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课《汉字的联想》(教案) 人美版 美术四年级下册(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二课《汉字的联想》(教案) 人美版 美术四年级下册(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2-05-07 11:40: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12课《汉字的联想》教学设计
课题 12.汉字的联想 单元 第十二单元 学科 美术 年级 四年级
学习 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汉字的起源及演变过程,加深学生对汉字文化的认识,用中国画的方法对汉字进行大胆联想和创作。 2.能力目标:学生在观察、交流、分析及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大胆地运用中国画的作画工具和笔墨技法,表现生动、有趣的汉字形象,创作新颖的作品。 3.情意目标:了解中国汉字文化,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字的热爱之情,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情感的体验中增进想象力和创造力。
重点 观察、分析汉字象形表意的构形特点,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体验用汉字为题材进行水墨画创作的乐趣,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难点 利用汉字的构形特点展开丰富的联想,以及用中国画形式进行创作的笔墨技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一、新知导入 观看视频:说一说,你在视频中发现了什么?多媒体出示课题,板书课题:汉字的联想 观看视频回答 激发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二、新知讲解 1.引导启发 说一说:你知道汉字的故事或者是汉字的有来吗?谁来说一说?观看仓颉造字 说一说:你知道图片中出现是什么字吗?你知道这些汉字称为什么字吗? 出示汉字:日、月、山、羊、马、车。 象形文字 2.认识象形字 象形文字是由图画文字演化而来的,是一种最古老的字体。与表音文字不同,象形文字属于表意文字。 3.汉字的演变 说一说,你认识这是什么汉字吗? 刻有文字的兽骨商代。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文字,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我们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汉字,主要指中国商朝晚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是中国及东亚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商代文字的一种载体。 金文。金文,是指汉字的一种书体名称,指的是铸造在殷商与周朝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 金文应用的年代,上自商代末期,下至秦灭六国,约800多年。金文的字数,据容庚《金文编》记载,共计3722个, 其中可以识别的字有2420个。 隶书,汉字的一种字体,有秦隶、汉隶等,一般认为由篆书发展而来,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 根据出土简牍,隶书始创于秦朝,传说程邈作隶,汉隶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上承篆书传统,下开魏晋、南北朝,对后世书法有不可小觑的影响,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楷书,汉字的一种字体,也叫楷体、正楷、真书、正书。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辞海》书中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这种汉字字体端正,就是现代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 “行书,是一种书法统称,分为行楷和行草两种。它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 草书是汉字的一种字体,有广狭二义。广义的,不论年代,凡写的潦草的字都算作为草书。狭义的,即作为一种特定的字体, 形成于汉代 ,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 4.考考你 说一说,说一说,汉字的演变过程分别有哪几种字体?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5.认识汉字 汉字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已经从记录生活的符号,慢慢演变成了艺术。通过对汉字演变的了解,你对我国的汉字有什么新的认识呢? 汉字是用来记录汉族语言的书写符号。汉字历史悠久,甲骨文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成体系的汉字。汉字是由图形演变成的方块形符号,故又称方块字。汉字是典型表意文字,一个图形符号表示一个意思,它和语音不发生直接关系。 6.欣赏作品 欣赏战国古代钱币。刀币钱、蚁鼻钱、圆钱、布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所盛行的四种钱币。 刀币钱也是春秋战国时期盛行的一种钱币,正如它的名字为刀币代表达了那个时代是以兵器为主的战乱时代,刀币通常以刀的外形铸造,有三字刀、四字刀、五字刀、六字刀之分。它的外形与刀的轮廓相似,春秋战国时期每个国家的刀币都不一样,它们有自己的特色,从当时的刀币可以看出战国时期的历史。 布币来源于一种农耕用具,形状和铲子的形状很像。它是用铜制作而成的,起初的时候,布币没有用来串成一串的小孔。后来的发展中,布币制作材料越来越简便,增加了小孔,便于携带。 欣赏汉代瓦当“延年益寿”。用“延年益寿”等吉祥语言作文字瓦当,属于瓦当的吉语类,有长生祥和之意,数量甚多。屋檐最前端的一片瓦为瓦当,瓦面上带着有花纹垂挂圆型的挡片。 瓦当,是指古代中国建筑中覆盖建筑檐头筒瓦前端的遮挡。特指东汉和西汉时期,用以装饰美化和蔽护建筑物檐头的建筑附件。瓦当上刻有文字、图案,也有用四方之神的“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做图案。 说一说,三幅图片中的汉字分别表现的是什么字? 分别欣赏马字形体的演变、宋代苏轼刻字“鹅”、现代龙凤。 7.欣赏艺术作品 说一说,农家乐这幅画有什么特点?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欣赏农家乐(中国画)1990 古千 了解书画同源。书画同源 是指绘画和书法源于一处,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书法与绘画艺术的追求,不仅在于其形式的美,更在于其蕴含的抒情的艺术意境,也就是说,书画同源之“源”不是仅停留于表面的表现形式、笔墨运用上的同源性,而是深入到书法与绘画艺术的神髓之中,具有相同的神髓、意境之源。 三、合作探究 学生作品欣赏:说一说,你喜欢那一幅作品?好在哪里? 欣赏学生作品:鱼、汉字游戏、丰、山、马、车。 思考讨论:说一说,你认为字和画怎样才能巧妙的结合?如何让画面主题突出?色彩有冲击力? 以象形文字为主体,添画背景,使画面巧妙结合;构图新颖、字画巧妙结合、墨色有变化。 四、课堂练习: (出示课件图片及音乐)提出创作要求。要求:感受汉字特有的美,挑选自己喜欢的汉字,了解她的演变并展开联想,用中国画的表现方法,创作一张美观、新颖又有趣的作品。 教师指导制作 五、课堂总结: 自评:说一说,介绍自己的作品,说出自己创意在哪里? 互评:说一说,谁的作品画面字画结合的最好?构图饱满、色彩鲜艳、突出主体? 教师点评:评价以鼓励为主,也要提出相应的建议,有待于学生对绘画水平的提高。 学生总结:说一说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这节课学习的快乐是什么? 教师总结:总结学生学习掌握情况。 六、作业布置 采用绘画或黑白画的方法设计自己喜欢的文字。 思考回答,观看视频 观看回答说出汉字 认识象形文字 学习汉字的演变过程 认识甲骨文 认识金文 认识隶书 认识楷书 认识行书 认识草书 思考回答 认识汉字 欣赏作品 欣赏学习 欣赏作品并回答 欣赏艺术作品并回答问题 欣赏作品并回答 思考回答 根据要求创作 介绍作品 互评作品 说收获与快乐 了解汉字由来加深汉字由来掌握 激发学习欲望认识汉字 掌握象形文字 学习汉字的演变过程 了解甲骨文知识 了解认识金文 欣赏认识隶书 了解楷书 了解行书 了解认识草书 加深对七种字体的记忆与区分 掌握汉字是汉族语言的书写符号,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提高学生对古代钱币的认识和了解 欣赏作品,了解作品内容,掌握了解瓦当是什么,拓宽学生知识 提高学生对象形文字和现代文字的区分 提高欣赏能力,了解书画同源,感受中国书法和绘画的魅力 对比欣赏提高学生欣赏能力 提高对书画结合的认识,为创作做铺垫 提高创作能力 提高语言组织能力 提高欣赏评述能力 提高学生总结提升能力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对汉字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掌握了汉字的演变过程,认识了汉字的七种字体,通过艺术作品的欣赏知道书画同源,明白艺术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通过学习认识象形文字,利用象形文字进行创作作品,能设计出漂亮的书画作品。
板书 12.汉字的联想 象形文字是由图画文字演化而来的,是一种最古老的字体。与表音文字不同,象形文字属于表意文字。 汉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