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中考备考库 资料全收录
句子考点总复习
2022
句子考点总复习
一、句子成分分析
二、句子的衔接和排序
三、句子的运用与仿写
四、句子的变换
一、句子成分分析
1、句子成分
(1)定义:句子的组成成分叫句子成分,也叫句法成分。在句子中,词与词之间有一定的组合关系,按照不同的关系,可以把句子分为不同的组成成分。句子成分由词或词组充当。
(2)句子成分分析法:从句法结构的关系意义出发,对句子作成分功能或作用分析的方法叫句子成分分析法,即用各种方法标出基本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和次要成分(状语、补语)。
(3)句子成分种类:现代汉语里一般的句子成分有6种,即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4)句子成分标示符号
主语: 谓语: 宾语:
定语:( ) 状语: [ ] 补语:< >
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之间可用 ‖ 划开。
2、句子成分分析
(1)主语:多表示人或事物,是句子里被陈述的对象,在句首能回答“谁”或者“什么”等问题。可由名词、代词、数词、名词化的形容词、不定式、动名词和主语从句等来承担。
例如:他的态度‖坚决。
我们车间‖已经完成了全年的生产任务。
经他手做成的大小事情‖数不清。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2)谓语:是用来陈述主语的,能回答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等问题。谓语可以由动词或形容词来担任,一般放在主语的后面。
南海一中‖留下<过>(许多人)的梦。
说话‖[要]简洁<些>。
今天‖星期六。
他‖又说又笑。
(3)宾语:往往表示动作支配的对象,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人或事物。它一般可以回答动作行为涉及的是“谁”或“什么”的问题,并且总是处在动词的后头,一般由名词和代词充当。
我‖给你们玫瑰花
最有效的防御手段‖是进攻。
我‖看见他来了。
他‖给我一本书(双宾语)
(4)定语:定语是名词前边的修饰语,对名词起修饰限制作用。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和短语充当定语。“的”是定语的标志。
形容词:(红)花 (红的)花 (浅浅的)月光
数量词:(三个)人 (两本)书
名词、代词:(祖国的)儿女 (他的)书
短语:(又高又大的)建筑 (你来的)时候
◇注意:定语后置。荷塘的四面长着许多树,(郁郁葱葱的)。
(5)状语:状语是谓语前边的修饰语,对谓语起修饰作用。副词、形容词、表时间(处所)的名词和短语充当状语。“地”是状语的标志。
副词:他‖[刚 ]来。 我‖[很 ]好。
代词:[多么 ]高。 [这么 ]说。
介词结构: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 ]奔驰。
短语:[很高兴地 ]说
(6)补语:补语是谓语后边的连带成分,对谓语起补充说明作用。它可以回答“怎么样”、“多久”、“在什么地方”等问题.形容词、动词、代词、副词、数量词和短语可以充当补语。“得”是补语的标志。
这本书写得<好>。
文章看了<几遍了>。
他做得<又快又好>。
经他的手做成的大小事情数<不清>。
院子干净得<很>。 紧绷得<像调紧的弦>。
(7)句子成分口诀
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
主干成分主谓宾,枝叶成分定状补。
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状语有时位主前,逗号分开心有数。
3、多层定语和多层状语
(1)多层定语的排列顺序:范围(领属)+数量+动词(动词性短语)+形容词(形容词性短语)+名词(名词性短语+中心词)。
①(国家队的)(一位)(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的)(篮球)(女)教练。
②(我校)(两位)(有30年教龄的)(优秀的)(语文)老师被选为市人大代表。
③(附近的)(许多)妇女、老人和孩子都跑来看他们。
④博物馆里陈列着(列宁过去使用的)(各式各样的)东西。
⑤我刚买来的)(一辆)自行车被偷走了。
(2)多层状语的排列顺序:何时 + 何地 + 副词 + 形容词 + 介宾短语
①许多老师[昨天][在休息室里][都][热情地][同他]交谈。
②许多同学[近几天[在阅览室里[如饥似渴地阅读着。
③摄影家们[没有][把自己对山川、草木、城市、乡野的感受]倾注于笔下,而是直接聚焦于镜头。
二、句子的衔接
1、句子的语气
(1)分类:句子的语气一般可以分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
①陈述语气是直陈事实,或肯定,或否定;有时单纯报道事实或表示意见,有时还带着某种感彩。常用“了、呢、吧、啊、嘛”等语气词。
②疑问语气可分为“有疑而问”和“无疑而问”两大类。“无疑而问”只有“反问”;“有疑而问”包括“是非问”、“特指问”和“选择问”三种。是非问的结构与陈述句相同。一个陈述句改用疑问句的语调,就变成了是非问。选择问是句中几个并列项目,或一件事的正反两个方面,要求对方选定一种来回答。
③祈使语气表示请求、命令或让某人做某事的句子叫做祈使句。祈使句又分为肯定和否定两种形式。祈使句属于说话人带有一种命令或请求的口气时所使用的一种省略句。
④感叹语气表示喜怒哀乐等强烈感情的句子叫做感叹句。感叹句句末常用感叹号,一般用降调。
(2)句子的语气的强弱
疑问句<肯定句<感叹句<祈使句
否定句<肯定句<双重否定句<反问句
2、句子衔接和排序
(1)常见题型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选择排序型,打乱的几个句子的顺序已经排好,考生选出正确的答案即可。
另一类是嵌入式排序型,从一个语段中抽出几个句子,打乱顺序,要求考生排出正确的语序进行还原,抽出的这几个句子可以是连贯的,也可以是间隔的。
(2)解题方法
①把握层次:解答衔接排序题,特别是多个句子的排序,为确保答题的快捷性和准确率,首先应从大的方面把握其内部层次关系(句子间的关系有总分总、总分、分总、并列、递进等)进行粗排,然后再在同一层次内(局部句子间的关系有转折、因果、条件、主次等)进行细排。
②理清顺序:一组句子组合在一起,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句子间需要一定的顺序。说明类的文段要从时间、空间、逻辑顺序去判断;叙述类的段落从时间、事情的发展顺序去判断;议论性的段落从句子之间的逻辑顺序来判断。
③分析语境:题干材料如果是描写抒情性的文字,则要仔细分析语段中的语境,把握语段中景物、色彩、气氛、写法等特点,感悟文字中所渗透的情调,考虑前后语句的语境是否相谐,格调是否一致。也就是说,如果前一句是热烈的,后一句就不能是凄凉的,前一句是激昂的,后一句就不能是沉郁的。因此,在判断、斟酌句子的衔接与顺序时,若不注意这些细微差别,就无法快速找出正确的答案。
④找中心句 :一个语段,一般都是围绕着一个中心话题来安排的。答题时,如果能依据这个中心话题,找出中心句,整个语段的衔接和排序就比较清晰了。中心句一般在句首,也有的放在句尾,首句或尾句确定后,再按照语句特点和逻辑关系对其他句子进行排序。
⑤抓关键词:一些文段,上句句尾与下句句首有关键性词语相承接,依据它们,就能快速地确定句子的前后顺序。这些相互承接的词语有:①关联词语;②表示承接关系的指示代词;③有先后之分的词语,如“首先”、“其次”、“再次”等; ④重复词语。
⑥辨析句式:一组句子在组成一段话时,需要保持句式的一致性,包括词语的词性、短语的类型前后照应一致。遇到这类句子,需根据上句或下句的提示,利用结构上的对称性,找出相呼应的内容。
依次填入下列文中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目( )
映日荷花,接天莲叶,亭亭莲蓬,柔嫩玉藕,无不牵惹诗情,引人遐思。
让我们学做莲叶的事业吧, ;
让我们学做荷花的事业吧, ;
让我们学做莲子的事业吧, ;
让我们学做藕的事业吧, 。
①把寂寞留给自己人 ②把芬芳献给别人 ③以苦痛孕育未来
④以宽阔拥抱生活
A. ②①④③ B.④②③① C.③②④① D.①④③②
1、仿写基本要求:五个“一”
三、句子的仿写
句式一致 短语:是并列,还是偏正……;是名词性,还是动词性……
句子:是陈述句、疑问句、被字句、把字句或感叹句等。
话题一致 明要求:是限定话题,还是自定话题。
扣话题:仿写的内容要符合话题,不能偏离。
修辞一致 是排比、比喻、拟人、对偶,还是反问、引用……
情调一致 要把握住语言的感情基调,或褒或贬,或昂扬或低沉,或乐观或消极,或明快或暗淡……
前后一致 仿句本身不仅要通顺,如有语境,还要做到前后衔接自然,语意连贯。
2、嵌入式仿写
注意与上下文的衔接连贯;注意上下句的句式特点;挖掘上下句自身隐含的暗要求,如句子内部结构关系、修辞手法、内容特点等。
例:请仿照例句,根据语境,在横线上补写句子。
青春是一团火,她点燃了我们沸腾的热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春是一首诗,她浸润了我们干涸的心灵。
答案:青春是一首歌 她拨动了我们年轻的心弦 青春是一支笔 她勾画了我们人生的蓝图
3、续写式仿写
分析语境,明确上下文语境,确定仿写主题;分析例句,明确句式、修辞;联想、想象,组织成句。注意仿写的句子与上下文常常形成并列或递进的关系。
例:仿照画线部分,补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握手,是心灵的交流。大千世界,常常因握手而孕育出美好的境界。微风与湖水握手,荡漾出轻柔的涟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茶叶与沸水握手 弥散出怡人的清香
高山与薄雾握手 幻化出缥缈的云海
4、开放式仿写
①联想相称。即运用相同或相似联想、相对或相反联想以及相关联想等几种联想方式发挥创造性思维,来选择恰当的话题,最恰当的话题应既和例句中的陈述对象属性一致,意蕴一致,同时也为自己所熟悉,以保证自己有一定的积累,能灵活自如地仿写。
②其他如句式一致、结构一致、修辞一致、情感格调一致等,都是仿写句子的共性要求,不再赘述。
例:请参照示例,从备选景物中任选一个,写一句用意象表达情思的话,修辞和句式不限。
示例:月——月,一条银色的扁担,这端挑着天涯,那端挑着故乡。
备选词语:落叶 大海 夕阳
答案:示例一:大海——海是静的,仿佛明镜一般,倒映着蓝天白云,绿树红花,犹如一块碧玉,让人有种触摸的冲动,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
示例二:落叶——一片落叶渲染了秋色,一季落花沧桑了流年。时光总是浓淡相宜;人心远近相安。
示例三:夕阳——夕阳射出一束束金光,照在大地上,一阵微风吹过,撩起了万千游子的思乡之情。
四、句子变换
1. 句式变换的原则: 在同义句式中进行,变换后不改变原意;可增删个别词语,不能改变句意;注意层次及逻辑关系,注意语言的通顺、生动、合理,防止顾此失彼。
2. 句式变换题型分类:
(1)陈述变反问:
A.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
B.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
C.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
D.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例:陈述句:作为一座山,这正是它的本分。
反问句:作为一座山,这不正是它的本分吗?
(2)反问变陈述:
A.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
B.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
C.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例:反问句: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陈述句: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3)祈使变疑问:
A.去掉表示祈求命令的动词,使原先的被祈使对象或发出的指令变成祈使对象,作主语;
B.在谓语中心词前面加上“能不能”“可不可以”之类的词向对方发问;
C.将祈使句末尾的句号或感叹号改成问号。
例:祈使句:请不要在电梯里嬉戏打闹。
疑问句:能不能不要在电梯里嬉戏打闹?
(4)疑问变祈使:
A.把谓语中心词前的“能不能”“可不可以”之类的词语去掉;
B.加上表示祈求命令的动词;
C.将句末的问号改成感叹号或句号。
例:疑问句:可不可以将声音放小一点?
祈使句:请将声音放小一点。
(5)主动变被动:
将主动句的宾语变为被动句的主语,主动句原来的主语与“被”构成的介宾短语作被动句的状语。
被动变主动:与主动变被动刚好相反。
例:主动句:她借走了我的《水浒传》/她把我的《水浒传》借走了。
被动句:我的《水浒传》被她借走了。
(6)肯定、否定变换要点:
否定词的运用,除保持句子原意不变和变成相反意思两种情况外,还要注意反问句也是一重否定。
肯定句:今天天气很好。否定句(保持原意):今天天气不坏。
肯定句:他会答应的。 否定句(相反意思):他不会答应的
(7)长句变短句:
A.找长句主干;
B.把复杂的修饰部分拆分成单句,主语相同的用代词代替;
C.可增删个别词语和调整语序使句子通顺。
长句:他是一个身体健康、学习刻苦、工作积极并且立志为“四化”奋斗终生的三好学生。
短句:①他是一个三好学生;②他身体健康、学习刻苦、工作积极;③他立志为“四化”奋斗终生。
(8)短句变长句:
A.找到短句中一个主干句(中心句);
B.把其他句子的内容作为主干句的修饰成分;
C.安排好各个修饰成分的层次顺序,使其通顺合理。
短句:①“雷峰夕照”是“西湖十景”之一;②鲁迅先生见过“雷峰夕照”的真景;③“雷峰夕照”的真景并不见佳。
长句:鲁迅先生见过的“西湖十景”之一的“雷峰夕照”的真景并不见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