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辽宋夏元金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辽宋夏元金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5-06 15:36: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辽宋夏元金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练习题
选择题
1.一个未能完成统一大业的开国皇帝,却能够与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和成吉思汗等雄君霸主并称于世;一袭黄袍加身,成就了他的霸业,开创了以文臣治国、重文轻武的时代。材料中的这位“开国皇帝”是(  )
A.李世民 B.赵匡胤 C.杨坚 D.赵构
2.中国古代从唐朝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下列哪一时期最后完成( )
A.北宋 B.南宋 C.五代 D.元朝
3.由宋代张择端创作,描绘了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可作为研究宋代市民生活重要史料的长卷风俗画是( )
A.《清明上河图》 B.《秋郊饮马图》 C.《村童闹学图》 D.《女史箴图》
4.陆游诗《书愤》中有“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句,使得“大散关”一举成名。这里的“大散关”至淮水是哪两个政权的分界线(  )
A.北宋与西夏 B.北宋与辽
C.南宋与辽 D.南宋与金
5.为避免武将专横导致割据分裂局面的出现,北宋统治者确立的国策是( )
A.重农抑商
B.重武轻文
C.重文轻武
D.休养生息
6.瓦肆在宋代城市盛行,主要是因为( )
A.士大夫的提倡 B.农民的需要 C.达官贵人的需要 D.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
7.“风从草原走过/吹散了多少传说/留下的只有你的故事/被酒和奶茶酿成了歌……到处传扬你的恩德/在牧人心头铭刻。”这首《成吉思汗》中,他被牧人传扬的“恩德”是(  )
A.建立元朝 B.统一蒙古   
C.修筑长城 D.开发江南
8.元朝在中央掌管全国行政事务的机构是( )
A.御史台
B.枢密院
C.宣政院
D.中书省
9.北宋与南宋和下列哪组相似( )
A.西周与东周 B.东魏与西魏 C.西晋与东晋 D.西汉与东汉
10.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自产生以来,封建帝王采取多种措施不断强化与完善。下列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汉武帝推行“推恩令” ②秦始皇推行郡县制 ③忽必烈推行行省制 ④宋太祖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长官
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②①④③ D.④③②①
11.假如你穿越时空来到两宋时期,可能经历的事情有( )
①用“交子”在脚店换酒喝
②在“瓦子”里听说书
③在“宛囿”里赏花、喝茶,品茶
④去“夜市”吃夜宵
⑤在“勾栏”里听当时流行的散曲和看《窦娥冤》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
12.《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是去年热播电视剧,剧中女主角盛明兰的父亲盛宏最初是在扬州做官,其职责是“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以分散知州的权力并对其进行有效监督,请问盛宏所任官职是( )
A.枢密使 B.通判 C.转运使 D.市舶司
13.毛泽东《沁园春·雪》中说:“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其中“宋祖”和“一代天骄”分别是(  )
A.赵匡胤和铁木真 B.赵匡胤和忽必烈  
C.赵构和铁木真   D.赵构和忽必烈
14.元朝时来到大都,在扬州担任官职 3 年,其描绘的经历和见闻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无限想象和向往的意大利旅行家是( )
A.玄奘
B.鉴真
C.崔致远
D.马可·波罗
15.由元朝开创、影响深远的行政区划与管理制度是( )
A.中书省制 B.行省制度 C.中央集权制度 D.路、府、州、县制度
16.如图中的历史人物年少有大志,“思大有为于天下”.他一生征战,一统天下,建立了幅员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下列关于他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建立了元朝 ②创立行省制 ③灭亡南宋 ④统一蒙古族
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 D.①③
非选择题
17、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长达数千年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华民族内部各民族间有矛盾、冲突与战争,也有和平相处与友好交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上某一时期的形势图(如图)
材料二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
材料三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满江红》
请写出材料一中A、B所对应的政权名称。
(2)材料二指历史上的什么事件?
(3)材料三中“靖康耻”指的是什么事件?
(4)材料三这首词中的“匈奴”指什么民族?
(5)概括这三则材料所反映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李白《侠客行》
材料二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材料三
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白居易《浪淘沙》
(1).材料一诗歌的作者被称为什么?
(2).材料一中的《侠客行》一诗反映了唐朝怎样的社会风气?
(3).杜甫被后人称为什么?
(4).结合材料三与所学知识,白居易的诗歌有何显著特点?
答案
1-5BBADC 6-10DBDCC 11-16CBADBA
17、(1)A、辽或契丹;B、北宋。
(2)澶渊之盟
(3)北宋灭亡
(4)女真族
(5)民族政权并立
18、 (1) 诗仙。
(2) 刚健豪迈的尚武之风。
(3) 诗圣。
(4) 平易近人,通俗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