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命题大赛2013届高三高考预测题(十)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计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生物膜是指细胞膜和各种细胞器的亚细胞膜的总称,下面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细胞膜的内外膜在结构上具有不对称性
B.线粒体内膜中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比外膜多
C.神经递质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与细胞膜表面物质无关
D.细胞分泌物引起另一个细胞生理活动发生变化时,体现了细胞膜进行信息交流的功能
2.下表为人和果蝇的几种性别畸形的比较,请分析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人类的性别是XY型性决定,果蝇性别不是XY型性决定
B. 人类Y染色体存在就有睾丸组织,没有Y染色体就是女性
C. 果蝇的Y染色体与性别无关,只跟育性有关
D. 人类多一个性染色体,或少一个性染色体,常能使性腺发育不全
3.科研人员为研究生长素(IAA)对根尖生长的影响,以琼脂块和水稻根尖为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组别
对根的处理方式
生长状况
①
黑暗
垂直生长
②
单侧光照射
背光弯曲生长
③
对贴琼脂块一侧进行光照
背光弯曲生长
④
黑暗(一侧贴含1×10 – 8 mol·L – 1的IAA琼脂块)
向贴琼脂块一侧生长
⑤
黑暗(一侧贴含1×10 – 6 mol·L – 1的IAA琼脂块)
A.实验表明单侧光照越强,根尖背光侧生长素含量越多
B.②组与④组说明单侧光照引起根尖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C.根尖背光弯曲生长说明生长素对根尖生长有抑制作用
D.第⑤组根尖的生长状况应是“向贴琼脂块一侧生长
4.猪笼草是一种食虫植物,为了验证猪笼草分泌液中有蛋白酶。某学生设计了两组实验,如下图所示。在35℃水浴中保温一段时间后,甲、乙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双缩脲试剂,丙、丁试管中不加任何试剂。对实验现象的预测正确的是
A.甲和乙中溶液都呈紫色;丙和丁中蛋白块消失
B.甲中溶液呈紫色、乙中溶液不呈紫色;丙中蛋白块消失、丁中蛋白块不消失
C.甲和乙中溶液呈紫色;丙中蛋白块消失、丁中蛋白块不消失
D.甲和乙中溶液都不呈紫色;丙中蛋白块消失、丁中蛋白块不消失
5.下图为某种高等植物的细胞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细胞无叶绿体,此种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B.这是一种需氧型生物,但此细胞也可进行无氧呼吸
C.该细胞内的细胞器与细胞膜、核膜共同构成了生物膜系统
D.该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再进行细胞分裂
6.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的种间竞争是一种选择过程
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依据
C.外来物种入侵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
D.突变的可遗传性阻碍生物进化
7.(13分)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其外界因素有光照强度、CO2含量、温度等,其内部因素有酶的活性、色素的数量、五碳化合物的含量等。请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如果图A中横坐标代表光照强度,其影响光合速率主要影响 阶段,此时内部限制因素最可能是 。若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曲线为c,则阳生植物的光合作用曲线最可能是 。?
(2)如果图A中横坐标代表温度,温度主要通过影响 来影响光合速率。?
(3)如果图A中横坐标代表CO2的浓度,则影响光合作用主要是影响 的产生,此时内部限制性因素最可能是 。?
(4)在不同季节或一天内的不同时间,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一般不同,图B为验证温度对光合速率影响的主要实验装置,请回答:?
①本实验的原理是: 。?
②在实验过程中可以通过观察 来判断光合作用的强度。?
③请用直角坐标图表示预期的实验结果。
8. (6分)甲图为人的性染色体简图。X和Y染色体有一部分是同源的(甲图中I片段),该部分基因互为等位;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甲图中的Ⅱ—1,Ⅱ—2片段),该部分基因不互为等位。请回答:
(1)人类的红绿色盲基因位于甲图中的 片段。
(2)若在X染色体的Ⅰ片段上有一基因“E”,则在Y染色体的Ⅰ片段的同一位点可以找到基因 ;此区段一对基因的遗传遵循 定律。
(3)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X和Y染色体能通过互换发生基因重组的是甲图中的
片段。
(4)某种病的遗传系谱如乙图,则控制该病的基因很可能位于甲图中的 片段。
(5)失散多年的堂兄弟(同一祖父)分别在台湾和大陆,若从DNA分子水平上鉴别这一关系,最可靠的DNA分子来源是( )
A.常染色体 B.X染色体 C.Y染色体 D.线粒体
9.(13分) 豌豆是自花、闭花受粉植物,避免了外来花粉的干扰。所以遗传上常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现用黄色圆粒豌豆(YYRR)和绿色皱粒豌豆(yyrr)作为亲本,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从F2中取一粒黄色圆粒豌豆(甲),欲鉴定其基因型。
实验方案:
该实验应选择表现型为________的豌豆与甲一起播种,并进行人工杂交实验。实验时,应先对作母本的花蕾期的花采取_________________处理,待花成熟时再进行________,避免了其它花粉的干扰。
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①若后代出现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四种表现型,说明甲的基因型为________;
②若 ,说明甲的基因型为YYRr;
③若 ,说明甲的基因型为________;
④若 ,说明甲的基因型为________;
如果该方案中,一粒豌豆长成的植株,所结种子的数量可能无法满足统计分析的需要,为获取可信的大量实验数据,在该实验中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9分)高温淀粉酶在大规模工业生产中有很大的实用性。研究者从热泉中筛选了高效产生高温淀粉酶的嗜热菌,其筛选过程如下图所示。
新 课 标 第 一 网
(1)进行①过程的目的是 ;②过程所使用的接种方法是 法。
(2)从用途上来说,Ⅰ号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仅以淀粉作为 源;从物理状态上来说,Ⅱ号培养基属于固体培养基,配制时应加入 作为凝固剂。
(3)Ⅰ、Ⅱ号培养基配制和灭菌时,灭菌与调节pH的先后顺序是 ;一般对配制的培养基采用 法灭菌。
(4)部分嗜热菌在Ⅰ号培养基上生长时可释放 分解培养基中的淀粉,在菌落周围形成透明圈;应挑出透明圈 (大或小)的菌落,接种到Ⅱ号培养基。
选做
11. (8分)如图为通过花药培养月季花粉植株的一种途径。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选择花药时,一般要通过 来确定其中的花粉是否处于适宜的发育期,一般
来说,在 期,细胞核由中央移向细胞一侧的时期,通常选择 的花蕾,花药培养成功率最高。
(2)上述途径是通过胚状体阶段发育成植株,还可以将花粉在诱导培养基上先形成 ,再将其诱导分化成植株。
(3)某同学在培养过程中发现培养基上感染了几种细菌。若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 指示剂培养几种细菌后,指示剂变红就可以鉴定其中含有能够分解尿素的菌;若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加入 染料,培养几种细菌后,培养基中出现透明圈,就可以鉴定其中含有纤维素分解菌。在培养过程中为了检验制备的培养基是否合格,应采取的措施是 ,观察结果,如果 ,说明培养基制备成功,否则需要重新制备。
12. (8分)【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控制哺乳动物的性别对于畜牧业生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分离精子技术是有效的性别控制方法。例如:牛的X精子的DNA含量比Y精子的高出4%左右,利用这一差异人们借助特殊仪器将它们分离开来,再通过胚胎工程技术就可培育出所需性别的试管牛(如下图所示)。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图中过程①是通常采用的 技术,在这个过程中刚刚获取的精子必须经过 处理才能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为获得更多的卵细胞需要给良种母牛注射适宜剂量的 。
(2)过程②中,受精卵培养发育至 时期,再经 到代孕母牛,从而获得后代。若希望同时获得多个性状相同的个体,可以使用 技术。
(3)动物“生物反应器”是转基因动物技术中最诱人的部分之一,在利用该技术培育转入牛长激素基因奶牛过程中,常选用的受体细胞是 ,导入目的基因常用的方法是 。
答案
一选择题
CAD CBD
二非选择题
7..(13分)
(1)光反应 色素的数量 a
(2)酶的活性?
(3)三碳化合物 五碳化合物的含量?
(4)①温度主要通过影响光合作用的酶的活性来影响光合作用强度;一定时间内,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的量可反映光合作用的强度?(2分)
②一定时间内光合作用产生的O2气泡数?(2分)
③如图(要标出横纵坐标名称、单位)。(3分)
8.(6分)(1)Ⅱ-2
(2)E或e (答全得分) 基因的分离
(3)Ⅰ
(4)Ⅱ-1
(5)C
9.(13分)
实验方案:绿色皱粒(2分) 去雄、套袋 人工授粉
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①YyRr
②后代出现黄色圆粒和黄色皱粒两种表现型
③后代出现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两种表现型 YyRR
④后代只出现黄色圆粒一种表现型, YYRR
(2)以待测豌豆为父本,以多株绿色豌豆为母本进行杂交实验(或在待测豌豆萌发后通过组织培养途径,增加个体数量;或花药离体培养;或无性繁殖等) (3分)
10.(9分)
(1)稀释 稀释涂布平板
(2)选择 (唯一)碳 琼脂
(3)先调节pH,后灭菌 高压蒸汽灭菌
(4)淀粉酶 大
选做
11. (1)镜检 单核 完全未开放
(2)愈伤组织
(3) 酚红 刚果红将接种后的培养基和一个未接种的培养基同时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2分) 未接种的培养基无菌落生长
12.(1)体外受精 获能 促性腺激素
(2)囊胚 胚胎移植 胚胎分割移植
(3)受精卵 显微注射法
山东省命题大赛2013届高三高考预测题(十一)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计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不属于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均可产生的变异是
A.DNA复制时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导致基因突变
B.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
C.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D.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
D.突变的可遗传性阻碍生物进化
2.有一瓶混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C2H5OH和CO2的量如下表所示。通过对表中数据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氧浓度(%)
a
b
c
d
产生CO2的量
9mol
12.5mol
15mol
30mol
产生酒精的量
9mol
6.5mol
6mol
0mol
A.a浓度时酵母菌有氧呼吸速率等于无氧呼吸速率
B.b浓度时酵母菌有氧呼吸速率大于无氧呼吸速率
C.c浓度时有50%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的酒精发酵
D.d浓度时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未进行无氧呼吸
3.不同基因型的褐鼠对灭鼠灵药物的抗性及对维生素K的依赖性(即需要从外界环境中获取维生素K才能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表现型如下表。若对维生素K含量不足环境中的褐鼠种群长期连续使用灭鼠灵进行处理,则褐鼠种群
基因型
rr
Rr
RR
灭鼠灵
敏感
抗性
抗性
维生素K依赖性
无
中度
高度
A.基因r的频率最终下降至0 B.抗性个体RR∶Rr=1∶1
C.RR个体数量增加,rr个体数量减少 D.绝大多数抗性个体的基因型为Rr
4.某农科所通过下图所示的育种过程培育成了高品质的糯小麦。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过程中运用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重组
B.b过程能提高突变率,从而明显缩短了育种年限
C.a过程需要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
D.b过程需要通过自交来提高纯合率
5. 下列关于基因工程及其产品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基因工程的一项关键技术是构建基因表达载体
B. 基因工程的优势是可定向地改造生物遗传性状
C. 消费者对转基因产品应该有选择权
D. 基因工程中产生的可遗传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新|课 |标|第|一|网
6.针对耐药菌日益增多的情况,利用噬菌体作为一种新的抗菌治疗手段的研究备受关注,下列有关噬菌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宿主菌的氨基酸合成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
B.以宿主菌DNA为模板合成子代噬菌体的核酸
C.外壳抑制了宿主菌的蛋白质合成,使该细菌死亡
D.能在宿主菌内以二分裂方式增殖,使该细菌裂解
二非选择题
7. (8分)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当温度条件下,测定植物叶片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作用速率,如图1给出了光照强度与该植物叶片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如图2表示CO2和O2的转移方向。请据图回答:
(1)根据图1,该植物叶片的呼吸速度是 (CO2mg/100cm2叶?小时)。当光照强度为4 klx时,该植物叶片总(真正)光合作用速率是每100 cm2叶每小时吸收CO2______________mg。
(2)c点以后影响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可能有__________(回答一种即可)。
(3)在图1中c点所示的条件下,该植物叶肉细胞内能够产生ATP的部位有__________。
(4)若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上图曲线表示该植物在25℃时光合作用速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若将温度提高到30℃的条件下(原光照强度和CO2浓度不变),理论上分析曲线图中b点的位置如何变化 (左移/右移),
c点的位置如何变化 (上移/下移)。
(5)将该植物叶片从光下移到黑暗中,叶绿体中C3含量短时间内的变化将是__________。若该植物叶肉细胞处于图2状态时,则对应图1的曲线中__________点。
8. (15分)下列是细胞的部分结构放大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中填字母或数字)
(1)在细胞分裂间期,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结构是[ ]________。
(2)细胞的识别与⑥中的[ ]________有关,结构⑥的基本骨架是[ ]________。观察活细胞中的②常用的染色剂是________。
(3)图中不属于生物膜系统的是________(填标号)。不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遗传物质存在于________(填标号)中。
(4)用含有35S标记的氨基酸的培养基培养动物细胞,该细胞能合成并分泌一种含35S的蛋白质。请写出35S在细胞各个结构间移动的先后顺序________。(用“→”和序号标示)
(5)mRNA在细胞核中合成后由核中进入细胞质中与核糖体结合,通过的生物膜层数为________层。
(6)若某人某细胞发生了衰老现象,则⑦的体积会________;若某人某细胞的________和________发生突变,则该细胞会变为癌细胞。
(7)上面图示的结构中_______ _____(填标号)的膜通过_______发生融合而相互转变,这种融合的过程反映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______ 特点。生物膜的研究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如可以模拟生物膜的______ 功能对海水进行淡化处理。
9.(8分)2010年广东冬天显得特别冷,部分地区温度创35年最低。
(1)人体体温调节中枢在 。在低温情况下,人体调节方式为 调节,能够作用全身组织细胞增加产热的激素是 。
(2)在寒冷天气里,中老年人容易患冷凝集素综合征,该疾病特点是在较低的温度下,机体产生抗体IgM作用于自身红细胞,在体内发生凝集。在免疫学上此种疾病属于
病。
(3)科研人员要探究神经组织内乙酰胆碱对信息传递的速度有无影响,实验人员在除去原有突触小泡的前提下,自a处注入不同浓度的Ach,b处给予恒定刺激,c、d处分别为兴奋感应时间测量点。实验结果如下。
①本实验中自变量是
②实验过程需除去原有突触小泡,其目的是
③c、d处数据说明了 。
④如果实验人员在f处注入Ach,d处给予刺激,c、e处分别为兴奋感应时间测量点,测量不到电位变化的是 处。
10.(10分)某生物兴趣小组借助8套密封的相同探究装置,探究不同光强度(单位:lx)与被子植物蛇舌草光合速率(以O2释放量来表示)的关系。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1小时内记录到如下表所示的实验结果。请回答相关问题:
(1)在每个光照条件下,均设置1、2、3组的目的是 。
(2)在光照强度为1000lx时,细胞内合成ATP的场所有 。黑暗时,蛇舌草细胞呼吸的主要方式是 。
(3)当光强度由5000lx提高到6000lx时,限制其氧气释放量增加的环境因素主要有 。此时,RUBP的含量变化是
(4)根据上表数据,在右坐标图中画出光强度在1000lx~3000lx时光合作用产生O2量与光强度关系的柱形图。
(5)你认为还可以通过检测 来表示蛇舌草的光合速率。
【选做】
11.(9分)利用微生物分解玉米淀粉生产糖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现在野生菌株对淀粉的转化效率低,某同学尝试对其进行改造,以活得高效菌株。
(1)实验步骤:
①配置 (固体、半固体、液体)培养基,该培养基的碳源应为 。
②将 接入已灭菌的培养基平板上。
③立即用适当剂量的紫外线照射,其目的是 。
④菌落形成后,加入碘液,观察菌落周围培养基的颜色变化和变化范围的大小。周围出现 现象的菌落即为初选菌落。经分离、纯化后即可达到实验目的。
(2) 若已得到二株变异菌株Ⅰ和Ⅱ,其淀粉转化率较高。经测定菌株Ⅰ淀粉酶人催化活性高,菌体Ⅱ的淀粉酶蛋白含量高。经进一步研究发现,突变发生在淀粉酶基因的编码区或非编码区,可推测出菌株Ⅰ的突变发生在 区,菌株Ⅱ的突变发生在 区。
12. (9分) 目前人及动物用流行性感冒病毒疫苗的生产大多采用鸡胚。这种传统的方法劳动强度大,鸡胚用量大, 需要繁琐的纯化工艺去除鸡胚蛋白减少过敏反应。流感的大流行性以及新发流感的流行迫切需要一种新的疫苗生产方法。下图是一种RNA流感病毒疫苗研制流程。请回答有关的问题:
(1)流感病毒疫苗的简要操作流程如下:
图中步骤①所代表的过程是 ;步骤③可用 处理大肠杆菌,使其处于 ;检验S基因是否翻译成S蛋白的方法是 。
(2)如果要生产抗流感病毒的单克隆抗体,请你帮助完成制备单克隆抗体的主要步骤:
①用该流感病毒对小鼠进行注射,从产生免疫反应小鼠的脾脏中得到相应的B淋巴细胞;
②设法将鼠的 与B淋巴细胞融合,再用特定的选择性培养基进行筛选,得到既能 ,又能 的杂交瘤细胞;
③对上述杂交瘤细胞,还需进行 和抗体检测,经多次筛选,就可获得足够数量的能分泌所需抗体的细胞;
④将杂交瘤细胞在体内或 培养,就可以从中提取出大量的能抗该流感病毒的单克隆抗体了。
答案
一选择题
BDD DDA
二非选择题
7 .(8分)
(1)6 12 ?
(2)CO2浓度(或温度等)
(3)叶绿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4)右移 下移?
(5)上升 b
8. ( 15分 每空1分)
(1)[f ] 染色质 (2)[a] 糖蛋白 [c] 磷脂双分子层 健那绿
(3)⑤ ②和④ (4)⑤→③→①→⑥ (5)0
(6)增大 原癌基因,抑癌基因
(7)①③⑥ ,囊泡,流动性,选择透过性
9.(8分)(1)下丘脑 神经—体液 甲状腺激素
(2)自身免疫
(3) ①Ach的浓度
②防止实验结果受到原有突触小泡中Ach的干扰
③Ach的浓度不影响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到,但是会促进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 ④c
10.【答案】(10分)(1)减少(避免)实验误差(1分,其它合理答案也给分)
(2)叶绿体(类囊体)、细胞溶胶和线粒体(2分,写出其中之二得1分,写全得满分)
需氧呼吸(1分)
(3)二氧化碳浓度、温度 不变(1分)
(4)见右图(3分,标注横、纵坐标正确得1分,画对柱形图得2分)(1000是4.2;2000是10.5;3000是15.8)
(5)二氧化碳吸收量(1分)
【选做】
11.(9分)
(1)①固体 玉米淀粉
②野生菌株
③对野生菌株进行诱变(2分)
④浅色 范围大(2分)
(2)编码 非编码
12 (9分)
(1)逆转录 Ca2+ 感受态细胞 抗原一抗体杂交实验
(2)②骨髓瘤细胞 迅速大量繁殖 产生专一的抗体 ③克隆化培养 ④体外
山东省命题大赛2013届高三高考预测题(十二)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计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对组成细胞分子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核酸、酶、果糖、脂肪均含有元素C、H、0、N ②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质③对蛋白质的检测可用本尼迪特试剂,颜色呈红黄色④人体内参与信息传递的分子都是蛋白质⑤生物膜上的载体都是蛋白质⑥蛋白质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序等有关
A.①②⑤ B.②③④⑤ C.⑤⑥ D.②⑤⑥
答案:C
2.下图是ATP与ADP之间的转化图,由此可确定 ( )
A.A为ADP,B为ATP
B.能量1和能量2来源相同
C.酶1和酶2是同一种酶
D.X1和X2是同一种物质
答案:D
3.下列关于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无氧和零下低温条件有利于水果的保鲜
B.CO2的固定过程发生在叶绿体中,C6H12O6分解成CO2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
C.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细胞呼吸过程中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ATP
D.夏季连续阴天,大棚中白天适当增加光照,夜晚适当降低温度,可提高作物产量
答案:D
4.下图为人体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过程的示意图,图中①~⑥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⑤与⑥的细胞形态和功能不同,所以细胞内的 基因型不同,蛋白质的种类也不同
B.细胞的衰老与凋亡就会引起人体衰老与死亡
C.与①相比,②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增大,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增强
D.⑤⑥细胞内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为DNA―→RNA―→蛋白质
答案:D
5.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代的雄果蝇中约有1/8为白眼残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XRXr B.亲本产生的配子中含Xr的配子占1/2
C.F1代出现长翅雄果蝇的概率为3/16
D.白眼残翅雌果蝇能形成bbXrXr类型的次级卵母细胞
答案:C
6.下图为原核细胞内某一区域的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示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①②两处都有大分子的生物合成,图中DNA可以与有关蛋白质结合成染色体
B.①处有DNA-RNA杂合双链片段,②处没有DNA-RNA杂合双链片段
C.①处有DNA聚合酶参与,②处没有DNA聚合酶参与
D.①②两处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配对方式均为A和U、G和C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7、(13分)现有从生物体内提取出的五种有机物A、B、C、D、E,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已知B物质可控制C物质的合成;B物质的基本单位中含有某些种类的A物质;A物质在代谢中产生的某些中间产物——丙酮酸,可以转化为C物质的基本单位;体内过多的A、C物质可以转化为D物质。请分析回答:
(1)指出物质名称:A. ????;B. ????;C. ????;D. ????;E. ????
(2)组成物质B、E的基本单位共有 ????种。
(3)列举两种对生命活动具有调节作用的C物质:① ? ????;② ????。
(4)相同质量的物质A、C、D氧化分解,释放能量最多的是 ????,吸收氧气最多的是 ????。
(5)试从蛋白质、基因、进化角度说明生物多样性的具体原因:
①蛋白质角度: ???? ????;
②基因角度: ???? ????;
③进化角度: ???? ????。
8.(8分)请仔细观察和分析图解,并回答下列问题。其中乙图表示某高等植物细胞中基因表达的过程,箭头表示物质转移的路径和方向。
(1)甲图是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的规律,被命名为 。其中可在人体正常细胞内发生的过程有 (填序号)。
(2)乙图中rbcs基因和Cab基因的转录需要 (至少两种)等物质从细胞质进入细胞核。〔Ⅳ〕合成后,从〔Ⅱ〕 和〔Ⅲ〕 的复合物上脱落,经一系列步骤,盘曲折叠成相应基因产物,发挥作用。
(3)图中〔V〕是小型环状DNA,〔V〕上的基因表达的产物是LuS,物质〔Ⅵ〕
具有催化某种高分子物质合成的作用,在基因结构中,_________是它的结合位点。控制LuS合成的基因在遗传中 (填“能”、“不能”)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答案】(8分)(1)中心法则 ①、③、⑤(答全才给分)
9、(10分)为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将酵母菌破碎并进行差速离心处理,得到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与酵母菌分别装入A~F试管中,加入不同的物质,进行了如下实验(见下表)。
注:“+”表示加入了适量的相关物质,“-”表示未加入相关物质。
(1)会产生CO2和H2O的试管有 ????,会产生酒精的试管有 ????,根据试管 ????的实验结果可判断出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场所。(均填试管编号)
(2)有氧呼吸产生的[H],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与氧结合形成 水。2,4-二硝基苯酚(DNP)对该氧化过程没有影响,但使该过程所释放的能量都以热的形式耗散,表明DNP使分布在 ???? ????的酶无法合成ATP。若将DNP加入试管E中,葡萄糖的氧化分解 ????(填“能”或“不能”)继续进行。
10、(9分)下图中甲、乙为雌性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模式图,丙为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在分裂过程中的变化。
(1)甲图为 ????细胞,该细胞处于 ???? ????期,判断依据是 ????。
(2)乙图下一时期染色体的行为特点是 ????。让该图所示个体与双隐性类型杂交,后代基因型及其比例为 ????。
(3)甲图对应丙图的 ????段,该段前后细胞质中的mRNA明显减少,主要原因是 ???? ????。
(4)受精作用主要体现了细胞膜的哪项功能? ???? ????。
【答案】(1)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 无同源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2)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 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由纺锤丝牵引分别移向细胞
选做
11. (分)番茄果实成熟过程中,某种酶(PG)开始合成并显著增加,促使果实变红变软。但不利于长途运输和长期保鲜。科学家利用反义RNA技术(见图解),可有效解决此问题。该技术的核心是,从番茄体细胞中获得指导PG合成的信使RNA,继而以该信使RNA为模板人工合成反义基因并将之导入离体番茄体细胞,经组织培养获得完整植株。新植株在果实发育过程中,反义基因经转录产生的反义RNA与细胞原有mRNA(靶mRNA)互补形或双链RNA,阻止靶mRNA进一步翻译形成PG,从而达到抑制果实成熟的目的。请结合图解回答:
(1)若要将人工合成的完整反义基因克隆出成百上千的反义基因,可用 (写出中文名称)技术实现体外快速扩增。
(2)假设PCR反应中的初始只有一个DNA作为模板, n轮循环的产物中含有模板DNA链的DNA分子有 个、含有人工合成的DNA引物的DNA分子有 个。若DNA分子中共含900个碱基对,碱基数量满足:(A+T)/(G+C)=1/2,经5次循环,至少需要向试管中加入 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不考虑引物所对应的片段)。
(3)PCR反应中所用到的酶是 ,其具有 的特性。
(4)普通番茄细胞导入目的基因后,先要接种到诱导培养基上培养,脱分化后得到 ,再转接到分化培养基上,诱导出试管苗,然后进一步培养成正常植株。
【答案】
46、(9分)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可以大量获得针对甲型H1N1病毒的抗体,并可用于临床治疗,如图表示制备该抗体的设想,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培育转甲型H1N1病毒抗体基因牛的过程中,①过程需要的工具酶是____________,②过程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2)转甲型H1N1病毒抗体基因牛可通过分泌乳汁来生产甲型H1N1病毒抗体,在基因表达中,甲型H1N1病毒抗体基因的首端必须含有________,它是____________识别和结合的位点。③过程培养到桑椹胚或囊胚阶段,可以采用________技术,培养出多头相同的转基因牛。
(3)prG能激发细胞不断分裂,通过基因工程导入该调控基因可制备单克隆抗体,Ⅰ最可能是________细胞,Ⅱ代表的细胞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4)制备单克隆抗体也可以用动物细胞融合技术,与动物细胞融合过程不同,植物体细胞杂交在细胞融合之前要用____________________对细胞进行处理,作用是除去________。
目的基因首端必须含有启动子才能正常表达,启动子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位点;要培育相同的转基因牛应用胚胎分割技术。(3)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效应B细胞,因此Ⅰ是效应B细胞,由于prG能激发细胞不断分裂,因此prG导入效应B细胞后,效应B细胞具备
山东省命题大赛2013届高三高考预测题(十三)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计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右图表示细胞中某条生化反应链,图中E1~E5代表不同的酶,A~E代表不同的化合物。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
A.若E1催化的反应被抑制,则A的消耗速度加快
B.若E5催化的反应被抑制,则B积累到较高水平
C.若E3的催化速度比E4快,则D的产量比E多
D.若E1的催化速度比E5快,则B的产量比A多
答案:C
2.下列关于物质运输的途径,存在于造血干细胞的是
A.吸收的葡萄糖:细胞膜→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B.产生的胰岛素: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内环境
C.CO2:细胞质基质产生→细胞膜→内环境
D.DNA聚合酶:核糖体→细胞质基质→细胞核
答案:D
3.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
B.孟德尔研究豌豆花的构造,但无需考虑雌蕊、雄蕊的发育程度
C.孟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
D.孟德尔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性
答案:D
4.下列过程,哪些是发生于生物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
①性激素的合成
②抗体和抗原的特异性结合
③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
④蛋白质在消化道中的消化分解
⑤过敏反应导致血浆蛋白渗出血管,进入组织液
A.②④⑤ B.②③⑤
C.①③⑤ D.①②③
答案:D
5.某健康人在上午11点前仅进食了早餐,下图为其体内血糖浓度变化的情况,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B 点时体内分泌的胰岛素增加,A 点时体内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加
B.胰岛素能促进细胞将血糖转化成各种氨基酸
C.B 点时肝糖原开始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
D.激素只运输给靶细胞,直接参与细胞内多种生命活动
答案:C
6.下图为体液免疫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B.①过程属于感应阶段,②③过程属于反应阶段
C.效应B细胞能通过连续的有丝分裂长时间存在于生物体内,使生物体长期具有相应的免疫能力
D.切除胸腺的个体无法完成体液免疫过程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7. (8分)气孔是植物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入口,它的开闭受保卫细胞控制。保卫细胞失水,则气孔逐渐关闭,保卫细胞吸水,则气孔逐渐开放。某同学将同一部位的蚕豆叶下表皮制成临时装片,使表皮分别置于清水、0.3g/mL蔗糖溶液、0.3g/mL KNO3溶液和95%的乙醇溶液中。图15甲表示实验开始时气孔开放度,随着时间的变化,分别测定四种溶液中气孔的开放度变化,将实验结果绘制成图乙所示的四条曲线,分析回答:
(1)形成d曲线的原因是 。
(2)曲线b和曲线c对应的溶液分别是 和 。曲线b表示保卫细胞发生了 ;曲线c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气孔的变化情况是 ,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7.(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共8分)
(1)细胞已经死亡
(2)0.3g/mL蔗糖溶液 0.3g/mL KNO3溶液 失水 先关闭后开放(2分)
由于外界溶液浓度高,导致保卫细胞失水,气孔关闭,随着K+、NO被主动运输吸收,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保卫细胞吸水,气孔开放(2分)
8、(11分)根据下面甲、乙两图,回答有关植物激素的相关问题:
(1)根尖生长素可以由甲图中C区的细胞产生,主要作用于甲图中???? ????区。
(2)以赤霉素处理大麦糊粉层1 h,α-淀粉酶的mRNA就大量出现,α-淀粉酶累积速率随时间推后而显著增加,由此可见,赤霉素具有 ???? ????的作用。
(3)利用根尖产生的植物激素,如 ????或其类似物处理材料,可以明显缩短细胞周期,有利于观察有丝分裂分裂期图像;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取材最好选择甲图中 ????区的细胞;B区或者C区的细胞并不适合做质壁分离的实验是因为 ????。
(4)赤霉素促进茎的伸长主要与细胞壁的伸展性有关。有人进行了CaCl2和赤霉素对某植物种子胚轴生长速率影响的实验,结果如图乙所示。由图乙分析可知,一定浓度的CaCl2溶液对细胞壁的伸展起???? ????作用;加入赤霉素溶液的时间在图中的 ????(填“A点”、“B点”或“C点”)。
(5)下表是梯度浓度的油菜素内酯水溶液对芹菜幼苗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表中①为清水,②~⑥为浓度由低到高的五种油菜素内酯水溶液)。
请分析:该实验结果能否说明油菜素内酯对芹菜幼苗的生长具有两重性? ????。理由是 ???? ????。(3分)
【答案】 (1)B???
?(2)促进RNA和蛋白质的合成(能促进α-淀粉酶的合成)???
?(3)细胞分裂素 C 无成熟的大液泡(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4)抑制 B点??
??(5)不能 该实验结果只表明②~⑥的各种浓度均对芹菜幼苗的生长有促进作用,没有体现抑制作用(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9.(8分)近年来在防治稻田虫害方面进行了多种尝试,如①构建“稻一萍一鱼生态系统”,在该系统中,虽有危害水稻的病菌、害虫和杂草,但鱼的活动可起到除虫、松土和增氧的作用,红萍叶片内的蓝藻固氮可促进红萍和水稻生长;②培育转Bt基因抗虫水稻,减少虫害。此外,一些水稻遭遇虫害时会释放某些物质,引来天敌消灭害虫,科学家称之为稻田三重营养关系。根据上述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在稻一萍一鱼生态系统中存在的种间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稻田三重营养关系中,水稻通过_________信息引来天敌,防治害虫。
(3)若该生态系统中生物还存在如图所示的关系,E种群的能量为5.8×109 kJ,B种群的能量为1.3×108kJ,D种群的能量为1.5×108kJ,能量传递效率为10%,则A种群的能量是_________kJ。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部分。
(4)由于稻田土壤小动物活动能力 ,身体微小,因此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在进行丰富度的研究时,常用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5)后来,由于上游地区一农药厂的污染废水排入河流,造成该地农田土壤环境恶化。经过一段时间,该生态系统可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这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___;当污染停止后,在原来因污染而废弃的土地上开始的群落演替属于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捕食、竞争、寄生、互利共生
(2) 化学 (3) 3×107 对人类最有益
(4) 强 取样器取样 (5) 恢复力稳定性 次生演替
10、(14分)蚕豆染色体数目为2n=12,蚕豆根尖在19℃的条件下,一个细胞分裂周期所占时间为19.3 h。
大多数致癌物质都能提高生物的突变频率,癌症是由体细胞遗传物质的改变所引起的,吸烟者容易患肺癌,其得病率是不吸烟者的10.8倍。
某中学教师为了让学生能清晰地观察到细胞的染色体变异,需在课前制作细胞的临时装片。现有如下材料:10粒干的蚕豆种子(假设发芽率为100%)、烟草浸出液、蒸馏水及必须的实验设备和药品,请你帮助老师完成上述的课前准备工作。
(1)实验原理是 。
(2)选择蚕豆作为实验材料最可能的原因是 。
(3)简要补充实验课前准备工作过程中的3个主要步骤
① ;
② ;
③ 。
(4)用光镜检查染色体时,应找到处于细胞分裂周期中的 期的细胞。
(5)蚕豆根尖的培养至少需要 h。
答案
(1)利用烟草叶细胞中的诱变物质引起根尖细胞的遗传物质(染色体)变异
(2)染色体数目少,容易观察
(3)①加蒸馏水让种子吸水膨胀、生根发芽
②将生根的蚕豆幼苗分成两等份,一份放入蒸馏水中继续培养,另一份转移到烟草浸出液中培养
③按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要求制作装片
(4)中 (5)19.3
选做
11.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学燃料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1)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________、________方法从油料作物中提取。
(2)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3)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________法直接计数;从微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________,以确定其应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________技术使脂肪酶能够重复使用。
(4)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________技术。
答案
(1)压榨 萃取(注:两空顺序无先后)
(2)碳源 高压蒸汽灭菌
(3)显微镜直接计数 酶活性(或酶活力) 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
(4)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1分)
30、干扰素能抵抗所有病毒引起的感染,对治疗癌症及白血病也有一定疗效。传统的干扰素生产方法是从人的淋巴细胞中提取,每升人的血液只能提取0.05干扰素。科学家用基因工程方法在酵母菌细胞内获得了干扰素(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过程a需要的物质是 。
(2)过程b需要的物质是 ,若此过程中干扰素基因的黏性末端是,则质粒上与之相对应的黏性末端是 。
(3)人的抗病毒干扰素基因能嫁接到质粒的DNA分子中去,这说明了:
。
(4)图中X的名称是 ,它的组成除了目的基因外,还必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转基因成果不断涌现,有人为之振奋,有人为之担忧。请从正反两个方面作简要分析。
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1分)
(2)DNA连接酶;
(3)他们的DNA分子组成成分相同,结构相似并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4)基因表达载体(重组质粒、重组载体) ; 标记基因、启动子、终止子
(5)通过DNA成功重组和转移,可培育具全新性状的转基因动植物和各种DNA重组微 生物,造福于人类;
大量转基因生物的出现有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有可能产生新的致病菌,有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山东省命题大赛2013届高三高考预测题(十四)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计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科学家在细胞中发现了一种新的线粒体因子——MTERF3,这一因子主要抑制线粒体DNA的表达,从而减少细胞能量的产生。此项成果将可能有助于糖尿病、心脏病和帕金森氏症等多种疾病的治疗。根据相关知识和以上资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线粒体DNA也含有可以转录、翻译的功能基因
B.线粒体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不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
C.线粒体因子MTERF3直接抑制细胞呼吸中酶的活性
D.糖尿病、心脏病和帕金森氏症等疾病可能与线粒体功能受损相关
2、古诗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下列关于组成“蚕丝”的主要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它的基本组成单位的通式为-CO-NH-
B.它的形成过程中有水产生
C.蚕丝服装适宜用加酶洗衣粉清洗
D.它一定含有的化学元素是C、H、O、N、P、Fe
3、某多肽链为199肽,其分子式为CxHyNAOBS2(A>199、B>200),并且由下列5种氨基酸组成。那么该多肽彻底水解后将会得到赖氨酸、天冬氨酸各多少个?( )
A.A-199、(B-200)/2 B.A-200、B-200
C.A-199、(B-199)/2 D.A-200、(B-200)/2
4、在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过程中,既有[H]又有ATP产生的是( )
①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 ②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 ③有氧呼吸第一阶段
④有氧呼吸第二阶段 ⑤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②④⑤
5、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裂间期细胞没有生长现象
B.机体内所有的细胞都有细胞周期
C.抑制DNA的复制,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
D.细胞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
6、不良的生活习惯会对身体产生不利影响,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烟草中含有多种化学致癌因子,吸烟使致癌几率提高
B.吸烟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缺失,导致正常细胞癌变
C.癌细胞容易侵袭机体周围正常组织,说明癌细胞易发生转移
D.癌细胞因膜上的蛋白质改变,易被效应T细胞识别而裂解
二非选择题
7、(8分)在一定实验条件下,测得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氧气浓度为15%)、呼吸作用速率与氧气浓度之间的关系及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速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了 、 两种物质。(2)影响图甲中a曲线A点上下移动的外界因素主要是 ;图乙中细胞呼吸有关曲线的数据需在 条件下测量。?
(3)由图可知,40℃时,植物体 (填“能”或“不能”)显示生长现象;而5℃时的状态可用图甲中 (填“A、B”或“C”)点表示。
(4)用大棚种植蔬菜时,白天应控制光强为 点对应的光照强度,温度为 ℃最佳。
8、(8分)在一个远离大陆且交通不便的海岛上,居民中有66%为甲种遗传病(基因为A、a)致病基因携带者。岛上某家族系谱中,除患甲病外,还患有乙病(基因为B、b), 两种病中有一种为血友病,请据图回答问题:
(1) 病为血友病,另一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在 染色体上,为 性遗传病。
(2)Ⅲ—13在形成配子时,在相关的基因传递中,遵循的遗传规律是: 。
(3)若Ⅲ—11与该岛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子结婚,则其孩子中患甲病的概率为 。
(4)Ⅱ—6的基因型为 ,Ⅲ—13的基因型为 。
(5)我国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若Ⅲ—11与Ⅲ—13婚配,则其孩子中只患一种病的概率为 。
9、(7分)下图为绿色植物新陈代谢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蔬菜大棚所利用的薄膜为绿色,则影响 过程;如果将蔬菜大棚与家畜的圈栏相通,有利于_ _ 过程的进行(填数字)。
(2)如果突然停止光照,_ ___过程(填数字)马上停止,但②过程并非立刻停止,请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 。
(3)①一④过程都有能量代谢,其中伴随ATP水解的过程是_ _(填数字),能将大部分能量转变成热能的过程是 _ _ (填数字)。
(4)夜晚适当降低温度能提高蔬菜产量,主要是影响了过程 _ ___(填数字)。
10、(8分)赤霉素是一种植物激素,具有促进种子萌发和发芽,促进茎和叶片生长,影响根的生长和分化等生理作用。请回答问题。
(1)将赤霉菌培养液喷洒到水稻幼苗上,水稻患恶苗病(植株疯长);科研人员分析出赤霉菌培养液中有以上效应的物质是赤霉素。①上述实验的结论是 。②通过以上实验能证明赤霉素是植物激素吗? 。为什么? 。
(2)有同学通过查找资料发现,赤霉素能解除远红光对莴苣种子萌发的抑制,提高莴苣种子的萌发率。现提供能产生红光和远红光的光源,足够的莴苣种子,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暗箱等材料用具。请设计实验验证赤霉素能提高莴苣种子的萌发率。
实验步骤: A.在暗箱中,应选择 光源照射莴苣种子。
B.将照射过的种子在暗箱中均分为两组并编号,一组不作处理,另一组用 进行处理。
C.继续置暗箱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记录萌发情况。
实验结果:若 ,说明赤霉素能解除远红光对莴苣种子萌发的抑制,提高莴苣种子的萌发率。
选做
11.某小组同学为了调查湖水中细菌的污染情况而进行了实验。实验包括制备培养基、灭菌、接种及培养、菌落观察计数。请回答与此实验相关的问题。
(1)培养基中含有的蛋白胨、淀粉分别为细菌培养提供了________和________。除此之外,培养基还必须含有的基本成分是 。
(2)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灭菌,常采用的方法分别是 。
(3)为了尽快观察到细菌培养的实验结果,应将接种了湖水样品的平板置于________中培养,培养的温度设定在37 ℃。要使该实验所得结果可靠,还应该同时在另一平板上接种 作为对照进行实验。
(4)培养20小时后,观察到平板上有 ,如果其总数越多,则说明 。
(5)如果提高培养基中NaCl的浓度,可以用于筛选耐________细菌,这种培养基被称为______________。
12.大肠杆菌pUC118质粒的某限制酶唯一酶切序列,位于该质粒的lacZ基因中,lacZ基因中如果没有插入外源基因,lacZ基因便可表达出?-半乳糖苷酶,当培养基中含有IPTG和X-gal时,X-gal便会被?-半乳糖苷酶水解成蓝色,大肠杆菌将形成蓝色菌落;如果lacZ基因中插入了外源基因,带有pUC118质粒的大肠杆菌便不能表达?-半乳糖苷酶,培养基中的X-gal不会被水解成蓝色,大肠杆菌将形成白色菌落。pUC118还携带了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下图是利用lacZ基因的插入失活筛选重组质粒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作为受体大肠杆菌应_____________(填“含有”或“不含有”)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以方便筛选已导入重组质粒的受体大肠杆菌。取用氯化钙溶液处理(增加其细胞壁的通透性)过的受体大肠杆菌,置于试管Ⅱ中,完成基因工程操作的 步骤(具体步骤)。如果受体细胞是植物细胞,则通过 转化作用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因为其Ti质粒中的T—DNA有 特点。
(2)图中的选择培养基中除含有大肠杆菌必需的葡萄糖、氮源、无机盐、水、生长因子等营养物质外,还应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用以筛选导入了重组质粒的受体大肠杆菌。
(3)将上述处理后的大肠杆菌置于图中选择培养基上培养,以检测受体大肠杆菌是否导入
重组质粒,请预测菌落的颜色,并分析结果:
① 。
② 。
答案
一选择题
CBA BDB
二非选择题、
7.(1)ATP [H](NADPH) (2)温度 无光(或黑暗)(3)不能 B
(4)C 25
8.
(1)乙 常 隐 (2)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3)11% (4)AaXBXb aaXbXb (5) 1/2
9.(每空1分,共7分)
(1) ① ②
(2) ① 过程①产生的ATP和[H]还有剩余,使过程②可以继续进行一段时间
(3)②、④ ③ (4)③
10、(共8分)
(1) ①赤霉素能引起植物疯长(恶苗病)
②不能 因为实验没有证明植物也能产生赤霉素(2分)
(2) A.远红光 B.适宜浓度的赤霉素 C.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处理的一组种子萌发率显著大于不处理的一组(2分)
11、(1)氮源 碳源 水和无机盐 (2)高压蒸汽灭菌、干热灭菌法
(3)恒温培养箱 无菌水
(4)形态和颜色不同的菌落 湖水样品中有多种细菌,污染程度越重
(5)盐(或:NaCl) 选择培养基
12.(1)不含 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农杆菌 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且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DNA上
(2)IPTG、X-gal和氨苄青霉素
(3)①如果长出蓝色菌落,说明没有与目的基因重组的质粒已转入受体菌(或说明重组质粒没有导入受体大肠杆菌)
②如果长出白色菌落,说明重组质粒已导入受体大肠杆菌
山东省命题大赛2013届高三高考预测题(十五)
一选择题 (本题包括6小题,共计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某XY型性别决定的雌雄异株植物,其叶片有阔叶和窄叶两种,且该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三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
杂交组合
亲代表现型
子代表现型及株数
父本
母本
雌株
雄株
1
阔叶
阔叶
阔叶234
阔叶119 、窄叶122
2
窄叶
阔叶
阔叶83、窄叶78
阔叶79 、窄叶80
3
阔叶
窄叶
阔叶131
窄叶127
对上表有关表格数据的分析,错误的是( )
A、根据第l组实验可以确定阔叶为显性B、仅根据第②组不能确定叶形的遗传方式为伴性遗传
C、第2组母本为杂合子D、第l组子代的阔叶雌株全为纯合子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下图中哪个过程?( )
A.① B.② C.③ D.④
3、用生长素类似物除草,其原理与下列实验相似的一项是( )
A.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涂在未受粉的蕃茄花蕾上,培育出无子蕃茄
B.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扦插的枝条生根
C.植物的顶端优势现象
D.茎的背地性生长
4、下列物质,在血浆中都能找到的有 ( )
A.甲状腺激素、氧、尿素、血浆蛋白 B.氨基酸、麦芽糖、二氧化碳、钠离子
C.蛋白酶、钙离子、脂肪、葡萄糖 D.呼吸酶、脂肪酸、载体、胆固醇
5、某人因外伤导致下丘脑受损,那么会导致( )
①细胞外液渗透压发生变化 ②体温发生变化 ③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发生变化
A.①③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
6、用某种大小相似的绿色植物叶片,分组进行光合作用实验:已知叶片实验前重量,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h,测其重量变化,立即再光照1h(光强度相同),再测其重量变化。得到如下结果:
组别
一
二
三
四
温度/℃
27
28
29
30
暗处理后重量变化/mg
-1
-2
-3
-1
光照后与暗处理前重量变化/mg
+3
+3
+3
+1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该轮藻呼吸作用酶的最适温度约为29℃
B.光照时,第四组轮藻合成葡萄糖总量为3mg
C.光照时,第一、二、三组轮藻释放的氧气量相等
D.光照时,第四组轮藻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二非选择题
7. (10分)下图是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分析:(中括号中填标号)
(1)比较该图AB两部分,高等动物细胞内不含有的细胞器有 (填标号)。若B是衣藻细胞,其细胞质中的细胞器除图中所示外,还应有 。若B是蓝藻细胞,其细胞质中的细胞器则只有 。
(2)若A是人的大腿肌肉细胞,在进行长跑的过程中,大腿肌肉感到酸痛,是因为此细胞的
[ ] 中产生使肌肉细胞疲劳的物质。若B细胞线粒体中产生的一个CO2 扩散进入一个相邻细胞进行光合作用,则该CO2分子穿过的磷脂分子共 层。
(3)图中能进行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有 (按由小到大次序填标号)。
(4)A细胞若为癌细胞,同正常细胞相比,除了能无限增殖外,其结构[5]发生的变化是 ,导致其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
(5)图B所示若是紫色洋葱鳞片叶细胞的一部分,则色素主要存在于[ ]。
8. (10分)有些基因不位于性染色体上,但它所影响的特殊性状只在某一种性别中出现。控制雄鸡、母鸡羽毛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通常母鸡的羽毛是宽、短、钝且直的,叫母羽,雄鸡的羽毛细、长、尖且弯曲,叫雄羽,所有的母鸡都是母羽的,但雄鸡也可以是母羽;雄羽只有雄鸡才有。
用杂合的母羽雄鸡与杂合的雌鸡做亲本进行相交,所有子代都成活,发现子代中的母鸡都为母羽,而雄鸡则呈现母羽:雄羽=3:l的比例。则母羽与雄羽这一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 。如果用h+表示显性基因,h表示隐性基因,则亲本的基因型为 。
(2)在子代中,母鸡的基因型为 ,雄鸡的基因型为 。
(3)上述现象表明 作为一种内部的环境因素可以影响基因的表达。
9. (11分)赤霉素是一种植物激素,具有促进种子萌发和发芽,促进茎和叶片生长,影响根的生长和分化等生理作用。请回答问题。
(1)将赤霉菌培养液喷洒到水稻幼苗上,水稻患恶苗病(植株疯长);科研人员分析出赤霉菌培养液中有以上效应的物质是赤霉素。①上述实验的结论是 。②通过以上实验能证明赤霉素是植物激素吗? 。为什么? 。
(2)有同学通过查找资料发现,赤霉素能解除远红光对莴苣种子萌发的抑制,提高莴苣种子的萌发率。现提供能产生红光和远红光的光源,足够的莴苣种子,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暗箱等材料用具。请设计实验验证赤霉素能提高莴苣种子的萌发率。
实验步骤: A.在暗箱中,应选择 光源照射莴苣种子。
B.将照射过的种子在暗箱中均分为两组并编号,一组不作处理,另一组用 进行处理。
C.继续置暗箱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记录萌发情况。
实验结果:若 ,说明赤霉素能解除远红光对莴苣种子萌发的抑制,提高莴苣种子的萌发率。
10、(10分)图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请回答:
⑴A→E和E→B过程中,碳分别以 和 形式流动的。
⑵写出图中含有四个营养级的食物链。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⑶在物质循环的过程中,同时伴随着 。若D有1000㎏,则B最多可增重 ㎏。
⑷若考虑葡萄糖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及有氧呼吸的原料,则E在黑暗条件下,每小时释放出44mg的CO2,而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每小时释放出的64mg的O2。那么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经过10小时后,E可积累的葡萄糖为 mg。
⑸若由于某种原因导致C种群大量减少,B和D种群数量随即发生的变化是 。
⑹分解者是图中的 (填字母)。
选做
11.(10分)商品化植酸酶主要来自微生物,首先筛选出产酶的菌株,然后制备植酸酶,请根据下面的流程图回答问题:
(1)Ⅰ中的主要成分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中包含哪些成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一种纯化得到植酸酶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10分)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1)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2)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O2以维持细胞呼吸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 _____。
(3)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______ _________。
(4)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______________;获得转基因母牛后,如果_______ _____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5)基因工程中进行基因操作一般要经过的四个步骤是①提取目的基因,②目的基因与载体结合,③ ,
④ 。
答案
一选择题
DAC ACC
二非选择题
7. (10分)
(1)⑨⑩ 中心体 核糖体
(2)[②]细胞质基质( 2分缺一错一不给分) 12
(3)③⑥⑩
(4)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得细胞间黏着性减小 (2分)
(5)[⑨]
8. (共10分)
(1)母羽(1分) h+h(1分)
(2)h+h+、h+h、hh(3分) h+h+、h+h、hh(3分)
(3)性别(或性激素)(2分)
9. (共11分)
(1) ①赤霉素能引起植物疯长(恶苗病)(2分)
②不能 因为实验没有证明植物也能产生赤霉素(3分)
(2) A.远红光 B.适宜浓度的赤霉素 C.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处理的一组种子萌发率显著大于不处理的一组(3分)
10. (10分)⑴ CO2 含碳有机物
⑵ E→D→C→B (2分)
⑶ 能量流动 40
⑷ 600
⑸ B减少 , D增多(2分)
⑹ F
11. (1)小分子杂质 含植酸酶等多种蛋白质
(2)凝胶色谱法 根据蛋白质之间分子大小、吸附性质等差异进行纯化(或电泳法 根据蛋白质之间电荷、分子大小等差异进行纯化)
12.(10分)(1)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 获能
(2)CO2 培养液(基)的pH
(3)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
(5)③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④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
山东省命题大赛2013届高三高考预测题(十六)
一选择题 (本题包括6小题,共计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关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膜、核膜、各种细胞器膜及某些病毒的囊膜都含有脂质、蛋白质
B.同一个体的不同体细胞中,核酸分子相同,蛋白质不完全相同
C.在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中,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及叶绿体基质都能生成ATP
D.蓝藻细胞中在遗传上有一定自主性的细胞器包括线粒体和叶绿体
2、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关于水与生命活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休眠或越冬的生物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上升
B.对植物而言,水主要用于光合作用等生理过程
C.夏季,人在高温作业或剧烈运动后要喝淡盐水是为了补充水分和降温
D.人的体液不断进行新陈代谢,其中水的吸收是通过渗透作用完成的
3、下列属于生态系统功能过程描述的是( )
①生产者的遗体、残枝、败叶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经其呼吸作用消耗;
②在植物→鼠→蛇这条食物链中,鼠是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③蜜蜂发现蜜源时,就会通过“跳舞”动作“告诉”同伴去采蜜;
④根瘤菌将大气的氮气转化成为无机氮的化合物被植物利用,最后重新回到大气中。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4、下列有关正常动物体细胞有丝分裂间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分裂间期发生DNA复制 B.分裂间期有蛋白质合成
C.分裂间期有RNA合成 D.分裂间期有逆转录发生
5、在天气晴朗的早晨,摘取一植物叶片甲,于105℃下烘干,称其重量;到黄昏时再取同一植株着生位置与叶片形状都与甲基本相同的叶片乙。同样处理,称其重量,其结果是
A.甲叶片比乙叶片重 B.乙叶片比甲叶片重 C.两叶片重量相等 D.不一定
6、下列有关染色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体细胞,故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B.减数第一次分裂,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C.减数第一次分裂,非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交叉互换导致基因重组
D.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种物质的不同形态,洋葱表皮细胞中一般以染色质状态存在
二非选择题
7.(10分)下图中曲线A表示某人在短时间内剧烈运动及其前后的实际耗氧量,曲线B是根据其运动量的大小计算出的耗氧量理论值,请据图回答:
(1)在2~3 min时,曲线A大大低于曲线B,这是因为人体此时能量的供应来自于_________和体内储存的高能物质的分解等生理过程。
(2)在3~10 min时,曲线A大大高于曲线B,表明肌肉疲劳的恢复过程需要________。
(3)研究发现,运动中在血糖浓度下降的同时,血液中脂肪酸浓度也下降,原因是_________。
(4)运动中骨骼肌的血流量增加,可使骨骼肌细胞及时获得_______________,加快代谢废物的运输;同时皮肤的血流量也增加,这样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
(5)运动中骨骼肌细胞产生的大量乳酸,绝大部分随血液进入肝脏,在肝细胞中转变成其他物质,其意义是有利于______________。
8.(10分)右图是患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和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据图回答:
⑴据查3号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则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上,为______性遗传。
⑵ 1号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7号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10号不携带致病基因的几率是____________。
⑷ 3号和4号婚配,所生后代既患甲种病又患乙种病女孩的几率是____________。
⑸若8号和11号婚配,出生只患甲种病女孩的几率是____________。
9.(9分)下图表示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细胞及它们分泌的激素之间的关系。?
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激素A是 。?
(2)当体内缺乏 元素时,将导致激素C的合成受阻,该元素进入甲状腺细胞的运输方式是 。?
(3)人遭遇危险而情绪紧张时,血液中激素C的含量将 ,这是由于激素A、B的含量 所致。这种生理过程是由 共同调节的。?
(4)如果激素C的合成量过多时,激素A、B含量的变化趋势是下降。
这是一种 调节机制。
10.(12分)黄河三角洲是河、海、陆三者交互作用形成的湿地生态系统,资源丰富,水库、稻田等人工湿地。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浅海湿地的各种生物共同构成一个____________,沼泽湿地的主要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调查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柽柳的种群密度常用______________法。
(3)为探究湿地植物菖蒲对污水的净化作用,某研究小组测定了4种水样的BOD(即微生物分解水中有机物所需要的氧气量)和总含氮量;菖蒲水培15天后,再次测定了4种水样的BOD和总含氮量,结果如下表:
测定指标
A水样
B水样
C水样
D水样
BOD
(mg/L)
培养前
247
139
150
60
培养后
51
45
49
50
总含氮量
(mg/L)
培养前
54
55
53
20
培养后
19
19
19
19
① 4种水样中有机污染物浓度最高的是____________。D水样在实验中起___________作用。
② 湿地生态系统能够有效缓解水体富营养化,其根本原因是菖蒲对___________的吸收,其吸收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影响吸收速度的内部因素包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
11.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9分)
生物技术实践与人们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也为许多学生将来就业奠定了知识基础 和能力基础。请回答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实践中的问题。
(1)无菌技术主要通过消毒和灭菌来避免杂菌的污染。常用的灭菌方法有 灭菌、干热灭菌和 灭菌。
(2)在果醋、泡菜的制作过程中,需要氧气的是 ;在制作果醋过程中,榨取的果汁非常浑浊,解决的方法是 。
(3)进行菊花组织培养的基本实验操作步骤是:制备MS固体培养基、 、接种、培养、移栽、栽培。花药离体培养时,选择 期的花粉能提高诱导成功率,确定花粉发育时期最常用的染色方法是 。花药经脱分化产生胚状体还是愈伤组织主要取决于培养基中 。
《现代生物科技》
12. (9分)2001年11月25日,美国先进细胞技术公司利用成人细胞首次克隆出人类早期胚胎,消息公布后,引起全世界的轩然大波;11月29日,中国卫生部明确表示:中国不赞成、不支持、不接受任何克隆人实验,赞成以治疗和预防疾病为目的的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但研究必须是有序的,并要在有效监控条件下进行。试回答:
⑴高等动物的克隆方法一般是:供体(被克隆个体)的体细胞的 + 去核卵细胞 重组细胞 早期胚胎 个体:①“多利”采用了上述技术路线,一般认为这种生殖(繁殖)方式是___________生殖。
②a是______过程。 A.有丝分裂 B.细胞融合 C.体外受精 D.细胞杂交 ③ b过程在离体条件下进行,除了营养和适宜电脉冲刺激之外,至少还需要_____________ ___ _等3个条件;c过程应用了___ _____技术 ④克隆技术的突破说明了 。 ⑤ “胚胎干细胞”是指胚胎发育初期具有无限增殖能力和全能分化能力的细胞。中国科学家利用牛胚胎干细胞改进了克隆技术,培育出多头克隆牛,使得工厂化生产克隆动物成为可能,其方法可能是:供体牛的细胞核+去核卵细胞→ → → →许多克隆牛 ⑵全世界轩然大波,中国卫生部反对克隆人。为什么 ? ( ) A.克隆立法相对滞后 B.如果克隆人早期胚胎的试验不加控制地进行下去,克隆人终将涎生 C.克隆人一旦出生,整个人伦方面观念化的东西都被推翻,同时会带来人种优化、宗教混乱等
社会政治问题 D.克隆技术并不绝对成熟,不能保证克隆出无缺陷的人 E.大力推广克隆技术对保持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答案
一选择题
ADB DBD
二非选择题
7.(10分)(1)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2)氧气(或有氧呼吸提供能量)
(3)脂肪酸氧化分解供能
(4)氧气和营养物质 皮肤散热
(5)物质的充分利用
8.(10分)⑴ X;隐
⑵ AaXBXb; AaXBXb
⑶ 1/3
⑷ 0
⑸ 1/36
9.(9分)(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2分)
(2)碘 主动运输?
(3)增加 增加 神经和体液(激素) (2分)
(4)(负)反馈
10.(12分)
(1)生物群落(2分) 信息传递
(2)样方
(3)①A 对照 ②N等无机盐离子(2分) 主动运输(2分) 载体 能量
选做
11.( 9分)
(1)灼烧 高压蒸汽
(2)果醋 用果胶酶处理
(3)外植体消毒 单核 醋酸洋红法 激素的种类及其浓度配比(2分)
12.(9分)(1) ①无性 ② B ③ 适宜温度、pH、水环境 胚胎移植 ④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卵细胞质具有使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去分化的能力。 ⑤胚胎干细胞 胚胎分割 移植 (2)ABCD
山东省命题大赛2013届高三高考预测题(十七)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计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高等植物细胞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中均能发生基因的表达
B.细胞中膜蛋白的形成与内质网无关
C.叶绿体产生的ATP可以为细胞各种生理活动提供能量
D.吡罗红和甲基绿混合染色剂使细胞质区域染成红色
2.AUG是甲硫氨酸的密码子,又是肽链合成的起始密码子,但人体血清白蛋
白的第一个氨基酸并不是甲硫氨酸。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转运甲硫氨酸的tRNA其反密码子为AUG
B.血清白蛋白和线粒体中的蛋白质修饰加工的场所是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C.血清白蛋白中一定不含甲硫氨酸
D.编码血清白蛋白的基因突变可能不影响血清白蛋白的功能
3.下图为某动物细胞分裂图像,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甲细胞在进行有丝分裂,此时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8
B.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甲、乙、丙细胞,且乙细胞中的①和②同属一个染色
体组
C.如果P为X染色体,则Q一定是Y染色体
D.染色体P和Q 上的基因,在亲子代传递中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4.1952年“噬菌体小组”的赫尔希和蔡斯研究了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在侵染细菌过程中的功能,实验数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细胞外的32P含量有30%,原因是有部分标记的噬菌体还没有侵染细菌或由于侵染时间过长,部分子代噬菌体从细菌中释放出来
B.实验结果表明当搅拌时间足够长以后,上清液中的35S和32P分别占初始标记噬菌体放射性的80%和30%
C.图中被侵染细菌的存活率始终保持在100%,说明细菌没有裂解
D.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时间要适宜,时间过长,子代噬菌体从大肠杆菌体内释放出来,会使细胞外32P含量增高
5.下图为某家族甲(基因为A、a)、乙(基因为B、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其中一种为红绿色盲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Ⅱ6的基因型为BbXAXa
B.如果Ⅱ7和Ⅱ8生男孩,则表现完全正常
C.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乙病为红绿色盲症
D.若Ⅲ11和Ⅲ12婚配其后代发病率高达2/3
6.核电站泄漏的高浓度放射性物质可能导致高等生物产生变异,由此原因导致的变异类型最不可能包括
A.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
C.染色体结构变异 D.染色体数目变异
二非选择题
7、(每空1分,共8分)下图是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被称为????? ???????? ,④是在真核细胞的??? ?????? ?(具体场所)进行。
(2)图中产生ADP的场所是 ,该生理过程中,伴随的能量变化是 。
(3)图中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中,生成的物质和消耗的物质可互为供给利用的除了糖以外,还有 。
(4)综合③④⑤过程可以看出,细胞氧化分解释放能量与体外有机物燃烧释放能量所不同的特点是 。
(5)图中很多重要的步骤是在生物膜上进行的,这体现出生物膜系统的两个重要功能是:
① 。
② 。
8.(11分)下图甲表示由磷脂分子合成的人工膜的结构示意图,下图乙表示人的红细胞膜的结构示意图及葡萄糖和乳酸的跨膜运输情况,图丙中A为1 mol/L的葡萄糖溶液,B为1mol/L的乳酸溶液,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在水中磷脂分子排成双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中,葡萄糖和乳酸跨膜运输的共同点是都需要_____________,如果将图乙所示细胞放在无氧环境中,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跨膜运输不会受到影响,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如果用图甲所示人工膜作为图丙中的半透膜,则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
__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右侧液面;如果在图甲所示人工膜上贯穿上图乙的蛋白质①,再用作图丙的半透膜,则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___________右侧液面;如果此时用图乙的蛋白质②替换蛋白质①,再进行试验,则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___________右侧液面。
(4)某些药物大分子不容易被细胞吸收,但如果用图甲所示人工膜包裹后再注射则更容易进入细胞,此实例可说明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性;当细胞衰老时,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_____________。
(5)图丁中①为信号分子,与靶细胞细胞膜上的_________结合,结构②的组成成分____________。
9.(11分,每空1分)某雌雄同株植物花的颜色由两对基因(A和a,B和b)
控制,A基因控制色素合成(A:出现色素,AA和Aa的效应相同),该色素随
细胞液PH降低而颜色变浅。其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见下表。
基因型
A—Bb
A—bb
A—BB aa___
表现型
粉色
红色
白色
(1)B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可能位于________上,该蛋白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BB和Bb的效应________________。
(2)纯合白色植株和纯合红色植株作亲本杂交,子一代全部是粉色植株。亲本杂交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探究两对基因(A和a,B和b)是否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某课
题小组选用了AaBb粉色植株自交实验。
①实验步骤:
第一步:粉色植株(AaBb)自交。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可能的结果(不考虑交叉互换)及相应的结论:
a.若子代植株花色为粉色:白色=1:1,则两对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在A图中图示。
b.若子代植株花色为_____,则两对基因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在B图中图示。
c.若子代植株花色为_____,则两对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在C图中图示。
竖线(|)表示相关染色体,请用点(·)表示相关基因位置,在下图圆圈中画出a、b、c三种情况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4)若上述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粉色植株(AaBb)自交后代中,子代白色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
10.(11分)下图甲是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丙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一○一<”表示从树突到细胞体,再到轴突末梢(即一个完整的神经元模式图)。据图回答:
(1)甲图中f表示的结构是 ,乙图是甲图中 (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乙图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 。
(2)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 。兴奋能由B传到A吗?并给出原因 。
(3)丙图是甲图的一段,如丙图所示,如果在电极a的左侧给一适当刺激,此时a、b之间会产生电流,其方向是???????????? ;电流计c的指针会发生 次方向???? ? (填“相同”或“相反”)的偏转。
(4)图乙中神经递质由A细胞合成,经过 包装加工,形成突触小包,突触小包再与 融合,通过A细胞的胞吐作用,进入突触间隙。
(5)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引起B细胞产生 ,使突触后膜的电位发生变化。
选做
11.【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8分)
微生物在人们的生活生产中无处不在,为人们生活增添了诸多乐趣。
(1)很多家庭都会酿酒。
①酿酒时先将米煮熟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②冷却到30℃后才能加药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③如果时常开坛盖舀酒,不久酒就会变酸,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的臭豆腐驰名中外,历史悠久。臭豆腐外观青色,“闻着臭,吃着香”。在臭豆腐的制备过程中,常用的微生物主要是________,在此过程中,豆腐相当于微生物生长的________。
(3)在腌制泡菜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______,用水封坛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欲检测泡菜在腌制过程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含量,使用检测试剂后颜色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2.【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8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根据需求来改造生物的性状。如图是利用奶牛乳汁生产人类血清白蛋白的图解,据图回答问题。
(1)在此过程中涉及到的细胞水平现代生物技术手段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②进入③之前要用________________等工具来构建基因表达载体,能实现②进入③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3)图中①一般经 处理可以得到③,从③到④的过程中一般利用去核后未受精的卵细胞作为受体,而不用普通的体细胞,原因是 。
(4)把⑤送入⑥的最佳时期是 。
(5)如果②的数量太少,常用________的方法。要实现⑦批量生产血清白蛋白,则要求③的性染色体是________。
答案
一选择题
DDC ACA
二非选择题
7、【答案】
(1) C02固定, 线粒体内膜。
(2)叶绿体基质 ATP中活泼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3) Ⅱ与V(或02).Ⅲ与Ⅶ(或C02).H20(2分)。
(4)能量逐步释放出来
(5)①为酶提供了大量的附着位点,为反应提供了大量的场所
②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各种化学反应互不干扰,保证了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
8 .(1)磷脂分子有亲水的头部和疏水的尾部
(2)载体蛋白 葡萄糖和乳酸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是协助扩散不需要能量而红细胞主动运输排出乳酸所需能量由无氧呼吸提供
(3)等于 低于 低于
(4)一定的流动 降低
(5)受体 糖蛋白
9.(11分,每空1分)
(1)液泡膜 将H+运输进液泡 不同 (2)AABB×AAbb aaBB×AAbb
(3)①观察并统计子代植株花的颜色和比例
②b粉色:红色:白色=6:3:7 c 粉色:红色:白色=2:1:1
(4)5
10.(12分)
(1)感受器 d 细胞体膜或树突膜;
(2)神经递质 不能,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出后膜;
(3)b→a ?两 相反;
(4)高尔基体 突出前膜 ;
(5)兴奋或抑制
11.(8分)
(1)①杀灭其他杂菌,使淀粉发生一定程度的水解
②太高的温度会抑制甚至杀死酵母菌
③醋酸菌在有氧条件下,将酒精氧化为醋酸
(2)毛霉 培养基
(3)乳酸菌 制造缺氧环境 出现玫瑰红色
12.(8分)
(1)核移植技术、动物细胞培养
(2)限制酶、DNA连接酶和运载体(至少写出两个) 显微注射法
(3)胰蛋白酶 卵细胞大易操作、分化程度低,体细胞的细胞核在卵细胞质中才能表现出全能性
(4)桑椹胚和囊胚
(5)PCR技术扩增 XX
山东省命题大赛2013届高三高考预测题(十八)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计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细胞知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①乳酸菌、圆褐固氧菌、酵母菌等生物细胞中都含有细胞膜、核糖体和遗传物质DNA
②影响线粒体功能的毒素会阻碍根吸收矿质离子,同时也会明显影响根对水分的吸收
③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有所差异,导致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
④蛙的红细胞、人脑细胞、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并不都有细胞周期,但化学成分都不断更新
⑤胰岛B细胞、B淋巴细胞中都不含有胰高血糖素基因
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2.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实验结果显示:色素含量最少的是呈橙黄色的胡萝卜素
B.斐林试剂使用时要先把甲液(0.1g/mL的NaOH溶液)和乙液(0.01g/mL的CuSO4溶液)混合均匀
C.分生区的各细胞是独立分裂的,因此可选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
D.脂肪的鉴定实验中需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苏丹Ⅳ染成橘黄色的脂肪滴
3.下列各项中,与植物激素调节功能相符的一项是( )
A.细胞分裂素促使果皮细胞转变成与母本相同的基因型
B.在形成无子番茄的过程中生长素改变了植株的遗传物质
C.乙烯广泛存在于植物多种组织,主要促进果实的发育
D.植物组织培养形成根芽时受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影响
4.如图表示绿色植物体内某些代谢过程中物质的变化,A、B、C分别表示不同的代谢过程。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水参与C中第二阶段的反应
B.B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进行
C.A中产生的O2,参与C的第二阶段
D.X代表的物质从叶绿体的基质移向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
5. 在小鼠的一个自然种群中,体色有黄色(Y)和灰色(y),尾巴有短尾(D)和长尾(d),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任取一对黄色短尾个体经多次交配,F1的表现型为:黄色短尾:黄色长尾:灰色短尾:灰色长尾=4:2:2:l。实验中发现有些基因型有致死现象(胚胎致死)。以下说法错误的
A.黄色短尾亲本能产生4种正常配子 B.F1中致死个体的基因型共有4种
C.表现型为黄色短尾的小鼠的基因型只有1种
D.若让F1中的灰色短尾雌雄鼠自由交配,则F2代中灰色短尾鼠占2/3
6.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体等,实现其维持稳态的作用
B.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被激活并进行分裂
C.兴奋在两个神经元间传递过程中,不会出现膜的转移和融合
D.激素起作用后即被灭活,故机体需源源不断产生,以维持其含量的动态平衡
二非选择题
7.在夏季晴朗白天,测定一片树林中的甜槠(大型乔木)、披针叶苔草(草本)的CO2吸收速率的日变化曲线(如图甲)。选取生理状态良好的甜槠植株,保持温度、CO2浓度等恒定,测定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O2和C02的释放量(如图乙)。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甲中C点时,甜槠光合作用速率明显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夏天晴朗的中午,温度过高,导致 ,从而使光合作用 阶段受阻。在中午12时左右,环境中CO2浓度突然降低后的短时间内,披针叶苔草叶肉细胞中C5含量的变化为 。
(2)由图甲可知,在同一片树林中,披针叶苔草光合作用速率较甜槠 。披针叶苔草光合作用速率,除了受其叶肉细胞中叶绿素的含量、 等因素影响外,还受
(至少答两点)等主要环境因素的影响。
(3)从图乙可知,若在光照强度为c时光照12h,再黑暗12h,交替进行,则甜槠能否正常生长?答: ,原因是 。
(4)植物光合作用的特点往往是与其生活的环境是相适应的。据图可以推测披针叶苔草生活的环境最可能是 。
8.(10分)已知番茄的红果( R )对黄果( r )为显性,高茎( H )对矮茎( h )为显性。甲图为某红果高茎番茄与黄果矮茎番茄测交得到子一代,再与黄果矮茎番茄测交得到子二代的结果据图分析回答:
(l)该红果高茎番茄植株的基因型是 ,如果该植株自花传粉,收获果实的颜色是 ,果皮颜色的遗传是 (细胞核遗传、细胞质遗传)。
(2)乙图为用该红果高茎番茄的花粉进行实验的示意图,植株 A 称为 ,基因型种类及比例是 。秋水仙素作用的原理是 。
(3)丙图表示从该植株上分离出细胞 1 和细胞 2 进行体细胞杂交,最终获得植株 C。植物体细胞杂交前首先用 处理,获得 ;常用的促融剂是 。
(4)植株 B 中,与植株 C 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 。
9.(8分)为评估大亚湾电站对周围海域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某研究小组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得到有关大亚湾周围海域食物网方面的信息,并绘制成如下图所示的简图(注:有机碎屑包括海洋生物尸体分解成的小碎块、食物残余、粪便、还有被河流冲进海中的颗粒物质等,以有机碎屑为起点的腐生食物链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环节)。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来自
??????? ????。?(2)该生态系统含有??????????条食物链,属于次级消费者的生物有??????????????种,大型鱼类占有????????????个营养级。 ?(3)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上看,浮游动物属于???????????????? ??????????????。 (4)由该食物网可推出,大亚湾海域的群落空间结构在???? ??????方向存在较大差异。 (5)核电站运行后,相应区域平均水温上升约0.4℃,研究小组比对了核电站运行前后的相关资料,发现相关群落结构虽有所改变,但物种变化幅度不大,这反映了大亚湾海域生态系统具有?????? ?????稳定性。 (6)铯-137是核裂变中的一种重要产物,半衰期为30年,进食了铯-137会对身体有持久的影响。研究小组测量发现浮游植物体内铯-137的含量为0.01贝克/千克,则该水域的大型鱼类体内铯-137的含量最高可达?? ????????贝克/千克。
10.右图表示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三大系统相互调节的部分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神经末梢可通过 直接调节免疫器官或免疫细胞的活动。
(2)T细胞活性下降,引起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的主要原因是 。
(3)维持机体稳态离不开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动物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的途径主要有两种。途径一:通过信息分子,如 (最少两项)等,在体液中运输并作用于靶细胞来实现信息交流,途径二:吞噬细胞与T细胞之间是通过 实现信息交流。
(4)手术中,为了不产生痛觉,常施用药物麻醉,以阻断信息的传递。请问小手术的局部麻醉,药物作用于反射弧的部位(环节)是 。
(5)有科研人员利用免疫调节原理将毒性弱的霍乱菌苗注入正常小鼠体内,作为 起作用,使其体内产生了相应的免疫活性物质,该过程会出现上图 (填A或B)所示的现象。
(6)向(5)中小鼠第二次注射毒性极强的霍乱弧菌制剂后小鼠没有发病,则在此免疫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特异性细胞是 ,其主要生理反应是 。
选做
11.工业生产果汁时,常常利用果胶酶破除果肉细胞的细胞壁以提高出汁率。为研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13分)
①将果胶酶与苹果泥分装于不同的试管,在10 ℃水浴中恒温处理10 min(如图中A)。
②将步骤①处理后的果胶酶和苹果泥混合,再次在10 ℃水浴中恒温处理10 min(如图中B)。
③将步骤②处理后的混合物过滤,收集滤液,测量果汁量(如图中C)。
④在不同温度条件下重复以上实验步骤,并记录果汁量,结果如下表: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出汁量/mL
8
13
15
25
15
12
11
10
根据上述实验,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果胶酶能破除细胞壁,是因为果胶酶可以促进细胞壁中的________水解。
(2)实验结果表明,在上述8组实验中,当温度为______________时果汁量最多,此时果胶酶的活性____________。当温度再升高时,果汁量降低,说明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步骤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操作中,如果不经过步骤①的处理,直接将果胶酶和苹果泥混合,是否可以?请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新兴生物工程能使免疫学在应用方面更上一层楼,为人类带来福音。一方面新兴生物工程可以为免疫活性物质及疫苗的制备开辟新途径,解决免疫治疗及免疫预防方面的难题;另一方面,新兴生物工程还可以为解决器官移植所面临的供体不足和免疫排斥两大难题提供可能。
(1)利用__________技术发展起来的杂交瘤技术,为制备单克隆抗体开辟了新途径,与传统方法获取的同类产品相比,它的显著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干扰素及部分疫苗都可以通过___________技术制造的工程菌来大规模生产,如国内应用较普遍的重组CHO乙肝疫苗;
(3)对大面积烧伤病人,借助_______________技术可获取大量自身健康皮肤用于移植。
(4)通过向供体动物基因组中导入某种调节因子,以抑制_____________的表达,或设法将之去除,再结合_________技术,可培育出无免疫排斥的转基因猪器官;
(5)_____________的分离和培养成功也为解决上述难题开辟了新途径,因其具有______性,可在体外诱导分化产生各种人造组织器官。
答案
一选择题
CAD ABC
二非选择题
7.(1)(蒸腾作用过强)气孔关闭;C02供应不足(2分) 暗反应(1分) 上升(或升高)(1分)
(2) 低 (1分) 光合作用酶的活性(数量)(1分) 光照强度、温度和C02浓度(2分)
(3)不能 (1分) 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被细胞呼吸消耗(或12h光照时积累的有机物正好被12h黑暗时消耗掉,答案合理即给2分)
(4)阴暗(或阴暗、潮湿)(1分)
8(10分)
(1) RrHH 红 细胞核遗传
(2)单倍体 RH : rH =1:1 抑制细胞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
(3)纤维素酶、果胶酶 原生质体 聚乙二醇 (4) 0
9(8分)
(1)生产者(浮游植物、底栖植物)(固定的太阳能)和部分有机碎屑(中的化学能)(2)4????3????2????(3)消费者和分解者(答不全者不得分)? (4)垂直????(5)抵抗力????(6)100
10.(1)(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免疫细胞)
(2)淋巴因子分泌量减少,影响了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
(3)激素、神经递质、淋巴因子、CO2、H+(至少两项,1分) 细胞间的接触
(4)感受器或传入神经
(5)抗原 B(每空1分)
(6)记忆(B) 细胞和浆细胞;(两项答全给分,少答不得分)
记忆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或体内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11.(1)果胶
(2)40 ℃ 最强 温度升高,降低了酶的活性
(3)使果胶酶与苹果泥处于同一温度条件下
(4)不可以,因为原先果胶酶与苹果泥的温度并不处于实验温度下,这样对实验结果会有影响
12.(1)细胞融合 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可大量制备(产量高)
(2)转基因(基因工程)
(3)动物细胞培养
(4)抗原决定基因 克隆
(5)胚胎干细胞 全能性(1分)
山东省命题大赛2013届高三高考预测题(十九)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计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没有细胞核利于携带氧
B.大量合成胰蛋白酶的胰腺细胞中滑面内质网发达
C.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核糖体的数量明显增加
D.细胞中线粒体可以定向运动到代谢较旺盛的部位
2.盐碱地中生活的某种植物,其细胞的液泡膜上有一种载体蛋白,能将细胞质中的Na+逆浓度梯度运入液泡,降低Na+对细胞质中酶的伤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Na+进入液泡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
B. Na+进入液泡的过程体现液泡膜的选择透过性
C. 该载体蛋白作用的结果不利于增强细胞吸水能力
D. 该载体蛋白作用的结果有助于提高植物的耐盐性
3.正常人体内的激素、酶和神经递质均有特定的生物活性,这三类物质都是
A.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B.由活细胞产生的蛋白质
C.与特定分子结合后起作用 D.在发挥作用后还能保持活性
4.甲、乙、丙、丁四个烧杯,分别加入100mL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将它们的pH调节到3、5、7、9,取等量新鲜萝卜的提取液分别加到四个烧杯中,都有气体产生;将加入四个烧杯中提取液的量减半,重复上述实验,在30℃和相同的时间内,分别测量两次实验中过氧化氢的含量变化,结果如下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曲线B是第一次实验的结果
B.两次实验的差异是由pH值不同造成的
C.曲线A和B反映出提取液的量不同,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不同
D.用点燃的卫生香检验气体产生情况时,pH为7的一组中更容易熄灭
5.对下列四幅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A.图1中a阶段X射线照射可诱发突变,b阶段用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B.图2中的温度在a时酶分子结构改变、活性较低
C.图3中bc段和de段的变化都会引起C3化合物含量的下降
D.图4中造成cd段下降的原因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是不同的
6.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体等,实现其维持稳态的作用
B.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被激活并进行分裂
C.兴奋在两个神经元间传递过程中,不会出现膜的转移和融合
D.激素起作用后即被灭活,故机体需源源不断产生,以维持其含量的动态平衡
二 非选择题
7. (10分)下图是某种动物体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在甲图中,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现象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填序号)。将该细胞置于质量分数5%的葡萄糖溶液(等渗溶液)中,一段时间细胞也会胀破,其原因可能是
。
(2)若这是人的大腿肌细胞,在进行长跑时,大腿肌肉会感到酸痛,这是由于葡萄糖在细胞的[ ](填序号)中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结果。
(3)正常人饭后,胰静脉血液中明显增多的激素是由 分泌的。
(4)甲图与根尖分生区细胞相比,不同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
(5)Mg2+是合成叶绿素的必需元素,Mg2+通过细胞膜的方式为 ,细胞外的Mg2+进入叶绿体(基质中)至少穿过 层膜结构。
(6)如果乙是甲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的,参与这一过程的非膜结构的细胞器有[ ]__________和[ ]__________。
8. (10分)下图为植物和高等动物(如人体)新陈代谢的部分过程示意图。分析同答:
?? (1)以上的甲、乙两种结构的图为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在植物的叶肉细胞中,甲、乙两种细胞器都是重要的“能量转换器”,其中在甲细胞器中完成的能量转换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乙细胞器内完成的能量转换过__________程___________。
?? (2)图中甲、乙两种结构的膜面积都很大,其中甲增加膜面积是通过_________,乙增加膜面积是通过_______。甲的D结构中发生的反应称_________,该反应之所以在D上进行,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看,是由于D中有_____________。
?? (3)CO2进入叶绿体后,在基质中被_____________后形成的物质遇斐林试剂呈砖红色。请写出在甲结构中的总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发生在高等动物细胞结构乙中的生理过程是(填图中的序号)__________,在缺氧情况下,物质A可通过⑤过程形成物质C(填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14分)下图表示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据图回答:
(1)①过程是 _________ ,发生的场所是 _________ ;②过程是 _________ ,发生的场所是 _________ 。
(2)④表示的碱基序列是 _________ ,这是决定一个缬氨基的一个 _________ ,转运谷氨酸的转运RNA一端的三个碱基是 _________ 。
(3)父母均正常,生了一个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女儿,可见此遗传病是 _________ 遗传病,若a代表致病基因,A代表正常的等位基因,则患病女儿的基因型为 _________ ,母亲的基因型为 _________ ;如果这对夫妇再生,生一个患此病的女儿的概率为 _________ 。
10.(7分)图示为某二倍体生物的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据图回答:
(1)若图中的2、3表示两个X染色体,则此图中共含有__________个染色体组;有_________条染色单体。
(2)若一对夫妇所生育的子女中,性状差异甚多,则这种变异的来源主要是_________。
(3)基因型为AaBb的母牛,其产生的生殖细胞的种类为_________种;若2号染色体上有B基因,正常情况下,b基因位于图中____________号染色体上。
(4)若某植物的基因型为AaBb并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在该植物的自交后代中表现型不同于该植物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
(5)假设果蝇的一个精原细胞中的一个DNA分子用15 N进行标记,正常情况下该细胞分裂形成的精细胞中,含15N的精细胞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
选做
《生物技术实践》
11.(7分)利用微生物分解玉米淀粉生产糖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现在野生菌株对淀粉的转化效率低,某同学尝试对其进行改造,以活得高效菌株。
(1)实验步骤:
①配置 (固体、半固体、液体)培养基,该培养基的碳源应为 。
②将 接入已灭菌的培养基平板上。
③立即用适当剂量的紫外线照射,其目的是 。
④菌落形成后,加入碘液,观察菌落周围培养基的颜色变化和变化范围的大小。周围出现 现象的菌落即为初选菌落。经分离、纯化后即可达到实验目的。
(2)若已得到二株变异菌株Ⅰ和Ⅱ,其淀粉转化率较高。经测定菌株Ⅰ淀粉酶人催化活性高,菌体Ⅱ的淀粉酶蛋白含量高。经进一步研究发现,突变发生在淀粉酶基因的编码区或非编码区,可推测出菌株Ⅰ的突变发生在 区,菌株Ⅱ的突变发生在 区。
《现代生物科技》
12.(7分)请回答与酵母菌有关的问题:
(1)在基因工程中酵母菌常作为 。酵母菌与T2噬菌体都具有的可遗传变异类型是 。
(2)从含有酵母菌、谷氨酸棒状杆菌、蓝藻的培养液中分离出酵母菌,最简单的培养方法是:在 条件下进行培养。
(3)酒精是酵母菌的_____代谢产物,酵母菌的繁殖方式主要是________。
(4)右图为不同培养阶段酵母菌种群数量、葡萄糖浓度和乙醇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单选)
A.曲线AB段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
B.在T1一T2时段,单位时间内酵母菌消耗葡萄糖量迅速增加仅与酵母菌数量增加有关
C.酵母菌种群数量从C点开始下降的主要原因除葡萄糖大量消耗外,还有乙醇含量过高,培养液的PH值下降等原因
D.若某同学在T3时取样,统计的酵母菌种群数量明显高于D对应的数量,可能因为取样时培养液未摇匀
答案:
一选择题
BCC AAC
二非选择题
7.(10分)
(1)9和12 细胞可吸收葡萄糖液,使细胞液浓度升高,细胞渗透吸水,导致细胞胀破(2分)
(2)3
(3)胰岛B细胞
(4)有中心体、无细胞壁
(5)主动运输 3
(6)[9]核糖体 [10]中心体
8. (10分)(1)①光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②有机物中化学能释放,部分→ATP中化学能
(2)③类囊体的垛叠 ④内膜向内腔折叠形成嵴
⑤光反应 ⑥与光反应有关的色素和酶
(3)⑦被固定、还原 ⑧CO2+H2O(CH2O)+O2
(4)⑨⑦ ⑩乳酸
9.(14分)
10.(7分)(1)4?? ?0??
(2)基因重组?????????????????????????????????
(3)4 ????3、7??
(4)7/16???
(5)1/2
选做
11.(7分)(1)①固体 玉米淀粉
②野生菌株
③对野生菌株进行诱变
④浅色范围大
(2)编码 非编码
12.(7分)(1)受体细胞 基因突变
(2)无光、无氧
(3) 次级 出芽生殖
(4)B
山东省命题大赛2013届高三高考预测题(一)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计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不属于细胞间信息交流实例的是( )
A.胰岛B细胞产生的胰岛素通过血液运输到肝脏,与肝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
B.吞噬细胞对抗原处理后,以直接接触方式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
C.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进行物质运输和信息交流
D.细胞内通过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
2.下列对有关实验的变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温度和pH是自变量
B.在模拟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关系的实验中,正方体琼脂块的体积是无关变量
C.在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作用的实验中,插条生根数是因变量
D.在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中,酒精是无关变量
3、某同学做了一个测定不同光照强度时植物光合作用影响的实验。他将若干小球藻,水草及小鱼各一份,分别(完全相同)放入甲、乙两个相同的盛有河水的玻璃缸内,使之处于气密状态,并对乙缸进行遮光处理。实验在温度适宜的暗室中进行,从距玻璃缸0.3m处用不同功率的灯泡分别给予光照1h,期间用仪器记录容器内氧气浓度的变化(单位是g/m),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15W
20W
25W
30W
35W
40W
45W
甲缸
-6
-4
-2
0
+2
+5
+10
乙缸
—10
—10
—10
—10
—10
—10
—10
A.甲缸和乙缸中都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B.实验中乙缸用来测定该生态系统中生的细胞呼吸的耗氧量
C.甲缸在30W时生产者的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强度相等
D.光照强度为45W时,氧气的产生量是消耗量的2倍
4、粗糙型链孢霉是一种真核生物,繁殖过程中通常由单倍体菌丝杂交形 成二倍体合子。合子进行一次减数分裂后,再进行一次有丝分裂,最终形成8个孢子。已知孢子大型(R)对小型(r)为显性,黑色(T)对白色(t)为显性。下图表示粗糙型链孢霉的一个合子形成孢子的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不考虑变异,abc的基因型相同
B.图中c的染色体数目与合子相同 . c o mC.图示整个过程中DNA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
D.①②过程中均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5、利用杂交育种方法,培育具有两个优良性状的新品种,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有( )
①材料的选择:所选的原始材料是人们在生产中多年栽培过的、分别具有我们所期望的个别性状、能稳定遗传的品种,一般是纯合子
②杂交一次,得F1是杂合子,不管在性状上是否完全符合要求,一般情况下,都不能直接用于扩大栽培
③让F1自交,得F2(性状的重新组合一般是在F2中出现),选出在性状上符合要求的品种,这些品种的基因型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
④把初步选出的品种进行隔离自交,根据F3是否出现性状分离,可以确定被隔离的亲本是否是纯合子
A.0项 B.1项 C.2项 D.3项
6、棉蚜体型微小,能附着于棉花植株上生活繁殖,以吸收棉花汁液为食。为了对棉蚜虫害进行检测,科研小组对某棉田棉蚜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棉蚜与棉花的种间关系是寄生
B.若长期使用农药防治棉蚜,会导致棉蚜种群的抗药基因频率增大
C.调查期间种群蚜种数量的增长曲线呈S型
D.调查棉蚜种群数量最好采用标志重捕法
二非选择题
7.(8分)正常人的心肌细胞中线粒体数目比腹肌细胞多;一个肝细胞中平均有500~1000个线粒体,而甲亢病人肝细胞中线粒体的数目明显增多。请回答:
(1)人体各种细胞中所含线粒体数目的不同,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亢病人的肝细胞中线粒体数目明显增多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观察哺乳动物的精子中,大多数的线粒体集中于精子尾部的基部,这是因为__________,这种现象可以说是一种__________的适应。
(4)比较代谢水平相当的绿色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发现植物所含的线粒体数目一般比动物细胞少。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7分)某生物爱好者在重复孟德尔的杂交试验时,偶尔发现了一个罕见现象:选取的高茎(DD)豌豆植株与矮茎(dd)豌豆植株杂交,得到的F1全为高茎;其中有一棵F1植株自交得到的F2出现了高茎:矮茎=35:1的性状分离比。他利用所掌握的遗传学知识对此遗传现象作出以下解释,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请将有关内容补充完整。
(1)对此分离现象的可能解释是:
①由于受到某种因素的干扰,导致基因型Dd的F1植株幼苗发育成为基因型是__________的四倍体植株。
②F1四倍体植株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 _________。(2分)
③F1四倍体植株自交,由于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所以产生的F2出现了
_____种基因型,表现型及其比例为高茎:矮茎=35:1。
(2)验证实验:为证明以上的解释是否正确,需要通过______实验来测定F1的基因型,即
选择待测F1豌豆和表现型为____ __的豌豆进行异花授粉。
符合预期设想的实验结果: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16分)下丘脑和垂体在人体的内分泌活动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1)垂体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腺,不仅分泌[a]生长激素,还分泌[ ]________等激素来调节其他某些内分泌腺的活动。但下丘脑才是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完成由产生电信号到转变为化学信号的过程是: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在某些因素的刺激下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轴突传导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而引起小泡中递质的释放。
(3)图中可见,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的主要功能是使血浆渗透压____________。①~⑤过程中属于反馈抑制作用的是________。
(4)当人突然进入寒冷环境中,c________(激素)分泌量也将增加,导致产热量增加。如果激素c饲喂小白鼠,再放入密闭容器,其对缺氧的敏感性将________。
10.(10分)右图是美国科学家斯图尔德1958年将胡萝卜韧皮部的一些细胞培养成新植株的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4]是由[3]引中单个细胞经过 形成细胞团,
再进一步发育成[5]
。
(2)这一事实说明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保持着 ,
即 。
(3)据此实验可以推断,高度特化的动物细胞,也能培养出与该动物类似的个体,原因是
【选做】
《生物技术实践》
11.(9分)请回答下列有关泡菜制作的问题。
(1)制作泡菜的原理是 。
(2)如果做检测泡菜中亚硝酸含量的实验,紫卷心菜不适合用作实验材料的原因是 。泡菜的腌制方法、 、 和食盐用量等条件对泡菜口味和亚硝酸盐含量均有影响。
(3)右图表示在a、b、c三种食盐浓度中,泡菜的亚硝酸含量与发酵天数的关系。
①该实验是将实验材料分成 ,
在适宜的条件下,用图中不同浓度的食盐水制作泡菜。
②从图中可知,用 浓度的食盐制作泡菜比较适合,但要在发酵时间达 天以后才适宜食用,特别是不宜在第5 天食用。食盐浓度为 的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最小。亚硝酸盐在特定条件下转变成致癌物 。
《现代生物科技》
12.(9分)下图是转基因猕猴培育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过程②中常用 的方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受精卵。
(2)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O2以维持细胞呼吸外,还需要提供CO2气体以维持 。
(3)从雄性猕猴附睾中取出的精子不能在体外使卵母细胞受精,需要用人工配置的
使精子获能。
(4)图中过程⑦称为 ,为使代孕雌猴与供体雌猴生殖器官的生理变化相同,此前需对代孕雌猴作 处理。
(5)若要同时获得多只与此转基因猕猴相同的小猴,可对早期胚胎进行 ,操作时选择发育到桑椹胚或囊胚期的胚胎进行。若选用囊胚期的胚胎,操作过程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是 。
【答案】
一选择题
DCCAAD
二非选择题
7. (1)不同细胞代谢水平不同 (2)甲亢病人代谢过于旺盛,体内物质氧化分解过快而导致肝细胞线粒体数目增多 (3)精子尾部运动需消耗较多能量 结构和功能 (4)动物细胞在生活过程中的能量代谢比植物细胞大
8.
(1)①DDdd ②DD:Dd:dd=1:4:1(2分) ③5
(2)测交 矮茎 高茎:矮茎=5:1
9 (1)[b]促甲状腺激素 下丘脑能分泌一些激素来调节垂体中激素的合成和分泌(或垂体分泌激素的多少,是受下丘脑支配的)
(2)局部电流(兴奋/神经冲动) 神经末梢(轴突末梢/突触小体)
(3)降低 ④、⑤
(4)甲状腺激素 提高
10.( l)有丝分裂 胚状体( 2)细胞全能性已经分化的细胞,仍具发育潜能(3)细胞核内含有遗传所需的全套遗传物质
生物技术实践
11.(1)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发酵产生乳酸
(2) 卷心菜中的色素会干扰显色反应所产生的颜色 温度高低、时间长短
(3)①相同的三组 ② b 11 C 亚硝胺
现代生物科技
12.
(1)显微注射
(2) 培养液的PH
(3)获能液
(4)胚胎移植 同期发情
(5)胚胎分割 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
山东省命题大赛2013届高三高考预测题(二十)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计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一个细胞周期中,以下变化可能发生于同一时期的是( )
A.染色单体形成和染色体数目加倍 B.DNA的合成和蛋白质的合成
C.着丝粒的分裂和纺锤体的消失 D.赤道板的出现和细胞板的形成
2.通过实验研究温度对a、b、c三种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据图可知c酶的最适温度为36℃左右
B.该实验中有两个自变量,1个因变量
C.三种酶中a酶的最适温度最高
D.若溶液的pH升高,则曲线b的顶点会上移
3.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要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下列有关曲线表示正确的是 ( )
4.有关生物膜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膜载体蛋白的合成不需要ATP
B.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不需要载体蛋白
C.线粒体外膜与内膜的主妥功能不同
D.乳酸菌和酵母菌的细胞膜基本组成
5.右图是某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周期图。据图分析下
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DNA数目加倍发生在A中的2时期
B.细胞周期中,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G时期
C.在H时期用秋水仙素处理,会出现C过程
D.在2时期用射线处理可诱发基因突变
6.关于细胞中细胞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大肠杆茵无线粒体,有核糖体 B.水稻叶肉细胞有叶绿体,也有液泡
C.蓝藻既有线粒体,也有叶绿体 D.小鼠肝细胞有线粒体,也有内质网
二非选择题
7.(11分)图一表示发生在高等植物叶肉细胞内的A、B两项生理作用及相互关系的图解,其中①~⑥代表物质,abcdefgh表示生理过程,I~Ⅲ代表B生理作用的反应阶段。图二表示该叶片CO2吸收量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分析回答:
(1)若①是NADPH,③是 。
(2)在图二丙状态时,可以发生图一abcdefgh中的 。
图二中乙~丙时,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 。
(3)写出该植物体细胞中可能存在的形成CO2的生理作用名称 。
(4)图一中⑤和⑥代表的物质依次是 。
(5)丙图表示绿色植物鸭茅(属禾本科鸭茅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幼叶成折叠状)相对光合速率(%)与叶龄的关系:
①B点表示 。
②CD段相对光合速率明显下降的原因是 。
③光合产物从叶片中输出的快慢影响叶片的光合速率。若摘除花或果实,叶片光合速率随之降低的原因是 。
(6)将某植物体形态、大小、生理状况相同的绿叶分成四等份,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h,再用适当的相同的光照射1h,测其重量变化(假设在光下和黑暗条件下,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量相同),得到下表的数据。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组 别
1
2
3
4
温度/℃
27
28
29
30
暗处理后重量变化/mg
-1
-2
-3
-1
光照后与暗处理前重量变化/mg
+3
+3
+3
+1
根据本实验所测数据,该绿叶细胞呼吸速率最高的温度是 ;
27℃时绿叶的净光合速率是 mg/h;30℃时真正光合速率为: mg/h
8.(11分)已知番茄的红果( R )对黄果( r )为显性,高茎( H )对矮茎( h )为显性。甲图为某红果高茎番茄与黄果矮茎番茄测交得到子一代,再与黄果矮茎番茄测交得到子二代的结果据图分析回答:
(l)该红果高茎番茄植株的基因型是 ,如果该植株自花传粉,收获果实的颜色是 ,果皮颜色的遗传是 (细胞核遗传、细胞质遗传)。
(2)乙图为用该红果高茎番茄的花粉进行实验的示意图,植株 A 称为 ,基因型种类及比例是 。秋水仙素作用的原理是 。
(3)丙图表示从该植株上分离出细胞 1 和细胞 2 进行体细胞杂交,最终获得植株 C。植物体细胞杂交前首先用 处理,获得 ;常用的促融剂是 。
(4)植株 B 中,与植株 C 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 。
9.(11分)下图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②导致①改变的内因是生物的 和 ,它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2)图中③指 ,③的观点没有提出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隔离是指不同种群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也就是物种形成必须要有 隔离。
(3)④指 。
(4)某植物种群中基因型AA的个体占20%,基因型aa的个体占50%。倘若人为舍弃隐性性状类型仅保留显性性状的基因型,令其自交,则自交一代中基因型AA的个体占 ,aa基因型的个体占 ,此时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 ,经这种人工选择作用,该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 原因是
10.(8分)已知番茄的红果(Y)对黄果(y)为显性,二室(M)对多室(m)为显性,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问源染色体上。育种工作者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如下四组实验。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I过程培育植物体A主要应用了 原理。在植株上,番茄的韧皮部细胞通常无法分裂、分化形成完整植株,原因是
(2)用红果多室(Yymm)番茄植株的花粉进行II、Ⅲ有关实验,则培育植物体B的方法称为 。植物体C的基因型有 。植物花粉离体培养形成的植株一定高度不育吗?
(3)在图中Ⅳ过程中,第一步需先用 处理番茄和马铃薯细胞
(4)若现有甲、乙两个烟草品种(2n=48),其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且在光照强度大于800勒克斯时,都不能生长,这是由于它们中的一对隐性纯合基因(aa或bb)作用的结果。取甲乙两品种的花粉分别培养成植株,将它们的叶肉细胞制成原生质体,并将两者相混,使之融合,诱导产生细胞团。然后,放到大于800勒克斯光照下培养,结果有的细胞团不能分化,有的能分化发育成植株。在大于800勒克斯光照下培养,能分化的细胞团的基因型是 。该植株自交后代中,在大于800勒克斯光照下,出现不能生长的植株的概率是 。
选做
《生物技术实践》
11.(9分)现在大力提倡无纸化办公,但是每年仍然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大量废纸,其主要成分是木质纤维,人类正努力将其转化为一种新的能源乙醇。下图是工业上利用微生物分解纤维素生产乙醇的基本工作流程,请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①环节所需的微生物大多分布在____ 环境中,筛选该微生物的方法是________。图中②环节获得的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它至少包括三种成分,即C1酶Cx酶和________,前两种酶使纤维素分解成________,第三种酶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
(2)纸张加工过程中,有时加入一些由植物芳香油制成的香精,________是植物芳香油提取的常用方法;也可以用植物色 素使纸张着色,根据植物色素易溶于有机试剂的特点,可以考虑使用________方法提取植物色素。
(3)④过程要注意对接种器材进行________,⑤环节常用的菌种是________,产生酒精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发酵装置进行________。
《现代生物科技》
12.(9分)胰岛素可以用于治疗糖尿病,但是胰岛素被注射入人体后,会堆积在皮下,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能进入血液,而进入血液的胰岛素又容易分解,因此治疗效果受到影响。下图是用蛋白质工程设计的速效胰岛素的生产过程,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构建新的蛋白质模型是蛋白质工程的关键,图中构建新的胰岛素模型的主要依据是 。
(2)图解中从新的胰岛素模型到新的胰岛素基因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根据新的胰岛素的 推测出其基因中的 ,然后利用 来合成新的基因。
(3)新的胰岛素基因与运载体(质粒)结合过程中需要 酶和 酶。已知限制性内切酶Ⅰ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请画出质粒被限制性内切酶Ⅰ切割后所形成的黏性末端 。DNA连接酶对所连接的DNA两端碱基序列是否有专一性要求? 。
(4)若将含有新的胰岛素基因的表达载体导入植物细胞中,最常用的有效做法是 。
(5)若要利用大肠杆菌生产速效胰岛素,需用到的生物工程有 、 和发酵工程。
答案:
一选择题
BBC CCC
二非选择题
7.(11分)
8(11分)
(1) RrHH 红 细胞核遗传
(2)单倍体 RH : rH =1:1(2分) 抑制细胞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
(3)纤维素酶、果胶酶 原生质体 聚乙二醇 (4) 0
9.(11分)(1) 突变 基因重组
(2)自然选择学说 生殖
(3)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2分)
(4)55% 15% 70% 是; 因为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
10. (8分)
11.(9分)(1)富含纤维素 刚果红染色法 葡萄糖苷酶 纤维二糖
(2)水蒸气蒸馏法(或蒸馏法) 萃取
(3)灭菌 酵母菌 密闭(或者保证无氧条件)
12.(9分)(1)蛋白质的预期功能
(2)根据新的胰岛素中氨基酸的序列,推测出其基因中的脱氧核苷酸序列,然后利用DNA合成仪来合成新的胰岛素基因。(2分)
(3)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
(4)农杆菌转化法
(5)蛋白质工程 基因工程
山东省命题大赛2013届高三高考预测题(二十一)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计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造血干细胞中物质运输的途径,可能存在的是( )
A.吸收的葡萄糖:细胞膜→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B.合成的细胞膜蛋白:高尔基体→核糖体→细胞膜
C.转录的mRNA:细胞核→细胞质基质→高尔基体
D.合成的DNA聚合酶:核糖体→细胞质基质→细胞核
2、如下图,用动物受精卵做下列三个实验。以下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
A.提取受精卵的核单独培养,不久就退化消失,说明缺少细胞质的细胞核不能生存
B.去掉核的细胞单独培养,不久也消失,说明缺少细胞核的细胞也不能存活太久
C.给去核的细胞重新移入细胞核,细胞不仅能正常生活而且能进行有丝分裂,说明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D.实验说明,细胞核是系统的控制中心,细胞质是系统的代谢中心
3.下列有关ATP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 ATP酶是所有活细胞都含有的有机物,其合成包括转录过程
B.ATP酶的催化速率往往受温度、pH和底物浓度等因素的影响
C.ATP中的A代表腺嘌呤,T代表3,P代表磷酸基团
D.ATP脱去2个磷酸基团后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答案】C
【解析】ATP中的A代表腺苷,T代表3,P代表磷酸基团。酶是所有活细胞都含有的有机物,不管是蛋白质类还是RNA类,其合成均包括转录过程。
4、一般地说,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有简单扩散(自由扩散)、易化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胞吞和胞吐等5种方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只有主动运输消耗能量
B.人体组织细胞吸收葡萄糖方式包括易化扩散和主动运输
C.物质进出细胞都要穿越至少两层磷脂分子层
D.只有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协助
5.下图示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字母表示细胞结构或物质,数字表示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进行①过程的原料不包括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B.一种D可与B上多种氨基酸的密码子互补配对
C.E上的一种氨基酸可对应B上不同的密码子
D.A上的遗传信息经①②过程转变为E的氨基酸序列
6.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免疫系统通过识别并清除异常细胞、病原体等实现其维持稳态的作用
B.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的过程中,不会出现膜的转移和融合
C.激素起作用后即被灭活,故机体需源源不断产生激素,以维持其含量的动态平衡
D.下丘脑能调控垂体相关激素的分泌,进而调控甲状腺、性腺等内分泌腺的活动
【答案】B
【解析】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通过神经递质传递,递质的释放方式是胞吐,所以会出现膜的转移和融合。
二非选择题
7 、(14分)下图是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被称为 ,④是在真核细胞的 (具体场所)进行。
(2)干旱初期,水稻光合作用速率明显下降,其主要原因是反应过程_ ___(代号表示)受阻。
小麦灌浆期若遇阴雨天则会减产,其原因是暗反应过程______(代号表示)受阻。
(3)在其他环境条件适宜而光照强度恰为光补偿点时,单位时间内各物质中产生量与消耗量相等的除了糖以外,还有 (代号表示)。
(4)图中体现出生物膜系统的两个重要功能是:
① 。
② 。
8. (8分)某同学想通过实验探究不同浓度的萘乙酸和2,4-D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并比较二者浓度相同时的作用效果是否相同。请完善如下相关内容。
(1)实验原理:略。
(2)供选器材:烧杯、花盆、细沙、一次性塑料手套、月季的枝条、萘乙酸、2,4-D、蒸馏水等。
(3)实验课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出假设:略。
(5)实验步骤:
①分别利用萘乙酸和2,4-D配制相同浓度及浓度梯度的溶液P1、P2、P3、P4、P5,各五种。
②将生长状况相同的月季插条100枝,随机分为10组,分别标号为A1、B1、C1、D1、E1、A2、B2、C2、D2、E2。
③用________分别处理A1、B1、C1、D1、E1五组月季插条,用五种2,4-D溶液分别处理A2、B2、C2、D2、E2五组月季插条,处理的时间和方法都相同。
④将每枝插条插入花盆内的沙土中,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________________,记入表中。
请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6)实验结果及结论:
请利用绘制曲线的形式预期一种实验结果并给出相应的结论。
(6)如图
9. (9分)回答下列有关的遗传问题。
(1)摩尔根在一群红眼果蝇中偶然发现了一只白眼雄果蝇,用这只雄果蝇和红眼雌果蝇交配,F1表现全为红眼,让F1雌雄互交,F2白眼全是雄果蝇,由此推测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请回答:
①上述果蝇的白眼性状是由 产生的。
②控制果蝇的红眼、白眼基因用W、w表示,请用遗传图解分析说明红眼和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的实验过程。(3分)
(2)对于果蝇来说,Y染色体上没有决定性别的基因,在性别决定中失去了作用。正常情况下XX表现为雌性,而XY表现为雄性。染色体异常形成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O(仅有一条性染色体)的果蝇发育为可育的雄性,而性染色体为XXY的果蝇则发育为可育的雌性。在果蝇遗传学实验中,科学家发现有时会出现两条性染色体融合形成并联(XX、XY)复合染色体。①用普通野生型雌性灰果蝇(X+ X+)和隐性突变体雄性黄果蝇(XyY)杂交,后代均为 果蝇。
②用一只隐性突变体雌性黄果蝇(Xy Xy)与普通野生型雄性灰果蝇(X+ Y)杂交,子代中有的个体胚胎时期死亡,生活的个体雌性均为黄果蝇,雄性均为灰果蝇,显微镜检测发现有的死亡胚胎中出现并联复合染色体。请回答:亲本
(雄、雌)性产生了复合染色体;子代中死亡率为 。子代存活雌、雄个体的基因型分别是 、 。
10. (9分)下图是人体生命活动部分调节示意图,其中甲~丙表示细胞,①~③表示相关过程,X~Z表示相关激素。请分析回答:
(1)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刺激 ????中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导致激素Z分泌增加,该激素的作用是 ????。
(2)如果用含激素Y的饲料饲喂正常动物,则激素X的分泌量变化是???? ????。如果用含激素X的饲料饲喂正常动物,则①、②过程的生理效应 ????(“有”或“无”)明显变化。
(3)图中甲细胞是 ????,淋巴因子的作用是 ???? ????。
(4)“Graves氏病”是由于机体产生针对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抗体,而该种抗体能发挥与促甲状腺激素相同的生理作用,但甲状腺激素不会影响该抗体的分泌(如图)。与正常人相比,“Graves氏病”患者Y激素的分泌量 ????,X激素的分泌量 ????,由此判断,“Graves氏病”患者的体温往往比正常人 ????。
选做
《生物技术实践》
11. (10分)PCR技术是把某一DNA片段在体外酶的作用下,合成许多相同片段的一种方法,利用它能快速而特异地扩增任何要求的目的基因或DNA分子片段;电泳技术则是在外电场作用下,利用分子携带的净电荷不同,把待测分子的混合物放在一定的介质(如琼脂糖凝胶)中进行分离和分析的实验技术,利用它可分离多肽、蛋白质、核苷酸、核酸等物质和做亲子鉴定。下图是电泳装置及相应电泳结果。
(1)PCR技术能把某一DNA片段进行扩增,依据的原理是 。?
(2)图丙是把含21个氨基酸的多肽进行水解,得到的氨基酸混合物进行电泳的结果,据图可推知该多肽由 种氨基酸构成。?
(3)图丁通过提取某小孩和其母亲以及待测定的四位男性的DNA,分别由酶处理后,生成若干DNA片段,并进行扩增得到的混合物,然后进行电泳所得到的一组DNA指纹图谱。请分析:F1~F4中,谁是该小孩真正生物学上的父亲? 为什么?
(4)电泳过程中分子的迁移速度除了与本身所带的净电荷的多少有关外,你认为还与什么因素有关?(至少列出一种)
【答案】:(1)DNA的复制 (2)6 (3)F2,因为C和F2两者之间的DNA指纹图谱完全相同。 (4)
《现代生物科技》
12. (6分)科学家将鱼抗冻蛋白基因转入番茄,使番茄的耐寒能力大大提高,可以在相对寒冷的环境中生长。质粒上有PstⅠ、SmaⅠ、HindⅢ、AluⅠ等四种限制酶切割位点,下图是转基因抗冻番茄培育过程的示意图(ampr为抗氨苄青霉素基因),其中①~④是转基因抗冻番茄培育过程中的相关步骤,Ⅰ、Ⅱ表示相关结构或细胞。请据图作答:
(1)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可用一种或者多种限制酶进行切割。为了避免目的基因和载体在酶切后产生的末端发生任意连接,在此实例中,应该选用限制酶________分别对____进行切割,切割后产生的DNA片段分别为 、 种。
(2)培养基中的氨苄青霉素会抑制番茄愈伤组织细胞的生长,要利用该培养基筛选已导入含鱼的抗冻蛋白基因的番茄细胞,应使基因表达载体Ⅰ中含有__________作为标记基因。
(3)研究人员通常采用__________法将鱼抗冻蛋白基因导入番茄细胞内。通常采用________技术,在分子水平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形成了相应的蛋白质。
山东省命题大赛2013届高三高考预测题(二十二)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计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雄蛙的一个体细胞经有丝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C1、C2),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S1、S2)。比较C1与C2、S1与S2细胞核中DNA数目及其贮存的遗传信息,正确的是( )
A.DNA数目C1与C2相同,S1与S2不同
B.遗传信息C1与C2相同,S1与S2不同
C.DNA数目C1与C2不同,S1与S2相同
D.遗传信息C1与C2不同,S1与S2相同
2.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多细胞生物个体的长大,主要原因是细胞的生长
B.细胞生物的生命历程中一定会发生细胞的分化
C.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D.癌变细胞的细胞膜会发生改变,如糖蛋白、甲胎蛋白和癌胚抗原等会减少
【答案】C
【解析】A项多细胞生物个体的长大,主要原因是细胞的增殖;B项单细胞生物生命历程中不会发生细胞的分化;D项癌变细胞的细胞膜会发生改变,如糖蛋白等会减少,有的产生甲胎蛋白和癌胚抗原等物质。故选C。
3.某实验室做了下图所示的实验研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与纤维母细胞相比,过程①形成的诱导干细胞的全能性较低
B.过程②是诱导干细胞的结构和遗传物质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C.每个Y细胞只产生一种抗体,故过程③不需要选择性培养基进行筛选
D.过程④产生的单抗,不需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协助就能释放到细胞外
【答案】C
【解析】干细胞是生物体内具有分裂分化能力的一类细胞。从图中可以看出干细胞在分裂分化时,始终有一部分不发生分化,而是继续保持分裂能力,也就是a、b、c过程则说明了干细胞向着不同的方向分化。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也就是C项描述内容。通过干细胞培育形成组织,组织结合才能进一步形成器官
4、蜜蜂的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来的,雌蜂(蜂王和工蜂)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蜜蜂的体色褐色对黑色是显性性状,控制这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黑色蜂王与褐色雄蜂交配,则其后代的体色是?( ????)
A.全部是褐色
C.蜂王和工蜂都是黑色,雄蜂是褐色
D.蜂王和工蜂都是褐色,雄蜂是黑色
B.Ⅱ-5是该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C.Ⅱ-5 和Ⅱ-6 再生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2
D.Ⅲ-9 与正常女性结婚,建议生女孩
5、现有甲、乙两物种的植株(均为二倍体纯种),其中甲种植株的光合作用能力高于乙种植株,但乙种植株很适宜在寒冷的条件下种植。若想培育出高产、耐寒的植株,有多种生物技术手段可以利用。下列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中不可行的是?( ????)
A.先杂交得到F1,再利用单倍体育种技术获得纯种的目标植株
B.将乙种植株耐寒基因导入到甲种植物的细胞中,可培育出目标植株
C.利用人工诱变的方法处理乙种植株以获得满足要求的目标植株
D.诱导两种植株的花粉离体培养形成的愈伤组织细胞融合并培育成目标植株
6. 下图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不能准确地描述其调节过程的是( )
A. 水盐平衡调节的过程可通过A→B→C→D→E来实现,属于神经调节
B. 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可以通过C→D→E来实现,属于体液调节
C. 当人的手被针扎时,其调节过程可能通过A→B→E来实现,属于神经调节
D. 若该图表示体温调节过程,则体温调节属于神经和体液调节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
7. (10分)甲图表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亲核蛋白需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发挥功能。乙图为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亲核蛋白注射实验,结合两图回答问题
(1)核膜由 层磷脂分子组成,主要成分还有 ,同其它生物膜相同的功能特性是 性,代谢旺盛的细胞,核膜上的 数目多,它们的作用
是 。从乙图可知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由其 部决定并需要 。
(2)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这些功能与结构 (填数字)有关,结构②的 性很强,其作用是 。
是染色质,②是核仁,③是核孔,染色质是遗传物质的载体,核仁有很强的折光性,与核糖体形成和某些RNA合成有关。
8.研究人员用不同植物做了两组关于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实验。
Ⅰ、利用紫苏进行了实验,图甲表示在一个密闭容器内紫苏植株一昼夜O2含量的变化,据图分析:
(1)图中B点后曲线上升的原因是光合作用过程
中 阶段增强,此时产生的___________为CO2的还原提供条件,所产生的O2在细胞中的_________被利用
(2)紫苏植株光合作用释放的O2量和呼吸作用消耗的O2相等的点是 。(用图中字母回答)
(3)该紫苏植株经过一昼夜后,是否积累了有机物? (填“是”或“否”),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
Ⅱ、图乙表示将某绿藻细胞悬浮液放入密闭的容器中, 在保持一定的pH值和温度时,给予不同条件时细胞悬浮液中溶解氧浓度变化的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在图乙中的丙处添加CO2时,分析短时间内C5的变化为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在图乙中丁处给予适宜条件,使溶解氧的变化如图中的b,预计1小时后,实际产生的氧气量为___________微摩尔。
9. 9.(13分)回答下列Ⅰ、Ⅱ两个小题
Ⅰ.为提高小麦的抗旱性,有人将大麦的抗旱基因(HVA)导入小麦,筛选出HVA基因成功整合到染色体上的高抗旱性TO植株(假定HVA基因都能正常表达)。
(1)某TO植株体细胞含一个HVA基因。让该植株自交,在所得种子中,种皮含HVA基因的种子所占比例为______,胚含HVA基因的种子所占比例为______。
(2)某些TO植株体细胞含两个HVA基因,这两个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整合情况有下图所示的三种类型(黑点表示HVA基因的整合位点)。
①将TO植株与非转基因小麦杂交:若子代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50%,则两个HVA基因的整合位点属于图______类型;
若子代高抗旱性植株所占的比例为100%,则两个HVA基因的整合位点属于图______类型。
②让图C所示类型的TO植株自交,子代中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__。
Ⅱ.果蝇的繁殖能力强、相对性状明显,是常用的遗传实验材料。(1)果蝇对CO2的耐受性有两个品系:敏感型(甲)和耐受型(乙),有人做了以下两个实验。
实验一 让甲品系雌蝇与乙品系雄蝇杂交,后代全为敏感型。
实验二 将甲品系的卵细胞去核后,移入来自乙品系雌蝇的体细胞核,由此培育成的雌蝇再与乙品系雄蝇杂交,后代仍全为敏感型。
①此人设计实验二是为了验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另设计一个杂交实验替代实验二,该杂交实验的亲本组合为___________________。
(2)果蝇的某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N,n)控制,其中一个基因在纯合时能使合子致死(注:NN,XnXn,XNY等均视为纯合子)。有人用一对果蝇杂交,得到F1代果蝇共185只,其中雄蝇63只。
①控制这一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上,成活果蝇的基因型共有______种。
②若F2代雌蝇仅有一种表现型,则致死基因是______,F1代雌蝇基因型为______。
③若F1代雌蝇共有两种表现型,则致死基因是______。让F1代果蝇随机交配,理论上F2代成活个体构成的种群中基因N的频率为______。
10. (12分)下面是以小鼠为对象进行的研究工作,请分析回答问题。
(1)进行小鼠胚胎工程操作时,首先在光控周期下(光照14h,黑暗10h)饲养成年雌鼠,并注射促进性腺激素,目的是 。然后从雌鼠输卵管中取出卵子,在一定条件下培养成熟;并从雄鼠附睾中取出精子,在一定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目的是 。再在37℃,5%CO2条件下,精卵共同作用4h,冲洗后继续培养。定时在显微镜下观察胚胎的变化,第5天右以看到胚胎发生收缩,细胞间隙扩大,接着胚胎内部出现裂隙,这是胚胎_________期开始的标志。
(2)如果体外受精后,在精核与卵核融合之前,用微型吸管除雄核,再用细胞松弛素B处理(作用类似于用秋水仙素处理植物细胞),处理后的受精卵可发育成小鼠。这种方法在动物新品种选育中的显著优点是 。
(3)如果将小鼠甲的体细胞核移入小鼠乙的去核卵细胞中,由重组细胞发育成小鼠丙,则小鼠丙的基因来源于 。
(4)如果将外源基因导入小鼠受精卵,则外源基因可能随机插入到小鼠受精卵DNA中。这种受精卵有的可发育成转基因小鼠,有的却死亡。请分析因外源基因插入导致受精卵死亡的最可能原因 。
【答案】(1)促进排卵(或超数排卵) 使精子获能 囊胚 (2)容易获得纯合子并缩短育种时间 (3)小鼠甲(体细胞)的核基因和小鼠乙(卵细胞)的细胞质基因 (4)外源基因的插入使受精卵内生命活动必需的某些基因不能正常表达
【解析】注射促性腺激素对于供体而言是多产生卵细胞,促进其超数排卵,对于受体是使其与供体处于的生理状态 便于移植,对于获得的精子通常还要使精子获能及对卵细胞进行细
选做
《生物技术实践》
11. (8分)利用植物修复技术治理重金属污染的实质是将某种特定的植物种植在被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上,植物收获后进行妥善处理,就可将重金属移出土体。目前科学家正尝试应用生物工程技术培育符合植物修复技术要求的转基因植物。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土壤中的重金属通过 逐级富集,从而危及人类的健康。
(2)在应用植物修复技术治理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时,需选择符合要求的植物,这遵循了生态工程的 原理。
(3)获得目的基因后可采用 技术进行扩增。大部分物种的基因能拼接在一起,是因为它们的分子结构都是 结构。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成功导入植物细胞,可采用的生物技术是 。
(4)将含有目的基因的植物细胞培养成植株需要应用 技术,该技术的理论依据是 ,在培养过程中,细胞必须经过 过程才能形成胚状体或从芽。
《现代生物科技》
12、(9分)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可以大量获得针对甲型H1N1病毒的抗体,并可用于临床治疗,如图表示制备该抗体的设想,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培育转甲型H1N1病毒抗体基因牛的过程中,①过程需要的工具酶是____________,②过程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2)转甲型H1N1病毒抗体基因牛可通过分泌乳汁来生产甲型H1N1病毒抗体,在基因表达中,甲型H1N1病毒抗体基因的首端必须含有________,它是____________识别和结合的位点。③过程培养到桑椹胚或囊胚阶段,可以采用________技术,培养出多头相同的转基因牛。
(3)prG能激发细胞不断分裂,通过基因工程导入该调控基因可制备单克隆抗体,Ⅰ最可能是________细胞,Ⅱ代表的细胞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4)制备单克隆抗体也可以用动物细胞融合技术,与动物细胞融合过程不同,植物体细胞杂交在细胞融合之前要用____________________对细胞进行处理,作用是除去________。
目的基因首端必须含有启动子才能正常表达,启动子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位点;要培育相同的转基因牛应用胚胎分割技术。(3)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效应B细胞,因此Ⅰ是效应B细胞,由于prG能激发细胞不断分裂,因此prG导入效应B细胞后,效应B细胞具备
山东省命题大赛2013届高三高考预测题(二)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计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实验中,某同学在分析实验结果时,提出了“假如细胞壁也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实验结果会有什么不同”的问题。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实验结果相同,因为质壁分离的原因是细胞失水后,原生质层随液泡的缩小而缩小,而细胞壁不能缩小,引起了质壁分离
B.实验结果相同,因为质壁分离的原因是细胞失水,而原生质层的伸缩性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引起了质壁分离
C.实验结果不相同,细胞壁与原生质层一起缩小,不能发生质壁分离
D.实验结果不同,细胞壁不能缩小,不能发生质壁分离
2、呼吸底物不是糖时,有氧呼吸消耗的O2和产生的CO2的体积并不相等,利用如图所示装置两套,设为甲、乙,测定单位质量小麦种子呼吸时CO2释放量与O2消耗量的比值,下列构思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新-课-标-第-一-网
A.甲装置烧杯中盛放清水,在光照下测定O2释放量,乙装置在黑暗下测定CO2 释放量
B.甲装置烧杯中盛放清水,测定CO2释放量,乙装置换成CO2吸收剂,测定O2消耗量
C.甲装置烧杯中盛放清水,测定气体体积变化量,乙装置换成CO2吸收剂,测定O2消耗量
D.甲装置烧杯中盛放CO2缓冲剂(可吸收和放出CO2),测定气体体积变化量,乙装置放死亡种子做对照
3、下列关于细胞生理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新|课|标|第|一|网
A、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有差异,进而导致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
B、细胞的增殖、分化、坏死、凋亡在生物体的生命历程中都具有积极意义
C、细胞分裂伴随个体发育的整个过程中,细胞分化仅发生于胚胎发育阶段
4、水稻的雄性可育(能产生可育花粉)性状由显性基因A、B控制(水稻植株中有A、B或两者之一为雄性可育)。现有甲、乙、丙三种基因型不同的水稻,甲不含A、B基因,乙含有A、b基因,丙含有 a、B基因,若甲与乙杂交得到的F1全部雄性可育,甲与丙杂交得到的F1全部雄性不育。根据上述杂交实验结果可以确定这两对基因存在的部位是 ( )
A.两者均存在于细胞核中 B.两者均存在于细胞质中
C.仅A、a基因位于细胞核中 D.仅B、b基因位于细胞核中
5、关于植物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染色体组整倍性发生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增加
B.染色体组非整倍性变化必然导致新基因的产生
C.染色体片段的缺失和重复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变化
D.染色体片段的倒位和易位必然导致基因排列顺序的变化
6、如图表示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个种群中A和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新 课 标 第 一 网
A.Q点表示环境发生了变化,A控制的性状更加适应环境
B.P点时两曲线相交,此时A和a的基因频率均为50%
C.该种群中杂合子的比例会越来越高,逐渐取代纯合子
D.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
二非选择题
7、(7分) 图1是某植物体的根尖结构和有关生命现象示意图。图2是测定某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光合作用强度曲线。图3表示该植物叶片CO2释放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 S代表有机物量。请据图回答:
图3
(1)图中表示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间期的序号是 。
(2)若已知该种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图2。该植物在25℃时光合作用速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若将温度提高到30℃(原光照强度和CO2浓度不变),请在图2中画出相应的光合作用速度与光照强度关系的曲线(要求标明a′、b′、c′三个点的位置)。
(3)图3中0—D间该植株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量为________________(用S1、S2、S3表示);光合作用有机物的净积累量为__________ ____(用S1、S2、S3表示)。
8.(9分)下图1中A-G为细胞器或细胞的某一结构,图2表示各种膜结构上发生的化学反应。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括号中填序号或字母,横线上填文字)
(1)衣藻细胞质中的细胞器除图1所示外,还应有___。研究表明,结构G的功能越复
杂,其上的___种类和数量就越多。
(2)图2乙反应中产生的「H]作用是_________,乙反应产生的O2参加相
邻细胞丙反应至少需穿过____层磷脂双分子层。
(3)图1中与图2甲反应有关的单膜细胞器是「 ],该细胞器进行甲反应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13分)实验一:用不带特殊病原体的小鼠进行如下特异性免疫实验,过程如图1,结果如图2。
:
(1)实验中,对B组小鼠的处理是作为A组小鼠的________处理。
(2)从图2可知,Ⅱ组与Ⅳ组相比,小鼠脾脏中的活细菌数量的增长趋势________,说明血清中的________不能有效抑制脾脏内的细菌繁殖。注射来自于A组小鼠的T细胞后,在4天内Ⅰ组小鼠脾脏中的活细菌数量________,说明该组T细胞(活化T细胞)________细菌数量的增长。由此推测该细菌生活在________。
(3)实验中,Ⅰ~Ⅳ组小鼠感染的是__________,感染的时间是在注射T细胞或血清的__________天。
实验二:在体外观察小鼠的T细胞和巨噬细胞(一种吞噬细胞)对细菌X的杀伤力,结果如图3。
(4)由图3可知,能有效杀伤细菌X的是________细胞,而不是活化T细胞。
(5)有人假设,活化T细胞释放某种物质活化了巨噬细胞。若用体外实验验证该假设,实验组应选择的实验材料包括________(填选项前的符号)。
a.培养过活化T细胞的培养液 b.培养过巨噬细胞的培养液 c.A组小鼠的巨噬细胞
d.B组小鼠的巨噬细胞 e.培养过未活化T细胞的培养液 f.细菌X
(6)该系列实验的目的是研究________。
10.(12分)胰岛素是调节机体血糖的激素之一,当体内胰岛素含量过高时动物会出现昏厥、昏迷现象(低血糖晚期症状)。现有如下材料,请设计实验说明当动物出现低血糖晚期症状时,静脉注射葡萄糖水溶液可缓解症状。
材料用具:身体状况相同的健康小白鼠数只、1mL注射器、50%葡萄糖水溶液(每次用量0.01mL/10g 体重)、蒸馏水、用酸性生理盐水配成的胰岛素溶液(2U/mL)(每次用量0.1 mL/10g体重)、酸性生理盐水。
(1)实验步骤:
①获取实验材料并分组:取数只身体状况相同的健康小白鼠平均分成甲、乙两组,同时注入等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进入以下步骤。
②实验组:甲组小白鼠及时从静脉注入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对照组:乙组小白鼠同时注入等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培养观察:在相同饲养条件下饲养,观察小白鼠情况。
(2)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借鉴上述实验及相关内容回答问题。
【选做】
《生物技术实践》
11(9分)加酶洗衣粉是指含有酶制剂的洗衣粉,比普通洗衣粉有更强的去污能力,但加酶洗衣粉的使用受水温影响较大。请回答下列与加酶洗衣粉相关的问题
(1)由下图推知,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50℃时加酶洗衣粉中碱性蛋白酶的最适含量是___%。
(2)下表是添加脂肪酶的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洗涤效果进行比较的实验记录。
①该实验设计中的自变量有:___,因变量为___
②若实验组1号洗净所需时间接近7 min,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3)下列衣料不适宜用添加蛋白酶的加酶洗衣粉洗涤的有___
A.棉织品 B.毛织品 C.脂纶织品 D.蚕丝织品
(4)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中,不宜采用H2 O2及H2 O2酶为实验材料,最可能 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5)请写出两项提高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代生物科技】
12.(9分)克隆羊的成功轰动世界,它不仅奠定了疾病克隆性治疗的基础,又解决了器官移植中供体不足的问题,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一些过去尚未遇到的问题。下图为人类对克隆羊技术的拓展和应用图。
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所涉及的现代生物技术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等。
(2)图中两个婴儿长大后,外貌、性格和其他特征与原型男人相似,这说明________具有全能性。
(3)使用培养基进行胚胎干细胞培养时,通常要加入____________等天然成分,除了保证被培养细胞处于无菌、无毒及充足氧气的环境中,还需要保证细胞生活所需的________和________;早期胚胎发育到________阶段以前的细胞是全能细胞。
(4)图中从“内细胞团到胚胎干细胞”的培养过程中,必须用________处理内细胞团,使之分散成单个细胞。胚胎干细胞形成组织、器官必须要进行________和________。
(5)在体外培养胚胎干细胞能否获得动物器官?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选择题
BCD CDC
二、非选择题(30分)
7.(7分)(1)①(2)(2分)
(3)S1+S3(2分) S2-S1(2分)
8.(1)中心体、核糖体 蛋白质
(2)参与暗反应中C的还原6
(3 )B在植物细胞分裂末期,参与细胞壁形成〔每空1分)
9. (1)对照
(2)相同 抗体 无明显变化 抑制 细胞内
(3)细菌X 前1
(4)活化巨噬 (5)a、d、f (6)小鼠抗细菌X的免疫应答
10. (1)①用酸性生理盐水配成的胰岛素 小白鼠出现昏厥、昏迷现象
②适量的50%葡萄糖水溶液 ③蒸馏水
(2)甲组小白鼠昏迷状况得到缓解,乙组小白鼠因昏迷时间过长会死亡
(3)当动物出现低血糖晚期症状时,静脉注射葡萄糖水溶液可缓解症状
(4)①胰岛素可降低血糖含量,而脑部细胞供能主要来自葡萄糖的氧化分解
②静脉注射葡萄糖水溶液
11.(1)探究温度、碱性蛋白酶含量对加酶洗衣粉去污力的影响0.6
(2)①洗涤温度、洗衣粉种类洗净所需时问
②酶失活
(3 ) BD
(4) He认受热易分解
(5)用温水浸泡;延长浸泡时间;增加洗衣粉的用量等(写出两项合理答案即可)(每空1分)12.(1)核移植 胚胎移植(或胚胎分割、细胞培养等)
(2)动物体细胞核
(3)血清 温度 PH 桑椹胚
(4)胰蛋白酶 细胞的分裂 分化
(5)不能 胚胎干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可以增殖但不发生分化
山东省命题大赛2013届高三高考预测题(三)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计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不属于细胞间信息交流实例的是( )
A.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血液运输到甲状腺,与甲状腺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
B.吞噬细胞对抗原处理后,以直接接触方式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
C.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进行物质运输和信息交流
D.细胞内通过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
2. 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生命活动中有着多方面的重要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细胞内外的物质运输等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
B.广阔的膜面积为酶提供了大量的附着位点
C. 生物体内的所有膜结构共同构成生物膜系统
D. 生物膜系统的组分在结构和功能上有紧密的联系
3 .生活在极地地区的棕熊具有冬眠的习性。每年进入秋季后,它的食量就会迅速增加,体重也随之迅速增加。等到冬季来临时,它的体重能增至原来的两倍多。在漫长的冬眠过程中,棕熊一直是不吃不喝。几个月醒来,它会变得十分“清秀”。冬眠前,棕熊体重增加时,增多的成分主要是( )
A.水 B.蛋白质
C.脂肪 D.糖原
。
4 .用体重、性别等均相同的三组实验用狗进行以下实验:将含有放射性碘的注射液注射到a、b、c三组狗的体内,然后定时检测狗体内血液中的放射量。4d后,向a组狗体内注射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向b组狗体内注射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向c组狗体内注射生理盐水。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对实验结果描述不正确的是( )
A.a是由于甲状腺功能受到抑制 B.c在该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C.b是由于促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的功能
D.如果给狗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则实验狗的血液中放射量与a相同
5.有研究表明健康的心态能使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能力提高,其原因很可能是( )
①健康的心态有利于T细胞的分化 ②健康的心态有利于提高抗体的生成能力
③健康的心态有利于效应T细胞增殖分化为大量的记忆细胞
④健康的心态有利于浆细胞增殖分化为大量的记忆细胞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④ D.③④
6.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效应T细胞能识别抗原并能产生抗体 B.浆细胞能识别抗原并能产生抗体
C.记忆细胞在免疫的全过程中都能发挥作用 D.T细胞是在胸腺中发育而成
二非选择题
7.(9分)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A是________,物质B是________。
(2)结构E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 ,其功能特性是____________。新$课$标$第$一$网
(3)具有双层E结构的细胞器是________(填图中的序号),动植物细胞都有,但是功能不同的是[ ]_________。
(4)侵入体内的病菌和衰老细胞的裂解必须依靠[ ]____的作用。
(5)细胞内具有E结构的除了上述6种细胞器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9分)现有两纯种小麦,一纯种小麦性状是高秆(D),抗锈病(T);另一纯种小麦的性状是矮秆(d),易染锈病(t)(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育种专家提出了如图I、II两种育种方法以获得小麦新品种,问:
(1)要缩短育种年限,应选择的方法依据的变异原理是 ,图中①的基因组成是 。
(2)(四)过程所作的的处理是 。方法II一般从F1经(五)过程后开始选种,这是因为 。
(3)(五)过程产生的抗倒伏抗锈病植株中的纯合体占 ,若要在其中选出最符合生产要求的新品种,最简便的方法是 ,让F1按该方法经(五)(六)过程连续进行2代,则⑥中符合生产要求的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 。
(4)如将方法I中获得的③⑤植株杂交,再让所得到的后代自交,则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 。
(5)除上述方法外,也可将高杆抗锈病纯种小麦用γ射线等照射获得矮抗是由于发生了 。
9. (共14分)下图为电子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某真核细胞的一部分,请分析后回答:
(1)此图是 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判断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属于生物膜系统的是 (填序号)。
(3)为研究细胞内各种组成成分和功能,需将细胞器分离。分离各种细胞器常用的方法是 。
(4)若用丙酮从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的单分子层面积大于细胞表面积的2倍?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此细胞是不是在中学实验室条件下观察线粒体的理想实验材l料?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 9分)英国科学家Sanger因发明了链终止DNA测序法而再获诺贝尔奖。通过向DNA复制体系中加入能够终止新链延伸的某种脱氧核苷酸类似物,可以得到各种不同长度的脱氧核苷酸链,再通过电泳呈带(按分子量大小排列),从而读出对应碱基的位置。下图表示测定DNA新链中腺嘌呤位置的操作方法,据图作答:
(1)操作的第一步是通过加热破坏 从而使DNA分子的双链打开,在细胞中这是在 酶的作用下完成的。
(2)根据上图中的模板链,对应合成的最长新链的碱基序列是(自上而下读出):
。
(3)要通过以上操作精确地测出DNA链上每一个碱基的位置,电泳分离结果必须能把 区分开来。
(4)为了能够从电泳结果直接读出上图模板链中鸟嘌呤的位置,进行以上操作时:
①应加入什么标记物?
②扩增后将产生几种带标记的新链?为什么?
(5)从理论上分析,采用链终止法测定一段DNA双链中的全部碱基顺序,最少要按图中所示模式操作3次,请简要说明理由。
【选做】
11.(9分)某科研小组利用培养液对酵母菌进行培养研究,图一为酵母菌结构示意图,图二表示培养过程中酵母菌数量及培养液中乙醇浓度变化曲线。
请分析并回答:
(1)图一中酵母菌细胞结构与高等植物叶肉细胞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酵母菌
(2)酵母蛋白酶A在图一酵母细胞中的 (填序号)合成,经 (填序号)加工形成蛋白酶原,最后转移至液泡中被激活后发挥作用。
(3)酵母菌培养液在使用前须经高温加热处理的目的是 ,再经冷却后方可使用的原因是_ ___。
(4)图二中曲线AB段酵母菌细胞呼吸发生的场所是图一中的___ _(填序号),曲线BC段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为 。
(5)图二中O~T1时段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原因是 等(答出两点即可)。
12.(9分)下图为细胞融合的简略表示,请据此回答:
(1)若A、B是植物细胞,在进行过程C之前去掉某一结构最常用的方法是 ;此过程中除了用化学法 诱导融合的手段外,还利用了细胞膜的 。
(2)由A、B至F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有
。
(3)假若A、B至D是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A为小鼠的B淋巴细胞,那么A、B形成的D细胞应该是 ,从中筛选出它的方法是在
中培养。如何从培养液中分离出杂种细胞呢?请阅读材料后回答:
已知细胞合成DNA有D和S两条途径,其中D途径能被氨基嘌呤阻断。淋巴细胞中有这两种DNA合成途径,但一般不分裂增殖。鼠骨髓瘤细胞中尽管没有S途径,但能不断分裂增殖。将这两种细胞在试管中混合,加聚乙二醇促融,获得杂种细胞。请回答:
①试管中除融合的杂种细胞处,还有 种细胞。
②设计一方法(不考虑机械方法),从培养液中分离出杂种细胞,并说明原理。
方法 。
原理:
。(2分)
(4)假若A为人的B淋巴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产生某种物质,并发挥重要的生理作用,与该物质的合成、加工、运输有关的生物膜有 。(答两项)
【答案】
一选择题
DCC DBD
二非选择题
7.(1)蛋白质 磷脂
(2)流动性 选择透过性
(3)①② ④ 高尔基体
(4)⑥ 溶酶体
(5)细胞膜 核膜
8(1)染色体变异,DT
(2)秋水仙素处理幼苗 F1自交后发生性状分离
(3)1/3 自交 1/2
(4)DDtt:Ddtt:ddtt=1:2:1
(5)基因突变
9.(1)低等植物 有中心体和叶绿体
(2)②③④⑤⑦
(3)差速离心法
(4)细胞内除了细胞膜以外,还有其他生物膜
(5)不是 当用健那绿给线粒体染色时,该细胞含有叶绿体,其中的色素会起干扰作用
10.(1)氢键(1分) 解旋酶(1分)
(2)TACTAGGAC(1分)
(3)长度只差一个碱基(或脱氧核苷酸)的DNA链(1分)
(4)①加入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类似物(或ddCMP,1分)
② 2种(1分)。 因为模板链上只有2个鸟嘌呤(或新链上只有2个胞嘧啶,1分)。
(5)经过3次操作可以测出DNA片段的一条链上三种碱基的位置,剩下空位就是第四种碱基的位置;再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推知DNA另一条链的碱基顺序(2分)。
11.
12.
(1)酶解法 聚乙二醇(PEG)流动性
(2)植物体细胞杂交,植物组织培养
(3)杂交瘤细胞 特定的选择性培养基 ①4 ②方法:培养基中加入氨基嘌呤,收集增殖的细胞 原理:加入氨基嘌呤后,使D合成途径阻断,仅有D合成途径的骨髓瘤细胞及其彼此融合的细胞就不能增殖,但鼠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的杂种细胞中可以利用淋巴细胞中的S途径合成DNA而增殖(4)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线粒体
山东省命题大赛2013届高三高考预测题(四)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计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施莱登和施旺通过对动植物细胞的研究,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B.温特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一种化学物质并确定其本质是吲哚乙酸
C.摩尔根通过果蝇的眼色杂交实验,利用类比推理的得出基因在染色体上
D.萨克斯把绿叶的一半遮光,置于光下一段时间,证明了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需要CO2
2.下列能在人体细胞内完成的生理过程有(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3.有一瓶混合酵母菌和葡萄糖的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C2H5OH和CO2的量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氧浓度(%)
a
b
c
d
产生CO2的量
9 mol
12.5 mol
15 mol
30 mol
产生酒精的量
9 mol
6.5 mol
6 mol
0 mol
A.氧浓度为b时,经有氧呼吸产生的CO2为6 mol
B.a值应当为0
C.氧浓度为c时,有50%的葡萄糖用于酒精发酵
D.d浓度时只进行有氧呼吸
4.下列为细胞分裂的几种模式图及其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在分裂过程中的变化。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①甲图为减数分裂第二次中期,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对应丁图的CD段
②乙图是有丝分裂中期,乙图与丙图不可能来自同一种生物
③丙图可能是雌配子,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对应丁图的BC段
④乙图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5.下列有关实验探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用单倍体育种法难以改良缺乏某种抗病性的水稻品种
B.盐酸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中的作用相同
C.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时应设计对照实验
D.观察细胞中DNA、RNA用的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要现配现用
6.右图表示植物细胞内的物质转化过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有ATP产生的过程是b、c、d
B.在生物膜上发生的生理过程是a、c、d
C.在光照充足条件适宜的条件下,a强于b,c强于d
D.人体细胞内能发生的是b、d两个过程
二非选择题
7.(13分)下图表示真核细胞内合成某种分泌蛋白过程中由DNA到蛋白质的信息流动过程,①②③④表示相关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过程发生在 期,如果①过程中出现若干个碱基对的增添而导致的变化称为_________。
(2)催化过程②的酶是 ,其化学本质是 。
(3)a、b为mRNA的两端,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方向是 。已知甲硫氨酸和酪氨酸的密码子分别是AUG、UAC,某tRNA一端的三个碱基是UAC,该tRNA所携带的氨基酸是_________。④过程进行的场所有 。
(4)一个mRNA上连接多个核糖体叫做多聚核糖体,多聚核糖体形成的意义是 。在原核细胞中分离的多聚核糖体常与DNA结合在一起,这说明 。
8.(16分)Ⅰ、生物体内的细胞之间可通过激素等信号分子传递信息,从而引起相应的生物效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分析雌激素与相应受体结合情况示意图可知, 雌激素的穿膜方式是 ,二者结合后形成“激素—受体”复合体,穿过核孔并作用于核内DNA,从而直接影响遗传信息的 过程,诱导或减少某种蛋白质的合成。图中合成成熟多肽的过程中参与的细胞器有 。
Ⅱ、下面是有关植物激素的实验研究。
(1)下图表示糖枫种子用低温处理使种子提前萌发过程中各种激素含量的变化情况,据图分析回答:
①从图中可看出,脱落酸对种子的萌发有 作用。
②此图说明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是 的结果。
③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细胞分裂素使细胞周期 。
(2)细胞分裂素能抑制叶绿素、核酸和蛋白质的降解,抑制叶片衰老。所以在生产中可利用细胞分裂素作保鲜剂。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细胞分裂素有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①实验原理:叶绿素逐渐丧失是叶片衰老最明显的特点,而离体叶片很快就会出现衰老的特点。因此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证明。
②实验步骤:
第一步:选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叶片两片,分别标记为甲、乙。
第二步:在甲叶片的局部位置涂上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在乙叶片______________
。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分析
实验预测: 。
实验结论: 。
9.(12分)下图所示的调节过程是人体稳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正常人体血液中②的含量变化对①、③的分泌起调节作用,此种调控机制属
于 调节。
(2)在寒冷环境中,图中的②分泌量增加的同时 (填字母)的分泌量也增加,二者共同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请写出寒冷条件下皮肤立毛肌收缩,起鸡皮疙瘩的反射弧 。
(3)人体内需要源源不断的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这是因为
。
(4)图中的胰岛A细胞 、B细胞分别分泌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它们的作用相互 ,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其主要的靶器官是 ,若胰岛B细胞受损人会得糖尿病,这主要是因为 。
(5)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网络是 ,其中免疫系统是通过它的 等功能,实现它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选做】
【生物技术实践】
10.(8分)(1)生物组织中有机物的提取方法有很多种。不同的有机物提取的方法各有不同。玫瑰精油称为“液体黄金”,是世界香料工业不可取代的原料,提取出的玫瑰精油要求不含有任何添加剂或化学原料,其提取方法是 。杏仁油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是一种质地轻柔、高渗透性的保湿剂,主要通过 法提取。血红蛋白的提取方法是 ,主要是根据 将血红蛋白与其他物质分开的。
(2)生活中有许多微生物技术的应用。酿造果醋时利用的菌种是 ,腐乳制备过程中,豆腐相当于微生物生长的 。
(3)把从酵母细胞中提取的淀粉酶固定在尼龙布上制成固定化酶,采用的方法是 。(4)PCR技术一般要经历三十多个循环,每次循环可以分为 三步。
11.(8分)
下图所示为人类“治疗性克隆”的大致过程。请据图作答:
(1)过程A是目前实现体细胞克隆的关键技术,该技术的主要操作是应用患者
细胞作为核供体,由 [ ] 细胞提供细胞质,进行人工重组。
(2)“治疗性克隆”的结果说明高度分化的体细胞的核仍然具有 。相同的胚
胎干细胞能“克隆”出神经细胞、血细胞、肌肉细胞,“克隆”结果多种多样的根本原因是
的结果。
(3)若应用转基因技术治疗遗传性糖尿病,则将健康人的控制胰岛素合成的基因导入的受体细胞,是取自通过B得到的结构中的[ ] ,原因是这些细胞 。将胰岛素基因导入该细胞通常采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而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采用最多的是 。
(4)在细胞培养过程中往往会发生细胞接触抑制现象,为了将其分散成单个细胞,通常用 进行处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C 3、C 4、B 5.C 6.B
二非选择题
7.(除特别注明外,每空1分)
(1)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2分) 基因突变
(2)RNA聚合酶 蛋白质
(3)由a到b 甲硫氨酸 内质网和高尔基体(2分)
(4)短时间内能合成较多的肽链(2分) 原核细胞中的转录和翻译是同时同地进行的(2分)
8、(16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
Ⅰ、自由扩散 转录 核糖体、线粒体、内质网
Ⅱ、(1)①抑制 ②是由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
③缩短
(2)① 用细胞分裂素处理离体叶片,记录叶片失绿变黄所需的时间(2分)
② 发育状况相同的同种植物、大小同样的(2分) 相同位置同样的大小区域涂上蒸馏水 (2分) 观察和记录两叶片失绿变黄所需时间(1分)
③ 实验预测:甲叶片涂抹细胞分裂素的部位能较长时间保持鲜绿,而未涂抹细胞分裂素的部位失绿变黄的时间与乙片叶失绿变黄的时间相同 (2分)
结论:细胞分裂素有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1分)
9.(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2分)
(1)(负)反馈 (2) b
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立毛肌 2分
(3)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
(4)拮抗 肝脏 胰岛素分泌减少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的能力减弱,从而血糖升高,表现为糖尿(2分)
(5)神经-体液-免疫 防卫、监控和清除
【生物技术实践】
10.(8分)(1)水蒸气蒸馏法 压榨 凝胶色谱法 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
(2)醋酸菌 培养基 (3)化学结合法 (4)变性、复性、延伸
11.(8分)【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1)体 [①](次级)卵(母)
(2)全能性 基因选择性表达(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
(3)[④]内细胞团 分化程度极低、全能性高 农杆菌转化法
(4)胰蛋白酶
山东省命题大赛2013届高三高考预测题(五)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计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研究证实ATP既是“能量通货”,也可作为神经细胞间信息传递中的一种信号分子,其作为信号分子的作用机理如右图所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据图分析,神经细胞释放ATP和典型神经递质的方式都是胞吐
B.神经细胞中合成ATP的能量来源是细胞呼吸
C.AMP是组成RNA的基本单位之一
D.在细胞间隙,ATP、ADP、AMP可以相互转化
2.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增强
B.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C.细胞癌变是细胞不断增殖的结果
D.皮肤色素沉积出现的“老年斑”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3.下图是利用某植物(基因型为AaBb)产生的花粉进行单倍体育种的示意图,据图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过程②通常使用的试剂是秋水仙素,作用时期为有丝分裂间期
B.通过过程①得到的植株A基因型为aaBB的可能性为0
C.过程①属于植物的组织培养,在此过程中必须使用一定量的植物激素
D.与杂交育种相比,该育种方法的优点是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4.以下对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二倍体生物用秋水仙素处理形成四倍体,二者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B.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C.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
D.突变和基因重组都会引起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5.某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染色体中DNA分子数的比例为1∶2,此时该细胞中不可能发生的是A.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B.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后分别移向两极
C.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D.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并缢裂
6. 下图表示美国阿拉斯加旅鼠种群的周期性消长曲线:旅鼠过多时,大量吃草,草原植被遭到破坏,种群数量因而减少;但数量减少后,植被又逐渐恢复,旅鼠的数量也随着恢复过来。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旅鼠种群数量和食物之间的动态变化体现了反馈调节
B.信息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C.1951-1953年间,M点时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N点时出生率与死亡率相差最大
D.杀死旅鼠,将其数量降低一半是控制其数量最有效的办法
二非选择题
7.(17分)某校兴趣小组开展对当地几种遗传病的调查,请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Ⅰ不能同化半乳糖的病,叫做半乳糖血症,为常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病。把半乳糖导入糖类的通常代谢途径中,必须先转变为葡萄糖的衍生物(物质C)。正常代谢途径如下:
已知控制酶①、酶②、酶③合成的基因分别为A、B、C,位于不同对的常染色体上。
(1)从半乳糖在人体内正常代谢途径可说明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有:
①_______________ _______;
②_____________ _________。
(2)下表是一个患者家庭中某半乳糖血症患者及其父母与正常人体内三种酶的活性比较:(表中数值代表酶活性的大小,且数值越大酶活性越大)
平均活性μM转换/h/g细胞(37℃)
酶①
酶②
酶③
正常人(AABBCC)
0.1
4.8
0.32
半乳糖血症患者
0.09
<0.02
0.35
患者的正常父亲
0.05
2.5
0.33
患者的正常母亲
0.06
2.4
0.17
①与酶①、酶②、酶③合成相关基因的遗传遵循______ ___定律,理由是_____ ______。
②写出患者的正常父亲的基因型:__ _____,若患者的父母再生一个孩子,患半乳糖血症的概率为______。
Ⅱ人群中有一种单基因隐性遗传病,但不知控制该遗传病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部分同学采用遗传系谱分析的方法;请你另外设计一个简单的调查方案进行调查,并预测调查结果。
调查方案:寻找若干个患该遗传病的家庭进行调查;统计各代患者的性别比例。
调查结果及预测:
(1) ;
(2) ;
(3) 。
Ⅲ 21三体综合征是一种染色体异常遗传病。调查中发现随母亲生育年龄的增加,生出21
三体综合征,患儿的概率增大。
(1)现诊断出一个21三体综合征患儿,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是“TTt”,其父基因型是“Tt”,
母亲的基因型是“tt”,那么这名患者21三体形成的原因是_
。
(2)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为有效预防该遗传病的发生,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8.(16分) I.2009年12月7~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世界气候大会,中国政府作出了降低国内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承诺,到2020年中国国内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一50%,低碳经济与绿色生活方式引起人们重视。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碳从无机环境中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①表示的是 过程,生物群落中的碳返回无机环境的途径为图中的 (填数字序号)。
(2)垃圾资源化、无害化是绿色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可将回收后无法直接利用的有机废物进行发酵处理,该过程所利用的生物属于生态系统的 成分。
(3)煤是“高碳”能源,通过燃烧。碳主要以 的形式进入大气圈。根据上图提出一项实现“低碳”承诺、减少温室效应的关键措施 (至少2条措施)。
(4)若上图虚线框中的种群及相互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假设E种群中的能量是5.8×109kJ;B种群中的能量为1.3×108kJ。若能量的传递效率为10%~20%,则A种群中的能量至少是 kJ。
II某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做了以下调查研究活动:他们在“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活动中,统计绘制了某家族遗传病发病情况的系谱图,据图分析:
(1)Ⅱ—3和Ⅱ—4婚配,生了一个患苯丙酮尿症的女儿。苯丙酮尿症发病的原因是患者体细胞中缺少一种酶,致使体内的苯丙氨酸不能沿正常途径转变成酪氨酸,而转变成苯丙酮酸。此实例说明,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是 。若该酶含有a个氨基酸,则控制此酶合成的基因中至少有 个碱基对。
(2)Ⅱ—5和Ⅱ—6婚配,他们生一个色盲男孩的可能性是 。如果他们生了一个21三体综合症患儿,请分析病因 。
9.(9分)某实验小组用小球藻进行实验,探究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他们将一定量的小球藻浸入适宜培养液的试管中,以白炽台灯作为光源。移动台灯改变光源与试管的距离;CO2浓度分别设置为0.03%和0.05%,根据实验结果绘制成曲线1、曲线2(见下图)。请分析回答:
(1)比较C、D两点的光合作用速率,可见限制D点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 EF段 不再成为光合速率的主要限制因素,若C处突然关闭台灯,叶绿体中C3的含量将如何变化?______________。
(2)F点的含义是 。若用缺镁培养液培养小球藻,其他条件不变,F点应向________移。
(3)该小组又做了探究小球藻最适生长温度的预实验,实验结果见下表:
温度(℃)
10
20
30
40
50
光照下释放O2(mg/h)
9.67
14.67
19.67
21.67
19.33
请根据预实验结果,设计进一步的探究实验:
材料用具:小球藻若干、大试管若干、含CO2缓冲液的培养液、水浴锅(控制温度)、量筒等。
该实验应控制好的两个主要无关变量是:① ;
②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
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第二步是分组控制温度: _______________ ____ (温度梯度差为1℃)。
第三步:光照6h后测定O2 释放量。
【选做】
10. (生物 --生物技术实践)(8分)
纤维素分解菌能够产生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回答下列问题:
(1)在培养纤维素分解菌的过程中,进行平板划线时,每次划线结束后仍然要灼烧接种环,原因是 。
(2)在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过程中,通常用 染色法,这种方法能够通过颜色反应直接对纤维素分解菌进行筛选。甲同学在实验时得到了如图所示的结果,则纤维素分解菌位于( )内。
A. ③ B. ①② C. ②③ D.①②③
(3)乙同学打算从牛胃中分离纤维素分解菌并计数,与分离醋酸菌相比,进行培养时除了营养不同外,最主要的实验条件差别是 ,该同学采用活菌计数法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 。
(4)丙同学在提取和分离纤维素酶的过程中,为了保证抵制外界酸和碱对酶活性的影响,采取的措施是向提取液和分离液中添加 。若探究纤维素酶活性的最适温度,如何设置对照?
(5)丁同学采用固定化纤维素分解菌技术生产葡萄糖,则在溶解海藻酸钠溶液时,操作要领是采用 的方法。
11.【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下面是畜牧业生产上培育某种优良种牛的两种方法,请分析回答:
(1)方法Ⅰ和方法II均用到的生物技术有 和 。
(2)用激素处理的目的是使B牛 ,从B牛体内获得的卵母细胞需要培养到 (时期)才能与精子结合。
(3)A牛的精子必须在B牛的生殖道中经过相应的生理变化后,才能与B牛的卵细胞结合,完成受精作用,这个过程叫 。卵子受精的标志是在卵黄膜和透明带的间隙能够观察到 。
(4)生产上常用 期的胚胎进行胚胎移植。若希望同时获得多个性状相同的家畜个体,可以使用 技术。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 、B 3、 A 4 、C 5.B 6.D
二非选择题
7.(17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
Ⅰ(1)①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半乳糖)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②多个基因控制一个性状
(2)基因的自由组合 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2分)
(3) AaBbCC 7/16
Ⅱ(1)若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则该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2分)
(2) 若患者男性与女性比例相当,则该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2分)
(3)若患者全是男性,则该致病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2分)
Ⅲ(1)父亲的21号染色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未发生正常分离,而移向细胞一极(2分) (2)适龄生育和产前胎儿细胞的染色体分析
8. (除注明外每空1分)
I.(1)光合作用 ③④⑤ (2分) (2)分解者
(3)CO2 保护植被,大力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控制化石燃料的燃烧,减少CO2的排放量,提高能源利用率;开发水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答案合理即可) (2分) (4)4.5107(2分)
II. (1)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2分) 3a
(2)1/4(2分) 他们在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时,一方的21号同源染色体不能正常分离(2分)
9.( 每空1分,共9分)
(1)CO2浓度 CO2浓度 增加
(2)该光照强度(与光源相距105cm)时小球藻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 左
(3)相同光照时间和距离(相同的光照强度) 小球藻的数量相同
第一步:将等量的含有足量CO2缓冲液的培养液装入试管,数量相同的小球藻浸入试管中,分别放入5个水浴锅中。
第二步:用水浴锅依次控制好温度38℃、39℃、40℃、41℃、42℃(可以适当增加温度梯度),编号1~5。
【选做】
10.(8分)【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1)及时杀死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避免细菌污染环境或感染实验操作者
(2)刚果红 A
(3)保证无氧环境 少(低)
(4)缓冲溶液 不同的温度梯度之间就可以相互对照
(5)小火间断加热
11.(8分)(1)动物细胞培养 胚胎移植
(2)超数排卵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M II期)
(3)精子获能 两个极体
(4)桑椹胚(或囊胚) 胚胎分割移植
山东省命题大赛2013届高三高考预测题(六)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计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生物膜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唾液淀粉酶的合成及运输途径中直接有关的膜结构是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B.醋酸洋红染液能将洋葱根尖细胞内的染色体染色,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C.实现大鼠脾脏细胞与兔骨髓瘤细胞融合的原理是膜的流动性
D.相对于心肌细胞,胰岛细胞中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度更快
2.?对健康的实验小鼠依次进行如下实验操作:先静脉注射放射性碘,待小鼠平静后再静脉注射适量的促甲状腺激素。随后定时测定甲状腺中的放射性强度。则下列各图能反映其变化规律的是(??? )
3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光合作用一定在叶绿体中进行???????? ②有氧呼吸一定在线粒体中进行?
③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 ④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
⑤所有生物的蛋白质一定是在核糖体上合成? ⑥能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一定有细胞核
A.①③⑤⑥???????? B.②④⑥?????? ?? C.④⑤??????? D.⑤⑥
4.实验室内有一群基因突变的小白鼠,这些小白鼠只要按时喂食并且不让它们运动,它们就能维持正常。当它们进食后,它们的血糖浓度会轻微上升,然后下降至一个恒定状态,然而只要让小白鼠运动或禁食一餐,它们的血糖浓度就会迅速下降,进而昏迷。这些突变小白鼠出现上述状况的原因最可能是( )
A.胰岛B细胞受损? ? ? ? ? ? ? ? ? B.甲状腺被切除
C.无法将血糖转换成肝糖原???????? D.体内细胞缺乏胰高血糖素的受体
5.下图是人体体温调节的曲线图,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环境温度为25℃时,散热量较少,产热较多,体温会上升
B.当环境温度从25℃下降到10℃时,从时间t1到时间t2,散热量增加是由于人体体温与环境温度的温差加大造成的
C.时间t2开始阶段,散热量增加,产热量也增加,体温会升高
D.时间t3以后,散热量比t1多,体温下降
6.将两株植物放在封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并用全素营养液进行培养(如下图甲所示),假设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和自然环境中相同,且空气温度对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微生物对CO2浓度的影响均忽略不计。现用CO2浓度测定仪测定了一天中该玻璃罩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绘制成下图中的乙图所示曲线。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BC段比AB段平缓,由温度较低导致??
? ? B.D点是植物光合作用开始的点
? ? C.0点至24点,经历24小时后植物体不会生长
D.利用此装置和条件可直接探究温度对细胞呼吸速率的影响
二非选择题
7.(8分)细胞作为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其形态、结构、功能保持相对稳定。生命系统通过各个层次的信息和反馈调节等活动维持其自身稳定,执行其正常功能。图1为高等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2表示细胞间通讯中信号分子对靶细胞作用的一种方式。
(1)从化学成分角度分析,流感病毒与图1中结构????????? (填序号)的化学组成最相似。
(2)图2中①为信号分子,结构②的组成成分是??????????? 。
(3)在图1中,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现象的细胞器有????????? (填序号)。
(4)具有图1细胞的生物,在生态系统的结构中一般不可能是?????????? 成分。
(5)若该动物细胞可产生生长激素,则此细胞为????????? 细胞,生长激素合成与分泌过程中依次经过的细胞结构有???????????????? (填序号)。
(6)研究推测,水分子的跨膜运输不是真正的自由扩散,它最可能与膜上的蛋白质有关。科学家试图从肾小管壁细胞膜上寻找这种蛋白质,以这种细胞为实验材料的最可能依据是
?????????????????????????????????????? 。
8.(12分)家蚕是二倍体,体细胞中有28对染色体,其中一对是性染色体,雄蚕含有两个同型的性染色体ZZ,雌蚕含有两个异型的性染色体ZW。请回答以下问题:
(1)雌蚕的一个染色体组的组成可以写成 ,雄蚕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含有________条Z染色体。
(2)已知控制家蚕结黄茧的基因(Y)对控制家蚕结白茧的基因(y)显性,但当另一对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I存在时,就会抑制黄茧基因Y的表达,从而使蚕茧变为白色,而i基因不会抑制黄色基因Y的表达。
①基因型为YyIi的两个个体交配,子代出现结白色茧的概率是________ 。
②现有基因型不同的两个结白茧的蚕杂交,产生了足够多的子代,子代中结白茧的与结黄茧的比例是3:1。若其中一个亲本的基因型是YYIi,则另一个亲本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_____(正交、反交视作同一种情况)。
(3)家蚕中D、d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d是隐性致死基因(导致相应基因型的受精卵不能发育,但Zd的配子有活性)。是否能选择出相应基因型的雌雄蚕杂交,使后代只有雄性?请作出判断,并根据亲代和子代基因型情况说明理由。
9.(9分)H1N1流感病毒会引起机体发烧、鼻塞等症状,有人在刚刚有点发烧时就服用扑热息痛药,使体温迅速下降。
(1)医生认为这样的做法不可取,因为一定限度内的发热是机体的良性反应,是人体________调节网络维持机体稳态的集中体现。
(2)试列举发烧现象产生时,细胞中________(细胞器)产生的能量除了使体温上升,还能__________。
(3)与肌肉注射相比,静脉点滴将大剂量药物迅速送到全身细胞。请写出下图中4处内环境成分的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10. (13分)英国科学家Sanger因发明了链终止DNA测序法而再获诺贝尔奖。通过向DNA复制体系中加入能够终止新链延伸的某种脱氧核苷酸类似物,可以得到各种不同长度的脱氧核苷酸链,再通过电泳呈带(按分子量大小排列),从而读出对应碱基的位置。下图表示测定DNA新链中腺嘌呤位置的操作方法,据图作答:
(1)操作的第一步是通过加热破坏 从而使DNA分子的双链打开,在细胞中这是在 酶的作用下完成的。
(2)根据上图中的模板链,对应合成的最长新链的碱基序列是(自上而下读出):
。
(3)要通过以上操作精确地测出DNA链上每一个碱基的位置,电泳分离结果必须能把 区分开来。
(4)为了能够从电泳结果直接读出上图模板链中鸟嘌呤的位置,进行以上操作时:
①应加入什么标记物?
②扩增后将产生几种带标记的新链?为什么?
(5)从理论上分析,采用链终止法测定一段DNA双链中的全部碱基顺序,最少要按图中所示模式操作3次,请简要说明理由。
【选做题】
《生物技术实践》
11.(10分)番茄为自花传粉植物,在20世纪初。科学家用植物细胞杂交方法,将番茄的原生质体和马铃薯的原生质体融合,成功地培育了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如下图),但目前还没有实现这美妙的设想——地上结番茄果实、地下结马铃薯块茎的植物。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②叫做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在此之前应使用 、 酶等处理细胞以去除细胞壁,获得有活力的原生质体。与过程③密切相关的具有单膜的细胞器为 。
(2)分别用红、绿荧光染料标记a、b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正在融合的原生质体一半发红色荧光,一半发绿色荧光。杂种细胞上a、b两种颜色的荧光均匀分布,这表明细胞膜具有
性。图中过程②就是遵守这个原理。
(3)在利用杂种细胞培育成为杂种植株的过程中,运用的技术手段是 ,依据的原理是 ,其中过程④相当于 ,过程⑤相当于 ,涉及的分裂方式称 。
(4)人工“种子”与自然种子相比,具有的特殊优点是( )
A.储运方便 B.培植简易
C.成活率高 D.保持亲本优良性状
(5)在“番茄一马铃薯”培育过程中,遗传物质的传递是否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为什么?
。
12.【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由李建远教授率领的科研团队,在山东烟台毓璜顶医院成功克隆出5枚符合国际公认技术鉴定指标的人类囊胚。实验流程如下(字母表示操作技术或生理过程):
(1)A过程中,采取的关键措施是 。
(2)B过程中,李建元教授采用三维立体偏震光纺锤体成像系统,对核DNA精确定位后,再用微激光对卵子的某一结构打孔,才能精确剔除卵子细胞核。这一结构主要是指
A.放射冠 B.透明带 C.卵黄膜 D.核膜
(3)在培养皮肤纤维细胞和淋巴细胞时,往往会发生细胞接触抑制现象,需要用 等处理。培养过程中除了保证无菌、无毒的环境外,为了防止培养过程中的污染,通常还要在细胞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 。
(4)C表示 ,D过程往往需要使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激活,其中完成的细胞增殖方式是 。
(5)通过克隆胚胎进而用其衍生而来器官,来取代患者本人病变的器官,就会避免免疫排异反应的发生,根本原因是 。若用该克隆胚胎细胞进行治疗性克隆,则将目的基因导入细胞最为有效的方法是 。
【答案】
一选择题
B C D D B A
二非选择题
7.?(1)③????? (2)糖蛋白?
(3)① ③? (4)生产者
(5)垂体(或内分泌)?? ③②⑦⑨??
(6)肾小管有很强的重吸收功能,有较多的载体蛋白(2分)
8.( 12分)
(1)27+Z或27+W 4
(2) ① 13/16 ②YyIi或yyIi (2分)
(3)不能 。
因为雌蚕只有ZDW基因型,雄蚕只有ZDZD, ZDZd基因型; 杂交组合ZDW×ZDZD、ZDW×ZDZd均可以产生ZDW的雌性后代(或若要让后代只有雄性.则雌性必须全是ZdW,则亲本的杂交组合必须是ZDW×ZdZd); 而ZdZd的个体不存在. (6分)
9. (1)神经-体液-免疫(2分)
(2)线粒体 为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提供能量、为合成相应抗体提供能量
(3)组织液 血浆 淋巴 组织液(B、C对应内环境成分可颠倒)
10. (13分)
(1)氢键 解旋酶
(2)TACTAGGAC
(3)长度只差一个碱基(或脱氧核苷酸)的DNA链(2分)
(4)①加入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类似物(或ddCMP,2分)
②2种(1分)。因为模板链上只有2个鸟嘌呤(或新链上只有2个胞嘧啶,2分)。
(5)经过3次操作可以测出DNA片段的一条链上三种碱基的位置,剩下空位就是第四种碱基的位置;再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推知DNA另一条链的碱基顺序(3分)。
【选做】
11.(10分)
(1) 纤维素酶、果胶酶 高尔基体;
(2)一定的流动;
(3)组织培养 细胞全能性 脱分化 再分化 有丝分裂;
(4)D;
12【现代生物科技专题】(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0分)
(1)注射促性腺激素 (2)B
(3)胰蛋白酶 抗生素
(4)核移植 有丝分裂
(5)遗传基因(物质)完全相同 (2分) 显微注射技术(2分)
山东省命题大赛2013届高三高考预测题(七)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计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有人取同种生物的不同类型细胞,检测其基因表达,结果如右下图。下列有关图示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在基因1~8中,控制核糖体蛋白质合成的基因最有可能是基因5
B.若基因1~8中有一个是控制细胞呼吸酶的基因,则最可能是基因7
C.功能最为近似和差异最大的细胞分别是1与6、5与7
D.细胞分化使不同细胞中RNA完全不同,导致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
2、?某人通过实验研究化合物X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如右图。曲线Ⅰ为只在底物中加入淀粉酶,曲线Ⅱ为在底物中加入淀粉酶和化合物X。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化合物X未影响淀粉酶活性的最适温度
B.曲线Ⅰ作为实验对照
C.化合物X对淀粉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但未使酶完全失活
D.若底物溶液的pH升高,则曲线Ⅱ的顶点上移
3、氨基丁酸(GABA)作为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的神经递质,在控制疼痛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其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下列对此判断错误的是(??? )
??? A.当兴奋到达突触小体时,突触前膜释放GABA,该过程依赖于突触前膜的流动性
??? B.突触前膜释放GABA的过程说明,某些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胞吐方式分泌出细胞
??? C.GABA受体实际上也是横跨突触后膜的Cl-通道,能与GABA特异性结合
??? D.GABA与受体结合后,会导致Cl-内流,进而导致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
4、下列对“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预设实验中需要设置蒸馏水处理的对照组
B.实验的无关变量为插枝生根的数目、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的时间等
C.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可以获得相同的生根数目
D.在正式实验中,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之间形成相互对照
5、?下图为吞噬细胞中溶酶体发挥作用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菌以胞吞形式进入细胞,需要消耗能量
B.溶酶体与吞噬体的融合体现了生物膜具有流动性
C.吞噬细胞识别并吞噬细菌的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的范畴
D.以囊泡的形式包裹细菌,避免细菌内有毒物质对细胞的伤害
6、如图,①~④表示某细胞内的部分细胞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图是在高倍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
B.此细胞不可能是原核细胞,只能是动物细胞
C.结构①不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D.结构①和④都存在碱基A和T的互补配对
二非选择题
7.(10分)图甲为科学家研究CO2 浓度、光照强度和温度对同一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图乙为适宜温度下某植物细胞呼吸与环境中O2浓度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影响A点上下移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 ;当光照强度为C时,造成曲线II和III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 ,此时该植物根细胞内能够产生ATP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B点限制该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2)图乙中细胞呼吸的有关曲线需在什么条件下测得?___________;当O2浓度为5%时,细胞呼吸的方式为_______________;若图甲中A点是在氧气充足条件下测得的,则氧气浓度应大于_______%。
(3)某科研小组为探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情况,设计了由透明的玻璃罩构成的小室(如图丙所示)。如果要测定该植物真正光合作用的速率,该如何设置对照实验?如何处理实验数据?
①对照实验:?????????????????????????????????????????????????????? 。
②数据处理:?????????????????????????????????????????????????????? 。
8、(13分)一种长尾小鹦鹉的羽毛颜色有绿色、蓝色、黄色和白色四种,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已知只有显性基因B时羽毛为蓝色,只有显性基因Y时羽毛为黄色,当显性基因B和Y同时存在时羽毛为绿色。现有甲、乙、丙、丁四只小鹦鹉,甲、乙、丙均为绿色,丁为黄色,其中甲、乙为雄性,丙、丁为雌性。现将雌雄鹦鹉进行杂交,结果如下表所示。请据此回答问题:
杂交组合
P
F1表现型及比例
组合一
甲×丙
绿色:黄色=3:1
组合二
乙×丙
全为绿色
组合三
甲×丁
绿色:蓝色:黄色:白色=3:1:3:1
组合四
乙×丁
绿色:蓝色=3:1
(1)控制小鹦鹉羽毛颜色的两对基因的遗传? ??????(填“是”或“否”)符合自由组合规律。
(2)甲、乙、丙、丁四只小鹦鹉的基因型分别是甲?? ???????、乙???? ?????、丙?????? ?????、丁?????? ??????。
(3)杂交组合三中F1代能稳定遗传的占 ?????,该组合中F1代绿色小鹦鹉的基因型????????? 。杂交组合二中F1代绿色小鹦鹉的基因型有?? ????种,其中不同于亲本基因型的概率为?? ??????。
(4)若利用一次杂交试验就能判断出杂交组合一的F1代黄色小鹦鹉的基因型,则应选择组合三中F1代? ????色异性小鹦鹉与该黄色小鹦鹉交配,若??????????????? ????????????????????,则该黄色小鹦鹉为纯合子;若??????????????????????????? ???????????????,则该黄色小鹦鹉为杂合子。
9.(8分)内环境是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酸碱度及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正常情况下能够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人体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人体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及化学物质含量会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人体维持体温相对恒定的调节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正常个体的特异性免疫存在差异,如有的人体内具有抗肝炎病毒的抗体,有的人体内却没有,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尝试构建人体肝脏内血浆、组织液、成熟红细胞内液间O2、CO2扩散的模型(①在图形框间用实线箭头表示O2,用虚线箭头表示CO2。②不考虑CO2进入成熟红细胞内液。)
10.(10分)(1)酒后严禁驾车,原因是酒精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使人体失去平衡,反应灵敏度降低。神经细胞兴奋状态时,细胞膜内外的电位表现为 。空腹喝酒更容易醉,酒精在人体内吸收的主要消化器官是 ,酒精跨膜运输方式是 。
(2)下图所示表示三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现于箭头处施加一有效强刺激,则能测到电位变化的位置是 。
A.a和b处 B.a,b和c处
C.b,c,d和e处 D.a,b,c,d和e处
(3)以下为人体的体温与水盐平衡调节示意图,abcd各代表激素。
①当受到寒冷刺激时, 的分泌均会增加,b激素的名称是 。
②大量失水后d的分泌增多, 对水的重吸收增强。
③体温和水盐平衡的维持都是 的结果。
选做
《 生物技术实践》
11. (10分)如图为通过花药培养月季花粉植株的一种途径。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选择花药时,一般要通过 来确定其中的花粉是否处于适宜的发育期,一般来说,在 期,细胞核由中央移向细胞一侧的时期,通常选择 的花蕾,花药培养成功率最高。
(2)上述途径是通过胚状体阶段发育成植株,还可以将花粉在诱导培养基上先形成 ,再将其诱导分化成植株。
(3)某同学在培养过程中发现培养基上感染了几种细菌。若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 指示剂培养几种细菌后,指示剂变红就可以鉴定其中含有能够分解尿素的菌;若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加入 染料,培养几种细菌后,培养基中出现透明圈,就可以鉴定其中含有纤维素分解菌。在培养过程中为了检验制备的培养基是否合格,应采取的措施是 ,观察结果,如果 ,说明培养基制备成功,否则需要重新制备。
《现代生物科技》
12.(10分)如图所示为科学家利用番茄叶细胞和马铃薯叶细胞杂交培育“番茄—马铃薯”植株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②过程使用了__________酶,以使植物原生质体相互分离,此处使用的溶液浓度较大,以保证植物细胞会发生__________,以保护原生质体不被破坏;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中,使细胞分离开来的酶是__________。
(2)过程③在化学药剂________的作用下会发生细胞融合;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与植物细胞不相同的是________。
(3)过程__________属于脱分化,过程__________属于再分化,细胞发生分化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
(4)过程⑤⑥⑦的细胞工程技术是__________,其培养时选用的材料通常是分生组织,原因是__________。
(5)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研究在________方面,取得了巨大突破。
【答案】
一选择题
CCD BCC
二非选择题
7、(1)温度????? CO2 浓度不同?????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光照强度
(2)黑暗(或无光、遮光)???? 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 15
(3)①设置如丙一样的装置丁,将丁遮光放在和丙相同的环境条件下
②将丙装置中液滴移动距离加上丁装置中液滴移动的距离
8、(13分)
⑴ 是??????
?⑵ BbYy??? ?????BBYy??????? BbYY?????? bbYy???????
⑶ 1/4??????? BbYY、BbYy?????? 4?????? 1/2
⑷ 白(色)??? 后代全为黄色????? 后代中出现了白色(或:后代中既有黄色又有白色)
9.(8分) (1)细胞的代谢活动和外界环境的不断变化
(2)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3)不同个体在生活过程中会接受不同抗原的刺激
(4)见下图
10.(除注明外,每空1分10分)
答案 :(1)外负内正 胃 自由扩散 (2)C
(3)①a、b、c 促甲状腺激素 ②肾小管和集合管 (2分) ③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协调作用(2分)
【选做】现代生物技术实践
11.(共10分)
(1)镜检 单核 完全未开放
(2)愈伤组织
(3)酚红 刚果红 将接种后的培养基和一个未接种的培养基同时在适宜条件下培养(2分) 未接种的培养基无菌落生长(2分)
现代生物科技
12 (1)纤维素酶和果胶 质壁分离 胰蛋白酶 (2)聚乙二醇 可以使用灭活的病毒 (3)⑤ ⑥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植物组织培养 全能性高,易培养形成愈伤组织 (5)克服不同生物远源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山东省命题大赛2013届高三高考预测题(八)
一选择题 (本题包括6小题,共计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关于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衰老细胞的产生与细胞的畸形分化有直接关系
B.癌细胞的产生是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突变的结果
C.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分化仅发生于胚胎发育阶段
D.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凋亡仅发生于成熟个体体内
2.新陈代谢是生物体内全部有序的化学变化的总称,但是生物体内的这些化学变化的顺利进行要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完成。下列关于酶的发现和特性说法正确的是( )
A.组成酶的基本单位都是氨基酸
B.低温、高温、过酸、过碱都会使酶永久失活
C.有酶参与的反应一定能释放出更多的能量
D.酶催化效率高是因为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显著
3.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的工作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下列有关反馈调节的叙述中,不的正确的是( )
A.负反馈调节在生物群落中普遍存在,但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不存在
B.当农田里蚜虫的数量增多时,七星瓢虫的数量也会增多,这样蚜虫种群数量的增长就会受到抑制,这属于生物群落内的负反馈调节
C.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D.通过反馈调节作用,血液中的激素经常维持在正常的相对稳定的水平
4.右图为基因型AABb的某二倍体动物进行细胞分裂的某时期示意图。由此可知
A.此细胞内共含有4条脱氧核苷酸链
B.此细胞中的基因a是复制异常产生的
C.此细胞到后期时最多含有四个染色体组
D.该动物只产生AB、aB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5.下表为人体四种细胞某些基因表达的结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细胞名称
肝细胞
幼嫩红细胞
造血干细胞
浆细胞
mRNA
mRNA1
mRNA2
mRNA3
mRNA4
蛋白质
血浆蛋白
血红蛋白
呼吸酶
免疫球蛋白
A.与上述四种蛋白质的合成与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B.四种细胞转录的mRNA有相同也有不同的,如mRNA3在其它细胞中也有
C. 四种细胞的全能性有差异,如幼嫩红细胞的全能性大于造血干细胞
D.四种蛋白质的功能不同,其原因是它们的氨基酸组成不同
6.对下图中Ⅰ、Ⅱ、Ⅲ、Ⅳ四幅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A.图Ⅰ显现出该植物细胞正处于光合速率小于细胞呼吸速率的状态
B.图Ⅱ虚线表示酶促反应中提高底物浓度后的变化曲线
C.图Ⅲ中Y曲线不能超过K值是受食物、空间、气候、天敌等因素的限制
D.图Ⅳ曲线表明肝脏中肝糖原在a点时含量最多
二非选择题
7. (11分)图甲是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乙表示
有机物的组成关系及其功能,其中C、D、E1、E2为小分子化合物,F、G、H、I、J均为生物大分子化
合物。请据图回答:
(1)甲图细胞与肺炎双球菌所共有的细胞器为 (填数字),光照充足时,B细胞内[⑥]产生的气体的去向是 。
(2)乙图中的G从甲图中的④通过 进入⑧。若甲图中的A细胞为浆细胞,则该细胞可来自于 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3)乙图中各分子在人体胰岛B细胞与神经细胞中可能不同的是 (填字母);乙图中的G→H过程可以发生在甲图的 结构中(填数字)。
(4)若要将甲图中的A细胞克隆成一个完整个体,则需要用到动物细胞培养及
和 等生物技术。
8.(8分)在一批纯合野生正常翅(h)果蝇中,出现少数毛翅突变体(H),在培养过程中可能因某种原因恢复为正常翅,这些个体称为回复体。若是由于基因H又突变为h,称为真回复体;若是由于体内另一对基因RR突变为rr,从而抑制H基因的表达,称为假回复体,(R、r基因本身并没有控制具体性状,只有rr基因组合时才会抑制H基因的表达)。请分析回答:
(1)除HHRR外,毛翅果蝇的基因型还可能为 (至少写出两种)。
(2)现有一批果蝇为纯合假回复体,请利用这批果蝇及纯合野生正常翅果蝇设计杂交实验,判断这两对基因是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还是位于不同对的染色体上。
实验步骤:
①让这些果蝇与纯合野生正常翅果蝇进行杂交获得F1;
②让F1果蝇的雌雄个体 ;观察F2果蝇的性状表现,并统计其性状分离比。
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结论:若 ,则这两对基因位于不同对的染色体上,遵循 定律。
9 . (11分) 生态系统各种组成成分之间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来联系的(如图1),在一定时间内的生态系统中的不同种群数量呈现一定形式的变化(如图2)。请据图分析回答:Xkb1.com
(1)生物群落是特定的空间和特定的生境下若干生物种群有规律的组合,图1中能构成群落的是 ,图2中的乙相当于图1中的___________。
(2)图1中流入D的总能量小于F获得的总能量,主要原因是F获得的能量除了被自身消耗以及未被利用外,还有部分能量被 所利用。
(3)某地区因环境污染造成E中出现部分白花苗,对F、D数量的影响是__ __。
(4)若图1示一农田生态系统,某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其进行考察发现:秸秆都是当作燃料,粪便、废水均作为肥料直接施入农田,由此造成 等不良后果。针对这一现象,该小组向有关部门建议,利用秸秆生产“再生纤维共混膜”作为地膜使用,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出现的问题。此膜可在自然条件下由图1中的 (填字母)产生的 催化分解为无机物供植物生长再利用。
10.(11分)下图甲示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
(1)甲图中f表示的结构是 ,乙图是甲图中 (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乙图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 。
(2)[③]的名称是_________。为神经兴奋的传导提供能量的细胞器[ ]_________。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 。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 。
(3)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引起B细胞产生 ,使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发生变化。
(4)[①]结构的名称是____________。在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该处细胞膜膜_______(填内或外)为负电位。
【选做】
《现代生物技术实践》
11.(10分)如图为通过花药培养月季花粉植株的一种途径。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选择花药时,一般要通过 来确定其中的花粉是否处于适宜的发育期,一般来说,在 期,细胞核由中央移向细胞一侧的时期,通常选择 的花蕾,花药培养成功率最高。
(2)上述途径是通过胚状体阶段发育成植株,还可以将花粉在诱导培养基上先形成 ,再将其诱导分化成植株。
(3)某同学在培养过程中发现培养基上感染了几种细菌。若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 指示剂培养几种细菌后,指示剂变红就可以鉴定其中含有能够分解尿素的菌;若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加入 染料,培养几种细菌后,培养基中出现透明圈,就可以鉴定其中含有纤维素分解菌。在培养过程中为了检验制备的培养基是否合格,应采取的措施是 ,观察结果,如果 ,说明培养基制备成功,否则需要重新制备。
《现代生物科技》
12.(10分)下图是某地农村生态工程示意图。
(1)该生态工程(图A)的建设遵循了哪些基本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态工程与传统工程相比较,具有________等特点。
(2)当地人希望进一步提高该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专家经过考察后,建议他们增加一个奶牛养殖项目。村民接受了专家的建议,并对原有的生产项目作了一些调整。他们需要调整的项目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村从本省某良种场????? 购买了一批良种奶牛,这批奶牛是良种场利用从国外引进的良种奶牛繁育而成的。上图B是奶牛繁育的技术流程图。
图中①是指对母牛进行________处理,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是________,③是________,④是________。
答案
一选择题
BDA BBC
二非选择题
7. .( 除注明外,每空1分,11分) 答案:
(1)③ 、进入⑩中被利用(2分)
(2)核孔 B淋巴细胞或记忆细胞(答全才给分)(2分)
(3)G、H、I、J(答全才给分)(2分) ③⑥⑩(答全才给分)
(4)核移植 胚胎移植
8. (每空2分,8分)
【答案】: (1)HhRR、HhRr、HHRr
(2)②自由交配 F2果蝇中毛翅与正常翅的比为9:7 基因的自由组合
9. (11分)
(1)B、C、D、E、F(缺一不得分) F
(2)分解者
(3)数量都将减少
(4)能源和物质资源的浪费、引起环境污染、容易引起病虫害传播、农业成本高等(只要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C 纤维素酶和果胶酶(2分)
10.(11分)
(1)感受器 d 细胞体膜或树突膜(2分)
(2)突触小泡 ②线粒体递质。 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2分)
(3)兴奋或抑制(缺一不给分)
(4)轴突 内
《现代生物技术实践》
11.(10分)
(1)镜检 单核 完全未开放
(2)愈伤组织
(3)酚红 刚果红 将接种后的培养基和一个未接种的培养基同时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未接种的培养基无菌落生长
《现代生物科技》
12.(10分) (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任答两项) 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
(2)种植的农作物种类和数量(或原养殖家畜的数量,或其他合理项目,只要求答出一项)
(3)同期发情 使供体和受体动物的生理状况相同 超数排卵 收集胚胎 胚胎移植
山东省命题大赛2013届高三高考预测题(九)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计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蝾螈等动物具有断肢再生的能力,不过是什么保证了断腿的地方不会长出一条尾巴呢。科学研究发现蝾螈等动物具有断肢再生的能力,这是因为蝾螈的各种细胞具有记忆所属机体组织的能力,可良好地“专业分工”,帮助断肢再生。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断肢再生的过程中,细胞的增殖方式是有丝分裂
B.该过程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C.进行断肢再生的细胞具有细胞周期
D.蝾螈各种细胞“专业分工”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 在探索遗传本质的过程中,科学发现与研究方法相一致的是 ( )
①1866年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定律
②1903年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③1910年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A.①假说—演绎法 ②假说—演绎法 ③类比推理法
B.①假说—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法 ③类比推理法
C.①假说—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法 ③假说—演绎法
D.①类比推理法 ②假说—演绎法 ③类比推理法
3.2011年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的获奖者之一斯坦曼于1973年发现了一种与免疫有关、形状像树权的新细胞——树突细胞。该细胞不仅具有俘获、加工和呈递抗原的作用,还能记忆曾经遇到过的抗原,引起淋巴细胞的数量和形状发生改变,将再次入侵的抗原迅速杀灭在萌芽状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树突细胞俘获抗原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特点
B.树突细胞在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中均发挥重要作用
C.抗原在树突细胞溶酶体的作用下被分解为氨基酸
D.造血干细胞分化为树突细胞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4.右图是北方某草原生态:系统模式图(数字代表某一时期统计的能量数值,单位是J/cm2)。下列有关该生态系统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碳元素在甲、乙、丙及分解者之间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B.甲到乙的能量传递效率高于乙到丙
C.各营养级的生物输出能量之和约为输入该营养级能量的10~20%
D.子营养级之间存在的信息传递使生态系统稳定
5.日本9.0级大地震遇难人数逾万,不少尸体已面目全非。为了确定死者的身份,专家们利用了DNA分子碱基测定技术。上图为某死者的DNA碱基序列图,下图为死者可能亲属的DNA碱基序列图,请认真比较这几幅图,你认为最可能为死者亲属的是( )
6.下图是两次注射同一种抗原后,人体内产生的抗体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第二次注射同一种抗原后,记忆细胞大量形成浆细胞
B.与第二次相比,第一次注射抗原产生的抗体效率低,保持时
间较短
C.图中说明预防接种往往需注射同种抗原2至3次,每次要隔
一定时间
D.图中说明抗原接种量越大,产生的抗体越多
二非选择题
7、(9分)甲乙两图分别表示光照强度和空气中的CO2含量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丙图表示一天内某时间段蔬菜大棚内C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的问题:
(1)甲图中的B点时细胞进行的生理活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与乙丙图中的_____________点叶肉细胞所处的生理状态相同,此时细胞中能产生ATP的部位有______________,如果在缺镁的条件下,G点将向__________方移动。
(2)C点与B点相比较,叶绿体基质中C3的含量__________________(填较多、较少或不变)。
(3)甲图中A点所进行的生理反应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4)光合作用在遇到一定限制因素时,其速率将不再增加,图中限制E点的外界因素是____________。施用农家肥能提高蔬菜的产量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9分) 内环境稳态是由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共同调节的。图甲表示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的某个阶段,图乙是反射弧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①是 ????细胞,判断依据是? ????????。此时正处于特异性免疫的??????免疫。
(2)若人体受到HIV病毒的侵染,①和②中的 ?????细胞最容易受到攻击,从而导致患者几乎丧失一切免疫功能。
(3)图乙所示反射弧包括??????? 个神经元,该反射弧的效应器位于?????????? 。
(4)兴奋在该反射弧ab段上传导的方向是????????? 。抽指血时不发生缩手的行为说明b神经元的活动可受???????? 控制,此时,突触前膜所释放的递质对Ⅱ处所在的神经元起????? 作用。?
9.(12分)下图为糖尿患者和正常人在摄取葡萄糖后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 为正常人的,曲线 为糖尿病患者的。
(2)造成AB段血糖升高生理活动可能是
______ ,该过程主要发生在小肠中。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是 。
(3)在乙的血糖浓度变化中,实现BC段的主要代谢途径 、
、 。能够促进BC过程进行的激素是 ,能够抑制BC过程的激素是 。
(4)曲线CD段表示乙处在饥饿状态时的血糖浓度,此时维持血糖浓度相对稳定的代谢途径主要是______ 。
(5)假如在糖尿病患者摄取葡萄糖1h后,给他注射胰岛素,请在图中绘出他体内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表示出大致趋势即可)
10、(11分)下图1为某夫妇含有AaBb两对等位基因的一个体细胞示意图,图2为某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曲线图,图3为该妇女在一次生殖过程中生出男孩1和女孩2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A与a、B与b分离;A与B(或b),a与B(或b)随机组合发生在图2中??? 时期。基因A与A、a与a、B与B、b与b的分离发生在图2中???? ???????时期。
(2).这对夫妇中的妻子的某个细胞处在图2的F时期时,其中染色体与DNA的数目分别是??? 条和????????? 条。这对夫妇中的丈夫的某个细胞处在图2的B时期时,其中染色体与DNA的数目分别是?????????????? 条和???????????? 条。
(3).图3中过程X是____??? ,过程Y的细胞分裂方式是??????????????? ?,此方式与图2所示分裂方式相比较,本质的区别是此方式产生的子细胞中染色体??????????????????? 。
(4).该夫妇在此次生殖过程中,至少形成了____个受精卵。若胚胎1的染色体组成为44+XY,则胚胎2染色体组成为???????????????????? 。
选做
11.【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红细胞含有大量的血红蛋白,红细胞的机能主要是由血红蛋白完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功能是携带氧气或二氧化碳,我们可以选用猪?牛?羊或其他脊椎动物的血液进行实验,来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一般可分为四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实验前取新鲜的血液,要切记在采血容器中预先加入柠檬酸钠,取血回来,马上进行离心,收集血红蛋白溶液?
①加入柠檬酸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该过程即样品处理,它包括红细胞的洗涤?____________?分离血红蛋白溶液?
(3)收集的血红蛋白溶液在透析袋中进行透析,这就是样品的粗分离?
①透析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透析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凝胶色谱法将样品进一步纯化,最后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纯度鉴定?
①样品纯化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血红蛋白呈现红色,这对进行蛋白质的分离有什么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生物——选修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下图是从酵母菌获取某植物需要的某种酶基因的流程,结合所学知识及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cDNA文库 基因组文库(填“大于”、“等于”或者“小于”)。
(2)①过程提取的DNA需要 的切割,B过程是 。
(3)为在短时间内大量获得目的基因,可用 扩增的方法,其原理是 。
(4)目的基因获取之后,需要进行 ,其组成,必须有 以及标记基因等。此步骤是基因工程的核心。
(5)将该目的基因导入某双子叶植物细胞,常采用的方法是 ,其能否在此植物体内稳定遗传的关键是 ,可以用 技术进行检测。
(6)如果要想使该酶活性更强或具有更强的耐受性,需要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这要通过基因工程延伸——蛋白质工程。首先要设计预期的 ,再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相对应的 。
(7)除植物基因工程硕果累累之外。在动物基因工程、基因工程药物和基因治疗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果,请列举出至少两方面的应用: 。
答案
一选择题
BCC CCD
二非选择题
7.(9分)
(1)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D、G 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 右上
(2)极少
酶
(3)C4H12O6+6O2+6H2O ——→ 6CO2+12 H2O +能量(2分)
(4)湿度、光照强度 被分解者分解,提供二氧化碳
8.(9分) 新 课标 第一网
(1)吞噬?????????? 摄取、处理细菌(抗原)????? 体液
(2)②??
(3)4???? 伸肌、屈肌
(4)a→b??????????? 高级神经中枢(大脑皮层)? ??抑制
9.(12分)(1)乙 甲
(2)糖类消化吸收 主动运输
(3)葡萄糖氧化分解 合成肝糖元或肌糖元 转化为脂肪等 胰高血糖素 肾上腺素 胰岛素
(4)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
(5)(下图虚线所示)
10、(11分)
(1).D?? G
??? (2).23? 46? 46?? 92
(3).受精作用? 有丝分裂? 数目与母细胞一样
(4).2? 44+XX
选做
11.(15分)(1)样品处理 粗分离 纯化 纯度鉴定 (2)①防止血液凝固 ②血红蛋白的释放 (3)①去除分子量较小的杂质(2分) ②透析袋能使小分子自由进出,而将大分子保留在袋内(2分) (4)①通过凝胶色谱法将相对分子质量大的杂质蛋白除去(2分) ②在凝胶色谱分离时,可以通过观察颜色来判断什么时候应该收集洗脱液,使血红蛋白的分离过程非常直观,大大简化了实验操作(3分)
12.【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5分)
(1)小于 (2)限制酶,反转录 (3) PCR技术,DNA复制
(4)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启动子、终止子、目的基因(复制原点可不答)
(5)农杆菌转化法,目的基因是否整合到植物细胞的染色体上,DNA分子杂交
(6)蛋白质结构,脱氧核苷酸序列
(7)乳腺生物反应器,体外基因治疗复合型免疫缺陷综合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