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课题2 溶解度 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2018·郴州)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B.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度大
C.澄清、透明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饱和溶液一定不能再继续溶解溶质
2.(2018·成都)根据图示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氯化钠溶液不能溶解其他溶质
B.20mL水中溶解氯化钠的最大质量是定值
C.加热后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变大
D.加热后硝酸钾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3.符合如图所示从属关系的是( )
选项 A B C D
X 金属 溶液 浓溶液 氧化物
Y 单质 乳浊液 饱和溶液 空气
A.A B.B C.C D.D
4.下列有关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
B.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任何饱和溶液升温后都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D.一定温度下,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水后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5.(2018九上·岱岳月考)在20℃时,某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水溶液,经历如下变化
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 )
A.溶液甲是饱和溶液
B.20℃时,该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40g
C.溶液丙若蒸发10g水,析出的晶体一定大于4g
D.溶液乙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溶液丙溶质的质量分数
6.室温下,将盛有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的小烧杯放在盛水的大烧杯中(如图所示),欲使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向大烧杯中加入的固体物质是( )
A.生石灰 B.氯化钠 C.硝酸铵 D.氢氧化钠
7.(2018·眉山)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
B.t2℃时,3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7.5%
C.将相同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
D.欲将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升高温度的方法
8.(2018·葫芦岛)t1℃时,取a、b两种固体物质各25g于两只烧杯中,分别加入100g水,充分溶解后,两种固体均有剩余。升温到t2℃时,a完全溶解,b固体增多。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图中曲线M表示b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B.t1℃时,两只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不相等
C.t2℃时,两只烧杯中的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D.t2℃时,两只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9.(2018·上海)如图所示,在分别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放入KNO3充分溶解,则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混合后为t1℃的不饱和溶液
B.乙升温至t2℃,溶液质量增加
C.乙、丙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D.丙降温至t1℃,有晶体析出
10.(2018九上·右玉月考)下列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能用下图表示的是( )
A.向一定质量的水中加入蔗糖
B.向一定质量的NaCl饱和溶液中加入KNO3
C.向一定质量的KNO3饱和溶液中加入KNO3
D.向一定质量的Ca(OH)2饱和溶液中加入CaO
11.(2018九上·大庆月考)下表是NaCl、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NaCl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KNO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据此数据,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在20℃—30℃温度范围内会相交
B.在60℃时,KNO3的饱和溶液105g加入95g水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7.5%
C.在20℃时,NaCl和KNO3固体各35g分别加入两只各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均不能形成饱和溶液
D.从含有少量NaCl的KNO3饱和溶液中得到较多的KNO3晶体,通常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
12.(2018九上·大庆月考)T℃时,将一定量的生石灰放入饱和的石灰水中,搅拌,并冷却到原温度,得到的溶液与原溶液相比,下列物理量前后不变化的是( )
①溶质质量 ②溶剂质量 ③溶液质量 ④溶质质量分数 ⑤溶解度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②④ D.④⑤
13.(2018九上·大庆月考)60℃时,100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恒温下蒸发部分溶剂,然后再将溶液逐渐冷却到40℃。能表示此过程溶质质量分数a%与时间t关系的示意图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14.小华在饮用碳酸饮料时。发现有大量气泡溢出。他联系学过的知识从不同角度加以解释。从物理变化的角度解释为 。从化学变化的角度解释为 (化学方程式表示)。
15.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例如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 ,例如 ;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例如 。
16.实验探究:影响硝酸钾溶解速率的因素。根据下表所探究的内容和方法,将空格填写完整。
内容 探究方法 现象 结论
颗粒大小对溶解速率的影响 取大、中、小三块相同质量的硝酸钾固体分别放入相同质量的水中 小块硝酸钾固体先溶解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17.(2018九下·福建月考)如图1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回答:
①t1℃时,溶解度相等的两种物质是 .
②B的饱和溶液中混有少量的物质A,要除去A得到较纯的B物质,可采用的结晶方法是 .
③如图2所示,在大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铵固体后,甲试管内出现的现象是 ,乙试管内的溶液为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18.A,B,C,D四个烧杯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同种溶剂,在相同的温度下,向四个烧杯中加入20 g、15 g、10 g、5 g的某固体溶质,充分溶解后(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填字母)。
A. B. C. D.
(1) 中盛的一定是饱和溶液; 中盛的可能是饱和溶液; 中盛的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2)若固体溶质为KNO3,对A、B两烧杯同时升高温度(均匀进行),固体物质先消失的是 。
(3)在一定温度下,在A、B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水,B中固体刚好溶解,A中是否也全溶? 。
三、综合题
19.(2018·益阳)如表是 NaCl、NH4Cl 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NH4Cl 29.4 37.2 45.8 55.2 65.6
(1)以上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 。
(2)40℃时,将 40.6g NaCl 加入到 100g 水中,充分搅拌使之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
(3)20℃时,NaCl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精确到小数点后 1 位) 。
20.(2018·宝山模拟)某小组同学利用下图溶解度曲线和下图进行实验,并完成下列问题
①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
②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 氯化钠的溶解度(用“>”“<”“=”填空)
③A中溶液为60℃硝酸钾的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④B中溶液的质量为 克
⑤将D过滤,下列有关所得晶体和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Ⅰ.析出的晶体中可能含有氯化钠 Ⅱ.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钾和氯化钠
Ⅲ .C→D过程可以完全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 Ⅳ.所得溶液一定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21.(2018·十堰)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大的是 。
(2)欲将t1℃时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 (任填一种)。
(3)氧气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与图中的 (填“甲”、“乙”或“丙”)相似。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t1℃甲、乙两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t2℃配制300g甲的饱和溶液,需要固体甲的质量为100g
C.t2℃甲、乙、丙三种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析出晶体的质量比乙多
D.t1℃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固体配制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大小:丙>甲=乙。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解析】【解答】A、水是最常用的溶剂,符合题意;
B、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是指是否可以继续溶解溶质,而浓与稀是指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故不符合题意;
C、溶液一定是混合物,故澄清、透明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故不符合题意;
D、饱和溶液只是针对某种溶质是饱和的,故饱和溶液还可以溶解气它的溶质,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水是最常见溶剂分析;根据溶液的定义分析,溶液要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特点,根据饱和溶液定义分析。
2.【答案】C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
【解析】【解答】A、溶液是指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其他物质中形成的,故氯化钠溶液中还可以溶解其他溶质,不符合题意;
B、在一定温度下,20mL水中溶解氯化钠的最大质量才一定是定值,不符合题意;
C、加热后原来没有溶解的硝酸钾继续溶解了,溶液中的溶质增加了,故溶质质量分数增大,符合题意;
D、加热后一是可能硝酸钾没有溶解完,也有可能刚好达到饱和,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溶液的概念分析;
B、必须要确定温度;
C、溶质增加,溶剂不变,个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D、硝酸钾可能没有溶解完,溶液是饱和的,溶解完也可能干好饱和。
3.【答案】A
【知识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A.金属属于单质,符合题意;
B.溶液与乳浊液是并列的概念,不符合题意;
C.有的浓溶液是饱和溶液,有的是不饱和溶液,二者为交叉关系,不符合题意;
D.氧化物不属于空气,二者并列关系,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物质的简单分类及浓溶液与饱和溶液的关系、溶液与乳浊液的关系进行分析。
4.【答案】D
【知识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解析】【解答】A.饱和溶液的浓度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如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与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相比,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浓度大,不符合题意;
B.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仍是饱和溶液,不符合题意;
C.任何饱和溶液升温后不一定会变成不饱和溶液,如氢氧化钙的不饱和溶液升温后变成饱和溶液,不符合题意;
D.一定温度下,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水后会变成不饱和溶液,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分析。
5.【答案】B
【知识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溶液甲析出晶体后得到溶液乙,故溶液乙是饱和溶液,该温度下溶液乙再蒸发10g的水析出4g的晶体,二溶液甲蒸发10g 的水只析出2g的晶体,故说明溶液甲是不饱和溶液,A不符合题意;
B、20℃时,10g水中最多能溶解4g的该物质,故20℃时,该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40g,B符合题意;
C、溶液丙是饱和溶液,20℃时,溶液丙若蒸发10g水,析出的晶体一定等于4g,C不符合题意;
D、溶液乙和丙是同温度下的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故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第一次蒸发掉10g的水,析出2g晶体,甲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所得乙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第二次蒸发10g水,析出4g晶体,则溶液为饱和溶液,说明该温度下蒸发掉10g水,某饱和溶液能洗出4g晶体,据此分析解答
6.【答案】C
【知识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解析】【解答】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若使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变饱和,要降低温度,生石灰、氢氧化钠放入水中会使温度升高,氯化钠放水中温度没有明显变化,硝酸铵溶解时吸热会使温度降低;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硝酸铵溶解吸热使溶液温度降低分析;根据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分析。
7.【答案】B
【知识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解析】【解答】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故A不符合题意;
B、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50g,所以3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33.3%,故B符合题意;
C、将相同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甲物质的溶解度变化最大,所以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故C不符合题意;
D、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欲将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升高温度的方法,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知道:(1)看出某种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进而判断它的日你个解性;(2)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进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3)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进而判断是降温结晶还是升温结晶的方法来提纯。
8.【答案】C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升温到t2℃时,a完全溶解,b固体增多,所以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图中曲线M表示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不符合题意;
B、t1℃时,a、b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t1℃时,取a、b两种固体物质各25g于两只烧杯中,分别加入100g水,充分溶解后,两种固体均有剩余,两只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相等,B不符合题意;
C、升温到t2℃时,a完全溶解,b固体增多,所以t2℃时,两只烧杯中的溶液都是饱和溶液,C 符合题意;
D、t1℃时,取a、b两种固体物质各25g于两只烧杯中,分别加入100g水,充分溶解后,两种固体均有剩余,升温到t2℃时,a完全溶解,b固体增多,t2℃时,溶剂质量相等,溶质质量不相等,所以两只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判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结晶的方法。
9.【答案】C
【知识点】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解析】【解答】A、t1℃硝酸钾的溶解度为60g,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最多溶解硝酸钾60g,甲、乙均为饱和溶液,混合后为t1℃的饱和溶液,不符合题意;
B、t1℃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最多溶解硝酸钾60g,乙为恰好饱和的溶液,乙升温至t2℃,溶液质量不变,不符合题意;
C、t1℃硝酸钾的溶解度为60g,t2℃硝酸钾的溶解度为90g,加入的硝酸钾均能全部溶解,乙、丙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符合题意;
D、t1℃硝酸钾的溶解度为60g,丙降温至t1℃,恰好形成饱和溶液,没有晶体析出,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同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溶解能力不同分析。
10.【答案】B
【知识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解析】【解答】A. 向一定质量的水中加入蔗糖,溶液质量从0开始增大,当溶液饱和以后,溶质质量不再增大,溶液质量不再增大,A不符合题意;
B. 向一定质量的NaCl饱和溶液中加入KNO3,溶质质量增大,溶液质量从一定数值开始增大,当KNO3不能再溶解时,溶液质量不再增大,B符合题意;
C. 向一定质量的 KNO3饱和溶液中加入KNO3,KNO3不能溶解,溶液质量不变,C不符合题意;
D. 向一定质量的Ca(OH)2 饱和溶液中加入CaO,CaO+H2O=Ca(OH)2,反应掉的水是原溶液中溶剂的一部分,溶剂减少,溶质减少,故溶液质量减少,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刚开始水中不含蔗糖解答
B根据一定质量的NaCl饱和溶液中不含硝酸钾解答
C根据饱和溶液的概念分析解答
D根据饱和溶液的概念及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分析解答
11.【答案】C
【知识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可以发现,在20℃~30℃温度范围内硝酸钾和氯化钠存在溶解度相同的数值,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在20℃~30℃温度范围内会相交,A不符合题意;
B、在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则105g的KNO3饱和溶液,含有硝酸钾55g,加入95g水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27.5%,B不符合题意;
C、在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NaCl 和KNO3 固体各35g分别加入两只各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氯化钠不能形成饱和溶液,硝酸钾形成饱和溶液,C符合题意;
D、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化很大,含有少量NaCl的KNO3饱和溶液中得到较多的KNO3晶体,通常采用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的方法,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该物质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不能继续溶解溶质时,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还能继续溶解溶质时,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结晶:热的饱和溶液冷却后,已溶解在溶液中的溶质以晶体的形式析出,这一过程叫做结晶。方法:冷却热的饱和溶液,有晶体析出①蒸发溶剂法(蒸发结晶):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降温结晶):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
12.【答案】D
【知识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
【解析】【解答】生石灰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因此饱和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减小,所以会有固体析出,即溶剂和溶质的质量都变小,所以溶液的质量也变小;由于温度又恢复到原来的温度,所以溶解度不变,由于有固体剩余,所以是饱和溶液,因此溶质的质量分数也不变。
故答案为:D。
【分析】生石灰(氧化钙)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在反应过程中,溶剂的质量减小,所以会有固体析出,即溶剂和溶质的质量都变小,所以溶液的质量也变小;反应会放热,由于温度又恢复到原来的温度,所以溶解度不变,由于有固体剩余,所以是饱和溶液,因此溶质的质量分数也不变。
13.【答案】A
【知识点】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溶液的组成及特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
【解析】【解答】60℃时,100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恒温下蒸发部分溶剂过程中,随水的蒸发硝酸钾不断析出,但溶液仍为饱和溶液且温度不变,溶解度不变,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亦不变;然后再将溶液逐渐冷却到40℃过程中,随温度降低硝酸钾的溶解度减小,析出硝酸钾晶体,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断减小,当温度到达40℃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故答案为:A。
【分析】饱和溶液,恒温下蒸发部分溶剂过程中,随水的蒸发固体不断析出,但溶液仍为饱和溶液且温度不变,溶解度不变,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亦不变;然后再将溶液逐渐冷却的过程中,随温度降低物质的溶解度减小,析出晶体,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断减小,当温度恒定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14.【答案】气体溶解度随压强减小而减小,打开饮料瓶塞,气压减小,二氧化碳溶解度降低,所以有大量气泡冒出;H2CO3=CO2↑+H2O
【知识点】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文字表达式
【解析】【解答】气体溶解度随压强减小而减小。打开瓶盖后,瓶内的压强变小,二氧化碳溶解度降低,所以有大量气泡冒出 ;碳酸饮料中含有碳酸,碳酸不稳定易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H2CO3=CO2↑+H2O。
故答案为:气体溶解度随压强减小而减小,打开饮料瓶塞,气压减小,二氧化碳溶解度降低,所以有大量气泡冒出;H2CO3=CO2↑+H2O
【分析】根据气体的溶解度受压强影响,压强越大,溶解度越大,压强越小,溶解度越小,碳酸不稳定在常温下分解产生水和二氧化碳解答
15.【答案】增大;硝酸钾;很小;氯化钠;减小;熟石灰
【知识点】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解析】【解答】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部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KNO3;只有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如NaCl;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如Ca(OH)2.
故答案为:增大;硝酸钾;很小;氯化钠;减小;熟石灰.
【分析】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大小的因素:内因是溶质的性质和溶剂的性质,外部因素是温度.
16.【答案】固体物质颗粒越小溶解越快;水温对溶解速率的影响;取两份质量相同的硝酸钾粉末,分别放入盛有同量水的烧杯中,给其中一只烧杯加热,一只静置,均不搅拌;被加热的烧杯中的硝酸钾固体先溶解;加热可以加快物质的溶解;搅拌对溶解速率的影响;取两份质量相同的硝酸钾粉末,分别放入盛有同体积、同温度水的烧杯中,其中一只用玻璃棒搅拌,另一只不搅拌用玻璃棒;搅拌的烧杯中的硝酸钾先溶解;搅拌可以加快物质的溶解(答案合理即可)
【知识点】物质的溶解;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
【解析】【解答】(1)取大、中、小三块相同质量的硝酸钾固体分别放入相同质量的水中,小块硝酸钾固体先溶解,说明固体物质颗粒越小溶解越快;(2)水的温度可能影响固体物质的溶解速率,故内容是水温对溶解速率的影响;实验步骤是取两份质量相同的硝酸钾粉末,分别放入盛有同量水的烧杯中,给其中一只烧杯加热,一只静置,均不搅拌,可以看到的现象是被加热的烧杯中的硝酸钾固体先溶解,故说明加热可以加快物质的溶解;(3)是否搅拌可能影响固体的溶解速率,故内容是搅拌对溶解速率的影响,实验步骤是取两份质量相同的硝酸钾粉末,分别放入盛有同体积、同温度水的烧杯中,其中一只用玻璃棒搅拌,另一只不搅拌,可以观察到用玻璃棒搅拌的烧杯中的硝酸钾先溶解,说明搅拌可以加快物质的溶解。
【分析】根据物质溶解的快慢与颗粒大小、温度与是否搅拌有关,但只有温度能影响溶解性,在进行对比实验时要注意变量的控制。
17.【答案】A、C;蒸发结晶;有晶体析出;不饱和
【知识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
【解析】【解答】①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溶解度相等的两种物质是A、C;②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所以B的饱和溶液中混有少量的物质A,要除去A得到较纯的B物质,可采用的结晶方法是蒸发结晶;③在大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铵固体后,溶液温度降低,所以甲试管内出现的现象是有晶体析出,乙试管内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分析】根据固体溶解度曲线可以得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其溶解性;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从而确定提纯方法
18.【答案】(1)A、B;C;D
(2)B
(3)不是
【知识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解析】【解答】(1)A和B杯底都有物质未溶解,一定是饱和溶液,C可能是刚好的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而D则一定是不饱和溶液;(2)若固体溶质为KNO3,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对A、B两烧杯同时升高温度(均匀进行),因B中剩余固体质量少,所以固体物质先消失的是B;(3)在一定温度下,在A、B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水,B中固体刚好溶解,B中所剩余固体与A中少,所以A中不能全溶。
【分析】根据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判断方法分析,有固体剩余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但没有固体剩余的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根据相同溶剂相同物质所溶解的量也一定相同分析。
19.【答案】(1)NH4Cl
(2)136.6g
(3)26.5%
【知识点】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解:(1)由NaCl、NH4Cl 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表,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NH4Cl。(2)40℃时,NaCl的溶解度是36.6g,40℃时,将 40.6g NaCl 加入到 100g 水中,充分搅拌使之溶解,最多能溶解36.6g,则所得溶液的质量为36.6g+100g=136.6g。(3)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100%,20℃时,NaCl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00%≈26.5%。
故答案为:(1)NH4Cl;(2)136.6g;(3)26.5%。
【分析】(1)看溶解度数据,变化大的影响大。(2)对应温度,氯化钠溶解度进行计算。(3)根据公式溶质质量分数公式进行计算。
20.【答案】36g;>;不饱和;21;Ⅱ、Ⅳ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
【解析】【解答】①由溶解度曲线可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g;
②由溶解度曲线可知,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
③60℃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故该温度下10g的水中可溶解11g 的硝酸钾,故A中溶液为60℃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
④由③可知,60℃时,再加入6g的硝酸钾,不能完全溶解,可以溶解11g 的硝酸钾,故B中溶液的质量为21克;
⑤Ⅰ.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g,故10g的水中可溶解3.6g 的氯化钠,故析出的晶体中不可能含有氯化钠,不符合题意;
Ⅱ. 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钾和氯化钠,符合题意;
Ⅲ. C→D过程的过程中氯化钠和硝酸钾都没有完全结晶,不符合题意;
Ⅳ.整个过程中共加入12g的硝酸钾,而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故10g的水中最多能溶解11g的硝酸钾,故该溶液一定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36;>;不饱和;21;Ⅱ、Ⅳ.
【分析】①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
②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
③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g;
④B中溶液的质量=10g+6g+5g;
⑤Ⅰ.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g,据此可判断析出的晶体中是否含有氯化钠;
Ⅲ. C→D过程的过程中氯化钠和硝酸钾都没有完全结晶;
Ⅱ.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钾和氯化钠;
Ⅳ.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据此可判断所得溶液是否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21.【答案】(1)甲
(2)增加溶质
(3)丙
(4)B;D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解析】【解答】(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大的是:甲;(2)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欲将t1℃时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增加溶质;(3)氧气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变化的规律与图中的丙相似;(4)A.t1℃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不饱和溶液不一定相等,故A错误;B、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50g,所以配制300g甲的饱和溶液,需要固体甲的质量为300g× =100g,故B正确;
C.t2℃甲、乙、丙三种饱和溶液的质量不能确定,所以降温到t1℃,析出晶体的质量不能确定,故C错误;
D、t1℃,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丙物质的溶解度最小,所以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固体配制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丙需要的水最多,故所得溶液的质量大小:丙>甲=乙,故D正确。
故答案为:BD。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1 / 12018-2019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课题2 溶解度 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2018·郴州)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B.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度大
C.澄清、透明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饱和溶液一定不能再继续溶解溶质
【答案】A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解析】【解答】A、水是最常用的溶剂,符合题意;
B、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是指是否可以继续溶解溶质,而浓与稀是指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故不符合题意;
C、溶液一定是混合物,故澄清、透明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故不符合题意;
D、饱和溶液只是针对某种溶质是饱和的,故饱和溶液还可以溶解气它的溶质,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水是最常见溶剂分析;根据溶液的定义分析,溶液要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特点,根据饱和溶液定义分析。
2.(2018·成都)根据图示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氯化钠溶液不能溶解其他溶质
B.20mL水中溶解氯化钠的最大质量是定值
C.加热后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变大
D.加热后硝酸钾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答案】C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
【解析】【解答】A、溶液是指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其他物质中形成的,故氯化钠溶液中还可以溶解其他溶质,不符合题意;
B、在一定温度下,20mL水中溶解氯化钠的最大质量才一定是定值,不符合题意;
C、加热后原来没有溶解的硝酸钾继续溶解了,溶液中的溶质增加了,故溶质质量分数增大,符合题意;
D、加热后一是可能硝酸钾没有溶解完,也有可能刚好达到饱和,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溶液的概念分析;
B、必须要确定温度;
C、溶质增加,溶剂不变,个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D、硝酸钾可能没有溶解完,溶液是饱和的,溶解完也可能干好饱和。
3.符合如图所示从属关系的是( )
选项 A B C D
X 金属 溶液 浓溶液 氧化物
Y 单质 乳浊液 饱和溶液 空气
A.A B.B C.C D.D
【答案】A
【知识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A.金属属于单质,符合题意;
B.溶液与乳浊液是并列的概念,不符合题意;
C.有的浓溶液是饱和溶液,有的是不饱和溶液,二者为交叉关系,不符合题意;
D.氧化物不属于空气,二者并列关系,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物质的简单分类及浓溶液与饱和溶液的关系、溶液与乳浊液的关系进行分析。
4.下列有关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
B.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任何饱和溶液升温后都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D.一定温度下,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水后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答案】D
【知识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解析】【解答】A.饱和溶液的浓度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如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与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相比,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浓度大,不符合题意;
B.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仍是饱和溶液,不符合题意;
C.任何饱和溶液升温后不一定会变成不饱和溶液,如氢氧化钙的不饱和溶液升温后变成饱和溶液,不符合题意;
D.一定温度下,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水后会变成不饱和溶液,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分析。
5.(2018九上·岱岳月考)在20℃时,某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水溶液,经历如下变化
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 )
A.溶液甲是饱和溶液
B.20℃时,该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40g
C.溶液丙若蒸发10g水,析出的晶体一定大于4g
D.溶液乙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溶液丙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B
【知识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溶液甲析出晶体后得到溶液乙,故溶液乙是饱和溶液,该温度下溶液乙再蒸发10g的水析出4g的晶体,二溶液甲蒸发10g 的水只析出2g的晶体,故说明溶液甲是不饱和溶液,A不符合题意;
B、20℃时,10g水中最多能溶解4g的该物质,故20℃时,该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40g,B符合题意;
C、溶液丙是饱和溶液,20℃时,溶液丙若蒸发10g水,析出的晶体一定等于4g,C不符合题意;
D、溶液乙和丙是同温度下的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故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第一次蒸发掉10g的水,析出2g晶体,甲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所得乙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第二次蒸发10g水,析出4g晶体,则溶液为饱和溶液,说明该温度下蒸发掉10g水,某饱和溶液能洗出4g晶体,据此分析解答
6.室温下,将盛有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的小烧杯放在盛水的大烧杯中(如图所示),欲使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向大烧杯中加入的固体物质是( )
A.生石灰 B.氯化钠 C.硝酸铵 D.氢氧化钠
【答案】C
【知识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解析】【解答】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若使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变饱和,要降低温度,生石灰、氢氧化钠放入水中会使温度升高,氯化钠放水中温度没有明显变化,硝酸铵溶解时吸热会使温度降低;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硝酸铵溶解吸热使溶液温度降低分析;根据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分析。
7.(2018·眉山)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
B.t2℃时,3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7.5%
C.将相同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
D.欲将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升高温度的方法
【答案】B
【知识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解析】【解答】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故A不符合题意;
B、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50g,所以3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33.3%,故B符合题意;
C、将相同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甲物质的溶解度变化最大,所以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故C不符合题意;
D、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欲将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升高温度的方法,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知道:(1)看出某种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进而判断它的日你个解性;(2)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进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3)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进而判断是降温结晶还是升温结晶的方法来提纯。
8.(2018·葫芦岛)t1℃时,取a、b两种固体物质各25g于两只烧杯中,分别加入100g水,充分溶解后,两种固体均有剩余。升温到t2℃时,a完全溶解,b固体增多。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图中曲线M表示b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B.t1℃时,两只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不相等
C.t2℃时,两只烧杯中的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D.t2℃时,两只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答案】C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升温到t2℃时,a完全溶解,b固体增多,所以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图中曲线M表示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不符合题意;
B、t1℃时,a、b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t1℃时,取a、b两种固体物质各25g于两只烧杯中,分别加入100g水,充分溶解后,两种固体均有剩余,两只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相等,B不符合题意;
C、升温到t2℃时,a完全溶解,b固体增多,所以t2℃时,两只烧杯中的溶液都是饱和溶液,C 符合题意;
D、t1℃时,取a、b两种固体物质各25g于两只烧杯中,分别加入100g水,充分溶解后,两种固体均有剩余,升温到t2℃时,a完全溶解,b固体增多,t2℃时,溶剂质量相等,溶质质量不相等,所以两只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判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结晶的方法。
9.(2018·上海)如图所示,在分别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放入KNO3充分溶解,则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混合后为t1℃的不饱和溶液
B.乙升温至t2℃,溶液质量增加
C.乙、丙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D.丙降温至t1℃,有晶体析出
【答案】C
【知识点】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解析】【解答】A、t1℃硝酸钾的溶解度为60g,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最多溶解硝酸钾60g,甲、乙均为饱和溶液,混合后为t1℃的饱和溶液,不符合题意;
B、t1℃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最多溶解硝酸钾60g,乙为恰好饱和的溶液,乙升温至t2℃,溶液质量不变,不符合题意;
C、t1℃硝酸钾的溶解度为60g,t2℃硝酸钾的溶解度为90g,加入的硝酸钾均能全部溶解,乙、丙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符合题意;
D、t1℃硝酸钾的溶解度为60g,丙降温至t1℃,恰好形成饱和溶液,没有晶体析出,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同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溶解能力不同分析。
10.(2018九上·右玉月考)下列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能用下图表示的是( )
A.向一定质量的水中加入蔗糖
B.向一定质量的NaCl饱和溶液中加入KNO3
C.向一定质量的KNO3饱和溶液中加入KNO3
D.向一定质量的Ca(OH)2饱和溶液中加入CaO
【答案】B
【知识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解析】【解答】A. 向一定质量的水中加入蔗糖,溶液质量从0开始增大,当溶液饱和以后,溶质质量不再增大,溶液质量不再增大,A不符合题意;
B. 向一定质量的NaCl饱和溶液中加入KNO3,溶质质量增大,溶液质量从一定数值开始增大,当KNO3不能再溶解时,溶液质量不再增大,B符合题意;
C. 向一定质量的 KNO3饱和溶液中加入KNO3,KNO3不能溶解,溶液质量不变,C不符合题意;
D. 向一定质量的Ca(OH)2 饱和溶液中加入CaO,CaO+H2O=Ca(OH)2,反应掉的水是原溶液中溶剂的一部分,溶剂减少,溶质减少,故溶液质量减少,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刚开始水中不含蔗糖解答
B根据一定质量的NaCl饱和溶液中不含硝酸钾解答
C根据饱和溶液的概念分析解答
D根据饱和溶液的概念及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分析解答
11.(2018九上·大庆月考)下表是NaCl、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NaCl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KNO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据此数据,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在20℃—30℃温度范围内会相交
B.在60℃时,KNO3的饱和溶液105g加入95g水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7.5%
C.在20℃时,NaCl和KNO3固体各35g分别加入两只各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均不能形成饱和溶液
D.从含有少量NaCl的KNO3饱和溶液中得到较多的KNO3晶体,通常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
【答案】C
【知识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可以发现,在20℃~30℃温度范围内硝酸钾和氯化钠存在溶解度相同的数值,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在20℃~30℃温度范围内会相交,A不符合题意;
B、在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则105g的KNO3饱和溶液,含有硝酸钾55g,加入95g水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27.5%,B不符合题意;
C、在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NaCl 和KNO3 固体各35g分别加入两只各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氯化钠不能形成饱和溶液,硝酸钾形成饱和溶液,C符合题意;
D、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化很大,含有少量NaCl的KNO3饱和溶液中得到较多的KNO3晶体,通常采用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的方法,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该物质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不能继续溶解溶质时,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还能继续溶解溶质时,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结晶:热的饱和溶液冷却后,已溶解在溶液中的溶质以晶体的形式析出,这一过程叫做结晶。方法:冷却热的饱和溶液,有晶体析出①蒸发溶剂法(蒸发结晶):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降温结晶):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
12.(2018九上·大庆月考)T℃时,将一定量的生石灰放入饱和的石灰水中,搅拌,并冷却到原温度,得到的溶液与原溶液相比,下列物理量前后不变化的是( )
①溶质质量 ②溶剂质量 ③溶液质量 ④溶质质量分数 ⑤溶解度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②④ D.④⑤
【答案】D
【知识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
【解析】【解答】生石灰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因此饱和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减小,所以会有固体析出,即溶剂和溶质的质量都变小,所以溶液的质量也变小;由于温度又恢复到原来的温度,所以溶解度不变,由于有固体剩余,所以是饱和溶液,因此溶质的质量分数也不变。
故答案为:D。
【分析】生石灰(氧化钙)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在反应过程中,溶剂的质量减小,所以会有固体析出,即溶剂和溶质的质量都变小,所以溶液的质量也变小;反应会放热,由于温度又恢复到原来的温度,所以溶解度不变,由于有固体剩余,所以是饱和溶液,因此溶质的质量分数也不变。
13.(2018九上·大庆月考)60℃时,100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恒温下蒸发部分溶剂,然后再将溶液逐渐冷却到40℃。能表示此过程溶质质量分数a%与时间t关系的示意图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溶液的组成及特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
【解析】【解答】60℃时,100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恒温下蒸发部分溶剂过程中,随水的蒸发硝酸钾不断析出,但溶液仍为饱和溶液且温度不变,溶解度不变,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亦不变;然后再将溶液逐渐冷却到40℃过程中,随温度降低硝酸钾的溶解度减小,析出硝酸钾晶体,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断减小,当温度到达40℃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故答案为:A。
【分析】饱和溶液,恒温下蒸发部分溶剂过程中,随水的蒸发固体不断析出,但溶液仍为饱和溶液且温度不变,溶解度不变,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亦不变;然后再将溶液逐渐冷却的过程中,随温度降低物质的溶解度减小,析出晶体,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断减小,当温度恒定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二、填空题
14.小华在饮用碳酸饮料时。发现有大量气泡溢出。他联系学过的知识从不同角度加以解释。从物理变化的角度解释为 。从化学变化的角度解释为 (化学方程式表示)。
【答案】气体溶解度随压强减小而减小,打开饮料瓶塞,气压减小,二氧化碳溶解度降低,所以有大量气泡冒出;H2CO3=CO2↑+H2O
【知识点】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文字表达式
【解析】【解答】气体溶解度随压强减小而减小。打开瓶盖后,瓶内的压强变小,二氧化碳溶解度降低,所以有大量气泡冒出 ;碳酸饮料中含有碳酸,碳酸不稳定易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H2CO3=CO2↑+H2O。
故答案为:气体溶解度随压强减小而减小,打开饮料瓶塞,气压减小,二氧化碳溶解度降低,所以有大量气泡冒出;H2CO3=CO2↑+H2O
【分析】根据气体的溶解度受压强影响,压强越大,溶解度越大,压强越小,溶解度越小,碳酸不稳定在常温下分解产生水和二氧化碳解答
15.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例如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 ,例如 ;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例如 。
【答案】增大;硝酸钾;很小;氯化钠;减小;熟石灰
【知识点】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解析】【解答】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部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KNO3;只有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如NaCl;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如Ca(OH)2.
故答案为:增大;硝酸钾;很小;氯化钠;减小;熟石灰.
【分析】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大小的因素:内因是溶质的性质和溶剂的性质,外部因素是温度.
16.实验探究:影响硝酸钾溶解速率的因素。根据下表所探究的内容和方法,将空格填写完整。
内容 探究方法 现象 结论
颗粒大小对溶解速率的影响 取大、中、小三块相同质量的硝酸钾固体分别放入相同质量的水中 小块硝酸钾固体先溶解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答案】固体物质颗粒越小溶解越快;水温对溶解速率的影响;取两份质量相同的硝酸钾粉末,分别放入盛有同量水的烧杯中,给其中一只烧杯加热,一只静置,均不搅拌;被加热的烧杯中的硝酸钾固体先溶解;加热可以加快物质的溶解;搅拌对溶解速率的影响;取两份质量相同的硝酸钾粉末,分别放入盛有同体积、同温度水的烧杯中,其中一只用玻璃棒搅拌,另一只不搅拌用玻璃棒;搅拌的烧杯中的硝酸钾先溶解;搅拌可以加快物质的溶解(答案合理即可)
【知识点】物质的溶解;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
【解析】【解答】(1)取大、中、小三块相同质量的硝酸钾固体分别放入相同质量的水中,小块硝酸钾固体先溶解,说明固体物质颗粒越小溶解越快;(2)水的温度可能影响固体物质的溶解速率,故内容是水温对溶解速率的影响;实验步骤是取两份质量相同的硝酸钾粉末,分别放入盛有同量水的烧杯中,给其中一只烧杯加热,一只静置,均不搅拌,可以看到的现象是被加热的烧杯中的硝酸钾固体先溶解,故说明加热可以加快物质的溶解;(3)是否搅拌可能影响固体的溶解速率,故内容是搅拌对溶解速率的影响,实验步骤是取两份质量相同的硝酸钾粉末,分别放入盛有同体积、同温度水的烧杯中,其中一只用玻璃棒搅拌,另一只不搅拌,可以观察到用玻璃棒搅拌的烧杯中的硝酸钾先溶解,说明搅拌可以加快物质的溶解。
【分析】根据物质溶解的快慢与颗粒大小、温度与是否搅拌有关,但只有温度能影响溶解性,在进行对比实验时要注意变量的控制。
17.(2018九下·福建月考)如图1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回答:
①t1℃时,溶解度相等的两种物质是 .
②B的饱和溶液中混有少量的物质A,要除去A得到较纯的B物质,可采用的结晶方法是 .
③如图2所示,在大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铵固体后,甲试管内出现的现象是 ,乙试管内的溶液为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答案】A、C;蒸发结晶;有晶体析出;不饱和
【知识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
【解析】【解答】①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溶解度相等的两种物质是A、C;②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所以B的饱和溶液中混有少量的物质A,要除去A得到较纯的B物质,可采用的结晶方法是蒸发结晶;③在大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铵固体后,溶液温度降低,所以甲试管内出现的现象是有晶体析出,乙试管内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分析】根据固体溶解度曲线可以得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其溶解性;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从而确定提纯方法
18.A,B,C,D四个烧杯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同种溶剂,在相同的温度下,向四个烧杯中加入20 g、15 g、10 g、5 g的某固体溶质,充分溶解后(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填字母)。
A. B. C. D.
(1) 中盛的一定是饱和溶液; 中盛的可能是饱和溶液; 中盛的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2)若固体溶质为KNO3,对A、B两烧杯同时升高温度(均匀进行),固体物质先消失的是 。
(3)在一定温度下,在A、B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水,B中固体刚好溶解,A中是否也全溶? 。
【答案】(1)A、B;C;D
(2)B
(3)不是
【知识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解析】【解答】(1)A和B杯底都有物质未溶解,一定是饱和溶液,C可能是刚好的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而D则一定是不饱和溶液;(2)若固体溶质为KNO3,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对A、B两烧杯同时升高温度(均匀进行),因B中剩余固体质量少,所以固体物质先消失的是B;(3)在一定温度下,在A、B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水,B中固体刚好溶解,B中所剩余固体与A中少,所以A中不能全溶。
【分析】根据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判断方法分析,有固体剩余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但没有固体剩余的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根据相同溶剂相同物质所溶解的量也一定相同分析。
三、综合题
19.(2018·益阳)如表是 NaCl、NH4Cl 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NH4Cl 29.4 37.2 45.8 55.2 65.6
(1)以上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 。
(2)40℃时,将 40.6g NaCl 加入到 100g 水中,充分搅拌使之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
(3)20℃时,NaCl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精确到小数点后 1 位) 。
【答案】(1)NH4Cl
(2)136.6g
(3)26.5%
【知识点】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解:(1)由NaCl、NH4Cl 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表,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NH4Cl。(2)40℃时,NaCl的溶解度是36.6g,40℃时,将 40.6g NaCl 加入到 100g 水中,充分搅拌使之溶解,最多能溶解36.6g,则所得溶液的质量为36.6g+100g=136.6g。(3)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100%,20℃时,NaCl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00%≈26.5%。
故答案为:(1)NH4Cl;(2)136.6g;(3)26.5%。
【分析】(1)看溶解度数据,变化大的影响大。(2)对应温度,氯化钠溶解度进行计算。(3)根据公式溶质质量分数公式进行计算。
20.(2018·宝山模拟)某小组同学利用下图溶解度曲线和下图进行实验,并完成下列问题
①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
②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 氯化钠的溶解度(用“>”“<”“=”填空)
③A中溶液为60℃硝酸钾的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④B中溶液的质量为 克
⑤将D过滤,下列有关所得晶体和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Ⅰ.析出的晶体中可能含有氯化钠 Ⅱ.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钾和氯化钠
Ⅲ .C→D过程可以完全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 Ⅳ.所得溶液一定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答案】36g;>;不饱和;21;Ⅱ、Ⅳ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
【解析】【解答】①由溶解度曲线可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g;
②由溶解度曲线可知,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
③60℃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故该温度下10g的水中可溶解11g 的硝酸钾,故A中溶液为60℃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
④由③可知,60℃时,再加入6g的硝酸钾,不能完全溶解,可以溶解11g 的硝酸钾,故B中溶液的质量为21克;
⑤Ⅰ.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g,故10g的水中可溶解3.6g 的氯化钠,故析出的晶体中不可能含有氯化钠,不符合题意;
Ⅱ. 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钾和氯化钠,符合题意;
Ⅲ. C→D过程的过程中氯化钠和硝酸钾都没有完全结晶,不符合题意;
Ⅳ.整个过程中共加入12g的硝酸钾,而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故10g的水中最多能溶解11g的硝酸钾,故该溶液一定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36;>;不饱和;21;Ⅱ、Ⅳ.
【分析】①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
②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
③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g;
④B中溶液的质量=10g+6g+5g;
⑤Ⅰ.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g,据此可判断析出的晶体中是否含有氯化钠;
Ⅲ. C→D过程的过程中氯化钠和硝酸钾都没有完全结晶;
Ⅱ.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钾和氯化钠;
Ⅳ.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据此可判断所得溶液是否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21.(2018·十堰)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大的是 。
(2)欲将t1℃时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 (任填一种)。
(3)氧气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与图中的 (填“甲”、“乙”或“丙”)相似。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t1℃甲、乙两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t2℃配制300g甲的饱和溶液,需要固体甲的质量为100g
C.t2℃甲、乙、丙三种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析出晶体的质量比乙多
D.t1℃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固体配制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大小:丙>甲=乙。
【答案】(1)甲
(2)增加溶质
(3)丙
(4)B;D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解析】【解答】(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大的是:甲;(2)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欲将t1℃时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增加溶质;(3)氧气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变化的规律与图中的丙相似;(4)A.t1℃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不饱和溶液不一定相等,故A错误;B、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50g,所以配制300g甲的饱和溶液,需要固体甲的质量为300g× =100g,故B正确;
C.t2℃甲、乙、丙三种饱和溶液的质量不能确定,所以降温到t1℃,析出晶体的质量不能确定,故C错误;
D、t1℃,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丙物质的溶解度最小,所以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固体配制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丙需要的水最多,故所得溶液的质量大小:丙>甲=乙,故D正确。
故答案为:BD。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