试题(含详解)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5-06 17:04: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苏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章节训练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4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
1、在以下四个图示的现象中,能够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  )
A. 抽去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
B. 两根铅棒压紧后能够吊住大钩码
C. 上下两层液体一段时间后互相进入对方
D. 地球月亮互相吸引,月亮绕地球转动
2、如图所示,小叶同学用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看到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玻璃棒和金属球都是绝缘体
B.瞬间电流的方向是从验电器到玻璃棒
C.玻璃棒带正电,验电器带负电
D.金属箔张开是因为它们带上了同种电荷
3、如图所示,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不带电验电器上端的金属球,验电器的金属箔会张开一定的角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玻璃棒上的正电荷转移到验电器上
B.玻璃棒上的电子转移到验电器上
C.两片金属箔都带上正电荷且因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
D.两片金属箔都带上负电荷且因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
4、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靠近甲、乙两个轻小物体,结果甲被排斥、乙被吸引。由此我们可以判定(  )
A.甲带正电,乙带负电
B.甲带负电,乙带正电
C.甲带正电,乙不带电或带负电
D.甲带负电,乙不带电或带正电
5、如图,甲是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乙和丙是两个泡沫小球,甲和乙、乙和丙相互作用时的场景分别如图所示。由此可判断(  )
A.甲带正电 B.乙带正电 C.乙不带电 D.丙带负电
6、下列有关分子热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会变小,表明分子间存在间隙
B.墨水在热水中扩散的快,表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C.固体很难被压缩,表明固体分子间只存在斥力,没有引力
D.桂花飘香,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7、如图所示,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过程中创造了电荷 B.摩擦过的橡胶棒带正电荷
C.经橡胶棒接触后的验电器带正电荷 D.摩擦过的橡胶棒得到了电子
8、甲和乙两个轻质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起来,若甲带正电、乙不带电,下图中正确情形是(  )
A. B. C. D.
9、教育部发布通知,明确通知“禁止在中小学幼儿园内吸烟”等禁令。因为吸烟有害健康,只要有人吸烟,旁边的人就会闻到烟味,这是由于(  )
A.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分子的尺度非常小
C.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D.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10、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一个轻质小球,发现两者互吸引,由此可判断(  )
A.小球一定带负电 B.小球一定不带电
C.小球一定带正电 D.小球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
第Ⅱ卷(非选择题 6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
1、夏天,蚊子最喜欢送我们“红包”了,我们在屋内用上灭蚊液,一会儿,整间屋子都能闻到一股香味,这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___________造成的;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力。
2、将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与一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时,发现验电器的金属箔先合拢后又张开了一定角度,则验电器原来一定带___________电,且所带电荷量比橡胶棒上的_________(选填“多”或“少”)。
3、如图所示,该仪器是______,它的工作原理是______。
4、如图所示,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使A带负电,B不带电,用带有绝缘手柄的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金属棒中瞬间电流的方向为______(选填“A到B”或“B到A”),B带______电。
5、如图,摩擦过的气球因带了________会吸引细细的水流。当气球靠近带负电的轻质小球,发现轻质小球被排斥,说明气球带________ 电(选填“正”或“负”)。
三、计算题(3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30分)
1、分子是肉眼看不见的,说明它很小.它不但是尺寸小,而且质量也很小.有关研究资料表明,1 cm3的水中大约含有3.35×1022个水分子.据此,请你求出一个水分子的大致质量.
2、分子可以看作是球形的,由于它小得肉眼都看不见,因此,在通常条件下要想知道分子的直径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历史上,有人想到用“油膜法”粗略估测分子直径.例如:将一张画有边长为1cm方格的白纸放在水平桌面上;在纸上放一只平底玻璃水槽,并向 其中注入能布满槽底的薄薄的一层水;再将一滴体积为4.0×10-6cm3的油滴到水面上,油在水面上散开形成油膜,其轮廓如图所示.请据此估算出油分子的直径.
提示:
(1)油膜可近似认为是单个分子排列起来的,即油膜的厚度可以近似认为是油分子的直径;
(2)油膜周边所占的格不完整,每两个不完整的格计为一格.
3、分子的直径太小了,物理学家就想到一种测量分子直径的方法﹣﹣单分子油膜法,即把一滴油滴在水面上,形成单分子油膜.小宇同学把煤油装在滴定管里,记录到煤油滴了400滴时,管内煤油减少了0.4cm3, 其中一滴油滴在水面上形成的油膜面积是3m2,试粗略估算煤油分子的直径.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B
【详解】
A.抽去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两根铅棒压紧后能够吊住大钩码说明了分子之间存在引力,故B符合题意;
C.上下两层液体一段时间后互相进入对方,说明了分子在不停的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
D.说明地球与月亮之间的力是万有引力,不是分子之间的引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D
【详解】
A.玻璃棒不容易导电,玻璃棒属于绝缘体,金属球容易导电,属于导体,故A错误;
B.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验电器不带电,当玻璃棒与金属球接触时,一部分电子会从验电器移动到玻璃棒,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所以瞬间电流的方向是从玻璃棒到验电器,故B错误;
C.玻璃棒带正电,当其与验电器接触时,验电器也带正电,故C错误;
D.据验电器的原理可知,金属箔张开是因为同种电荷相排斥,故D正确。
故选D。
3、C
【详解】
AB.玻璃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弱,丝绸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强,丝绸和玻璃棒摩擦,丝绸得到电子带负电,玻璃棒失去电子带正电;将带正电的玻璃棒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时,由于能够自由移动的是电子(负电荷),金属箔片上的电子转移到玻璃棒上来,故AB错误;
CD.金属箔片上的电子转移到玻璃棒上,使两金属箔片失去电子带正电,因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4、D
【详解】
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是负电荷,用它去靠近甲和乙,甲被排斥,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特点说明甲与橡胶棒带的是同种电荷,即甲带负电荷;乙被吸引,根据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和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可知:乙可能带正电荷、也可能不带电,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5、B
【详解】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由图知,当甲靠近乙小球时,相互吸引,因为带电物体还可以吸引轻小物体,说明乙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乙靠近丙时,发现排斥,说明乙和丙一定带电,且带的是同种电荷,所以乙是带正电的,丙也带正电。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6、C
【详解】
A.水与酒精混合,总体积会变小,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隙,水分子和酒精分子进入彼此的间隙,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墨水滴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得快,这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固体很难被压缩,表明固体分子间存在斥力;同时固体也难以被拉伸,说明分子之间还存在引力,故C错误,符合题意;
D.桂花飘香属于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D
【详解】
A.摩擦起电现象是通过摩擦的方式使电荷发生了转移,而不是创造了电荷,故A错误;
BD.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得到电子,带负电,故B错误,D正确;
C.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故用它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负电荷从橡胶棒转移到验电器上,验电器也带上负电,故C错误。
故选D。
8、B
【详解】
甲、乙两个轻质小球悬挂起来,若甲带正电,乙不带电,当它们靠近时,由于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且两球都是轻质小球,则两球向中央靠拢,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9、A
【详解】
根据分子动理论,一个人吸烟,由于烟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到空气中,所以别人会闻到烟味。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10、D
【详解】
由摩擦起电的原理,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因为得到电子带负电,根据带电体的特征,带电体有吸引较小物体的特点,所以轻质小球可能不带电;又根据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当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因为得到电子带负电,与其相互吸引的物体可能带正电,即小球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二、填空题
1、 无规则 斥
【解析】
【详解】
[1]我们在屋内用上灭蚊液,一会儿,整间屋子都能闻到一股香味,这是扩散现象,这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造成的。
[2]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2、 正 少
【解析】
【详解】
[1][2]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即有多余的电子,所以当接触验电器上端的金属球时,发现验电器的金属箔先合拢,说明橡胶棒上的电子会转移到验电器上,发生了中和现象,即原来验电器带正电;后又发现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说明橡胶棒上有多余的负电荷转移到验电器上,同时说明验电器原来所带电荷量比橡胶棒上的电荷量少。
3、 验电器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解析】
【详解】
[1]如图所示的仪器是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叫验电器。
[2]用带电体接触它的金属球,电荷通过验电器的金属球传给金属杆,然后再传给两片金属箔,两片金属箔带同种电荷而张开,它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4、 B到A 负
【解析】
【详解】
[1][2]A带负电,B不带电,用一根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把A、B连接起来,则自由电子由A到B,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故电流方向由B到A,电子由A转移到B,使B带上负电。
5、 电 负
【解析】
【详解】
[1]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摩擦过的气球会吸引细细的水流,说明摩擦使气球带上了电荷。
[2]当气球靠近带负电的小球,小球被排斥,根据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可知气球带负电。
三、计算题
1、在油膜覆盖范围内有64个完整的小方格,周边有41个不完整的小方格,折合为5个完整的小方格,总计为84.5个完整的小方格(还有另一种计算格数的方法,超过半格算一格,小于半格不计).由此可计算油膜的面积为:,因为油膜的体积为:,所以,油膜的厚度即分子直径为:
20.3×10-23 g
【解析】
【详解】
1 cm3水的质量:
一个水分子的质量为=
2、见解析
【解析】
【详解】
3、3.3×10﹣10m
【解析】
【分析】
油膜法测分子直径的实验原理是:测出一滴油的体积V,把油滴在水面上,形成单分子油膜,油膜的厚度就是分子直径,求出油膜的面积S,分子直径为.
【详解】
油在水面上形成单分子薄层,油膜的厚度等于分子直径,只要测算出一滴油的体积V和在水面上形成的油膜面积S,就可以估测出分子直径的大小,这种粗略测定分子大小的方法叫单分子油膜法,分子直径的表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