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短绳(教案)体育一至二年级 通用版

文档属性

名称 跳短绳(教案)体育一至二年级 通用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2-05-06 17:31: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跳短绳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使学生理解双脚跳绳、单脚跳绳、双脚交替跳绳等跳短绳的基本技术,明确学习的目的性;
技能目标:
复习一年级所学的双脚并脚跳绳,使80%学生能独立完成动作;学习单脚跳绳和双脚交替跳绳的技术动作。发展学生腿部力量、灵敏、柔韧、协调等素质,培养自主锻炼习惯与他人合作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多种方式跳短绳的教学和练习,培养学生果断、机智的能力和良好的纪律性及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创设的“我们去哪儿”的情境中,以游戏和比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水平一二年级学生,班级男、女比例相当,40人。学生各方面素质一般,但也存在着个别差异,男生基础较好,女生素质普遍较差。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喜欢表现自己,所以在练习中需要多鼓励,评价标准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但班风很好,同学间团结互助,有较强的凝聚力。
重点难点
本课重点:
多种跳短绳的方法的掌握。
本课难点:
双臂摇绳与腿部动作的协调配合。
教学方法运用
(一)教法设想:根据人体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遵循直观性、自觉性、积极性和循序渐进原则,我主要采用:
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的“我们去哪儿”情境,模仿孩子们最喜欢的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的形式,创设“师生一起去快乐的跳绳世界玩一玩”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边练边玩,达到乐学的效果。
2.启发式教学法:通过语言、动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创新能力。
3.讲解示范法:通过精练适度的语言讲解,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动作概念;以优美的示范,利于学生模仿正确技术。
4.纠正错误法:由于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完成练习的情况各有不同,通过纠正获得正确动作的,提高学习的信心。
5.循序渐进法:在教学过程中,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使学生更容易掌握动作。
6.评价激励法:通过评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奖励自制的大拇指图标,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7.展示法:通过优秀学生的动作展示,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让学生有一个展示的平台。
(二)学法指导:本课我认为要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能够学以致用。在本课的学法中,让学生采用“听、看、想、练、问、比”的学习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活跃课堂气氛,通过学生自主去尝试,互相对比,师生讨论,观察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从运动中得到锻炼,获得快乐。  
教学过程
活动1【活动】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时间安排3'。一是常规内容。二是队列练习,队列的内容是原地转化,集中学生注意力,振奋学生的精神。要求学生精神饱满,步调一致,反应迅速。三是情境创设:师生一起到哪儿去呢?一起去快乐的跳绳世界玩玩吧。
(二)情境发展 时间安排7'。一是复习绳操:原地踏步、并步、脚后跟点地、提腿、V字步。音乐:奇妙的朋友主题曲《你有没有能听到我》主题曲。二是慢跑,听音乐《跑步进行曲》绕场地慢跑,体会慢跑的姿势和气息。
(三)情境高潮 30'
第一个内容是各种方式跳短绳,时间安排16'。1.学生展示并学习各种跳绳的方式。A.双脚并脚跳。a.学生练习30秒。b.师讲评。B.单脚跳。a.学生展示。b.学生体会。c.师讲解示范。d.师生同跳。e.左右脚各练习30次。C.双脚交替跳。a.学生展示。b.学生体会。c.师讲评。d.学生练习30秒。 D. 展示双手交叉花式跳,双摇跳绳,自由组合双人跳绳等。老师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安全,不要被跳绳打到。评价激励机制为:奖励大拇指标志贴。
2.抢运食材比赛10'。
比赛内容:分成四组,听信号后依次跳绳5次,跳过绳梯,跨过障碍,取到食物迅速返回。最先将食材运回的组为胜。教师总结比赛结果。
要求学生遵守游戏规则,积极参与,配合完成,注意安全。
(四)情境结束4'
1.师生听音乐《爸爸去哪儿》进行舞蹈放松。
2.教师作课堂小结,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达到鼓励学生和继续提高的目的。
3.宣布下课并布置小组长收拾器材。
预计课的效果: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认真参与各个练习,课堂气氛活跃,师生感情融洽,让学生汗、会、乐,从而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完成率在85%左右,能基本掌握正确动作要领。预计课的练习密度为35%左右,最高心率为150--160次分,平均心率达到120--130次分。
场地器材:场地:田径场、篮球场;器材:跳绳若干根,绳梯4个,障碍物8个,腰麦一个。
活动2【讲授】教学反思
跳绳是小学低年级孩子十分喜欢的一项体育活动,我选择这个教材就是因为我带了一年半的孩子们非常喜欢这项运动,而且他们通过练习也掌握了不少跳短绳的方法。跳绳运动的终极目标是通过“以绳练跳”,使学生掌握多样式的跳绳方法,达到锻炼腿部力量和培养全身协调性的目的。我在这堂课前进行设计时就想怎样让枯燥而容易疲劳的跳绳课变成孩子们爱上的课,于是就创设了模仿孩子们最熟悉的《爸爸去哪儿》的“我们去哪儿”的情境,师生一起去快乐的跳绳世界玩一玩。首先听着孩子们熟悉的音乐,我们一起做了自编的绳操进入到主教材学习,孩子们既感到亲切又感到新奇,学习的兴趣非常浓厚。在教学过程中,我大胆地引导孩子们自我展示跳绳的方法,然后由学生的展示进入到学习动作。在学生展示活动中,我积极鼓励大部分学生,要大胆地向大家展示自己的动作,给学生当小老师的机会,所以整堂课孩子们参与展示的积极性很高,这样大大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真正体验成功的喜悦。然后在孩子们掌握了几种跳绳动作后,我又引导学生参与到抢运食材的游戏中,在分组比赛中体现了小组合作并在游戏中再巩固练习。孩子们参与游戏的积极性非常高,因为这也是他们熟悉的情境。最后师生一起听着《爸爸去哪儿》的主题曲进行放松运动,边唱边跳,将孩子们的情绪推向高潮。
一节课下来,孩子们始终沉浸在愉快的氛围中,既领略到了体育的快乐,又掌握了体育技能,提高身体素质。同时还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通过对这节课的教学反思,我觉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不能仅仅体现在教案的设计上,更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灵活地把握教学时机,及时地发现学生的特点,以学生的主体性为课堂教学的契机,从而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目的。并且合理而及时的课堂评价是体育老师保证课堂质量的有效手段,我的这堂课采取的奖励大拇指图标的方法非常有效,课后每个孩子都得到了一个图标,好多孩子们还拿回家去展示给家长看呢!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