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威尼斯的小艇
一.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船艄,小艇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4~6自然段。积累自己喜欢的语句。
3.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威尼斯独特的地理风貌、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关系。
4.领会抓住特点和把人的活动同事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的表达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了解小艇的特点和它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特点并把人的活动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
三.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
师:同学们,很高兴又跟大家见面了,在上课前,我们一起来做个看图猜城市的游戏吧!你猜,这是哪里?(法国的艾菲尔铁塔,北京的万里长城,美国的自由女神像)生汇报
师:那么我想知道,你为什么能根据一张图片就能猜到这个城市呢?生汇报
师:是啊,这些独特的风景就像每一个城市的名片一样,让人们记忆深刻,念念不忘,今天就让我们跟随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一起欣赏另一座城市的独特风景吧!(上课)师生打招呼(二)导入新课
师:我们游览的这座城市,她叫威尼斯,位于意大利的东北部,是一座美丽的水上城市。 同学们,请你们伸出你们的小手,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师说威尼斯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有水城,桥城,百岛城之称)
师:孩子们,请你们齐读课题。生齐读课题师:咱们先来认识一下本文的作者,马克吐温。你对他有哪些了解呢?生汇报
师:老师课前也搜集的一些资料,谁愿意读给大家听?请你读,指名读。师评价,你的声音真好听。
2.师:咱们来看小艇的艇字,这是本节课的生字,我们先来观察一下,要想把这个字写好,哪些笔画需要注意呢?生:左边的舟要写的窄一些。
师:除了窄一些,还有哪些笔画需要注意呢?生:舟做偏旁部首时,中间的横变成提,不露头。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师:哪些同学还想补充?生:右边的廷是半包围结构,先写内,再写外。师:今天,在我们学习的课文中,也有带舟字旁的词语,你们知道吗?生:舱和艄师:这两个生字也是本节课也要学习的生字,我们再来细细的观察一下,再写这两个字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生:左窄右宽。
师:这两个字都是左窄右宽的生字,我们再写的时候要注意左窄右宽。请你们在练习本上,把这3个生字写两遍。生书写,师提醒写字的姿势。师:哪位同学愿意展示你的成果呢?生展示师评价
3.师:通过课题,我们知道作者重点写小艇,哪里的小艇?生:威尼斯师:对于威尼斯,你有哪些了解呢?生汇报师:你们想不想一睹威尼斯的风采?生想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那美丽迷人的威尼斯吧!告诉大家,你看到了什么?你没看到什么?生欣赏视频生说,师评价师:孩子们,通过视频我们知道,小艇是威尼斯最主要的交通工具,文中哪句话最能概括呢?生汇报师:你说这个大街指的是什么?汽车呢?生汇报师:小艇是威尼斯唯一的交通工具,它在人们的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你能用因为 ....所以....的句式概括一下吗?生说
师:可见作者的文笔十分简练而准确,同学们的思维也很活跃
(三)合作交流
1.师:孩子们,作者围绕小艇写了哪些内容呢?生:小艇的样子,小艇的作用,船夫的驾驶技术好
2.师:小艇贯穿着整篇文章。咱们先来看看大屏幕,这就是威尼斯的小艇,你能用自己的话描述小艇的样子吗学生口述,师评价师:你们说的都很好,描述的也很形象,请你们快速的读读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小艇的样子呢?生汇报
(四)品读领悟
1.师:小艇的样子,学习课文第2—3自然段。师:咱们都来读读这两句话,与你们描述的相比,作者的哪些描写值得我们学习呢?生:比喻师:作者用了几个比喻?生:3个师:作者用了3个比喻,把威尼斯的小艇比作什么?生:独木舟,新月,水蛇师:作者把小艇比作独木舟,你们了解独木舟吗?生:不了解师:独木舟是把一根树干的中间掏空后,做成的小船,这是一种简易的小船,而小艇的制作时比较讲究的,所以作者才会说,有点儿像独木舟。把小艇比作独木舟,写出了小艇什么样的特点?生:长窄深(你观察的真仔细)师:这小艇有多长?生:6-9米。师:把小艇比作独木舟,多有趣的样子,你来读读第一句话吧。生读师评价(这小艇可真长)
2,作者把威尼斯的小艇比作新月,你知道什么时候的月亮叫新月吗?生:不知道
师:农历月初的月牙叫新月。同学们看,这就是新月。新月像什么啊?生:小船,香蕉,眉毛,镰刀生:把小艇比作新月,写出了小艇什么样的特点?生:两边翘起师:多美的形状啊,你再来读读第二句话吧,生读,师评价(小艇在朗读中更美了)
3,作者把威尼斯的小艇比作水蛇,写出了小艇什么样的特点呢?生:行动轻快灵活师:给人一种动态的感觉,仿佛小艇在人们面前游动了。你再来读读这句话吧 生读师:作者把我们从来没有见过的事物比喻成身边非常熟悉的事物,还比喻的这么贴切,同时,用了3个不同的比喻,从不同的角度把小艇的特点描绘的活灵活现。
4.咱们再来看看这两句话,同样是3个比喻,你发现有什么不同之处吗?生:像,仿佛(比喻词不同)师:马克吐温是美国作家,原文是英文写成的,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翻译过来的,如果让你来翻译这三个比喻句,你还会用这些词吗?生:不会师:你还会用哪些词呢 生:犹如,宛如,似,好似师:真是翻译高手。通过你们的回答老师明白了,运用比喻写事物特点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上犹如等这些词。师: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这样的表达有什么好处吗?生:更加生动形象师:咱们写文章的时候,有时候同一个意思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同样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有味道。让我们再来美美的读读这段话吧,体会体会这不一样的味道。生齐读
5.师:这么奇特的小艇,不知道坐在里面会是什么样的感觉呢?生汇报师:作者还介绍了什么?生汇报
师:是啊,作者不仅选材独特,还把人的活动同景物,还有风情结合起来描写的表达方法,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6,学习课文的第5-6自然段,小艇和人们的关系师:这样奇特,有特点的小艇在威尼斯到底有什么作用呢?自由朗读5-6自然段,完成下面的表格。师:哪位同学愿意和大家分享你的收获呢?生汇报师:大家看,小艇和人们的生活联系的多么密切啊!那么,青年妇女,去哪里呢?请你展开想象说一说生说师:在威尼斯,除了课本上写的一些人,还有哪些人也要用小艇做交通工具呢?请像课文里说一说,好吗?生说师: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都离不开小艇,这是威尼斯的小艇给威尼斯带来的独特风情,使这个古老的城市变得更加迷人,更加美丽。
7.孩子们,即使到了半夜,小艇也依然不停歇,看,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标出动态和静态的句子生汇报师:我们把目光聚焦到这句话上,这时的小艇还在水面上活动,威尼斯城是一片怎样的景象呢?生汇报师:当小艇停泊在码头上,威尼斯城又是一片怎样的景象呢?生汇报师:作者是夜晚的威尼斯的描写有动态的,还有静态的,这种写作方法叫动静结合。小艇的威力可真大,艇动城闹,艇停城静,更能体现出小艇是这里的主要交通工具。师:让我们再来欣赏那美丽迷人的威尼斯吧!生看图片师:威尼斯的动,威尼斯的静,都充满着情趣,无论是动还是静,古老的威尼斯都是那么的优美。
8.师:汽车需要驾驶员,小艇的活动离不开一个重要的人物,那就是船夫。请你们找到相关的语句读一读,你了解到什么?生: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师:文中哪个词语更能体现呢?生:操纵自如
师:操纵自如什么意思呢 生说
师:我们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生汇报师:有几个动词体现了操纵自如?你发现了吗?生:挤,穿,急师:像这样,在纵横交叉的河道里,在非常拥挤狭窄的地方也能平稳的穿过,还能做急转弯,这就是操纵自如。
师:我们坐在如此舒适的小艇里,看到了两边的建筑物,你的心情怎样?生:高兴师:带着高兴的心情读一读吧!生读师:真是让人感到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师小结:作者再次把人们的活动,景物还有风情结合在一起的描写的表达方法,值得学习。
9.师:你们想不想坐上小艇,畅游威尼斯,现在就坐在如此舒适的小艇上,你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呢?生汇报师:这样的情趣说也说不完,道也道不尽。
(四)拓展延伸
师:课文就学到这里,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仔细观察,人景物结合对威尼斯的小艇做了一个全面的展示。1.默读《威尼斯之夜》,比较一下《威尼斯的小艇》与它在内容、写法上的异同。2.,课下,用一段话,写写家乡的某处景或某个物,要写出特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