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壶口瀑布》课件(共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壶口瀑布》课件(共3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07 15:16: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壶口瀑布
壶口瀑布
第一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整合同类信息理清作者的游踪,体会本文采用定点换景、视角转换的角度表现游踪的特点。
2.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朗读,品味文章独具特色的语言,领会运用多种手法描写瀑布的妙处。
3.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整合同类信息理清作者的游踪,体会本文采用定点换景、视角转换的角度表现游踪的特点。
4.文化传承与理解:领会文中所写的黄河的伟大性格,感受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坚韧顽强、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
讲授新课
美丽的风景之所以使人感动,不是由于它给人或多或少舒适的感觉,而是由于它引起人们的思想。作者梁衡曾说:“艺术美只存在于创造之中,重复旧套子,不论是重复自己还是别人,都绝对不会有美。”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感受到壶口瀑布雨季和枯水季不同的美,它奔腾激越,一泻千里;它似交响乐又如写意画,多姿多彩。那这样的美,又是如何表达出来的呢?这节课,让我们美美地朗读,在读中去品析美的语言,感悟美的情感。
【梁衡】山西霍州人。1946年出生,
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任《内蒙古日报》
记者、《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
副署长,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荣誉称号。其代表作品有《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等。
作者简介
背景资料
知识备查
本课是一篇写景散文,主要写壶口瀑布的壮观景色,引发了作者澎湃的激情,使作者深深陶醉,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瀑布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一道美丽的风景,历来受到文人画士的青睐,以之为歌咏的题材,“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脍炙人口,千古流传。梁衡的《壶口瀑布》所歌颂的并不仅仅是壶口瀑布,而是整个黄河,黄河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在作者笔下,“蕴伟力而静持,遇强阻而必摧,绕山岳而顺柔,坦荡荡而存天地”的黄河,不就是华夏民族的象征吗?
游记,顾名思义,指记述游览经历的文章。一般而言,游记包括三个要素:所至(作者的游踪)、所见(作者在游程中目睹的风貌)、所感(作者由所见所闻而引发的所思所想)。
游记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文学体裁,它的选材内容非常广泛,凡举山川景物、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社会生活,无不可以成为游记的题材。
文体知识
游 记
知识备查
黄河流域的一大奇观,是我国第二大瀑布。它位于山西省吉县城西南25公里的黄河壶口处。壶口瀑布是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
黄河巨流一路奔腾,在山西和陕西交界处曲折南流,到山西吉县与陕西宜川一带,被两岸苍山挟持,约束在狭窄的石谷中。滔滔黄河,到此由300米宽骤然收束为50余米。这时河水奔腾怒啸,山鸣谷应,形如巨壶沸腾,最后跌落深槽,形成落差达50米的壶口大瀑布。
壶口瀑布简介
词语听写
出轧 轧账 倾轧 迂回 推搡 霎时 一刹那
寒噤 怒不可遏 湿漉漉 告诫 驰骋 汩 汩 铸成
迂回 漩 涡 震 耳 欲 聋 前 呼 后 拥
zhá ɡá yà yū sǎng shà chà
jìn è shīlùlù jiè chěng gǔ gǔ zhù
yū xuán wō zhèn ěr yù lóng qián hū hòu yōng
【推搡】使劲推;推抢。【驰骋】(骑马)奔驰。
【寒噤】寒战。 【出轧】(钢板)从轧钢机里出来。
【乘隙】利用空子,趁机会。【汩汩】形容水流动的声音。【潺潺】形容雨声、水声等,潺潺流水。
【从从容容】留有足够的时间,而且常常有余。
【前呼后拥】前面有人吆喝开路,后面有人簇拥着护卫。常用以形容旧时官吏出巡时的声势。
【怒不可遏】愤怒得不到抑制,形容愤怒到了极点。这里形容水势不可阻挡的样子。
◆词语解释
整体感知
文章可以分成几部分?
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第一部分(①—⑤)
描写两次到壶口,感受到壶口瀑布的不同特点。
第二部分(⑥)
由物及人,赞美中华民族宁压不弯、勇往直前的精神。
壶口瀑布在什么地方?作者总共写了哪几次去壶口瀑布的经历?其中哪次详写?哪次略写?
晋陕两省边境  
第一次 雨季
第二次 枯水季节
详写
略写
整体感知
明确:写别人的告诫,侧面描写壶口瀑布,写出了壶口瀑布之险。
1、“第一次是雨季……根本来不及上岸。”一句写别人的劝诫,有什么作用?
整体感知
明确:本题运用比喻作用分析法。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涛声比作雷声,把河水比作沸水,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黄河之水在雨季时水势浩大、上下翻滚的凶猛景象。
2.“果然……那河就像一锅正沸着的水。”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整体感知
明确:“冲进去,冲进去”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意思上形成递进关系,将沟里的水势大和急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如果去掉一个“冲进去”,这种水势特点就无法表现出来了。
3.品析“冲进去,冲进去”的表达效果。
整体感知
精读细研
“于是,只急慌慌地扫了几眼……心还在不住地跳……”这句话是否多余?为什么?
明确:不多余。第一次看壶口瀑布的感受初步勾勒了其壮阔的气势和雄伟的形象,为下文详写第二次观看壶口瀑布作铺垫,也给读者留下了悬念。
整体感知
全班自由朗读全文,小组探究下列问题
1.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写壶口瀑布的?写出了壶口瀑布的哪些特点?
明确:通过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来写壶口瀑布。写出了瀑布的声响、形状、态势、力量,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使人震撼。突出了壶口瀑布波涛汹涌,威武雄壮,大浪裹小浪,翻江倒海,飞流直下的特点,表现了黄河奔腾激越的气势。
精读细研
2.作者第一次来到壶口瀑布看黄河是在雨季,细读第2段,说一说雨季的壶口瀑布有什么特点,他当时的感受如何。
被急急吸去的水流水不断地冲进去,冲进去
涛声
隐隐如雷
弥漫(扑面而来)
雾气
河水
正沸着
瀑布
匆匆逃离
波涛汹涌 震耳欲聋 气势磅礴 撼人心魄
感到可怕
心惊胆战
精读细研
3.说说壶口瀑布在枯水季有什么特点。
如丝如缕(柔)、轰然而下(刚)
其势如千军万马“凝重”“猛烈”
水浸沟岸,雾罩乱石
声音
气势
景物
雄伟壮阔
刚柔相济
精读细研
4.“原来这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奋力抗争。”这句话有什么深意?
以水喻人,赋予水以人的情感,生动地写出了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的精神。
深入探究
5.结尾段有何深意?
将议论与抒情相结合,借物喻人,通过描写黄河水宽厚的雄壮之美,抒发对中华民族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精神的赞美之情。
壶口瀑布
第一次
雨季
第二次
枯水季节
观看感受
雄壮伟大
气势磅礴
柔和细碎
刚中带柔
刚柔相济
坚韧不拔
介绍壶口的地理位置,游览的次数
无坚不摧
勇往直前
百折不挠
两次看的瀑布
雨季壶口瀑布粗野、雄壮的景象
赞美黄河的性格,歌颂民族精神
壶口瀑布
枯水季节壶口瀑布的浩荡声势
河水在龙槽壶口的特点——至柔至和、凝重猛烈
板书设计
拓展迁移
中国三大瀑布
黄果树瀑布
壶口瀑布
吊水楼瀑布
概括主题
课堂小结
这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游记散文,作者用形象生动的语言,细致地描绘了壶口瀑布磅礴、雄壮的气势。在黄河的“挟而不服”“压而不弯”“勇往直前”的形象中,赋予了黄河一种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坚韧刚强的精神。作者赞美黄河,就是赞美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
课堂小结
今天,在梁衡先生的引领下,我们被黄河壶口瀑布雄浑壮阔、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气魄所震撼。在叹服于作者充满大气、灵气的笔触的同时,也陷入了一种庄严的思考:关于历史、关于人生、关于我们这个历经磨难而不屈生存的民族。我们也坚信:以这种坦荡无稽、百折不挠精神屹立的中华民族,也必然继往开来、勇往直前,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与繁荣。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驰骋 推推搡搡 震耳欲聋 奋力抗争
B.旋涡 如丝如楼 挟而不服 汩汩如泉
C.雾霭 怒不可遏 深不可测 搏大宽厚
D.翻身 钢板出轧 浪沫横谥 前呼后拥
解析:B项,旋—漩,楼—缕。C项,搏—博。
D项,谥—溢。
A 
课堂检测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A.据“元和郡县图志”中所载,当年壶口的位置还在这下游一千五百米处。
B.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旋。
C.我依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上游看去,这龙槽顶着宽宽的河面,正好形成一个“丁”字。
D.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闹、更挤、更急。
解析:A项,作品名单独出现加书名号。“元和郡县图志”改为《元和郡县图志》。B项,并列分句间停顿用分号。“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旋”中两个句号改为分号。D项,顿号太急促,改为逗号,强调“闹”“挤”“急”三个特点。
C
课堂检测
3.关于下列句子的表达方式,正确的一项是(  )
(1)原来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可测,这便是“壶口”。
(2)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到低,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
(3)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
(4)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
A.说明 描写 记叙 议论 B.记叙 抒情 记叙 议论
C.记叙 抒情 抒情 描写 D.说明 描写 抒情 议论
D 
课堂检测
谢谢观看!
17《壶口瀑布》课件(68张PPT优秀课件精品课件免费课件公开课课件ppt课件课件下载
17《壶口瀑布》课件(68张PPT优秀课件精品课件免费课件公开课课件ppt课件课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