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下册 第十一单元 单元测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下册 第十一单元 单元测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0.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4-28 15:37:07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下册 第十一单元 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
1.(2021九上·八步期末)“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措施或行为符合该理念的是(  )
A.大规模开采金属矿产资源 B.废旧电池作深埋处理
C.大力开发氢能等绿色能源 D.生活废水直接灌溉农田
【答案】C
【考点】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解析】【解答】A、大规模开采金属矿产资源,浪费自然资源,不符合该理念;
B、废旧电池作深埋处理,污染环境,不符合该理念;
C、大力开发氢能等绿色能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符合该理念;
D、生活废水直接灌溉农田,污染土壤和地下水资源,不符合该理念;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合理开采矿资源的重要性进行分析
B、根据废旧电池的危害进行分析
C、根据绿色能源使用的好处进行分析
D、根据生活污水的危害进行分析
2.(2021九上·兴文期末)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
A.煤 B.汽油 C.氢气 D.天然气
【答案】C
【考点】氢气的用途和氢能的优缺点
【解析】【解答】A、煤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还会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会污染环境,不是理想的燃料;
B、汽油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在汽车尾气中含由氮氧化物,会污染环境,不是理想的燃料;
C、氢气燃烧的产物是水,对环境无污染,是理想的燃料;
D、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燃烧的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相对氢气而言,不是最理想的燃料。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氢气燃烧产物为水无污染分析。
3.(2021九上·盐湖期末)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是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下列选项中使用的能源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
A.地热能取暖 B.火力发电
C.太阳能热水器 D.潮汐能动力机
【答案】B
【考点】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解析】【解答】目前,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许多其他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质能和核能等,火力发电使用的是化石燃料,不属于新能源;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常见的新能源进行分析
4.(2022·黑龙江模拟)下列化肥中有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的是(  )
A.KCl B.K2CO3 C.NH4NO3 D.Ca(H2PO4)2
【答案】C
【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解析】【解答】A. KCl中含有N、P、K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
B. K2CO3中含有N、P、K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
C. NH4NO3中含有N、P、K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
D. Ca(H2PO4)2中含有N、P、K中的磷元素,属于磷肥。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氮肥的作用,进行分析。
5.(2022·原州模拟)下列做法可减轻对环境污染的是(  )
A.丢弃废旧电池 B.焚烧废弃燃料
C.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答案】C
【考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保护水资源;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解析】【解答】A、废弃电池随意丢弃,会污染土壤,故A不符合题意;
B、焚烧废弃燃料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和粉尘,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故B不符合题意;
C、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可以防止水资源污染,故C符合题意;
D、农业上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会造成土地和水体的污染,要合理使用,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环境污染的原因分析,只要对环境无污染,不污染空气,不污染水体,不会造成白色污染等有利于环境保护,就能减轻环境污染。
6.(2021·阜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下列做法值得提倡的是(  )
A.禁止使用燃煤发电,减少酸雨的形成
B.大量施用化肥、农药,提高农作物产量
C.实验室含酸废水直接倒入下水道,不会造成污染
D.用二氧化碳和水等合成新型燃油,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
【答案】D
【考点】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解析】【解答】A、使用燃煤发电,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合理使用亦可减少酸雨的形成,不符合题意;
B、大量施用化肥、农药,会对土壤、水体造成严重的污染,不符合题意;
C、实验室酸废水直接倒入下水道,酸具有腐蚀性 ,会对金属造成腐蚀,且对水体造成污染,不符合题意;
D、用二氧碳和水等合成新型燃油,可以减缓温室效应,亦可产出新的能源物质,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物质的化学性质结合环境问题分析解答。
7.(2022·定远模拟)第24届冬奥会于2022年2月4日~20日在北京成功举办。绿色奥运始终是我国举办奥运会的主要理念。下列说法不符合绿色理念的是(  )
A.为了出行方便,尽可能自己开车去现场观看比赛
B.对产生的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尽可能回收利用
C.利用光伏发电提供电能,尽可能减少“碳”的排放
D.使用新技术、新工艺,尽可能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
【答案】A
【考点】绿色化学;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解析】【解答】A、自己开车去现场观看比赛,会增加化石燃料的使用,增加污染物的排放,符合题意;
B、对产生的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不符合题意;
C、利用光伏发电提供电能,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碳”的排放以及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D、使用新技术、新工艺,尽可能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可以节约能源,减少污染,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为了出行方便,开私家车去看比赛,会增加化石燃料的使用,增加污染物的排放。
8.(2022·天河)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保护空气质量是全世界人类的共同使命,空气污染指数简称API。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目前计入API的污染物有SO2、CO2、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即飘尘)、O3等
B.保卫蓝天的途径有加强大气质量监测,开发新能源,积极植树造林
C.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如航标灯,霓虹灯等
D.酸性气体未经处理而排放到空气中,可能导致雨水的pH<5.6,形成酸雨
【答案】A
【考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
【解析】【解答】A. 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中除了可吸入颗粒物外,还包括CO、SO2、NO2、臭氧等,而CO2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B. 蓝天保卫战中,我们除了加强大气质量监测,还要开发新能源、积极植树造林,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稀有气体通电后发出五颜六色的光,空气中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如航标灯、霓虹灯等,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酸性气体未经处理而排放到空气中,如二氧化硫,可能导致雨水的pH<5.6,形成酸雨,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二氧化碳属于空气的成分之一。
9.(2022·黄埔模拟)今年两会上,“碳达峰”、“碳中和”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政府承诺2030年前,CO2的排放达到峰值(即碳达峰)之后逐步降低,最终产生与消耗的CO2平衡,实现CO2的零排放(即碳中和)。下列做法不利于实现这一目标的是(  )
A.使用化石燃料 B.废气净化后再排放
C.植树造林 D.开发新能源
【答案】A
【考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解析】【解答】A. 使用化石燃料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利于实现这一目标,故符合题意;
B. 废气净化后再排放有利于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有利于实现这一目标;
C. 植树造林,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有利于实现这一目标;
D. 开发新能源有利于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实现这一目标;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措施,进行分析。
10.(2021九上·百色期末)百色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下列举措不正确的是(  )
A.水更清—防治水体污染 B.天更蓝—加强大气治理
C.土更净—填埋废弃电池 D.景更美—提高绿化覆盖
【答案】C
【考点】绿色化学
【解析】【解答】A、防止水污染,保护水资源,选项A不符合题意;
B、加强大气治理,改善空气质量,选项B不符合题意;
C、废旧电池含有重金属,填埋能够引起土壤、水体污染,选项C符合题意;
D、提高绿化覆盖,美化环境,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水、空气等污染的原因分析,由此确定所给措施是否可以实现环保理念。
二、填空题
11.(2021九上·承德期末)2020年12月4日02分,我国新一代“人造太阳”装置﹣﹣中国环流二号M装置正式建成并实现首次放电。“人造太阳”释放能量的过程与太阳相同,为   (选填“核裂变”或“核聚变”)。核能是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核电站发电与燃气发电相比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写出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核聚变;不可再生;CH4+2O2CO2+2H2O。
【考点】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解析】【解答】解:太阳能内部是由于较轻的氢原子核在高温下发生聚变而释放出核能,“人造太阳”释放能量过程与太阳相同,
故答案为:核聚变;核能是一种不可再生能源;甲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
【分析】根据核能是不可再生的能用,甲烷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进行分析
12.(2021·兰考模拟)现有两种失去标签的化肥,分别是硫酸钾和硫酸铵。某试验田中的作物叶片发黄,应施加上述两种化肥中的   。如何鉴别这两种化肥?   
【答案】硫酸铵;取两种样品少许分别放入试管中,分别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在试管口分别放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红色变蓝色的是硫酸铵,不变的是硫酸钾
【考点】铵态氮肥的检验
【解析】【解答】解:常用的化学肥料有: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和微量元素肥料,钾肥抗倒伏,氮肥使叶色浓绿,防止叶片发黄等;硫酸钾和硫酸铵鉴别方法是:取两种样品少许分别放入试管中,分别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在试管口分别放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红色变蓝色的是硫酸铵,不变的是硫酸钾。
【分析】根据铵盐与碱混合加热会生成氨气,进行分析。
三、综合题
13.(2021九上·广丰期末)我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请回答:
(1)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   。
(2)化石燃料是一类重要的能源,它包括煤、石油和   。
(3)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升级能源消费方式,请写出一种新能源   
(4)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人们积极寻找不含碳元素的燃料。经研究发现NH3燃烧的产物没有污染,且释放大量能量,有一定应用前景。将NH3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   。
(5)利用化学方法吸收二氧化碳也是实现碳中和的方法之一,请写出海水吸收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化石燃料燃烧或动植物呼吸
(2)天然气
(3)风能(合理即可)
(4)N2
(5)
【考点】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解析】【解答】(1)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化石燃料燃烧或动植物呼吸。
(2)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
(3)新能源有:风能、太阳能、核能。
故填:风能(合理即可)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及个数不变可知,反应前氢原子有12个,氮原子有4个,氧原子有6个;反应后氢原子有12个,氧原子有6个,所以反应后少了氮原子4个,所以每个分子中含有氮原子2个。
故填:N2
(5)海水吸收二氧化碳实际就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故填:
【分析】(1)根据化石燃料的燃烧进行分析
(2)根据常见的化石燃料进行分析
(3)根据常见的新能源进行分析
(4)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进行分析
(5)根据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进行分析
14.(2021·张家界)袁隆平院士是“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他的卓越成就,不仅为解决中国人民的温饱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更为世界和平和社会进步树立了丰碑。请你从化学视角回答以下问题。
(1)为了维持人类的生命和健康,必须适量摄取基本营养素。大米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   (选填“糖类”、“油脂”或“蛋白质”);淀粉[化学式为(C6H10O5)n)]在密闭的容器中隔绝空气加热,生成了一种碳单质和一种氧化物,该氧化物为   。
(2)水稻生长过程中,需要有针对性、适度的施用化肥,秧苗移栽5﹣7天内需追加适量氮肥,你选用的肥料是   [选填“CO(NH2)2”、“K2SO4”或“Ca(H2PO4)2”]。
(3)了解土壤酸碱度是科学种植水稻最基础的工作,其测量的方法是:取田里少量土壤样品、称量,放入烧杯,再加入五倍土壤样品质量的蒸馏水,充分搅拌后静置,用   测澄清液体的酸碱度;水稻最适宜在pH是6~7的土壤中生长,若测得澄清液体的pH是4,应在该田的土壤中施加适量   来调节土壤的pH。
【答案】(1)糖类;水
(2)CO(NH2)2
(3)pH试纸;熟石灰
【考点】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溶液的酸碱度测定
【解析】【解答】(1)大米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糖类;淀粉[化学式为(C6H10O5)n)]在密闭的容器中隔绝空气加热,生成了一种碳单质和一种氧化物,根据质量守恒,元素种类不变,该氧化物为水。故填:糖类;水。
(2)水稻生长过程中,需要有针对性、适度的施用化肥,秧苗移栽5﹣7天内需追加适量氮肥,CO(NH2)2是氮肥,选用的肥料是CO(NH2)2。故填:CO(NH2)2。
(3)用pH试纸测量溶液的酸碱度。水稻最适宜在pH是6~7的土壤中生长,若测得澄清液体的pH是4,说明溶液酸性较强,应在该田的土壤中施加适量熟石灰来调节土壤的pH,是因为氢氧化钙能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故填:pH试纸;熟石灰。
【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进行分析。
(2)根据氮肥的概念,进行分析。
(3)根据熟石灰的用途,进行分析。
四、计算题
15.(2021九上·宣城期末)秉承“绿色办奥”的理念,北京2022年冬奥会在交通上将使用氢能源公交车
(1)氢能源是一种绿色能源的原因是   
(2)10Kg的H2燃烧理论上所需参加反应O2的质量为   ?(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氢气燃烧产物无污染
(2)解:设所需氧气质量为xx=80kg答:所需氧气质量为80kg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氢气的用途和氢能的优缺点
【解析】【解答】(1)氢能源是一种绿色能源的原因是氢气燃烧产物是水,没有任何污染,故填氢气燃烧产物无污染;
【分析】(1)根据氢气燃烧产物为水无污染分析;
(2)根据反应的氢气质量及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反应需氧气质量分析。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下册 第十一单元 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
1.(2021九上·八步期末)“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措施或行为符合该理念的是(  )
A.大规模开采金属矿产资源 B.废旧电池作深埋处理
C.大力开发氢能等绿色能源 D.生活废水直接灌溉农田
2.(2021九上·兴文期末)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
A.煤 B.汽油 C.氢气 D.天然气
3.(2021九上·盐湖期末)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是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下列选项中使用的能源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
A.地热能取暖 B.火力发电
C.太阳能热水器 D.潮汐能动力机
4.(2022·黑龙江模拟)下列化肥中有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的是(  )
A.KCl B.K2CO3 C.NH4NO3 D.Ca(H2PO4)2
5.(2022·原州模拟)下列做法可减轻对环境污染的是(  )
A.丢弃废旧电池 B.焚烧废弃燃料
C.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6.(2021·阜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下列做法值得提倡的是(  )
A.禁止使用燃煤发电,减少酸雨的形成
B.大量施用化肥、农药,提高农作物产量
C.实验室含酸废水直接倒入下水道,不会造成污染
D.用二氧化碳和水等合成新型燃油,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
7.(2022·定远模拟)第24届冬奥会于2022年2月4日~20日在北京成功举办。绿色奥运始终是我国举办奥运会的主要理念。下列说法不符合绿色理念的是(  )
A.为了出行方便,尽可能自己开车去现场观看比赛
B.对产生的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尽可能回收利用
C.利用光伏发电提供电能,尽可能减少“碳”的排放
D.使用新技术、新工艺,尽可能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
8.(2022·天河)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保护空气质量是全世界人类的共同使命,空气污染指数简称API。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目前计入API的污染物有SO2、CO2、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即飘尘)、O3等
B.保卫蓝天的途径有加强大气质量监测,开发新能源,积极植树造林
C.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如航标灯,霓虹灯等
D.酸性气体未经处理而排放到空气中,可能导致雨水的pH<5.6,形成酸雨
9.(2022·黄埔模拟)今年两会上,“碳达峰”、“碳中和”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政府承诺2030年前,CO2的排放达到峰值(即碳达峰)之后逐步降低,最终产生与消耗的CO2平衡,实现CO2的零排放(即碳中和)。下列做法不利于实现这一目标的是(  )
A.使用化石燃料 B.废气净化后再排放
C.植树造林 D.开发新能源
10.(2021九上·百色期末)百色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下列举措不正确的是(  )
A.水更清—防治水体污染 B.天更蓝—加强大气治理
C.土更净—填埋废弃电池 D.景更美—提高绿化覆盖
二、填空题
11.(2021九上·承德期末)2020年12月4日02分,我国新一代“人造太阳”装置﹣﹣中国环流二号M装置正式建成并实现首次放电。“人造太阳”释放能量的过程与太阳相同,为   (选填“核裂变”或“核聚变”)。核能是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核电站发电与燃气发电相比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写出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12.(2021·兰考模拟)现有两种失去标签的化肥,分别是硫酸钾和硫酸铵。某试验田中的作物叶片发黄,应施加上述两种化肥中的   。如何鉴别这两种化肥?   
三、综合题
13.(2021九上·广丰期末)我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请回答:
(1)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   。
(2)化石燃料是一类重要的能源,它包括煤、石油和   。
(3)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升级能源消费方式,请写出一种新能源   
(4)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人们积极寻找不含碳元素的燃料。经研究发现NH3燃烧的产物没有污染,且释放大量能量,有一定应用前景。将NH3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   。
(5)利用化学方法吸收二氧化碳也是实现碳中和的方法之一,请写出海水吸收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
14.(2021·张家界)袁隆平院士是“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他的卓越成就,不仅为解决中国人民的温饱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更为世界和平和社会进步树立了丰碑。请你从化学视角回答以下问题。
(1)为了维持人类的生命和健康,必须适量摄取基本营养素。大米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   (选填“糖类”、“油脂”或“蛋白质”);淀粉[化学式为(C6H10O5)n)]在密闭的容器中隔绝空气加热,生成了一种碳单质和一种氧化物,该氧化物为   。
(2)水稻生长过程中,需要有针对性、适度的施用化肥,秧苗移栽5﹣7天内需追加适量氮肥,你选用的肥料是   [选填“CO(NH2)2”、“K2SO4”或“Ca(H2PO4)2”]。
(3)了解土壤酸碱度是科学种植水稻最基础的工作,其测量的方法是:取田里少量土壤样品、称量,放入烧杯,再加入五倍土壤样品质量的蒸馏水,充分搅拌后静置,用   测澄清液体的酸碱度;水稻最适宜在pH是6~7的土壤中生长,若测得澄清液体的pH是4,应在该田的土壤中施加适量   来调节土壤的pH。
四、计算题
15.(2021九上·宣城期末)秉承“绿色办奥”的理念,北京2022年冬奥会在交通上将使用氢能源公交车
(1)氢能源是一种绿色能源的原因是   
(2)10Kg的H2燃烧理论上所需参加反应O2的质量为   ?(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考点】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解析】【解答】A、大规模开采金属矿产资源,浪费自然资源,不符合该理念;
B、废旧电池作深埋处理,污染环境,不符合该理念;
C、大力开发氢能等绿色能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符合该理念;
D、生活废水直接灌溉农田,污染土壤和地下水资源,不符合该理念;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合理开采矿资源的重要性进行分析
B、根据废旧电池的危害进行分析
C、根据绿色能源使用的好处进行分析
D、根据生活污水的危害进行分析
2.【答案】C
【考点】氢气的用途和氢能的优缺点
【解析】【解答】A、煤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还会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会污染环境,不是理想的燃料;
B、汽油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在汽车尾气中含由氮氧化物,会污染环境,不是理想的燃料;
C、氢气燃烧的产物是水,对环境无污染,是理想的燃料;
D、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燃烧的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相对氢气而言,不是最理想的燃料。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氢气燃烧产物为水无污染分析。
3.【答案】B
【考点】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解析】【解答】目前,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许多其他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质能和核能等,火力发电使用的是化石燃料,不属于新能源;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常见的新能源进行分析
4.【答案】C
【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解析】【解答】A. KCl中含有N、P、K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
B. K2CO3中含有N、P、K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
C. NH4NO3中含有N、P、K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
D. Ca(H2PO4)2中含有N、P、K中的磷元素,属于磷肥。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氮肥的作用,进行分析。
5.【答案】C
【考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保护水资源;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解析】【解答】A、废弃电池随意丢弃,会污染土壤,故A不符合题意;
B、焚烧废弃燃料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和粉尘,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故B不符合题意;
C、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可以防止水资源污染,故C符合题意;
D、农业上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会造成土地和水体的污染,要合理使用,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环境污染的原因分析,只要对环境无污染,不污染空气,不污染水体,不会造成白色污染等有利于环境保护,就能减轻环境污染。
6.【答案】D
【考点】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解析】【解答】A、使用燃煤发电,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合理使用亦可减少酸雨的形成,不符合题意;
B、大量施用化肥、农药,会对土壤、水体造成严重的污染,不符合题意;
C、实验室酸废水直接倒入下水道,酸具有腐蚀性 ,会对金属造成腐蚀,且对水体造成污染,不符合题意;
D、用二氧碳和水等合成新型燃油,可以减缓温室效应,亦可产出新的能源物质,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物质的化学性质结合环境问题分析解答。
7.【答案】A
【考点】绿色化学;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解析】【解答】A、自己开车去现场观看比赛,会增加化石燃料的使用,增加污染物的排放,符合题意;
B、对产生的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不符合题意;
C、利用光伏发电提供电能,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碳”的排放以及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D、使用新技术、新工艺,尽可能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可以节约能源,减少污染,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为了出行方便,开私家车去看比赛,会增加化石燃料的使用,增加污染物的排放。
8.【答案】A
【考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
【解析】【解答】A. 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中除了可吸入颗粒物外,还包括CO、SO2、NO2、臭氧等,而CO2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B. 蓝天保卫战中,我们除了加强大气质量监测,还要开发新能源、积极植树造林,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稀有气体通电后发出五颜六色的光,空气中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如航标灯、霓虹灯等,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酸性气体未经处理而排放到空气中,如二氧化硫,可能导致雨水的pH<5.6,形成酸雨,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二氧化碳属于空气的成分之一。
9.【答案】A
【考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解析】【解答】A. 使用化石燃料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利于实现这一目标,故符合题意;
B. 废气净化后再排放有利于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有利于实现这一目标;
C. 植树造林,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有利于实现这一目标;
D. 开发新能源有利于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实现这一目标;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措施,进行分析。
10.【答案】C
【考点】绿色化学
【解析】【解答】A、防止水污染,保护水资源,选项A不符合题意;
B、加强大气治理,改善空气质量,选项B不符合题意;
C、废旧电池含有重金属,填埋能够引起土壤、水体污染,选项C符合题意;
D、提高绿化覆盖,美化环境,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水、空气等污染的原因分析,由此确定所给措施是否可以实现环保理念。
11.【答案】核聚变;不可再生;CH4+2O2CO2+2H2O。
【考点】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解析】【解答】解:太阳能内部是由于较轻的氢原子核在高温下发生聚变而释放出核能,“人造太阳”释放能量过程与太阳相同,
故答案为:核聚变;核能是一种不可再生能源;甲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
【分析】根据核能是不可再生的能用,甲烷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进行分析
12.【答案】硫酸铵;取两种样品少许分别放入试管中,分别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在试管口分别放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红色变蓝色的是硫酸铵,不变的是硫酸钾
【考点】铵态氮肥的检验
【解析】【解答】解:常用的化学肥料有: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和微量元素肥料,钾肥抗倒伏,氮肥使叶色浓绿,防止叶片发黄等;硫酸钾和硫酸铵鉴别方法是:取两种样品少许分别放入试管中,分别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在试管口分别放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红色变蓝色的是硫酸铵,不变的是硫酸钾。
【分析】根据铵盐与碱混合加热会生成氨气,进行分析。
13.【答案】(1)化石燃料燃烧或动植物呼吸
(2)天然气
(3)风能(合理即可)
(4)N2
(5)
【考点】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解析】【解答】(1)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化石燃料燃烧或动植物呼吸。
(2)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
(3)新能源有:风能、太阳能、核能。
故填:风能(合理即可)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及个数不变可知,反应前氢原子有12个,氮原子有4个,氧原子有6个;反应后氢原子有12个,氧原子有6个,所以反应后少了氮原子4个,所以每个分子中含有氮原子2个。
故填:N2
(5)海水吸收二氧化碳实际就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故填:
【分析】(1)根据化石燃料的燃烧进行分析
(2)根据常见的化石燃料进行分析
(3)根据常见的新能源进行分析
(4)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进行分析
(5)根据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进行分析
14.【答案】(1)糖类;水
(2)CO(NH2)2
(3)pH试纸;熟石灰
【考点】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溶液的酸碱度测定
【解析】【解答】(1)大米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糖类;淀粉[化学式为(C6H10O5)n)]在密闭的容器中隔绝空气加热,生成了一种碳单质和一种氧化物,根据质量守恒,元素种类不变,该氧化物为水。故填:糖类;水。
(2)水稻生长过程中,需要有针对性、适度的施用化肥,秧苗移栽5﹣7天内需追加适量氮肥,CO(NH2)2是氮肥,选用的肥料是CO(NH2)2。故填:CO(NH2)2。
(3)用pH试纸测量溶液的酸碱度。水稻最适宜在pH是6~7的土壤中生长,若测得澄清液体的pH是4,说明溶液酸性较强,应在该田的土壤中施加适量熟石灰来调节土壤的pH,是因为氢氧化钙能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故填:pH试纸;熟石灰。
【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进行分析。
(2)根据氮肥的概念,进行分析。
(3)根据熟石灰的用途,进行分析。
15.【答案】(1)氢气燃烧产物无污染
(2)解:设所需氧气质量为xx=80kg答:所需氧气质量为80kg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氢气的用途和氢能的优缺点
【解析】【解答】(1)氢能源是一种绿色能源的原因是氢气燃烧产物是水,没有任何污染,故填氢气燃烧产物无污染;
【分析】(1)根据氢气燃烧产物为水无污染分析;
(2)根据反应的氢气质量及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反应需氧气质量分析。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