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18-2019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课题1 酸和碱 同步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2018-2019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课题1 酸和碱 同步训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8.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01-24 10:27:30

文档简介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课题1 酸和碱 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2018九上·哈尔滨期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某无色溶液中加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B.取牵牛花在研钵中捣烂,加入水浸泡,可制得指示剂
C.硫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火药等
D.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
【答案】C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及应用;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解答】A、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该溶液不一定是碱的溶液,如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属于盐,遇碱性溶液变红,A不符合题意;
B、牵牛花的汁液不溶于水,溶于酒精,所以应加酒精浸泡,B不符合题意;
C、硫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火药等,C符合题意;
D、没有指明温度,所以同一种溶质的溶液,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无色酚酞与碱性溶液变红色,变红色的不一定是碱性溶液
B根据牵牛花汁液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硫酸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分解答
D没有指明温度没有办法比较
2.(2018·北京)下列物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  )
A.CO2 B.O2 C.NaCl D.NaOH
【答案】A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及应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CO2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A符合题意;
B、氧气难溶液水,也不能与水反应生成酸,故不符合题意;
C、氯化钠溶于水显中性,故不能使石蕊溶液变红,故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为蓝色,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分析。
3.(2019九上·南岗期末)对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序号 事 实 解 释
A 往养鱼池中通入空气 增大水中氧气的溶解量
B 敞口放置在空气中的浓硫酸变稀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
C 氢氧化钠溶液导电 氢氧化钠自身含有自由移动的粒子
D 餐具洗涤剂能除去餐具上的油污 餐具洗涤剂有乳化作用
A.A B.B C.C D.D
【答案】C
【知识点】氧气的物理性质;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溶液的导电性及其原理分析
【解析】【解答】A、往养鱼池中通入空气,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大,溶于水的氧气含量增加,A 不符合题意;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放置在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故敞口放置在空气中的浓硫酸变稀,B 不符合题意;
C、溶液能够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氢氧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其溶液能够导电是因为存在能够自由移动的氢氧根离子和钠离子,C 符合题意;
D、可以用餐具洗涤剂洗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对油污具有乳化作用,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 根据氧气的水溶性及增大接触面积对溶解性的影响解答
B根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解答
C根据氢氧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解答
D根据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解答
4.(2019九上·南岗期末)下列物质的用途中错误的是(  )
A.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 用盐酸来制取药物
C. 用钛合金做人造骨
D. 用食盐配制生理盐水
【答案】D
【知识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常用盐的用途
【解析】【解答】A、熟石灰显碱性,能中和酸性物质,故可以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A不符合题意;
B、盐酸可以用来制取药物,如制取盐酸吗黄片等,B不符合题意;
C、钛合金与人体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可以用钛合金制造人造骨,C不符合题意;
D、食盐中除了氯化钠还含有其它成分,例如碘酸根,钾,镁,硫酸钠等,不能用食盐配制生理盐水,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熟石灰的性质分析解答
B根据盐酸的用途解答
C根据钛合金的优点分析解答
D根据生理盐水的成分分析解答
5.(2018九上·南岗期中)以下是某同学用8mL蒸馏水稀释浓硫酸的操作过程,其中有错误的环节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稀释浓硫酸
【解析】【解答】A、向量筒中加水,量筒倾斜,接近8mL用烧杯注入,操作符合题意,A不符合题意;
B、用胶头滴管要悬空正放,图中操作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
C、在读数时,量筒平放,视线与量筒中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图中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
D、不能在量筒中进行浓硫酸的稀释,放热将会影响量筒的刻度的准确性,图中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倾倒液体的注意事项解答
B根据胶头滴管使用的方法解答
C根据量筒读数的方法解答
D根据量筒的作用解答
6.(2018·百色)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能与氧气、水蒸气同时发生反应的是(  )
A.浓硫酸 B.生石灰
C.铁粉 D.食盐
【答案】C
【知识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空气中常见酸碱盐的质量或性质变化及贮存法;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
【解析】【解答】A、浓硫酸不与水和氧气反应,A不符合题意;
B、氧化钙只与水反应,B不符合题意;
C、铁粉能同时与水和氧气反应,C符合题意;
D、食盐不与水和氧气反应,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已有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
7.(2018·丰台模拟)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干燥O2 B.收集O2 C.检验CO2 D.收集O2
【答案】B
【知识点】氧气的收集方法;根据浓硫酸或碱石灰的性质确定所能干燥的气体
【解析】【解答】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氧气反应,但图中装置起洗气功能时进气管与出气管的方向是“长进短出”,图中进气管与出气管的方向不符合题意,图中所示装置不符合题意;
B、氧气不易溶于水,用如图装置收集氧气,瓶内装满水,长导管是出水管,则氢气应从b端导入,图中所示装置符合题意;
C、检验二氧化碳使用澄清的石灰水,图中装置起洗气功能时进气管与出气管的方向是“长进短出”,图中所示装置不符合题意;
D、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氧气从长导管端通入,将空气从短导管排出,图中所示装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用集气瓶采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短进长出;干燥、检验时长进短出。
8.(2018九下·临河月考)下列气体不可用浓硫酸干燥的气体是(  )
A.氧气 B.氨气
C.二氧化碳气体 D.二氧化硫气体
【答案】B
【知识点】根据浓硫酸或碱石灰的性质确定所能干燥的气体
【解析】【解答】浓硫酸具有酸性,不能用来干燥碱性气体,氨气是碱性气体,故不能用浓硫酸干燥。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此可以做干燥剂,但能和硫酸反应的气体不能被干燥
9.氢氧化钠固体可用于干燥某些气体,是因为氢氧化钠固体具有(  )
A.脱水性 B.强腐蚀性 C.易潮解 D.强碱性
【答案】C
【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根据浓硫酸或碱石灰的性质确定所能干燥的气体
【解析】【解答】解:固体氢氧化钠常用作干燥剂是因为它能在空气中吸收水分而在其表面形成溶液,是潮解的特点,而其他性质均不能说明其做干燥剂的原因.
故选C
【分析】固体氢氧化钠易潮解吸水并在其表面形成溶液,利用此知识解决问题.
10.(2018九上·南岗期中)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银白色固体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产生黄白色火焰
B.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塞:试剂瓶瓶口处有白雾出现
C.向氢氧化镁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D.把银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银白色固体表面产生紫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
【答案】B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镁在空气中燃烧:银白色固体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放热,没有火焰,A不符合题意;
B、打开盛浓盐酸的试剂瓶塞,瓶口上方出现大量白雾,B符合题意;
C、由于氢氧化镁不溶,得不到碱性溶液,所以酚酞不变色,C不符合题意;
D、银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银不如铜活泼,没有明显现象,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分析解答
B根据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解答
C根据碱与酚酞变红色解答
D根据银不能置换出铜解答
11.(2018·宿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稀盐酸、稀硫酸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其溶液中都含有H+
B.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将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溶液温度会升高
D.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包括:SO2、NO2、CO2、CO等
【答案】A
【知识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酸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稀盐酸和稀硫酸在溶液中都能电离出氢离子,故二者的化学性质相似,符合题意;
B、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但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比如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有盐和水生成,但是不是中和反应,不符合题意;
C、硝酸铵固体溶液水温度降低,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气体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不同酸在溶液中都能解离出氢离子,故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B、中和反应是指酸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但并不是只有酸碱反应才生成盐和水,如酸和金属氧化物;
C、硝酸铵溶于水时,扩散成吸收的热量大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故溶液温度降低;
D、二氧化碳不是大气污染物,但会引起温室效应。
12.(2018·包头)下表中,有关量的变化图像与其对应叙述相符的是(  )
A B C D
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 向一定质量的氧化铁粉末中加入稀盐酸
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粉 向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A.A B.B C.C D.D
【答案】B
【知识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浓硫酸敞口放置后,由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故A不符合题意;
B、向一定质量的氧化铁粉末中加入稀盐酸,稀盐酸与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溶液的质量增加,当稀盐酸和氧化铁反应完后,加入稀盐酸,溶液的质量继续增加,但是没有与氧化铁反应增加的快,故B符合题意;
C、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锌的活动性最强,银的活动性最弱,故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粉,锌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锌,后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在刚开始加入锌粉时,没有固体析出,故起点应该从0开始,故C不符合题意;
D、该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不会随着反应的进行而减少,故不断的加入过氧化氢溶液时,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不断的增加,不会出现水平线,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浓硫酸的吸水性分析;
B、向一定质量的氧化铁粉末中加入稀盐酸,当稀盐酸与氧化铁反应时,溶液增加的质量为反应的氧化铁的质量,当氧化铁反应完后,溶液增加的质量只是加入的稀盐酸的质量;
C、原溶液是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溶液,其中没有固体;
D、根据催化剂的性质分析,即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是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二氧化锰可一直作为过氧化氢的催化剂。
13.(2018九上·深圳期中)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钾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其本质原因是(  )
A.都能离解出金属离子 B.都能使指示剂变色
C.都能离解出氢氧根离子 D.都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答案】C
【知识点】酸、碱、盐的概念
【解析】【解答】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钾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都是碱,水溶液中都能电离出氢氧根离子,故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碱的概念---碱是由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分化合物,即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由于都含有氢氧根离子。
14.(2018·沈阳)下列实验方案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A B.B C.C D.D
【答案】B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实验中用红磷,不能用木炭,A不符合题意;
B、向相同体积的食用油中分别加入水和汽油,食用油不溶于水,可溶于汽油,故可以达到实验目的,B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变质后生成了碳酸钠,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都可以使酚酞变为红色,C不符合题意;
D、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故不能用于探究质量守恒定律,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木炭燃烧能产生二氧化碳结合实验原理分析解答
B根据对比实验的原理分析解答
C根据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溶液都属于碱性分析解答
D根据盐酸盐和碳酸钠生产的气体逸散解答
二、填空题
15.(2018·信阳模拟)浓H2SO4在空气中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其质量分数会   填“增大”、“减 小”或“不变”);将 20 g 质量分数为 98%的浓H2SO4稀释为 10%的 H2SO4,需要水的质量为   g;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则所配溶液中质的量分数   (选填“偏大”、 “偏小”或“不变”)。
【答案】减小;176;偏大
【知识点】药品的取用;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解答】浓H2SO4具有吸水性,在空气中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其质量分数会减少;将20 g质量分数为98%的浓H2SO4稀释为10%的H2SO4,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需要水的质量为∶20g×98%=10%×﹙20g+x﹚,x=176g;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则所配溶液中质的量分数偏大,俯视量取水比实际少。
【分析】1、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而使质量增加;
2、根据溶液在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来计算
3、“俯大仰小”,俯视读数使读数偏大,实际值偏小,也就是液体没有量到实际值,即容积少了,则溶液浓度变大了。
16.盐酸是   气体的水溶液,打开盛有浓盐酸的瓶盖时,瓶口会出现   ,这是因为挥发出来的   气体与空气中的   结合形成   小液滴,这一现象说明了浓盐酸具有   性,也说明了   气体易溶于水的性质.
【答案】氯化氢;白雾;氯化氢;水蒸气;盐酸小液滴;挥发;氯化氢
【知识点】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解答】解:气体HCl的水溶液俗称盐酸,敞口放置的浓盐酸挥发出的HCl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再结合成盐酸的小液滴,所以在瓶口看到了白雾.
故答案为:氯化氢,白雾,氯化氢,水蒸气,盐酸小液滴,挥发,氯化氢.
【分析】利用气体HCl易溶于水形成盐酸的特性,解释敞口放置的浓盐酸瓶口出现白雾的原因,从而了解浓盐酸的挥发性.
17.生石灰的化学式为    ,通常是一种    色    体,遇水化合生成    并放出大量的    ,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该生成物又俗称    .
【答案】CaO;白色;固;氢氧化钙;热;CaO+H2O═Ca(OH)2;熟石灰或消石灰
【知识点】水的性质和应用;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文字表达式;碳酸钙、生石灰、熟石灰之间的转化
【解析】【解答】解:生石灰的化学式是CaO,它是白色的固体,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并放出大量的热,氢氧化钙的俗名叫熟石灰或消石灰.故答案为:CaO;白色;固;氢氧化钙;热;CaO+H2O═Ca(OH)2;熟石灰或消石灰.
【分析】生石灰的化学名称叫氧化钙,属于金属氧化物.生石灰是一种白色的固体,与水反应会生成熟石灰,并放出大量的热.生石灰和熟石灰都是常用的建筑材料.
18.(2017·杭州模拟)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质,请写出此过程的化学方程式:   .现向一定质量且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并振荡.如图表示反应过程中溶液质量随加入盐酸质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那么,图线BC段对应的实验现象是   ,在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   .
【答案】CO2+2NaOH═Na2CO3+H2O;有气泡生成;NaCl
【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空气中常见酸碱盐的质量或性质变化及贮存法;文字表达式;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解: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会生成碳酸钠与水.从图象可以看出,溶液在AB段质量增加的比BC段要快,所以可以判断AB是中和反应,BC段是盐酸与碳酸钠的反应,这是由于二氧化碳的产生溶液质量增加放缓,两物质反应的现象是有气泡产生;到达C点时溶液中的反应正好消失,溶质只有氯化钠一种.
故答案为:CO2+2NaOH═Na2CO3+H2O;有气泡生成;NaCl
在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
【分析】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会生成碳酸钠与水,溶液反应时一开始是酸碱中和溶液质量增加,中和完成后会是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溶液由于释放出二氧化碳溶液质量增加放缓,至C点反应正好结束.
三、综合题
19.(2018九上·哈尔滨期中)结合教材请回答下列问题:
(1)食醋中含有醋酸的化学式   ;
(2)炉具清洁剂中含有碱的化学式   ;
(3)用玻璃棒蘸浓硫酸在纸上写字变黑的原因:浓硫酸具有   性能夺取纸张中的水分,生成   。
(4)将水加入到浓硫酸中观察到的现象:放热,水沸腾,   由于   ,会浮在   上面,溶解时   使水立刻沸腾,从而产生此现象。
【答案】(1)CH3COOH
(2)NaOH
(3)强烈腐蚀;生成黑色的炭
(4)液滴飞溅;水的密度较小;浓硫酸;放出大量的热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稀释浓硫酸
【解析】【解答】(1)醋酸的化学名称是乙酸,化学式为:CH3COOH;(2)炉具清洁剂中含有碱的是氢氧化钠,化学式为:NaOH;(3)浓硫酸具有强烈腐蚀(脱水性)性能夺取纸张中的水分,生成黑色的炭,所以玻璃棒蘸浓硫酸在纸上写字变黑的,(4)由于水的密度较小,浮在浓硫酸上面,浓硫酸溶于水时会放出大量的热,使水立刻沸腾,造成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这是非常危险的。
【分析】(1)根据化学式的书写方法解答
(2)根据化合物的化学式的书写方法解答
(3)根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脱水性和腐蚀性解答
(4)根据稀释浓硫酸的现象分析解答
20.(2018·吉林模拟)分别用加入足量稀硫酸和加入过量的硫酸铜溶液的方法除去铜粉中的少量铁粉,充分反应后,将上述2个实验后的物质倒入同一个烧杯中,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
(1)向滤液中加入铁粉,有大量气泡冒出,证明滤液中一定含有H2SO4,加入下列试剂中的________
A.NaOH溶液
B.BaCl2溶液
C.CuO也能得出同样的结论。
(2)滤液中还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3)对滤渣洗涤并在石棉网上加热烘干,获得铜粉。但发现铜的产率高于100%,除因和CuSO4溶液反应生成部分铜外,还可能的原因是    。
【答案】(1)A;C
(2)FeSO4、CuSO4
(3)加热烘干时,铜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A、氢氧化钠会与过量的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氢氧化铜沉淀会与硫酸反应生成蓝色硫酸铜溶液,A符合题意;
B、BaCl2溶液会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也会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无法判断是否含有硫酸,B不符合题意;
C、氧化铜会与硫酸反应生成蓝色硫酸铜溶液,C符合题意。
(2)硫酸铜溶液过量及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故滤液中还一定含有的溶质是FeSO4、CuSO4;(3)对滤渣洗涤并在石棉网上加热烘干,获得铜粉。但发现铜的产率高于100%,除因和CuSO4溶液反应生成部分铜外,还可能的原因是加热烘干时,铜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
故答案为:(1)AC(2)FeSO4、CuSO4(3)加热烘干时,铜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
【分析】(1)结合酸碱盐之间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进行判断解答
(2)根据稀硫酸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硫酸铜和铁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据此解答
(3)根据铜在加热的情况下易氧化解答
21.(2018·呼和浩特)古往今来,金属材料和制品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一直起者非常重要的作用。
(1)考古工作者发现铁质的出土文物往往锈蚀严重,铁生锈的条件是   。在实验室常用稀盐酸清除铁锈,化学方程式为   。
(2)近年来,我国高铁建设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制造铁轨的材料是合金钢,主要原因是合金钢具有   的优越性能(要求只答一条)。
(3)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了两个有关金属性质的实验:
实验Ⅰ:硫酸铝溶液和铁粉混合
实验Ⅱ:硫酸铜溶液与铁粉混合
在上述两个实验结束后,该同学将实验Ⅰ和Ⅱ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个烧杯中,发现烧杯内的红色固体明显增多,原因是   (用文字说明)。一段时间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盐酸,结果没有气泡产生。那么,滤液中所含金属离子的情况可能是   (填写序号)。
①Al3+②Al3+、Fe2+③Al3+、Fe3+④Fe2+、Cu2+⑤Al3+、Fe2+、Cu2+
【答案】(1)铁与氧气、水同时接触;Fe2O3+6HCl═2FeCl3+3H2O
(2)硬度大(或机械强度好、或韧性好等)
(3)实验Ⅱ中硫酸铜溶液有剩余,而实验Ⅰ中的铁粉又能与实验Ⅱ中剩余的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②⑤
【知识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解:(1)铁在与氧气、水共存时会发生锈蚀;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6HCl═2FeCl3+3H2O;故填:铁与氧气、水同时接触;Fe2O3+6HCl═2FeCl3+3H2O;(2)合金钢的主要成分是铁、锰、碳,其韧性好,硬度大,纯铁硬度小且脆;所以铁轨用合金钢;故填:硬度大(或机械强度好、或韧性好等);(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铁排在铝后面,排在铜前面,所以实验Ⅰ中硫酸铝溶液和铁粉不反应;实验Ⅱ中铁能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同时生成硫酸亚铁;将实验Ⅰ和Ⅱ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个烧杯中,发现烧杯内的红色固体明显增多,这是因为实验Ⅱ中硫酸铜溶液有剩余,而实验Ⅰ中的铁粉又能与实验Ⅱ中剩余的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一段时间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盐酸,结果没有气泡产生,说明铁粉已经完全反应,滤渣为铜,滤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铝、硫酸亚铁,可能含有硫酸铜,即滤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有一下几种可能:铝离子、亚铁离子;铝离子、亚铁离子和铜离子,故填:实验Ⅱ中硫酸铜溶液有剩余,而实验Ⅰ中的铁粉又能与实验Ⅱ中剩余的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②⑤。
【分析】根据铁生锈是铁与氧气和水的反应进行分析;根据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进行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中排在前面的金属能与排在后面的金属的盐溶液反应进行分析。
四、计算题
22.将Cu与CuO固体混合物粉末11.2克放入烧杯中,当加入100克稀H2SO4时,CuO与H2SO4恰好完全反应, 过滤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08克(不考虑过滤过程中溶液质量的损失)。请计算
⑴.原固体混合物中含铜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到0.1%)。
⑵.稀硫酸中含H2SO4的质量分数。
【答案】⑴原固体混合物中含铜的质量分数为;
⑵稀硫酸中含H2SO4的质量分数为,氧化铜的质量为11.2g-11.2gx28.6%=8g
则有
CuO+H2SO4=CuSO4+H2O
80 98
8g 100
,解得x=9.8%
答:稀硫酸中含H2SO4的质量分数为9.8%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酸的化学性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⑴原固体混合物中含铜的质量分数为;
⑵稀硫酸中含H2SO4的质量分数为,氧化铜的质量为11.2g-11.2gx28.6%=8g
则有
CuO+H2SO4=CuSO4+H2O
80 98
8g 100
,解得x=9.8%
答:稀硫酸中含H2SO4的质量分数为9.8%
【分析】这是化学反应联系方程式的计算题,这种题目是每年中考的压轴题,必考题,这类题目的难点在于理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
1 / 12018-2019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课题1 酸和碱 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2018九上·哈尔滨期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某无色溶液中加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B.取牵牛花在研钵中捣烂,加入水浸泡,可制得指示剂
C.硫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火药等
D.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
2.(2018·北京)下列物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  )
A.CO2 B.O2 C.NaCl D.NaOH
3.(2019九上·南岗期末)对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序号 事 实 解 释
A 往养鱼池中通入空气 增大水中氧气的溶解量
B 敞口放置在空气中的浓硫酸变稀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
C 氢氧化钠溶液导电 氢氧化钠自身含有自由移动的粒子
D 餐具洗涤剂能除去餐具上的油污 餐具洗涤剂有乳化作用
A.A B.B C.C D.D
4.(2019九上·南岗期末)下列物质的用途中错误的是(  )
A.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 用盐酸来制取药物
C. 用钛合金做人造骨
D. 用食盐配制生理盐水
5.(2018九上·南岗期中)以下是某同学用8mL蒸馏水稀释浓硫酸的操作过程,其中有错误的环节是(  )
A. B.
C. D.
6.(2018·百色)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能与氧气、水蒸气同时发生反应的是(  )
A.浓硫酸 B.生石灰
C.铁粉 D.食盐
7.(2018·丰台模拟)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干燥O2 B.收集O2 C.检验CO2 D.收集O2
8.(2018九下·临河月考)下列气体不可用浓硫酸干燥的气体是(  )
A.氧气 B.氨气
C.二氧化碳气体 D.二氧化硫气体
9.氢氧化钠固体可用于干燥某些气体,是因为氢氧化钠固体具有(  )
A.脱水性 B.强腐蚀性 C.易潮解 D.强碱性
10.(2018九上·南岗期中)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银白色固体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产生黄白色火焰
B.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塞:试剂瓶瓶口处有白雾出现
C.向氢氧化镁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D.把银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银白色固体表面产生紫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
11.(2018·宿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稀盐酸、稀硫酸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其溶液中都含有H+
B.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将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溶液温度会升高
D.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包括:SO2、NO2、CO2、CO等
12.(2018·包头)下表中,有关量的变化图像与其对应叙述相符的是(  )
A B C D
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 向一定质量的氧化铁粉末中加入稀盐酸
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粉 向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A.A B.B C.C D.D
13.(2018九上·深圳期中)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钾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其本质原因是(  )
A.都能离解出金属离子 B.都能使指示剂变色
C.都能离解出氢氧根离子 D.都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14.(2018·沈阳)下列实验方案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15.(2018·信阳模拟)浓H2SO4在空气中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其质量分数会   填“增大”、“减 小”或“不变”);将 20 g 质量分数为 98%的浓H2SO4稀释为 10%的 H2SO4,需要水的质量为   g;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则所配溶液中质的量分数   (选填“偏大”、 “偏小”或“不变”)。
16.盐酸是   气体的水溶液,打开盛有浓盐酸的瓶盖时,瓶口会出现   ,这是因为挥发出来的   气体与空气中的   结合形成   小液滴,这一现象说明了浓盐酸具有   性,也说明了   气体易溶于水的性质.
17.生石灰的化学式为    ,通常是一种    色    体,遇水化合生成    并放出大量的    ,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该生成物又俗称    .
18.(2017·杭州模拟)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质,请写出此过程的化学方程式:   .现向一定质量且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并振荡.如图表示反应过程中溶液质量随加入盐酸质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那么,图线BC段对应的实验现象是   ,在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   .
三、综合题
19.(2018九上·哈尔滨期中)结合教材请回答下列问题:
(1)食醋中含有醋酸的化学式   ;
(2)炉具清洁剂中含有碱的化学式   ;
(3)用玻璃棒蘸浓硫酸在纸上写字变黑的原因:浓硫酸具有   性能夺取纸张中的水分,生成   。
(4)将水加入到浓硫酸中观察到的现象:放热,水沸腾,   由于   ,会浮在   上面,溶解时   使水立刻沸腾,从而产生此现象。
20.(2018·吉林模拟)分别用加入足量稀硫酸和加入过量的硫酸铜溶液的方法除去铜粉中的少量铁粉,充分反应后,将上述2个实验后的物质倒入同一个烧杯中,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
(1)向滤液中加入铁粉,有大量气泡冒出,证明滤液中一定含有H2SO4,加入下列试剂中的________
A.NaOH溶液
B.BaCl2溶液
C.CuO也能得出同样的结论。
(2)滤液中还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3)对滤渣洗涤并在石棉网上加热烘干,获得铜粉。但发现铜的产率高于100%,除因和CuSO4溶液反应生成部分铜外,还可能的原因是    。
21.(2018·呼和浩特)古往今来,金属材料和制品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一直起者非常重要的作用。
(1)考古工作者发现铁质的出土文物往往锈蚀严重,铁生锈的条件是   。在实验室常用稀盐酸清除铁锈,化学方程式为   。
(2)近年来,我国高铁建设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制造铁轨的材料是合金钢,主要原因是合金钢具有   的优越性能(要求只答一条)。
(3)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了两个有关金属性质的实验:
实验Ⅰ:硫酸铝溶液和铁粉混合
实验Ⅱ:硫酸铜溶液与铁粉混合
在上述两个实验结束后,该同学将实验Ⅰ和Ⅱ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个烧杯中,发现烧杯内的红色固体明显增多,原因是   (用文字说明)。一段时间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盐酸,结果没有气泡产生。那么,滤液中所含金属离子的情况可能是   (填写序号)。
①Al3+②Al3+、Fe2+③Al3+、Fe3+④Fe2+、Cu2+⑤Al3+、Fe2+、Cu2+
四、计算题
22.将Cu与CuO固体混合物粉末11.2克放入烧杯中,当加入100克稀H2SO4时,CuO与H2SO4恰好完全反应, 过滤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08克(不考虑过滤过程中溶液质量的损失)。请计算
⑴.原固体混合物中含铜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到0.1%)。
⑵.稀硫酸中含H2SO4的质量分数。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及应用;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解答】A、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该溶液不一定是碱的溶液,如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属于盐,遇碱性溶液变红,A不符合题意;
B、牵牛花的汁液不溶于水,溶于酒精,所以应加酒精浸泡,B不符合题意;
C、硫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火药等,C符合题意;
D、没有指明温度,所以同一种溶质的溶液,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无色酚酞与碱性溶液变红色,变红色的不一定是碱性溶液
B根据牵牛花汁液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硫酸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分解答
D没有指明温度没有办法比较
2.【答案】A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及应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CO2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A符合题意;
B、氧气难溶液水,也不能与水反应生成酸,故不符合题意;
C、氯化钠溶于水显中性,故不能使石蕊溶液变红,故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为蓝色,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分析。
3.【答案】C
【知识点】氧气的物理性质;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溶液的导电性及其原理分析
【解析】【解答】A、往养鱼池中通入空气,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大,溶于水的氧气含量增加,A 不符合题意;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放置在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故敞口放置在空气中的浓硫酸变稀,B 不符合题意;
C、溶液能够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氢氧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其溶液能够导电是因为存在能够自由移动的氢氧根离子和钠离子,C 符合题意;
D、可以用餐具洗涤剂洗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对油污具有乳化作用,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 根据氧气的水溶性及增大接触面积对溶解性的影响解答
B根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解答
C根据氢氧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解答
D根据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解答
4.【答案】D
【知识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常用盐的用途
【解析】【解答】A、熟石灰显碱性,能中和酸性物质,故可以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A不符合题意;
B、盐酸可以用来制取药物,如制取盐酸吗黄片等,B不符合题意;
C、钛合金与人体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可以用钛合金制造人造骨,C不符合题意;
D、食盐中除了氯化钠还含有其它成分,例如碘酸根,钾,镁,硫酸钠等,不能用食盐配制生理盐水,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熟石灰的性质分析解答
B根据盐酸的用途解答
C根据钛合金的优点分析解答
D根据生理盐水的成分分析解答
5.【答案】D
【知识点】稀释浓硫酸
【解析】【解答】A、向量筒中加水,量筒倾斜,接近8mL用烧杯注入,操作符合题意,A不符合题意;
B、用胶头滴管要悬空正放,图中操作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
C、在读数时,量筒平放,视线与量筒中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图中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
D、不能在量筒中进行浓硫酸的稀释,放热将会影响量筒的刻度的准确性,图中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倾倒液体的注意事项解答
B根据胶头滴管使用的方法解答
C根据量筒读数的方法解答
D根据量筒的作用解答
6.【答案】C
【知识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空气中常见酸碱盐的质量或性质变化及贮存法;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
【解析】【解答】A、浓硫酸不与水和氧气反应,A不符合题意;
B、氧化钙只与水反应,B不符合题意;
C、铁粉能同时与水和氧气反应,C符合题意;
D、食盐不与水和氧气反应,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已有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
7.【答案】B
【知识点】氧气的收集方法;根据浓硫酸或碱石灰的性质确定所能干燥的气体
【解析】【解答】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氧气反应,但图中装置起洗气功能时进气管与出气管的方向是“长进短出”,图中进气管与出气管的方向不符合题意,图中所示装置不符合题意;
B、氧气不易溶于水,用如图装置收集氧气,瓶内装满水,长导管是出水管,则氢气应从b端导入,图中所示装置符合题意;
C、检验二氧化碳使用澄清的石灰水,图中装置起洗气功能时进气管与出气管的方向是“长进短出”,图中所示装置不符合题意;
D、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氧气从长导管端通入,将空气从短导管排出,图中所示装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用集气瓶采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短进长出;干燥、检验时长进短出。
8.【答案】B
【知识点】根据浓硫酸或碱石灰的性质确定所能干燥的气体
【解析】【解答】浓硫酸具有酸性,不能用来干燥碱性气体,氨气是碱性气体,故不能用浓硫酸干燥。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此可以做干燥剂,但能和硫酸反应的气体不能被干燥
9.【答案】C
【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根据浓硫酸或碱石灰的性质确定所能干燥的气体
【解析】【解答】解:固体氢氧化钠常用作干燥剂是因为它能在空气中吸收水分而在其表面形成溶液,是潮解的特点,而其他性质均不能说明其做干燥剂的原因.
故选C
【分析】固体氢氧化钠易潮解吸水并在其表面形成溶液,利用此知识解决问题.
10.【答案】B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镁在空气中燃烧:银白色固体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放热,没有火焰,A不符合题意;
B、打开盛浓盐酸的试剂瓶塞,瓶口上方出现大量白雾,B符合题意;
C、由于氢氧化镁不溶,得不到碱性溶液,所以酚酞不变色,C不符合题意;
D、银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银不如铜活泼,没有明显现象,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分析解答
B根据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解答
C根据碱与酚酞变红色解答
D根据银不能置换出铜解答
11.【答案】A
【知识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酸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稀盐酸和稀硫酸在溶液中都能电离出氢离子,故二者的化学性质相似,符合题意;
B、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但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比如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有盐和水生成,但是不是中和反应,不符合题意;
C、硝酸铵固体溶液水温度降低,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气体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不同酸在溶液中都能解离出氢离子,故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B、中和反应是指酸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但并不是只有酸碱反应才生成盐和水,如酸和金属氧化物;
C、硝酸铵溶于水时,扩散成吸收的热量大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故溶液温度降低;
D、二氧化碳不是大气污染物,但会引起温室效应。
12.【答案】B
【知识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浓硫酸敞口放置后,由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故A不符合题意;
B、向一定质量的氧化铁粉末中加入稀盐酸,稀盐酸与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溶液的质量增加,当稀盐酸和氧化铁反应完后,加入稀盐酸,溶液的质量继续增加,但是没有与氧化铁反应增加的快,故B符合题意;
C、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锌的活动性最强,银的活动性最弱,故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粉,锌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锌,后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在刚开始加入锌粉时,没有固体析出,故起点应该从0开始,故C不符合题意;
D、该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不会随着反应的进行而减少,故不断的加入过氧化氢溶液时,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不断的增加,不会出现水平线,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浓硫酸的吸水性分析;
B、向一定质量的氧化铁粉末中加入稀盐酸,当稀盐酸与氧化铁反应时,溶液增加的质量为反应的氧化铁的质量,当氧化铁反应完后,溶液增加的质量只是加入的稀盐酸的质量;
C、原溶液是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溶液,其中没有固体;
D、根据催化剂的性质分析,即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是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二氧化锰可一直作为过氧化氢的催化剂。
13.【答案】C
【知识点】酸、碱、盐的概念
【解析】【解答】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钾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都是碱,水溶液中都能电离出氢氧根离子,故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碱的概念---碱是由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分化合物,即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由于都含有氢氧根离子。
14.【答案】B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实验中用红磷,不能用木炭,A不符合题意;
B、向相同体积的食用油中分别加入水和汽油,食用油不溶于水,可溶于汽油,故可以达到实验目的,B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变质后生成了碳酸钠,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都可以使酚酞变为红色,C不符合题意;
D、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故不能用于探究质量守恒定律,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木炭燃烧能产生二氧化碳结合实验原理分析解答
B根据对比实验的原理分析解答
C根据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溶液都属于碱性分析解答
D根据盐酸盐和碳酸钠生产的气体逸散解答
15.【答案】减小;176;偏大
【知识点】药品的取用;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解答】浓H2SO4具有吸水性,在空气中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其质量分数会减少;将20 g质量分数为98%的浓H2SO4稀释为10%的H2SO4,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需要水的质量为∶20g×98%=10%×﹙20g+x﹚,x=176g;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则所配溶液中质的量分数偏大,俯视量取水比实际少。
【分析】1、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而使质量增加;
2、根据溶液在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来计算
3、“俯大仰小”,俯视读数使读数偏大,实际值偏小,也就是液体没有量到实际值,即容积少了,则溶液浓度变大了。
16.【答案】氯化氢;白雾;氯化氢;水蒸气;盐酸小液滴;挥发;氯化氢
【知识点】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解答】解:气体HCl的水溶液俗称盐酸,敞口放置的浓盐酸挥发出的HCl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再结合成盐酸的小液滴,所以在瓶口看到了白雾.
故答案为:氯化氢,白雾,氯化氢,水蒸气,盐酸小液滴,挥发,氯化氢.
【分析】利用气体HCl易溶于水形成盐酸的特性,解释敞口放置的浓盐酸瓶口出现白雾的原因,从而了解浓盐酸的挥发性.
17.【答案】CaO;白色;固;氢氧化钙;热;CaO+H2O═Ca(OH)2;熟石灰或消石灰
【知识点】水的性质和应用;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文字表达式;碳酸钙、生石灰、熟石灰之间的转化
【解析】【解答】解:生石灰的化学式是CaO,它是白色的固体,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并放出大量的热,氢氧化钙的俗名叫熟石灰或消石灰.故答案为:CaO;白色;固;氢氧化钙;热;CaO+H2O═Ca(OH)2;熟石灰或消石灰.
【分析】生石灰的化学名称叫氧化钙,属于金属氧化物.生石灰是一种白色的固体,与水反应会生成熟石灰,并放出大量的热.生石灰和熟石灰都是常用的建筑材料.
18.【答案】CO2+2NaOH═Na2CO3+H2O;有气泡生成;NaCl
【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空气中常见酸碱盐的质量或性质变化及贮存法;文字表达式;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解: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会生成碳酸钠与水.从图象可以看出,溶液在AB段质量增加的比BC段要快,所以可以判断AB是中和反应,BC段是盐酸与碳酸钠的反应,这是由于二氧化碳的产生溶液质量增加放缓,两物质反应的现象是有气泡产生;到达C点时溶液中的反应正好消失,溶质只有氯化钠一种.
故答案为:CO2+2NaOH═Na2CO3+H2O;有气泡生成;NaCl
在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
【分析】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会生成碳酸钠与水,溶液反应时一开始是酸碱中和溶液质量增加,中和完成后会是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溶液由于释放出二氧化碳溶液质量增加放缓,至C点反应正好结束.
19.【答案】(1)CH3COOH
(2)NaOH
(3)强烈腐蚀;生成黑色的炭
(4)液滴飞溅;水的密度较小;浓硫酸;放出大量的热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稀释浓硫酸
【解析】【解答】(1)醋酸的化学名称是乙酸,化学式为:CH3COOH;(2)炉具清洁剂中含有碱的是氢氧化钠,化学式为:NaOH;(3)浓硫酸具有强烈腐蚀(脱水性)性能夺取纸张中的水分,生成黑色的炭,所以玻璃棒蘸浓硫酸在纸上写字变黑的,(4)由于水的密度较小,浮在浓硫酸上面,浓硫酸溶于水时会放出大量的热,使水立刻沸腾,造成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这是非常危险的。
【分析】(1)根据化学式的书写方法解答
(2)根据化合物的化学式的书写方法解答
(3)根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脱水性和腐蚀性解答
(4)根据稀释浓硫酸的现象分析解答
20.【答案】(1)A;C
(2)FeSO4、CuSO4
(3)加热烘干时,铜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A、氢氧化钠会与过量的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氢氧化铜沉淀会与硫酸反应生成蓝色硫酸铜溶液,A符合题意;
B、BaCl2溶液会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也会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无法判断是否含有硫酸,B不符合题意;
C、氧化铜会与硫酸反应生成蓝色硫酸铜溶液,C符合题意。
(2)硫酸铜溶液过量及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故滤液中还一定含有的溶质是FeSO4、CuSO4;(3)对滤渣洗涤并在石棉网上加热烘干,获得铜粉。但发现铜的产率高于100%,除因和CuSO4溶液反应生成部分铜外,还可能的原因是加热烘干时,铜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
故答案为:(1)AC(2)FeSO4、CuSO4(3)加热烘干时,铜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
【分析】(1)结合酸碱盐之间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进行判断解答
(2)根据稀硫酸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硫酸铜和铁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据此解答
(3)根据铜在加热的情况下易氧化解答
21.【答案】(1)铁与氧气、水同时接触;Fe2O3+6HCl═2FeCl3+3H2O
(2)硬度大(或机械强度好、或韧性好等)
(3)实验Ⅱ中硫酸铜溶液有剩余,而实验Ⅰ中的铁粉又能与实验Ⅱ中剩余的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②⑤
【知识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解:(1)铁在与氧气、水共存时会发生锈蚀;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6HCl═2FeCl3+3H2O;故填:铁与氧气、水同时接触;Fe2O3+6HCl═2FeCl3+3H2O;(2)合金钢的主要成分是铁、锰、碳,其韧性好,硬度大,纯铁硬度小且脆;所以铁轨用合金钢;故填:硬度大(或机械强度好、或韧性好等);(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铁排在铝后面,排在铜前面,所以实验Ⅰ中硫酸铝溶液和铁粉不反应;实验Ⅱ中铁能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同时生成硫酸亚铁;将实验Ⅰ和Ⅱ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个烧杯中,发现烧杯内的红色固体明显增多,这是因为实验Ⅱ中硫酸铜溶液有剩余,而实验Ⅰ中的铁粉又能与实验Ⅱ中剩余的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一段时间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盐酸,结果没有气泡产生,说明铁粉已经完全反应,滤渣为铜,滤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铝、硫酸亚铁,可能含有硫酸铜,即滤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有一下几种可能:铝离子、亚铁离子;铝离子、亚铁离子和铜离子,故填:实验Ⅱ中硫酸铜溶液有剩余,而实验Ⅰ中的铁粉又能与实验Ⅱ中剩余的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②⑤。
【分析】根据铁生锈是铁与氧气和水的反应进行分析;根据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进行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中排在前面的金属能与排在后面的金属的盐溶液反应进行分析。
22.【答案】⑴原固体混合物中含铜的质量分数为;
⑵稀硫酸中含H2SO4的质量分数为,氧化铜的质量为11.2g-11.2gx28.6%=8g
则有
CuO+H2SO4=CuSO4+H2O
80 98
8g 100
,解得x=9.8%
答:稀硫酸中含H2SO4的质量分数为9.8%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酸的化学性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⑴原固体混合物中含铜的质量分数为;
⑵稀硫酸中含H2SO4的质量分数为,氧化铜的质量为11.2g-11.2gx28.6%=8g
则有
CuO+H2SO4=CuSO4+H2O
80 98
8g 100
,解得x=9.8%
答:稀硫酸中含H2SO4的质量分数为9.8%
【分析】这是化学反应联系方程式的计算题,这种题目是每年中考的压轴题,必考题,这类题目的难点在于理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