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
学情分析: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这些形象描述两个数量之间大小关系的词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学生已经初步积累了这方面的生活经验,因此,本课通过创设情景,帮助学生将生活经验上升为数学知识。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33-34页的例题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会用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等词语形象地描述两个100以内的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培养学生的数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2.在观察、比较的过程中,逐步发展估计意识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3.通过解决生活里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发展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词来描述两个100以内的数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景体会和正确运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词。
教学设计:
谈话导入
小朋友,瞧,这是什么?老师要把这颗星奖给这节课最认真听讲的小朋友,大家想得到吗 那这节课一定要好好表现哦!
二.创设情境
1.教学多一些、少一些
瞧,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小猴和小猫在做五角星装扮班级,你从图中看出什么信息?把小猫做的个数和小猴比,我们可以怎么说?指名回答。师板书
多很多?引出:板书 多一些
师归纳:小猫比小猴多一些也就是38比34多一些。
小朋友想一想要表达同样意思,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同桌互说指名回答。
这两句话表达的意思相同,只是说法不太一样。在这两句话中分别用到了两个新名词:多一些、少一些(板书课题)
从刚才的例子中,两个数相差得不多的情况下,可以用多一些或少一些来比较。
不过,生活中还有其他比多比少的情况,快来看看吧!
2.同样的方法教学多得多、少得多
看见小猴和小猫在做五角星,小狗也跑来帮忙。瞧,小狗做了10个。那它跟小猫比怎么样?学生回答。师板书。
小结:当我们比较两个数量相差很多的情况下,可以用多得多、少得多来比较。
三、综合运用,培养数感
1、“想想做做”第1题。 看图,学生独立完成,再指名在班内交流。说说选择的理由。
2、“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在果园里,小熊说:“苹果有40个。”小兔说:“梨的个数比苹果少得多。” 提问:梨可能有多少个? 出示:小芳:我拍了50下。我拍的比你少一些。小明可能拍了多少下? 先独立完成,再和同桌交流:你是怎样想的?学生汇报。
3、“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理解题意,小组交流,汇报。
4、“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 ,在认为合适的答案下面画“∨”。做后汇报,并说明思考的过程。
5、“想想做做”第5题。 右边的书大约有多少本?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思考过程。
四.课堂小结:
从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本领?谁想说一说?
板书设计: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
38比34多一些 34比38少一些
38比10多得多 10比38少得多
教学反思: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这些词语虽然在生活中经常用到,但学生对这些词语的理解和感受还是模糊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多次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多说,从而进一步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含义,在巩固练习,安排了一系列生动有趣的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
的含义,也尽可能给学生提供语言训练的机会,调动了学生说的热情,培养了认真听的习惯,锻炼了说的能力,展示了说的才能,更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但是在综合运用中,我发现有的学生对这四个新名词理解和感受还是有些模糊。
作业设计:
1.填空
(1)在42、30、51、16、84、55 中()比51大得多,()比51小得多,()比51小一些,()最接近51.
(2)5个1和6个十合起来是()。
(3)45比()小1,比()大1.
2.在正确的答案下画线。
(1)比37大得多的数是:30 40 83
(2)比96小一些的数是: 69 87 100
( 3 )比44小得多的数是:100 6 57
(4)比58大得多的数是:100 60 57
3.解决问题
兔妈妈采了46个蘑菇
42 38 21
50 70 92
兔哥哥
我采的比妈妈多得多
我采的比妈妈少一些
(1)兔哥哥可能采多少个蘑菇?(画√)
兔妹妹
(2)兔妹妹可能采多少个蘑菇?(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