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单元:古代欧洲文明练习
1.(2022·江苏南京·一模)希腊是欧洲文明之源,希腊化时代是希腊的文化传统超越希腊本土、向更广阔的世界传播的时代。推动希腊化进程的重要人物是( )
A.伯里克利 B.亚历山大 C.屋大维 D.穆罕默德
2.(2022·江苏扬州·一模)公元前5世纪罗马执政官将一些法律条文铭刻在铜板上对外公布,后来这部法律被罗马人誉为“一切公法和私法的渊源”。它应该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罗马民法大全》 D.《拿破仑法典》
3.(2022·江苏扬州·一模)有些雅典公民,特别是住在阿提卡边远的村民,会认为参加公民大会例会(全年累计四十天)费用大而且难以承受。为此,伯里克利( )
A.建立民主政治 B.组成公民大会 C.成立十个主席团 D.实行津贴制度
4.(2022·江苏·常州市武进区湟里初级中学一模)亚里士多德在他的《政治学》一书中指出:“民主制远远不是城邦的最好治理方式,更谈不上是穷人的政治”。他评述的是( )
A.雅典的民主政治 B.罗马的“元首制”
C.维护公共秩序的西欧庄园法庭 D.分权与制衡的美国联邦共和制
5.(2022·江苏·常州市武进区湟里初级中学一模)古代世界人民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下表中的国家(地区)与文明成果对应正确的是( )
国家(地区) 文明成果
①古埃及 金字塔和太阳历
②古巴比伦王国 《天方夜谭》
③古希腊 《查士丁尼法典》
④古罗马 罗马大竞技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2022·江苏扬州·一模)有学者指出“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存在明显的缺陷,即素养不同的人享受同等的政治权力,可能会导致权力的滥用和误用”。由此可知,“明显的缺陷”主要是由于
A.妇女和外邦人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B.希腊其他城邦无法学习这种制度
C.绝大多数的公职人员由抽签产生 D.贫穷公民无法参与雅典民主政治
7.(2022·江苏泰州·一模)有学者对古罗马的某一历史事件评价说:“对平民来说,不仅在书面上给予他们以安全感,而且全面保障他们反对贵族法官在刑事判决方面滥用职权。”它评价的是
A.《汉谟拉比法典》 B.雅典的民主政治
C.《十二铜表法》 D.《独立宣言》
8.(2022·江苏常州·一模)大多数古老民族选择中央集权,以便于政府集中力量抵御外部强敌、抗拒自然灾害等大事。以下哪一地区不存在这样的强势政府?( )
A.古代埃及 B.古代雅典 C.阿拉伯帝国 D.查理曼帝国
9.(2022·江苏宿迁·一模)“条条大路通罗马”。下面是古代罗马政权演变示意图,其中序号“②”指代的是
A.罗马帝国 B.罗马共和国 C.西罗马帝国 D.拜占庭帝国
10.(2022·江苏扬州·一模)阿拉伯人不但创造了独特的阿拉伯文化,还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不能证明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A.《医典》 B.《荷马史诗》 C.《天方夜谭》 D.阿拉伯数字
11.(2022·江苏·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一模)德国的一位法学家说:“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而这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一次”。对这句话最为准确的理解是
A.罗马帝国是地跨三大洲的帝国之一 B.基督教被定为罗马帝国国教
C.拜占庭帝国传承了希腊文化 D.罗马法奠定了欧洲民法基础
12.(2022·江苏南京·模拟预测)古罗马历史展现了欧洲上古时代的文明与辉煌。如图中古罗马的历史事件中,①和③分别代表( )
A.屋大维首创“元首制”、凯撒进攻罗马城
B.罗马共和国建立、屋大维首创“元首制”
C.罗马共和国建立、西罗马帝国灭亡
D.凯撒进攻罗马城、西罗马帝国灭亡
13.(2022·江苏宿迁·一模)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下列属于雅典民主政治表现的是( )
A.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 B.基督教会凌驾于公民大会之上
C.外邦人和妇女享有平等参与政治活动的权利 D.幕府将军掌握最高统治权
14.(2022·江苏苏州·一模)下图为公元前431年雅典人口统计表,其中有权参加公民大会的人数至多不超过雅典人口统计——哈蒙德《希腊史》( )
全部人口 自由民 外邦人 奴隶
40万(含妇女、儿童) 16.8万(成年男性公民4.5万) 3.2万 20万
A.16.8万 B.7.5万 C.4.5万 D.7.7万
15.(2022·江苏无锡·一模)屋大维已经是终身执政官和最高统帅了。公元前28年,元老院授予他“元首”称号。公元前27年,元老院又授予他“奥古斯都”的尊号。从此,元首和执政官合二为一。该材料反映出屋大维建立了
A.罗马共和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罗马帝国 D.阿拉伯帝国
16.(2022·江苏镇江·模拟预测)马克思说:“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里克利时代,外部极盛时期是亚历山大时代。”“希腊内部极盛”的主要原因是
A.对外经济文化的交流频繁 B.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极盛
C.农耕文明、游牧文明发达 D.奴隶制民主政治达到高峰
17.(2022·江苏·靖江市靖城中学模拟预测)下列有关世界古代文明的内容对应正确的是
①古埃及文明——金字塔 ②古巴比伦文明——种姓制度
③古印度文明——佛教 ④古希腊文明——雅典民主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8.(2022·江苏盐城·一模)只要被认为妨碍了城邦利益,国家就可以惩罚。只要公民大会投票时在陶片上刻上名字,无需证明此人过失与罪行,票数超6000就会被流放。据此可知,在当时雅典( )
A.民主政治发达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城邦利益至上 D.法律保护公民自由
19.(2022·江苏·二模)陶片放逐法规定,如果一半以上出席会议的人员认为有公民将会危害民主或国家,便再召开一次公民大会,用陶片投票方式决定被放逐的人选。只要出席人数达到6000人,得票最多者就要被逐出城邦,10年后方可回国。这反映出陶片放逐法( )
A.人文关怀高于法律惩处 B.保证了判决的公正性
C.保证全体人民直接参政 D.有利于维护民主秩序
20.(2022·江苏常州·一模)古希腊的弗西斯面积只有1650平方千米,却集中了22个城邦,每邦人口不足万人。这反映了希腊城邦的特点是( )
A.独立自治 B.轮番而治 C.小国寡民 D.直接民主
21.(2022·江苏南京·一模)在下图罗马共和国到罗马帝国的发展过程中,颁布于①时期,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成为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渊源的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查士丁尼法典》 D.《拿破仑法典》
22.(2022·江苏南京·模拟预测)著名法学家耶林格在他所著的《罗马法精神》一书中说:“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指基督教),第三次则以法律。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对上述观点解读正确的是
A.罗马以武力的方式确立了对地中海的统治 B.基督教是依靠罗马的武力扩张传播出去的
C.罗马创立的法律体系对后世影响最为持久 D.罗马帝国先后发动了三次征服世界的战争
23.(2022·江苏南京·模拟预测)“为使城邦公民中生活无保障的阶层也确有可能参与国家大事,伯里克利为出庭陪审者发放履行义务的津贴。”材料描述的古代世界图景是( )
A.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B.《十二铜表法》的量刑
C.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 D.《查士丁尼法典》的讨论
24.(2022·江苏南京·模拟预测)古希腊雕塑成果丰硕,下面两幅图是其中的代表作品。这些艺术杰作体现了古希腊( )
A.共和政体趋向完善 B.崇尚人体的力与美
C.男女政治权利基本相同 D.思想统一促进城邦发展
25.(2022·江苏连云港·一模)“在我们这里,每一个人所关心的,不仅是他自己的事务,而且也关心国家的事务。”这种局面出现在( )
A.查士丁尼时期 B.梭伦统治时期 C.伯里克利时期 D.亚历山大时期
26.(2022·江苏南京·一模)历史学家迈尔斯教授认为,犹太人的宗教、希腊人的法术、罗马人的法律,是现代文明里三种最真实、最强有力的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讲,这座台伯河畔的城市依旧统治着世界。这里“依旧统治着世界”体现在
A.拜占庭帝国传承希腊文化 B.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国教
C.罗马法奠定欧洲民法基础 D.罗马帝国版图地跨三大洲
27.(2022·江苏南京·模拟预测)德国的—位法学家说:“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这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一次。”“最为平和、最为持久”说明罗马法
A.维持了罗马帝国统一
B.巩固了皇帝的独尊地位
C.成为欧洲法学的渊源
D.维护了庄园的公共秩序
28.(2022·江苏南京·模拟预测)如下图中的“元旦所依据的历法,是现在国际上通用的历法。该历法是西方的历法,并非中国所创,故又名“西历”。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改用这种历法。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采用公元纪年。该历法的基础是( )
A.古埃及的太阳历 B.罗马人的儒略历
C.中国农历即夏历 D.苏美尔人的阴历
29.(2018·江苏南京·中考模拟)下图是古代罗马发展演变的线索示意图,其中②处应填写的是
A.罗马共和国
B.罗马帝国
C.西罗马帝国
D.拜占廷帝国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解析】
从公元前330年波斯帝国灭亡到公元前30年罗马征服托勒密王朝为止,这段时期内地中海东部原有文明区域的语言、文字、风俗、政治制度等逐渐受希腊文明的影响而形成新的特点,西方史学界称为“希腊化时代”。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继承王位后,历经十年(公元前334年--公元前323年)征战,灭亡了波斯帝国,一直打到印度河流域,建立了空前庞大的亚历山大帝国,可见实现希腊化的重要力量是亚历山大帝国,B项正确;伯里克利是雅典的执政官,与“超越希腊本土、向更广阔的世界传播”不符,排除A项;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排除C项;穆罕默德是阿拉伯半岛的人物,排除D项。故选B项。
2.B
【解析】
根据材料“公元前5世纪罗马执政官将一些法律条文铭刻在铜板上对外公布”“一切公法和私法的渊源”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5世纪,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因为这部法典刻在十二块铜板上,所以被称为《十二铜表法》,内容涉及诉讼、债权、刑法、民法等,成为后世罗马法的渊源,对中世纪及近代欧洲法学产生重要影响,B项正确;《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颁布的法律,排除A项;《罗马民法大全》是6世纪东罗马帝国颁布的法律,排除C项;《拿破仑法典》是1804年拿破仑颁布的法典,排除D项。故选B项。
3.D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村民会认为参加公民大会例会(全年累计四十天)费用大而且难以承受”并结合所学知识,为鼓励公民积极参政,建立津贴制度,D项正确;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排除A项;组成公民大会、 成立十个主席团,与题干信息‘公民参加公民大会例会(全年累计四十天)费用大而且难以承受,排BC项。故选D项。
4.A
【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民主制远远不是城邦的最好治理方式,更谈不上是穷人的政治”指的是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是少数人享有的民主政治,A项正确;罗马的“元首制”是屋大维创立,标志着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元首制”不属于城邦民主制度,排除B项;庄园法庭出现在西欧封建社会时期,与城邦民主制度无关,排除C项;分权与制衡的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的原则,确立了美国联邦共和制政体,不属于城邦治理方式,排除D项。故选A项。
5.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太阳历是古代埃及的文明成就。故①对应正确,符合题意;罗马大竞技场是古罗马建筑的代表作,故④对应正确,符合题意。①④符合题意,B项正确;古巴比伦王国的文明成就是《汉谟拉比法典》,《天方夜谭》是阿拉伯帝国的文明成果,②不符合题意,排除AC项;《查士丁尼法典》是拜占庭帝国的文明成果,③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
6.C
【解析】
古希腊雅典实行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方式参政议政,使得素养不同的人享受同等的政治权力,可能会导致权力的滥用和误用,C项正确;妇女和外邦人不属于公民,不能参政议政,排除A项;希腊其他城邦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政治体制,排除B项;在雅典,公民是民主政治的主体,贫穷公民也可以参与雅典民主政治,排除D项。故选C项。
7.C
【解析】
根据“古罗马”、“全面保障他们反对贵族法官在刑事判决方面滥用职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罗马共和国颁布《十二铜表法》,限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滥解,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权力。C项正确;《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颁布的法律。排除A项;雅典是古希腊的城邦之一。排除B项;《独立宣言》是宣告美国独立的重要文献。排除D项。故选C项。
8.B
【解析】
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是“小国寡民”,雅典实行的是民主政治,不存在材料中叙述的强势政府,B项符合题意;古代埃及、阿拉伯帝国和查理曼帝国都属于中央集权制国家,排除A、C和D项。故选B项。
9.B
【解析】
根据材料“古代罗马政权演变示意图”并结合所学可知,②前509年-前27年是罗马共和国时期,B项正确;罗马帝国是前27-395年,排除A项;西罗马帝国是395-476年,排除C项;拜占庭帝国是395-1453年,排除D项。故选B项。
10.B
【解析】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荷马史诗》相传是由古希腊盲诗人荷马创作的两部长篇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统称,是他根据民间流传的短歌综合编写而成。《荷马史诗》与阿拉伯无关,B项符合题意;《医典》是中世纪阿拉伯医学百科全书式的著作,排除A项;《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排除C项;阿拉伯数字由古印度人发明,经阿拉伯人整理并传入欧洲,所以人们称其为“阿拉伯数字”,排除D项。故选B项。
11.D
【解析】
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罗马第一次以武力征服世界”指的是罗马通过武力扩张建立起地跨三洲的大帝国,“第二次是以宗教”指的是罗马境内产生的基督教传遍世界,“第三次则以法律”指的是罗马法维系帝国的统治,对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和法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欧洲民法基础,D项正确;材料没有强调罗马帝国是地跨三大洲的帝国之一,排除A项;基督教被定为罗马帝国国教在材料没有强调,排除B项;拜占庭帝国传承了希腊文化在材料没有涉及,排除C项。故选D项。
12.C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奴隶制共和国。公元前3世纪初,罗马征服了意大利半岛。随后灭掉迦太基,控制了西地中海地区。随后罗马又征服了东地中海地区。公元前73年,罗马发生斯巴达克起义,在它的打击下,共和国进一步衰落,为稳固政权,公元前49年,凯撒夺取政权,控制元老院,后被刺杀。公元前31年,屋大维首创“元首制”,掌握最高统治实权。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取代。395年,罗马帝国分裂成东、西罗马帝国。476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
13.A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伯里克利扩大了公民权利,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A项正确;基督教诞生于公元1世纪,伯里克利主政时期是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排除B项;外邦人和妇女和奴隶没有任何政治权利,排除C项;幕府将军掌握最高统治权出现在日本大化改新后的12世纪,排除D项。故选A项。
14.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雅典城邦能够参与公民大会的是成年男性公民,即图表中的4.5万人,C项正确;外邦人、妇女和奴隶不具备政治权利,排除ABD。故选C项。
15.C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屋大维已经是终身执政官和最高统帅”表明屋大维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C项正确;罗马共和国建立于公元前509年,排除A项;亚历山大帝国是经过亚历山大东征后建立的,排除B项;阿拉伯帝国是穆罕默德的继任者经过扩张在8世纪时建立的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排除D项。故选C项。
16.D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伯里克利时代,希腊奴隶制民主政治达到高峰,为西方后世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这是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A项正确;“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里克利时代”,这是强调它的奴隶制民主政治,不是说它的经济文化的交流频繁,排除A项;希腊是民主制度,排除B项;希腊是商业文明,排除D项。故选A项。
17.A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古埃及文明代表是金字塔,古印度文明代表是佛教,古希腊文明对世界的贡献是雅典民主,A项正确;种姓制度是古印度文明的成就,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
18.C
【解析】
材料“只要被认为妨碍了城邦利益,国家就可以惩罚。”强调的是城邦利益至上,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民主政治,排除A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公民自由,排除D项。故选C项。
19.D
【解析】
由材料“如果一半以上出席会议的人员认为有公民将会危害民主或国家,便再召开一次公民大会,用陶片投票方式决定被放逐的人选。只要出席人数达到6000人,得票最多者就要被逐出城邦,10年后方可回国”可知,这反映出陶片放逐法有利于维护民主秩序,但也存在一定的随意性,故D项正确;雅典民主政治追求法律至上,排除A项;陶片放逐法容易被野心家所利用,不能保证判决的公正性,排除B项;在雅典,只有城邦的公民才是民主政治的主体,排除C项。故选D项。
20.C
【解析】
根据材料“古希腊的弗西斯面积只有1650平方千米,却集中了22个城邦,每邦人口不足万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描述了古希腊城邦面枳狭小,城邦林立,人口较少,反映了希腊城邦小国寡民的特点。C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希腊城邦独立自治,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希腊城邦是否“政轮番而治”,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希腊城邦的民主形式是不是直接民主,排除D项。故选C项。
21.B
【解析】
根据材料“罗马共和国到罗马帝国的发展过程中”“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449年颁布《十二铜表法》,是第一部古罗马成文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同时为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B项正确;《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法典,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查士丁尼法典》颁布于6世纪,这时期已经不是罗马共和国时期,排除C项;《拿破仑法典》是资本主义国家最早的一部民法法典,与罗马共和国时期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22.C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罗马创立的法律体系对后世影响最为持久,因此说“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C项解读正确,符合题意;罗马以武力的方式对外扩张,地跨欧亚非三大洲,A项解读不正确,排除;基督教是依靠罗马帝国和法兰克王国的支持传播出去的,B项解读不正确,排除;罗马帝国先后发动了三次征服迦太基的战争,D项解读不正确,排除。故选C项。
23.A
【解析】
“为使城邦公民中生活无保障的阶层也确有可能参与国家大事,伯里克利为出庭陪审者发放履行义务的津贴。”可知对应的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伯里克利是古希腊雅典城邦的执政官,其执政时期为解除公民参政议政的后顾之忧,发放津贴,这一时期的雅典民主政治达到了顶峰,进入黄金时代,A正确;《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B排除;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是在古希腊雅典衰落之后,C排除;《查士丁尼法典》是东罗马帝国或拜占庭帝国皇帝在位时命人编纂的法典,D排除。故选A。
24.B
【解析】
《掷铁饼者》取材于希腊的现实生活中的体育竞技活动,刻画的是一名强健的男子在掷铁饼过程中最具有表现力的瞬间,它是古希腊著名雕塑,它的作者是米隆.米罗的阿佛洛狄特被称为是米罗的维纳斯,是一座古希腊雕像,也是古希腊雕像中最出名的雕像之一。它被认为是描述希腊神话中爱与美的女神阿佛洛狄特(罗马人称为维纳斯),它是一座大理石雕像。题干图片是古希腊雕塑中的代表作品,这些艺术杰作体现了古希腊崇尚人体的力与美。选项B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共和政体趋向完善,A排除;男女政治权利基本相同表述与史实不符,C排除;材料没有体现思想统一促进城邦发展,D排除。故选择B。
25.C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人们对政治事务十分关注,结合所学可知,伯里克利时期是雅典民主制度的黄金时期,也就是巅峰时期。人们政治事务十分关注,故C符合题意;查士丁尼在即位的那天起,就把重建罗马奴隶制帝国的统治当作终生奋斗的目标。故A不符合题意;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故B不符合题意;亚历山大大帝是古代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帝国皇帝,世界古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足智多谋,在担任马其顿国王的短短13年中,以其雄才大略,东征西讨,先是确立了在全希腊的统治地位,后又灭亡了波斯帝国。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26.C
【解析】
由题干可知,本题意在说明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其中罗马法的私法体系被西欧大陆资产阶级民事立法成功地借鉴和发展;罗马法中的许多原则和制度也被近代以来的法制所采用的。它的设立对于整个世界的法律设定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故C选项正确。其中ABD三个选项于题意不符,不选。
27.C
【解析】
依据题干“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这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一次。”结合课本所学可知,“第一次以武力”指罗马征服了地中海的周围的地区,创立了罗马帝国;“第二次以宗教”是基督教在世界范围的传播;第三次“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一次。”是指罗马法对后世影响深远,罗马法中所蕴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与民族的永恒价值。罗马法更成为欧洲法学的渊源。故C符合题意,排除ABD三项。故选择C。
28.B
【解析】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罗马的历法来源于古埃及人的太阳历。凯撒命人以太阳历为蓝本编制新的历法,称“儒略历”。为纠正每年将近6小时的误差,采取每4年增加1天的办法进行调整,即每逢被4整除的那一年为闰年。在2月份增加1天。4世纪,罗马皇帝以此作为基督教历法。儒历后来成为今天人们使用的公历的基础。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
29.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8世纪,在意大利半岛的台伯河畔,罗马城逐步建立起来,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所取代;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476年,西罗马被日耳曼所灭;1453年,东罗马被奥斯曼土耳其所灭;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