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雷雨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6 雷雨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07 10:01: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6- 《雷雨》
教材分析
《雷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第18课。课文用精练、自然简朴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不同的自然景象。“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不能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的独特的感受。阅读也是低年级教学最常用的方法,而本课语言精炼而生动,学生要在读中积累,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形成语感。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本组教材的教学要求、从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出发,结合教材的内容,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来体会雷雨前和雷雨后的不同景象。感悟雷雨前后景物的变化。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具有好奇、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吸引住,在教学这一课时,学生已经能说一段较完整的话,并能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同时也较多积累了不少与本课有关的生活素材,生活中学生对雷雨并不陌生,这也是学习本课的有利因素。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字。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日记。  
过程与方法:  在课前通过观看课件,让学生对雷雨有形象的感受、体验;通过自学,互相交流让学生掌握生字;看图与课文有机结合起来,去感受雨前、雨中、雨后的不同特点。在理解词句中培养准确遣词造句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气象的重要性,并有观察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  
难点:在读中想象。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猜谜语,激发兴趣。  
师:老师知道我们班同学非常喜欢猜谜语,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出一个谜语看看谁能猜出来?有位老兄脾气大,爱发怒的就数他,发起怒来大声吼,伴着成串的泪珠下。(课件出示)  
2、学生猜后,板书课题:雷雨。
3、让学生回想一下,雷雨前后是怎样一番景象。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认读生字,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课件出示生字)先带拼音读,再去掉拼音认读。注意读准“虹”是圆口的,“压”是一声。
3.生字回到词语里,咱们来开火车读词语。注意读准“压下来”、“垂下来”的词尾读轻声。4.词语回到句子里,同学们自己读一读。出示带生字词的句子,齐读。
5.写字指导:垂、压、乱 。先让学生观察,写这个字要注意什么,写完后评议。 
(三)读文,小组讨论。  
默读课文,想一想,哪几自然段描写雷雨前的景象?哪几自然段描写雷雨中的景象?哪几自然段描写雷雨后的景象?分别写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哪些景象?
(四)汇报交流,读中感悟,理解想象,体会用词的准确:  
1.读中感悟“雷雨前”的景象。  (1)哪几个自然段描写雷雨前的景象?
(2)边读边想象,雷雨前,你好像看到了怎样的天气变化?
(3)创设情境,理解课文第1自然段。  
师:(出示黑沉沉的乌云图片)指名读第一段,你觉得哪个词用得好?(压),这个“压”字让你体会到了什么?
师:是啊,云已经很厚、很低、很重了,就要掉下来了一样。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师:读得多好啊!让老师感觉到有许多厚厚的乌云一起压下来了!这时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这是为什么呢?(4)感悟理解第2自然段。  ①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学生动作演示,理解“乱摆”)。  ②创设情境,理解“垂”。蜘蛛是怎样从网上逃命的?出示蜘蛛从网上垂下来的图片,理解“垂下来”。
师:为什么说“垂下来”而不说“掉下来”呢?从这个“垂”字你体会到了什么?师:是啊,大风吹得树枝乱摆,蜘蛛害怕了,赶紧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一个“垂”字写出了蜘蛛的害怕。看,作者用词多准确啊。 
(4)感悟理解第3自然段。  
①出示图片: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指导朗读。  
师:哪位同学读一读。(指名学生读)  师:他读的怎么样?(指名评价)②拓展练习。  你能用“()越来越()”来说一句话吗?师:同学们的句子说得也越来越棒了。  
2.有感情朗读。  
师:雷雨前的空气真闷呀,一场大雨就要下下来,让我们再把这种感觉读一读吧!(学生齐读1——3自然段)  
3.读中感悟“雷雨中”的景象。  
(1)创设情境,感悟体会。  
师: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雨真的下起来了。(多媒体展示雷雨)  (2)感情朗读第4自然段。  出示:哗,哗,哗,雨下起来了。  师:谁来读一读这一句。(指名读)  师: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再来读。  (3)读中体会雷雨中的景象。  ①朗读第5自然段。  师引读第5自然段。雨越下越大。......(生齐读第5自然段)  ②理解感悟第6自然段。  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指名读)  评价引导:没读出雨渐渐小了的感觉。谁能把“渐渐地”换一种说法。(慢慢地、一点一点地......)  师:“渐渐地”就是“慢慢地”,逐渐的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再来试一试。  4.读中感悟“雷雨后”的景象。  ①自读感悟。  
师:渐渐地,渐渐地,雨停了。雷雨后又是什么样的景象呢?请你读一读7、8自然段。边读边想象,你好像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②指名汇报好像看到的景象。  
③体会“挂”字和“坐”字的妙处。出示:一条彩虹挂在天空。师:这一句中你觉得哪个字用得好?从这个挂字你体会到了是吗?出示:蜘蛛又坐在网上了。师:这一句中你觉得哪个字用得好?从这个挂字你体会到了是吗?
师:是啊,一个“挂”字写出了彩虹的美丽,就像有人故意挂上去的让我们欣赏似的;一个“坐”字让我们体会到了大雨过后蜘蛛坐在网上的悠闲自在。可见作者是多么会选用词语啊!④感情朗读。  
师:雨后的景色有多美,小动物们是多么快乐啊!你能把这一段美美地读出来吗?(学生自读)  ⑤仿照句式,练习说话。  出示句子:蝉叫了,青蛙也叫了。池塘里水满了,( )。——,——也——。  
师:同学们的句子说得越来越完整了。雷雨后的景色也是越来越美了。 
(五)感情朗读,回归整体: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师:请你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边读边想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2、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跟随作者感受了一场雷雨,了解了雷雨前后的景象,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像本文的作者那样认真观察,细心体会,把你看到的想到的也试着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