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张的脸(教案)鲁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夸张的脸(教案)鲁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2-05-07 08:37: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夸张的脸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通过鉴赏和写生,进一步了解肖像作品中传神的意义所在。
过程方法目标:
通过反复的写生训练,学生已经可以很准确的掌握人的面部比例结构,可以从学生喜欢的漫画中体会到人像作品传神的概念和感觉,并且可以通过几个步骤,逐渐把漫画转换成真人,联系生活,发挥独一无二的创造性思维,创作出有意思的作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体会“传神”是东西方肖像作品的最高境界,提高对优秀肖像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之前已经欣赏和绘画人像作品,上节课巩固了人像知识,也画了一些作品,本节课主要体会人像作品的传神所在,本班课堂气氛较活跃,在上课过程中,尽量鼓励学生自己主动举手发言,学生在小组讨论与研究尝试和教师的逆向思维引导下,自己动手逐步体会肖像作品的传神所在,学生通过自己实践和探讨后印象会更深刻。
重点难点
通过逆向思维还原训练体会眉目传神的关键所在。
作品在画得很像的基础上可以感受到传神所在。
教学过程
教师:在上一节课上,我们一起分析了中西方很多优秀的肖像作品。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以小组为单位回忆上节鉴赏的作品。
教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些作品表现了怎样的神情?
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我们在学习了画肖像作品最基本的方法的同时, 也尝试着画了一些作品,我们已经画得很像了,我们如何能再提升一个高度呢?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这一课。
学生:回顾自己上节课的作品
教师:一幅优秀的美术作品,仅仅画得像就行了么?还需要其他更内在的东西需要表现么 在欣赏肖像作品时,评价作品非常优秀的一句话是:以形写神,形以神生。(下面我们欣赏几幅漫画作品)
学生:欣赏漫画与真人的相似点在哪里?哪里可以体现传神?为何传神?
学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根据作品分析出肖像作品的传神都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讨论
教师:我们看到了很多表情丰富的漫画肖像作品, 请同学们分析一下都哪些要素以体现传神?
(很多方面都可以传神,比如肢体、衣着、环境、道具等等,但是最直观的是 “眉目传神”)
学生:讨论并回答。
教师:我们一起来做一个练习:每位同学在学案上完成第一列,三个卡通表情,时间5分钟(注意观察眉眼和嘴巴的走向)。
学生:完成练习。
教师:这些表情有没有可以慢慢还原的真人图像呢? 我们根据自己所画的卡通形象进行表情还原,你可以要求对面的同学帮助你(请同学们完成学案中的第二列,每人画3个一组,老师会帮助你们完成)
学生:根据教师示范的内容或者自己想象来完成表情还原的练习,并体会五官(尤其是眉目在“传神”中的重要地位。)
教师:我们继续进行表情还原,你可以要求对面的同学帮助你 (请同学们完成学案中的第三列,每人画3个一组,老师会帮助你们完成)
教师示范
学生:根据同伴的表情和参考表情,完成表情还原练习,并体会五官(尤其是眉目在“传神”中的重要地位。)
教师:作品展示评价:实物投影
展示学生作品。
学生:评价作品。
教师:总结——只要我们平时多加观察,勤动手练习,一定可以做到了传神二字,无论使用美术的哪种表现形式,我们都可以完成优秀的作品
学生:认真总结,以小组为单位填写评价表,回顾本班创作过程的照片。
教师拓展:
如果这些表情和生活产生联系,在画面中加入一些其他因素,使整个画面可以更加突出“传神”二字,那样会更加精彩。下面我们一起欣赏本年级同学的作业“表情与……的游戏”游戏。
学生:欣赏作品的同时构思自己要创作的内容,体会如何在作品中做到恰到好处的传神。
学生:欣赏和思考“表情与……的游戏”为主题的作品如何体现传神,拓展自己的创作思路。
评价总结
教学评价:采取自评、互评的方式,注重过程评价,鼓励学生大胆实践。
课后总结:我没有在学案上规定固定的表情,目的是可以让学生思路拓宽的更广些,发挥的余地更大一些。我发现两课时的时间明显不够,可以延时到三课时,或精简学习内容以完成本课程的教学任务。在课上还要尽量围绕肖像作品的“传神”二字多做一些练习,在此节课的基础上还应该让学习多分析更多案例的优缺点,多分析才能在自己的实际创作中注意到很多问题。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