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6张PPT)
唐雎不辱使命
《战国策》
《战国策》国别体史书。西汉刘向编订。以其“游士所辅用之国,为之策谋”,始取名为《战国策》。
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此书有文辞之胜,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本文选自《战国策·魏策四》.(战国时代国别体史书。原有《国事》《国策》《短长》等不同名号)它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事的记录整理编辑的,共三十三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其叙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终于六国灭亡,从中可以看出当时各诸侯国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动态和社会面貌。该书文笔恣肆生动,尤善于写人物活动,绘影绘声,富于文学意味。
作品介绍
《战国策》是我国古代记载战国时期政治斗争的一部最完整的著作。主要记述战国时代谋臣策士游说各国或互相辩论时所提出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反映当时各诸侯国﹑各阶级﹑阶层之间尖锐复杂的矛盾和斗争,是研究先秦史的重要资料。而当时七国的风云变幻,合纵连横,战争绵延,政权更迭,都与谋士献策、智士论辩有关,因而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该书文辞优美,语言生动,富于雄辩与运筹的机智,描写人物绘声绘色,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
背景链接
秦始皇二十二年(前225年),秦国灭掉魏国之后,想以“易地”之名占领安陵国。安陵是附属于魏国的一个小国,安陵君原是魏襄王的弟弟。当时,靠近秦国的韩国、魏国相继灭亡,其余山东六国中的赵、燕、齐、楚,在连年不断的战争中,早已被秦国日削月割,奄奄待毙。安陵在它的宗主国魏国灭亡之后,一度还保持着独立的地位。秦王就想用欺骗的手段轻取安陵。出小诱而钓大鱼以骗取利益,是秦君的故伎。此时秦王嬴政又故伎重演,在这种情况下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国,与虎狼之秦作针锋相对的坚决斗争。这篇文章就是这次斗争的实录。
阅读小贴士
金文
小篆
《说文》:数始于一,终于十。孔子:推十合一为士。即能从许多事物中总结出一个道理的人为士。
1.听读课文,初步感知。
2.自读课文,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表现不同人物的语气和神情。
互动学习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安陵君
秦嬴政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
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
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
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
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一)翻译课文 疏通文意:请同学们在掌握重要词语和句子意思的基础上翻译全文。小组内相互翻译、相互纠正。
自读课文,结合注释,和小组成员相互讨论,疏通课文大意。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使:
派。
谓:
对……说。
欲:
想要。
以:
用。
寡人:
即为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是古代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
易:
交换。
其:
表示祈使语气。
许:
答应。
加惠:
施予恩惠。
甚:
很。
善:
好。
于:
从。
愿:
愿意。
之:
它,之安陵国。
弗:
不。
说:
高兴。
因:
因此。
使:
派。
使:
出使。
于:
到。
秦王派人对安陵君说:“我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就答应我吧!”安陵君说:“大王给予恩惠,用大的交换小的,很好;虽然如此,但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护它,不敢交换!”秦王不高兴。安陵君因此派唐雎出使到秦国。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何:
为什么。
且:
况且。
而:
连词,表转折。
以:
凭借。
者:
……的原因。
以……为:
把……看作。
故:
所以。
错意:
在意。“错”,同“措”
广:
增广、扩充。
于:
让。
而:
连词,表转折。
逆:
违背。
轻:
轻视。
对:
回答。
若是:
像这样。
而:
连词,表承接。
虽:
即使。
岂直:
哪里只是。
秦王对唐雎说:“我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不听从我,为什么呢?况且秦国灭亡韩国和魏国,而安陵君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是因为我把安陵君看作忠厚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现在我用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是轻视我吗?”唐雎回答说:“不,不是这样的。安陵君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而守护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哪里只是用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呢?
互动学习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
怫然:
愤怒的样子。
公:
对人的敬称。
尝:
曾经。
闻:
听说。
伏尸:
横尸在地。
布衣:
平民。
免:
摘下。
冠:
帽子。
徒:
裸露。
跣:
赤脚。
以:
用。
抢:
碰,撞。
尔:
罢了。
庸夫:
平庸无能的人。
士:
这里指有胆识有才能的人。
之:
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秦王气势汹汹地发怒了,对唐雎说:您曾听说过天子发怒吗?”唐雎回答说:“我未曾听说过。”秦王说:“天子发怒,死人百万,血流千里。”唐雎说:“大王曾经听说过平民发怒吗?”秦王说:“平民发怒,也不过摘掉帽子赤着脚,用头撞地罢了。”唐雎说:“这是平庸无能的人发怒,不是有胆识有才能的人发怒。从前,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
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仓:
同“苍”。
怀:
心里。
发:
发作。
休祲:
吉凶的征兆。这里偏指凶兆。休,吉祥。祲,不祥。
降:
降示。
于:
从。
与:
和。
缟素:
白色丧服。这里用作动词,指穿白色丧服。缟素,都是白色的娟。
挺:
拔。
起:
站起。
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白色的长虹穿日而过;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击到宫殿上。这三个人都是出身平民的有胆识的人,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征兆,(现在,专诸、聂政、要离)连上我,将成为四个人了。如果有胆识有才能的人要发怒,就要让两个人的尸体倒下,血流五步远,全国人民都要穿丧服,今天就是这样。”(于是)拔出宝剑站起来。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色挠:
神色沮丧,挠,屈服。
长跪:
古人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落在脚跟上,长跪则是把腰挺直,以表示敬意。
谢:
道歉。
于:
到。
谕:
明白,懂得。
夫:
发语词。
而:
连词,表转折。
以:
凭借。
徒:
只,仅仅。
以:
因为。
秦王神色沮丧,直身跪着,向唐雎道歉:“先生请坐,怎么会到这种地步!我明白了:韩国、魏国灭亡,而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结合课题,说说这篇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初读新体验
了解“士”之故事,明确“士”之责任
起因:
经过:
结果:
秦王欲易安陵,安陵君婉拒。秦王不悦,唐雎临危受命。
面对秦王的呵斥和威胁,唐雎针锋
相对、据理力争。
秦王色挠,暂时放弃了夺取安陵的计划,唐雎不辱使命。
演读深体验
小组合作探究:通过揣摩对话的情感与神态,尝试演读文本,可适度加入相应的语气词,如“哼”,“啊”等加强情感的表达,力求演绎文中的经典人物形象,演读完后要对人物形象进行品析。
提示:注意语气语调,相应的停顿、节奏
思考背景,人物形象要立体、传神。
读懂“士” 之策论,领略“士” 之风采
一个贪得无厌、阴险狡诈,骄横狂暴外强中干,色厉内荏的封建统治者。
一个从容镇定,有胆有识,具有凛然正气,不畏强暴的谋臣。
新知讲解
从“唐雎不辱使命”这一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唐雎的说话技巧体现在哪些方面?从中我们得到怎样的启示?
演读深体会
说话技巧
唐雎的
言之有“节”
言之有“据”
言之有“力”
启示:
懂得一个道理-------说话技巧在人际交往,尤其是在重要的外交关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说话能力,培养自己的说话技巧。
培养一种能力-------要能够在我们以后的写作过程中,充分运用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凸现人物的性格特点,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
唐雎不辱使命
第二课时
《战国策》
背读温知新
唐雎不辱使命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仓鹰击于殿上
受地于先王
因使唐雎使于秦
出使
派
在
从
到、往
背读温知新
⑴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平民发怒时,也不过是摘了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
⑵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但是安陵君却违背我的意愿,是轻视我吗?
⑶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秦王吓得变了脸色,跪直身子向唐雎道歉说。
7
了解一个故事
1、请同学们用一句话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2、理清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速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并将思考所得与同桌分享。
3、秦王与安陵君“易地”并非真心,何以见得
4、安陵君拒绝了秦王的无理要求,实际上是一眼看穿了秦王的真正用心,那为什么还要说“大王加惠,以大易小,至善”的话呢
7
了解一个故事
6、秦王说,“天子之怒……千里”,唐雎说,“伏尸二人……今日是也。”他们各表达了什么意思
5、秦王说,“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的盲外之意是什么
8、为什么说唐雎没有辜负使命
7、唐雎举专诸、聂政、要离等三个人物的目的是什么?
7
了解一个故事
分享你的收获:
1、请同学们用一句话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个故事记叙了秦王以易地为名妄图夺取安陵,安陵君不甘屈服,派唐雎出使秦国,与秦王面对面斗争的故事。
2、理清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第1段:
第2段:
第3段:
第4段
交代唐雎出使秦国的原因。(开端)
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表现出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发展)
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高潮)
唐雎在这场斗争中取得了胜利。(结局)
7
了解一个故事
3、秦王与安陵君“易地”并非真心,何以见得
秦王并非真心易地,意在吞并。A.“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可看出秦王对安陵君的轻视;B.“寡人欲以……安陵君其许寡人”可看出秦王口气强硬,并无商量余地;C.秦王不说,可看出秦王名易实夺的心理
4、安陵君拒绝了秦王的无理要求,实际上是一眼看穿了秦王的真正用心,那为什么还要说“大王加惠,以大易小,至善”的话呢
安陵君虽然对秦王的野心洞若观火,无奈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为争取周旋的余地,没有当场揭穿秦王的骗局。
7
了解一个故事
5、秦王说,“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言外之意是我秦王如果不“以君为长者”,“错”起“意”来,就会把你和韩魏一样灭亡。
6、秦王说,“天子之怒……千里”,唐雎说,“伏尸二人……今日是也。”他们各表达了什么意思
“天子之怒”是秦王慑服唐雎的话,意为要发动战争,消灭安陵;“布衣之怒”是唐雎回击秦王的话,意思是你要我的地,我就要你的命,而且我不惜自己的生命保卫安陵。
7
了解一个故事
7、唐雎举专诸、聂政、要离等三个人物的目的是什么?
用他们干出的震惊天地的事件来表明自己跟他们这些有胆有识的勇士一样,不畏强暴,敢于献身,并为以后的行动作了铺垫。
8、为什么说唐雎没有辜负使命
秦王要求用五百里土地换安陵君的封邑,实际是要并吞安陵。而在当时这是不可抗拒的。唐雎奉命出使,凭着自己的机智勇敢,面对横蛮狡诈、色厉内荏的秦王,不畏强暴,敢于斗争,不被威势压服,最后使秦王放弃了易安陵的打算。唐睢维护了本国的尊严,出色地完成了使命。
8
分析两个人物
轻声自读课文,看看作者在这篇文章中主要刻画了哪两个人物,结合文本说说刻画出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8
分析两个人物
秦王
安陵君
以五百里易安陵
愿终守之,弗敢易
(利诱之)
(明辨之)
秦王
唐雎
逆寡人轻寡人
(盛气凌人)
天子之怒
(武力恐吓)
长跪而谢
(折服)
千里不易
(从容答辩)
布衣之怒
(针锋相对)
(不辱使命)
挺剑而起
8
分析两个人物
从文本内容可以看出秦王和唐雎各是什么样的人?
贪得无厌、阴险狡诈,骄横狂暴、外强中干,色厉内荏的封建统治者。
忠君爱国,机智勇敢,从容镇定,有胆有识,不畏强暴的谋臣。
课文补读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聂政之刺韩傀也,要离之刺庆忌也,荆轲之刺秦王也、蔺相如之( )也,晏子之( )也,诸葛亮之( )也, 皆士
为知己者死,士为道义者往也。
完璧归赵
使楚
舌战群儒
唐雎之(挺剑而起)也,
再现“士”之情境,追寻“士”之精魂
《战国策》名篇
《燕策 荆轲刺秦王》
《齐策 冯援客孟尝君》
《赵策 触龙说赵太后》
《齐策 邹忌讽齐王纳谏》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孔子曰: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论语·子路》)
“战国时代的“士”,大都能以“天下为已任”,忧于时、忧于世、忧于君、忧于民。他们考虑着如何使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
--尹明耀《士与中国传统文化》
品读士之义
了解士之神
基辛格问:
为什么中国人走路总喜欢低着 头,而美国人走路总是抬着头?
周恩来答:
因为中国人走的是上坡路,所
以总是低头攀登;而美国人正
在走下坡路,所以两眼望天。
西方记者:你们国库里到底有多少人民币?
周恩来答:
共有十八元八角八分。
传承士之魂
士是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士是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士是鲁迅的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士是我们的
噫,微“士”人,吾谁与归?
志存高远、爱国敬业、坚持真理、不畏强权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教师寄语
我们需要------
律己修身重德贵义的方正之士,
博览群书学富五车的饱学之士 ,
雷厉风行胆识过人的有勇之士,
文韬武略睿智英明的有识之士,
高瞻远瞩志存高远的有志之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