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第三单元
9 鱼我所欲也
踩踏
益处,好处
丧失
本性,这里指人的羞恶之心
同时
苟且偷生
这
侍奉
同“欤”,语气词
给
比
对
这
这
为了
做
B
孔子
儒家
文学家
思想家
教育
亚圣
施行仁政
舍生取义
嗟来之食
怨天尤人
绰绰有余
与人为善
事半功倍
舍生取义之心
B
给……吃
道歉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欲:动词,想要。这里与“所”组成一个名词性结构,意思是
鱼,是我想得到的(东西):熊掌,也是我想得到的(东西)。“想要(得到)的东西”。熊掌:熊的脚掌,是一种珍贵的食品。」
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得兼:兼得,即同时得到两种(东西)生,亦我所欲也:
如果)两者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不要鱼而要熊掌。
舍:舍弃,不要。
取:拿,与“舍”相对。了生存,也是我想得到的;
义,亦我所欲也。「
生:生存。义:道义,即合
者
不
可
得
兼,舍
生
道义,也是我想得到的。
L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
两者(如果)不可同时获得,(那么)我将放弃生存
而取义者也
。
生亦我所欲,
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
也
的机会)占有道义。生存也是我所看重的,(但是)所看重的(东西里)还有胜过生存的,所以不苟且偷生;
有甚于:超过,胜过的意思。故:所以,表示原因
1死亦我所
恶,
所恶有甚于死者
苟得:苟且取得(生存)。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死也是我所憎恶的,(但)所僧恶的(东西里)还有比死更讨厌的,
做患有不辟也
所恶:“所厌恶的东西”,与“所欲”结构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所以祸患也有不躲避的时候。相同。患:祸患,灾难。辟:同“避”,躲避
」假如人所想要的(东西)没有比生更重要的,
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如使:假如,假使。莫:副词,没有。则:那么。凡:一切,凡是。得生者:求
那么一切可以求生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用呢?得生存的手段。这里的“者”与“得生”共同构成一个名词性结构
何不用也:什么(手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段)不可以用呢?
」假如人所厌恶的(东西)没有比死更严重的,那么一切可以躲避祸患的行为有什么不可做呢?
使:同上文的“如使”,即“假使”。凡:门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
是则
可以辟患
所有,一切。为:动词,做、用的意思。采用这些方法就能保住生命,却有人不去采用,采用这些手段就能躲过祸患,
而有不为也。「是:指示代词,指某种方法。而:连词,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却有人不采纳。
L表转折关系,下句同。辟患:躲避祸患所以说,人们所追求的有超过生命的;
所恶有甚于死者。
是故:所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人皆有之
所憎恶的有胜过死亡的
【以,因此。并不是只有品德高尚的人才有这样的思想,(这样的思想)人人都有,
贤者
能
勿
丧耳
非独:不仅,不只是。贤者:品德高尚的人。是心:这样的思想。
只有)品德高尚的人能不丧失这种信念罢了
是,这。心,思想本性。勿:不,没有。丧:丧失,失掉。耳:罢了。」
一
箪食,一豆羹,得之
则生,弗得则死。「箪(dām):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豆:古代盛
一箪食物,一豆羹汤,(人要)得到它就能生存,不能得到就要饿死L食物的一种容器。羹(g g):用肉(或肉菜相杂)
调和五味做的粥状的食物。则:
呼
尔而与
之
行道之人弗受;
呼尔:喊着,
副词,就。弗:否定副词,不
可是如果)呼喝着给人,(即使这是一个饿着肚子)走路的人,也不会接受;尔,用作后缀
而:连词,表修饰。之:代词,泛指人。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
也
蹴(cù):踩踏。乞人:乞丐。
不屑(xie):
行道之人:这里指饿肚子的行路人。
踢着送给人,即使是一个乞丐也会不屑一顾的。【认为不值得,表示轻视而不肯接受。
万
钟
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
于
我
何
加
焉
钟:古代的
如果有人给我万钟粮食,我就不辨别合不合礼义而接受了。(这样得来的)万钟粮食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一种量器。
钟等于六斛四斗(六十四斗)。何加:有什么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益处。焉:表示疑问的语气词,用法同“耶”“邪”
。是为了换取住宅的华美,妻妾的侍奉,以及穷朋友对自己的感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