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word版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4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word版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0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5-06 23:03: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4 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
一、单选题
据国内媒体报道,中国某大城市90%的大学生认为中国版图有960多万平方千米的陆域国土,却不知道有约300万平方千米的管辖海域。上海市“东方绿舟”教育基地知识大道上,有历代中外名人雕像,其中伟大航海家有哥伦布,却没有郑和。有关专家呼吁必须改变“重陆轻海”的思维观念,大力加强国人的海洋意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我国海洋国情的正确叙述是( )
A.海域面积绝对量大,相对量小
B.海洋资源总量和人均量都很大
C.海洋经济发展迅速,在国民经济中占的比重大
D.海洋区位和地理形势优越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海洋哺育着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
B.长期以来,大多数国民还存在着“重陆轻海”的思维观念
C.当今世界已进入“海洋世纪”,我们必须增强海洋意识,树立全新海洋观念
D.目前看来,开发海洋对减轻陆地环境压力的现实意义并不大
海岸带是海洋和陆地的特殊交接地带在经济快速发展,各类用地压力陡增的情况下人类的各种经济开发利用活动使海岸带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下表为1990—2014年我国泉州港海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数据统计。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类型 淤积 蚀退 建设用地 农业用地 港口用地 未利用土地 围海养殖 待利用水面
面积(km2) 0.25 1.51 20.94 1.34 3.89 7.3 4 28.79
比例(%) 0.36 2.23 30.78 1.97 5.72 10.74 5.88 42.32
注:除蚀退表示海域面积增加外﹐其他利用类型均表示海域面积减少
3.数据显示泉州港海岸线的变化特征是( )
A.海岸线长度基本稳定 B.海岸线长度增加 C.海岸线长度先增后缩 D.海岸线长度缩短
4.泉州港海域土地利用状况是( )
A.土地利用率低 B.土地利用方式单一 C.土地集约 D.土地规划合理
5.泉州港海域土地利用变化对海岸带环境造成的影响是( )
A.扩大滨海湿地面积 B.提升防灾减灾能力 C.加剧生态的脆弱性 D.减缓海岸侵蚀
石沪是一种利用潮汐的传统陷阱式捕鱼设施。海边的先人以当地丰富的玄武岩及珊瑚礁为材料巧妙嵌套,在海边堆砌两道长圆弧形石质堤岸,从浅水处一路延长至深水处,在深水处尽头向内做成弯钩状。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下列地区最适宜大面积推广石沪捕鱼的是( )
A.黄河三角洲入海口 B.江苏省沿海地区 C.台湾西南澎湖列岛 D.日本东部海岸地带
7.石沪捕鱼区的海域( )
A.水面处于低潮位之下 B.海底地形呈现缓斜特点
C.处于风浪小的海湾内 D.海底多淤泥,营养物质多
8.下列时间石沪捕鱼量较多的可能是( )
A.农历初四 B.农历初七 C.农历十一 D.农历十五
据报道,摩洛哥和西班牙表示,直布罗陀海峡海底隧道有望在2025年建成。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9.(生活中的地理)报道中的海洋空间利用方式是( )
A.人工岛 B.海底仓库
C.海底世界 D.海洋交通运输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直布罗陀海峡被称为“海上生命线” B.海底隧道属于海洋空间利用
C.海洋交通运输不包括陆地上的码头 D.海底隧道受气候影响比较大
下图为“海洋空间的划分”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1.按《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C海域为甲国的
A.领海 B.毗连区 C.专属经济区 D.大陆架
12.按《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甲国对E海域行使的权利为
A.可禁止其它国家勘探和开发其自然资源
B.可禁止其它国家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
C.可禁止其它国家在该水域航行和飞越
D.可禁止其它国家在该水域进行海洋科学研究
地名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国古代渔民对南海诸岛的岛礁地名进行了记载,岛礁的渔民俗称来源包括地理特征、位置、物产、水文特征、传说等0 20世纪中国政府曾经三次统计梳理南海岛礁的地名,并且按照岛礁面积不同,进行了“岛、礁、沙、岩”的分类统计。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3.以下岛礁渔民俗称根据位置命名的包括
①第三峙 ②眼镜铲 ③鬼喊 ④丑未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根据岛礁所反映的地理特征推测,以下岛礁淡水资源相对丰富的是
A.南子岛 B.永暑礁 C.曾母暗沙 D.石龙岩
15.规范南海岛礁地名的意义在于
①维护中国领土和主权
②传承地名文化
③保障航行安全
④推动国际合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潮汐时刻表能够反映不同时刻的潮水高度,是船舶进出港口的重要依据。2020年6月20日,某大吨位海洋运输船要进入我国辽宁省锦州港卸货。下图为锦州港该日的潮汐时刻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下列关于潮汐,叙述正确的是( )
A.早晨海水上涨为潮,晚上海水回落为汐 B.潮汐的形成与海水的密度和盐度有关
C.潮汐是深层海水最基本的运动形式之一 D.潮汐对河流和海上航运都有重要影响
17.该日,这艘船舶最适合进港的时间是( )
A.6:00 B.11:00 C.17:00 D.21:00
2012年6月21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市三沙市,下辖西沙、中沙、南沙诸群岛及海域,三沙市人民政府驻地为西沙永兴岛。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三沙市成立的主要意义或职能是( )
A.应对南海周边形势变化 B.促进海南省城镇化进程
C.加强对岛屿和海域的管理 D.开发南海资源
19.为促进海岛的开发,特别是无居民海岛开发,首先要完善的设施有( )
①交通运输②能源供应③淡水供应④机场建设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关于我国疆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南北跨纬度近50度,东西跨经度60度以上,因此东西距离大于南北距离
B.我国大陆海岸线北起鸭绿江口,南到北仑河口
C.与我国云南省接壤的国家有缅甸、老挝、泰国、越南
D.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韩国、菲律宾、塔吉克斯坦
潮汐是海水的一种周期性涨落现象。人类在海边的许多活动,都需要充分认识并利用潮汐规律。下图是9月某日浙江一水文站24小时内潮水位变化过程图。完成下面小题。
21.关于图中潮、汐判断准确的是( )
A.甲时段属于汐、乙时段属于潮 B.甲时段属于汐、丙时段属于潮
C.乙时段属于潮、丁时段属于汐 D.丙时段属于汐、丁时段属于潮
22.丙时段,适宜在当地开展的人类活动是( )
A.大型满载船舶进港 B.渔民赶海
C.开采海底油气资源 D.休闲观潮
迪拜位于阿拉伯半岛东部,迪拜杰贝勒阿里人工岛以棕榈树为设计原型,跨度15公里,增加海岸线720公里,建有65个港口泊位,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港。下图为杰贝勒阿里人工岛设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该人工岛的建设主要利用了海洋( )
A.生物资源 B.空间资源 C.能源资源 D.矿产资源
24.杰贝勒阿里人工岛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有( )
①海洋生物种类增多②改变海岸地貌③改变自然海流运动④天然沙滩范围扩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随着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陆地空间越来越拥挤,海洋空间开发利用也越来越被人们关注。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5.下列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中,属于同一领域的是( )
A.沿海港口、海洋航线、海上桥梁、海上机场、海底隧道
B.海港码头、海滨浴场、海上油库、海底光缆、海上电站
C.海底隧道、围海造陆、海底仓库、海底油库、海洋废物处理场
D.海洋牧场、海底仓库、海洋公园、工业人工岛、海上运动区
2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向海洋要淡水,实施海水淡化工程是解决当前“水荒”的主要途径
B.海水运动蕴藏的能量主要是可再生能源,如潮汐能、波浪能等
C.在海洋资源中,海盐储量很大,但是无法开采利用
D.海洋位置偏僻,环境恶劣,不涉及国家核心利益
二、填空题
27.海洋使国土空间增大,增加国家或地区的________。
28.海底可为易燃、有毒、有放射性的资源提供储藏场所。不仅可以节省日益紧缺的陆上________,又可以减少这些资源对陆上环境的潜在威胁。
29.海洋国土概述
(1)概念:是指在国家主权管辖下的特定的海域及其上空和底土,是内水、领海、毗连区、________、大陆架等所有管辖海域的总称。
(2)《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
①一国内的内水、领海属于国家领土的组成部分,国家对其行使主权,对其内的一切人和物享有________。
②一国对在________、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上的国土并不享有完全排他的主权,只享有某些事项的管辖权和对自然资源的________。
三、综合题
30. 日本与周边的中国、俄罗斯、韩国都存在着领土争端,与中国是钓鱼岛问题,与韩国是独岛问题,与俄罗斯是北方四岛问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独岛(竹岛)位于朝鲜半岛东部海域,朝鲜、韩国和日本都宣称对该岛拥有主权,目前该岛处于韩国实际控制之下。
材料二:南千岛群岛(北方四岛)是千岛群岛向南延伸部分。目前在俄罗斯的实际控制之下,日本称之为北方领土或北方四岛。
材料三:钓鱼岛处于我国东海大陆架上,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中国对钓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但是日本政府却上演了一场所谓的从日本民间所有者手里“购买”钓鱼岛的闹剧。
(1)分析我国钓鱼岛与独岛(竹岛)气候特征的共同点。
(2)最近,俄罗斯邀请中国和韩国共同开发南千岛群岛。简析开发该区域的优势条件。
(3)日本斥巨资“购买”钓鱼岛,你认为日本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渤海湾是我国渤海三大海湾之一,有蓟运河、海河等河流注入。海底地势大致自南向北、自岸向海倾斜,沉积物主要为细颗粒的粉砂与淤泥。图为渤海湾地形及周边水系分布图,海面水位以黄海海面为基准。
(1)说出渤海湾凹岸、凸岸附近海水深度的差异,推测影响该海域海底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因素。
(2)请你针对渤海湾不同海域的海面水位特点,列举该地海洋清洁能源的开发方向。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2页,共2页
参考答案:
1.A
2.D
1.
我国海域面积绝对量大,但因人口众多,相对量小,A正确;我国海洋资源总量大,但人均量小,B错误;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迅速,但在国民经济中占的比重还比较低,C错误;我国海洋区位优越,但地理形势又有相对不利的一面,D错误。故选A。
2.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陆地人口密度不断增大,陆地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开发海洋对减轻陆地环境压力有着非常大的现实意义,D表述不正确,ABC均表述正确。故选D。
本题考查了我国的海洋国情,属于基础性知识的考查,难度小。
3.B
4.A
5.C
3.
由材料“除蚀退表示海域面积增加外,其他利用类型均表示海域面积减少”,结合表中数据可判断出,表示海域面积减少的数据远远大于蚀退的数据,这说明海域面积逐渐减少,陆地面积逐渐增大,海岸线长度属于增加状态,B正确,A、C、D错。故选B。
4.
据表中数据可知,在海岸带的土地利用中,未利用土地和待利用水面合计超过50%,意味着新开发的陆地面积近一半没有充分利用,故土地利用率较低,土地利用粗放,土地规划不合理,A正确,C、D错;从表中看,土地利用方式有建设用地、农业用地、港口用地、围海养殖用地,方式多样,B错。故选A。
5.
由材料分析可知,泉州港海域由于经济发展,大量围海造陆,加剧了海岸生态环境的脆弱性,C正确;滨海湿地面积缩小,A错;防灾减灾能力下降,B错;加剧了海岸侵蚀,D错误。故选C。
解题的关键是材料和表中信息的获取和运用,由“除蚀退表示海域面积增加外,其他利用类型均表示海域面积减少”,结合表中数据可判断出,海域面积减少的数据远远大于蚀退的数据,这说明海域面积逐渐减少,陆地面积逐渐增大,海岸线长度属于增加状态;据表中数据可知,在海岸带的土地利用中,未利用土地和待利用水面合计超过50%,意味着新开发的陆地面积近一半没有充分利用,故土地利用率较低,土地规划不合理。
6.C
7.B
8.D
6.
黄河三角洲和江苏省沿海地区处于河流入海口,多泥质海滩,缺少石料,因此难以建成石沪,A、B错误。日本东部海岸位于板块消亡边界,海域一般较深,大面积推广较为困难,D错误。台湾西南澎湖列岛石料多且水域较浅,适宜推广石沪捕鱼,C正确。故选C。
7.
水面处于低潮位之下,石沪捕鱼区被海水淹没,鱼群出入自由,鱼难以被捕获,A错误。风浪小,海水难以带鱼群进入石沪,不利于捕鱼,C错误。海底淤泥多,石堤难以修砌,D错误。海底缓斜有利于石堤的修砌,B正确。故选B。
8.
鱼量受潮水的强弱影响显著,农历十五潮水水位高,较多的鱼群会顺着潮水流动游入石沪,D正确。A、B、C不属于大潮期,影响较小,A、B、C错误。故选D。
沪房的主要功能是集鱼,它里面通常是石沪水最深的地方,潮水退时,鱼就不得不移往其中。为了让鱼无法游出石沪外面,连接沪房的弧形石堤(当地人称为“伸脚”,意思是沪房长脚一般)常常在尾端要有一段半螺旋状的卷曲(当地人称为“螺仔尾”),使鱼沿着石堤的形状,又绕回了石沪内。石沪捕鱼是一种既原始又简便的捕鱼方法。据了解,全世界只有日本、琉球群岛、台湾,及太平洋的部分珊瑚礁群岛等少数地区有石沪渔业,而澎湖则可能是石沪最发达的地方。
9.D
10.B
9.
海底隧道属于海洋空间利用方式中的海洋交通运输,其他选项不对,故选D。
10.
海上生命线是马六甲海峡,A错误。海洋交通运输包括陆地上的码头,海底隧道受气候影响很小。CD错误,故本题选B。
本题考查海洋交通运输的相关知识点
11.B
12.A
11.领海是属于沿海国家或岛屿国家行使主权范围内的海域。领海范围还包括海域的上空、海岛、海底的海床及底土。《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领海宽度不超过12海里;毗连区是指沿海国领海以外毗邻领海,毗连区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起不得超过24海里;专属经济区是指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一个区域,专属经济区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应超过200海里;大陆架是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水深不超过200米。据图可知,C海域为国家的毗连区。故选B。
12.据图可知,E海域为领海基线200海里以外,属于专属经济区的范围。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沿海国在其专属经济区有下列权利:勘探和开发、养护和管理海床和底土以及上覆水域的自然资源的主权权利;利用海水、海流和风力生产能源等的主权权利;对建造和使用人工岛屿、进行海洋科学研究和保护海洋环境的管辖权。其他国家在专属经济区内仍享有航行和飞越的自由、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自由,以及与这些自由有关的其他符合国际法的用途。故选A。
13.B
14.A
15.A
考查地域文化相关知识。
13.根据材料,岛礁的渔民俗称来源包括地理特征、位置、物产、水文特征、传说等。推测第三峙以方位命名。事实上是因渔民到南沙作业,常以该岛为第三站而得名。推测“眼镜铲”以地理特征命名。事实上是因该礁呈长条形,中部有沙洲将其分割成东、西两个潟湖,形似眼镜而得名。推测鬼喊以水文特征命名。事实上是因该礁波涛汹涌,浪啸之声犹如鬼喊而得名。推测丑未为根据方位命名。事实上是因从中业群礁铁线礁按照罗盘丑未方向航行可到该礁而得名。正确答案选B,ACD错误。
14.“岛”主要指高潮时仍然出露、四面环水,且有植被覆盖、面积形状较稳定的陆地。“礁”主要指高潮淹没、低潮出露的低潮高地。“沙”主要指低潮时出露、四面环水,无植被或植被覆盖稀疏,面积或形状不稳定的陆地。暗沙主要指淹没在水下较浅的沙质或珊瑚礁滩。“岩”指低潮出露海面的珊瑚礁岩。因此“岛”的面积较大,且高潮时仍然不被海水淹没,有稳定的淡水层。正确答案选A,BCD错误。
15.①②不用解释。③新生沙洲对船只航行构成一定障碍,出于航行安全保障的目的,也应予以命名并在海图中进行标注。因此规范南海岛礁地名对保障航行安全有一定作用。④规范南海岛礁地名是中国的权利,与国际合作无关。正确答案选A,BCD错误。
难度较小,需要结合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以及历史文化去考虑地名由来的影响因素。
16.D
17.C
16.
潮汐是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形成的海水周期性涨落现象。在白天涨和落的称潮,夜间涨和落的称汐,总称“潮汐”,A错误;潮汐的形成与海水的密度和盐度无关,B错误;发生在海水的表层,C错误;潮汐引起的海水的涨落,对河口处的水流有很大影响,它与河流水之间产生相互顶托作用;海洋的潮汐对于乘潮进港和乘潮出港的船舶靠泊和离泊作业影响很大,必须准确把握高潮位的时间进行靠泊和离泊作业,D正确。故选D。
17.
海洋的潮汐对于乘潮进港和乘潮出港的船舶靠泊和离泊作业影响很大,必须准确把握高潮位的时间进行靠泊和离泊作业,快速接卸减少船舶吃水,一般情况,将会选择大潮时,靠泊作业,增加助航的力度,并结合上表判断,17:00时,高潮的水位较高,17后点潮高升高最有利于这艘船舶要进港卸货。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潮汐是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形成的海水周期性涨落现象。在白天的称潮,夜间的称汐,总称“潮汐”。
18.C
19.B
18.
南海的面积广大,岛屿分散,设立三沙市有助于加强对岛屿和海域的管理,C正确;应对南海周边形势变化、开发南海资源是设立三沙市的其中一项职能,表述不全面,A、D错误;设立三沙市对于海南省城镇化进程影响不大,B错误。故选C。
19.
为促进海岛的开发,首先应完善交通运输设施,便于人员和物质的运输,①正确;岛屿缺乏能源,应完善能源供应设施,保障能源供应,②正确;岛屿面积小,淡水不足,应完善淡水供应设施,③正确;机场建设不是最迫切的任务,④错误。故选B。
三沙市的成立,对于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加强南海资源开发保护,对于海南的现代渔业、旅游业的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作用。
20.B
【详解】
我国南北跨纬度近50° ,约5500千米,东西跨经度60° 多,约5000千米,A错;我国陆上国界长达2万多千米,大陆海岸线从鸭绿江口开始到北仑河口,B对;与我国云南省接壤的国家有三个分别是缅甸、老挝、越南,C错;有六个国家与我国隔海相望分别是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塔吉克斯坦是内陆国,D错。故选B。
21.C
22.B
21.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白天的涨和落为潮,即白天的高潮时段称为潮,乙为潮;夜晚的涨和落为汐,即夜晚的高潮时段称为汐,丁为汐,因此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2.
读图可知,丙时段,是一天中海水潮位低时,而且处于一天中的傍晚时分,适合渔民赶海,在潮间带捡拾海产品,B正确;大型满载船舶此时不能进港,容易搁浅,A错误;开采海底油气资源与潮汐无关,C错误;观潮时一般是一天中的大潮时,而不是潮位低时,D错误。故选B。
潮汐,是发生在沿海地区的一种自然现象,是指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习惯上把海面垂直方向涨落称为潮汐,而海水在水平方向的流动称为潮流。人类们的祖先为了表示生潮的时刻,把发生在早晨的高潮叫潮,发生在晚上的高潮叫汐。
23.B
24.B
23.
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建有65个港口泊位,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港。”可知,该人工岛的建设主要是为了发展航运业,利用了海洋的空间资源,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4.
由材料“跨度15公里,增加海岸线720公里,建有65个港口泊位,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港”可知,杰贝勒阿里人工岛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有主要有改变海岸地貌,改变自然海流运动,②③正确;海洋生物种类材料没有提及①错误;人工沙滩范围扩大,④错误;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海洋资源分类:按照自然属性,分为 海洋生物资源、海水化学资源、海底矿产资源、海洋空间资源、海洋能源资源等。
25.A
26.B
25.
沿海港口、海洋航线、海上桥梁、海上机场、海底隧道同属于海洋空间资源利用中的海洋运输领域,A正确。海港码头属于海洋运输领域;海洋公园、海水运动区、海滨浴场属于交通娱乐设施空间;海底仓库、海上油库、海洋废弃物处理场属于储藏空间;围海造陆、海底光缆、海上电站、工业人工岛、海洋牧场属于生产空间,BCD错误。故选A。
26.
海水运动蕴藏的能量主要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主要有潮汐能、波浪能等,B正确。就目前来说,利用海水淡化来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方式只是在少数国家实行,其不是当前解决“水荒”的主要途径,A错误。目前可以提取海盐并进行利用,C错误。海洋是国土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国家的安全和核心利益,D错误。故选B。
海洋空间开发利用方式:(1)交通运输:海港码头、海上船舶、运河、海底隧道、海上桥梁、海上机场、海底管道。(2)生产空间:海上电站、工业人工岛、海上石油城、围海造陆、海洋牧场、通信和电力输送(海底电缆)。(3)储藏空间:海底货场、海底仓库、海上油库、海洋废弃物处理场。(4)交通娱乐设施空间:海洋公园、海滨浴场、海水运动区。
27.资源供给
28.土地资源
29.(1)专属经济区
(2) 专属管辖权 毗连区 主权权利
30.(1)两岛都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两岛的气候均具有海洋性,冬季降水量也较多。
(2)海运便利;渔业资源丰富;附近海域海底矿产资源丰富;政策支持。
(3)占有小岛及其专属经济区的海洋权益。
本题主要考查气候类型、特征,海洋资源的开放,以及海洋权益等相关知识点。
【详解】
(1)结合图示的海陆位置和所学知识可知我国钓鱼岛与独岛都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因为是岛屿,受海洋影响大,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冬季降水量也较多。
(2)开发南千岛群岛的区域的优势条件主要从资源、政策等方面进行分析。南千岛群岛附近为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处附近,渔业资源非常丰富;海底石油、天然气丰富;四岛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多温泉和地热资源;金、银、铁等金属和稀有金属矿产资源丰富。俄罗斯邀请中国和韩国共同开发,有政策支持等。
(3)专属经济区是指海岸线向海洋延伸200海里的区域范围,一旦拥有,将使岛屿所在国沿小岛各个方向拥有200海里的资源管理权限,因此,日本斥巨资“购买”钓鱼岛,主要目的是想占有小岛及其专属经济区的海洋权益。
31.(1)凹岸附近海水深度较浅、凸岸附近海水深度较深。主要因素:海面水位、入海泥沙。
(2)针对不同海域海面水位的落差,开发海水势能,如修建海水潮汐发电站、海洋波浪能发电站。
本题考查海岸地貌以及海岸带能源的开发。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的区域认识水平和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的核心素养。
(1)
读图可知,渤海湾海面水位由东北向西南由0米增大到2米以上,变化较小;海水等深线由外海向海湾凹岸处弯曲,由外向里深度减小,在北部凸岸附近有一处水深超过30米的极值处,由此可知,渤海湾凹岸附近海水深度较浅、凸岸附近海水深度较深。由图可知,凹岸处有海河、蓟运河,黄河等注入,河流含沙量大,带来大量泥沙在凹岸处沉积,海底地势大致自南向北、自岸向海倾斜,沉积物主要为细颗粒的粉砂与淤泥。再结合海面的分布规律,可得海水深度的差异。因此影响该海域海底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因素是入海泥沙和海面水位。
(2)
读图可知,渤海湾不同海域海面水位存在差异,可利用不同海域海面的水位差进行潮汐发电、波浪能发电等。外海海面水位低,向内海面水位高,再加上海底深度的差异,这会导致波浪和潮汐在向海湾内涌入时容易被推起更高的浪头和潮头。形成较大的水位差,在退水时回落速度快,利用海面水位差的势能推动发动机发电。因此可开发的海洋清洁能源有波浪能和潮汐能等。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