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盐的定义
2、知道中和反应的概念。
???? 3、探究酸和碱的反应。
?????4、逐步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5、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感受对立统一的思想;
2、在探究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感受探究的成功与喜悦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引导探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知道酸碱之间发生中和反应。
教学难点:
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
实验准备:
仪器: 试管、酒精灯、滴瓶
药品: 酚酞试液、石蕊试液、浓氨水、浓盐酸、稀盐酸、NaON溶液、石灰水 、稀硫酸
教学方法:
引导——探究——归纳——结论——应用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测和对策
(创景设疑,引入新课)
用玻璃棒蘸取酚酞试液在滤纸上画一朵小花,然后把滤纸放在浓氨水瓶口的上方,出现红色小花;再把其放在浓盐酸瓶口上方,红花消失。
揭题 同学们想揭开这个魔术的奥秘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题2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的第一课时吧!
酸和碱之间是否会发生化学反应?如果发生化学反应,又会有什么特点?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
充满好奇的观看魔术。
思考教师的设问。
通过该情景,使学生感受到化学魅力和魔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设计探究方案
试验:取一支试管,倒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再滴加稀盐酸,观察现象。
问:1.这个实验能说明氯化氢和氢氧化钠是否发生化学反应吗?
2.那你如何判断它们是否发生了反应呢?
请各小组从提供的药品中选取适当的物质,设计探究实验方案
试验,观察并回答问题
小组讨论,形成初步设计思路
?
自选药品设计探究方案
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有些组可能会用石蕊试液,不要制止,让他们在失败中掌握知识)
进行实验探究
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要求学生做探究实验的同时如实填写实验现象
各小组按照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事实探究活动
认真观察实验,如实填写实验现象
点评、引导。
交流与发现
组织小组代表,交流探究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
小组选代表回报
感受成功喜悦
对指示剂酚酞、石蕊的选取小组间可能会有争议。(可让他们之间适当争论,这样有利于知识的巩固)调动学生进一步探究的积极性
释疑
用哪一种指示剂好呢?
分析
讨论
交流
总结出用酚酞比较好的结论
指导学生从两种指示剂的颜色变化分析。得出使用酚酞试液较好
问:
我们知道,稀盐酸和NaOH溶液在水中发生电离:
HCl——H++Cl-
NaOH——Na++OH-
你能写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吗?
思考
书写化学方程式:
NaOH+HCl=NaCl+H2O
引导
点评
其实其它的酸与碱也能发生类似的反应。请同学们再书写3个酸与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生成物中除水外还有一种物质,请同学们观察其结构特点(归纳出盐的定义)。
观察4个化学方程式的特点(归纳出中和反应的定义)。
思考
书写
讨论
归纳
点评
引导
(板书)一 中和反应
盐的定义
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称为盐。
中和反应的定义
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回答
思考
揭开魔术的奥秘。
热烈讨论
不宜深讲
过渡:
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看下面几个问题:
胃舒平的主要成分是Al(OH)3。为什么它能治疗胃酸过多?
为什么蚊虫叮咬后可涂稀氨水、牙膏、肥皂水等物质来止痛消肿?
空气污染后可形成酸雨,酸雨导致土壤酸化。我们可以撒熟石灰来改良酸性土壤。该方法利用了什么原理?
对于某化工厂排放的酸性废水,你觉得可用什么方法进行废水处理。
小组讨论
小组推荐代表回答
引导
点评
小结:
请同学们总结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板书)
二、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1、用于医药
2、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3、处理工厂废水
小组讨论
归纳
引导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已设问的形式进行总结)
学生回答
归纳概括
作业布置:
阅读本课内容
找出一些生活中中和反应应用的例子
课下完成
板书设计:
课题2 酸与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一)
中和反应
盐的定义
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这样的化合物叫盐。
中和反应的定义
由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
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1、用于医药
2、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3、处理工厂废水
第十单元 酸和碱
课题2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一)
舞钢市庙街中学
张 亚 萍
2009、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