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word版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word版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5-06 22:51: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单选题
1.太阳的大气层由里向外依次是( )
A.日冕、色球、光球 B.色球、光球、日冕
C.日冕、光球、色球 D.光球、色球、日冕
2.全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的突出特点是( )
A.由南向北递减 B.由北向南递减
C.由高纬地区向低纬地区递减 D.由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递减
“最长白天”巧遇“金边日食”。2020年6月21日,我国境内多地能观测到日环食。本次日环食最大的特点,就是太阳整个圆面有超过99%的面积被月球遮住,只留下一圈金边,这样的日环食也称之为金边日食。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3.图中太阳被遮挡的部分,主要是太阳大气的( )
A.光球 B.色球 C.日冕 D.全部
4.只有在日全食时,人们用肉眼才能看到的太阳大气层及对应的太阳活动现象分别是( )
A.色球—太阳黑子光球—太阳耀斑 B.光球—太阳黑子日冕—太阳耀斑
C.色球—日珥日冕—日冕物质抛射 D.日冕—日冕物质抛射光球—日珥
5.在农业谚语“鱼靠水、娃靠娘,万物生长靠太阳”中,体现了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了( )
A.光、热资源 B.生活能源
C.生产能源 D.水、大气运动的原动力
2018年2月8日,南天区出现流星雨。右图为当天从北极上空看到的太阳系部分行星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6.流星发亮的原因是流星体( )
A.吸收地面长波辐射 B.捕获太阳带电粒子
C.摩擦地球稠密大气 D.反射太阳短波辐射
7.当天晚上,地球上能够观察到火星、木星、土星位置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据美联社报道:美国东部时间2005年9月7日13时40分(西五区时间),包括美国在内的地球朝向太阳一面的所有地区,高频无线电通讯几乎全部中断。同时,太阳风暴袭击地球,太阳日冕层抛射出的大量带电粒子流击中地球磁场,产生了强“磁暴”。当时,不少地方出现了绚丽多彩的极光。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造成美国高频无线电通讯几乎全部中断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球大气层中的臭氧层空洞扩大使太阳辐射增强
B.太阳耀斑爆发引起地球大气层的电离层扰动
C.大量带电粒子流击中地球磁场,造成地球磁场紊乱
D.太阳等天体对地球引力加强
9.除美国外,下列国家中最有可能欣赏到极光的一组是( )
A.英国、墨西哥 B.加拿大、挪威 C.意大利、西班牙 D.印度、巴基斯坦
“鱼光互补”式光伏电站是在水面上架设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水域用于水产养殖,实现“一地两用”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经济价值。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我国下列地区中,最适合大范围建“鱼光互补”式光伏电站的是(  )
A.塔里木盆地 B.太湖平原
C.华北平原 D.东北平原
11.“鱼光互补”式光伏电站可能会(  )
A.降低大气温度 B.提高水体温度
C.加快浮游植物生长 D.增强地面辐射
12.下列人类活动中,所利用的能源最终不是来自太阳辐射的是( )
A. B.
C. D.
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曾出土一幅彩绘帛画,画的右上方是一轮红色的太阳,太阳中间有一只三趾的乌鸦。《淮南子》中也记载过这一现象,称“日中有踆(cūn)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实际上,画中的“乌鸦”其实是____,它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 )
A.太阳耀斑、色球层 B.太阳黑子、光球层 C.日珥、日冕层 D.太阳风、日冕层
14.该现象剧烈爆发时,对地球的影响是( )
A.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 B.全球许多国家发生强烈地震
C.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D.引起高层大气出现云雨天气
读全国能见度小于1km的年日数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5.图中信息反映出我国下列地区能见度( )
A.南方比北方好 B.沿海比内陆好 C.青藏比东北好 D.四川盆地最好
16.甲地能见度较差的季节及原因正确的是( )
A.春季 大风引起的风沙与浮沉 B.夏季 高温引起的强对流天气
C.秋季 低温容易引起大雾天气 D.冬季 寒潮引起的暴风雪天气
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在2017年7月22日至8月1日期间,不向其火星轨道探测器和火星车发出任何指令。NASA有关人员解释:“这个时间段里通信会明显变差,谨慎起见,这段时间我们不会和我们的火星设备交流。我们不想冒险让航天器执行错误指令。”结合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7.这次通信变差与火星、地球、太阳三者相对位置关系相关,该时段火星最可能位于下图( )
A.甲段 B.乙段 C.丙段 D.丁段
18.干扰通信的物质直接来自太阳( )
A.日冕层的带电粒子流 B.色球层的耀斑爆发 C.色球层的太阳黑子 D.光球层的太阳黑子
下图示意光伏板与日光温室结合的两种模式(高度相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山东、江苏、广东等地成为我国农光互补发电集中区的主要原因是( )
A.光照充足,太阳能丰富 B.地形平坦,方便建设 C.科技发达,设备较先进 D.人口稠密,土地有限
20.与模式甲相比,模式乙( )
A.光伏发电量更高 B.温室的间距更大 C.农作物受影响小 D.建设总成本更高
21.农光互补模式使得( )
A.光伏发电成本提高 B.农民经济效益提高 C.室内光照强度提高 D.土地分散程度提高
下图为“我国在同一纬线附近的三个城市气温、降水和日照时数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2.①、②、③城市所在的地形区最可能的是( )
A.长江三角洲、四川盆地、青藏高原 B.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塔里木盆地
C.江汉平原、江淮平原、横断山区 D.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内蒙古高原
23.②城市日照时数明显低于③城市的原因是( )
A.昼长更短 B.气温更高 C.纬度更低 D.大气更厚
读太阳及其大气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4.图中太阳大气①、②、③的名称分别是
A.光球层 色球层 日冕层 B.色球层 日冕层 光球层
C.光球层 日冕层 色球层 D.色球层 光球层 日冕层
25.太阳黑子和耀斑
A.都发生在①层 B.都发生在②层
C.分别发生在①层和②层 D.分别发生在②层和③层
太阳辐射以平行光线的形式直接投射到地面上,称为太阳直接辐射。下图为贵州贵阳和新疆塔中(塔里木盆地中部)太阳直接辐射的年变化。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6.导致塔中春、秋季太阳直接辐射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春季( )
A.正午太阳高度低 B.白昼时间短
C.阴雨天气少 D.风沙天气多
27.塔中和贵阳太阳直接辐射差异明显,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 B.气候 C.地形 D.植被
二、综合题
28.读“主要太阳活动现象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甲所代表的太阳活动现象是________,简述判断依据________。
(2)乙所代表的太阳活动现象是________,其发生在太阳大气的________,简述该太阳活动现象的突出特点________。
(3)丙所代表的太阳活动现象是________,其出现在太阳大气的________。长期的观测发现,该太阳活动现象与________活动相关。
(4)丁所代表的太阳活动现象是________,简述其特点的成因________。
(5)图中四种太阳活动现象,出现在同一太阳大气层的有________(选择填空)。
A.甲与乙B.甲与丙C.甲与丁D.丙与丁
(6)图中四种太阳活动现象,会产生能量的有________(选择填空)。
A.甲、乙、丁B.甲、丁C.甲、乙、丙D.丙、丁
29.读材料,回答问题。
日本气象专家认为极端气候与太阳黑子活动有关。日本《现代周刊》上有一篇文章这样介绍:
一种天体活动似乎也会对地球产生影响,那就是太阳黑子的活动。太阳黑子的活动以11年为一个周期。1988年,日本遭受冷夏的袭击,美国和欧洲却遭受酷暑和干旱的煎熬。在意大利,由于炎热而造成铁路变形、列车脱轨。美国从4月中旬到8月为止,几乎滴雨不下,密西西比河的水面不断下降,连船都无法航行。
(1)黑子发生在太阳大气的________层,它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黑子活动同步的太阳活动还有________,它们被认为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2)一般认为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太阳黑子活动的周期约为11年。而从图中可以看出,1960年是一个太阳活动高峰年,文章中说1988年又是峰年,对此应怎样解释?
(4)耀斑活动为什么会干扰无线电通信?
30.读北半球海洋热量收支随纬度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b曲线为_______,其随纬度分布的规律是_______,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
(2)a曲线为_______,其纬度分布规律是_______,在副热带海区辐射为最高值原因主要是_______。
(3)c点表示的意义_______,d区域表示_______,e区域表示_______,由于一年中世界海洋的热量收支基本上是平衡的,高低纬度之间的热量交换的主要动力是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太阳的大气层中,最里面的紧邻太阳内部的太阳大气层,厚度最薄,是可见光主要产生地,为光球层;最外一层,厚度最厚,温度最高,为日冕层;中间一层厚度居中,温度居中,日食时能够看到,呈玫瑰色,为色球层。因此太阳的大气层由里向外依次是光球、色球、日冕,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全球到达大气上界太阳辐射主要受纬度的影响,因此其分布特点:由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递减,赤道附近年总辐射量最高,北极地区年总辐射量最低。这是因为低纬地区,太阳高度角较大,获得太阳辐射能量多;高纬地区,太阳高度角较小,获得太阳辐射能量少。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3.A
4.C
3.
在日全食时,月球挡住了太阳可见光最强的光球,能在日面边缘观察到色球和日冕,A正确。B、C、D与题不符。故选A。
4.
太阳大气的分层及对应的太阳活动现象,由内到外:光球(太阳黑子)、色球(太阳耀斑、日珥)、日冕(日冕物质抛射),C正确。A、B、D与题不符。故选C。
(1)太阳大气层由里到外分成: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2)太阳大气最里层为光球层,黑子发生于光球层上。(3)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为耀斑爆发,发生于色球层上。(4)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于可见光区。
5.A
【详解】
地球上的生物的生长依靠太阳辐射,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质,动物依靠植物生存,农业谚语“鱼靠水,娃靠娘,万物生长靠太阳“中,体现了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故选A。
太阳辐射给地球提供光、热资源;
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时期储存的太阳能。
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煤,石油,天然气,水循环,大气运动都与太阳辐射有关
影响太阳辐射能的因素:太阳高度角、海拔高度、天气状况、日照时间长短等
6.C
7.A
6.流星是行星际空间的尘粒和固体块(流星体)闯入地球大气圈同大气摩擦燃烧产生的光迹。若它们在大气中未燃烧尽,落到地面后就称为“陨星”或“陨石”。故选C项。
7.根据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特点可知,火星、木星、土星与地球绕日公转的方向相同,都为自西向东,由材料可知,该图是从北极上空看到的太阳系部分行星位置示意图,公转方向应该为逆时针,所以自西向东的排列顺序为木星、火星和土星,选项以及图示的方位,只有A位置最符合,故选A项。
8.B
9.B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扰动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也与太阳活动有关。
8.高频无线电通讯几乎全部中断,主要原因是太阳耀斑爆发引起地球大气层的电离层扰动,使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中断,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B正确;大量带电粒子流击中地球磁场,造成地球磁场紊乱,使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C错误;臭氧层空洞扩大使太阳辐射增强与无线电通讯中断无关,A错误;无线电通讯中断与天体引力问题无关,D错误;
故选B。
9.极光多发生在高纬度地区,加拿大、挪威纬度较高,最有可能欣赏到极光,B正确。相比较而言,英国、墨西哥、意大利、西班牙、印度、巴基斯坦纬度较低,不能看到极光。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B
11.A
10.“鱼光互补”式光伏电站应建在水域多、光照充足,并且电力资源紧张的区域,四个备选项中最合适的是太湖平原。选B。
11.水面上架设太阳能电池板会降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从而降低水面、地面和大气温度,故A正确,B、D错误。电池板会阻挡到达水体中的太阳光,不利于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会减慢浮游植物生长速度,故C错误。选A。
12.D
【详解】
行进中的赛车使用的能源是石油产品,石油是地质时期生物转化而来,生物能是利用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来,因此行进中的赛车所利用的能源最终是来自太阳辐射,A不符合题意;煤球炉使用的能源是煤炭,煤炭是地质时期生物转化而来,生物能是利用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来,因此煤球炉利用的能源最终是来自太阳辐射,B不符合题意;太阳能电池直接利用太阳辐射,C不符合题意;地热发电站利用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发电,与太阳辐射无关,因此地热发电站所利用的能源最终不是来自太阳辐射,D符合题意。故选D。
13.B
14.C
13.
太阳中间的三趾乌鸦表示太阳变暗的部分,即太阳黑子,出现在太阳的光球层,B正确。太阳耀斑是太阳大气中明亮的现象,出现在色球层,A错误。在日全食时,太阳的周围镶着一个红色的环圈,上面跳动着鲜红的火舌,这种火舌状物体就叫做日珥,日珥出现在色球层,C错误。太阳风出现在日冕层,是指从太阳上层大气射出的超声速等离子体带电粒子流,在日食期间太阳风就能被看到,D错误。故选B。
14.
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的不是太阳活动,而是太阳辐射,排除A。地震是地球内能释放方式之一,与太阳活动无关,排除B。太阳活动剧烈爆发时,发射出强烈射电和高能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会干扰地球电离层,使得依靠电离层反射传播的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干扰,C正确。太阳活动不会引起高层大气出现云雨天气,排除D。故选C。
太阳活动是太阳大气层里一切活动现象的总称。主要有太阳黑子、光斑、谱斑、耀斑、日珥和日冕瞬变事件等。由太阳大气中的电磁过程引起。时烈时弱,平均以11年为周期。处于活动剧烈期的太阳(称为“扰动太阳”)辐射出大量紫外线、x射线、粒子流和强射电波,因而往往引起地球上极光、磁暴和电离层扰动等现象。
15.C
16.A
15.读图可知,南方地区的四川盆地通见度小于1千米的年日数为全国最高值,平均能见度最差,因此南方能见度不比北方好,A错误、D错误;图中显示,北方沿海地区通见度小于1千米的年日数在40天左右,而内地许多地区低于20天,因此沿海能见度不比内陆好,B错误;读图可知,青藏地区通见度小于1千米的年日数大多在10天以下,而东北地区大部分在10天以上,因此青藏能见度比东北好,C正确。故选C。
16.读图可知,甲地位于我国塔里木盆地西侧,春季当地多大风,附近沙源丰富,大风容易引起风沙与浮尘天气,导致能见度较差,A正确;甲地深居内陆,水汽少,夏季高温引起的强对流运动可能会引起高空凝结,对近地面能见度影响小,B错误;甲地深居内陆,空气中水汽少,秋季的低温不容易引起大雾天气,C错误;甲地深居内陆,空气中水汽少,冬季寒潮引起暴风雪天气的可能性不大,D错误。故选A。
能见度的大小,主要由两个因素决定:①目标物与衬托它的背景之间的亮度差异。差异愈大(小),能见距离愈大(小),这种亮度差异通常变化不大。②大气透明度。大气透明度愈差(好),能见距离愈小(大)。能见度的变化主要取决于大气透明度的好坏。雾、烟、沙尘、大雪、毛毛雨等天气现象可使大气浑浊,透明度变小。
17.C
18.A
17.
太阳活动会释放出大量的高能带电粒子流的电磁波,从而会影响通信传输。读图分析,在丙位置时,火星、太阳与地球三者在一条直线上,从地球的方位来看,火星将会位于太阳的正后方。而在这一位置,太阳将会对地球与火星之间的通信造成干扰,因此,为了防止通信受损,NASA已经决定,暂停NASA和多个火星轨道飞行器以及地面火星车之间的通信,C正确;甲、乙、丁位置,太阳活动对地球与火星间的通信影响较小,ABD错误。故选C。
18.
发生通信干扰是由于NASA在向火星探测器和火星车发射电磁波信号(无线信号)时要从太阳外围的大气层穿过,太阳大气层中的日冕层处于最外面且厚度最大,同时温度超过百万摄氏度,其物质已经处于电离状态高速运动,形成高能带电粒子流,将干扰经过的电磁波信号(无线信号),使火星接收器接收到不完整信号,甚至无法接收到信号,A正确;色球层、光球层均在日冕层的内侧,BCD错误。故选A。
太阳的大气层(外部结构):从里向外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我们平时肉眼看到的是太阳的光球层。太阳活动是太阳大气层里一切活动现象的总称。主要有光球层的黑子,色球层的耀斑和日珥,日冕层的太阳风。
19.D
20.C
21.B
19.
光伏发电占地面积大,用地成本高,而农光互补的发电模式提高土地的利用率,降低了发电成本,因此这种方式最适宜在人口稠密,土地有限,地价相对较高的地区发展,D正确。山东、江苏、广东等地也不是我国太阳能资源的集中分布区,农光互补的发电模式与地形、设备的先进程度关系不大,故排除ABC,故本题选D。
20.
模式乙比模式甲的光伏板面积更小,故发电量应该更低,A错误;模式甲每列的光伏板数量较多,为了使其获得充足的光照,温室之间的距离会更大一些,B错误;但对于温室内的农作物来说,光照削弱的少,农作物受影响小,C正确;同时乙建设成本也更低,D错误。故本题选C。
21.
光伏发电因土地利用率更高,降低了用地成本,故发电成本降低,A错误;农民可在原有的农产品收入的基础上,获得发电的利润,B正确;光伏发电板铺设在温室外层,必然会使温室内的光照强度降低,C错误;光伏发电需要较大面积的土地,农光互补模式会促进土地的集中利用,D错误。故选B。
农光互补的发电模式将光伏发电和日光温室有机结合,温室顶部光伏电板发电量并入电网,有利于统一调度,可保障了电力的稳定供应;农民将温室顶光伏电板多余电量对外输出,可增加收入;温室顶部的光伏电板,减少占地,促进土地的集中利用,又可以降低农民用电成本。
22.A
23.D
22.
①图最低月气温在0℃以上,应该位于我国南方地区;②图最低月气温在0℃以上,但日照时数很少,故应该为四川盆地;③图日照时数最多,且气温较低,故应该为青藏高原。综合上述分析,排除BCD三项,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23.
由上题可知,②城市位于四川盆地,③城市为位于青藏高原,两地在同一纬线附近,昼长相差不大,所以A、C两项错;日照时数影响气温,但气温的高低对日照时数没有影响,故B项错;③城市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日照充足;②城市地势较低,大气更厚,云量大,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日照时数少。所以D项符合题意,故选D。
日照时数是指太阳在一地实际照射的时数,有四点因素影响日照时数:(1)昼夜长短,白昼越长,日照时数越长;(2)天气阴晴(降水特征),降水越多,晴天越少,日照时数越少;(3)海拔高低,海拔越高,白昼越长,日照时数越长;(4)日照的时数与污染有关。至于最主要的因素,则要因地制宜考虑,不同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不同,相对而言,对于不同纬度的地区昼夜长短的影响更广泛一些,对于同一纬度地区则降水变化、海拔高低影响更广泛一些。
24.A
25.C
24.图中太阳大气①、②、③指的是太阳外部大气结构,由内向外,名称分别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A对。B、C、D错。故选A。
25.太阳黑子是光球层的一种太阳活动,位于①层;耀斑,又称色球大爆发,位于②层,故选C。
26.D
27.B
26.塔中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春季与秋季相比,均降水少,日照时间相差不大,甚至春季稍长些,但春季地面缺乏植被保护,风沙天气多,风沙导致太阳辐射被削弱,从而使春季直接太阳辐射少,选D。
27.塔中属于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晴天多,获得直接太阳辐射多;贵阳则是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多,阴雨天气多,获得的太阳直接辐射少,选B。
28. 日珥 其喷射的气体呈弧状,像太阳的耳朵一样 日冕物质抛射 日冕 向外抛射大量带电粒子,是规模最大、程度最剧烈的太阳活动现象 太阳耀斑 色球 太阳黑子 太阳黑子 太阳黑子区域温度比周围低,因此颜色看上去深一些 B C
本题考查了太阳活动、太阳活动的影响等知识点,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
(1)强调日珥的突出特点:喷射的气体呈弧状,像太阳的耳朵一样,出现在太阳的色球层。
(2)日冕物质抛射表现为日冕结构在几分钟至几小时内发生明显变化,向外抛射大量带电粒子。它使大范围的日冕受到扰动,破坏太阳风的流动,是规模最大、程度最剧烈的太阳活动现象。
(3)丙是太阳耀斑,出现与太阳的色球层。太阳黑子与耀斑的产生具有一定的联系
(4)太阳黑子区域温度比周围低,因此颜色看上去深一些,所以丁是太阳黑子。
(5)在图示四种太阳活动现象中,太阳耀斑和日珥都出现在太阳的色球层,太阳黑子出现光球层,日冕物质抛射出现在日冕层,A、C、D与题不符,故选B。
(6)在四种太阳活动现象中,除太阳黑子外,其他三种太阳活动都有能量产生,其中日冕物质抛射产生的能量最大,A、B、D与题不符,故选C。
(1)太阳大气层由里到外分成: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2)太阳大气最里层为光球层,黑子发生于光球层上。(3)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为耀斑爆发,发生于色球层上,日珥发生在色球层。(4)日冕物质抛射出现在日冕层。
29.(1)光球(1分) 温度比周围低,看起来暗一些 耀斑(2分)
(2)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对地球电离层的影响 对地球磁场的影响 两极地区形成美丽的极光 (任三个3分)
(3)黑子的活动周期约为11年,但并不一定就刚好是11年,有时会有差异。(2分)
(4)耀斑爆发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电离层,引起电离层扰动,依靠电离层传播的短波无线电信号被部分或全部吸收。
【详解】
(1)黑子发生在太阳大气的光球层,太阳黑子不是不发光,是因为温度比周围低,看起来显得暗一些。与黑子活动同步的太阳活动还有耀斑,它们被认为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2)一般认为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对地球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影响年降水量的变化;对地球电离层的影响,使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对地球磁场的影响产生磁暴。
(3)太阳黑子活动的周期约为11年,只是大约值,不是准确值。
(4) 无线电通信是依靠大气层中的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实现的。太阳耀斑是太阳大气中局部区域急剧增亮的一种太阳活动现象,耀斑爆发过程中释放出大量高能电磁辐射和高能粒子流,高能带电粒子流闯入地球上空,与大气分子发生剧烈碰撞,破坏电离层,使它失去部分反射无线电电波的功能,使无线电短波通信会受到干扰甚至中断。
30.(1)热量收入 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太阳辐射受地球球体形状的影响,纬度越高接受太阳辐射的热量越少
(2)热量支出 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分别向两侧递减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3)热量收入和热量支出处于相等状态 热量盈余
热量亏损 大气运动和洋流
该题主要考查通过对地理坐标和两条统计曲线随纬度分布规律的分析,得出b曲线是热量收入,a曲线是热量支出,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详解】
(1)纬度低,太阳辐射强,热量收入大,即可知b曲线为热量收入。根据b曲线随纬度的分布规律可知热量收入随纬度的增加而递减,其主要原因是太阳辐射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2)纬度高,太阳辐射弱,热量收入小,即可知a曲线为热量支出。热量支出的分布规律是以副热带为中心分别向两侧递减,副热带热量支出最大的原因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3)是讨论热量收入与支出两条曲线之间的关系,c点是两条曲线的交点,表示的意义是热量收入和热量支出处于相等状态;d区域表示热量收入大于热量支出,因此d区域热量盈余;同理e区域热量亏损。一年中,世界海洋热量收支基本上是平衡的,低纬度热量盈余的海区的水温并没有逐年升高,高纬度热量亏损的海区的水温也并没有逐年下降,其主要原因是大气运动和洋流运动使高低纬度之间的热量进行了交换。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