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定向攻克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质量为3千克的水结成冰,已知冰的密度为千克/米3,则( )
A.冰的体积小于水的体积 B.冰的体积大于水的体积
C.冰的质量小于水的质量 D.冰的质量大于水的质量
2、下列是用量筒量取液体的一些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 )
A.读数时若视线是俯视的,则测得的体积比液体的真实体积要大
B.当量筒放置在较低的桌面上,不便于观察读数时,把量筒举起
C.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D.首先要选一个量程合适的量筒,把它放在平稳的桌面上,并使量筒的刻度线正对自己
3、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体积大的密度小
B.温度升高,任何物体的密度都会变小
C.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D.冰化成水后,质量不变,体积会变小
4、 “力拔山兮气盖世”是西楚王项羽的真实写照。这段历史故事已被搬上银屏,为了让演员能够很轻松的举起大鼎(如图),最适合制作剧中大鼎道具的材料是( )
A.泡沫塑料 B.铁 C.铜 D.石头
5、在测量物体的密度(ρ)时,测量了四种物体的质量(m)与体积(V),并在m – V 坐标系画出来,如图所示。根据图像有四个判断:① ρ1 < ρ2 = ρ3 < ρ4;② ρ1>ρ2 = ρ3> ρ4;③ m1 = m2 > m3 > m4;④ V1 = V2 > V3 >V4。以上判断中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6、关于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的密度与物质的质量、体积有关
B.所有固体的密度总是比液体的密度大
C.铁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大,表示铁的质量大于铝的质量
D.一钢瓶中充满氧气,当用掉一半后,钢瓶中氧气的体积不变,密度变小
7、某建筑工地需要500m3的混凝土(ρ混凝土=2.5×103kg/m3),若用载重30t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送,需要运送( )
A.41车 B.41.7车 C.42车 D.5车
8、下列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
A.盐池县年平均气温42℃ B.某中学生质量50kg
C.正常人1s内心跳75次 D.物理教科书长260cm
9、托盘天平横梁上都有标尺和游码,测量物体质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的作用是( )
A.可代替指针用来指示平衡 B.相当于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C.相当于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D.相当于在右盘中加小砝码
10、社会生活中密度用途很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鉴别一个实心的金属球到底是不是铁做的,只需测出它的密度即可做出准确的判断
B.冬季与夏季煤气的价格不同的原因之一是煤气在两季的密度不同
C.飞船尽可能采用强度高、密度小、性能优良的新材料制造
D.农民常用一定密度的盐水进行选种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30分)
1、今年12月中旬,南江断渠附近城区供水主管道破裂,造成城区大面积停水半天。这是因为水结冰后密度______,体积______而把自来水管胀裂。
2、小明五一随父母去西藏旅游,回到孝昌时发现他在西藏喝剩的矿泉水瓶变瘪了,则这瓶矿泉水的质量______,瓶内气体的密度______(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为减轻质量,比赛用的自行车采用强度高、密度______的材料制造。
3、体积为100cm3的冰熔化成水后,它的质量 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水的体积为 ___________cm3(ρ冰=0.9×103kg/m3)
4、铜的密度为8.9g/cm3,合 ___________kg/m3,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___________。用铜做成的铜汤匙和铜锅的质量之比为1︰40,则它们的体积之比为 ___________。
5、在物理学中,质量是指物体所含_______的多少。国际单位是_______。实验室测量质量的仪器是_______。物体的质量不随_________、形状、_______的变化而变化。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某种物质_______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6、在“测定铝块的密度”实验中,用_______测量铝块的质量。测量铝块的体积时,先在量筒中倒入50毫升水,再将系有细线的铝块浸没在水中,如图所示,铝块的体积为_______厘米3。在“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的过程中,实验目的是为了验证浸在液体中物体受到的_______与_______的大小关系。
三、计算题(4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40分)
1、一个空心铜球的质量为89g,体积为30cm3。将它的空心部分注满某种液体后,总质量为105g。已知铜的密度为ρ=8.9×103kg/m3,求:
(1)这个铜球空心部分的体积;
(2)注入液体的密度。
2、小明从家附近的工地旁捡到一块形状规则的方砖B,想要根据已学知识测得其密度。他通过测量发现方砖B质量6kg,底面积为5×10-3m2,并观察到方砖B能快速吸水且吸水后体积不变。小明准备了一个底面积为1×10-2m2薄壁轻质圆柱形容器A(质量忽咯不计)放置于水平地面上,里面盛有0.3m深的水。将方砖B缓慢竖直放入容器A中足够长时间,方砖B触底且水面高度不再变化,其上表面露出水面高度为0.1m;擦干容器外表面,测得此时容器A总质量为8kg,取出方砖B测其质量为6.5kg。求:
(1)方砖B吸水的体积;
(2)方砖B的高度;
(3)方砖B的密度。
3、一空瓶的质量为0.2kg,装满水后总质量是0.7kg,求:
(1)瓶中水的质量是多少?
(2)此瓶容积是多少?
(3)若用此瓶装满油后总质量是0.6kg,那么所装油的密度是多少?
4、一块石碑的质量是78t,为计算它的体积,找一块相同的石块作样品,用天平称出样品的质量是130g,放入装有80mL的水的量筒中升至130mL处,求:
(1)这块石碑的物重;
(2)这块石碑的体积。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B
【解析】
【详解】
CD.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随状态、温度、位置和形状的变化而变化,故质量为3千克的水结成冰,冰的质量等于水的质量,故CD不符合题意;
AB.根据密度公式有
因为水的密度为,故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在质量不变时,故冰的体积变大。
故B符合题意,A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B
【解析】
【详解】
A.读数时若视线是俯视的,读的示数比液面偏高一点,所以测得的体积比液体的真实体积要偏大,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量筒读数要放在水平桌面上,不能把量筒举起读数,故B不正确,符合题意;
C.读取量筒中液体体积时,视线与液面最凹处所对刻线相平,不能仰视或俯视,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使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首先估计液体体积大小,选择量程合适的量筒,且要把它放在平稳的桌面上,并使量筒的刻度线正对自己,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D
【解析】
【详解】
A.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密度一定,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故A错误;
B.并不是所有物体在温度升高时密度都变小,如:在0~4℃之间,水温升高时,体积变小,密度增大,故B错误;
C.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无关,故C错误;
D.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因此,冰化成水后,质量不变,体积会变小,故D正确。
故选D。
4、A
【解析】
【详解】
让演员能够很轻松的举起大鼎(如图),即相同的体积,质量比较小,即根据可知,最适合制作剧中大鼎道具的材料是密度比较小的泡沫塑料,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D
【解析】
【详解】
①②将图像中的点分别与原点相连,发现物质1的曲线倾斜程度最大,密度最大,物质2和物质3在同一条直线上,故密度相同,而物质4的曲线倾斜程度最小,故密度最小,故①错误;②正确;
③如图所示,纵坐标表示质量,1、2的质量相等,且最大,其次是物质3的质量,最小的是物质4,故③正确;
④如图所示,横坐标表示体积,从左到右体积变大,故最左边体积最小,即物质1体积最小,其次是3,最后是物质2和物质4的体积最大,且相等,故④错误;故D正确。
故选D。
6、D
【解析】
【详解】
A.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质量、体积的变化不会引起密度的变化,故A错误;
B.水银是液体,其的密度是13.6×103kg/m3,比大多数金属——铅、铜、铁、铝等大得多,故B错误;
C.铁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大,表示相同体积的铁的质量大于铝的质量,故C错误;
D.一钢瓶中充满氧气时氧气的密度为ρ;当用完一半后,质量减半,体积不变,所以钢瓶中的氧气的密度为0.5ρ,变小了,故D正确。
故选D。
7、C
【解析】
【详解】
30t的混凝土的体积
需要运送的车数
故选C。
8、B
【解析】
【详解】
A.人的正常体温为36~37℃,盐池县年的平均气温约为20℃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
B.成年人的质量约为65kg,中学生质量比成年人的质量略小,约为质量50kg,故B符合题意;
C.正常人1分钟内心跳约75次,故C不符合题意;
D.物理教科书长约为26cm,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D
【解析】
【详解】
A.指针的指示反映了天平横梁是否平衡,不能用游码来代替,故A不符合题意;
BC.平衡螺母是称量物体质量之前,用于调节天平平衡,测量物体质量时,不能再移动平衡螺母,游码和平衡螺母的作用不同的。故BC不符合题意;
D.测量物体质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天平的右盘增加小砝码。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0、A
【解析】
【详解】
A.利用密度可以鉴别物质,但是有一些不同物质的密度是相同的,因此鉴别一个实心的金属球到底是不是铁做的,只需测出它的密度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要准确的鉴别它们,常常要多种方法并用,故A错误,A符合题意;
B.煤气收费是按立方米来计算的,夏季温度高,相同质量的煤气,体积大,应该降低价格;冬季温度低,相同质量的煤气,体积小,应该提高价格,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
C.飞船采用密度小的材料才能在体积一定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减小质量,以适应其工作的要求,所以飞船尽可能采用强度高、密度小、性能优良的新材料制造,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
D.在盐水中,饱满的种子受到的浮力小于自身的重力,所以饱满的种子下沉,所以农民常用一定密度的盐水进行选种,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二、填空题
1、变小 变大
【详解】
[1]由于冰的密度为0.9g/cm3,水的密度为1g/cm3,所以,说明水结冰后密度变小。
[2]水结冰质量不变,密度变小,由知道,水结冰后体积变大。
2、不变 变大 小
【详解】
[1]由西藏到孝昌,喝剩的矿泉水瓶变瘪了,只是瓶内外气压不同造成的,对这瓶矿泉水的质量没影响,所以质量不变。
[2]由西藏到孝昌,瓶外的大气压变大,而瓶内的气压不变,那么瓶外大气压大于瓶内气压,于是瓶变瘪了,瓶内气体的体积变小了,而整个过程瓶内气体的质量不变,根据得,瓶内气体的质量不变,体积减小,瓶内气体的密度增大。
[3]自行车的体积一定,由m=ρV可知,材料的密度越小,自行车的质量越小,那么为了减轻质量,比赛用自行车应采用强度高、密度小的材料制造。
3、不变 90
【详解】
[1]冰化成水,状态改变,但物质多少不变,所以质量不变。
[2]已知冰的密度为
ρ冰=0.9×103kg/m3=0.9g/cm3
则冰的质量为
m冰=ρ冰V冰=0.9g/cm3×100cm3=90g
水的质量为
m水=m冰=90g
所以水的体积为
=
4、8.9×103 体积是1cm3的铜,质量为8.9g 1︰40
【详解】
[1][2]因为1g/m3=103kg/m3,所以铜的密度为
8.9g/cm3=8.9×103kg/m3
密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它表示的意义是体积是1cm3的铜,质量为8.9g。
[3]铜汤匙和铜锅材料相同,也就是密度相同。由知道,在密度相同时,体积与质量成正比,根据题意知道,铜汤匙和铜锅的质量之比为1︰40,所以,它们的体积之比为 1︰40。
5、物质 kg 天平 位置 状态 质量与体积之比
【详解】
[1]质量是指物体所含物质多少的物理量,质量大则代表物体中含有的物质多。
[2][3]质量的国际单位是千克,或写作kg;实验室中用天平(托盘天平)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4][5]质量是物体的属性,不随空间位置、形状、状态的变化而变化。
[6]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某种物质质量与体积之比(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6、天平 14 浮力 排开液体所受重力
【详解】
[1]实验室中测量质量的工具是天平,所以,在“测定铝块的密度”实验中,用天平测量铝块的质量。
[2]由图知道,量筒的分度值是2mL,图示的体积是64mL,故铝块的体积为
[3][4]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以及液体的密度有关系,在“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中,进一步寻找它们之间的定量关系,需要验证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它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大小是否相等。
三、计算题
1、(1)20cm3;(2)0.8g/cm3
【解析】
【详解】
解:(1)已知铜的密度为
kg/8.9g/cm3
由可得,球壳(铜球所含铜)的体积
V壳
空心部分的体积
(2)注入液体的质量
m液m总m球105g89g16g
因为空心部分注满液体,则
V液V空心20cm3
注入液体的密度
答:(1)这个铜球空心部分的体积为20cm3;
(2)注入液体的密度是0.8g/cm3。
2、(1)5×10-4m3;(2)0.4m;(3)3×103kg/m3
【解析】
【详解】
解:(1)由题意可知,方砖B原来的质量为6kg,从装水的容器中取出时方砖B测其质量为6.5kg,所以吸水的质量为
由可知方砖B吸水的体积为
(2)0.3m深的水的体积为
故0.3m深的水的质量为
由题意可知,放入方砖B之前方砖与水的总质量为
将方砖B放入容器A中足够长时间后,此时方砖与容器中水的总质量为m1=8kg,故可知将方砖B放入容器中A后,有1kg的水溢出,则溢出的水的体积为
故方砖B吸水后容器中剩余水的体积为
设方砖B吸水后容器中此时液面深度为h液,则有如下关系成立
所以此时液面深度为
故方砖B的高度为
(3)由(2)中可知,方砖B的体积为
故方砖B的密度为
答:(1)方砖B吸水的体积为5×10-4m3;
(2)方砖B的高度为0.4m;
(3)方砖B的密度为3×103kg/m3。
3、(1)0.5kg;(2)5×10﹣4m3;(3)0.8×103kg/m3
【解析】
【详解】
解:(1)根据题意知道,瓶中水的质量为
m水=m′﹣m=0.7kg﹣0.2kg=0.5kg
(2)由知道,水的体积为
则此瓶的容积为
V=V水=5×10-4m3
(3)油的质量为
m油=m﹣m=0.6kg﹣0.2kg=0.4kg
装满油的体积为
V油=V=5×10-4m3
则所装油的密度为
答:(1)瓶中水的质量是0.5kg;
(2)此瓶容积是5×10-4m3;
(3)若用此瓶装满油后总质量是0.6kg,那么所装油的密度是0.8×103kg/m3。
4、(1)7.8×105N;(2)30m3
【解析】
【详解】
解:(1)石碑的重力
(2)石块的体积
由得
石碑的体积
答:(1)这块石碑的物重是7.8×105N;
(2)这块石碑的体积是30m3。