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赤壁赋》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共6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6.1《赤壁赋》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共6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4.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06 16:55: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7张PPT)
赤壁赋
苏轼
如果可以找一名古人去旅行,你会选择和谁一起?
A.李白
B.杜甫
C.苏轼
余光中说过,如果要找一名古人去旅行,不要找李白,他太狂傲,不负责任;也不要找杜甫,他一生太苦,会很丧;要找就找苏东坡,他是一个能让一切变得有趣的人。
苏东坡到底多有趣?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历史治水名人,眉州眉山(今四川)人,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
诗 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 与辛弃疾并称“苏辛”,豪放派开创者
散文 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唐宋八大家”之一
书法 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北宋四大家”
绘画 “湖州竹派”代表人物,“朱竹”别具一格




知人论世
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朱竹、怪石、枯木
东坡肉
22岁中进士
26岁凤翔府签判
自请外调杭州
密州
徐 州
湖州
元丰三年黄州
元丰七年汝州
哲宗元年回京
自请外调杭州
颖州
扬州
定州
59岁惠州
62岁儋州
逝世常州
苏轼的仕途
《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
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

乌台:即御史台,是专任弹劾百官的中央机关。汉代时御史台外柏树上有很多乌鸦,所以人称御史台为“乌台”,也戏指御史们都是乌鸦嘴。
元丰三年(1079年),苏轼因为反对新法,并在诗文中表露了对新政的不满,遭到曾经依附过王安石的小人李定、舒亶dǎn、何正臣的弹劾,被扣以莫须有的罪名抓进了乌台,一关就是4个月。每天被逼要交代他以前作诗的由来和词中典故的出处。当时苏轼已是认定自己必死无疑。
因宋朝有不杀士大夫的惯例,以及众人的营救,使得苏轼免于一死,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乌台诗案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今湖北黄冈)任团练副使,他感受到了有生以来从未有过的孤寂和悲苦。
公元1082年,他又来到赤鼻矶,这时他已年近半百,站在矶头,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抱负也付之东流,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写下了著名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后又两次游览黄州城外的赤壁(赤鼻矶),写下了《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
团练副使:
是宋代散官(专指闲散不管事的官职)官阶之一,宋朝常用以安置贬降官员,无职掌,哲宗元佑(1086—1094)中定为从八品。
东坡前后在14个城市当过父母官,在他宦海浮沉的几十年中,往高了说,他做过中央秘书长,往低了说,他干过县城民间自卫队副队长。
苏东坡的一生起起落落,21岁出仕,22岁丧母,30岁丧妻,31岁丧父,42岁逢冤,49岁丧子,50岁又被召回京师,60岁又被贬谪,终于在66岁,他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但他以一颗坦然的心看待一切,被贬蛮荒之地又如何?此心安处是吾乡。跌落政坛为人不知又如何?自喜渐不为人识。深夜归家无人开门又如何?倚杖听江声也是一夜。
余秋雨在《山居笔记》中说他最喜欢的文人是苏东坡;易中天在《品三国》中也表示,苏轼是他最欣赏的古人;林语堂先生也是苏轼的忠实粉丝,为表敬仰之情专门为偶像作传。
犹如《菜根潭》中所说,“拨开世上尘氛,胸中自无火炎冰竞;消却心中鄙吝,眼前时有月到风来。”(拨开世上那些尘俗气氛,胸中自然就没有如蹈烈火的严酷斗争、没有如履薄冰的戒惧谨慎;消除心中那些狭隘鄙俗的念头,眼前就常有朗月清风、不求自来的美景。)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赤壁赋》标准课件1(公开课课件)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赤壁赋》标准课件1(公开课课件)
“我可以说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个瑜珈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一提到苏东坡,中国人总是亲切而温暖地会心一笑,这个结论也许最能表现他的特质。”
——林语堂《苏东坡传 序》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赤壁赋》标准课件1(公开课课件)
四六为主追求骈偶(对称句) 。
语音要求声律谐协(和谐协调)。
文辞讲究藻饰用典。
内容侧重写景抒情。
形式常为主客问答。
杜 牧《阿房宫赋》
曹 植《洛 神 赋》
欧阳修《秋 声 赋》
庾 信《哀江南赋》
左 思《三都赋》
司马相如《子虚赋》
文体特点:
文体知识
赋:是我国古代一种文体,兼具诗歌和散文的特点。始于战国,盛行于汉,唐宋衰微,元、明、清趋于消亡。
字词积累
第二部分
壬戌 戊戌 戍边 属客
窈窕 少焉 斗牛 万顷
倾倒 姓冯 冯虚 船舷
桂棹 兰桨 追溯 予怀
给予 洞箫 倚靠 唱和
袅袅 丝缕 沟壑 潜蛟
rén xū
yǎo tiǎo
qīng
zhào
jǐ yǔ
niǎo
wù xū
shǎo
píng
féng
jiǎng
xiāo

shù
dǒu



zhǔ
qǐng
xián


qián jiāo
初读释义
嫠妇 愀然 襟袖 相缪
荆州 舳舻 旌旗 遮蔽
酾酒 横槊 樵夫 江渚
伴侣 麋鹿 扁舟 匏樽
蜉蝣 须臾 要挟 骤得
宝藏 更酌 狼籍 枕藉

jīng
shī

fú yóu
zàng
qiǎo
zhú lú
shuò


gēng zhuó
jīn
jīng
qiáo
piān
yāo xié

jiè
liáo

zhǔ
páo
zhòu
整体感知:
1、此文主要说了件什么事情?
2. 客与苏子的人生看法有什么不同?
3. 全文的感情是如何变化的?找出文中相关语句。
苏子与客游赤壁,抒发人生感慨
客-悲观 苏子-乐观
一 (1) 月下泛舟 乐 (于是饮酒乐甚)
二 (2--3) 吊古伤今 悲 (苏子愀然)
三 (4--5) 阐述哲理 乐 (客喜而笑)
文本解读
第三部分
第1段:
壬rén戌xū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zhǔ客,诵明月之诗,歌窈yǎo窕tiǎo之章。少shǎo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dǒu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qǐng之茫然。浩浩乎如冯píng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既望:过了望日之后,常指农历十六日。
徐:缓缓。 兴:兴起,产生。
属:“嘱”,劝请。
少焉:一会儿。
斗牛:斗宿和牛宿。
白露:白茫茫的水汽。
纵:放任。 如:往。
凌:越过。
万顷:广阔的江面。
茫然:旷远的样子。
乎: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冯虚:冯,“凭”,乘。虚,太空。
译文:
壬戌年的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荡着船儿,在赤壁的下面泛舟游览。清凉的风缓缓吹来,水面上不起波浪。我端起酒杯劝客人喝酒,朗诵吟唱“明月”诗里的“窈窕”那一章。不一会儿,月亮从东山上升起,在斗宿和牛宿之间逗留不前。白茫茫的水汽笼罩江面,江水的泛光和天空连成一片。任凭小船像苇叶一样漂荡,越过茫茫无边的江面。江面是那么浩瀚啊,船儿像凌空乘风而行,却不知道将要飞向何方;我们轻快地飘起啊,像脱离尘世,飞升到仙境一般。
作者是如何来抒发“乐”情的?
月出前: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月出时:月出东山,徘徊斗牛
月出后: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写美景
皓月当空,碧波万顷
清风徐徐,水光接天
澄澈空灵,如梦似幻
记活动
举酒属客,诵明月窈窕之章
纵船所如,凌茫然无涯万顷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不知其所止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抒感受
乐 甚
听任自然、乐观旷达
超然物外、洒脱不羁
《诗经·陈风·月出》
月出皎兮①,佼(jiāo)人僚兮②。舒窈纠兮③,劳心悄兮④。
月出皓兮,佼人懰(liǔ)兮⑤。舒懮(yǒu)受兮,劳心慅(cǎo)兮⑥。
月出照兮⑦,佼人燎兮⑧。舒夭绍兮,劳心惨(zào)兮⑨。
①皎:谓月光洁白明亮。
②佼(jiāo):同"姣",美好。"佼人"即美人。僚:同"嫽",娇美。
③舒:舒徐,舒缓,指从容娴雅。窈纠:与第二、三章的"懮(yǒu)受""夭绍",皆形容女子行走时体态的曲线美。
④劳心:忧心。悄:忧愁状。
⑤懰(liǔ):妩媚。
⑥慅(cǎo):忧愁,心神不安。
⑦照:照耀(大地)。
⑧燎:明也。一说姣美。
⑨惨(zào):当为"懆(cǎo)",焦躁貌。
多么皎洁的月光,照见你娇美的脸庞,
你娴雅苗条的倩影,牵动我深情的愁肠!
多么素净的月光,照见你妩媚的脸庞。
你娴雅婀娜的倩影,牵动我纷乱的愁肠!
多么明朗的月光,照见你亮丽的脸庞,
你娴雅轻盈的倩影,牵动我焦盼的愁肠!
文化常识——古人纪年
1.干支纪年法(如“壬戌之秋”)
十 天 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天干与十二地支依次相配(天干的“甲、丙、戊、庚、壬”和地支的“子、寅、辰、午、申、戌”相配;天干的“乙、丁、己、辛、癸”和地支的“丑、卯、巳、未、酉、亥”相配),配成六十对。
这六十对组合中,从第一对“甲子”到第六十对“癸亥”为一周,称“六十花甲子”,即六十干支。历法上用干支表示年、月、日的顺序,主要用来纪日和纪年。
古人记年
2.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
年次纪年法是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这种纪年法多用于春秋战国时期。如:“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指鲁僖公三十三年。
3.帝王纪年法
用帝王的谥号、庙号和年号来纪年的方法就是帝王纪年法。如:“汉文帝统治时期”,“唐玄宗统治前期”和“贞观时期”。
4.年号干支兼用法
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如:《扬州慢》“淳熙丙申”,“淳熙”为年号,“丙申”是干支纪年。
文化常识
古人记月
1.孟仲季记月
孟春、仲春、季春
孟夏、仲夏、季夏
孟秋、仲秋、季秋
孟冬、仲冬、季冬
端月——柳月,银柳插瓶头
二月——杏月,杏花闹枝头
三月——桃月,桃花粉面羞
四月——槐月,槐花挂满枝
五月——榴月,石榴红似火
六月——荷月,荷花满池放
七月——巧月,凤仙节节开
八月——桂月,桂花遍地香
九月——菊月,菊花傲霜雪
十月——阳月,芙蓉显小阳
冬月——葭月,葭草吐绿头
腊月——梅月,梅花吐幽香
2.花名记月
古人记日
晦:农历每月末尾。
朔:农历每月初一。
胐fěi:农历初三。
弦:上弦——初七初八;下弦——二十三、二十四
望:农历每月十五。
既望:“望”后的一天,农历每月十六。
下九:农历每月十九日,是妇女欢聚的日子。
初阳:约在农历十一月,冬至后立春前的一段时间。






23:00—1:00
1:00—3:00
3:00—5:00
5:00—7:00
7:00—9:00
9:00—11:00
11:00—13:00
13:00—15:00
15:00—17:00
17:00—19:00
19:00—21:00
21:00—23:00






地支
现代时间
地支
现代时间
1.地支纪时
以十二地支来表示昼夜十二个时辰的变化。
古人记时
2.天色纪时
天色纪时、地支纪时与现代纪时对应关系












夜半
鸡鸣
平明
日出
食时
隅中
日中
日昳
晡时
日入
黄昏
人定
23-1点
1-3点
3-5点
5-7点
7-9点
9-11点
11-13点
13-15点
15-17点
17-19点
19-21点
21-23点
天色
纪时
天色
纪时
地支纪时
地支纪时
现代纪时
现代纪时
五更
一更
二更
三更
四更
五更
五鼓
五夜
天色
现代时间
一鼓
二鼓
三鼓
四鼓
五鼓
甲夜
乙夜
丙夜
丁夜
戊夜
黄昏
人定
夜半
鸡鸣
平明
19:00—21:00
21:00—23:00
23:00—1:00
1:00—3:00
3:00—5:00
3.五更报夜
我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五更”“五鼓”,或称“五夜”。
第2段: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xián而歌之。歌曰:“桂棹zhào兮兰桨jiǎng,击空明兮溯sù流光;渺渺兮予yú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yǐ歌而和hè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niǎo,不绝如缕lǚ。舞幽壑hè之潜qián蛟jiāo,泣孤舟之嫠lí妇。
于是:在这时。
之:音节助词,不译。
空明:月光下的清波。
溯:逆流而上。
流光:江面浮动的月光。
渺渺:悠远的样子。
予:我。
美人:指所思慕的人。
月亮真漂亮,美人真迷人,我好忧心。
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我的船很美,我这里的风景很美,我的心飘到了远方,我盼望着在天另一方的美人。
他们唱的诗篇都有一个共同点,是什么?
美人
求而不得
《诗经·陈风·月出》
月出皎兮①,佼(jiāo)人僚兮②。舒窈纠兮③,劳心悄兮④。
月出皓兮,佼人懰(liǔ)兮⑤。舒懮(yǒu)受兮,劳心慅(cǎo)兮⑥。
月出照兮⑦,佼人燎兮⑧。舒夭绍兮,劳心惨(zào)兮⑨。
思考:古诗文中的“美人”都指“美女”吗?
“香草美人”在古诗文中经常用来象征“君臣关系”。 “美人”是“君”,“香草”是“臣”。香草为美人添香,正如贤臣使君王更圣明。
思考:如此看来,主客吟诵的篇章都表明了一个怎样的主题?
贤臣求不得明君
被贬黄州的苏轼一面有强烈的渴望东山再起的儒家式进取的心,一面又从道家和佛家处汲取到看淡、豁达的精神力量。两个人在船上的对话,可以看做一个东坡的两个精神面的交锋。最终两种追求达成了一致。
第2段: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xián而歌之。歌曰:“桂棹zhào兮兰桨jiǎng,击空明兮溯sù流光;渺渺兮予yú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yǐ歌而和hè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niǎo,不绝如缕lǚ。舞幽壑hè之潜qián蛟jiāo,泣孤舟之嫠lí妇。
于是:在这时。
之:音节助词,不译。
空明:月光下的清波。
溯:逆流而上。
流光:江面浮动的月光。
渺渺:悠远的样子。
予:我。
美人:指所思慕的人。
倚:循、依。
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袅袅:声音婉转悠长。
缕:细丝。
舞:动→使动,使……舞动。
泣:动→使动,使……哭泣。
嫠妇:寡妇。
译文:
在这时喝酒喝得非常高兴,打着节拍唱起歌来。歌中唱到:“桂木船棹啊香兰船桨,击打着月光下的清波,在泛着月光的水面逆流而上。我的情思啊悠远茫茫,眺望美人啊,却在天的另一方。”有会吹洞箫的客人,配着节奏为歌声伴和,洞箫的声音呜呜咽咽:有如哀怨有如思慕,既像啜泣也像倾诉,余音在江上回荡,像细丝一样连续不断。能使深谷中的蛟龙为之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寡妇为之饮泣。
文章第二段作者的感情从乐到悲,悲从何来?
(1)面对浩渺而宁静的湖面想起了“美人”
(2)来自客人幽怨悲凉催人泪下的洞箫声 。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夸张,想象,比喻,化抽象为具体,把洞箫悲咽低徊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


第3段:
苏子愀qiǎo然,正襟jīn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liáo,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jīng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zhú舻lú千里,旌jīng旗蔽bì空,酾shī酒临江,横槊shuò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愀然:容色改变的样子。
正:形→使动,使……整齐。
危:正,端正。 何为:为什么。
南、西、东:名→状语。
缪:“缭”,盘绕,围绕。
乎: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困:受困。
方:当。
下:名→动,攻占。
东:名→动,向东进军。
舳舻:首尾相接的船只。
酾酒:斟酒。
槊:长矛。固:本来。
安:哪里。
译文:
我的神色也愁惨起来,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客人问道:“箫声为什么这样哀怨呢?”客人回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么?这里向西可以望到夏口,向东可以望到武昌,山河接壤连绵不绝,目力所及,一片郁郁苍苍。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当初他攻陷荆州,夺得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麾下的战船首尾相连延绵千里,旗子将天空全都蔽住,面对大江斟酒,横执长矛吟诗,本来是当世的一位英雄人物,然而现在又在哪里呢?
况吾与子渔樵qiáo于江渚zhǔ之上,侣lǚ鱼虾而友麋mí鹿,驾一叶之扁piān舟,举匏páo樽以相属。寄蜉fú蝣 yóu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sù。哀吾生之须臾yú,慕长江之无穷,挟xié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zhòu得,托遗响于悲风。”
渔樵:名→动,打渔砍柴。
渚:水中的小块陆地。
侣、友:名→意动,以……为朋友。
而:连词,表并列。
匏樽:用葫芦制成的酒器。
属:“嘱”,劝请。
蜉蝣:比喻微小的生命。
粟:米。
须臾:极短的时间;片刻。
骤:一下子,很轻易地。
遗响:余声。
译文:
何况我与你在江中的小洲打渔砍柴,以鱼虾为侣,以麋鹿为友,在江上驾着这一叶小舟,举起杯盏相互敬酒,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像沧海中的一粒粟米那样渺小。唉,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不由羡慕长江的没有穷尽。想要携同仙人携手遨游各地,与明月相拥而永存世间。知道上面这些想法不能屡次实现,只得将憾恨化为箫音,托寄在悲凉的秋风中罢了。”
第三段 悲从何来?
物是人非之悲
人生渺小之悲
人生短暂之悲
寻仙不得之悲
固一世之雄也,
而今安在哉?
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
慕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
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
托遗响于悲风。
第4段: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zú莫消长zhǎng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zēng不能以一瞬shùn;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斯:指示代词。这;这个。
未尝:不曾。
盈虚:盈,满。虚,缺。
彼:指示代词。那;那个。
卒:终究。
莫:表示否定。不,没有。
盖:表示推测性判断。大概。
曾:竟然。
瞬:眼珠儿一动;一眨眼。
乎:语气词,表示疑问。
译文:
我问道:“你可也知道这水与月?时间流逝就像这水,其实并没有真正逝去;时圆时缺的就像这月,终究没有增减。可见,从事物易变的一面看来,天地间万事万物时刻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同我们来说都是永恒的,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zàng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且夫: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
苟:连词。如果;假使。
虽:即使。
是:指示代词。此,这。
适:享有。
译文:
何况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宰者,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使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听到便成了声音,进入眼帘便绘出形色,取得这些不会有人禁止,感受这些也不会有竭尽的忧虑。这是大自然恩赐的没有穷尽的宝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
水 月 人

不变
逝者如斯
盈虚如彼
生老病死
未尝往也
卒莫消长
代代相承
苏子阐述观点,劝慰客人
(2)物各有主,故人不能有非分之想,僭越之心。
(3)大自然中拥有无尽宝藏,故吾与子共同享用这份天然的馈赠。
古今同感慨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题都城南庄》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乌衣巷》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第5段:
客喜而笑,洗盏更gēng酌zhuó。肴yáo核hé既尽,杯盘狼籍jí。相与枕藉jiè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更酌:重新倒酒。更,再。
肴核:菜肴和果品。
既:已经。
狼籍:凌乱。
相与:相互,一起。
枕藉:互相枕着垫着。
乎:介词,在。
白:形→动,明亮。
译文:
客人高兴地笑了,洗净酒杯重新饮酒。菜肴果品都已吃完,杯子盘子杂乱一片。大家互相枕着垫着睡在船上,不知不觉东方已经露出白色的曙光。
文章
线索
感情线索:乐-悲-乐
时间线索:月初出——东方既白
叙事线索:夜游—听曲—主问客答—主辩—客喜
总结全文
文章
脉络
先写月夜泛舟,饮酒赋诗,沉浸在美好景色中而忘怀世俗的快乐心情
再从凭吊历史人物的兴亡,感到人生短促,变化无常,因而跌入现实的苦闷;
最后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表现了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总结全文
课后拓展
第四部分
没有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
没有经过苦难的超脱是轻佻的。——傅 雷
人生观
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粗茶淡饭饱三餐,早也香甜晚也香甜。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雨果
启示:面对逆境,要把眼光放长远一些,胸怀放宽广一些。
人生最难耐的是寂寞,
最难抛的是荣华,
从来学问欺富贵,
真文章在孤灯下。
——国家优秀经典剧目《班昭》
寂寞让苏轼如此美丽,寂寞让苏轼如此成熟。
与其说是苏轼成全了赤壁,不如说是赤壁成全了苏轼。
知识点总结
(1)举酒属客
(通“嘱”,劝人饮酒)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通“凭”,乘)
(3)山川相缪
(通“缭”,盘绕)
(4)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以”通“已”,停止)
(5)杯盘狼籍
(通“藉”,凌乱)
一、一词多义
1、歌窈窕之章 
扣舷而歌之
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二、词类活用(指出用法,解释词义)
歌,名作动 唱
动词使动,舞,使……起舞;
泣,使……哭泣
3、正襟危坐
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正,形容词使动 使……整齐
南,名作状 向南
5、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6、顺流而东也
 
西、东:名作状,向西、向东
东:名作动,向东进军、东下
7、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8、侣鱼虾而友麋鹿 
渔樵,名作动,打鱼砍柴
侣、友:意动用法 
以……为伴、以……为友
9 不知东方之既白:
形容词作动词,显出白色,变白
三、古今异义
(1)徘徊于斗牛之间
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今义:一种游戏方式
(2)白露横江
古义:白茫茫的水汽
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
(3)凌万顷之茫然
古义:旷远的样子
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三、古今异义
(4)徘徊于斗牛之间
古义:指明月停留。
今义:多指人在一个地方走来走去。
(5)望美人兮天一方
古义:指他内心所思慕的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今义:美貌的女子。
耳得之而为声
惟江上之清风
不知东方之既白
扣舷而歌之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月出于东山之上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其声呜呜然
何为其然也
(代词,它)
(结构助词,的)
(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音节助词,无实义)
(介词,在)
(介词,从)
(介词,表被动)
(词尾,表示状态,……的样子)
(指示代词,这样)



四、一词多义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相与枕藉乎舟中
而不知其所止
羽化而登仙
扣舷而歌之
侣鱼虾而友麋鹿
(助词,形容词后,……的样子)
(语气词,相当于“吗”)
(介词,相当于“于”)
(连词,表转折,却)
(连词,表顺承)
(连词,表修饰)
(连词,表并列)


四、一词多义
举酒属客
属予作文以记之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名属教坊第一部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纵一苇之所如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如武王之意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动词,隶属)
(同嘱,嘱托)
(动词,类)


四、一词多义
(动词,劝请)
(动词,像)
(动词,往)
(动词,比得上)
(动词,遵从,按照)
(连词,假如,如果)
五、句式总结
1.而今安在哉
2.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3.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4.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5.凌万顷之茫然。
6.渺渺兮予怀。
7.而又何羡乎?
8.何为其然也?
9.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10.客有吹洞箫者。
(宾语前置)
(状语后置)
(状语后置、被动句)
(状语后置)
(定语后置)
(主谓倒装)
(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
(状语后置)
(定语后置)
冯虚御风:凌空驾风而行。
遗世独立:脱离社会,独立生活,不跟别人往来。
不绝如缕:像细丝一样连着,差点就要断了。多用来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微弱。
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着。形容严肃的样子。
沧海—粟: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非常渺小。
杯盘狼籍:杯盘等放得乱七八糟。用以形容宴饮已毕或将毕时的情景。
逝者如斯:时光像河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逝而去。
旌旗蔽空:旌旗遮蔽了太阳,形容军容或队伍壮盛。
舳舻相接:形容船与船相接,数量很多。
六、成语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