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4张PPT)
司马光
教学目标
1.认识“司、跌”等5个生字,会写“司、庭”等7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文言文简约的特点。3.紧扣重点词句,感悟司马光的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
教学重点
参考注释,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句子的意思。
体会司马光的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
教学难点
如果你碰见一个小朋友掉进了水缸里,你会怎样施救呢?
24 司马光
知识备查
司马光(1019—1086),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他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从《司马光》的故事里,你学到了什么?
《司马光》让我明白越是在危险的时候,我们越不能慌张甚至放弃,因为这样只会于事无补。在危险的情况下,我们只有冷静下来,分析现实情况,积极思考解决的办法,才能够摆脱困境。
《司马光》通过写司马光砸缸救友的故事,赞颂了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肯动脑筋的品质。
主旨概括
司马光
一儿
跌没翁中
众儿
弃去
不救
光
持石击翁
得救
沉着冷静
肯动脑筋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司马光
交流
(1)群儿戏于庭。(有一次,司马光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
(2)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了。)
(3)众皆弃去。(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
(4)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
(5)儿得活。(被淹在水里的小孩得救了。)
你觉得司马光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
文中哪个地方写出了司马光很聪明?
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1.课文有多少个自然段?
读一读,想一想
2.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1古时候,有个孩子叫司马光。
2一天,他跟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花园里有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装满了水。有个小朋友爬到假山上去玩,一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
水缸是什么样的?
大
装满了水
小朋友为什么会掉进水缸呢?
一不小心
下课的铃声响了,我赶紧往教室门外走去,一不小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别人的文具盒碰掉地上了
在操场上活动的时候,我一不小心 ,____________。
扭伤了脚
3 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吓哭了,有的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
照样子,写句子
例: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哭,有的喊,还有的跑去找大人。
下课了,同学们有的_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_,还有的______________。
跳绳
踢毽子
拍皮球
救命!
呜……怎么办呢?
对,就用这石头来砸缸!
4司马光没有慌。他拿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把缸砸破了。
5、 缸里的水流了出来了,掉在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
我会填
花园里
大水缸里
慌了
慌
一块大石头
砸
得救了
司马光和几个小朋友在 玩,一个小朋友掉进了 ,其他小朋友 ,司马光没有 ,他搬起 ,使劲 那口缸,掉在缸里的小朋友 。
司马光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呢?
司马光是一个遇事不慌、善于动脑筋、聪明勇敢的孩子。
我会说
有一次,司马光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了。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得救了。
大人们会这样夸:
司马光,你真是个 的孩子!
同伴们会这样夸:
司马光,我真 !
司
组词:司机 公司 司令
跌
组词:跌倒 跌落 下跌
皆
组词:比比皆是 有口皆碑
sī
diē
jiē
弃
组词:放弃 嫌弃 抛弃
持
组词:坚持 持有 主持
qì
chí
庭:庭院、院子里。
瓮:盛物的陶器,口小肚大。
皆:全,都。
戏:玩耍。
于:在。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出节奏,读准字音。
司马光
群儿 戏于庭,一儿 登翁,足 跌没水中。众皆 弃去,
光 持石 击翁 破之,水迸,儿 得活。
sī
tínɡ
dēnɡ
wēnɡ
diē
zhònɡ
jiē
qì
chí
bènɡ
/
/
/
/
/
/
/
/
翻译
一群小孩子在院子里做游戏,一个孩子爬到水缸上去玩,一不小心失足掉进缸中淹没了,其他的小孩子都吓跑了,只有司马光拿着石头把水缸砸破,水流出来了,小孩得救了。
课文通过其他小孩和司马光行为上的对比,表现了司马光什么样的品质?
通过其他小孩和司马光行为的对比,突出了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肯动脑筋的品质。
会写的字
点击“笔顺视频”,跟我一起进行笔顺学习吧!
易错提示
庭:里面是“廷”不要写成“延”。弃:下面的撇和竖要出头。
听写
一、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méi mò
足跌没( )水中
没( )有 沉没( )
mò
méi
mò
二、先解释加点的字词,再写出句意。
1.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皆:_______。迸:__________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群儿戏于庭。
庭:_____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都
向外溅出或喷射
其他的小孩都吓跑了,只有司马光拿着石头把水缸砸破,水流出来了,小孩得救了
院子
一群小孩在院子里做游戏
课后作业
1.掌握生字词,背诵课文。2.用自己的话,把古文讲给爸爸妈妈听。
1.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tiě diē)没(méi mo)水中,众皆(kǎi jiē)弃去,光持(chí cí)石击瓮破之,水迸(bènɡ bìnɡ),儿得活。
2.先解释带点词,再解释整句话的意思。
群儿戏于庭。( )
有一次,他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
玩耍
√
√
√
√
√
机敏
3. 课文梳理
文言文《司马光》以精练的笔触,勾勒出一个 的七岁男孩形象。“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实为文眼,凸显了司马光的 , 。全篇内容简单,言简意赅,但故事情节完整。
聪颖机智
遇事沉着冷静
1.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
2.你对司马光还有哪些了解,给大家讲讲。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跟着老师朗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背诵课文。
朗读示例: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背诵指导: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进行背诵。
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参考答案:司马光与一群小孩在院子里游戏,一个孩子爬到水缸上去玩,一不小心失足掉进缸中被水淹没了。其他的小孩子都吓跑了,只有司马光没有慌,他拿着石头把水缸砸破,水流出来了,小孩得救了。
这篇课文和其他课文在语言上有什么不同?和同学交流。
参考答案:这是一篇文言文,相对其他课文来说,句式和词语的意思跟其他课文不同,有些语句理解起来有难度,文章内容简短,没有其他课文那样具体生动。
掩(yǎn)耳盗(dào)铃
从前有一个人,看见人家大门上挂着一个铃铛(dāng),想把它偷走。他明明知道,那个铃铛只要用手一碰,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就会被人发觉。可是他想:“如果把耳朵掩住,响声就听不见了吗?”他掩住了自己的耳朵,伸手去偷铃铛。没想到手刚碰到铃铛,他就被人发觉了。
1、文中哪一句话写出了“掩耳盗铃”的意思?用“ ”画出来。
2、选择正确的答案,在括号里面“√”。
《掩耳盗铃》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1) 偷别人的东西时,光把耳朵掩起来是不够的。( )
(2) 自己欺骗自己的想法和做法都是十分愚蠢的。( )
(3)放在外面的东西一定要防止人偷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