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同步练习练习题(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同步练习练习题(有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5-07 19:18: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同步练习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6分)
一、单选题(12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6分)
1、如图所示,凸透镜竖直放置,凸透镜焦距为f,现有一点光源S在凸透镜左侧以凸透镜两倍焦距处为圆心,在经过主光轴的竖直平面内做顺时针圆周运动,半径为r,且r2、如图所示小刚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此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光学仪器是
A.放大镜 B.投影仪 C.照相机 D.潜望镜
3、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20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缩小的像.接着又把点燃的蜡烛置于原来的光屏处,则所成像的性质是
A.倒立等大的实像 B.正立放大的虚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 D.倒立缩小的实像
4、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B. 潜望镜成正立等大的实像
C. 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D. 幻灯机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5、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光学器件是
A.平面镜 B.投影仪 C.照相机 D.潜望镜
6、下图为凸透镜成像的示意图。由于不慎将透镜的上沿摔掉一块(图中阴影部分),则所成的像将
A、像的A部分消失了 B、像的B部分消失了
C、成像的效果不受影响 D、像A’B’是完整的,亮度变暗
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则
A.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B.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把蜡烛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小
D.把蜡烛向右移动少许,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小
8、一束平行光线沿主光轴射到凸透镜上,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透镜另一侧主光轴上距透镜中心12cm的地方,若把点燃的蜡烛分别置于主光轴上距透镜15cm和6cm处,两次成的像
A、都是放大的像 B、都是正立的像 C、都是实像 D、都是虚像
9、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之间的距离为下图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实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大于10㎝、小于15㎝
B.只将凸透镜向左移,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
C.只将蜡烛和光屏互换,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缩小像
D.将蜡烛远离凸透镜时,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可在凸透镜前放一个凹透镜。
10、下列光学器件中,对光起会聚作用的是:
A.平面镜 ; B.放大镜; C.潜望镜; D.近视眼镜.
11、通过对平面镜和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研究,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实像是放大或缩小的,虚像总是等大的 B、实像总是倒立的,虚像总是正立的
C、实像和虚像一定是放大的 D、实像总是正立的,虚像总是倒立的
12、根据如下图,入射光束和出射光束的情况判断,方框内的两个光学元件可能是
A. 两个凸透镜
B. 两个凹透镜
C.一个凹透镜,一个凸透镜,且凹透镜在左,凸透镜在右
D.一个凹透镜,一个凸透镜,且凸透镜在左,凹透镜在右
第Ⅱ卷(非选择题 64分)
二、填空题(6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36分)
1、如图,夜晚,把桌子放在电灯下面,在桌面放一张白纸,然后再把凹透镜放在白纸上。当逐渐向上移动凹透镜时,可以观察到:通过凹透镜的光束在白纸上所形成的光斑的面积会随着凹透镜移动而逐渐变 ,光斑的亮度则逐渐变 (全部选填“大”、“小”)。
2、图12是照相机镜头成像原理示意图。在图中所标的a、b、c三点中,点 表示凸透镜的焦点。吴力在家里的阳台上用数码相机(焦距可调)拍摄下了株洲天元大桥美丽的夜景,如图13甲、乙所示。结合图12分析可知,拍摄照片 时,镜头焦距调的较大。
3、如下图表示的是近视眼成像示意图,矫正近视眼应佩戴眼镜的镜片是 透镜(选填“凸”或“凹”)
4、在“镜花水月、坐井观天、立竿见影、海市蜃楼”四个成语所反映的情景中,能说明光的反射的是 .我们把凸透镜当放大镜使用时,被观察物体应放在放大镜 的位置.
5、小红在家中用纸屏、盛水的圆形鱼缸、点燃的蜡烛组成了一个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盛水的圆形鱼缸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_镜,调节纸屏至图示的位置时,她在纸屏上看到了一个清晰、倒立、____________(填“放大、缩小、等大”)的烛燃焰的像。
6、如图2所示是上课经常使用的投影仪,请按要求回答。
(1)平面镜的作用: 。
(2)若在屏幕上的像比较模糊(与投影片无关),调整方法是: 。
三、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14分,共计28分)
1、实验一:拿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直到纸上得到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14,用直尺测量出光斑到凸透镜之间的距离。
实验二:拿一个凹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仿照上图做实验。
根据上述实验完成以下题目:
(1)实验一中最小最亮的光斑是 ;用直尺量得的距离叫 ;这个实验说明了 。
(2)实验二中纸上 (填“能”或“不能”)出现得到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个现象说明了 。
2、关于凸透镜: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王聪同学先将凸透镜对着太阳光,调整凸透镜和白纸间的距离,直到太阳光在白纸上会聚成一个最小、最亮的点,如图所示,这一操作的目的是
              ;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由于蜡烛火焰的高度不合适,在光屏上得到如图所示不完整的像,要得到蜡烛火焰完整的像,应将蜡烛向        调节;
(3)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教室里的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         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C
2、答: C
3、答案: C
【解析】
当蜡烛放在凸透镜前20cm处时,光屏上成缩小的像,所以u>2f,此时f<v<2f;
若把蜡烛放在光屏的位置,则f<u<2f,所以会成放大、倒立的实像.故选C.
【点睛】本题是关于凸透镜成像的题目,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掌握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条件是:物距大于两倍焦距,像在一倍到两倍焦距之间;若把蜡烛放在光屏的位置,物距就在一倍到两倍焦距之间,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来分析解答.
4、答案:D
5、答案:C
6、答案: D
7、答案: C
8、答案: A
9、答案: C
【解析】
凸透镜成像规律: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
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v=2f,求焦距;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详解】
A、观察图示可知,物距大于像距,则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实像,所以u=30cm>2f,解得f<15cm;而像距v=20cm,f<20cm<2f,解得10cm<f<20cm;故凸透镜的焦距的范围是:10cm<f<15cm,故A正确;
B、只将凸透镜向左移,减小物距,增大像距,根据光路可逆的特点,可知在光屏上能得到清晰放大的像,故B正确;
C、只将蜡烛和光屏互换,根据光路可逆可知,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故C错误;
D、蜡烛远离凸透镜时,物距变大,像距将变小,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使光线发散一些,所以用一个凹透镜,D正确。
故选:C。
10、答:B
11、答案: B
12、答案: C
二、填空题
1、答案:大 小
2、答案: a 乙
3、答案:凹
4、答案:镜花水月;焦点以内
5、答案:凸透 缩小
6、答案: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图像成在屏幕上;适当调整镜头与投影片的距离、屏幕与投影仪的距离。
三、实验探究
1、答案:(1)焦点 焦距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2)不能 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2、答案:(1)测量凸透镜的焦距;(2)上 ;(3)放大
【解析】考查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探究 分析:(1)凸透镜能使太阳光汇聚,汇聚的这个最小最亮的点叫做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所以(1)中测量的是凸透镜的焦距;(2)因为凸透镜所成的像是倒立的,所以在上下或左右移动物体时,实像的移动方向也总是与物体的移动方向相反。此题中蜡烛火焰的像在上方,要想在光屏看到完整的像,就要使像向下移动,故应该使蜡烛火焰向上移动;(3)教室里的投影仪像距大于物距,所以所成的像是放大的。
易错分析:此题(2)是最易错的地方。要注意物体所成的像是倒立的,所以物体的上下左右移动方向与像的上下左右移动方向是相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