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第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2高三下·喀什开学考)关于煤、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石油裂解得到的汽油是纯净物
B.石油、煤、可燃冰、植物油都属于化石燃料
C.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的化工原料
D.水煤气是通过煤的液化得到的气体燃料
2.(2022高三下·喀什开学考)只用一种试剂即可鉴别Na2SO4、NaCl、(NH4)2SO4、AlCl3四种溶液,这种试剂是( )
A.氨水 B.Ba(OH)2溶液 C.NaOH溶液 D.AgNO3溶液
3.(2022高三下·喀什开学考)如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若W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其内层电子数之比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X Y
Z W
A.氢气在W单质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
B.Y元素的两种同素异形体常温下都是气体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D.简单阴离子半径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为:
4.(2022高三下·喀什开学考)下列化学用语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原子的价电子构型:
B.二氧化碳分子的比例模型:
C.溶液导电:NaCl
Na++Cl-
D.的电子式:
5.(2019高一上·滨海期中)下列关于胶体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胶体不均一、不稳定、静置后易产生沉淀;溶液均一、稳定,静置后不产生沉淀
B.胶体与悬浊液的本质区别是胶体是均一透明的,而悬浊液是浑浊的
C.光线通过时,胶体发生丁达尔效应,溶液则不能发生丁达尔效应
D.实验室可用FeCl3饱和溶液和NaOH溶液混合制备Fe(OH)3胶体
6.(2022高三下·喀什开学考)少量铁粉与100 mL 0.1 mol/L的稀盐酸反应,若想减慢此反应速率而不改变H2的产量,可以使用如下方法中的( )
①加H2O ②降温 ③滴入几滴浓盐酸 ④加CH3COONa固体 ⑤加NaCl溶液 ⑥滴入几滴硫酸铜溶液 ⑦加KNO3溶液
A.①④⑤⑦ B.②③⑥ C.①②⑤⑦ D.①②④⑤
7.(2022高三下·喀什开学考)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NH3极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Cl2
C.Al2O3能与碱反应,可用于电解冶炼铝
D.Na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
8.(2022高三下·喀什开学考)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氨气通入盐酸中:
B.氨水吸收少量气体:
C.向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
D.氨气通入滴有酚酞的水中,溶液变红:
9.(2022高三下·喀什开学考)根据以上数据,磷原子的半径可能是( )
原子 N S O Si
半径/nm 0.075 0.102 0.074 0.117
A.0.080 nm B.0.110 nm C.0.120 nm D.0.070 nm
10.(2022高三下·喀什开学考)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甲烷的燃烧热,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B.500℃、30MPa下,将0.5mol(g)和1.5mol(g)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g),放热19.3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C.增大反应物浓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大,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次数增多
D.已知 , ,则a11.(2022高三下·喀什开学考)下列变化或反应中,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
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谷物酿造酒和醋
C.切开的土豆、苹果,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变色
D.二氧化硫漂白纸张
12.(2022高三下·喀什开学考)用CO还原N2O的方程式为。在体积均为1L的密闭容器,恒温、起始,绝热中分别加入0.1molN2O、0.4molCO和相同催化剂。实验测得A、B容器中N2O的转化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容器中的转化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是图中的a曲线
B.要缩短b曲线对应容器达到平衡的时间,但不改变N2O平衡转化率,在催化剂一定的情况下可采取缩小容器体积的措施
C.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
D.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二、综合题:本题共4小题,共64分.
13.(2022高三下·喀什开学考)过渡金属元素铬(Cr)是不锈钢的重要成分,在工农业生产和国防建设中有着广泛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Cr是第 周期第 族元素。
(2)基态Cr原子的核外电子有 种空间运动状态,有 个未成对电子。
(3)Cr3+能形成多种配位化合物。[Cr(NH3)3(H2O)2Cl]2+中,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为 。
(4)[Cr(NH3)3(H2O)2Cl]2+的配体分子NH3中N的杂化轨道类型是 ,H2O 的键角小于 NH3,原因是 。
(5)在金属材料中添加 AlCr2 颗粒,可以增强材料的耐腐蚀性、硬度和机械性能。AlCr2 具有体心四方结构,如下图所示,处于顶角位置的是 原子。若 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该晶体的密度为 g cm 3(用含a、c和NA的代数式表示)。晶胞中长、宽为a nm,高为c nm。
14.(2022高三下·喀什开学考)甲、乙、丙、丁四种易溶于水的物质分别由NH、Ba2+、Mg2+、H+、OH-、Cl-、HCO、SO中的不同阳离子和阴离子各一种组成。
已知:①将甲溶液分别与其他三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均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0.1mol/L乙溶液中c(H+)>0.1mol/L;
③向丙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有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生成。
(1)由②可知乙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是 。
(2)写出下列物质化学式:甲 ;丁 。
(3)写出甲与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写出足量的甲与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15.(2022高三下·喀什开学考)为测定CuSO4溶液的浓度,设计方案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1)中S原子杂化轨道类型 ;的立体构型是 ;基态铜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
(2)判断沉淀完全的操作为 ;步骤②判断沉淀是否洗净所选用的试剂为 。
(3)步骤③灼烧时盛装样品的仪器名称为 。
(4)固体质量为wg,则c(CuSO4)= mol·L 1。
(5)若步骤①从烧杯中转移沉淀时未洗涤烧杯,则测得c(CuSO4)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16.(2022高三下·喀什开学考)完成关于锰元素的问题。
(1)已知:①(绿色,溶液)
②(无色,溶液)
锰有多种化合价,如+7、+6、+4、+2价等,在中性溶液里高锰酸钾的还原产物一般为 (填化学式)。
(2)查阅资料:(未配平,Xe是稀有气体)。已知在高锰酸钾固体表面滴加浓盐酸,发生的半反应为。在盛有溶液的试管中加入适量,振荡试管,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3)草酸(H2C2O4,二元弱酸)晶体溶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溶液的紫色褪去。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
(4)以铅蓄电池为电源电解酸化的溶液,可制备。铅蓄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当蓄电池中有被消耗时,阳极上的理论产量为 g.
(5)催化分解: ,其反应机理如下:
①已知反应Ⅱ为: ,写出反应Ⅰ的热化学方程式(焓变用和表示): 。
②某温度时,向10mL0.4mol/LH2O2液中滴入1滴发生上述分解反应,测得不同时刻生成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下体积)如下表:
t/min 0 2 4 6
V(O2)/mL 0 9.9 17.2 22.4
时反应速率比时的慢,其原因是: 。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 (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化石燃料与基本化工原料;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A.汽油是一种混合物,里面有多种烃类,故A错误;
B.植物油不属于化石燃料,故B错误;
C.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属于清洁化工原料,故C正确;
D.水煤气是通过煤的气化得到的气体燃料,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注意生活中一些基本的化学常识,在做题的时候灵活运用,同时注意甲烷是属于清洁燃料的。
2.【答案】B
【知识点】物质的检验和鉴别
【解析】【解答】A.Na2SO4、NaCl均不与氨水反应,现象相同,无法区分,故A不符合题意;
B.Na2SO4、NaCl、(NH4)2SO4、AlCl3四种溶液分别与Ba(OH)2溶液反应的现象不同,分别为白色沉淀、无现象、白色沉淀和刺激性气体、先生成白色沉淀后溶解,故B符合题意;
C.Na2SO4、NaCl均不与NaOH反应,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C不符合题意;
D.四种物质均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溶液种类的鉴别,主要根据不同溶液反应所产生的现象不同来进行区分,同时还要主要有些溶液过量与不过量的现象是不同的。
3.【答案】D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中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A.W单质为氯气,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故A不符合题意;
B.Y为O元素;Y元素的两种同素异形体为氧气和臭氧,在常温下都是气体,故B不符合题意;
C.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所以非金属性W>Z,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所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W>Z,故C不符合题意;
D.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所以离子半径X>Y,Z>W;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子层越多半径越大,所以W>X,所以阴离子半径由大到小排列顺序Z>W>X>Y,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由题意可知,W最外层电子数为7,W为Cl,X为N,Y为O,Z为S,据此可作答。
4.【答案】D
【知识点】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球棍模型与比例模型;电子式、化学式或化学符号及名称的综合
【解析】【解答】A.Ge为第四周期元素,其原子的价电子构型为4s24p2,故A不符合题意;
B.碳原子的半径比氧原子大,故B不符合题意;
C.氯化钠溶液导电是因为氯化钠在水中先发生了电离,不是因为导电才发生电离,故C不符合题意;
D.碳原子分别与氧原子和硫原子形成双键,且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确定价电子的构型;
B、确定比例模型时要注意原子半径的大小关系;
C、注意物质导电和电离的因果顺序。
5.【答案】C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性质;胶体的性质和应用
【解析】【解答】A.胶体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属于介稳体系,A不符合题意;
B.胶体与悬浊液的本质区别是胶体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在1-100nm之间,B不符合题意;
C.由于胶体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在溶液和浊液之间,所以光线通过胶体时,胶体发生丁达尔效应,而溶液则不能发生丁达尔效应,C符合题意;
D.实验室可向沸腾的蒸馏水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至液体呈红褐色,制备得到Fe(OH)3胶体,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胶体具有均一、介稳性;
B.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颗粒的大小;
C.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特有兴致;
D.氯化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
6.【答案】D
【知识点】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 ① 加水后,盐酸的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减慢,铁的量不变,最终产生的氢气量不变, ① 正确;
② 降温能够降低反应速率, ② 正确;
③ 滴入盐酸后,盐酸的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大, ③错误;
④加入CH3COONa固体后会生成醋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减弱, ④正确;
⑤加NaCl溶液后,氯离子浓度增大,氢离子浓度降低,反应速率降低,氢气量不变,⑤正确;
⑥滴入硫酸铜溶液后构成了原电池,反应速度加快,氢气的量降低,
⑥ 不符合题意; ⑦加KNO3溶液后不生成氢气,⑦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增大反应物浓度,升高温度,构成原电池,添加催化剂都能增大反应速率。
7.【答案】B
【知识点】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A.氨气作为制冷剂的原因是液氨汽化吸热,故A不符合题意;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同时不与氯气反应,可以干燥氯气,故B符合题意;
C. 电解冶炼铝是因为 Al2O3 是离子晶体,故C不符合题意;
D. NaHCO3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是因为其能和胃酸反应,与NaHCO3受热易分解 无关。
故答案为:B
【分析】A、液氨汽化吸热,氨气溶于水不吸热;
C、电解冶炼铝是因为 Al2O3 是离子晶体;
D、NaHCO3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是因为其能和胃酸反应。
8.【答案】C
【知识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解析】【解答】A.氨气通入盐酸,氨气分子与氢离子反应生成铵根离子,故A符合题意;
B.氨水是弱电解质,吸收少量二氧化硫后,生成亚硫酸氨,离子方程式为 ,故B符合题意;
C.因为氨水过量,反应不会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故C符合题意;
D.氨气通入水后生成氨水,氨水是弱电解质,显碱性,会水解出氢氧根离子,从而是滴入酚酞后变红,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书写离子方程式的时候要注意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同时要注意反应物少量和过量的问题,反应物的量不同时,生成物的种类也不一样,如C中过量的氨水就不会生成氢氧化铜沉淀。
9.【答案】B
【知识点】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
【解析】【解答】P元素与N元素同簇,在第三周期,其半径比N原子大,同时P元素位于Si元素和S元素之间,其半径比S原子大,比Si原子小,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的元素,核电荷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同簇元素,周期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大。
10.【答案】D
【知识点】燃烧热;热化学方程式;有关燃烧热的计算
【解析】【解答】A.燃烧热与 不同,同时生成的水是液态的,故A不符合题意;
B.该反应为不完全反应,所放出的热量应该小于-38.6kJ/mol,故B不符合题意;
C.增大反应物浓度,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不变,故C不符合题意;
D.燃烧反应为放热反应,<0,且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比不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低,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对于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注意反应物、生成物的状态,同时确定反应的吸放热关系,注意对于不完全反应,反应热应该要小于完全反应热。
11.【答案】D
【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解答】A.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生成氧气,有化合价的升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符合题意;
B. 谷物酿造酒和醋,淀粉水解为葡萄糖,葡萄糖氧化成乙醇,乙醇氧化成乙酸,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 切开的土豆、苹果变色是因为发生了氧化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该过程中没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只要确定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即涉及氧化还原。
12.【答案】A
【知识点】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解析】【解答】A.根据图像,a曲线达到平衡所用时间短,说明a的反应速率快,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平衡时,a曲线的转化率比b曲线的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正反应为放热反应,A为恒温容器,B为绝热容器,随着反应的进行,A容器内的温度不变,B容器的温度逐渐升高。故A容器对应b曲线,B容器对应a曲线。故A符合题意。
B.该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目不变,缩小容器体积,增大了压强,反应速率加快,但平衡不移动,转化率不变,故B不符合题意;
C.根据b可知,反应消耗的N2O的浓度c(N2O)=c(CO)=c(N2)=c(CO2)=0.025mol/L,剩余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c(N2O)=0.075mol/L,c(CO)=0.375mol/L,c(N2)=c(CO2)=0.025mol/L,由平衡常数计算公式可得 K=,故C不符合题意;
D.据分析可得,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图像,a曲线达到平衡所用时间短,说明a的反应速率快,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同时,根据反应消耗的浓度,然后计算出相应的物质的量浓度,根据平衡常数计算公式计算出平衡常数。
13.【答案】(1)四;ⅥB
(2)15;6
(3)6
(4)sp3;H2O 中O孤电子对数为2,NH3中N的孤电子对数为1,水中孤对电子对成键电子对的排斥作用更大
(5)Al;
【知识点】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晶胞的计算;元素周期表中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解析】【解答】(1)Cr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4,位于第四周期第 ⅥB 簇。
(2)基态Cr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3d54s1,故核外电子共有15中运动状态,有6个未成对的电子,答案为15,6;
(3) [Cr(NH3)3(H2O)2Cl]2+ 的中心离子为Cr3+,其配位数为6,答案为6;
(4) NH3中N的价层电子有4对,其杂化类型为sp3;水中的孤电子对为2对,氨气中N的孤电子对数为1,故水中孤对电子对成键的电子对排斥力更大,故H2O 的键角小于 NH3 ,答案为 sp3 , H2O 中O孤电子对数为2,NH3中N的孤电子对数为1,水中孤对电子对成键电子对的排斥作用更大 ;
(5)由图可知,晶胞中黑色小球8个位于顶点,一个位于体心,总数为两个;灰色小球8个位于棱上,两个位于体内,总数为4个,黑色和灰色小球数目比为2:4=1:2,由AlCr2 可知,Al为黑色小球,Cr为灰色小球,所以位于顶点的是Al原子;晶体的质量为27×2+52×4=262,晶体为长方体,其体积为a2cnm3,由密度公式,故答案为Al,。
【分析】(1)根据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作答;
(2)注意基态原子的核外排布,注意不要漏数;
(3)根据配位数的定义确定配位数;
(4)(5)先确定晶体中的原子个数,注意顶点和棱上的原子并非全部属于晶体,求出晶体体积,计算时注意单位的换算。
14.【答案】(1)SO
(2)Ba(OH)2;NH4HCO3
(3)Ba2++2OH-+2H++SO=BaSO4↓+2H2O
(4)Ba2++2OH-+NH+HCO=BaCO3↓+NH3 H2O+H2O或Ba2++2OH-+NH+HCO=BaCO3↓+NH3↑+2H2O
【知识点】无机物的推断;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解析】【解答】(1)由分析可知,乙为硫酸,其阴离子为硫酸根离子,答案为 SO42-;
(2)由分析可知,甲为氢氧化钡,丁为碳酸氢铵,故答案为Ba(OH)2,NH4HCO3;
(3)甲为氢氧化钡,乙为硫酸,氢氧化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答案为:
Ba2++2OH-+2H++SO42-=BaSO4↓+2H2O ;
(4)甲为氢氧化钡,丁为碳酸氢铵,足量的氢氧化钡与碳酸氢铵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氨气和水,离子方程式为: Ba2++2OH-+NH+HCO=BaCO3↓+NH3↑+2H2O
【分析】由甲溶液与其它三种物质混合均有白色沉淀生成,结合题中离子的种类可知这三种白色沉淀为氢氧化镁、硫酸钡和碳酸钡,可以推出甲为氢氧化钡; 0.1mol/L乙溶液中c(H+)>0.1mol/L ,溶液中的阳离子为氢离子,乙溶液为硫酸; 向丙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有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生成 ,说明丙为氯化镁溶液,丁为碳酸氢铵。据此作答即可。
15.【答案】(1)sp3;正四面体;[Ar]3d104s1
(2)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BaCl2溶液,无白色沉淀生成,则沉淀完全;AgNO3溶液
(3)坩埚
(4)
(5)偏低
【知识点】原子轨道杂化方式及杂化类型判断;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量与其浓度和气体摩尔体积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1)根据硫酸根离子中心原子所含的共价键的个数与孤对电子对数之和确定其空间结构和杂化方式,其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没有孤独电子,所以硫原子采取的杂化方式为sp3杂化。铜为第29号元素,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其核外电子排布为 [Ar]3d104s1 ,答案为sp3,正四面体,[Ar]3d104s1。
(2)用钡离子检验硫酸根离子,若溶液中还有硫酸根离子,加入钡离子则有沉淀产生,操作为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BaCl2溶液,无白色沉淀生成,则沉淀完全 ;硫酸钡沉淀上可能附着氯化钡或者氯化铜,检验是否洗净,只需要检验洗涤液中是否含有氯离子即可,一般用银离子来检验氯离子,所选试剂为硝酸银。
(3)灼烧时承装样品的仪器为坩埚。
(4)所得固体为硫酸钡固体,即硫酸钡的质量为wg,其物质的量为,由硫酸根来源于硫酸铜,故硫酸铜的物质的量为,硫酸铜的浓度为
(5)若烧杯没有洗涤,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降低,测出的硫酸铜的浓度就将偏低。
【分析】注意可以用钡离子来检验硫酸根是否反应完全,但不可用钡离子来检验是否含有硫酸根离子,同时,要根据物料守恒去推断物质的来源,从而计算其浓度。
16.【答案】(1)
(2)无色溶液变为紫(或紫红)色,并产生黄绿色气体
(3)
(4);87
(5);随着反应的进行,浓度不断减小,反应速率不断减慢;
【知识点】化学电源新型电池;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综合应用;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解析】【解答】(1)在碱性溶液中,高锰酸根离子被还原为+6价,在酸性环境中被还原为+2价,那么在中性环境中还原产物的化合价介于两者之间,为+4价,所以中性溶液里高锰酸钾的还原产物 为二氧化锰;
(2) 盛有溶液的试管中加入 后,会发生 反应,生成的紫色的高锰酸根离子和氢离子会将氯离子氧化成黄绿色的氯气,故现象为无色溶液变为紫(或紫红)色,并产生黄绿色气体;
(3)酸性环境下,高锰酸根离子被还原成了+2价的锰离子,同时有二氧化碳气体产生,其离子方程式为 ;
(4) 铅蓄电池利用铅失电子和二氧化铅得电子的原理制成的,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都是硫酸铅,其总反应方程式为 ; 阳极发生的反应为Mn2+-2e-+H2O=MnO2+4H+,消耗4mol氢离子会生成1molMnO2,理论的产量为87g/mol×1mol=87g;
(5) ① 根据勒夏特列原理, 反应Ⅰ的热化学方程式 为:
② 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浓度变小,反应速率变慢; 时,生成氧气的物质的量为,消耗的过氧化氢的物质的量为0.002mol, 所以过氧化氢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 =
【分析】 (1)(3)书写离子要注意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同时注意气体符号的标记;
(2)高锰酸根离子显紫色,氯气为黄绿色;
(4)根据氢离子的产出来确定锰离子,由物料守恒推测二氧化锰的物质的量,从而确定其理论产量;
(5)书写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时候注意运用勒夏特列原理,同时反应速率受反应物浓度的影响,计算出氧气的浓度便能计算出消耗的过氧化氢的浓度,最后除以液体的体积和反应时间即可求出答案。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第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2高三下·喀什开学考)关于煤、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石油裂解得到的汽油是纯净物
B.石油、煤、可燃冰、植物油都属于化石燃料
C.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的化工原料
D.水煤气是通过煤的液化得到的气体燃料
【答案】C
【知识点】化石燃料与基本化工原料;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A.汽油是一种混合物,里面有多种烃类,故A错误;
B.植物油不属于化石燃料,故B错误;
C.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属于清洁化工原料,故C正确;
D.水煤气是通过煤的气化得到的气体燃料,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注意生活中一些基本的化学常识,在做题的时候灵活运用,同时注意甲烷是属于清洁燃料的。
2.(2022高三下·喀什开学考)只用一种试剂即可鉴别Na2SO4、NaCl、(NH4)2SO4、AlCl3四种溶液,这种试剂是( )
A.氨水 B.Ba(OH)2溶液 C.NaOH溶液 D.AgNO3溶液
【答案】B
【知识点】物质的检验和鉴别
【解析】【解答】A.Na2SO4、NaCl均不与氨水反应,现象相同,无法区分,故A不符合题意;
B.Na2SO4、NaCl、(NH4)2SO4、AlCl3四种溶液分别与Ba(OH)2溶液反应的现象不同,分别为白色沉淀、无现象、白色沉淀和刺激性气体、先生成白色沉淀后溶解,故B符合题意;
C.Na2SO4、NaCl均不与NaOH反应,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C不符合题意;
D.四种物质均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溶液种类的鉴别,主要根据不同溶液反应所产生的现象不同来进行区分,同时还要主要有些溶液过量与不过量的现象是不同的。
3.(2022高三下·喀什开学考)如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若W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其内层电子数之比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X Y
Z W
A.氢气在W单质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
B.Y元素的两种同素异形体常温下都是气体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D.简单阴离子半径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为:
【答案】D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中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A.W单质为氯气,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故A不符合题意;
B.Y为O元素;Y元素的两种同素异形体为氧气和臭氧,在常温下都是气体,故B不符合题意;
C.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所以非金属性W>Z,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所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W>Z,故C不符合题意;
D.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所以离子半径X>Y,Z>W;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子层越多半径越大,所以W>X,所以阴离子半径由大到小排列顺序Z>W>X>Y,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由题意可知,W最外层电子数为7,W为Cl,X为N,Y为O,Z为S,据此可作答。
4.(2022高三下·喀什开学考)下列化学用语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原子的价电子构型:
B.二氧化碳分子的比例模型:
C.溶液导电:NaCl
Na++Cl-
D.的电子式:
【答案】D
【知识点】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球棍模型与比例模型;电子式、化学式或化学符号及名称的综合
【解析】【解答】A.Ge为第四周期元素,其原子的价电子构型为4s24p2,故A不符合题意;
B.碳原子的半径比氧原子大,故B不符合题意;
C.氯化钠溶液导电是因为氯化钠在水中先发生了电离,不是因为导电才发生电离,故C不符合题意;
D.碳原子分别与氧原子和硫原子形成双键,且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确定价电子的构型;
B、确定比例模型时要注意原子半径的大小关系;
C、注意物质导电和电离的因果顺序。
5.(2019高一上·滨海期中)下列关于胶体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胶体不均一、不稳定、静置后易产生沉淀;溶液均一、稳定,静置后不产生沉淀
B.胶体与悬浊液的本质区别是胶体是均一透明的,而悬浊液是浑浊的
C.光线通过时,胶体发生丁达尔效应,溶液则不能发生丁达尔效应
D.实验室可用FeCl3饱和溶液和NaOH溶液混合制备Fe(OH)3胶体
【答案】C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性质;胶体的性质和应用
【解析】【解答】A.胶体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属于介稳体系,A不符合题意;
B.胶体与悬浊液的本质区别是胶体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在1-100nm之间,B不符合题意;
C.由于胶体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在溶液和浊液之间,所以光线通过胶体时,胶体发生丁达尔效应,而溶液则不能发生丁达尔效应,C符合题意;
D.实验室可向沸腾的蒸馏水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至液体呈红褐色,制备得到Fe(OH)3胶体,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胶体具有均一、介稳性;
B.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颗粒的大小;
C.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特有兴致;
D.氯化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
6.(2022高三下·喀什开学考)少量铁粉与100 mL 0.1 mol/L的稀盐酸反应,若想减慢此反应速率而不改变H2的产量,可以使用如下方法中的( )
①加H2O ②降温 ③滴入几滴浓盐酸 ④加CH3COONa固体 ⑤加NaCl溶液 ⑥滴入几滴硫酸铜溶液 ⑦加KNO3溶液
A.①④⑤⑦ B.②③⑥ C.①②⑤⑦ D.①②④⑤
【答案】D
【知识点】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 ① 加水后,盐酸的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减慢,铁的量不变,最终产生的氢气量不变, ① 正确;
② 降温能够降低反应速率, ② 正确;
③ 滴入盐酸后,盐酸的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大, ③错误;
④加入CH3COONa固体后会生成醋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减弱, ④正确;
⑤加NaCl溶液后,氯离子浓度增大,氢离子浓度降低,反应速率降低,氢气量不变,⑤正确;
⑥滴入硫酸铜溶液后构成了原电池,反应速度加快,氢气的量降低,
⑥ 不符合题意; ⑦加KNO3溶液后不生成氢气,⑦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增大反应物浓度,升高温度,构成原电池,添加催化剂都能增大反应速率。
7.(2022高三下·喀什开学考)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NH3极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Cl2
C.Al2O3能与碱反应,可用于电解冶炼铝
D.Na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
【答案】B
【知识点】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A.氨气作为制冷剂的原因是液氨汽化吸热,故A不符合题意;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同时不与氯气反应,可以干燥氯气,故B符合题意;
C. 电解冶炼铝是因为 Al2O3 是离子晶体,故C不符合题意;
D. NaHCO3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是因为其能和胃酸反应,与NaHCO3受热易分解 无关。
故答案为:B
【分析】A、液氨汽化吸热,氨气溶于水不吸热;
C、电解冶炼铝是因为 Al2O3 是离子晶体;
D、NaHCO3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是因为其能和胃酸反应。
8.(2022高三下·喀什开学考)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氨气通入盐酸中:
B.氨水吸收少量气体:
C.向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
D.氨气通入滴有酚酞的水中,溶液变红:
【答案】C
【知识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解析】【解答】A.氨气通入盐酸,氨气分子与氢离子反应生成铵根离子,故A符合题意;
B.氨水是弱电解质,吸收少量二氧化硫后,生成亚硫酸氨,离子方程式为 ,故B符合题意;
C.因为氨水过量,反应不会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故C符合题意;
D.氨气通入水后生成氨水,氨水是弱电解质,显碱性,会水解出氢氧根离子,从而是滴入酚酞后变红,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书写离子方程式的时候要注意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同时要注意反应物少量和过量的问题,反应物的量不同时,生成物的种类也不一样,如C中过量的氨水就不会生成氢氧化铜沉淀。
9.(2022高三下·喀什开学考)根据以上数据,磷原子的半径可能是( )
原子 N S O Si
半径/nm 0.075 0.102 0.074 0.117
A.0.080 nm B.0.110 nm C.0.120 nm D.0.070 nm
【答案】B
【知识点】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
【解析】【解答】P元素与N元素同簇,在第三周期,其半径比N原子大,同时P元素位于Si元素和S元素之间,其半径比S原子大,比Si原子小,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的元素,核电荷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同簇元素,周期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大。
10.(2022高三下·喀什开学考)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甲烷的燃烧热,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B.500℃、30MPa下,将0.5mol(g)和1.5mol(g)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g),放热19.3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C.增大反应物浓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大,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次数增多
D.已知 , ,则a【答案】D
【知识点】燃烧热;热化学方程式;有关燃烧热的计算
【解析】【解答】A.燃烧热与 不同,同时生成的水是液态的,故A不符合题意;
B.该反应为不完全反应,所放出的热量应该小于-38.6kJ/mol,故B不符合题意;
C.增大反应物浓度,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不变,故C不符合题意;
D.燃烧反应为放热反应,<0,且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比不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低,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对于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注意反应物、生成物的状态,同时确定反应的吸放热关系,注意对于不完全反应,反应热应该要小于完全反应热。
11.(2022高三下·喀什开学考)下列变化或反应中,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
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谷物酿造酒和醋
C.切开的土豆、苹果,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变色
D.二氧化硫漂白纸张
【答案】D
【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解答】A.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生成氧气,有化合价的升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符合题意;
B. 谷物酿造酒和醋,淀粉水解为葡萄糖,葡萄糖氧化成乙醇,乙醇氧化成乙酸,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 切开的土豆、苹果变色是因为发生了氧化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该过程中没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只要确定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即涉及氧化还原。
12.(2022高三下·喀什开学考)用CO还原N2O的方程式为。在体积均为1L的密闭容器,恒温、起始,绝热中分别加入0.1molN2O、0.4molCO和相同催化剂。实验测得A、B容器中N2O的转化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容器中的转化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是图中的a曲线
B.要缩短b曲线对应容器达到平衡的时间,但不改变N2O平衡转化率,在催化剂一定的情况下可采取缩小容器体积的措施
C.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
D.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答案】A
【知识点】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解析】【解答】A.根据图像,a曲线达到平衡所用时间短,说明a的反应速率快,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平衡时,a曲线的转化率比b曲线的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正反应为放热反应,A为恒温容器,B为绝热容器,随着反应的进行,A容器内的温度不变,B容器的温度逐渐升高。故A容器对应b曲线,B容器对应a曲线。故A符合题意。
B.该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目不变,缩小容器体积,增大了压强,反应速率加快,但平衡不移动,转化率不变,故B不符合题意;
C.根据b可知,反应消耗的N2O的浓度c(N2O)=c(CO)=c(N2)=c(CO2)=0.025mol/L,剩余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c(N2O)=0.075mol/L,c(CO)=0.375mol/L,c(N2)=c(CO2)=0.025mol/L,由平衡常数计算公式可得 K=,故C不符合题意;
D.据分析可得,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图像,a曲线达到平衡所用时间短,说明a的反应速率快,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同时,根据反应消耗的浓度,然后计算出相应的物质的量浓度,根据平衡常数计算公式计算出平衡常数。
二、综合题:本题共4小题,共64分.
13.(2022高三下·喀什开学考)过渡金属元素铬(Cr)是不锈钢的重要成分,在工农业生产和国防建设中有着广泛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Cr是第 周期第 族元素。
(2)基态Cr原子的核外电子有 种空间运动状态,有 个未成对电子。
(3)Cr3+能形成多种配位化合物。[Cr(NH3)3(H2O)2Cl]2+中,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为 。
(4)[Cr(NH3)3(H2O)2Cl]2+的配体分子NH3中N的杂化轨道类型是 ,H2O 的键角小于 NH3,原因是 。
(5)在金属材料中添加 AlCr2 颗粒,可以增强材料的耐腐蚀性、硬度和机械性能。AlCr2 具有体心四方结构,如下图所示,处于顶角位置的是 原子。若 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该晶体的密度为 g cm 3(用含a、c和NA的代数式表示)。晶胞中长、宽为a nm,高为c nm。
【答案】(1)四;ⅥB
(2)15;6
(3)6
(4)sp3;H2O 中O孤电子对数为2,NH3中N的孤电子对数为1,水中孤对电子对成键电子对的排斥作用更大
(5)Al;
【知识点】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晶胞的计算;元素周期表中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解析】【解答】(1)Cr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4,位于第四周期第 ⅥB 簇。
(2)基态Cr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3d54s1,故核外电子共有15中运动状态,有6个未成对的电子,答案为15,6;
(3) [Cr(NH3)3(H2O)2Cl]2+ 的中心离子为Cr3+,其配位数为6,答案为6;
(4) NH3中N的价层电子有4对,其杂化类型为sp3;水中的孤电子对为2对,氨气中N的孤电子对数为1,故水中孤对电子对成键的电子对排斥力更大,故H2O 的键角小于 NH3 ,答案为 sp3 , H2O 中O孤电子对数为2,NH3中N的孤电子对数为1,水中孤对电子对成键电子对的排斥作用更大 ;
(5)由图可知,晶胞中黑色小球8个位于顶点,一个位于体心,总数为两个;灰色小球8个位于棱上,两个位于体内,总数为4个,黑色和灰色小球数目比为2:4=1:2,由AlCr2 可知,Al为黑色小球,Cr为灰色小球,所以位于顶点的是Al原子;晶体的质量为27×2+52×4=262,晶体为长方体,其体积为a2cnm3,由密度公式,故答案为Al,。
【分析】(1)根据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作答;
(2)注意基态原子的核外排布,注意不要漏数;
(3)根据配位数的定义确定配位数;
(4)(5)先确定晶体中的原子个数,注意顶点和棱上的原子并非全部属于晶体,求出晶体体积,计算时注意单位的换算。
14.(2022高三下·喀什开学考)甲、乙、丙、丁四种易溶于水的物质分别由NH、Ba2+、Mg2+、H+、OH-、Cl-、HCO、SO中的不同阳离子和阴离子各一种组成。
已知:①将甲溶液分别与其他三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均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0.1mol/L乙溶液中c(H+)>0.1mol/L;
③向丙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有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生成。
(1)由②可知乙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是 。
(2)写出下列物质化学式:甲 ;丁 。
(3)写出甲与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写出足量的甲与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答案】(1)SO
(2)Ba(OH)2;NH4HCO3
(3)Ba2++2OH-+2H++SO=BaSO4↓+2H2O
(4)Ba2++2OH-+NH+HCO=BaCO3↓+NH3 H2O+H2O或Ba2++2OH-+NH+HCO=BaCO3↓+NH3↑+2H2O
【知识点】无机物的推断;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解析】【解答】(1)由分析可知,乙为硫酸,其阴离子为硫酸根离子,答案为 SO42-;
(2)由分析可知,甲为氢氧化钡,丁为碳酸氢铵,故答案为Ba(OH)2,NH4HCO3;
(3)甲为氢氧化钡,乙为硫酸,氢氧化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答案为:
Ba2++2OH-+2H++SO42-=BaSO4↓+2H2O ;
(4)甲为氢氧化钡,丁为碳酸氢铵,足量的氢氧化钡与碳酸氢铵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氨气和水,离子方程式为: Ba2++2OH-+NH+HCO=BaCO3↓+NH3↑+2H2O
【分析】由甲溶液与其它三种物质混合均有白色沉淀生成,结合题中离子的种类可知这三种白色沉淀为氢氧化镁、硫酸钡和碳酸钡,可以推出甲为氢氧化钡; 0.1mol/L乙溶液中c(H+)>0.1mol/L ,溶液中的阳离子为氢离子,乙溶液为硫酸; 向丙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有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生成 ,说明丙为氯化镁溶液,丁为碳酸氢铵。据此作答即可。
15.(2022高三下·喀什开学考)为测定CuSO4溶液的浓度,设计方案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1)中S原子杂化轨道类型 ;的立体构型是 ;基态铜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
(2)判断沉淀完全的操作为 ;步骤②判断沉淀是否洗净所选用的试剂为 。
(3)步骤③灼烧时盛装样品的仪器名称为 。
(4)固体质量为wg,则c(CuSO4)= mol·L 1。
(5)若步骤①从烧杯中转移沉淀时未洗涤烧杯,则测得c(CuSO4)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答案】(1)sp3;正四面体;[Ar]3d104s1
(2)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BaCl2溶液,无白色沉淀生成,则沉淀完全;AgNO3溶液
(3)坩埚
(4)
(5)偏低
【知识点】原子轨道杂化方式及杂化类型判断;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量与其浓度和气体摩尔体积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1)根据硫酸根离子中心原子所含的共价键的个数与孤对电子对数之和确定其空间结构和杂化方式,其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没有孤独电子,所以硫原子采取的杂化方式为sp3杂化。铜为第29号元素,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其核外电子排布为 [Ar]3d104s1 ,答案为sp3,正四面体,[Ar]3d104s1。
(2)用钡离子检验硫酸根离子,若溶液中还有硫酸根离子,加入钡离子则有沉淀产生,操作为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BaCl2溶液,无白色沉淀生成,则沉淀完全 ;硫酸钡沉淀上可能附着氯化钡或者氯化铜,检验是否洗净,只需要检验洗涤液中是否含有氯离子即可,一般用银离子来检验氯离子,所选试剂为硝酸银。
(3)灼烧时承装样品的仪器为坩埚。
(4)所得固体为硫酸钡固体,即硫酸钡的质量为wg,其物质的量为,由硫酸根来源于硫酸铜,故硫酸铜的物质的量为,硫酸铜的浓度为
(5)若烧杯没有洗涤,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降低,测出的硫酸铜的浓度就将偏低。
【分析】注意可以用钡离子来检验硫酸根是否反应完全,但不可用钡离子来检验是否含有硫酸根离子,同时,要根据物料守恒去推断物质的来源,从而计算其浓度。
16.(2022高三下·喀什开学考)完成关于锰元素的问题。
(1)已知:①(绿色,溶液)
②(无色,溶液)
锰有多种化合价,如+7、+6、+4、+2价等,在中性溶液里高锰酸钾的还原产物一般为 (填化学式)。
(2)查阅资料:(未配平,Xe是稀有气体)。已知在高锰酸钾固体表面滴加浓盐酸,发生的半反应为。在盛有溶液的试管中加入适量,振荡试管,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3)草酸(H2C2O4,二元弱酸)晶体溶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溶液的紫色褪去。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
(4)以铅蓄电池为电源电解酸化的溶液,可制备。铅蓄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当蓄电池中有被消耗时,阳极上的理论产量为 g.
(5)催化分解: ,其反应机理如下:
①已知反应Ⅱ为: ,写出反应Ⅰ的热化学方程式(焓变用和表示): 。
②某温度时,向10mL0.4mol/LH2O2液中滴入1滴发生上述分解反应,测得不同时刻生成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下体积)如下表:
t/min 0 2 4 6
V(O2)/mL 0 9.9 17.2 22.4
时反应速率比时的慢,其原因是: 。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 (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答案】(1)
(2)无色溶液变为紫(或紫红)色,并产生黄绿色气体
(3)
(4);87
(5);随着反应的进行,浓度不断减小,反应速率不断减慢;
【知识点】化学电源新型电池;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综合应用;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解析】【解答】(1)在碱性溶液中,高锰酸根离子被还原为+6价,在酸性环境中被还原为+2价,那么在中性环境中还原产物的化合价介于两者之间,为+4价,所以中性溶液里高锰酸钾的还原产物 为二氧化锰;
(2) 盛有溶液的试管中加入 后,会发生 反应,生成的紫色的高锰酸根离子和氢离子会将氯离子氧化成黄绿色的氯气,故现象为无色溶液变为紫(或紫红)色,并产生黄绿色气体;
(3)酸性环境下,高锰酸根离子被还原成了+2价的锰离子,同时有二氧化碳气体产生,其离子方程式为 ;
(4) 铅蓄电池利用铅失电子和二氧化铅得电子的原理制成的,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都是硫酸铅,其总反应方程式为 ; 阳极发生的反应为Mn2+-2e-+H2O=MnO2+4H+,消耗4mol氢离子会生成1molMnO2,理论的产量为87g/mol×1mol=87g;
(5) ① 根据勒夏特列原理, 反应Ⅰ的热化学方程式 为:
② 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浓度变小,反应速率变慢; 时,生成氧气的物质的量为,消耗的过氧化氢的物质的量为0.002mol, 所以过氧化氢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 =
【分析】 (1)(3)书写离子要注意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同时注意气体符号的标记;
(2)高锰酸根离子显紫色,氯气为黄绿色;
(4)根据氢离子的产出来确定锰离子,由物料守恒推测二氧化锰的物质的量,从而确定其理论产量;
(5)书写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时候注意运用勒夏特列原理,同时反应速率受反应物浓度的影响,计算出氧气的浓度便能计算出消耗的过氧化氢的浓度,最后除以液体的体积和反应时间即可求出答案。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