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辽宋夏元金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训练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辽宋夏元金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训练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5-06 15:37: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辽宋夏元金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训练题
选择题
1.两宋时期,南方社会经济发展,手工业的发展尤其突出,出现的新兴手工业部门是( )
A.陶瓷业
B.棉纺织业
C.丝织业
D.造船业
2.历史学习小组的几名同学将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了排列,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
①忽必烈继承汗位 ②南宋灭亡 ③蒙古灭金 ④元朝建立
⑤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 ⑥西夏灭亡
①②③④⑤⑥ B.⑤⑥③①④② C.⑤⑥③④①② D.⑤④⑥③①②
3.下列示意图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是(  )
4.北宋为了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设置( )
A.知州
B.通判
C.转运使
D.宰相
5.南宋疆域比北宋疆域明显减少的直接原因是( )
A.金(南)宋和议 B.辽(北)宋和议 C.夏宋和议 D.金灭辽
6.据记载,宋代一个海商一次贩运的货物常达十万斤以上,价值高达数十万贯。中国商人和商船取代波斯成为中外贸易的主导力量。材料反映了宋代(  )
A.海外贸易发达   B.手工业兴旺 
C.农业繁荣     D.文化昌盛
7.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一部中华民族史就是一部各民族团结凝聚、共同奋进的历史。下面是某同学用制表法梳理少数民族杰出人物时制作的表格,表格中由上到下应依次填写的人物是(  )
人物 主要事迹
494年迁都洛阳,推行汉化措施
统一女真各部,颁行女真文字
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政权
把国号改为元,完成全国统一
A.孝文帝、阿骨打、铁木真、忽必烈
B.孝文帝、铁木真、阿骨打、忽必烈
C.阿骨打、孝文帝、忽必烈、铁木真
D.阿骨打、孝文帝、铁木真、忽必烈
8.《东京梦华录》记载:茶坊每五更点灯,买卖衣服图画花环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此生活景象反映的是( )
A.南方经济飞速发展,打破时空限制 B.唐朝经济繁华,都市生活丰富
C.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D.宋代都市生活丰富,商业繁荣
9.《水浒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与“浪子”燕青逛都城大街,这条街上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等。请问他们来到当时被称作什么的地方(  )
A.临安“夜市”中 B.开封“瓦子”中
C.长安“坊”中 D.长安“市”中
10.宋朝时期,随着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东京城内出现了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该场所被称为( )
A.市
B.邸店
C.勾栏
D.瓦子
11.列宁说:“历史上常常有这样的战争,它们虽然像一切战争一样不可避免地带来种种惨祸、暴行、灾难和痛苦,但是它们仍然是进步的战争。”以下战争中,最符合这一特征且规模最大的是( )
A.蒙古族统一中国 B.金与南宋之战 C.辽攻北宋之战 D.金攻辽之战
12.澶渊之盟后,双方在边境地区开展贸易,宋用丝织品、稻米、茶叶等换取辽的羊、马、骆驼等。这直接能说明澶渊之盟(  )
A.增强了北宋的军事实力
B.加强了北宋的边境防御
C.促进了双方的经济交流
D.促进了民族融合和国家统一
13.以下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唐朝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
B.两宋时期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
C.北宋时期的毕昇发明雕版印刷术
D.古代四大发明都出现在宋元时期
14.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以下科技发明属于宋代的是( C )
①雕版印刷术②发明活字印刷术③指南针应用于航海④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5.下面知识卡片所列内容为中国古代某时期经济发展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这一朝代是(  )
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16.下列没有关系的一组是( )
A.陈桥兵变﹣﹣赵匡胤 B.契丹族﹣﹣耶律阿保机
C.西夏﹣﹣党项族 D.辽﹣﹣阿骨打
17.在元代,山东属于哪一行政机构的管辖( )
A.中书省 B.山东行省 C.腹里 D.琉球
18.“北宋时,有人在黏土制成的一个个小方块上刻单字,再用火烧成陶字。排版时,把陶字放在一个铁框里,排满为一版;印刷时可以同时排版,效率很高。印完一版以后,陶字拆下还可以再用。”这里介绍的是( )
A.雕版印刷术 B.火药的使用
C.指南针的发明 D.活字印刷术
19.央视科教频道推出一档大型文化类益智竞赛节目——“中国诗词大会”,打造了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小明也自拟了一道题目:“豪放风格;抗金斗争;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符合上述条件的词人是(  )
A.苏轼 B.李清照
C.岳飞 D.辛弃疾
20.北宋前期,纸币产生的原因是( )
A.政府支持造纸业
B.地方割据混乱
C.商品贸易的繁荣
D.铜的开采量下降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汉、唐朝和北宋时期南北经济发展情况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 数的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 数的比例
西汉 2 470 685 19.8% 9 985 785 80.2%
唐朝 3 920 415 43.2% 5 148 529 56.8%
(1)材料一反映中国古代经济格局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当时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 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岸。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请问宋朝统治者为管理海外贸易,专门设置了什么机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宋时期海外贸易繁荣的原因(至少写两点)。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末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前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本兵者曰“枢密院”,主弹纠者曰“御史台”。
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若边徼之事者,则置宣慰司以达之。……举刺之事,则有行御史台领监察御史、肃政廉访司以治之。
(1)以上材料记载的是哪个朝代的什么制度?
(2)请简要叙述这一制度的内容。
(3)这一制度对当今有何影响?
(4)除了这一制度外,你还知道当时统治者对边疆的统治采取的措施吗?请举一例。
答案
1-5BBCCA 6-10AADBD 11-15ACBCB 16-20DADDC
21、(1)经济重心南移;原因:北方农民南迁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2)市舶司;原因:统治者的重视和鼓励;经济重心南移;科技发达(或指南针的应用,造船技术的提高);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等;陆上丝绸之路被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占据。
22、(1)元朝。行省制度。
(2)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3)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
(4)设宣政院管辖西藏或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