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一册第三单元课题2 原子的结构 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B.原子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C.原子由质子和核外电子构成 D.原子由原子核和中子构成
2.(2018·广州)下图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粒子有12个质子 B.该粒子有2个电子层
C.该粒子属于非金属元素 D.该粒子已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3.(2018·烟台)下列对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分子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都能够再分
B.只有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C.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D.离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分子之间没有相互作用
4.(2018·赤峰)下列化学用语中表示氯离子的是( )
A.Cl B.Cl2 C.Cl﹣ D.
5.(2018·邵阳)稀土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铈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下列有关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铈属于非金属元素 B.铈原子的中子数是58
C.铈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58 D.铈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g
6.科学界发现一种新的原子,他的原子核内有111个质子、161个中子,下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72 B.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1
C.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11 D.该原子带161各单位的正电荷
7.已知钠离子(Na+)的原子核内有11质子,12个中子。下列关于钠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核外电子数是11 B.核电荷数是12
C.相对原子质量是23 D.原子核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
8.(2018·岳池模拟)关于原子、分子、离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分子是保持该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B.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C.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D.金属原子失去电子会形成阳离子
9.(2018·平南模拟)根据如图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
B.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2个电子
C.硫离子核内有16个质子
D.Mg2+与S2﹣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10.(2018·安州模拟)目前世界上最精确的钟是以锶做钟摆的钟,锶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元素周期表中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值为8
B.锶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C.锶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7.62g
D.锶属于非金属元素
二、填空题
11.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则每个水分子中共含有 个质子; 钠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为23,核内有11个质子、则核内 个中子,核外有 个电子.
12.居里夫人在1898年从铀盐废料中提炼出镭.镭是具有放射性,会裂变成一个质子数为86,中子数为136的氡原子和一个具有2个质子和2个中子的氦原子,并放出热量,则镭原子的质子数为 ,相对原子质量为 .
13.已知两种离子A2+和B2﹣的核外电子数相同,其中B原子的质子数为a,则A原子的质子数为 .
14.M元素的离子为M2+,其核外电子数为a,核内中子数为b,则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15.(2017九上·南宁月考)某离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质子数为13,则:该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该离子的名称是 ,请画出该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解析】【解答】A、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符合题意;
B、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是原子核,不符合题意;
C、有一种氢原子没有中子,只由质子和核外电子构成、但不是普遍现象,不符合题意;
D、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以及原子核的构成分析。
2.【答案】A
【知识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解析】【解答】A、由结构示意图可知,该粒子核内有12个质子,符合题意;
B、由结构示意图可知,该粒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不符合题意;
C、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2,级镁元素,属于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D,最外层有两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故不是稳定结构,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认识清楚原子结构示意图各部分的含义即可判断;
B、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C、理解元素的种类和分类依据;
D、最外层是8个电子的结构才是稳定结构(一个电子层则为2个)
3.【答案】C
【知识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A、分子在化学变化中能够再分,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不符合题意;
B、分子、原子、离子都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
C、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符合题意;
D、离子、分子、原子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作用,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
B、分子构成的物质,则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是分子,原子构成的物质,则保持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离子构成的物质则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是离子,即分子、原子、离子都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C、原子的质量约等于质子的质量和中子的质量之和;
D、离子间有相互作用,分子和原子间也有相互作用。
4.【答案】C
【知识点】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解析】【解答】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7,容易得到1个电子,形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氯离子,氯离子的离子符号是Cl﹣。
故答案为:C。
【分析】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氯离子,故符号为Cl﹣ 。
5.【答案】C
【知识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元素的简单分类;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
【解析】【解答】A、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铈元素名称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B、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铈原子的原子序数为58,原子序数=质子数,铈原子的质子数是58,中子数不是58,不符合题意;
C、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铈原子的原子序数为58,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铈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58,符合题意;
D、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铈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符号为“1”,不是“g”,一般省略不写,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在元素分类中带“金字旁”的属于金属元素;
B、在原子中原子序数不一定与中子数相等,
C、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D、相等原子质量单位为1,通常省略不写。
6.【答案】C
【知识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
【解析】【解答】A、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不符合题意;
B、相对原子质量约为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不符合题意;
C、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符合题意;
D、原子不显电性,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一是要注意: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二是要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计算;三是虽然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但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7.【答案】C
【知识点】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
【解析】【解答】离子是在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的。钠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故容易失去最外层的一个电子形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钠离子。
A、核外电子数为10,不符合题意;
B、原子形成离子的过程中,核电荷数即质子数不会改变,不符合题意;
C、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符合题意;
D、整个原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离子是在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的。钠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故容易失去最外层的一个电子形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钠离子,在形成离子的过程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不会改变。
8.【答案】C
【知识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A、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分子是保持该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不符合题意;
B、在原子中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不符合题意;
C、原子能直接构成物质,例如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符合题意;
D、原子失电子形成阳离子,得电子形成阴离子,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核离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粒子即分子;
B、原子由原子核和和外电子构成,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故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C、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金属单质、非金属固体单质、稀有气体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
D、原子不带电的原因是由于质子所带正电荷电子所带负电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当失去电子后,质子带的正电荷大于电子带的负电荷,故形成阳离子。
9.【答案】A
【知识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原子序数为12,A符合题意;
B.由镁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镁原子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B不符合题意;
C.硫原子得到2个电子形成硫离子,质子数不变,仍为16,C不符合题意;
D.镁原子失去最外层的2个电子后,形成镁离子,镁离子最外层有8个电子,硫原子得到两个电子后最外层也成为8个电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一格的意义解答
B一般情况下,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时,失电子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一格的意义及质子数等于原子序数解答
D根据镁离子由两个电子层,硫离子由三个电子层解答
10.【答案】B
【知识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元素的简单分类;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在该结构示意图中,x=18,不符合题意;
B、锶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最外层的电子数是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符合题意;
C、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不是g,不符合题意;
D、锶的汉字结构中含有金字旁,故是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解答
B根据一般情况下,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失电子解答
C根据相对原子质量单位为“1”解答
D根据锶元素属于金属元素解答
11.【答案】10;12;11
【知识点】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
【解析】【解答】解:根据氢原子中有1个质子,氧原子中有8个质子,所以每个水分子中共含有:1×2+8=10质子;
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钠相对原子质量为23,核内有11个质子、则核内有:23﹣11=12个中子;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钠核外有11个电子;
故答案为:10;12; 11.
【分析】根据根据氢原子中有1个质子,氧原子中有8个质子进行解答;
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12.【答案】88;226
【知识点】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
【解析】【解答】解:原子核分裂前后质子数与中子数不会改变,所以镭原子的核电荷数=质子数=86+2=88,中子数=136+2=138;相对原子质量=(86+2)+(136+2)=226.
故答案为:88;226.
【分析】利用分裂前后质子数与中子数分裂前后不会改变的知识解决.
13.【答案】a+4
【知识点】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
【解析】【解答】解:设则A原子的质子数为Y,因两个离子A2+和B2﹣的核外电子数相同,B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a,B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B2﹣的核外电子数等于a+2,则
a+2=Y﹣2
解得Y=a+4
答案:A原子的质子数为a+4.
【分析】可根据两个离子A2+与B2﹣的核外电子数相同,阳离子失去电子,阴离子得到电子,利用离子中的电子数列等式解答.
14.【答案】a+b+2
【知识点】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
【解析】【解答】解:由于M2+核外电子总数为a,可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总数为a﹣2,由于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所以其质子数等于a﹣2.因为相对原子质量等于质子数+中子数可知M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b﹣2;
故填:a+b+2.
【分析】依据已知M2+核外电子总数为a,可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再根据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判断其核内的质子数、相对原子质量等于质子数+中子数解答即可;
15.【答案】10;铝离子;
【知识点】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解析】【解答】(1)某离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即失了3个电子,质子数为13,该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0,该离子为铝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分析】根据阳离子为原子失电子形成,电子数小于质子数分析,铝离子结构示意图为原子失最外层电子形成。
1 / 12018-2019学年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一册第三单元课题2 原子的结构 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B.原子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C.原子由质子和核外电子构成 D.原子由原子核和中子构成
【答案】A
【知识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解析】【解答】A、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符合题意;
B、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是原子核,不符合题意;
C、有一种氢原子没有中子,只由质子和核外电子构成、但不是普遍现象,不符合题意;
D、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以及原子核的构成分析。
2.(2018·广州)下图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粒子有12个质子 B.该粒子有2个电子层
C.该粒子属于非金属元素 D.该粒子已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答案】A
【知识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解析】【解答】A、由结构示意图可知,该粒子核内有12个质子,符合题意;
B、由结构示意图可知,该粒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不符合题意;
C、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2,级镁元素,属于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D,最外层有两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故不是稳定结构,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认识清楚原子结构示意图各部分的含义即可判断;
B、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C、理解元素的种类和分类依据;
D、最外层是8个电子的结构才是稳定结构(一个电子层则为2个)
3.(2018·烟台)下列对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分子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都能够再分
B.只有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C.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D.离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分子之间没有相互作用
【答案】C
【知识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A、分子在化学变化中能够再分,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不符合题意;
B、分子、原子、离子都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
C、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符合题意;
D、离子、分子、原子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作用,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
B、分子构成的物质,则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是分子,原子构成的物质,则保持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离子构成的物质则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是离子,即分子、原子、离子都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C、原子的质量约等于质子的质量和中子的质量之和;
D、离子间有相互作用,分子和原子间也有相互作用。
4.(2018·赤峰)下列化学用语中表示氯离子的是( )
A.Cl B.Cl2 C.Cl﹣ D.
【答案】C
【知识点】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解析】【解答】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7,容易得到1个电子,形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氯离子,氯离子的离子符号是Cl﹣。
故答案为:C。
【分析】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氯离子,故符号为Cl﹣ 。
5.(2018·邵阳)稀土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铈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下列有关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铈属于非金属元素 B.铈原子的中子数是58
C.铈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58 D.铈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g
【答案】C
【知识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元素的简单分类;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
【解析】【解答】A、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铈元素名称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B、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铈原子的原子序数为58,原子序数=质子数,铈原子的质子数是58,中子数不是58,不符合题意;
C、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铈原子的原子序数为58,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铈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58,符合题意;
D、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铈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符号为“1”,不是“g”,一般省略不写,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在元素分类中带“金字旁”的属于金属元素;
B、在原子中原子序数不一定与中子数相等,
C、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D、相等原子质量单位为1,通常省略不写。
6.科学界发现一种新的原子,他的原子核内有111个质子、161个中子,下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72 B.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1
C.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11 D.该原子带161各单位的正电荷
【答案】C
【知识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
【解析】【解答】A、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不符合题意;
B、相对原子质量约为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不符合题意;
C、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符合题意;
D、原子不显电性,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一是要注意: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二是要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计算;三是虽然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但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7.已知钠离子(Na+)的原子核内有11质子,12个中子。下列关于钠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核外电子数是11 B.核电荷数是12
C.相对原子质量是23 D.原子核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
【答案】C
【知识点】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
【解析】【解答】离子是在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的。钠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故容易失去最外层的一个电子形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钠离子。
A、核外电子数为10,不符合题意;
B、原子形成离子的过程中,核电荷数即质子数不会改变,不符合题意;
C、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符合题意;
D、整个原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离子是在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的。钠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故容易失去最外层的一个电子形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钠离子,在形成离子的过程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不会改变。
8.(2018·岳池模拟)关于原子、分子、离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分子是保持该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B.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C.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D.金属原子失去电子会形成阳离子
【答案】C
【知识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A、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分子是保持该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不符合题意;
B、在原子中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不符合题意;
C、原子能直接构成物质,例如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符合题意;
D、原子失电子形成阳离子,得电子形成阴离子,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核离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粒子即分子;
B、原子由原子核和和外电子构成,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故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C、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金属单质、非金属固体单质、稀有气体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
D、原子不带电的原因是由于质子所带正电荷电子所带负电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当失去电子后,质子带的正电荷大于电子带的负电荷,故形成阳离子。
9.(2018·平南模拟)根据如图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
B.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2个电子
C.硫离子核内有16个质子
D.Mg2+与S2﹣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答案】A
【知识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原子序数为12,A符合题意;
B.由镁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镁原子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B不符合题意;
C.硫原子得到2个电子形成硫离子,质子数不变,仍为16,C不符合题意;
D.镁原子失去最外层的2个电子后,形成镁离子,镁离子最外层有8个电子,硫原子得到两个电子后最外层也成为8个电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一格的意义解答
B一般情况下,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时,失电子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一格的意义及质子数等于原子序数解答
D根据镁离子由两个电子层,硫离子由三个电子层解答
10.(2018·安州模拟)目前世界上最精确的钟是以锶做钟摆的钟,锶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元素周期表中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值为8
B.锶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C.锶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7.62g
D.锶属于非金属元素
【答案】B
【知识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元素的简单分类;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在该结构示意图中,x=18,不符合题意;
B、锶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最外层的电子数是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符合题意;
C、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不是g,不符合题意;
D、锶的汉字结构中含有金字旁,故是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解答
B根据一般情况下,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失电子解答
C根据相对原子质量单位为“1”解答
D根据锶元素属于金属元素解答
二、填空题
11.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则每个水分子中共含有 个质子; 钠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为23,核内有11个质子、则核内 个中子,核外有 个电子.
【答案】10;12;11
【知识点】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
【解析】【解答】解:根据氢原子中有1个质子,氧原子中有8个质子,所以每个水分子中共含有:1×2+8=10质子;
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钠相对原子质量为23,核内有11个质子、则核内有:23﹣11=12个中子;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钠核外有11个电子;
故答案为:10;12; 11.
【分析】根据根据氢原子中有1个质子,氧原子中有8个质子进行解答;
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12.居里夫人在1898年从铀盐废料中提炼出镭.镭是具有放射性,会裂变成一个质子数为86,中子数为136的氡原子和一个具有2个质子和2个中子的氦原子,并放出热量,则镭原子的质子数为 ,相对原子质量为 .
【答案】88;226
【知识点】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
【解析】【解答】解:原子核分裂前后质子数与中子数不会改变,所以镭原子的核电荷数=质子数=86+2=88,中子数=136+2=138;相对原子质量=(86+2)+(136+2)=226.
故答案为:88;226.
【分析】利用分裂前后质子数与中子数分裂前后不会改变的知识解决.
13.已知两种离子A2+和B2﹣的核外电子数相同,其中B原子的质子数为a,则A原子的质子数为 .
【答案】a+4
【知识点】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
【解析】【解答】解:设则A原子的质子数为Y,因两个离子A2+和B2﹣的核外电子数相同,B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a,B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B2﹣的核外电子数等于a+2,则
a+2=Y﹣2
解得Y=a+4
答案:A原子的质子数为a+4.
【分析】可根据两个离子A2+与B2﹣的核外电子数相同,阳离子失去电子,阴离子得到电子,利用离子中的电子数列等式解答.
14.M元素的离子为M2+,其核外电子数为a,核内中子数为b,则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答案】a+b+2
【知识点】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
【解析】【解答】解:由于M2+核外电子总数为a,可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总数为a﹣2,由于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所以其质子数等于a﹣2.因为相对原子质量等于质子数+中子数可知M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b﹣2;
故填:a+b+2.
【分析】依据已知M2+核外电子总数为a,可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再根据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判断其核内的质子数、相对原子质量等于质子数+中子数解答即可;
15.(2017九上·南宁月考)某离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质子数为13,则:该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该离子的名称是 ,请画出该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答案】10;铝离子;
【知识点】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解析】【解答】(1)某离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即失了3个电子,质子数为13,该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0,该离子为铝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分析】根据阳离子为原子失电子形成,电子数小于质子数分析,铝离子结构示意图为原子失最外层电子形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